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3)
推荐阅读: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脸盲怎么了,不脸盲轮得到你?(nph)、临时夫妻(nph)、绝对臣服姿态(女强制男h)、素女 (古言,1V1,高H)、不是哥哥也不是男妈妈(骨科)、不羡仙(快穿仙侠 古言 1v1 sc)、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年代婊】重生后又娇媚勾人(nph 插足)、《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
他心下有些遗憾,今日这么好的机会,却白白错过了。也只能想着以后再找机会认识了。
第33章
哈哈哈!别走啊!本王子还等着你来撕呢!好大气势, 好大威风,却敢说不敢做!跟小娘们一般。荀祁还在身后嘲讽。大有今日不打一架不舒服的意思。
秦湛轻飘飘看他一眼,凉凉道:我看你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上次执法堂走了一遭, 是还没有过足瘾,这次还想进去?
荀祁打了个哆嗦,想起上次揍了阮稷一顿, 结果被先生知道了, 给关进了执法堂小半月。那日子简直是太难熬了,打死他都不想再进去第二次。
于是荀祁总算是收敛了一点,放过阮稷一行人。
不过他没打算放过秦湛,等那伙人走后便一脸八卦的询问:好啊, 阿湛,什么时候你也会替人解围了?看不出来啊, 之前帮卫苏, 现在又是王子奚, 你说说你是不是有所图?
我不记得我有帮过这个王子奚, 甚至这个人我都不认识, 你别胡说。秦湛皱眉想了想,说的很认真。
?秦湛这样子不像是说谎, 看韩奚似乎对秦湛有些特别。嘿嘿,这就有意思了,或许是秦湛无意之中给他解了围,然后被韩奚记在了心上。可秦湛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就注定了韩奚的热情得不到回应。
韩奚等人到了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坐下来, 然而, 韩奚的视线依旧停留在秦湛身上。这让阮稷越看越火大, 小小西秦国的王子,有什么值得阿奚看中的?心中也打定主意,一定要好好收拾收拾秦湛,让他离阿奚远点儿。
先生们来了!不知道谁嚷嚷起来。
这时人群一阵骚动,原来是皇甫雍带着颍阳学宫的先生过来了,随着的还有各国派过来的使者。
一行人来到广场中央的位置,自行落座。皇甫雍交代了旁边人几句,那人便领命宣读论学大典的规矩来。
其实论学大典就是给所有的人一个展示自己学识的机会,大家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学术各抒己见。遇到意见不同的也可以凭自己的能力争论一番,如果能说服对方,便是一大成就。
每个人的表现都会被人看在眼里,如果见解独到,能得到学宫先生的赏识,说不定就能进入颍阳学宫,成为将来进身的资本。就算不能如愿进入颍阳学宫,还有各国的使者奉国君之命前来遴选人才,若表现不错,得到使者的推荐,一样能平步青云。
因此,每一次的论学大典都倍受人关注,不知道又有多少惊才绝艳的才子贤者脱颖而出。
诺大的广场上鸦雀无声,卫苏波澜不惊的坐在人群中间,听学宫中人说论学的规矩,和别人一样并没有特殊之处。
等到规矩宣讲完毕,论学大典就算正式开幕。但凡有荐书的都会上交给祭酒大人。然后便依名而上,先由诸位学宫先生考核问答其所学。之后就是当众阐述自己的思想见解,让所有人都可以与之辩论,若能胜出三五成,就已经是有大才之人了。
很快主持大典之人就开始唱名:许暄,濮南人,出身濮南许氏世家,垂髫之年即入族学,习得《礼》,《易》。
一个青年男子站出来,朝着周围的人团团揖礼,然后昂首阔步的上了前方的论学台。
他等站定后,向着皇甫雍等人深深一揖,落落大方的说道:学生许暄,自小便研习《周礼》,《易》还请诸位先生指教。
台上的诸位先生都露出满意的神色,既然研习,《礼》,《易》,那就由专精此理的先生出题考核了。
底下的人窃窃私语,原来是濮南许大世家的人,看其风度,不愧是大世家出来的人。
在坐诸位能够在此,都是有身份有背景之人。只有家族底蕴深厚的人家才会有优渥的条件培养子孙后辈。像一般的平民,别说读书识字了,能够在乱世中生存下去都需要很大的努力了。只怕除了陶弗这样的异类,想法与众不同,才有平民卫苏今日站在此处。
听说许家小公子天资聪颖,五岁能诗,八岁作文,莫不就是他?
