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
推荐阅读:深度占有(高干1v1h)、临时夫妻(nph)、白月光是金主他哥(H)、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非法入侵 (GB)、晴日物语、【星际abo】洛希极限(H)、招蜂引蝶、玩心、小兔子乖乖(青梅竹马1V1 神话)、
长宁将儿子抱到怀里,子丑似是一点也不认生,任由长宁把他抱住,只是在长宁亲他时,他张了张嘴,像是要说什么,但又闭上了嘴巴。
被长宁抱了一会儿,他就要朝子樱伸手,长宁疑惑地将他给子樱,子樱比一般三岁孩子长得高一些,居然能够把一岁多的子丑抱住,不过怕她摔了,长宁还是赶紧接过了子丑,然后牵着子樱一路走回了后院里去。
长宁休息了一日,才开始忙事情。
她每晚都和孩子一起睡,照顾孩子的乳母睡在梢间里候着,所以倒没有出现孩子尿在床上的事。
大约是母子连心,不过一日,子樱和子丑就和长宁混熟了。
混熟之后,长宁才发现子樱是个话唠,她能一直说个不停,而且什么都表达得清清楚楚,其聪明程度,其他五六岁的孩子也难比。
子丑则还没有太会说话,逗他老半天,才会叫“娘”和“爹”,不过总被子樱逗,“姐姐”倒是叫得十分顺溜了。
长宁在二十四日穿了礼服,带着两个孩子进宫去拜见丁妃,丁妃因为署理后宫事务有功,现在已经升为了丁贵妃,为后宫中位份最高的妃子了。
长宁在南边的这一年多时间,丁贵妃经常让秦王府送两位皇孙皇孙女入宫,子樱嘴甜聪明,自然讨人喜欢,而子丑虽然还小,但长得像个玉娃娃,又是秦王的嫡长子,自然也受喜欢。
长宁带着孩子刚入景福宫,丁贵妃已经迎了出来,子樱挣脱长宁的手就朝丁贵妃扑过去,叫:“祖母。”
丁贵妃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将她抱住,心肝宝贝一通叫,可见对子樱的怜爱。
长宁送了不少东西入宫来,一份是专门给皇帝,一份是给丁贵妃,后宫里的妃嫔们,则也各人有份,只是没有丁贵妃的贵重和特别。
丁贵妃问了不少长宁在南边的事,长宁一一对她说了,丁贵妃就叹道,她也很想江南的风物。
她本是南人,是因战争在小时候就被卖到北地来,之后就做了歌姬,后来被人送给将军皇甫元,因一直陪伴皇甫元,又生了孩子之后,便做了妾室,而现在则已经是一国贵妃了。
长宁说等南边都安定下来,皇帝说不得会南下巡视,到时候她便可以随着皇上南下了。
丁贵妃的确很向往此事,她随皇帝南下,那也是衣锦还乡了。
谁能想到,当年生活困苦,被卖的小女孩儿,如今做了贵妃呢。
皇帝在午膳之前也来了景福宫,长宁带着孩子们拜见了他,皇帝对秦王府的这一对儿女也十分喜欢,只因这两个小孩儿长得太可爱了,是他所有孙子女之中最出色的两个。
除此,自是因他俩是秦王之子。
皇帝留下来用了午膳才走,长宁则在下午才离开。
之后诸如检查王府各项事务,和京中的权贵交往,摆宴请客之类,更是忙得没有一日轻松,除此,她还要总理秦王府的一些外事。
很快夏日到来,府中主子奴才们都已经都换上了夏日的薄衫,各处幔帐窗纱也都换成了夏日所用,两个小孩儿都较好动,正院里时常便是子樱的笑声。
魏王妃也时常带着孩子来秦王府里玩,魏王府的孩子也就和子樱熟悉了,有时候还会留在秦王府里和子樱一起睡,过几日才回家去。
到八月,南境已经全境被攻下,闽国皇帝投诚,广州一带也被收复,皇帝皇甫元十分欢喜,大加赏赐。
科举已经恢复,他又下了圣旨,在第二年加恩科,南北的优秀才子皆可参加。
南朝刚融入大雍版图,很多事要忙,皇帝便也没有召回慕昭的意思,只是把魏王召回了东京。
九月,朝臣又提出让皇帝立太子之事。
