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到底是河北那边被诸葛亮骗了,还是
推荐阅读: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无限流]、恐女的我和美少女旅行日常、张峦的情天、一切都是有缘由的、刺客无名、我不想和你一起重生、末世降临:全球断电、[了不起的盖茨比]旧梦、天启之夜、繁华若梦似曾安、
周瑜做出决策后不到半个时辰,视角重新切换到江北的曹军皖口水寨。
如今的孙曹联盟,毫无疑问曹操是绝对强势的一方。所以无论周瑜在南岸对孙吴的部队做何种精妙战略部署,他都没资格请求曹军配合,更不可能有资格指挥曹军。
哪怕他的水战才华、确实远胜曹操方任何一名将帅。
周瑜能做的,只是把他自己打算如何应对的消息,通报给曹方,希望曹方自己做出抉择、如何让曹军的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
如前所述,自从二月份曹操彻底灭了袁术之后,如今淮南曹军的主要将领包括夏侯惇、曹仁、李典、于禁四人,率领曹军精兵六万,帮周瑜夹江协防。
这几人里,地位最高的毫无疑问是夏侯惇。不过曹操也知道,自己这个堂兄弟打仗并不是很出彩,所以夏侯惇事实上只是监督全军的角色,确保部队忠于曹操,具体指挥细节不会过多干涉——
三国演义里面,夏侯惇的实力显然是被贴金强化了的,他的史实军事才能比夏侯渊差不少。这一世只不过是因为蝴蝶效应,曹操压根没机会被吕布偷袭,所以夏侯惇一生中最主要的一**败仗没机会打,导致他至今为止战绩看起来还没那么丑。
正史上的曹操,在派将领带兵方面,还是非常重用夏侯家、曹家人的,其中夏侯家比曹家更重些,如今淮南军中夏侯惇地位才高过曹仁。
主要是曹操父亲曹嵩是夏侯氏过继给曹腾的,而曹洪曹仁都不是曹操亲兄弟只是“从弟”(演义里说曹洪是亲兄弟,所以会让人奇怪曹操对曹洪的重用程度为什么这么低),这就说明他们不是曹嵩所生,而是曹嵩过继后那些宗法上的兄弟所生,没有血缘关系。
相比之下,夏侯惇、夏侯渊好歹跟曹操是堂兄弟级别的血缘关系,曹操这人更信任血缘甚于宗法。
历史上夏侯惇在曹操最后六年里屯兵居巢、寿春,一直全权负责淮南军务对抗孙权,至于战场上声威赫赫的张辽,也不过是被夏侯惇节制监督而已。同期曹仁负责中路襄阳防荆州关羽、夏侯渊负责西线汉中防益州刘备,可谓三人每人给曹操镇南方益、荆、扬一州之敌。外姓将领哪怕再强,也没独自不受节制拥有五万以上兵权的。
可以说,直到后来曹家一代不如一代、让司马懿总督关西大军以前,就没有把兵权大规模全权放给外姓人的。
如今曹操用夏侯惇为帅,也不过是重复镇居巢、寿春的历史惯性罢了。
夏侯惇这几个月里也没闲着,他虽然自己直接指挥不是很强,但好在用将眼光还行。正如历史上他能给张辽李典施展的机会,如今也是一样。
夏侯惇利用这段窗口期充分了解对面的敌情后,他亲自坐镇淝水下游、巢湖出口处的居巢县,统筹全局。同时利用曹仁擅长守城的特性,把曹仁布置在更前线、位于长江更上游的庐江郡治皖县,辐射庐江全境。
另外他觉得于禁、李典二将中,于禁似乎更有水战天赋,就选了于禁率领曹军的水军船队、而李典负责指挥曹军的陆路机动防御力量——
这个眼光也没有问题,因为历史上,曹操在后来赤壁之战时,也有让于禁、毛玠督领一部分水军,所以于禁确实是北方将领里善于治水军的了。
(注:演义里蒋干中周瑜计导致曹操杀蔡瑁张允的事儿是编的,但蔡瑁张允也确实本来就没怎么被重用。于禁给曹操督过水军的事儿是真的。)
当然了,原本夏侯惇其实还有一个选择,但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暂时无法实现——那就是让今年才十七岁的陆逊担任水军将领。
这一世的陆逊,虽然还属于血气方刚的少年人,但他三年多前虚岁十四的时候,就已经正式投靠曹操、在那几年天下太平的诸侯种田期里,帮曹操从无到有建设起了海船商队和远征三韩的运兵船队。
