大唐总校长[穿书] 第213节
推荐阅读:一级律师、花都狂龙、极品神医、末世最强觉醒、隋炀帝、血性、无限进化(无敌宝宝猪)、鬼话、宠妻成瘾、主宰苍穹、
这种时候前线将领则会承担更多的怒火, 再加上若是李隆基要求他们将洛阳夺回来, 而封常清和高仙芝却固守头潼关不出……李隆基肯定不会放过他们。
至于有监军宦官进献谗言什么的,可能有一定原因,但必定不是最大的原因。
更可能是监军或者朝内其他的宦官摸到了李隆基的脉络,为了得宠而进献谗言, 至于那两位将军的死活……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李谈将奏疏发出去之后,就只能听天由命。
安禄山来的太快, 早知道安禄山就跟开了挂一样, 被怼成这个样子都能翻盘, 他肯定不会离开长安。
当初离开长安就是算着距离真正的安史之乱应该还有十年的时间,他打算在这十年之间打造一个根据地。
这样至少在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不至于受制于人。
结果计划快真是不如变化快。
李谈写完奏疏之后就带兵出征了,现在吐蕃那边才是最重要的。
等他到了鄯州的时候, 原本不想去州府,结果鄯州刺史迎出了很远, 愣是在半路上将李谈截住了。
李谈一身轻便软甲骑在照夜白龙之上, 心中十分无奈,看着鄯州刺史说道:“此次行军紧急,是以未曾前去叨扰刺史, 刺史何必如此客气?”
鄯州刺史是一个黑瘦的老头,看上去不像是当官的倒像是个农民。
不过他这个官倒也当得的确不太顺心,要不然也不会当个下州刺史一当就是几十年。
如果在别的时期,鄯州刺史在此地蹉跎许久,李谈还会觉得可能是他能力有限。
然而如今这个朝廷,真有能力的都不知道分配到什么地方了,所以他也不好评价。
鄯州刺史略有些诚惶诚恐说道:“不敢劳动殿下大驾,我等此次前来只为劳军。”
李谈微微一愣,继而就看到鄯州刺史对着后面挥了挥手,就走上来一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手里都捧着东西,有筐也有食盒。
李谈看着那些大多都皮肤干燥黝黑的百姓,一时之间颇有些摸不到头脑。
不过鄯州刺史既然说要劳军,也可能就是走个过场,那就继续吧。
他也不好指责对方,实在是这一次劳军来的莫名其妙。
鄯州人民捧着东西送给将士们,李谈看了一眼,发现都是一些耐旱作物,比如说青稞啊,还有一些鸡蛋,甚至还有一些野菜,至于肉……那是没看到的。
李谈有些震惊于鄯州的穷苦,要知道既然是劳军,那必然是要给本州做脸面的,肯定要弄他们能弄到的最好的物资。
所以在鄯州,这就是最好的?这简直是比凉州还穷啊!
他这次出征的军粮准备的可比这个好多了,别的不说,肉干就有很多。
在劳军之后,因为天色已晚,李谈干脆就地扎营,顺便也把鄯州刺史和他带来的劳军之人都留了下来。
扎营之后自然就是做饭,如果不想让鄯州刺史没面子呢,这顿饭应该就用他们送的东西做。
然而这不是简单的对方来我家里做客,我要给人家面子,他的兵还要赶路呢!
于是鄯州刺史就感受了一下军队伙食,在看到那些饭菜的时候,就连鄯州刺史都有些意外:“这……这也太丰盛了一些。”
李谈一听就确定这位升不上去很可能就是因为不会说话。
他笑了笑说道:“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我这里自然也不会。好歹是为了保家卫国才远离故土亲人在边关抛头颅洒热血,我总不能亏待他们。”
鄯州刺史在看到李谈手里的饭食跟普通士兵也没什么区别之后,表情缓和许多。
至少这位看起来应该不是何不食肉糜那种。
他看着李谈问道:“殿下此去可有把握?”
