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76节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上岸(gl)、无双局(1v2 父子丼)、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被强取豪夺的恶毒女配(np强制)、皆其靡也(剧情nph)、《觊觎(女S男M,np)》、【星际abo】洛希极限(H)、两小无猜(校园1v1,高H)、
做主考官选才,这没有问题。但是要在不惊动其他人的情况下,将谏台清空,给年轻人们腾位置,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不考虑这些官员自己的意愿,就说要找出那么多安顿人的位置,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这就是贺星回将这份工作交给他的原因,所以瞿英很快就道,“选才之事不难。兰泽书院今年又收了不少学生,其中许多都是学有所成,冲着明年科考来的。”
剩下的内容就心照不宣了。
贺星回提前那么长时间把这份工作交给他,就是希望他能筛选一番,从中挑出能用的人,提前做好安排。
这自然不是作弊的意思,只是提前给予优秀的学子更多的考验。这样,只要他们考上了,就会被分配到最合适的部门。
至于另一项工作,那需要大量的准备,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瞿英也没有提。
……
虽然重臣们已经达成了共识,甚至连解决方案都已经提交了,但是大多数普通官员,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当第二日早朝,一位言官站出来慷慨陈词,怒斥如今吏治混乱不清,许多官员都有贪墨渎职、中饱私囊等问题,请求贺星回彻查时,就像是一道惊雷劈在了金銮殿上,让大部分官员都陷入了惶恐之中。
而接下来的发展,更是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
有人站出来反对,说吏治之所以如此败坏,是因为风气自来如此,如果不加入,就会被排斥,连官都做不了。久而久之,遂成定例。如果要彻查,恐怕会惊动太多人,使得天下惶恐。
于是双方针对这件事你来我往,言辞激辩,吵得不可开交,险些在大殿上打起来。
最后是吏部尚书瞿英站出来打圆场,称这种事绝不能姑息,但若牵涉到的人太多,确实难以处置,不如就让所有官员具折自陈,由朝廷依照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罚款。如此一来,既能警醒官员们,又不至于天下皆惊。
第071章 嘉禾
虽然是大朝会, 但够资格上早朝的官员,谁也不是傻子。一开始还被这阵仗唬住,后面就回过味来了, 这事,上面恐怕早就已经有了定计。特别是瞿英站出来之后,这一点就更确定了。
即便是最不精明的朝官,也知道瞿英说出口的话就等于是皇后的意思。
所以虽然他说的是不调查,由官员们自陈, 但谁也没觉得自己可以随便编一些瞎话糊弄过去。——不查,只是给他们的一点体面, 免得真的查到了什么耸人听闻的内容, 收不了场。
但人毕竟都有侥幸心理, 纵然知道上面可能已经查到了,让他们自陈不过是一种策略,但既然没有明白地摆出证据,似乎就还有转圜的余地,让人不免思考:上面查到了多少?我又要主动说多少?
要是查到了却没说, 固然很惨, 可若是没有查到,自己却说了出来,那就更倒霉了。
要把到手的东西吐出去,跟割肉没什么分别, 那自然是想方设法少割一点。
好在贺星回引入寒门官员没多久,朝中大部分官员, 无论品级如何, 大都“上头有人”, 于是一散朝, 就纷纷找人打听消息去了。
“这就是我想改革早朝的原因了。”贺星回听到春来回报的消息,不由道。
每天早上五点钟就开始上班,听起来是不是很勤奋?但事实是,大部分人上完早朝,还会回家换个衣服,吃个早餐,乃至睡个回笼觉,再慢条斯理地回来工作。而且散衙的时间也早,下午三点左右就下班了。算起来,真正用在工作上的时间并不多。
还不如推迟上班时间,不许随意离开工作岗位,既省了官员们的事,也能增加工作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因为突然要清查吏治的缘故,改革早朝这一条,暂时还没有颁布。朝臣们都认为,等到清查结束之后再公布,也可以转移一下官员们的注意力。贺星回想着打一棒子之后要给个甜枣,便没有拒绝。
不管怎么说,现在,满朝上下应该没几个有心思工作的人了,都在四处串联,打探消息。
于是就将那群格格不入的寒门士子凸显了出来。
他们入朝不久,连俸禄都没领上两个月,自然也没什么额外收入,又是贺星回的人,其他人不敢随意拉他们下水,进度最快的也尚在试探之中。因而这次的事,便与他们毫不相干。
然而他们现在都没有上朝的资格,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眼看同僚们着急忙慌,自己也跟着慌了起来,连忙去找领头的陆谏等人打探。
这回都没要贺子越去打探消息,陆谏就直接道,“今日早朝,有言官上折子请求清查吏治,特别是彻查所有官员的不法收入,是以人人自危。”
这群人虽然入朝未久,但规矩他们其实是懂的,身处其中,也很难意识到不对。听到这个消息,不由生出一分庆幸和后怕来。
幸好他们入朝的时间不久,要是时间长了,周围的人都这样,自己真的能忍得住不伸手吗?