当然,以陆逊当年的年纪,做到这一切似乎有点不真实,但这其实是仰赖了陆家原本作为吴郡第一望族、家族本身就有一定的航海经商传统。陆逊这一支逃出来的时候,多多少少带了家族的幕僚、从人,有技术基础也有航海经验。
有了完善的团队,还有少家主带领,才勉强起步、随后在实践中快速积累经验。有些事情其实就是门槛高,别人没机会尝试,你有机会摸爬滚打,加上陆逊天赋好,十七岁就成长为航海专才,也并不奇怪。
何况曹操前面三四年的对外发展环境很好,只是让陆逊航海探险开地图、帮商船队开拓航路,并没有要陆逊打海战过。所以陆逊可以在一个相对和平的航海环境下快速成长。
但可惜的是,也正因为过去三年半陆逊的工作环境很和平,他自己苦学、用心历练,积累起了水战的天赋和基础心得,但没有表现机会,外人也就不知道。
包括曹操都不知道陆逊到了水战战场上能不能打,只是对陆逊的航海才能百分百信任。这次夏侯惇曹仁来淮南镇守时,曹操也提前把陆逊叫去、先宴请招待,问了陆逊对自己这几年成长的心得,想摸摸陆逊的底。
曹操没想到,才十七岁的陆逊已经因为早年的家族悲惨经历,历练出了跟他年龄完全不相称的隐忍。曹操的智商当然高于陆逊,但他低估了敌人,也就没看出陆逊看出了他的意向。
曹操问陆逊这几年有没有提升水战的兵法,陆逊直接就领会到:曹操这是想让他去带曹家水军、帮助孙权了。
孙坚当年杀了他祖父陆康,随后他在吴郡老家的那些族人又买通死士杀了孙坚报仇、这些族人又被孙策屠族。这一世的陆逊、陆绩跟孙家可谓是三代交替灭门的血仇,陆逊怎么可能去帮孙权卖命呢?
所以,哪怕对他个人的事业成长没好处,陆逊依然第一时间就扮猪吃虎认怂,说自己年少,这几年学的只是航海开船、水文地理,对于打仗实在是毫无经历,也不会打,让主公见笑了。
曹操当时都没提任命意向呢,他就以为陆逊是真的不会水战,才轮到了于禁。
曹军的水路带兵将领,注定不是什么当世水战名将了。
而陆路李典的防守任务,乍一听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就是为了应对“如果李素仗着他的部队拥有长江制江权、就发动从北岸曹军薄弱点登陆奇袭作战”这种情况的。
为此,夏侯惇曾在三月份的时候,就提前要求沿江各县守军立下军令状:无论遇到什么奇袭,驻军千人的曹军小县至少要支撑五天,两三千人的大县城要支撑七八天到十天。
坚守够这点时间,就可以撑到夏侯惇集中调动机动兵力、陆路前来增援。同时他还可以要求江南的周瑜也趁此一起动员集结、发挥总兵力优势跟李素决战,不要给李素机会打出时间差。
这个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从三月份开始,孙曹联军在长江南岸的防守就龟缩到虎林一线了,而江北却一直前凸到蕲春。
哪怕李素当时在柴桑以东没有进行太多的进攻性部署、主力都是驻扎在柴桑和鄱阳湖口,那也意味着至少从蕲春县到鄱阳湖东口这二百多里路,南军拥有制江权、随处可以北渡登陆偷袭。北军不留战略预备队随时救火,必然会落入被动挨打。
事实上,过去两个月里,李素还真就这么干过——自从三月份,甘宁的部队在会稽郡南部站稳脚跟、通过黄山山区跟李素重新取得联络后。
李素就派了一个将领去会稽南部的临海港、取代甘宁的防守任务。同时让甘宁带着他的部分嫡系精锐,走陆路翻过黄山慢慢转移到柴桑。然后李素给甘宁重新配给快船,让甘宁干过几票骚扰北岸的事儿。
只是,夏侯惇这边幸好让曹仁在江北沿江每个县都驻扎了部队,又给李典的机动部队留足了兵力。甘宁每次到北岸登陆,都偷不到县城和军事要塞,只能是在没有城墙保护的地区抢劫一把、杀一点地方上城外的治安安保杂兵。
然后李典带着两万人级别的陆军大军赶来救助增援后,甘宁立刻掉头上船就跑,船速之快本就是选的李素军中最快的快船,北方水军根本连影子都追不上。
李典在两个月里前后救了三次三座县城,倒是一个城都没被甘宁偷到,可惜几万曹军靠两条腿在北岸强行军折返跑,士气和状态下降得也是颇为可怕,李素的疲敌之术颇见成效。
夏侯惇郁闷的时候,甚至一度想过历史上曹操在合肥之战和濡须口之战后动过的脑子——把长江北岸沿江县城的百姓都迁走!免得他们受到吴贼的骚扰!