当然是有把握的,不过面对这些人,李谈估摸着自己就算说有把握可能他们也不信,便说道:“与吐蕃战,怕是哥舒将军,郭节度使都未必敢说必胜,我自当尽我所能。”
鄯州刺史有些犹豫,张了张口,却什么都没说出来,李谈看的奇怪问道:“刺史有何疑虑便直说。”
鄯州刺史双手在裤子上蹭了蹭说道:“下官……下官有个不情之请。”
李谈说道:“请说。”
鄯州刺史期期艾艾说道:“殿下能否与吐蕃议和?”
他这句话一出,李谈不由得瞬间脸色阴沉下来。
他原本还想着鄯州刺史的要求如果不过分的话就答应了吧,这老头看起来也实在是不容易,然而他真的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请求!
当年送公主和亲都没让吐蕃老实,难道现在议和就行了吗?
李谈气的当时就站起来说道:“刺史醉了,早些休息吧!”
鄯州长史看看手里的碗——里面都是粥,这怎么喝醉?
不过眼看着刺史见到宁王生气已经乱了分寸,他只好苦逼兮兮站起来说道:“殿下,殿下……还请殿下听完。”
李谈微微侧头说道:“尚未开战就已失了志气,还有何可听?”
他这是给鄯州刺史留了面子,若是再不客气一点,他恐怕都要指着这个人的鼻子问他是不是已经投降吐蕃了。
鄯州刺史起来一揖及地,面容愁苦说道:“殿下,近些年来朝廷与吐蕃对战就未曾赢过,至多不过是守土,等到情势稳定一些,守将就会被调走,到时吐蕃还是回来霍乱鄯州的呀。”
吐蕃什么时候来谁也说不准,鄯州刺史没有兵权,也不能提早做防备,他倒是可以早些跟陇右节度使通气,可问题是吐蕃都没动,他们怎么能随意调兵呢?
这若是让看不顺眼的人一道奏疏上去,那他怕是连官都要丢了。
毕竟擅自调兵比贪污处罚的还要严厉,李隆基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自然也更加看不得手下人有过多的兵权,可惜他对自己人防范备至,却忽略了安禄山。
李谈停下脚步转头看着他问道:“你的意思是议和鄯州就能平安了吗?”
鄯州刺史沉默半晌才说道:“都是损失,但是那样不过是损失一些钱财,人却是能活下来的,殿下,京中有所不知,此前与吐蕃交接出的村子,已经十有九空,都是……被屠村的呀!”
李谈听后微微一怔,他想过吐蕃打过来肯定不会手下留情,然而他没想到居然这么丧心病狂!
此时他也明白鄯州刺史的意思了,他不想鄯州再死人,至少不是因为被吐蕃报复而死所以才不想让两边打起来。
李谈能理解他的想法,但并不赞同,是以说道:“就算是议和也不过是与虎谋皮,只会助长吐蕃的野心,让他们得寸进尺,你放心此次我来,并不为守土而为夺城!石堡城在他们手中已经太久了,该回来了。”
鄯州刺史听后沉默半晌,才说道:“那……下官祝愿殿下旗开得胜。”
说完,他就摇头叹气地走了。
李谈之前跟州府中人说要夺城的时候,大家都是热血沸腾,然而鄯州刺史听后却不为所动。
在他眼中李谈所言不过是少年意气罢了,而他也知道大概是劝不动这位少年亲王,只能回去做好准备,可是他除了给百姓传达提醒,还能怎么做呢?
李谈也不在乎鄯州刺史信不信,他的年龄是个硬伤,对方不信也是正常的,反正自古名将都是以军功说话。
如今他觉得自己手里的军功其实还不太有说服力,只要能打赢吐蕃,日后他想要调兵遣将,朝廷上也会更重视一些。
这只不过鄯州刺史的话也算是提醒了他,他准备回去看看舆图,尽量减少己方普通百姓被骚扰的可能性。
他看了一眼舆图,再过不久他们就能抵达鄯城,而鄯城的前面是石堡城,石堡城的再前面则是大非川。
大非川战役也十分有名,只不过这场战役却是以唐军大败,最后不得不议和。
当时领军之人是薛仁贵,这位论起名气经验来比甩李谈八十条街,就是这样的人都没能赢过吐蕃。
虽然主要也是当时唐军是疲惫之师,而副将郭待封又与薛仁贵不合,仗着自己的父亲是郭孝恪一意孤行,导致唐军大败。
不过现在大家只记得那场战争的结果就是唐军大败,引申出来的就是连薛仁贵都输了,李谈拿什么赢?
