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豪崛起 第49节
推荐阅读:一级律师、花都狂龙、极品神医、末世最强觉醒、隋炀帝、血性、无限进化(无敌宝宝猪)、鬼话、宠妻成瘾、主宰苍穹、
卢克教授皱皱眉道:“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会尽快跟伦敦大学方面沟通的,想来应该不是很高。”
黄主任点点头:“呼,那是最好不过,如果实在太贵的话,我想只能让学校重开出版社了。”
听到黄主任的话,霍耀文诧异的朝着旁边的张老师小声问道:“学校也有出版社的?”
张承颐点点头说:“有,1956年成立的,不过一直亏损严重,我们现在的校长上任以后,就把出版社给关了,现在学校的教材书,都是让外面的出版公司或者印刷厂制作的。”
大部分大学都是有专门的出版社,像清华大学的清华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等。
这些出版社依托着学校的名气,经营状况一直很好,很多人都以能够在这些知名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为荣。
听张老师说香港大学出版社因为经营不善关门了,霍耀文摸了摸下巴,心里若有所思。
ps: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打赏……
第73章 【没那么简单】5000字(修)
讨论完哲学院的教材书问题,卢克教授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雅各布教授,只听他笑着道:
“至于学校新办法学院的教材书,我认为同样可以使用伦敦大学的教材书,伦敦大学是国际一流的综合大学,ucl(伦敦大学)的法学院法律专业的研究水平是英国最好的。”
卢克教授来自伦敦大学,自然是希望香港大学成立的哲学院和法学院都能够使用伦敦大学的教材书,从而向所有的学子展现出伦敦大学的强大教学实力,扩大伦敦大学在香港的知名度。
这番话倒是令坐在隔壁来自牛津大学的雅各布教授面露愤怒,他直接走过去说道:“牛津大学的法学院难道就差了吗?我认为学校完全可以使用牛津大学的法学教材书。”
听完雅各布教授的话,卢克教授笑着道:“牛津大学在香港似乎是有开设牛津出版社的,你确定他们会授权给你印刷法学教材书?”
“我们可以从牛津出版社购买。”雅各布教授道。
“那这样就加大了教材书的成本,牛津出版社的图书一向很贵。”卢克教授道。
雅各布教授面色一僵,牛津出版社的学术教材等方面的图书的确很贵,他想了想,说道:“我可以向牛津大学方面申请一批便宜的教材书。”
“不,你最多申请一批,往后呢?伦敦大学在香港没有开设出版社,我完全可以向伦敦大学申请下相关教材书的版权,这样一来,只需要找个出版社或者印刷厂就能够很便宜的印刷成册。”
卢克教授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香港有牛津大学成立的牛津出版社,他们不是非牟利出版社,而是需要盈利,所以像教材书和相关学术等方面的书籍价格一定很贵。
但伦敦大学就不同了,他们虽然也有成立出版社,但在香港没有开设分部,所以只需要支付一笔版权费用,往后的教材书就能够在香港随意的印刷,便宜的提供给香港大学的学子。
雅各布教授明显被卢克教授的这番话给愣住了。
的确,
牛津出版社不可能长期便宜的提供教材书给香港大学的学生,毕竟牛津出版社成立差不多有六百年,早就已经拥有非常丰富的经营管理和销售方式,
根本不可能像卢克教授所说的那样,出售相关教材书的版权给香港任何一家出版社,因为这样不符合牛津出版社自身的利益。
面对卢克教授还有雅各布教授二人的争论,黄主任自然是希望学校能够捡到便宜,所以他比较倾向于支持卢克教授。
香港大学成立至今,虽然一直有一些名流富商捐赠和港督府方面的专项拨款,但这只能维持学校的经营,以及学校设施的完善和保养维修,学生的课本还是需要他们自己购买的。
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倒也没什么,不差那点钱。
但总有不少学子家庭条件一般,教材书和辅导书很贵的话,那就加大了学生家庭的压力。
黄主任虽然不算是清廉为官,但还是有一颗教育的心,所以他心里是比较支持卢克教授的。
拿到教材书的版权,无论是重开香港大学出版社,还是交给外面的印刷厂印制,都能够很便宜的卖给学生。
...
这事卢克教授和雅各布教授二人争论不休,吵到最后也没有确定下来到底是用那个大学的教材书。
到最后还是黄主任说教材书的事情往后延迟再谈,等校长回来,再做定夺。
会议结束后。
霍耀文匆匆几步跟上张老师的步子。
二人并排朝宿舍方向走去。
霍耀文问道:“老师,学校的出版社是什么时候关门的?”
