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如何在柯南世界成为海王nph、演技的正确运用(非1V1注意)、日日皆好(NPH)、草粉gl、记忆之场、麦元、位面风俗店经营指南、小梨花(校园h1V1)、
这可是为全家人报仇啊!那贼寇害得自己家破人亡,妻子儿子终于能够含笑九泉了!
然而这胜利的消息刚传来,老汉又听说朝中有大臣逼着陛下撤军,不但要撤军,还要对缅甸补偿。
老汉瞬间悲愤交加。这不是卖国贼吗?晏朝人的仇他不报,反而说陛下杀贼寇不好!自家人死了没多少补偿,还要给贼寇金银财宝!
老汉觉得自己身体愈加不好,半截身子入了黄土。儿子虽然小有薄产但因为残疾也还娶上老婆。等自己也去了地下之后,哪有脸面面对妻子孩子?
越想越悲愤的老汉决定拼了这条命,让其他人看看,什么才是民意!这民意,可不是几个官老爷拍拍脑门翻翻书,自个儿想出来的!
而老汉的事查清后,这幕后真相瞬间传开,瞬间引起了剧烈的效应。
这普通民众有静坐示威的,有朝着城门磕头请愿的,有对着“卖国贼”的府邸怒骂泼粪的;而读书人则开始联合起来口诛笔伐,写诗词文章讽刺的,写联名折子要上达圣听的——这骚动从京城传开,往四周波及。
首先反应的是戍边的大臣,无论文武官员纷纷上表,一边诉苦自己和自己身边的兵在边疆如何艰苦如何危险,就为了把贼寇抵御在国门之外;一边弹劾那些求和派,好不容易咱们能反击了,一口气把人打痛,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贼患之苦。这会少死多少将士,少死多少普通民众?
什么才叫天和?自家人死的少就是天和!
戍边的大臣起了个头,边疆的读书人和地方豪强也开始相应。那万人联名书是一封又一封的送往京城。联名书上写着贼寇的暴行,那时字字血泪啊。你们不是要民意吗?这就是民意!民意说,打!给我往死里打!兵不够了我们都可以去参军!这一次把贼寇打死了,我们子子孙孙就再也不用担心贼患之苦了!
本来这些书信折子,怎么说也是在朝廷内部流传。但不知道怎么的,那些折子书信就开始在民间流传,甚至被读书人在茶楼等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宣读解释给普通民众听。
民众们是听一次集体恸哭一次,不断有血性男子汉要求参军,还有父母送儿子参军的。嗯,晏朝这时候的是募兵制。参军有粮吃有饷发,退伍之后还有补贴拿。
咳咳,不管怎么说,这民意所在,民心所向,很明显了吧?
诸位大臣?你们是想跟民心作对吗?你们是想被百姓们骂做卖国贼吗?
反正,最开始被卷入这件事的御史是被口诛笔伐,灰头土脸。可以想象,这史官手中的笔,可不会写出什么好话来。
史官也无聊啊。每一个史官,都有一颗写出流传百世的史书的心。然而这每天发生的事也不是件件都充满传奇性,虽然史官们都有一杆可以把史书写成小说的笔,想象力发挥到让你觉得他简直天天躲在梁上偷听偷看,但如果事情本身没什么爆点,他们也没法“春秋笔法”出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啊。
这件事就很好,多有爆点啊,写下来一定能流传百世!还不赶快浓墨重彩的写一写!
不过呢,在写之前,还是得问一下皇帝陛下的意思的。
皇帝陛下的意思是,写!好好写!这多么发人深省啊!
于是史官明白了,写!好好写!一定要让后人警醒!
这历史啊,真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这件事怎么看都是民众自己发起的。
真的?凌蔚反正不信。
若说是现代社会,民智已开,这普通民众游行示威倒是可能,这用上命的事,也不常见。
没有谁引导什么,没有人许诺什么,呵呵。
至于之后的事,没有谁的推动和故意引导,凌蔚就更不信了。
封建社会弄出一副民主社会的样子,想发言就发言,想请愿就请愿,老百姓还能跑到官员府邸闹腾,这不扯淡吗?
当官府衙门巡逻士兵都是吃素的啊?