而这一手,跟历史上满清对付郑成功的封关禁海也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己方没有制海权就把海边的都撤了,不给有制海权的敌人抢补给和骚扰的机会。
当然了,历史上曹操并没有做成这事儿,他一意孤行这么安排,直接导致江北的百姓都逃到孙权那儿去了。(这事儿易大师讲座里都提过,还作为曹操“善于认错,不爱面子”的正面案例,以示跟袁绍的区别)
夏侯惇此刻也还没做,或许还没被逼到那一步。
……
驻扎皖县和皖口的曹仁、于禁、李典等人,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接到周瑜一方准备让主力后撤、同时让一部分断后部队乘坐快船、试探性阻击李素的军事安排的。
周瑜通报的情况里,还翔实地说了周瑜的中长期打算:如果今天的阻击初战不利、周瑜就会命令带领后队的黄盖立刻利用航速优势脱离追击、龟缩回虎林港水寨,然后部队里的士兵,可以走陆路追上大部队、龟缩到稍后方一些的南陵港水寨,继续参与层层防守。
至于被堵在虎林港水寨里的那些吴军战船,倒是不用担心,江东战船数量非常充分,哪怕一批打阻击的船被封在了虎林港里出不来,周瑜在后方也还有足够多的战船,让这些陆路后撤的部队继续乘新船参战。
而周瑜对于自己的战略目的,也开诚布公地说得很清楚:他就是想拖过既不利于火攻、又不够酷暑的梅雨季节,把李素拖到三伏天台风天再打,同时也进一步试探李素的虚实、摸清李素新得到的援军的兵力构成。
至于曹仁让不让于禁带着曹军的战船先撤、从皖口港水寨回缩到南陵港水寨,就让曹仁自己决断了。
曹军没有孙军那么富余的战船储备,一批船被堵在长江的某条支流小港汊里,可能后续的战役就用不上了,除非孙曹联军夺回制江权。虽然曹军水兵可以陆路后撤、将来借一部分孙军的战船重新投入战斗,那就看曹仁愿不愿意自己的战船损失了。
毕竟,皖口港是皖水汇入长江的河口,而下游的下一个大型要塞濡须口是濡须水汇入长江的河口。如果长江主航道被李素夺取制江权,哪怕曹军依然掌握着皖口水寨的陆地占领权、掌握住皖水汇入长江的河道,他的船也开不出去了。
只要这些船开到长江上,就会被李素逮住,然后各个击破。
“周瑜这仗怎么打得那么怂?还没开战就已经想好要先用长江的纵深换取节节拖时间了?而且根本没给我们时间思考,再不走的话,如果李素击溃了周瑜试探性断后的船队,那我们的船真要被堵在皖水里了。皖水可是没法直接开到巢湖或者淝水、濡须水里的……”
曹仁不得不面对这个严峻的问题,迅速的思考之后,他决定还是先保一手船。反正船开走、只要水寨不放弃,联军就等于还是没有实质性损失。
李素求战不得,也不敢直接就贸然让水师登陆、攻打皖口的陆上水寨的,那样就会面临“舰队攻要塞”的劣势,正好给曹军大量的陆军发挥的机会。