现在南境已经攻下,朝廷也启用了不少贤臣,南边的各地官员,有些保持原状,有些被处置了换了新的,有些升了官……不过,南境大部分地方的官员,都是亲秦王的。
西梁皇帝因脾气暴虐,这两年亲近小人,朝事日废,慕昭给皇帝写的折子里便说一定可以在两年内攻下西梁。
在大雍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朝臣提出册立太子,也是无可厚非,皇帝此时也不好再推脱,便让朝臣提议。
朝廷里虽然亲齐王的大臣不少,但自从南边的不少贤臣入朝之后,虽然秦王一直在外征战,但亲秦王的也不少。
所以对立太子此事,朝中分成了几派,一派认为立长,一派认为立嫡,一派觉得应该按照军功来立。
于是争论不休,没有定论。
此年冬月,慕昭受命从西都回京,渡过淮河不久,在驿站之中遭到了刺杀,差点身死,于是形成受阻,只得让人先回京禀报此事。
皇甫元得知此事,十分震惊。
因他并没有给慕昭下圣旨让他赶紧回京,而且在北境之中秦王被刺杀,本身就是非常大的事。
长宁得到这个消息,又震惊又慌乱,当即要赶去看顾慕昭。
丁贵妃亲自前来秦王府劝住了她,皇帝则派了太医院的三个太医,以及两名大臣,三千亲兵前去慕昭处。
秦王遭遇刺杀之事很快就在京中传开了,大家对此各有猜测,各执一词,有些认为是刘昶的旧部所为,有些认为是因争夺太子之位而起。
到后来,认为是皇甫汉或者皇甫昇等派了人去刺杀秦王的言论占了上风,本来朝中立皇甫昇为太子的呼声最高,现在也因为此事受了影响。
皇甫元十分愤怒,不再提要立皇甫昇为太子的事。
慕昭在腊月初七才回了东京,因他的伤还没有好,便没有入宫,直接回了秦王府。
☆、第120章
第五十九章
皇帝皇甫元要废长立幼,或者废嫡立幼是艰难的,但他的确最喜欢小儿子。
他的前四子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最久,他是越看越觉得不满意,反而小儿子,因为在他身边时间最短,他看到的都是他的优点,又觉得对不住他们母子,所以越发觉得小儿子最好。
但即使有这种偏爱,也实在不好不顾朝臣意见,就坚持己见立幼子为太子。
所以他在之前召了魏王皇甫烨回东京,却没有任何要召秦王回东京的意思。
他的这种态度,让齐王一系觉得皇帝并没有偏袒小儿子。
但现在秦王却回来了,还受伤了。
秦王收到假圣旨回京,在路上遇刺的事,早早就在京中传开了,大家纷纷猜测是有人故意要借此除掉他。
慕昭盘腿坐在床上,虽然距离行刺已经有近一月时间了,但他依然面色苍白,没有血色。
精于解毒和治疗外伤的木太医为他换了背上肩胛下方伤处的药,又为他用纱布包裹好,长宁站在旁边,眼中带着心疼和伤心。
木太医将药换好后,长宁就赶紧上前为慕昭穿上里衣,慕昭看她一直低眉顺目,脸带忧色,便柔声安慰道:“我已经无事。”
长宁没有应,又拿过中衣为慕昭穿上,怕碰到他的伤处,她的动作十分轻柔。
木太医一边亲自收拾自己的行医箱,一边说:“王爷身上的毒已经拔除尽,外伤月余便会痊愈,王爷和娘娘皆请安心。”
长宁已经伺候慕昭穿好外袍,便亲自给木太医行谢礼,说:“多谢木大人。”
木太医哪里敢受她的礼,赶紧回礼道:“王妃娘娘折煞老朽了。”
长宁让如意送了木太医出去,还派了管事带着礼一起送木太医回了家。
房中只剩下了长宁和慕昭,长宁才问道:“昭郎,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慕昭坐在床上,说道:“我的确收到了父皇的密旨,让我带兵入京,我怕这是个局,父皇若是没有旨意召我回京,我却带大军回来,定会被有心人说成是居心叵测,要是有人说我是想谋反,出兵来拦截我,那情况便不妙了。”
长宁说道:“为何不派人入京来再请旨一次,说你南方事未罢,恳请皇上宽限你一些时日,你再回京。如此,皇上一看,就会问是出了什么事,你也正好可以说是之前收到密旨的事,便可揭穿有人假传密旨于你,皇上定然会追查此事。”