这明摆着是有人故意纵容,甚至一手造成这种局面。
真是可怕。
凌蔚看着这种局面,真是心惊胆战。
那些穿越后就以为自己成为x日天的同胞们啊,你们真的玩的过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吗?反正他是被吓到了。
这一出手,就是这么大的阵仗,真可怕,太可怕了。
然而让凌蔚感到郁闷的是,自己不但被吓到了,还背锅了。
这三三两两的好友师长统统来信,那话里话外都是,“小样儿,行啊,这次的计谋很有点水准啊”。
凌蔚就囧了。他只是起了个头好吧?细节方面他可是一丁点贡献都没有,怎么就成了他的功劳了?
更让他郁闷的是,负责细节出谋划策的人,比如他的两位好友,也来信对他大家赞扬,似乎这一切的结果都在他预料之中,都是他的功劳似的。
还能不能好了?
而皇帝陛下给了他最后一击。皇帝陛下很高兴的来密旨,说瑾堂啊,你的主意很好啊,效果很不错啊,朕很开心啊,等你回京,几个功劳一起赏啊。
“瑾堂果然很厉害。”太子星星眼。
凌蔚掩面。这真不是他的功劳啊!他真的只是起了个头提了个议啊!这还能不能好了!
简直令人无语凝噎。
只有他的小天使来信安慰他说,没关系,我知道这件事也出乎你的意料,他们说他们的,咱们过咱们的就好,别想太多,反正这对你也没坏处。就算让其他人也知道了,只会更忌惮你,以后捏软柿子也不会捏你。
凌蔚瞬间感觉好贴心。看!只有小天使懂他的心!
……纸包不住火,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凌蔚的“神思妙算”,很快就被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凌蔚顺利从某些人眼中碍眼的小石子,上升到了眼中钉肉中刺,心腹大患的程度。
如此夸张的提升,真是可喜可贺喜大普奔。
凌蔚表示十分憋屈。
别人的执行力太强,怪我啰?
凌蔚在郁闷的时候,前线的战事就没停过。
应该说。京城中在扯皮的时候,前线的战事就没停过。
黎膺早就得了他哥的密旨,让他该怎么打就怎么打,大不了他在京城拖拖拖,拖到黎膺把缅甸打完了再出结论。
到时候出什么结论也晚了。打都打下来了,他就不信那群人能厚颜无耻的让已经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如果真丧心病狂到这地步,皇帝陛下也决定撕破脸了。
至于黎膺打不打得下来……皇帝陛下说,弟!哥相信你!
黎膺表示,=_=,一边去。
缅甸到了穷途末路,内乱终于消停,开始有点抵抗的样子了。
虽然说,大概已经晚了但还是给晏朝的大军造成一定的阻碍。
比如大象,比如大象,比如还是大象。
这东南亚嘛,大象是特产嘛,那大象骑兵总是比骑马的骑兵看着可怕嘛。
大象一轰隆隆的跑出来,晏朝的将士再勇猛,也要暂避锋芒。
所幸大象也不是和马一样随处可见,骑兵人手一头。这大象骑兵,也是晏朝最精锐的部队,可谓是杀手锏了。
这之前扯皮,精锐部队都窝在缅甸都城保护皇宫呢。现在快打到皇宫了,精锐部队大象骑兵终于出来了。
跟缅甸打了这么久的交道,黎膺也不是没有准备。
他早就知道缅甸唯一能抵挡的,就是这大象骑兵了。所以之前也做了一系列准备。
正面抵抗是没可能的。哪怕他们也能搜来大象,也不可能临时组成骑兵。
所以,派诱饵诱敌深入,挖陷阱阻碍大象骑兵,成为对抗大象骑兵最有力的法子。
毕竟大象那个头确实很可怕,但是个子大代表着笨重。只要地上挖着沟壑陷阱,即使坐在大象上的骑兵看见了,要让那么大块头立刻停止行动并且灵活绕道什么的,也不太可能。
惯性啊惯性懂不?
在折损了不少人手后,缅甸的大象骑兵也学乖了。
他们反正只负责保卫京城,那就拖呗。
平地上可以打,晏朝的军队跑了,他们也不追。
反正不在不熟悉的地方作战。咱们就结成方阵杵在那,有本事你过来啊?你过来闯闯试试啊?