看年龄似乎能对上,应该就是了。
唉!此次论学大典藏龙卧虎啊,想要脱颖而出,太难了。有人感慨。
呵!何止这次,以往哪次不是藏龙卧虎,精彩绝伦?我辈适逢其会,也应该展露锋芒才是。
众人纷纷猜测,有人心灰意冷,唉声叹气。也有人激起好胜之心,想要一争高下。
卫苏看着这一切,有些新奇,又有些熟悉怀念。曾经的校园时光,为追逐梦想努力的少年人,与这里的一切融为一体,让他感慨万千。他也庆幸自己的选择,能进颍阳学宫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无论如何都换不来的。
那边许暄正信心满满的阐述自己的所学,大家都仔细倾听,觉得他所言有理的地方都不自禁的点头附和。
以礼立序,以德治国,上行下效则天下太平矣!
许暄洋洋洒洒说完自己的观点,再次拱手向众人施了一礼。他条理分明的论述让很多人都抚掌称赞,连先生们也有不少点头表示满意的。
他心中喜不自胜,这次自己发挥得很好,比平日里更加得心应手,相信他已经在所有人心中留下了印象。如能得先生的赏识,直接进入颍阳学宫,那么不仅仅他自己前途似锦,便是自己的家族,也能跟着沾光。
荀祁摩挲着下巴,碰了碰身边的秦湛,你觉得这人才华怎么样?
秦湛哪里有心思关注其他人,只摇摇头。
荀祁误以为秦湛跟自己的想法一样,高兴起来,果然英雄所见略同。
他撇撇嘴,不屑说道:就这?墨守成规罢了,说了这么大一通,也只不过是搬书而已,真正独到的见解一点儿都没有。还不如卫苏寥寥几句话给人的启发大。
果然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卫苏年纪轻轻,所思所想的就连韩先生都惊叹不已。荀祁感慨道。
提到卫苏,秦湛眼中有了笑意,想起他教给自己获得王室成员认可的办法,他已经照做了,至于有没有效果,就看以后如何了。
卫苏这个人的确有不同之处,结交于他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那倒是。荀祁附和点头,只是这样的人居然是个村野平民出身未免有些可惜啊!
村野平民又如何?他的行为举止,智慧学识却比世家出来的子弟更为优秀。秦湛维护道。
荀祁侧目看他,从小到大都冷心冷情之人,居然这样护着一个人,自己从未见过他这副模样,让他看起来更加真实,这样的改变对他来说或许也是好事一桩啊。
荀祁点头,不得不承认,确实,不过只要他进了颍阳学宫,将来出人头地,定会有一番作为。
秦湛已经想象到了将来卫苏进了学宫,他们成了同窗,就能天天见面。他们共同探讨学习,议论天下国事,还能共同练习骑射,一起游玩赏乐。得遇知己相伴,简直是人间一大美事。
他的想象很美好,只是谁又知道卫苏的目标却如此远大呢?生生离他们远了一大截。
这边两人评头论足,那边许暄已经收拾好情绪。他朝着上位就坐的学宫先生们拱手,还请先生指教。
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现在他才迈出第一步,还什么都不是,一切还得等他真正进了学宫再说。
诸位先生简单商议了一番,最后公孙鸿才开口道:我乃学宫中教授礼法学说的韩伊,你可愿我问你几个问题?
韩伊是礼法学大家,也是荀祁的先生,许暄既然学礼法,那么由他来提问是最好不过的了。
许暄心中狂喜,礼法大家韩先生谁人不知,他在家之时就曾拜读过韩先生的大作,如今能得到他的指点是再好不过的了。现在韩先生提问,是不是就代表着入了先生的法眼呢?
先生尽管问便是。许暄抑制住自己嘴角的笑,恭谨说道。
韩伊点点头,你对当今礼法如何看待?