慕昭却道:“这样事情并不够大。我接到密旨之后,便也想了可以先这么做。但转头一想,不如将计就计,带一部分人马先回京,又在路上遇到刺客,这样,事情就会闹得更大,而且,我的兵马会随后跟来,父皇和朝臣对此也不会有意见。”
长宁却道:“你之前怎么答应我的,你说你不会再做这种冒险的事。听到你被刺杀差点死掉的消息,于我,就像天要塌了一般。”
长宁说着说着,声音就哽咽了起来,慕昭伸手拉住她的手,把她拉到自己跟前,目光温柔地看着她,轻声道:“对不起。”
长宁将头转开不想看他,慕昭就用力将她拉到了自己怀里,长宁本想反抗,但怕他用力会让背上的伤处裂开,便只好一动不动,慕昭亲了亲她的面颊:“对不起。”
长宁好半天才深吸了口气,说:“总之你根本就是我行我素,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也没去想孩子们没了父亲要怎么办。”
慕昭委屈地看着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长宁知道说了也白说,之后只好也抱住了慕昭,静静依偎着他。
皇帝在第二日就亲自来了秦王府探望慕昭。
长宁亲自送了茶水之后,便在皇帝的示意下带着所有宫侍出去了。
皇帝看慕昭一脸苍白,可见的确是伤势重,养了一个月,依然这个样子。
他坐在椅子上,说道:“朕传了木朔之问话,他说你身上的毒差不多已经全拔除了,伤处很快就会好,朕也就放心了。”
慕昭说道:“儿臣让父皇担心了。”
皇帝问道:“你且说说到底是什么情况?”
皇帝在派人去接慕昭回京时,就派了人专门去追查刺客之事,但是没有查出结果。
慕昭说道:“父皇看了那造假的密旨了吧。那人说是父皇您身边的内监,叫樊余,还带着印信,通关文牒也都是真的。所以我才会信以为真。密旨说让我带六万兵马马上赶回东京,我当时便有些疑惑,以为是北境出事了,才要我急调兵马回京,但除了这个密旨,又并无其他消息传来,儿臣并未听说京中有事,但何以要我调兵马回京,再者,在西都的兵马只有四万,儿臣要调六万兵马,就必得还要时间调他地两万兵马,所以我就先带了三百人快马入京,又让高锐和马芳聚拢六万兵马再入京,不过两人还没有从西都出发,我便在淮河北岸遇刺,之后便得知那密旨为假,现在想来,儿臣实在惶恐,要是当初我真的带了六万兵马擅自回京,不知是否会被说成是要图谋不轨。”
皇帝沉默下来,慕昭则神色沉重,没有再说。
皇帝过了一阵道:“假传圣旨,朕在彻查此事,之后会真相大白。”
慕昭却说:“现在天下初定,京里就因立太子之事而不宁,还请父皇早日立三哥为太子吧,这样局势也更易稳定。”
皇帝看着慕昭,慕昭苍白着脸,精神不好,但眼神很诚挚。
皇帝没有应他,只说:“你好好养伤。”
齐王府。
书房之中,皇甫昇坐在书案后面,右手拿着一柄带鞘短剑,不断用刀鞘轻敲左手掌。
他沉着脸,一直一言不发。
解万没有完成齐王交代的任务,没能借刘昶之手杀了秦王,回京之后,就有些失宠于秦王,之后为了保住自己第一谋士的地位,自然只能更加卖力为齐王谋划。
他此时便说道:“传密旨于秦王,本以为他定然会受命带兵回京,到时候他私自带兵回京的罪名便可大加利用,让他背上谋反的罪名,即使皇上想要偏袒他也是不能。他自己想要解释,也可说是他自己造了假圣旨,为自己脱罪。何曾想他会仅带几百人先行回京,还在半途遇刺。这个计策,本是万无一失,现在却是这等局面,是下臣考虑不周。”
齐王皇甫昇听后,沉着的脸没有阴转晴,反而沉得更厉害,山雨欲来,道:“本王是因信重于你,才让你前去西都,没想到却完全没有起作用,本王又用你的计策,传假圣旨让慕昭带兵回京,现在又是这个样子,你说,本王还能信你?”