这就算是黎膺,也头疼了。
第七十一章 神机妙算凌瑾堂(大雾)
这军队五巨头聚在一起开会了。
凌韫、轩辕豹、宁贤、史慈,再加上总将秦王爷黎膺,五个人大眼瞪小眼,想办法呀。
好不容易朝中声音统一了,他们要是拿不下都城,回去怎么交代?
这天气也渐渐热起来了,他们的兵可不适应这里炎热潮湿的天气啊。再这样下去,真的会出问题的。
可是那大象堵在那里,要怎么过去啊?这人砍象腿都要砍一阵子呢。
五人召集幕僚召集副将召集各式各样的人手,甚至在军中悬赏,都没有人说能解决这个问题。
简直愁死了。
“王爷,将军,末将有一个想法。”一裨将弱弱开口。
“有主意了!”见是自己麾下的,轩辕豹很激动,“快说快说!”
那裨将道:“末将并无办法……但是,末将觉得,若问这世上谁有办法解决这难题,估计……只有那一位了。”
黎膺皱眉:“直说。”
裨将道:“就是……那一位大人。若是那一位大人也没法子,估计我们就只能用命去填了。”
裨将支支吾吾,就是不肯直说名字。这事关重大,要是他说出来,那人又没解决法子,岂不是害了人家?他对那人感官挺好的,甚至挺佩服的。
他也是真心觉得,只有那一位能想出法子。
但即使是这么支支吾吾语焉不详,大部分人却已经知道他说的是谁了?
“末将也觉得如此。”
“那位大人神机妙算,说不准会有办法。”
“或许可以一问。”
“……应该说,早就应该问问他了。”宁贤摸摸下巴上的胡茬,“我怎么就忘记凌大人了。”
“瑾堂在后面押运粮草呢,一时半会儿没想起他。”轩辕豹道,“瑾堂也真是辛苦。我打了这么多次的仗,这军备官时时亲力亲为的,也只有他了。”
“应该说敢把太子当副手,拉着太子一起亲力亲为的,也只有他了。”史慈笑道,“怪不得陛下一开始就属意凌瑾堂为太子师。之前瑾堂年少恐不服众,只有其实,并无其名。如今这名,也得坐实了吧。”
凌韫听见别人都在称赞他弟,心里自豪的同时口上则谦虚道:“二弟年少,禁不得夸。那么咱们就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过去?”
“如此甚好,王爷觉得如何?”宁贤问道。
然而这胜利的消息刚传来,老汉又听说朝中有大臣逼着陛下撤军,不但要撤军,还要对缅甸补偿。
老汉瞬间悲愤交加。这不是卖国贼吗?晏朝人的仇他不报,反而说陛下杀贼寇不好!自家人死了没多少补偿,还要给贼寇金银财宝!
老汉觉得自己身体愈加不好,半截身子入了黄土。儿子虽然小有薄产但因为残疾也还娶上老婆。等自己也去了地下之后,哪有脸面面对妻子孩子?
越想越悲愤的老汉决定拼了这条命,让其他人看看,什么才是民意!这民意,可不是几个官老爷拍拍脑门翻翻书,自个儿想出来的!
而老汉的事查清后,这幕后真相瞬间传开,瞬间引起了剧烈的效应。
这普通民众有静坐示威的,有朝着城门磕头请愿的,有对着“卖国贼”的府邸怒骂泼粪的;而读书人则开始联合起来口诛笔伐,写诗词文章讽刺的,写联名折子要上达圣听的——这骚动从京城传开,往四周波及。
首先反应的是戍边的大臣,无论文武官员纷纷上表,一边诉苦自己和自己身边的兵在边疆如何艰苦如何危险,就为了把贼寇抵御在国门之外;一边弹劾那些求和派,好不容易咱们能反击了,一口气把人打痛,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贼患之苦。这会少死多少将士,少死多少普通民众?
什么才叫天和?自家人死的少就是天和!
戍边的大臣起了个头,边疆的读书人和地方豪强也开始相应。那万人联名书是一封又一封的送往京城。联名书上写着贼寇的暴行,那时字字血泪啊。你们不是要民意吗?这就是民意!民意说,打!给我往死里打!兵不够了我们都可以去参军!这一次把贼寇打死了,我们子子孙孙就再也不用担心贼患之苦了!