这话没有人说出来,但寒门官员们彼此对视,都在心里默默警醒自己。他们出头比别人难,可不能本末倒置,因为这种事就毁了好不容易得来的仕途。
这也是贺星回要清查吏治的原因之一。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寒门官员确实比世家更容易受到利益诱惑,因为人的付出都是想要有回报的。除了崇高的理想之外,钱权财势,也是许多人的目标。
贺星回可不希望自己亲手扶持起一群禄蠹来,所以就很有必要在最开始,他们还没有适应那所谓的“规则”的时候,给予雷霆一击,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时时自省。
没多久,去打探消息的官员们就回来了,看他们的表情,显然是没什么收获。
这是当然,毕竟贺星回究竟查到了多少,她根本没说,其他人也不敢问瞿英,因此即便是能参与小朝会的重臣们,实际上也不知道。他们唯一能对下面的人说的,就是“不要隐瞒”。
这让一部分人更加惶恐,却也让另一部分自作聪明的人觉得,搞不好什么都没查到,只不过是在诈他们。
然而就在这些人各怀心思,揣摩着奏折内容的时候,又被一封奏折给震住了。
这封奏折来自中书令韩青,他在折中历数了自己多年不法所得,又痛哭自己对不起陛下,对不起天下,愿意返还这些年来的收入,并自请致仕。
具体的数字并没有流传拿出来,毕竟这封奏折是直送御前的,能看到的只有中书省的几位主官。但是内容大差不差,因为韩青已经称病在家,不上朝了。
这一封奏折,算是将所有人的侥幸心理都打消了大半。就连韩青这样的军国重臣,也没能得到优免,需要上自陈的折子,其他人谁又能比得过他?在这个时候耍小聪明,显然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
紧跟着韩青,其他几位重臣也上了自陈的折子,不过他们没有称病不朝。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怕下面的人看见了,以为重臣们是商量好了,用致仕来威胁皇后。要是他们也有样学样,就只能起到反效果了。
不过有他们开了头,下面的人也壮起胆子上了折子。
正所谓法不责众,就连重臣们也如此,皇后总不能把他们全都夺官,想来依旧是轻拿轻放、小惩大诫。
这件事办得很急,但等各地官员的自陈折子入京,也已经是一个月之后的事了。眼看着奏折流水一般送入宫中,官员们从一开始的惊惶无措,到现在已经开始淡定。而最后朝廷给出的处罚,果然也不重,仅仅只是按照不法收入的数额,分档次缴纳罚款。
罚款虽然还没有完全收上来,但朝廷已经颁发了新的规章。
首先是大幅提升了官员们的待遇,原本没有算在薪俸里的食料、冰、炭、职田等收入,都算了进来,算是过了明路。但是名下的人口免役、田地免税的优待,却被取消了。
后面这一条是贺星回提的,因为科举制度才刚实行了没多少年,这件事也根本没有写入明文之中,不过是下面的人暗箱操作,所以尽管很多人都不满意,却也无可奈何。
特别是现在,他们先犯了错,就更没有讨价还价的立场了。
当然,就算朝廷免除了徭役和赋税的优待,他们也依然有办法逃避,那就是隐民隐田。贺星回很清楚这一点,不过暂时还没有到处理的时候,便也轻轻放过。
规章后面就是密密麻麻的条款,详细规定了各项贪污、腐败、渎职的罪名,以及惩罚力度。一经发现,最轻都是夺官,最重则是抄家杀头。光是写在纸上,就让人觉得背后寒毛直竖。
除此之外,据说朝廷还打算出台一份基层办事的收费标准,不过目前尚在商讨之中。
而在这些规章之外,还另外有一份皇后的明旨,称体谅众多老臣不易,推迟了早朝时间,夏日为辰时正,冬日为巳时初。不过同时也规定,工作期间,无故不得随意进出,若需要出门办事,必须要有各部主官的签条。
虽然贪腐的惩罚有点吓人,罚款也令人肉痛,但总体来说,一条条都是好消息,很快略有些浮动的人心就重新安稳了下来。
就说朝廷不可能真的将他们处置了,否则靠谁来办事?