“殿下息怒。”解万本坐在椅子上,此时便起身下跪。
当初皇甫昇在萧祐手下为将时,喜怒一向不形于色,善能忍耐,自从做了齐王,脾气便要暴躁很多,至少解万觉得齐王殿下是越来越不好伺候了,当然,这也与他连连两件事都没办法有关。
一边的班同还在说风凉话,道:“下臣早就说过,使用假圣旨不妥。所幸那送圣旨之人已经被解决了,不然查到殿下头上,皇上定然会降罪于殿下。”
解万跪着皱了一下眉,皇甫昇没叫他起来,他也只好一直跪着,过了一会儿,皇甫昇才说:“即使那传圣旨之人已经被处置了,无迹可寻,但父皇总归会怀疑我等,再者,现在南朝已经攻下,南朝皆顺服于老五,再说老五手上有二十万兵马,慕家又是他的后援,长宁公主在南境也颇受追崇,即使父皇立我为太子,他要反,我手上的兵马也奈何不得他。”
解万一听皇甫昇这话,就知道他的意思,便低声说道:“夺得天下,治理万民,乃是上天给予的大义之事。若是以后秦王要反,定然又会让万民陷于水火之中殿下切莫迟疑,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班同每次都被解万抢险表达观点,心中不满,但还是要立即表态,便说:“殿下,现在秦王在京中,兵马却在南边,京中只有殿下的两万兵马,马步军都指挥使周弘不是有意结交殿下吗,还有魏王,他暗中不是也襄助于你,现在京中的大部分兵马都在您的手里,现在就是最好的灭掉秦王的时机。”
班同说得直白,所以就被皇甫昇斥责了,道:“毕竟是亲兄弟。”
数日之后,京中马步军都指挥使周弘到他的外宅见外室林氏,有一乔装男子在内院等他,之后两人在里间里密谈了很久,周弘在第二日才从这个外宅离开,而那乔装男子也留到了第二日才走。
被长宁抱了一会儿,他就要朝子樱伸手,长宁疑惑地将他给子樱,子樱比一般三岁孩子长得高一些,居然能够把一岁多的子丑抱住,不过怕她摔了,长宁还是赶紧接过了子丑,然后牵着子樱一路走回了后院里去。
长宁休息了一日,才开始忙事情。
她每晚都和孩子一起睡,照顾孩子的乳母睡在梢间里候着,所以倒没有出现孩子尿在床上的事。
大约是母子连心,不过一日,子樱和子丑就和长宁混熟了。
混熟之后,长宁才发现子樱是个话唠,她能一直说个不停,而且什么都表达得清清楚楚,其聪明程度,其他五六岁的孩子也难比。
子丑则还没有太会说话,逗他老半天,才会叫“娘”和“爹”,不过总被子樱逗,“姐姐”倒是叫得十分顺溜了。
长宁在二十四日穿了礼服,带着两个孩子进宫去拜见丁妃,丁妃因为署理后宫事务有功,现在已经升为了丁贵妃,为后宫中位份最高的妃子了。
长宁在南边的这一年多时间,丁贵妃经常让秦王府送两位皇孙皇孙女入宫,子樱嘴甜聪明,自然讨人喜欢,而子丑虽然还小,但长得像个玉娃娃,又是秦王的嫡长子,自然也受喜欢。
长宁带着孩子刚入景福宫,丁贵妃已经迎了出来,子樱挣脱长宁的手就朝丁贵妃扑过去,叫:“祖母。”
丁贵妃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将她抱住,心肝宝贝一通叫,可见对子樱的怜爱。
长宁送了不少东西入宫来,一份是专门给皇帝,一份是给丁贵妃,后宫里的妃嫔们,则也各人有份,只是没有丁贵妃的贵重和特别。
丁贵妃问了不少长宁在南边的事,长宁一一对她说了,丁贵妃就叹道,她也很想江南的风物。
她本是南人,是因战争在小时候就被卖到北地来,之后就做了歌姬,后来被人送给将军皇甫元,因一直陪伴皇甫元,又生了孩子之后,便做了妾室,而现在则已经是一国贵妃了。