许暄早有腹稿,当即不慌不忙的答道:礼法始于圣朝,兴于前朝,前朝先圣提出礼法并用,结合起来即礼高于法,法以礼为原则,礼法统于的圣人之治。注1,前朝衰,礼法堕,而如今天底下纷乱四起,礼法崩坏。我以为,当恢复礼法之治,才能恢复曾经的秩序井然,天下大定。
话音一落,下面嗡然一片,随即就有不同意见的人站出来冷笑道:恢复礼法之治?呵!说得倒容易,礼法一直以来争执不断,究竟是礼包容法,还是法兼容礼。敢问许公子,你认为是二者之间何者为要?
礼法本就一体,若说二者之间定要争个你强我弱,不才以为,当以礼为体,法为用。结合起来,以礼法治国,大国将兴也。许暄自信满满的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能来论学大典,他自然是早有准备的,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话题,是因为有争议才有热度。如此他许暄不说其他,一举成名天下惊便能前途无量了。
他的话自然又引起一番热议,有赞同的,也有不赞同的。颍阳学宫举办论学大典的要义就在于此,任何人都可以辩论任何的问题,上至国情大策,下至百姓民情,只要你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就能有人附和。
因此,质疑的人当即站出来,唇枪舌战,你来我往,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第34章
卫苏看着这些人争论, 并没有要站出来抒发己见的意思,只是兴致勃勃的围观,他很喜欢这样的学术氛围。
许暄面对不同的声音, 并没有慌乱, 反而更加镇定,面对众人的质问,对答如流, 进退自如。与他也有相同看法的人, 自然也是站出来抱团,一起帮忙说话。一时间,两方争论不下,胜负难料。
如果不是都是读书人, 世家大族出来的,规矩礼仪刻在了骨子里, 这个时候哪怕争论得面红耳赤也依旧谨守着规矩。换做其他人来, 只怕一言不合早就动起手来了。
卫苏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这是他来到这里之后第一次见到这般场面。唇枪舌剑, 你来我往, 这样的学术辩论恐怕也只有颍阳学宫才会有的吧?
只是众人的争论点让他有些哭笑不得,他没想到礼法之争竟然发展成这般水火不容。之前荀祁问他之时, 他还没有意识到。现在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两者之间的矛盾,才知道荀祁所言并不夸张。
不过这种事情还是别掺合的好,卫苏也知道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就改变现状。从历史的长河中来看,无论怎样的发展都必须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方能成熟起来。人们思想的进步正是由矛盾激发而引出来的。
要是换做以前, 荀祁说不定也会上去辩论一番, 可今日他却没有这个冲动。当初卫苏的一席话, 令他茅塞顿开,又与韩先生探讨了许久,新天地的大门似乎就在眼前了。
现在看到这些人争辩,他心中只觉好笑,原来很多东西都是要看眼界的啊。只在条条框框中看到的也只是条条框框,只有跳出去,才能看到更大更远的地方。然而要跳出去谈何容易?如果不是卫苏提点,自己乃至于自己的先生韩伊也被一叶障目,恐怕现在还在因所谓的礼法之争而头疼的吧。
他看向论学台上的韩伊,对方一脸平静,悠然自得的捻着胡须,看着下面的众人辩论。也不知道是否嘱意于许暄。