本来这些书信折子,怎么说也是在朝廷内部流传。但不知道怎么的,那些折子书信就开始在民间流传,甚至被读书人在茶楼等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宣读解释给普通民众听。
民众们是听一次集体恸哭一次,不断有血性男子汉要求参军,还有父母送儿子参军的。嗯,晏朝这时候的是募兵制。参军有粮吃有饷发,退伍之后还有补贴拿。
咳咳,不管怎么说,这民意所在,民心所向,很明显了吧?
诸位大臣?你们是想跟民心作对吗?你们是想被百姓们骂做卖国贼吗?
反正,最开始被卷入这件事的御史是被口诛笔伐,灰头土脸。可以想象,这史官手中的笔,可不会写出什么好话来。
史官也无聊啊。每一个史官,都有一颗写出流传百世的史书的心。然而这每天发生的事也不是件件都充满传奇性,虽然史官们都有一杆可以把史书写成小说的笔,想象力发挥到让你觉得他简直天天躲在梁上偷听偷看,但如果事情本身没什么爆点,他们也没法“春秋笔法”出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啊。
这件事就很好,多有爆点啊,写下来一定能流传百世!还不赶快浓墨重彩的写一写!
不过呢,在写之前,还是得问一下皇帝陛下的意思的。
皇帝陛下的意思是,写!好好写!这多么发人深省啊!
于是史官明白了,写!好好写!一定要让后人警醒!
这历史啊,真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这件事怎么看都是民众自己发起的。
真的?凌蔚反正不信。
若说是现代社会,民智已开,这普通民众游行示威倒是可能,这用上命的事,也不常见。
没有谁引导什么,没有人许诺什么,呵呵。
至于之后的事,没有谁的推动和故意引导,凌蔚就更不信了。
封建社会弄出一副民主社会的样子,想发言就发言,想请愿就请愿,老百姓还能跑到官员府邸闹腾,这不扯淡吗?
当官府衙门巡逻士兵都是吃素的啊?
这明摆着是有人故意纵容,甚至一手造成这种局面。
真是可怕。
凌蔚看着这种局面,真是心惊胆战。
那些穿越后就以为自己成为x日天的同胞们啊,你们真的玩的过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吗?反正他是被吓到了。
这一出手,就是这么大的阵仗,真可怕,太可怕了。
然而让凌蔚感到郁闷的是,自己不但被吓到了,还背锅了。
这三三两两的好友师长统统来信,那话里话外都是,“小样儿,行啊,这次的计谋很有点水准啊”。
凌蔚就囧了。他只是起了个头好吧?细节方面他可是一丁点贡献都没有,怎么就成了他的功劳了?
更让他郁闷的是,负责细节出谋划策的人,比如他的两位好友,也来信对他大家赞扬,似乎这一切的结果都在他预料之中,都是他的功劳似的。
还能不能好了?
而皇帝陛下给了他最后一击。皇帝陛下很高兴的来密旨,说瑾堂啊,你的主意很好啊,效果很不错啊,朕很开心啊,等你回京,几个功劳一起赏啊。
“瑾堂果然很厉害。”太子星星眼。
凌蔚掩面。这真不是他的功劳啊!他真的只是起了个头提了个议啊!这还能不能好了!
简直令人无语凝噎。
只有他的小天使来信安慰他说,没关系,我知道这件事也出乎你的意料,他们说他们的,咱们过咱们的就好,别想太多,反正这对你也没坏处。就算让其他人也知道了,只会更忌惮你,以后捏软柿子也不会捏你。
凌蔚瞬间感觉好贴心。看!只有小天使懂他的心!
……纸包不住火,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凌蔚的“神思妙算”,很快就被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凌蔚顺利从某些人眼中碍眼的小石子,上升到了眼中钉肉中刺,心腹大患的程度。
如此夸张的提升,真是可喜可贺喜大普奔。
凌蔚表示十分憋屈。
别人的执行力太强,怪我啰?
凌蔚在郁闷的时候,前线的战事就没停过。
应该说。京城中在扯皮的时候,前线的战事就没停过。
黎膺早就得了他哥的密旨,让他该怎么打就怎么打,大不了他在京城拖拖拖,拖到黎膺把缅甸打完了再出结论。
到时候出什么结论也晚了。打都打下来了,他就不信那群人能厚颜无耻的让已经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如果真丧心病狂到这地步,皇帝陛下也决定撕破脸了。
至于黎膺打不打得下来……皇帝陛下说,弟!哥相信你!