长宁说等南边都安定下来,皇帝说不得会南下巡视,到时候她便可以随着皇上南下了。
丁贵妃的确很向往此事,她随皇帝南下,那也是衣锦还乡了。
谁能想到,当年生活困苦,被卖的小女孩儿,如今做了贵妃呢。
皇帝在午膳之前也来了景福宫,长宁带着孩子们拜见了他,皇帝对秦王府的这一对儿女也十分喜欢,只因这两个小孩儿长得太可爱了,是他所有孙子女之中最出色的两个。
除此,自是因他俩是秦王之子。
皇帝留下来用了午膳才走,长宁则在下午才离开。
之后诸如检查王府各项事务,和京中的权贵交往,摆宴请客之类,更是忙得没有一日轻松,除此,她还要总理秦王府的一些外事。
很快夏日到来,府中主子奴才们都已经都换上了夏日的薄衫,各处幔帐窗纱也都换成了夏日所用,两个小孩儿都较好动,正院里时常便是子樱的笑声。
魏王妃也时常带着孩子来秦王府里玩,魏王府的孩子也就和子樱熟悉了,有时候还会留在秦王府里和子樱一起睡,过几日才回家去。
到八月,南境已经全境被攻下,闽国皇帝投诚,广州一带也被收复,皇帝皇甫元十分欢喜,大加赏赐。
科举已经恢复,他又下了圣旨,在第二年加恩科,南北的优秀才子皆可参加。
南朝刚融入大雍版图,很多事要忙,皇帝便也没有召回慕昭的意思,只是把魏王召回了东京。
九月,朝臣又提出让皇帝立太子之事。
现在南境已经攻下,朝廷也启用了不少贤臣,南边的各地官员,有些保持原状,有些被处置了换了新的,有些升了官……不过,南境大部分地方的官员,都是亲秦王的。
西梁皇帝因脾气暴虐,这两年亲近小人,朝事日废,慕昭给皇帝写的折子里便说一定可以在两年内攻下西梁。
在大雍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朝臣提出册立太子,也是无可厚非,皇帝此时也不好再推脱,便让朝臣提议。
朝廷里虽然亲齐王的大臣不少,但自从南边的不少贤臣入朝之后,虽然秦王一直在外征战,但亲秦王的也不少。
所以对立太子此事,朝中分成了几派,一派认为立长,一派认为立嫡,一派觉得应该按照军功来立。
于是争论不休,没有定论。
此年冬月,慕昭受命从西都回京,渡过淮河不久,在驿站之中遭到了刺杀,差点身死,于是形成受阻,只得让人先回京禀报此事。
皇甫元得知此事,十分震惊。
因他并没有给慕昭下圣旨让他赶紧回京,而且在北境之中秦王被刺杀,本身就是非常大的事。
长宁得到这个消息,又震惊又慌乱,当即要赶去看顾慕昭。
丁贵妃亲自前来秦王府劝住了她,皇帝则派了太医院的三个太医,以及两名大臣,三千亲兵前去慕昭处。
秦王遭遇刺杀之事很快就在京中传开了,大家对此各有猜测,各执一词,有些认为是刘昶的旧部所为,有些认为是因争夺太子之位而起。
到后来,认为是皇甫汉或者皇甫昇等派了人去刺杀秦王的言论占了上风,本来朝中立皇甫昇为太子的呼声最高,现在也因为此事受了影响。
皇甫元十分愤怒,不再提要立皇甫昇为太子的事。
慕昭在腊月初七才回了东京,因他的伤还没有好,便没有入宫,直接回了秦王府。
☆、第120章
第五十九章
皇帝皇甫元要废长立幼,或者废嫡立幼是艰难的,但他的确最喜欢小儿子。
他的前四子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最久,他是越看越觉得不满意,反而小儿子,因为在他身边时间最短,他看到的都是他的优点,又觉得对不住他们母子,所以越发觉得小儿子最好。