但实际上,贺星回此刻,正沉着脸将一摞奏折丢到了重臣们的脚边,“诸位都看看吧,这就是朝廷优容的结果。”
韩青已经在贺星回下旨挽留之后,又回到了朝堂上。经过了这件事,他的心态依旧十分平和,闻言便弯腰捡起一本奏折,翻开来看。其他人见状,只能跟着照做。
而看完奏折中的内容,他们也就明白贺星回为什么那么生气了。
这都是各地官员刚刚送到的自陈折子,在这些奏折里,他们简直清廉如水,两袖清风,是朝堂上一股不一样的清流。
这根本不是自陈,而是自辨。不仅自辨,还在奏折里诉苦,每一份奏折里都充斥着各种困难,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也就解释了他们为什么那么清廉——穷乡僻壤根本刮不出油水,还等着朝廷赈济呢!
“只看这些奏折,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不是我大越的地方官员,而是正在不毛之地开荒呢!”贺星回讽刺道,“这就是诸位说的处理好了?”
重臣们一个个脸上都火辣辣的。毕竟这些地方官员,不是自家子侄就是门生故吏,都是在他们的支持下出仕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地方官员都如此,大部分都还算老实。但正因如此,这些就更令人生气了。
耍这种小聪明,真以为没人能看出来吗?殊不知在上位者眼里,他们的心思已经再明显不过。这种感觉,就像是大人看到孩子装病不想上课,或是没有完成作业撒谎,又或是做错了事欲盖弥彰……叫人既好气又好笑。
可现在这件事,明显并不是他们能抵赖的,贺星回网开一面,却得到这样的结果,又怎么能不生气?
但贺星回的话还没说完,“我这里还有另一份东西,你们也看看。春来。”
春来应声走下来,挨个给重臣们发了一张纸。他们低头一看,果不其然,上面写的是这些自辨官员实际的不法收入。虽然只有一个数字,但是众人相信,这绝不是贺星回自己编出来的。
她掌权一年,谁知道这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查的?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人察觉,可见事情办得十分隐秘,而这些事情,之前又没怎么遮掩过,能够拿到这些数据,并不令人惊奇。
对比这上面的数字,再看看他们的自辨折子,贺星回气到摔奏折,也就不奇怪了。
至于贺星回给他们看这些的目的,众人也都猜到了。这样的臣子,她肯定是不能留的,现在就是提前给他们打个招呼,让他们知道她发作是有正当理由的。
面子已经给了,既然对方不要,她当然就不客气地直接打脸了。
果然等他们看完了,贺星回便道,“放心,朕既然已经说过既往不咎,就不会再用贪腐的罪名处置他们。”说着又转向瞿英,“瞿卿,你是吏部尚书,此事就交给你去斟酌,尽快处理。”
“陛下,臣以为,此事宜缓不宜急。”瞿英上前道,“若是太过仓促,难免让其他人生疑,不如徐徐图之。”
“哦?”贺星回道,“听起来,瞿卿似乎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是。”瞿英道,“臣这几日一直在想,这些官员们之所以如此散漫,如此肆无忌惮,终究还是因为朝廷管得太宽松的缘故。因此,臣正要面陈陛下,打算定期在吏部展开考试,让各州县、各部门官员接受考核。考核为上等者晋升,考核为下等者贬谪或夺官。如此,想来官员们会更加警醒。”
其实以前,吏部对这些官员也是有考核的,只不过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考核的结果也往往是人情大于实绩。换言之,只要靠山够硬,就不用担心考核结果。
这样的考核,自然是没有任何威慑力的,改革势在必行。
贺星回听得点头,又问,“诸卿以为如何?”