“有好几年了吧。”
张承颐一边走一边说道:“好像是64年,对,就是64年,我记得那一年香港刮台风,摧毁了不少棚屋。”
说到这,张承颐回头看了一眼霍耀文,好奇的问道:“你问这个干嘛?”
“刚刚卢克教授说准备向伦敦大学申请教材书。”
“嗯,不过我想学校应该是不会重开出版社的,每年就为了印刷学生的课本重开出版社,这太浪费了,与其如此,还不如找外面的出版社或者印刷厂制作。”
1956年的时候,香港大学成立出版社,本来的想法是能够自给自足,然后跟牛津大学一样,出版一些相关的学术图书。
但事实证明,开设出版社是个错误的选择,自给自足倒是够了,但出版的学术图书几乎很少有人买账,这主要还是因为香港有牛津出版社,作为同是大学附属下的出版公司,牛津出版社出版的学术类图书,自是比香港大学要严谨和更知名一点。
除了每年印刷一批教材书提供给学术外,香港大学出版社就几乎很难经营下去,所以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学校不得已关闭了出版社,只从外面找人印刷教材书。
闻言,霍耀文琢磨了一下,问道:“那学校出版社的印刷设备都卖了吗?”
“十几年前的印刷机了,卖了也没人要,难不成当废铁卖?”张老师瞥了一眼霍耀文,对方的问题都很奇怪,不由疑惑道:“耀文,你这是什么意思?”
“呵呵,老师,你说我要是从学校哪里买下这个倒闭的出版社,你觉得怎么样?”霍耀文咧嘴笑问道。
张承颐面露惊愕,上下打量了一下霍耀文,皱着眉头道:“你买出版社干嘛?”
“当然是经营出版社了!”
对于张承颐,霍耀文很尊重,所以也没有隐瞒,直说道:“当老师赚的钱太少了,我想某个生意做做,本来之前没考虑出版社的,但刚刚卢克教授说要申请版权,倒是提醒了我,完全可以买下学校的出版社,经营图书出版。”
听霍耀文说想赚钱,张承颐倒也不甚在意,毕竟每个人都想要赚钱,他是年纪大了,没什么地方需要花钱,加上学校的各项福利对他这种老教师来说都挺不错的,所以不是很在意这方面的事情。
“开出版社没那么简单的。”
张承颐倒也没有打击霍耀文,直说对方不合适,而是跟他耐心的说道:“首先不提图书销售的事情和经营的问题,从员工和设备说起,你首先最少需要招聘编辑、校对、财务、审读、印刷工等。而且在印刷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出错,否则模版重做要花不少钱。现在学校的那一批印刷机都是十年前的,我不知道现在的印刷机是个什么情况,但如何不合适的话,你就需要重新购买,这就需要花费很大一笔钱了。”
“可以交给印刷厂的人负责。”
张承颐笑道:“是啊。都可以交给印刷厂负责,那学校怎么可能会同意把出版社卖给你呢?反正都是交给印刷厂印刷,何必要多你一个。”
闻言,霍耀文哑语。
张承颐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知你还年轻,想多搵钱,学校既然关了出版社,就说明光从学校教材书上面,是很难维持经营的,抛出掉设备和员工的问题,学校把教材书全都交给你印刷,这又怎样?你从哪里盈利?来维持出版社的日常消耗。”
听着张老师的一番苦口婆心,霍耀文沉思了许久,点点头道:“我知了老师。”
“嗯,知道就好,其实当老师也不是说搵不到钱,等你当了正式的教师以后,学校方面会给予很多福利的,像退休金之类的都会有的。”
对于张老师说的一系列问题,霍耀文刚刚的确是没有详细考虑到,他只想着看看能不能买下学校已经关门的出版社,然后从印刷教材书起步,慢慢的扩展发行的图书量。
事实证明,想要开一家出版社没有那么简单。
不过,就算张承颐说开出版社很困难,但霍耀文心里还是有点不愿意放弃,虽然他脑海里有很多搵钱的点子,比如投资香港地产、或者等到明年远东交易所成立购买股票、亦或者麻烦一点,等个十几年时间,到内地去投资。
这些都几乎是稳赚不赔的生意,毕竟他有未来几十年的记忆,虽然很多搵钱的方法,他不是很清楚,但顺藤摸瓜,从历史的记忆中摸索一些,还是可以办到的。
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等到机会。
想到此,霍耀文总觉得这次是个好机会,毕竟现在全香港只有两家正规的大学,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这两家大学除了香港大学早年开过出版社外,中文大学至今都未有成立自己的出版社。
如果自己能够依托香港大学的名号,开设一家出版社,无论是名气还是其它的方面,都一定远超一般的普通出版社。
不过想归想,之前张老师说的话,还是有道理的,想要成立一家出版社,没有那么简单,香港大学自己成立出版社都因亏损严重而倒闭,霍耀文都不懂出版社运营的,想要维持好出版社的日常盈利,这不是光靠嘴说说就行。
等回了张老师的宿舍,拿走礼物袋后,霍耀文先后去了一趟黄主任、安娜-伊莎贝尔,隔壁张老师和王伯那。
把礼物送出去后,霍耀文看今天无课,便决定去一趟《东方日报》,上次那个孤舒子墨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虽说离开香港前,他跟李主编说了一下,但还是要亲自过去问问看。
...