但即使有这种偏爱,也实在不好不顾朝臣意见,就坚持己见立幼子为太子。
所以他在之前召了魏王皇甫烨回东京,却没有任何要召秦王回东京的意思。
他的这种态度,让齐王一系觉得皇帝并没有偏袒小儿子。
但现在秦王却回来了,还受伤了。
秦王收到假圣旨回京,在路上遇刺的事,早早就在京中传开了,大家纷纷猜测是有人故意要借此除掉他。
慕昭盘腿坐在床上,虽然距离行刺已经有近一月时间了,但他依然面色苍白,没有血色。
精于解毒和治疗外伤的木太医为他换了背上肩胛下方伤处的药,又为他用纱布包裹好,长宁站在旁边,眼中带着心疼和伤心。
木太医将药换好后,长宁就赶紧上前为慕昭穿上里衣,慕昭看她一直低眉顺目,脸带忧色,便柔声安慰道:“我已经无事。”
长宁没有应,又拿过中衣为慕昭穿上,怕碰到他的伤处,她的动作十分轻柔。
木太医一边亲自收拾自己的行医箱,一边说:“王爷身上的毒已经拔除尽,外伤月余便会痊愈,王爷和娘娘皆请安心。”
长宁已经伺候慕昭穿好外袍,便亲自给木太医行谢礼,说:“多谢木大人。”
木太医哪里敢受她的礼,赶紧回礼道:“王妃娘娘折煞老朽了。”
长宁让如意送了木太医出去,还派了管事带着礼一起送木太医回了家。
房中只剩下了长宁和慕昭,长宁才问道:“昭郎,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慕昭坐在床上,说道:“我的确收到了父皇的密旨,让我带兵入京,我怕这是个局,父皇若是没有旨意召我回京,我却带大军回来,定会被有心人说成是居心叵测,要是有人说我是想谋反,出兵来拦截我,那情况便不妙了。”
长宁说道:“为何不派人入京来再请旨一次,说你南方事未罢,恳请皇上宽限你一些时日,你再回京。如此,皇上一看,就会问是出了什么事,你也正好可以说是之前收到密旨的事,便可揭穿有人假传密旨于你,皇上定然会追查此事。”
慕昭却道:“这样事情并不够大。我接到密旨之后,便也想了可以先这么做。但转头一想,不如将计就计,带一部分人马先回京,又在路上遇到刺客,这样,事情就会闹得更大,而且,我的兵马会随后跟来,父皇和朝臣对此也不会有意见。”
长宁却道:“你之前怎么答应我的,你说你不会再做这种冒险的事。听到你被刺杀差点死掉的消息,于我,就像天要塌了一般。”
长宁说着说着,声音就哽咽了起来,慕昭伸手拉住她的手,把她拉到自己跟前,目光温柔地看着她,轻声道:“对不起。”
长宁将头转开不想看他,慕昭就用力将她拉到了自己怀里,长宁本想反抗,但怕他用力会让背上的伤处裂开,便只好一动不动,慕昭亲了亲她的面颊:“对不起。”
长宁好半天才深吸了口气,说:“总之你根本就是我行我素,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也没去想孩子们没了父亲要怎么办。”
慕昭委屈地看着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长宁知道说了也白说,之后只好也抱住了慕昭,静静依偎着他。
皇帝在第二日就亲自来了秦王府探望慕昭。
长宁亲自送了茶水之后,便在皇帝的示意下带着所有宫侍出去了。
皇帝看慕昭一脸苍白,可见的确是伤势重,养了一个月,依然这个样子。
他坐在椅子上,说道:“朕传了木朔之问话,他说你身上的毒差不多已经全拔除了,伤处很快就会好,朕也就放心了。”
慕昭说道:“儿臣让父皇担心了。”
皇帝问道:“你且说说到底是什么情况?”