更何况当初薛仁贵是得了整个国家的支撑,而如今大唐的军事重点都放在了如何剿灭安禄山上,李谈只有手上的这一点兵马。
李谈心里也着实有些心神不宁,一支突袭小队能够造成的影响他自己都无法估量,如果没有什么作用只能硬碰硬的话,他真的要思考怎么合理利用手上的道具了。
就在他发愁的时候,田神功过来求见,在看到李谈表情严肃地盯着舆图的时候,便问道:“大王可是担心?”
李谈将手中的炭笔放在一旁无奈说道:“不担心是不可能的,毕竟战场上瞬息万变。”
田神功犹豫一下说道:“大王,我觉得您如果带兵突袭的话,还应该与当初对待突厥一样,我方先出兵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等到对方兵力部署到前线之后,您在过去,这样有前面的人吸引火力,您就能更顺畅一些。”
李谈当然也知道这样是最好的,可问题就在于一旦开战他不在的话,伤亡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田神功见李谈犹豫,便问道:“大王有何可虑?”
李谈说道:“那样的话前线就太危险了。”
田神功奇道:“打仗可有不危险的?大王能身先士卒,我等有岂甘人后?”
李谈只好说道:“现在这些兵什么情况我并不太了解,万一主动出击有所伤亡如何是好?”
田神功面无表情看着他问道:“古往今来可曾有没有伤亡的战争?”
天神啊,他的老板怎么这么天真?
打仗有不死人的吗?只想着不死人那就别打了,直接投降算了!
不对,就算是投降人家还可能杀降将呢!
李谈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那是因为那些将领没有他的外挂啊!他既然有了外挂为什么不能想多一点?
田神功见他颇有些不服气的样子便问道:“朱邪世子手中不过千人,但他当时也还是对吐蕃动了手,他难道就不担心伤亡吗?”
枉他以为李谈跟朱邪狸混了这么久,朱邪狸看来又是能比肩卫霍的人物,应该能受到一些熏陶。
这也是他放心大胆跟着李谈出来的原因之一,如今看起来……朱邪狸就没有教你点什么吗?
面对田神功难以置信的目光,李谈难得有些心虚,清了清嗓子说道:“印星那一份本事我是学不来的,不过,他有他的打法,我也有我的打法,这样,到时你带兵佯攻便是,不要冲的太狠。”
田神功心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到时候您走了,我还是根据战场情况自己做调整吧。
毕竟他也算是看出来了,李谈在领兵打仗方面……真是嫩的犹如刚挂上的小葫芦。
田神功虽然自己也没有领过兵,但是只要有天赋的人,天生就有那么一种直觉,他知道怎么做才能赢。
以往这种直觉在沙盘演练的时候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只不过这一次田神功还打算稳扎稳打一些,毕竟他可不想当赵括。
田神功走了之后,李谈总觉得自己的人设似乎不小心崩了一点。
不过想想这是自己人也就算了。
第二日他们到了鄯城驻扎下来之后,便打算稍微休整一晚。
待到第三日,刚刚接到唐军动向的吐蕃就迎来了唐军的主动出击。
吐蕃将领站在石堡城上见到领兵的是个年轻小郎君,便轻蔑说道:“唐国难道无人了吗?居然派此等黄毛小儿前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对面被嘲讽的田神功不为所动,他早就知道自己的年龄会成为对方攻讦的把柄,自然是做好了心里准备。
不过做好心理准备并不代表他骂不还口,于是他一脸惊奇喊道:“你的雅言居然说的还不错,可见是歆慕大唐,不如你投降,我为你举荐,大唐如今正缺乏人才,想必你一定能得到重用。”
吐蕃将领顿时气得脸都红了,作为文化不那么发达的地方,吐蕃人对于大唐的感情很复杂,一边蔑视中原人柔弱,一边羡慕对方的各种科技发展。