韩先生,你这一来就丢下这么个难题,这争辩恐怕三天三夜也争不完,咱们学宫的论学大典还要不要再办下去了啊?坐在韩伊身边的褚彦调侃道。
韩伊微微一笑,这不是好久没见到这样的场景了,先来暖暖场也是好的。
哈哈哈!褚彦大笑,原来韩先生还有说笑的潜质,不过话说回来,许暄这人你觉得怎么样?他研习礼法多年,见地不浅,正适合入你门下。
韩伊却没有立即应下,只是颔首道:且先看看吧,倒也不用着急。
做先生的甄选学子也是有名额限制的,并非是你习得一门学说就能进得了学宫,还得看先生是否愿意接纳。
换做以前,韩伊或许就已经接纳许暄了,可现在嘛他却是不急了。因为他心中还期望着后面是否还有卫苏这样见识独特之人。
想到弟子荀祁期望与卫苏同门,公孙鸿叹了口气,这次恐怕要让他失望了。如果卫苏愿意,他是很愿意收在门下。只可惜,卫苏志不在此,如果卫苏此人真的惊才绝艳,等卫苏进了颍阳学宫,那就是与他们是同僚,只怕自己也只能向他多多讨教了。
韩伊的心思褚彦如何不知,前些天,听说王子祁特意找韩伊,两人谈论了一天一夜,后来韩伊又独自在屋子里关了好几天不露面。这样反常的举动引起大家的注意,祭酒大人知道后还特地前去看望,两人又关外屋里大半天,结果传出话来,说韩伊潜心学术,任何人不得打扰。
不过他却听到小道消息,说是韩伊的礼法见解有了新的想法,如今要好好整理思考一番,争取能有个新的突破。
今日的论学大典,他原以为韩伊会醉心钻研,这样的盛会都不会来了,没想到今儿一大早就见到他了,似乎对于此次的论学大典抱有特别的期待。
公孙先生几日来闭门不出,听说在潜心学术研究,今日能在此,想来是有了突破了啊,为兄先恭喜你了。褚彦恭喜的话出口,是真心为韩伊高兴。
哪知韩伊手顿了顿,摇摇头,一脸难色。这话说得太早了,没错,我几日前受人点拨,如拨云见日,对于礼法的见解有了一点新的看法。只可惜,我实在是愚钝不堪,虽然得了一些新想法,可是我想了几日,仍不得要领。
他这几天来茶饭不思,今天本不想来的,却还是来了。一来因荀祁的拜托,虽然不能替他完成,总还是要跟他说明一下。二来因为卫苏要来,之前他就一直想见这人,却耽搁下来,现在卫苏也在,他无论如何也要过来见见才是。如果能亲耳再听他言说几句,说不定就能将困扰他的疑惑解开,从而迈出一大步来。
受人点拨?竟然还能有人能点拨当世第一的礼法大家,褚彦闻言立马抓住重点。心中十分奇怪,莫不是祭酒大人?可是祭酒大人是儒家学说第一人,跟礼法粘不到边啊。难道还有与韩伊相提并论之人?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今之世,能与韩伊比肩的礼法大家还有何人。
既然想不通,那便不想了,直接要答案不是更好?于是他好奇问道:你所言受人点拨,却不知是哪位高人?
韩伊也并没有隐瞒的意思,直接开口道:此人你也听说过,正是卫苏。
褚彦眉头微挑,没想到居然是这个答案,惊讶叹道:竟然是他!
韩伊点点头,想不到吧?我也没有想到,此人年纪轻轻竟然见识不凡,能将礼法之学了解得如此透彻,说实话,我不如多矣。
第33章
哈哈哈!别走啊!本王子还等着你来撕呢!好大气势, 好大威风,却敢说不敢做!跟小娘们一般。荀祁还在身后嘲讽。大有今日不打一架不舒服的意思。
秦湛轻飘飘看他一眼,凉凉道:我看你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上次执法堂走了一遭, 是还没有过足瘾,这次还想进去?
荀祁打了个哆嗦,想起上次揍了阮稷一顿, 结果被先生知道了, 给关进了执法堂小半月。那日子简直是太难熬了,打死他都不想再进去第二次。
于是荀祁总算是收敛了一点,放过阮稷一行人。
不过他没打算放过秦湛,等那伙人走后便一脸八卦的询问:好啊, 阿湛,什么时候你也会替人解围了?看不出来啊, 之前帮卫苏, 现在又是王子奚, 你说说你是不是有所图?