皇帝在派人去接慕昭回京时,就派了人专门去追查刺客之事,但是没有查出结果。
慕昭说道:“父皇看了那造假的密旨了吧。那人说是父皇您身边的内监,叫樊余,还带着印信,通关文牒也都是真的。所以我才会信以为真。密旨说让我带六万兵马马上赶回东京,我当时便有些疑惑,以为是北境出事了,才要我急调兵马回京,但除了这个密旨,又并无其他消息传来,儿臣并未听说京中有事,但何以要我调兵马回京,再者,在西都的兵马只有四万,儿臣要调六万兵马,就必得还要时间调他地两万兵马,所以我就先带了三百人快马入京,又让高锐和马芳聚拢六万兵马再入京,不过两人还没有从西都出发,我便在淮河北岸遇刺,之后便得知那密旨为假,现在想来,儿臣实在惶恐,要是当初我真的带了六万兵马擅自回京,不知是否会被说成是要图谋不轨。”
皇帝沉默下来,慕昭则神色沉重,没有再说。
皇帝过了一阵道:“假传圣旨,朕在彻查此事,之后会真相大白。”
慕昭却说:“现在天下初定,京里就因立太子之事而不宁,还请父皇早日立三哥为太子吧,这样局势也更易稳定。”
皇帝看着慕昭,慕昭苍白着脸,精神不好,但眼神很诚挚。
皇帝没有应他,只说:“你好好养伤。”
齐王府。
书房之中,皇甫昇坐在书案后面,右手拿着一柄带鞘短剑,不断用刀鞘轻敲左手掌。
他沉着脸,一直一言不发。
解万没有完成齐王交代的任务,没能借刘昶之手杀了秦王,回京之后,就有些失宠于秦王,之后为了保住自己第一谋士的地位,自然只能更加卖力为齐王谋划。
他此时便说道:“传密旨于秦王,本以为他定然会受命带兵回京,到时候他私自带兵回京的罪名便可大加利用,让他背上谋反的罪名,即使皇上想要偏袒他也是不能。他自己想要解释,也可说是他自己造了假圣旨,为自己脱罪。何曾想他会仅带几百人先行回京,还在半途遇刺。这个计策,本是万无一失,现在却是这等局面,是下臣考虑不周。”
齐王皇甫昇听后,沉着的脸没有阴转晴,反而沉得更厉害,山雨欲来,道:“本王是因信重于你,才让你前去西都,没想到却完全没有起作用,本王又用你的计策,传假圣旨让慕昭带兵回京,现在又是这个样子,你说,本王还能信你?”
“殿下息怒。”解万本坐在椅子上,此时便起身下跪。
当初皇甫昇在萧祐手下为将时,喜怒一向不形于色,善能忍耐,自从做了齐王,脾气便要暴躁很多,至少解万觉得齐王殿下是越来越不好伺候了,当然,这也与他连连两件事都没办法有关。
一边的班同还在说风凉话,道:“下臣早就说过,使用假圣旨不妥。所幸那送圣旨之人已经被解决了,不然查到殿下头上,皇上定然会降罪于殿下。”
解万跪着皱了一下眉,皇甫昇没叫他起来,他也只好一直跪着,过了一会儿,皇甫昇才说:“即使那传圣旨之人已经被处置了,无迹可寻,但父皇总归会怀疑我等,再者,现在南朝已经攻下,南朝皆顺服于老五,再说老五手上有二十万兵马,慕家又是他的后援,长宁公主在南境也颇受追崇,即使父皇立我为太子,他要反,我手上的兵马也奈何不得他。”
解万一听皇甫昇这话,就知道他的意思,便低声说道:“夺得天下,治理万民,乃是上天给予的大义之事。若是以后秦王要反,定然又会让万民陷于水火之中殿下切莫迟疑,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班同每次都被解万抢险表达观点,心中不满,但还是要立即表态,便说:“殿下,现在秦王在京中,兵马却在南边,京中只有殿下的两万兵马,马步军都指挥使周弘不是有意结交殿下吗,还有魏王,他暗中不是也襄助于你,现在京中的大部分兵马都在您的手里,现在就是最好的灭掉秦王的时机。”
班同说得直白,所以就被皇甫昇斥责了,道:“毕竟是亲兄弟。”
数日之后,京中马步军都指挥使周弘到他的外宅见外室林氏,有一乔装男子在内院等他,之后两人在里间里密谈了很久,周弘在第二日才从这个外宅离开,而那乔装男子也留到了第二日才走。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10573/19004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