然而越是这样,嘴上的蔑视就越是严重,仿佛不贬低两句不足以体现出他们的优越性来一样。
至于有监军宦官进献谗言什么的,可能有一定原因,但必定不是最大的原因。
更可能是监军或者朝内其他的宦官摸到了李隆基的脉络,为了得宠而进献谗言, 至于那两位将军的死活……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李谈将奏疏发出去之后,就只能听天由命。
安禄山来的太快, 早知道安禄山就跟开了挂一样, 被怼成这个样子都能翻盘, 他肯定不会离开长安。
当初离开长安就是算着距离真正的安史之乱应该还有十年的时间,他打算在这十年之间打造一个根据地。
这样至少在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不至于受制于人。
结果计划快真是不如变化快。
李谈写完奏疏之后就带兵出征了,现在吐蕃那边才是最重要的。
等他到了鄯州的时候, 原本不想去州府,结果鄯州刺史迎出了很远, 愣是在半路上将李谈截住了。
李谈一身轻便软甲骑在照夜白龙之上, 心中十分无奈,看着鄯州刺史说道:“此次行军紧急,是以未曾前去叨扰刺史, 刺史何必如此客气?”
鄯州刺史是一个黑瘦的老头,看上去不像是当官的倒像是个农民。
不过他这个官倒也当得的确不太顺心,要不然也不会当个下州刺史一当就是几十年。
如果在别的时期,鄯州刺史在此地蹉跎许久,李谈还会觉得可能是他能力有限。
然而如今这个朝廷,真有能力的都不知道分配到什么地方了,所以他也不好评价。
鄯州刺史略有些诚惶诚恐说道:“不敢劳动殿下大驾,我等此次前来只为劳军。”
李谈微微一愣,继而就看到鄯州刺史对着后面挥了挥手,就走上来一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手里都捧着东西,有筐也有食盒。
李谈看着那些大多都皮肤干燥黝黑的百姓,一时之间颇有些摸不到头脑。
不过鄯州刺史既然说要劳军,也可能就是走个过场,那就继续吧。
他也不好指责对方,实在是这一次劳军来的莫名其妙。
鄯州人民捧着东西送给将士们,李谈看了一眼,发现都是一些耐旱作物,比如说青稞啊,还有一些鸡蛋,甚至还有一些野菜,至于肉……那是没看到的。
李谈有些震惊于鄯州的穷苦,要知道既然是劳军,那必然是要给本州做脸面的,肯定要弄他们能弄到的最好的物资。
所以在鄯州,这就是最好的?这简直是比凉州还穷啊!
他这次出征的军粮准备的可比这个好多了,别的不说,肉干就有很多。
在劳军之后,因为天色已晚,李谈干脆就地扎营,顺便也把鄯州刺史和他带来的劳军之人都留了下来。
扎营之后自然就是做饭,如果不想让鄯州刺史没面子呢,这顿饭应该就用他们送的东西做。
然而这不是简单的对方来我家里做客,我要给人家面子,他的兵还要赶路呢!
于是鄯州刺史就感受了一下军队伙食,在看到那些饭菜的时候,就连鄯州刺史都有些意外:“这……这也太丰盛了一些。”
李谈一听就确定这位升不上去很可能就是因为不会说话。
他笑了笑说道:“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我这里自然也不会。好歹是为了保家卫国才远离故土亲人在边关抛头颅洒热血,我总不能亏待他们。”
鄯州刺史在看到李谈手里的饭食跟普通士兵也没什么区别之后,表情缓和许多。
至少这位看起来应该不是何不食肉糜那种。
他看着李谈问道:“殿下此去可有把握?”
当然是有把握的,不过面对这些人,李谈估摸着自己就算说有把握可能他们也不信,便说道:“与吐蕃战,怕是哥舒将军,郭节度使都未必敢说必胜,我自当尽我所能。”
鄯州刺史有些犹豫,张了张口,却什么都没说出来,李谈看的奇怪问道:“刺史有何疑虑便直说。”
鄯州刺史双手在裤子上蹭了蹭说道:“下官……下官有个不情之请。”
李谈说道:“请说。”
鄯州刺史期期艾艾说道:“殿下能否与吐蕃议和?”