东方报社。
李道光看着已经大半个月没有见到的霍耀文,笑着问道:“霍生是什么时候从美国回来的?”
“昨天才回来。”霍耀文笑笑,把手上带的礼物递给对方说:“李主编,这是我从美国买的一点小礼物,不成敬意。”
“还有礼物啊。”李道光面上一笑,随即故作叹气道:“看样子霍生在美国待的这半个月挺不错的啊,还能有时间逛街购物的。我可就不行了,最近忙的是头昏脑涨,除了报社的事情外,我还要帮你在报纸上写些骂人的文章。”
“怎么?”霍耀文眉头一皱,问道:“那个孤舒子墨又开始了?”
“是,你走后没两天,他又在《天皇日报》上开骂,这回倒是学精了不少,没有指名道姓,而是拐弯抹角,骂的十分隐晦啊。”
李道光满脸笑意继续说:“不过我也不差,为你特意写了好几份檄文。”
“哦?有留存稿吗?”霍耀文笑着问。
“当然,报纸我都留着,就是为了等你好好的宰霍生一顿饭菜。”李道光打开书桌下面的柜子,从里面拿出一叠报纸,除了李道光写的檄文外,还有那个孤舒子墨在《天皇日报》写的内容,他都为霍耀文留着。
霍耀文接过报纸,随手翻阅看了几眼,总共有八张,《天皇日报》五张,《东方日报》三张。
无一例外,头版全都是互相对骂的内容,正如李主编所说,骂的很隐晦,都是引古喻今。
“这是当然,李主编如此帮我,不请一顿饭也说不过去。”霍耀文咧嘴笑了笑道:“不如就今晚如何?”
“今晚?”李道光摇摇头道:“今晚上不行,今晚我有约了。”
“那就下次。”
霍耀文说完,忽然想起之前跟张老师谈论的事情来,便忍不住张口问道:“李主编,贵报现在采用的是什么印刷机?”
“怎么?”李主编疑惑道:“霍生怎么好好的问起这个。”
“没什么,就是刚刚在学校开会的时候,说要印刷一批教材书,随口问问。”
“哦,那我们这个印刷机就不行了。”
李主编随意的说道:“我们报社的印刷机比较老了,是十年前的老机器了,采用的还是铅合金凸版印刷机。像霍生你说的教材书这类图书,一般采用的都是最新的平版胶印印刷,像我在《大公报》工作的时候,他们出版图书都是采用这种最新的印刷机。”
“有什么不同?”霍耀文问起。
心想学校的印刷机,应该就是李道光提到的铅合金凸版印刷机了。
“区别就大了,首先铅合金的凸版印刷机需要专业的印刷工,印刷报纸的过程也比较长,还特别的难闻。平版胶印印刷机是采用的水墨不相溶的原理,进行平面印刷,将印版上的图文信息,通过橡皮布滚筒转移(印)到纸张上。”
霍耀文对这些不是很懂,但想到后世看到过的内容,问道:“难道没有什么采用滚轮方式的印刷机吗?”
“那不是滚轮,是轮转。”
李道光笑呵呵的说道:“这个技术有,印刷纸张的效率也非常高,不过香港这边很少有报社使用,因为全轮转印刷的方法太耗费油墨了,成本会很高。而且投资成本也不少,一台这样的印刷机,具体价格我不知道,但想来最少需要十五万以上。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油墨的钱,轮转印刷会平白消耗不少的油墨。”
说道印刷机的事情,李道光继续道:“我今天晚上就是约了马社长讨论印刷机的事情,现在报社的报纸销量基本上每天都能过万,所以我准备向马社长提议购买平版胶印印刷机,这样一来的话,效率会提升不少。”
霍耀文问道:“要多少钱?”