曹仁的退让,并没有失掉任何兵马、战船和防御据点,只是把本来就毫无险要的几十里长江江面通行权让了出去。
他立刻下令于禁分出主力先走、稍微留一点部队跟周瑜的断后试探部队联手,探一探李素的虚实——曹仁和夏侯惇也很想知道,李素凭空多出来的四五万援军,到底是什么部队。
刘备虽然对外半遮半掩宣传说这些是新兵(其实也不是主动宣传的,只能说是刘备阵营允许曹军细作打探到的情报就是如此,无法求证真假),但曹仁心里多半是不信的。
他隐约也觉得刘备可能是觉得袁绍太优柔寡断、太怂了,就利用袁绍的优柔和怂,趁机衔解决南线。不试试李素军的战斗力,这个答案不可能有。
不过,曹仁决定让于禁带水路主力先暂时后退,也引来了陆路机动防御兵团将领李典的一个担忧。
李典必须对自己的职责尽责,他敏锐地指出:“将军,若是我们的水师退到皖口下游的南陵暂驻,这就等于把皖口至南陵一段的长江北岸,也进一步置于毫无防御的状态。
要是李素再让甘宁效法前两个月那几波骚扰,烧杀掳掠夹石、桐城二县的沿江北岸之地,我们可如何防守?这些地方,连县城原本都是没有什么驻军的。
因为这些地方的江面北岸,原本在我军水师保护之下、不可能被敌人登陆,现在这种可能却出现了。我的巡防部队人力也捉襟见肘,可不能给敌人想在哪儿开战就在哪儿开战的选择权,我们会疲于奔命的。”
曹仁也是一阵头大,意识到水军暂时战略转移出现的江北沿岸防御真空必须堵上,想来想去就指挥李典:
“你去传令,把蕲春与庐江东线不沿江那些县的守兵,抽调一些回来,填补皖口下游至南陵之间的长江北岸二县,不给甘宁登陆袭扰烧杀一把就走的机会。”
李典一愣:“那东南侧防长江的防线倒是防住了,正东面和东方偏北的陆路防线怎么办?”
曹仁又斟酌了一会儿,还是当机立断负起这个责任,拍板道:“那些地方,虽然也与刘备接壤,可毕竟是不是水路。那些地方与江夏之间是大别山区,道路难行。
李素的主力都南移斡腹、深入那么远了,怎么可能舍易求难,放着畅通的长江水路不进攻,偏要去翻陆路的大别山呢?
荆州兵比我们北方军队更擅水战,但不如吴人擅水。陆战则是我们北兵骁勇,而且我们还有骑兵。李素真要是有那么多富余的兵力还翻越大别山来袭扰,那他也带不了大量的骑兵。
等他们翻过山区进入淮南平原,一点骑兵都带不了,我们却有骁勇的青州兵和骑军来去如风凌捣之,李素必败,他不会干这么傻的事情的。
再说了,我素闻刘备军中最擅翻山如履平地、来去如风的奇袭军,名叫‘无当飞军’,由一巴山板楯蛮将领名王平者统领,麾下都是益州秦岭巴山的骁勇悍蛮。
可王平是关羽部将,其旗号上次还在河北战场出现。我们主公也是跟袁绍军互通有无、知道北线敌情分布的。王平的旗号是在端氏、蠖泽等地出现,隔太行与上党张辽对峙。说不定刘备和关羽就是指望王平牵制张辽的嫡系部队,在太行山上扰敌以为疑兵。王平既不在,这大巴山还有什么值得提防的?李素真来了,来多少杀多少!”