我不记得我有帮过这个王子奚, 甚至这个人我都不认识, 你别胡说。秦湛皱眉想了想,说的很认真。
?秦湛这样子不像是说谎, 看韩奚似乎对秦湛有些特别。嘿嘿,这就有意思了,或许是秦湛无意之中给他解了围,然后被韩奚记在了心上。可秦湛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就注定了韩奚的热情得不到回应。
韩奚等人到了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坐下来, 然而, 韩奚的视线依旧停留在秦湛身上。这让阮稷越看越火大, 小小西秦国的王子,有什么值得阿奚看中的?心中也打定主意,一定要好好收拾收拾秦湛,让他离阿奚远点儿。
先生们来了!不知道谁嚷嚷起来。
这时人群一阵骚动,原来是皇甫雍带着颍阳学宫的先生过来了,随着的还有各国派过来的使者。
一行人来到广场中央的位置,自行落座。皇甫雍交代了旁边人几句,那人便领命宣读论学大典的规矩来。
其实论学大典就是给所有的人一个展示自己学识的机会,大家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学术各抒己见。遇到意见不同的也可以凭自己的能力争论一番,如果能说服对方,便是一大成就。
每个人的表现都会被人看在眼里,如果见解独到,能得到学宫先生的赏识,说不定就能进入颍阳学宫,成为将来进身的资本。就算不能如愿进入颍阳学宫,还有各国的使者奉国君之命前来遴选人才,若表现不错,得到使者的推荐,一样能平步青云。
因此,每一次的论学大典都倍受人关注,不知道又有多少惊才绝艳的才子贤者脱颖而出。
诺大的广场上鸦雀无声,卫苏波澜不惊的坐在人群中间,听学宫中人说论学的规矩,和别人一样并没有特殊之处。
等到规矩宣讲完毕,论学大典就算正式开幕。但凡有荐书的都会上交给祭酒大人。然后便依名而上,先由诸位学宫先生考核问答其所学。之后就是当众阐述自己的思想见解,让所有人都可以与之辩论,若能胜出三五成,就已经是有大才之人了。
很快主持大典之人就开始唱名:许暄,濮南人,出身濮南许氏世家,垂髫之年即入族学,习得《礼》,《易》。
一个青年男子站出来,朝着周围的人团团揖礼,然后昂首阔步的上了前方的论学台。
他等站定后,向着皇甫雍等人深深一揖,落落大方的说道:学生许暄,自小便研习《周礼》,《易》还请诸位先生指教。
台上的诸位先生都露出满意的神色,既然研习,《礼》,《易》,那就由专精此理的先生出题考核了。
底下的人窃窃私语,原来是濮南许大世家的人,看其风度,不愧是大世家出来的人。
在坐诸位能够在此,都是有身份有背景之人。只有家族底蕴深厚的人家才会有优渥的条件培养子孙后辈。像一般的平民,别说读书识字了,能够在乱世中生存下去都需要很大的努力了。只怕除了陶弗这样的异类,想法与众不同,才有平民卫苏今日站在此处。
听说许家小公子天资聪颖,五岁能诗,八岁作文,莫不就是他?
看年龄似乎能对上,应该就是了。
唉!此次论学大典藏龙卧虎啊,想要脱颖而出,太难了。有人感慨。
呵!何止这次,以往哪次不是藏龙卧虎,精彩绝伦?我辈适逢其会,也应该展露锋芒才是。
众人纷纷猜测,有人心灰意冷,唉声叹气。也有人激起好胜之心,想要一争高下。
卫苏看着这一切,有些新奇,又有些熟悉怀念。曾经的校园时光,为追逐梦想努力的少年人,与这里的一切融为一体,让他感慨万千。他也庆幸自己的选择,能进颍阳学宫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无论如何都换不来的。
那边许暄正信心满满的阐述自己的所学,大家都仔细倾听,觉得他所言有理的地方都不自禁的点头附和。
以礼立序,以德治国,上行下效则天下太平矣!
许暄洋洋洒洒说完自己的观点,再次拱手向众人施了一礼。他条理分明的论述让很多人都抚掌称赞,连先生们也有不少点头表示满意的。
他心中喜不自胜,这次自己发挥得很好,比平日里更加得心应手,相信他已经在所有人心中留下了印象。如能得先生的赏识,直接进入颍阳学宫,那么不仅仅他自己前途似锦,便是自己的家族,也能跟着沾光。
荀祁摩挲着下巴,碰了碰身边的秦湛,你觉得这人才华怎么样?
秦湛哪里有心思关注其他人,只摇摇头。
荀祁误以为秦湛跟自己的想法一样,高兴起来,果然英雄所见略同。
他撇撇嘴,不屑说道:就这?墨守成规罢了,说了这么大一通,也只不过是搬书而已,真正独到的见解一点儿都没有。还不如卫苏寥寥几句话给人的启发大。
果然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卫苏年纪轻轻,所思所想的就连韩先生都惊叹不已。荀祁感慨道。
提到卫苏,秦湛眼中有了笑意,想起他教给自己获得王室成员认可的办法,他已经照做了,至于有没有效果,就看以后如何了。
卫苏这个人的确有不同之处,结交于他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那倒是。荀祁附和点头,只是这样的人居然是个村野平民出身未免有些可惜啊!