黄主任点点头:“呼,那是最好不过,如果实在太贵的话,我想只能让学校重开出版社了。”
听到黄主任的话,霍耀文诧异的朝着旁边的张老师小声问道:“学校也有出版社的?”
张承颐点点头说:“有,1956年成立的,不过一直亏损严重,我们现在的校长上任以后,就把出版社给关了,现在学校的教材书,都是让外面的出版公司或者印刷厂制作的。”
大部分大学都是有专门的出版社,像清华大学的清华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等。
这些出版社依托着学校的名气,经营状况一直很好,很多人都以能够在这些知名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为荣。
听张老师说香港大学出版社因为经营不善关门了,霍耀文摸了摸下巴,心里若有所思。
ps: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打赏……
第73章 【没那么简单】5000字(修)
讨论完哲学院的教材书问题,卢克教授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雅各布教授,只听他笑着道:
“至于学校新办法学院的教材书,我认为同样可以使用伦敦大学的教材书,伦敦大学是国际一流的综合大学,ucl(伦敦大学)的法学院法律专业的研究水平是英国最好的。”
卢克教授来自伦敦大学,自然是希望香港大学成立的哲学院和法学院都能够使用伦敦大学的教材书,从而向所有的学子展现出伦敦大学的强大教学实力,扩大伦敦大学在香港的知名度。
这番话倒是令坐在隔壁来自牛津大学的雅各布教授面露愤怒,他直接走过去说道:“牛津大学的法学院难道就差了吗?我认为学校完全可以使用牛津大学的法学教材书。”
听完雅各布教授的话,卢克教授笑着道:“牛津大学在香港似乎是有开设牛津出版社的,你确定他们会授权给你印刷法学教材书?”
“我们可以从牛津出版社购买。”雅各布教授道。
“那这样就加大了教材书的成本,牛津出版社的图书一向很贵。”卢克教授道。
雅各布教授面色一僵,牛津出版社的学术教材等方面的图书的确很贵,他想了想,说道:“我可以向牛津大学方面申请一批便宜的教材书。”
“不,你最多申请一批,往后呢?伦敦大学在香港没有开设出版社,我完全可以向伦敦大学申请下相关教材书的版权,这样一来,只需要找个出版社或者印刷厂就能够很便宜的印刷成册。”
卢克教授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香港有牛津大学成立的牛津出版社,他们不是非牟利出版社,而是需要盈利,所以像教材书和相关学术等方面的书籍价格一定很贵。
但伦敦大学就不同了,他们虽然也有成立出版社,但在香港没有开设分部,所以只需要支付一笔版权费用,往后的教材书就能够在香港随意的印刷,便宜的提供给香港大学的学子。
雅各布教授明显被卢克教授的这番话给愣住了。
的确,
牛津出版社不可能长期便宜的提供教材书给香港大学的学生,毕竟牛津出版社成立差不多有六百年,早就已经拥有非常丰富的经营管理和销售方式,
根本不可能像卢克教授所说的那样,出售相关教材书的版权给香港任何一家出版社,因为这样不符合牛津出版社自身的利益。
面对卢克教授还有雅各布教授二人的争论,黄主任自然是希望学校能够捡到便宜,所以他比较倾向于支持卢克教授。
香港大学成立至今,虽然一直有一些名流富商捐赠和港督府方面的专项拨款,但这只能维持学校的经营,以及学校设施的完善和保养维修,学生的课本还是需要他们自己购买的。
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倒也没什么,不差那点钱。
但总有不少学子家庭条件一般,教材书和辅导书很贵的话,那就加大了学生家庭的压力。
黄主任虽然不算是清廉为官,但还是有一颗教育的心,所以他心里是比较支持卢克教授的。
拿到教材书的版权,无论是重开香港大学出版社,还是交给外面的印刷厂印制,都能够很便宜的卖给学生。
...
这事卢克教授和雅各布教授二人争论不休,吵到最后也没有确定下来到底是用那个大学的教材书。
到最后还是黄主任说教材书的事情往后延迟再谈,等校长回来,再做定夺。
会议结束后。
霍耀文匆匆几步跟上张老师的步子。
二人并排朝宿舍方向走去。
霍耀文问道:“老师,学校的出版社是什么时候关门的?”