李典一想,这个理由倒是很充分,没有再质疑曹仁对周瑜的配合。
——
ps:章节有点冗长,还是敌对阵营视角,可能有些读者不耐烦。
但是希望理解,这本书其实曹操阵营很多人都还是第一次露脸。我已经是很克制了,没有群像多线水。因为一直没跟曹操阵营打,曹军将领的战绩都是略写。
现在终于要对线了,不得不铺垫一下他们的对策。否则敌人的形象太苍白、太依赖大家对三国的刻板印象脑补了。
如今的孙曹联盟,毫无疑问曹操是绝对强势的一方。所以无论周瑜在南岸对孙吴的部队做何种精妙战略部署,他都没资格请求曹军配合,更不可能有资格指挥曹军。
哪怕他的水战才华、确实远胜曹操方任何一名将帅。
周瑜能做的,只是把他自己打算如何应对的消息,通报给曹方,希望曹方自己做出抉择、如何让曹军的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
如前所述,自从二月份曹操彻底灭了袁术之后,如今淮南曹军的主要将领包括夏侯惇、曹仁、李典、于禁四人,率领曹军精兵六万,帮周瑜夹江协防。
这几人里,地位最高的毫无疑问是夏侯惇。不过曹操也知道,自己这个堂兄弟打仗并不是很出彩,所以夏侯惇事实上只是监督全军的角色,确保部队忠于曹操,具体指挥细节不会过多干涉——
三国演义里面,夏侯惇的实力显然是被贴金强化了的,他的史实军事才能比夏侯渊差不少。这一世只不过是因为蝴蝶效应,曹操压根没机会被吕布偷袭,所以夏侯惇一生中最主要的一**败仗没机会打,导致他至今为止战绩看起来还没那么丑。
正史上的曹操,在派将领带兵方面,还是非常重用夏侯家、曹家人的,其中夏侯家比曹家更重些,如今淮南军中夏侯惇地位才高过曹仁。
主要是曹操父亲曹嵩是夏侯氏过继给曹腾的,而曹洪曹仁都不是曹操亲兄弟只是“从弟”(演义里说曹洪是亲兄弟,所以会让人奇怪曹操对曹洪的重用程度为什么这么低),这就说明他们不是曹嵩所生,而是曹嵩过继后那些宗法上的兄弟所生,没有血缘关系。
相比之下,夏侯惇、夏侯渊好歹跟曹操是堂兄弟级别的血缘关系,曹操这人更信任血缘甚于宗法。
历史上夏侯惇在曹操最后六年里屯兵居巢、寿春,一直全权负责淮南军务对抗孙权,至于战场上声威赫赫的张辽,也不过是被夏侯惇节制监督而已。同期曹仁负责中路襄阳防荆州关羽、夏侯渊负责西线汉中防益州刘备,可谓三人每人给曹操镇南方益、荆、扬一州之敌。外姓将领哪怕再强,也没独自不受节制拥有五万以上兵权的。
可以说,直到后来曹家一代不如一代、让司马懿总督关西大军以前,就没有把兵权大规模全权放给外姓人的。
如今曹操用夏侯惇为帅,也不过是重复镇居巢、寿春的历史惯性罢了。
夏侯惇这几个月里也没闲着,他虽然自己直接指挥不是很强,但好在用将眼光还行。正如历史上他能给张辽李典施展的机会,如今也是一样。
夏侯惇利用这段窗口期充分了解对面的敌情后,他亲自坐镇淝水下游、巢湖出口处的居巢县,统筹全局。同时利用曹仁擅长守城的特性,把曹仁布置在更前线、位于长江更上游的庐江郡治皖县,辐射庐江全境。
另外他觉得于禁、李典二将中,于禁似乎更有水战天赋,就选了于禁率领曹军的水军船队、而李典负责指挥曹军的陆路机动防御力量——
这个眼光也没有问题,因为历史上,曹操在后来赤壁之战时,也有让于禁、毛玠督领一部分水军,所以于禁确实是北方将领里善于治水军的了。
(注:演义里蒋干中周瑜计导致曹操杀蔡瑁张允的事儿是编的,但蔡瑁张允也确实本来就没怎么被重用。于禁给曹操督过水军的事儿是真的。)
当然了,原本夏侯惇其实还有一个选择,但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暂时无法实现——那就是让今年才十七岁的陆逊担任水军将领。
这一世的陆逊,虽然还属于血气方刚的少年人,但他三年多前虚岁十四的时候,就已经正式投靠曹操、在那几年天下太平的诸侯种田期里,帮曹操从无到有建设起了海船商队和远征三韩的运兵船队。
当然,以陆逊当年的年纪,做到这一切似乎有点不真实,但这其实是仰赖了陆家原本作为吴郡第一望族、家族本身就有一定的航海经商传统。陆逊这一支逃出来的时候,多多少少带了家族的幕僚、从人,有技术基础也有航海经验。