村野平民又如何?他的行为举止,智慧学识却比世家出来的子弟更为优秀。秦湛维护道。
荀祁侧目看他,从小到大都冷心冷情之人,居然这样护着一个人,自己从未见过他这副模样,让他看起来更加真实,这样的改变对他来说或许也是好事一桩啊。
荀祁点头,不得不承认,确实,不过只要他进了颍阳学宫,将来出人头地,定会有一番作为。
秦湛已经想象到了将来卫苏进了学宫,他们成了同窗,就能天天见面。他们共同探讨学习,议论天下国事,还能共同练习骑射,一起游玩赏乐。得遇知己相伴,简直是人间一大美事。
他的想象很美好,只是谁又知道卫苏的目标却如此远大呢?生生离他们远了一大截。
这边两人评头论足,那边许暄已经收拾好情绪。他朝着上位就坐的学宫先生们拱手,还请先生指教。
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现在他才迈出第一步,还什么都不是,一切还得等他真正进了学宫再说。
诸位先生简单商议了一番,最后公孙鸿才开口道:我乃学宫中教授礼法学说的韩伊,你可愿我问你几个问题?
韩伊是礼法学大家,也是荀祁的先生,许暄既然学礼法,那么由他来提问是最好不过的了。
许暄心中狂喜,礼法大家韩先生谁人不知,他在家之时就曾拜读过韩先生的大作,如今能得到他的指点是再好不过的了。现在韩先生提问,是不是就代表着入了先生的法眼呢?
先生尽管问便是。许暄抑制住自己嘴角的笑,恭谨说道。
韩伊点点头,你对当今礼法如何看待?
许暄早有腹稿,当即不慌不忙的答道:礼法始于圣朝,兴于前朝,前朝先圣提出礼法并用,结合起来即礼高于法,法以礼为原则,礼法统于的圣人之治。注1,前朝衰,礼法堕,而如今天底下纷乱四起,礼法崩坏。我以为,当恢复礼法之治,才能恢复曾经的秩序井然,天下大定。
话音一落,下面嗡然一片,随即就有不同意见的人站出来冷笑道:恢复礼法之治?呵!说得倒容易,礼法一直以来争执不断,究竟是礼包容法,还是法兼容礼。敢问许公子,你认为是二者之间何者为要?
礼法本就一体,若说二者之间定要争个你强我弱,不才以为,当以礼为体,法为用。结合起来,以礼法治国,大国将兴也。许暄自信满满的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能来论学大典,他自然是早有准备的,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话题,是因为有争议才有热度。如此他许暄不说其他,一举成名天下惊便能前途无量了。
他的话自然又引起一番热议,有赞同的,也有不赞同的。颍阳学宫举办论学大典的要义就在于此,任何人都可以辩论任何的问题,上至国情大策,下至百姓民情,只要你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就能有人附和。
因此,质疑的人当即站出来,唇枪舌战,你来我往,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第34章
卫苏看着这些人争论, 并没有要站出来抒发己见的意思,只是兴致勃勃的围观,他很喜欢这样的学术氛围。
许暄面对不同的声音, 并没有慌乱, 反而更加镇定,面对众人的质问,对答如流, 进退自如。与他也有相同看法的人, 自然也是站出来抱团,一起帮忙说话。一时间,两方争论不下,胜负难料。
如果不是都是读书人, 世家大族出来的,规矩礼仪刻在了骨子里, 这个时候哪怕争论得面红耳赤也依旧谨守着规矩。换做其他人来, 只怕一言不合早就动起手来了。
卫苏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这是他来到这里之后第一次见到这般场面。唇枪舌剑, 你来我往, 这样的学术辩论恐怕也只有颍阳学宫才会有的吧?