众人虽然不知道瞿英是正好想到了,还是提前跟贺星回商量好的,但他在这个时候提起此事,就是打算在之后的考核之中,把这一批“清廉如水”的官员给淘汰了。
莫说这个考核他们挑不出问题,就算能挑,也不是现在,于是纷纷称善。
贺星回见无人反对,便道,“那就年底召他们入京吧,在那之前,先让京官们考一遍。”
这事就算定下来了,接下来出列的,却是新任的户部尚书朱明——中书省扩员之后,跟瞿英一起入朝的几位寒门名士,也都各自升了官,其中升得最高的就是朱明,因为他擅长商业,正好户部最近都在忙互市的事,便充任了户部的主官,因为资历不足,挂了个暂代的名,等过两年就能摘掉了。
平心而论,朱明如今要面对的情况,可比严文渊那时候好多了。
先是商人们购买地皮的款项入库,现在又陆续收上来大笔的罚款,大致上已经足够平掉之前超额花出的部分。而且往后,除了原本的岁入之外,工厂和互市每年也都有一笔税收交上来,按理说,作为户部尚书,应该可以轻松一些。
然而朱明重新算了一笔账之后,就怎么都睡不着了。
此刻,他看起来就有几分憔悴,对贺星回道,“臣最近正在计算明年的开支和岁入。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明年的岁入会有大幅增加,但支出也同样增加了许多。特别是这高薪养廉之策,所费钱财是之前的两倍,照这么算,岁入依旧不能覆盖支出,还是会出现亏空。”
贺星回已经算是很能赚钱了,短短一年时间,几次出手,就顺利地填补了国库的亏空,还增加了不少收入。
但是朱明也算是看出来了,他们这位陛下,同样也很擅长花钱。
所以虽然那已经是明年的事,但他也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总不能等到明年没钱的时候,再来哭穷吧?
“原来是这事。”贺星回闻言笑道,“正好,朕也有一个好消息,要与诸卿分享。阿蛮,让人把东西抬上来吧。”
最近阿蛮的护卫队又扩大了一些,已经完全接手了贺星回近身护卫的事。她闻言便往后走,不一会儿,就有一群女兵,手捧木匣鱼贯而入。又有人抬上来一张桌子,女兵们便将手中的匣子放在桌上。
“最近皇庄正好在收获今年的作物,这就是那边送来的。”贺星回兴致很好地站起身走下来,从匣子里抓起一把稻谷,对众人道,“诸卿且看,这就是皇庄今年的收获,这些作物都经过了数十次的改良,不仅更加颗粒饱满、味道更加香甜,产量也有所提升。”
众人听到最后一句,才纷纷上前查看。
不考虑这些官员自己的意愿,就说要找出那么多安顿人的位置,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这就是贺星回将这份工作交给他的原因,所以瞿英很快就道,“选才之事不难。兰泽书院今年又收了不少学生,其中许多都是学有所成,冲着明年科考来的。”
剩下的内容就心照不宣了。
贺星回提前那么长时间把这份工作交给他,就是希望他能筛选一番,从中挑出能用的人,提前做好安排。
这自然不是作弊的意思,只是提前给予优秀的学子更多的考验。这样,只要他们考上了,就会被分配到最合适的部门。
至于另一项工作,那需要大量的准备,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瞿英也没有提。
……
虽然重臣们已经达成了共识,甚至连解决方案都已经提交了,但是大多数普通官员,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当第二日早朝,一位言官站出来慷慨陈词,怒斥如今吏治混乱不清,许多官员都有贪墨渎职、中饱私囊等问题,请求贺星回彻查时,就像是一道惊雷劈在了金銮殿上,让大部分官员都陷入了惶恐之中。
而接下来的发展,更是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
有人站出来反对,说吏治之所以如此败坏,是因为风气自来如此,如果不加入,就会被排斥,连官都做不了。久而久之,遂成定例。如果要彻查,恐怕会惊动太多人,使得天下惶恐。
于是双方针对这件事你来我往,言辞激辩,吵得不可开交,险些在大殿上打起来。
最后是吏部尚书瞿英站出来打圆场,称这种事绝不能姑息,但若牵涉到的人太多,确实难以处置,不如就让所有官员具折自陈,由朝廷依照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罚款。如此一来,既能警醒官员们,又不至于天下皆惊。
第071章 嘉禾
虽然是大朝会, 但够资格上早朝的官员,谁也不是傻子。一开始还被这阵仗唬住,后面就回过味来了, 这事,上面恐怕早就已经有了定计。特别是瞿英站出来之后,这一点就更确定了。
即便是最不精明的朝官,也知道瞿英说出口的话就等于是皇后的意思。
所以虽然他说的是不调查,由官员们自陈, 但谁也没觉得自己可以随便编一些瞎话糊弄过去。——不查,只是给他们的一点体面, 免得真的查到了什么耸人听闻的内容, 收不了场。
但人毕竟都有侥幸心理, 纵然知道上面可能已经查到了,让他们自陈不过是一种策略,但既然没有明白地摆出证据,似乎就还有转圜的余地,让人不免思考:上面查到了多少?我又要主动说多少?
