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节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年代婊】重生后又娇媚勾人(nph 插足)、炸厨房、【星际abo】洛希极限(H)、晴日物语、珀迪达之雾【简】、恶督心奴(1v1,sc)、无双局(1v2 父子丼)、私生女(np 强制 骨科)、阿佩罗的回忆、
随后,王宝玉不见外的问起了蓬莱寻找仙药的事情,曹彰表示非常遗憾,晚去了一步,仙药被人采走了,无功而返。听说十年后,还会有仙药长出,届时再去替父亲寻找补养身子。
孝心可嘉,但天命难违,曹操肯定是活不到那个时候了。王宝玉自然不会说这种废话,别说是曹彰难以接受,连他也不愿意面对这个话题。
曹彰又摊开宽大的手掌让王宝玉帮忙看相,手相上富贵自然不用说,每条线都十分清晰,足见此人心地纯良,是个可交的朋友。但王宝玉也看出了两点,第一,他没有帝王之相,第二,可能会短寿。
这两点都不能说,王宝玉只说他可能肾功能不好。曹彰表示认同,当年北征乌桓之时,曾经卧雪而眠,就落下了腰疼的毛病,但仗着身子壮,又不是要死的毛病,所以并未在意,以至于延误了治疗,导致现在夫妻之事也不能尽兴。
王宝玉取出两颗快活丹,就当成见面礼送给了曹彰,曹彰十分高兴,说府上的东西任凭拿取,王宝玉当然什么也没拿,他根本就不缺。
后来,曹彰体会到快活丹的好处,更是将王宝玉视为兄弟一般,两个人很快就常来常往,打成了一片。
范金强心情敦厚,武艺高强,也跟曹彰的关系相处的不错,两个人经常在一起比试武艺,相互促进,也成为了好友。
曹彰说到底也是曹操的亲儿子,也可能会成为继位的人选。王宝玉是个敏感的人物,他的行为很多时候就是代表曹操的意思。
如今王宝玉跟曹彰交好,范金强等大将也靠拢曹彰,按照以前,曹操最讨厌拉帮结派,但对此却并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反而还偶尔到曹彰府上溜一圈,一起吃个饭什么的。
众人免不了暗地里议论纷纷,曹操年纪已大,曹彰这两年战功不俗,认为他这是想要让曹彰继位。
曹丕闻听此事,心里十分的不痛快,二弟一介勇夫,哪里比得上自己劳心劳力替父分忧。他不甘落后,暗自找来贾诩商议对策。
贾诩对此不以为然,在他的心目中,曹彰英勇有余,智谋不足,根本就不是对手。曹丞相何等谨慎之人,恐怕越是对谁近乎,心里反而对他不寄予厚望。
曹丕说自己这个二弟他还算了解,但是架不住那个大忽悠王宝玉啊,此人巧舌如簧,还会妖法,父亲曹操甚至还有认他做义子的心思。要是王宝玉在曹彰那里出些什么主意,那与二弟便是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啊!
贾诩好言安慰了曹丕,说王宝玉是丞相的小红人,而你呢却是亲亲的嫡长子,这层血缘关系是永远改变不了的。所以,还是那个字,忍,千万莫要起刺,一招不慎,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曹丕到底还是咽下了这口气,心中却咬牙发誓,终有一天,他大权在握,一定要让王宝玉死得难看。
春姑娘终于迈着轻盈的步伐来了,王宝玉北上的步伐也越来越近,心中的激动和期盼可想而知。
王宝玉跟张琪英一起住了也有半年多,两个人的关系更像是异性知己,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张琪英渐渐了解到王宝玉的女人很多,还有几位是名声响亮的奇女子,彻底死了嫁给王宝玉心思。当然,这也是王宝玉喜闻乐见的,他一再表示,等北上过后,就一纸休书,让她再嫁如意郎君。
张琪英不改初衷,还是铁了心要嫁当世大英雄。王宝玉暗自偷乐,最好还是降低点要求,就凭这幅尊容,有点悬,别熬成老姑娘嫁不出去。
曹操收降张鲁、战败孙权,老当益壮,功绩更胜从前。长史董昭再度联合数百位大臣,上表汉献帝刘协,盛赞曹操功德,说位封魏公犹不能彰显圣上之恩宠、曹操之盖世功勋,应该进爵魏王。
汉献帝刘协当然清楚自己的位置,顺水人情立刻下诏封曹操为魏王。曹操却坚决不答应,上书请辞,陈述自己平生最不喜欢有人称王,不能开这个先河。
第787章 三辞魏王
董昭等人再度上表,坚持要让曹操进爵魏王,汉献帝无奈再次下诏,曹操又上书请辞。董昭等人则再次上表,汉献帝第三次下诏,还是让曹操担任魏王。
甚至汉献帝还提前写好了第四份诏书,告诉内侍们,要是董昭等人再为此事而来,就直接给他们。朕呢,还得细心研究医学,现在正值关键时期,不能浪费时间。
曹操根本不接诏书,将圣旨拒之门外,自己一个人在屋里静坐深思。董昭等一干人长跪在相府外请愿,说如果曹操不答应,他们就不起来。
董昭等人也非常有毅力,累倒了再爬起来,累晕了的扶到一旁,等醒明白了,再回来接着跪。曹操多次派人出来,劝他们都回去,但是就没有一个人照办。
这些人的做法让曹操很被动,一时间也没有好办法,总不能下令把这些人都杀了吧!他找来了王宝玉,揉着太阳穴问道:“宝玉,我着实不想成为魏王,可有良策让众人退去?”