有了完善的团队,还有少家主带领,才勉强起步、随后在实践中快速积累经验。有些事情其实就是门槛高,别人没机会尝试,你有机会摸爬滚打,加上陆逊天赋好,十七岁就成长为航海专才,也并不奇怪。
何况曹操前面三四年的对外发展环境很好,只是让陆逊航海探险开地图、帮商船队开拓航路,并没有要陆逊打海战过。所以陆逊可以在一个相对和平的航海环境下快速成长。
但可惜的是,也正因为过去三年半陆逊的工作环境很和平,他自己苦学、用心历练,积累起了水战的天赋和基础心得,但没有表现机会,外人也就不知道。
包括曹操都不知道陆逊到了水战战场上能不能打,只是对陆逊的航海才能百分百信任。这次夏侯惇曹仁来淮南镇守时,曹操也提前把陆逊叫去、先宴请招待,问了陆逊对自己这几年成长的心得,想摸摸陆逊的底。
曹操没想到,才十七岁的陆逊已经因为早年的家族悲惨经历,历练出了跟他年龄完全不相称的隐忍。曹操的智商当然高于陆逊,但他低估了敌人,也就没看出陆逊看出了他的意向。
曹操问陆逊这几年有没有提升水战的兵法,陆逊直接就领会到:曹操这是想让他去带曹家水军、帮助孙权了。
孙坚当年杀了他祖父陆康,随后他在吴郡老家的那些族人又买通死士杀了孙坚报仇、这些族人又被孙策屠族。这一世的陆逊、陆绩跟孙家可谓是三代交替灭门的血仇,陆逊怎么可能去帮孙权卖命呢?
所以,哪怕对他个人的事业成长没好处,陆逊依然第一时间就扮猪吃虎认怂,说自己年少,这几年学的只是航海开船、水文地理,对于打仗实在是毫无经历,也不会打,让主公见笑了。
曹操当时都没提任命意向呢,他就以为陆逊是真的不会水战,才轮到了于禁。
曹军的水路带兵将领,注定不是什么当世水战名将了。
而陆路李典的防守任务,乍一听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就是为了应对“如果李素仗着他的部队拥有长江制江权、就发动从北岸曹军薄弱点登陆奇袭作战”这种情况的。
为此,夏侯惇曾在三月份的时候,就提前要求沿江各县守军立下军令状:无论遇到什么奇袭,驻军千人的曹军小县至少要支撑五天,两三千人的大县城要支撑七八天到十天。
坚守够这点时间,就可以撑到夏侯惇集中调动机动兵力、陆路前来增援。同时他还可以要求江南的周瑜也趁此一起动员集结、发挥总兵力优势跟李素决战,不要给李素机会打出时间差。
这个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从三月份开始,孙曹联军在长江南岸的防守就龟缩到虎林一线了,而江北却一直前凸到蕲春。
哪怕李素当时在柴桑以东没有进行太多的进攻性部署、主力都是驻扎在柴桑和鄱阳湖口,那也意味着至少从蕲春县到鄱阳湖东口这二百多里路,南军拥有制江权、随处可以北渡登陆偷袭。北军不留战略预备队随时救火,必然会落入被动挨打。
事实上,过去两个月里,李素还真就这么干过——自从三月份,甘宁的部队在会稽郡南部站稳脚跟、通过黄山山区跟李素重新取得联络后。
李素就派了一个将领去会稽南部的临海港、取代甘宁的防守任务。同时让甘宁带着他的部分嫡系精锐,走陆路翻过黄山慢慢转移到柴桑。然后李素给甘宁重新配给快船,让甘宁干过几票骚扰北岸的事儿。
只是,夏侯惇这边幸好让曹仁在江北沿江每个县都驻扎了部队,又给李典的机动部队留足了兵力。甘宁每次到北岸登陆,都偷不到县城和军事要塞,只能是在没有城墙保护的地区抢劫一把、杀一点地方上城外的治安安保杂兵。
然后李典带着两万人级别的陆军大军赶来救助增援后,甘宁立刻掉头上船就跑,船速之快本就是选的李素军中最快的快船,北方水军根本连影子都追不上。
李典在两个月里前后救了三次三座县城,倒是一个城都没被甘宁偷到,可惜几万曹军靠两条腿在北岸强行军折返跑,士气和状态下降得也是颇为可怕,李素的疲敌之术颇见成效。
夏侯惇郁闷的时候,甚至一度想过历史上曹操在合肥之战和濡须口之战后动过的脑子——把长江北岸沿江县城的百姓都迁走!免得他们受到吴贼的骚扰!