要是查到了却没说, 固然很惨, 可若是没有查到,自己却说了出来,那就更倒霉了。
要把到手的东西吐出去,跟割肉没什么分别, 那自然是想方设法少割一点。
好在贺星回引入寒门官员没多久,朝中大部分官员, 无论品级如何, 大都“上头有人”, 于是一散朝, 就纷纷找人打听消息去了。
“这就是我想改革早朝的原因了。”贺星回听到春来回报的消息,不由道。
每天早上五点钟就开始上班,听起来是不是很勤奋?但事实是,大部分人上完早朝,还会回家换个衣服,吃个早餐,乃至睡个回笼觉,再慢条斯理地回来工作。而且散衙的时间也早,下午三点左右就下班了。算起来,真正用在工作上的时间并不多。
还不如推迟上班时间,不许随意离开工作岗位,既省了官员们的事,也能增加工作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因为突然要清查吏治的缘故,改革早朝这一条,暂时还没有颁布。朝臣们都认为,等到清查结束之后再公布,也可以转移一下官员们的注意力。贺星回想着打一棒子之后要给个甜枣,便没有拒绝。
不管怎么说,现在,满朝上下应该没几个有心思工作的人了,都在四处串联,打探消息。
于是就将那群格格不入的寒门士子凸显了出来。
他们入朝不久,连俸禄都没领上两个月,自然也没什么额外收入,又是贺星回的人,其他人不敢随意拉他们下水,进度最快的也尚在试探之中。因而这次的事,便与他们毫不相干。
然而他们现在都没有上朝的资格,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眼看同僚们着急忙慌,自己也跟着慌了起来,连忙去找领头的陆谏等人打探。
这回都没要贺子越去打探消息,陆谏就直接道,“今日早朝,有言官上折子请求清查吏治,特别是彻查所有官员的不法收入,是以人人自危。”
这群人虽然入朝未久,但规矩他们其实是懂的,身处其中,也很难意识到不对。听到这个消息,不由生出一分庆幸和后怕来。
幸好他们入朝的时间不久,要是时间长了,周围的人都这样,自己真的能忍得住不伸手吗?
这话没有人说出来,但寒门官员们彼此对视,都在心里默默警醒自己。他们出头比别人难,可不能本末倒置,因为这种事就毁了好不容易得来的仕途。
这也是贺星回要清查吏治的原因之一。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寒门官员确实比世家更容易受到利益诱惑,因为人的付出都是想要有回报的。除了崇高的理想之外,钱权财势,也是许多人的目标。
贺星回可不希望自己亲手扶持起一群禄蠹来,所以就很有必要在最开始,他们还没有适应那所谓的“规则”的时候,给予雷霆一击,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时时自省。
没多久,去打探消息的官员们就回来了,看他们的表情,显然是没什么收获。
这是当然,毕竟贺星回究竟查到了多少,她根本没说,其他人也不敢问瞿英,因此即便是能参与小朝会的重臣们,实际上也不知道。他们唯一能对下面的人说的,就是“不要隐瞒”。
这让一部分人更加惶恐,却也让另一部分自作聪明的人觉得,搞不好什么都没查到,只不过是在诈他们。
然而就在这些人各怀心思,揣摩着奏折内容的时候,又被一封奏折给震住了。
这封奏折来自中书令韩青,他在折中历数了自己多年不法所得,又痛哭自己对不起陛下,对不起天下,愿意返还这些年来的收入,并自请致仕。
具体的数字并没有流传拿出来,毕竟这封奏折是直送御前的,能看到的只有中书省的几位主官。但是内容大差不差,因为韩青已经称病在家,不上朝了。
这一封奏折,算是将所有人的侥幸心理都打消了大半。就连韩青这样的军国重臣,也没能得到优免,需要上自陈的折子,其他人谁又能比得过他?在这个时候耍小聪明,显然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