“有好几年了吧。”
张承颐一边走一边说道:“好像是64年,对,就是64年,我记得那一年香港刮台风,摧毁了不少棚屋。”
说到这,张承颐回头看了一眼霍耀文,好奇的问道:“你问这个干嘛?”
“刚刚卢克教授说准备向伦敦大学申请教材书。”
“嗯,不过我想学校应该是不会重开出版社的,每年就为了印刷学生的课本重开出版社,这太浪费了,与其如此,还不如找外面的出版社或者印刷厂制作。”
1956年的时候,香港大学成立出版社,本来的想法是能够自给自足,然后跟牛津大学一样,出版一些相关的学术图书。
但事实证明,开设出版社是个错误的选择,自给自足倒是够了,但出版的学术图书几乎很少有人买账,这主要还是因为香港有牛津出版社,作为同是大学附属下的出版公司,牛津出版社出版的学术类图书,自是比香港大学要严谨和更知名一点。
除了每年印刷一批教材书提供给学术外,香港大学出版社就几乎很难经营下去,所以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学校不得已关闭了出版社,只从外面找人印刷教材书。
闻言,霍耀文琢磨了一下,问道:“那学校出版社的印刷设备都卖了吗?”
“十几年前的印刷机了,卖了也没人要,难不成当废铁卖?”张老师瞥了一眼霍耀文,对方的问题都很奇怪,不由疑惑道:“耀文,你这是什么意思?”
“呵呵,老师,你说我要是从学校哪里买下这个倒闭的出版社,你觉得怎么样?”霍耀文咧嘴笑问道。
张承颐面露惊愕,上下打量了一下霍耀文,皱着眉头道:“你买出版社干嘛?”
“当然是经营出版社了!”
对于张承颐,霍耀文很尊重,所以也没有隐瞒,直说道:“当老师赚的钱太少了,我想某个生意做做,本来之前没考虑出版社的,但刚刚卢克教授说要申请版权,倒是提醒了我,完全可以买下学校的出版社,经营图书出版。”
听霍耀文说想赚钱,张承颐倒也不甚在意,毕竟每个人都想要赚钱,他是年纪大了,没什么地方需要花钱,加上学校的各项福利对他这种老教师来说都挺不错的,所以不是很在意这方面的事情。
“开出版社没那么简单的。”
张承颐倒也没有打击霍耀文,直说对方不合适,而是跟他耐心的说道:“首先不提图书销售的事情和经营的问题,从员工和设备说起,你首先最少需要招聘编辑、校对、财务、审读、印刷工等。而且在印刷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出错,否则模版重做要花不少钱。现在学校的那一批印刷机都是十年前的,我不知道现在的印刷机是个什么情况,但如何不合适的话,你就需要重新购买,这就需要花费很大一笔钱了。”
“可以交给印刷厂的人负责。”
张承颐笑道:“是啊。都可以交给印刷厂负责,那学校怎么可能会同意把出版社卖给你呢?反正都是交给印刷厂印刷,何必要多你一个。”
闻言,霍耀文哑语。
张承颐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知你还年轻,想多搵钱,学校既然关了出版社,就说明光从学校教材书上面,是很难维持经营的,抛出掉设备和员工的问题,学校把教材书全都交给你印刷,这又怎样?你从哪里盈利?来维持出版社的日常消耗。”
听着张老师的一番苦口婆心,霍耀文沉思了许久,点点头道:“我知了老师。”
“嗯,知道就好,其实当老师也不是说搵不到钱,等你当了正式的教师以后,学校方面会给予很多福利的,像退休金之类的都会有的。”
对于张老师说的一系列问题,霍耀文刚刚的确是没有详细考虑到,他只想着看看能不能买下学校已经关门的出版社,然后从印刷教材书起步,慢慢的扩展发行的图书量。
事实证明,想要开一家出版社没有那么简单。
不过,就算张承颐说开出版社很困难,但霍耀文心里还是有点不愿意放弃,虽然他脑海里有很多搵钱的点子,比如投资香港地产、或者等到明年远东交易所成立购买股票、亦或者麻烦一点,等个十几年时间,到内地去投资。
这些都几乎是稳赚不赔的生意,毕竟他有未来几十年的记忆,虽然很多搵钱的方法,他不是很清楚,但顺藤摸瓜,从历史的记忆中摸索一些,还是可以办到的。
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等到机会。
想到此,霍耀文总觉得这次是个好机会,毕竟现在全香港只有两家正规的大学,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这两家大学除了香港大学早年开过出版社外,中文大学至今都未有成立自己的出版社。
如果自己能够依托香港大学的名号,开设一家出版社,无论是名气还是其它的方面,都一定远超一般的普通出版社。
不过想归想,之前张老师说的话,还是有道理的,想要成立一家出版社,没有那么简单,香港大学自己成立出版社都因亏损严重而倒闭,霍耀文都不懂出版社运营的,想要维持好出版社的日常盈利,这不是光靠嘴说说就行。
等回了张老师的宿舍,拿走礼物袋后,霍耀文先后去了一趟黄主任、安娜-伊莎贝尔,隔壁张老师和王伯那。
把礼物送出去后,霍耀文看今天无课,便决定去一趟《东方日报》,上次那个孤舒子墨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虽说离开香港前,他跟李主编说了一下,但还是要亲自过去问问看。
...