而这一手,跟历史上满清对付郑成功的封关禁海也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己方没有制海权就把海边的都撤了,不给有制海权的敌人抢补给和骚扰的机会。
当然了,历史上曹操并没有做成这事儿,他一意孤行这么安排,直接导致江北的百姓都逃到孙权那儿去了。(这事儿易大师讲座里都提过,还作为曹操“善于认错,不爱面子”的正面案例,以示跟袁绍的区别)
夏侯惇此刻也还没做,或许还没被逼到那一步。
……
驻扎皖县和皖口的曹仁、于禁、李典等人,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接到周瑜一方准备让主力后撤、同时让一部分断后部队乘坐快船、试探性阻击李素的军事安排的。
周瑜通报的情况里,还翔实地说了周瑜的中长期打算:如果今天的阻击初战不利、周瑜就会命令带领后队的黄盖立刻利用航速优势脱离追击、龟缩回虎林港水寨,然后部队里的士兵,可以走陆路追上大部队、龟缩到稍后方一些的南陵港水寨,继续参与层层防守。
至于被堵在虎林港水寨里的那些吴军战船,倒是不用担心,江东战船数量非常充分,哪怕一批打阻击的船被封在了虎林港里出不来,周瑜在后方也还有足够多的战船,让这些陆路后撤的部队继续乘新船参战。
而周瑜对于自己的战略目的,也开诚布公地说得很清楚:他就是想拖过既不利于火攻、又不够酷暑的梅雨季节,把李素拖到三伏天台风天再打,同时也进一步试探李素的虚实、摸清李素新得到的援军的兵力构成。
至于曹仁让不让于禁带着曹军的战船先撤、从皖口港水寨回缩到南陵港水寨,就让曹仁自己决断了。
曹军没有孙军那么富余的战船储备,一批船被堵在长江的某条支流小港汊里,可能后续的战役就用不上了,除非孙曹联军夺回制江权。虽然曹军水兵可以陆路后撤、将来借一部分孙军的战船重新投入战斗,那就看曹仁愿不愿意自己的战船损失了。
毕竟,皖口港是皖水汇入长江的河口,而下游的下一个大型要塞濡须口是濡须水汇入长江的河口。如果长江主航道被李素夺取制江权,哪怕曹军依然掌握着皖口水寨的陆地占领权、掌握住皖水汇入长江的河道,他的船也开不出去了。
只要这些船开到长江上,就会被李素逮住,然后各个击破。
“周瑜这仗怎么打得那么怂?还没开战就已经想好要先用长江的纵深换取节节拖时间了?而且根本没给我们时间思考,再不走的话,如果李素击溃了周瑜试探性断后的船队,那我们的船真要被堵在皖水里了。皖水可是没法直接开到巢湖或者淝水、濡须水里的……”
曹仁不得不面对这个严峻的问题,迅速的思考之后,他决定还是先保一手船。反正船开走、只要水寨不放弃,联军就等于还是没有实质性损失。
李素求战不得,也不敢直接就贸然让水师登陆、攻打皖口的陆上水寨的,那样就会面临“舰队攻要塞”的劣势,正好给曹军大量的陆军发挥的机会。
曹仁的退让,并没有失掉任何兵马、战船和防御据点,只是把本来就毫无险要的几十里长江江面通行权让了出去。
他立刻下令于禁分出主力先走、稍微留一点部队跟周瑜的断后试探部队联手,探一探李素的虚实——曹仁和夏侯惇也很想知道,李素凭空多出来的四五万援军,到底是什么部队。