紧跟着韩青,其他几位重臣也上了自陈的折子,不过他们没有称病不朝。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怕下面的人看见了,以为重臣们是商量好了,用致仕来威胁皇后。要是他们也有样学样,就只能起到反效果了。
不过有他们开了头,下面的人也壮起胆子上了折子。
正所谓法不责众,就连重臣们也如此,皇后总不能把他们全都夺官,想来依旧是轻拿轻放、小惩大诫。
这件事办得很急,但等各地官员的自陈折子入京,也已经是一个月之后的事了。眼看着奏折流水一般送入宫中,官员们从一开始的惊惶无措,到现在已经开始淡定。而最后朝廷给出的处罚,果然也不重,仅仅只是按照不法收入的数额,分档次缴纳罚款。
罚款虽然还没有完全收上来,但朝廷已经颁发了新的规章。
首先是大幅提升了官员们的待遇,原本没有算在薪俸里的食料、冰、炭、职田等收入,都算了进来,算是过了明路。但是名下的人口免役、田地免税的优待,却被取消了。
后面这一条是贺星回提的,因为科举制度才刚实行了没多少年,这件事也根本没有写入明文之中,不过是下面的人暗箱操作,所以尽管很多人都不满意,却也无可奈何。
特别是现在,他们先犯了错,就更没有讨价还价的立场了。
当然,就算朝廷免除了徭役和赋税的优待,他们也依然有办法逃避,那就是隐民隐田。贺星回很清楚这一点,不过暂时还没有到处理的时候,便也轻轻放过。
规章后面就是密密麻麻的条款,详细规定了各项贪污、腐败、渎职的罪名,以及惩罚力度。一经发现,最轻都是夺官,最重则是抄家杀头。光是写在纸上,就让人觉得背后寒毛直竖。
除此之外,据说朝廷还打算出台一份基层办事的收费标准,不过目前尚在商讨之中。
而在这些规章之外,还另外有一份皇后的明旨,称体谅众多老臣不易,推迟了早朝时间,夏日为辰时正,冬日为巳时初。不过同时也规定,工作期间,无故不得随意进出,若需要出门办事,必须要有各部主官的签条。
虽然贪腐的惩罚有点吓人,罚款也令人肉痛,但总体来说,一条条都是好消息,很快略有些浮动的人心就重新安稳了下来。
就说朝廷不可能真的将他们处置了,否则靠谁来办事?
但实际上,贺星回此刻,正沉着脸将一摞奏折丢到了重臣们的脚边,“诸位都看看吧,这就是朝廷优容的结果。”
韩青已经在贺星回下旨挽留之后,又回到了朝堂上。经过了这件事,他的心态依旧十分平和,闻言便弯腰捡起一本奏折,翻开来看。其他人见状,只能跟着照做。
而看完奏折中的内容,他们也就明白贺星回为什么那么生气了。
这都是各地官员刚刚送到的自陈折子,在这些奏折里,他们简直清廉如水,两袖清风,是朝堂上一股不一样的清流。
这根本不是自陈,而是自辨。不仅自辨,还在奏折里诉苦,每一份奏折里都充斥着各种困难,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也就解释了他们为什么那么清廉——穷乡僻壤根本刮不出油水,还等着朝廷赈济呢!
“只看这些奏折,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不是我大越的地方官员,而是正在不毛之地开荒呢!”贺星回讽刺道,“这就是诸位说的处理好了?”
重臣们一个个脸上都火辣辣的。毕竟这些地方官员,不是自家子侄就是门生故吏,都是在他们的支持下出仕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地方官员都如此,大部分都还算老实。但正因如此,这些就更令人生气了。
耍这种小聪明,真以为没人能看出来吗?殊不知在上位者眼里,他们的心思已经再明显不过。这种感觉,就像是大人看到孩子装病不想上课,或是没有完成作业撒谎,又或是做错了事欲盖弥彰……叫人既好气又好笑。
可现在这件事,明显并不是他们能抵赖的,贺星回网开一面,却得到这样的结果,又怎么能不生气?