只是众人的争论点让他有些哭笑不得,他没想到礼法之争竟然发展成这般水火不容。之前荀祁问他之时, 他还没有意识到。现在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两者之间的矛盾,才知道荀祁所言并不夸张。
不过这种事情还是别掺合的好,卫苏也知道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就改变现状。从历史的长河中来看,无论怎样的发展都必须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方能成熟起来。人们思想的进步正是由矛盾激发而引出来的。
要是换做以前, 荀祁说不定也会上去辩论一番, 可今日他却没有这个冲动。当初卫苏的一席话, 令他茅塞顿开,又与韩先生探讨了许久,新天地的大门似乎就在眼前了。
现在看到这些人争辩,他心中只觉好笑,原来很多东西都是要看眼界的啊。只在条条框框中看到的也只是条条框框,只有跳出去,才能看到更大更远的地方。然而要跳出去谈何容易?如果不是卫苏提点,自己乃至于自己的先生韩伊也被一叶障目,恐怕现在还在因所谓的礼法之争而头疼的吧。
他看向论学台上的韩伊,对方一脸平静,悠然自得的捻着胡须,看着下面的众人辩论。也不知道是否嘱意于许暄。
韩先生,你这一来就丢下这么个难题,这争辩恐怕三天三夜也争不完,咱们学宫的论学大典还要不要再办下去了啊?坐在韩伊身边的褚彦调侃道。
韩伊微微一笑,这不是好久没见到这样的场景了,先来暖暖场也是好的。
哈哈哈!褚彦大笑,原来韩先生还有说笑的潜质,不过话说回来,许暄这人你觉得怎么样?他研习礼法多年,见地不浅,正适合入你门下。
韩伊却没有立即应下,只是颔首道:且先看看吧,倒也不用着急。
做先生的甄选学子也是有名额限制的,并非是你习得一门学说就能进得了学宫,还得看先生是否愿意接纳。
换做以前,韩伊或许就已经接纳许暄了,可现在嘛他却是不急了。因为他心中还期望着后面是否还有卫苏这样见识独特之人。
想到弟子荀祁期望与卫苏同门,公孙鸿叹了口气,这次恐怕要让他失望了。如果卫苏愿意,他是很愿意收在门下。只可惜,卫苏志不在此,如果卫苏此人真的惊才绝艳,等卫苏进了颍阳学宫,那就是与他们是同僚,只怕自己也只能向他多多讨教了。
韩伊的心思褚彦如何不知,前些天,听说王子祁特意找韩伊,两人谈论了一天一夜,后来韩伊又独自在屋子里关了好几天不露面。这样反常的举动引起大家的注意,祭酒大人知道后还特地前去看望,两人又关外屋里大半天,结果传出话来,说韩伊潜心学术,任何人不得打扰。
不过他却听到小道消息,说是韩伊的礼法见解有了新的想法,如今要好好整理思考一番,争取能有个新的突破。
今日的论学大典,他原以为韩伊会醉心钻研,这样的盛会都不会来了,没想到今儿一大早就见到他了,似乎对于此次的论学大典抱有特别的期待。
公孙先生几日来闭门不出,听说在潜心学术研究,今日能在此,想来是有了突破了啊,为兄先恭喜你了。褚彦恭喜的话出口,是真心为韩伊高兴。
哪知韩伊手顿了顿,摇摇头,一脸难色。这话说得太早了,没错,我几日前受人点拨,如拨云见日,对于礼法的见解有了一点新的看法。只可惜,我实在是愚钝不堪,虽然得了一些新想法,可是我想了几日,仍不得要领。
他这几天来茶饭不思,今天本不想来的,却还是来了。一来因荀祁的拜托,虽然不能替他完成,总还是要跟他说明一下。二来因为卫苏要来,之前他就一直想见这人,却耽搁下来,现在卫苏也在,他无论如何也要过来见见才是。如果能亲耳再听他言说几句,说不定就能将困扰他的疑惑解开,从而迈出一大步来。
受人点拨?竟然还能有人能点拨当世第一的礼法大家,褚彦闻言立马抓住重点。心中十分奇怪,莫不是祭酒大人?可是祭酒大人是儒家学说第一人,跟礼法粘不到边啊。难道还有与韩伊相提并论之人?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今之世,能与韩伊比肩的礼法大家还有何人。
既然想不通,那便不想了,直接要答案不是更好?于是他好奇问道:你所言受人点拨,却不知是哪位高人?
韩伊也并没有隐瞒的意思,直接开口道:此人你也听说过,正是卫苏。
褚彦眉头微挑,没想到居然是这个答案,惊讶叹道:竟然是他!
韩伊点点头,想不到吧?我也没有想到,此人年纪轻轻竟然见识不凡,能将礼法之学了解得如此透彻,说实话,我不如多矣。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13719/25876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