黎膺表示,=_=,一边去。
缅甸到了穷途末路,内乱终于消停,开始有点抵抗的样子了。
虽然说,大概已经晚了但还是给晏朝的大军造成一定的阻碍。
比如大象,比如大象,比如还是大象。
这东南亚嘛,大象是特产嘛,那大象骑兵总是比骑马的骑兵看着可怕嘛。
大象一轰隆隆的跑出来,晏朝的将士再勇猛,也要暂避锋芒。
所幸大象也不是和马一样随处可见,骑兵人手一头。这大象骑兵,也是晏朝最精锐的部队,可谓是杀手锏了。
这之前扯皮,精锐部队都窝在缅甸都城保护皇宫呢。现在快打到皇宫了,精锐部队大象骑兵终于出来了。
跟缅甸打了这么久的交道,黎膺也不是没有准备。
他早就知道缅甸唯一能抵挡的,就是这大象骑兵了。所以之前也做了一系列准备。
正面抵抗是没可能的。哪怕他们也能搜来大象,也不可能临时组成骑兵。
所以,派诱饵诱敌深入,挖陷阱阻碍大象骑兵,成为对抗大象骑兵最有力的法子。
毕竟大象那个头确实很可怕,但是个子大代表着笨重。只要地上挖着沟壑陷阱,即使坐在大象上的骑兵看见了,要让那么大块头立刻停止行动并且灵活绕道什么的,也不太可能。
惯性啊惯性懂不?
在折损了不少人手后,缅甸的大象骑兵也学乖了。
他们反正只负责保卫京城,那就拖呗。
平地上可以打,晏朝的军队跑了,他们也不追。
反正不在不熟悉的地方作战。咱们就结成方阵杵在那,有本事你过来啊?你过来闯闯试试啊?
这就算是黎膺,也头疼了。
第七十一章 神机妙算凌瑾堂(大雾)
这军队五巨头聚在一起开会了。
凌韫、轩辕豹、宁贤、史慈,再加上总将秦王爷黎膺,五个人大眼瞪小眼,想办法呀。
好不容易朝中声音统一了,他们要是拿不下都城,回去怎么交代?
这天气也渐渐热起来了,他们的兵可不适应这里炎热潮湿的天气啊。再这样下去,真的会出问题的。
可是那大象堵在那里,要怎么过去啊?这人砍象腿都要砍一阵子呢。
五人召集幕僚召集副将召集各式各样的人手,甚至在军中悬赏,都没有人说能解决这个问题。
简直愁死了。
“王爷,将军,末将有一个想法。”一裨将弱弱开口。
“有主意了!”见是自己麾下的,轩辕豹很激动,“快说快说!”
那裨将道:“末将并无办法……但是,末将觉得,若问这世上谁有办法解决这难题,估计……只有那一位了。”
黎膺皱眉:“直说。”
裨将道:“就是……那一位大人。若是那一位大人也没法子,估计我们就只能用命去填了。”
裨将支支吾吾,就是不肯直说名字。这事关重大,要是他说出来,那人又没解决法子,岂不是害了人家?他对那人感官挺好的,甚至挺佩服的。
他也是真心觉得,只有那一位能想出法子。
但即使是这么支支吾吾语焉不详,大部分人却已经知道他说的是谁了?
“末将也觉得如此。”
“那位大人神机妙算,说不准会有办法。”
“或许可以一问。”
“……应该说,早就应该问问他了。”宁贤摸摸下巴上的胡茬,“我怎么就忘记凌大人了。”
“瑾堂在后面押运粮草呢,一时半会儿没想起他。”轩辕豹道,“瑾堂也真是辛苦。我打了这么多次的仗,这军备官时时亲力亲为的,也只有他了。”
“应该说敢把太子当副手,拉着太子一起亲力亲为的,也只有他了。”史慈笑道,“怪不得陛下一开始就属意凌瑾堂为太子师。之前瑾堂年少恐不服众,只有其实,并无其名。如今这名,也得坐实了吧。”
凌韫听见别人都在称赞他弟,心里自豪的同时口上则谦虚道:“二弟年少,禁不得夸。那么咱们就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过去?”
“如此甚好,王爷觉得如何?”宁贤问道。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15291/29843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