但贺星回的话还没说完,“我这里还有另一份东西,你们也看看。春来。”
春来应声走下来,挨个给重臣们发了一张纸。他们低头一看,果不其然,上面写的是这些自辨官员实际的不法收入。虽然只有一个数字,但是众人相信,这绝不是贺星回自己编出来的。
她掌权一年,谁知道这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查的?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人察觉,可见事情办得十分隐秘,而这些事情,之前又没怎么遮掩过,能够拿到这些数据,并不令人惊奇。
对比这上面的数字,再看看他们的自辨折子,贺星回气到摔奏折,也就不奇怪了。
至于贺星回给他们看这些的目的,众人也都猜到了。这样的臣子,她肯定是不能留的,现在就是提前给他们打个招呼,让他们知道她发作是有正当理由的。
面子已经给了,既然对方不要,她当然就不客气地直接打脸了。
果然等他们看完了,贺星回便道,“放心,朕既然已经说过既往不咎,就不会再用贪腐的罪名处置他们。”说着又转向瞿英,“瞿卿,你是吏部尚书,此事就交给你去斟酌,尽快处理。”
“陛下,臣以为,此事宜缓不宜急。”瞿英上前道,“若是太过仓促,难免让其他人生疑,不如徐徐图之。”
“哦?”贺星回道,“听起来,瞿卿似乎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是。”瞿英道,“臣这几日一直在想,这些官员们之所以如此散漫,如此肆无忌惮,终究还是因为朝廷管得太宽松的缘故。因此,臣正要面陈陛下,打算定期在吏部展开考试,让各州县、各部门官员接受考核。考核为上等者晋升,考核为下等者贬谪或夺官。如此,想来官员们会更加警醒。”
其实以前,吏部对这些官员也是有考核的,只不过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考核的结果也往往是人情大于实绩。换言之,只要靠山够硬,就不用担心考核结果。
这样的考核,自然是没有任何威慑力的,改革势在必行。
贺星回听得点头,又问,“诸卿以为如何?”
众人虽然不知道瞿英是正好想到了,还是提前跟贺星回商量好的,但他在这个时候提起此事,就是打算在之后的考核之中,把这一批“清廉如水”的官员给淘汰了。
莫说这个考核他们挑不出问题,就算能挑,也不是现在,于是纷纷称善。
贺星回见无人反对,便道,“那就年底召他们入京吧,在那之前,先让京官们考一遍。”
这事就算定下来了,接下来出列的,却是新任的户部尚书朱明——中书省扩员之后,跟瞿英一起入朝的几位寒门名士,也都各自升了官,其中升得最高的就是朱明,因为他擅长商业,正好户部最近都在忙互市的事,便充任了户部的主官,因为资历不足,挂了个暂代的名,等过两年就能摘掉了。
平心而论,朱明如今要面对的情况,可比严文渊那时候好多了。
先是商人们购买地皮的款项入库,现在又陆续收上来大笔的罚款,大致上已经足够平掉之前超额花出的部分。而且往后,除了原本的岁入之外,工厂和互市每年也都有一笔税收交上来,按理说,作为户部尚书,应该可以轻松一些。
然而朱明重新算了一笔账之后,就怎么都睡不着了。
此刻,他看起来就有几分憔悴,对贺星回道,“臣最近正在计算明年的开支和岁入。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明年的岁入会有大幅增加,但支出也同样增加了许多。特别是这高薪养廉之策,所费钱财是之前的两倍,照这么算,岁入依旧不能覆盖支出,还是会出现亏空。”
贺星回已经算是很能赚钱了,短短一年时间,几次出手,就顺利地填补了国库的亏空,还增加了不少收入。
但是朱明也算是看出来了,他们这位陛下,同样也很擅长花钱。
所以虽然那已经是明年的事,但他也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总不能等到明年没钱的时候,再来哭穷吧?
“原来是这事。”贺星回闻言笑道,“正好,朕也有一个好消息,要与诸卿分享。阿蛮,让人把东西抬上来吧。”
最近阿蛮的护卫队又扩大了一些,已经完全接手了贺星回近身护卫的事。她闻言便往后走,不一会儿,就有一群女兵,手捧木匣鱼贯而入。又有人抬上来一张桌子,女兵们便将手中的匣子放在桌上。
“最近皇庄正好在收获今年的作物,这就是那边送来的。”贺星回兴致很好地站起身走下来,从匣子里抓起一把稻谷,对众人道,“诸卿且看,这就是皇庄今年的收获,这些作物都经过了数十次的改良,不仅更加颗粒饱满、味道更加香甜,产量也有所提升。”
众人听到最后一句,才纷纷上前查看。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13514/25299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