刘备虽然对外半遮半掩宣传说这些是新兵(其实也不是主动宣传的,只能说是刘备阵营允许曹军细作打探到的情报就是如此,无法求证真假),但曹仁心里多半是不信的。
他隐约也觉得刘备可能是觉得袁绍太优柔寡断、太怂了,就利用袁绍的优柔和怂,趁机衔解决南线。不试试李素军的战斗力,这个答案不可能有。
不过,曹仁决定让于禁带水路主力先暂时后退,也引来了陆路机动防御兵团将领李典的一个担忧。
李典必须对自己的职责尽责,他敏锐地指出:“将军,若是我们的水师退到皖口下游的南陵暂驻,这就等于把皖口至南陵一段的长江北岸,也进一步置于毫无防御的状态。
要是李素再让甘宁效法前两个月那几波骚扰,烧杀掳掠夹石、桐城二县的沿江北岸之地,我们可如何防守?这些地方,连县城原本都是没有什么驻军的。
因为这些地方的江面北岸,原本在我军水师保护之下、不可能被敌人登陆,现在这种可能却出现了。我的巡防部队人力也捉襟见肘,可不能给敌人想在哪儿开战就在哪儿开战的选择权,我们会疲于奔命的。”
曹仁也是一阵头大,意识到水军暂时战略转移出现的江北沿岸防御真空必须堵上,想来想去就指挥李典:
“你去传令,把蕲春与庐江东线不沿江那些县的守兵,抽调一些回来,填补皖口下游至南陵之间的长江北岸二县,不给甘宁登陆袭扰烧杀一把就走的机会。”
李典一愣:“那东南侧防长江的防线倒是防住了,正东面和东方偏北的陆路防线怎么办?”
曹仁又斟酌了一会儿,还是当机立断负起这个责任,拍板道:“那些地方,虽然也与刘备接壤,可毕竟是不是水路。那些地方与江夏之间是大别山区,道路难行。
李素的主力都南移斡腹、深入那么远了,怎么可能舍易求难,放着畅通的长江水路不进攻,偏要去翻陆路的大别山呢?
荆州兵比我们北方军队更擅水战,但不如吴人擅水。陆战则是我们北兵骁勇,而且我们还有骑兵。李素真要是有那么多富余的兵力还翻越大别山来袭扰,那他也带不了大量的骑兵。
等他们翻过山区进入淮南平原,一点骑兵都带不了,我们却有骁勇的青州兵和骑军来去如风凌捣之,李素必败,他不会干这么傻的事情的。
再说了,我素闻刘备军中最擅翻山如履平地、来去如风的奇袭军,名叫‘无当飞军’,由一巴山板楯蛮将领名王平者统领,麾下都是益州秦岭巴山的骁勇悍蛮。
可王平是关羽部将,其旗号上次还在河北战场出现。我们主公也是跟袁绍军互通有无、知道北线敌情分布的。王平的旗号是在端氏、蠖泽等地出现,隔太行与上党张辽对峙。说不定刘备和关羽就是指望王平牵制张辽的嫡系部队,在太行山上扰敌以为疑兵。王平既不在,这大巴山还有什么值得提防的?李素真来了,来多少杀多少!”
李典一想,这个理由倒是很充分,没有再质疑曹仁对周瑜的配合。
——
ps:章节有点冗长,还是敌对阵营视角,可能有些读者不耐烦。
但是希望理解,这本书其实曹操阵营很多人都还是第一次露脸。我已经是很克制了,没有群像多线水。因为一直没跟曹操阵营打,曹军将领的战绩都是略写。
现在终于要对线了,不得不铺垫一下他们的对策。否则敌人的形象太苍白、太依赖大家对三国的刻板印象脑补了。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15041/29273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