他这句话一出,李谈不由得瞬间脸色阴沉下来。
他原本还想着鄯州刺史的要求如果不过分的话就答应了吧,这老头看起来也实在是不容易,然而他真的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请求!
当年送公主和亲都没让吐蕃老实,难道现在议和就行了吗?
李谈气的当时就站起来说道:“刺史醉了,早些休息吧!”
鄯州长史看看手里的碗——里面都是粥,这怎么喝醉?
不过眼看着刺史见到宁王生气已经乱了分寸,他只好苦逼兮兮站起来说道:“殿下,殿下……还请殿下听完。”
李谈微微侧头说道:“尚未开战就已失了志气,还有何可听?”
他这是给鄯州刺史留了面子,若是再不客气一点,他恐怕都要指着这个人的鼻子问他是不是已经投降吐蕃了。
鄯州刺史起来一揖及地,面容愁苦说道:“殿下,近些年来朝廷与吐蕃对战就未曾赢过,至多不过是守土,等到情势稳定一些,守将就会被调走,到时吐蕃还是回来霍乱鄯州的呀。”
吐蕃什么时候来谁也说不准,鄯州刺史没有兵权,也不能提早做防备,他倒是可以早些跟陇右节度使通气,可问题是吐蕃都没动,他们怎么能随意调兵呢?
这若是让看不顺眼的人一道奏疏上去,那他怕是连官都要丢了。
毕竟擅自调兵比贪污处罚的还要严厉,李隆基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自然也更加看不得手下人有过多的兵权,可惜他对自己人防范备至,却忽略了安禄山。
李谈停下脚步转头看着他问道:“你的意思是议和鄯州就能平安了吗?”
鄯州刺史沉默半晌才说道:“都是损失,但是那样不过是损失一些钱财,人却是能活下来的,殿下,京中有所不知,此前与吐蕃交接出的村子,已经十有九空,都是……被屠村的呀!”
李谈听后微微一怔,他想过吐蕃打过来肯定不会手下留情,然而他没想到居然这么丧心病狂!
此时他也明白鄯州刺史的意思了,他不想鄯州再死人,至少不是因为被吐蕃报复而死所以才不想让两边打起来。
李谈能理解他的想法,但并不赞同,是以说道:“就算是议和也不过是与虎谋皮,只会助长吐蕃的野心,让他们得寸进尺,你放心此次我来,并不为守土而为夺城!石堡城在他们手中已经太久了,该回来了。”
鄯州刺史听后沉默半晌,才说道:“那……下官祝愿殿下旗开得胜。”
说完,他就摇头叹气地走了。
李谈之前跟州府中人说要夺城的时候,大家都是热血沸腾,然而鄯州刺史听后却不为所动。
在他眼中李谈所言不过是少年意气罢了,而他也知道大概是劝不动这位少年亲王,只能回去做好准备,可是他除了给百姓传达提醒,还能怎么做呢?
李谈也不在乎鄯州刺史信不信,他的年龄是个硬伤,对方不信也是正常的,反正自古名将都是以军功说话。
如今他觉得自己手里的军功其实还不太有说服力,只要能打赢吐蕃,日后他想要调兵遣将,朝廷上也会更重视一些。
这只不过鄯州刺史的话也算是提醒了他,他准备回去看看舆图,尽量减少己方普通百姓被骚扰的可能性。
他看了一眼舆图,再过不久他们就能抵达鄯城,而鄯城的前面是石堡城,石堡城的再前面则是大非川。
大非川战役也十分有名,只不过这场战役却是以唐军大败,最后不得不议和。
当时领军之人是薛仁贵,这位论起名气经验来比甩李谈八十条街,就是这样的人都没能赢过吐蕃。
虽然主要也是当时唐军是疲惫之师,而副将郭待封又与薛仁贵不合,仗着自己的父亲是郭孝恪一意孤行,导致唐军大败。
不过现在大家只记得那场战争的结果就是唐军大败,引申出来的就是连薛仁贵都输了,李谈拿什么赢?