东方报社。
李道光看着已经大半个月没有见到的霍耀文,笑着问道:“霍生是什么时候从美国回来的?”
“昨天才回来。”霍耀文笑笑,把手上带的礼物递给对方说:“李主编,这是我从美国买的一点小礼物,不成敬意。”
“还有礼物啊。”李道光面上一笑,随即故作叹气道:“看样子霍生在美国待的这半个月挺不错的啊,还能有时间逛街购物的。我可就不行了,最近忙的是头昏脑涨,除了报社的事情外,我还要帮你在报纸上写些骂人的文章。”
“怎么?”霍耀文眉头一皱,问道:“那个孤舒子墨又开始了?”
“是,你走后没两天,他又在《天皇日报》上开骂,这回倒是学精了不少,没有指名道姓,而是拐弯抹角,骂的十分隐晦啊。”
李道光满脸笑意继续说:“不过我也不差,为你特意写了好几份檄文。”
“哦?有留存稿吗?”霍耀文笑着问。
“当然,报纸我都留着,就是为了等你好好的宰霍生一顿饭菜。”李道光打开书桌下面的柜子,从里面拿出一叠报纸,除了李道光写的檄文外,还有那个孤舒子墨在《天皇日报》写的内容,他都为霍耀文留着。
霍耀文接过报纸,随手翻阅看了几眼,总共有八张,《天皇日报》五张,《东方日报》三张。
无一例外,头版全都是互相对骂的内容,正如李主编所说,骂的很隐晦,都是引古喻今。
“这是当然,李主编如此帮我,不请一顿饭也说不过去。”霍耀文咧嘴笑了笑道:“不如就今晚如何?”
“今晚?”李道光摇摇头道:“今晚上不行,今晚我有约了。”
“那就下次。”
霍耀文说完,忽然想起之前跟张老师谈论的事情来,便忍不住张口问道:“李主编,贵报现在采用的是什么印刷机?”
“怎么?”李主编疑惑道:“霍生怎么好好的问起这个。”
“没什么,就是刚刚在学校开会的时候,说要印刷一批教材书,随口问问。”
“哦,那我们这个印刷机就不行了。”
李主编随意的说道:“我们报社的印刷机比较老了,是十年前的老机器了,采用的还是铅合金凸版印刷机。像霍生你说的教材书这类图书,一般采用的都是最新的平版胶印印刷,像我在《大公报》工作的时候,他们出版图书都是采用这种最新的印刷机。”
“有什么不同?”霍耀文问起。
心想学校的印刷机,应该就是李道光提到的铅合金凸版印刷机了。
“区别就大了,首先铅合金的凸版印刷机需要专业的印刷工,印刷报纸的过程也比较长,还特别的难闻。平版胶印印刷机是采用的水墨不相溶的原理,进行平面印刷,将印版上的图文信息,通过橡皮布滚筒转移(印)到纸张上。”
霍耀文对这些不是很懂,但想到后世看到过的内容,问道:“难道没有什么采用滚轮方式的印刷机吗?”
“那不是滚轮,是轮转。”
李道光笑呵呵的说道:“这个技术有,印刷纸张的效率也非常高,不过香港这边很少有报社使用,因为全轮转印刷的方法太耗费油墨了,成本会很高。而且投资成本也不少,一台这样的印刷机,具体价格我不知道,但想来最少需要十五万以上。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油墨的钱,轮转印刷会平白消耗不少的油墨。”
说道印刷机的事情,李道光继续道:“我今天晚上就是约了马社长讨论印刷机的事情,现在报社的报纸销量基本上每天都能过万,所以我准备向马社长提议购买平版胶印印刷机,这样一来的话,效率会提升不少。”
霍耀文问道:“要多少钱?”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11918/21799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