更何况当初薛仁贵是得了整个国家的支撑,而如今大唐的军事重点都放在了如何剿灭安禄山上,李谈只有手上的这一点兵马。
李谈心里也着实有些心神不宁,一支突袭小队能够造成的影响他自己都无法估量,如果没有什么作用只能硬碰硬的话,他真的要思考怎么合理利用手上的道具了。
就在他发愁的时候,田神功过来求见,在看到李谈表情严肃地盯着舆图的时候,便问道:“大王可是担心?”
李谈将手中的炭笔放在一旁无奈说道:“不担心是不可能的,毕竟战场上瞬息万变。”
田神功犹豫一下说道:“大王,我觉得您如果带兵突袭的话,还应该与当初对待突厥一样,我方先出兵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等到对方兵力部署到前线之后,您在过去,这样有前面的人吸引火力,您就能更顺畅一些。”
李谈当然也知道这样是最好的,可问题就在于一旦开战他不在的话,伤亡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田神功见李谈犹豫,便问道:“大王有何可虑?”
李谈说道:“那样的话前线就太危险了。”
田神功奇道:“打仗可有不危险的?大王能身先士卒,我等有岂甘人后?”
李谈只好说道:“现在这些兵什么情况我并不太了解,万一主动出击有所伤亡如何是好?”
田神功面无表情看着他问道:“古往今来可曾有没有伤亡的战争?”
天神啊,他的老板怎么这么天真?
打仗有不死人的吗?只想着不死人那就别打了,直接投降算了!
不对,就算是投降人家还可能杀降将呢!
李谈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那是因为那些将领没有他的外挂啊!他既然有了外挂为什么不能想多一点?
田神功见他颇有些不服气的样子便问道:“朱邪世子手中不过千人,但他当时也还是对吐蕃动了手,他难道就不担心伤亡吗?”
枉他以为李谈跟朱邪狸混了这么久,朱邪狸看来又是能比肩卫霍的人物,应该能受到一些熏陶。
这也是他放心大胆跟着李谈出来的原因之一,如今看起来……朱邪狸就没有教你点什么吗?
面对田神功难以置信的目光,李谈难得有些心虚,清了清嗓子说道:“印星那一份本事我是学不来的,不过,他有他的打法,我也有我的打法,这样,到时你带兵佯攻便是,不要冲的太狠。”
田神功心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到时候您走了,我还是根据战场情况自己做调整吧。
毕竟他也算是看出来了,李谈在领兵打仗方面……真是嫩的犹如刚挂上的小葫芦。
田神功虽然自己也没有领过兵,但是只要有天赋的人,天生就有那么一种直觉,他知道怎么做才能赢。
以往这种直觉在沙盘演练的时候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只不过这一次田神功还打算稳扎稳打一些,毕竟他可不想当赵括。
田神功走了之后,李谈总觉得自己的人设似乎不小心崩了一点。
不过想想这是自己人也就算了。
第二日他们到了鄯城驻扎下来之后,便打算稍微休整一晚。
待到第三日,刚刚接到唐军动向的吐蕃就迎来了唐军的主动出击。
吐蕃将领站在石堡城上见到领兵的是个年轻小郎君,便轻蔑说道:“唐国难道无人了吗?居然派此等黄毛小儿前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对面被嘲讽的田神功不为所动,他早就知道自己的年龄会成为对方攻讦的把柄,自然是做好了心里准备。
不过做好心理准备并不代表他骂不还口,于是他一脸惊奇喊道:“你的雅言居然说的还不错,可见是歆慕大唐,不如你投降,我为你举荐,大唐如今正缺乏人才,想必你一定能得到重用。”
吐蕃将领顿时气得脸都红了,作为文化不那么发达的地方,吐蕃人对于大唐的感情很复杂,一边蔑视中原人柔弱,一边羡慕对方的各种科技发展。
然而越是这样,嘴上的蔑视就越是严重,仿佛不贬低两句不足以体现出他们的优越性来一样。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10221/18341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