“老曹,天下人都想称王,你咋就不同意呢?”王宝玉不解的问道。
“唉,我若称王,天下定然不知几人随之称王,汉室江山危矣!”曹操叹气道。
“老曹,你相信我吗?”王宝玉神色凝重的问道。
“老夫若不信你,怎能单独唤你前来?”曹操不置可否的说道。
“当今圣上是我舅舅,按理说我不该多说话,但茫茫天数早已注定,汉室江山就要终结了。”王宝玉道。
“怎可说此大逆不道之言?”曹操愕然道。
“历史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王朝,只有永远的争斗。老曹,该当魏王就当吧,只要你没有野心就行了。即便你不当魏王,曾经的张鲁不也称王了吗?好像有个袁术,自己还当了皇帝。”
“二人皆未成功。”
“你跟他们不一样,你的功劳多大,势力多强,我想外面那些人让你称王,说到底也是想保全自己。”王宝玉道。
曹操默然不语,好半天幽幽问道:“汉室既然终究不保,我的后人可能保乎?”
“担当生前事,只待后人评,哪能管的了那么多。”王宝玉含糊的应了一句,又说道:“但是你还有你这几个优秀的儿子们,都会被历史记住。”
曹操又是一通沉默,最终叹气道:“既然宝玉也觉得我该称魏王,那便应允吧!”
“嘿嘿,这就对了,只要你的心思不变,即便做了魏王,照样可以帮助你女婿。”王宝玉嘿嘿笑道。
王宝玉之所以劝曹操进爵魏王,自然有他的心思,老生常谈,他依然怀着历史不容改变的心思,历史上的曹操,就应该成为魏王,后来才有了魏国。王宝玉马上就要北上了,如果穿越回去,发现历史已经改变,那还有什么意义?
曹操起身穿着一新,迈着大步走出了庭院,免不了一顿煽情的推辞。董昭等人也非常坚持,叩头流血,最终,曹操终于接下了圣旨,成为了魏王。
随后,邺城顺利成章的成为了魏王的专有领地,曹操下令大兴土木,建立王宫。而曹操的特权又进了一步,基本上跟皇帝没有两样,用皇上专有的车服銮仪,出门必须清道。
身为魏王,曹操可以有自己的政权班子,曹操想让王宝玉担任魏王下属的大司空一职,位列三公。
王宝玉明白曹操这是想挽留自己,坚决不答应,说北上的心思已定,在其位不谋其政,反而对他老曹不利。
曹操见留不住王宝玉,也只能非常遗憾的放弃了这个心思。很多重要人物,多半都到了魏王手下任职,汉献帝这一次是被彻底的架空了。曹皇后有时还看不惯自己的父亲,劝汉献帝要上进别灰心,而汉献帝对做皇帝的心却不强了,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医术。
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儿,西域那边的龟兹小国,闻听曹操当上了魏王,主动前来进贡。曹操可能是一直对于自己的相貌不满意,也可能是来了老顽童的心思,居然让崔琰坐上了自己的位置,装成自己的模样,他则挎着刀站在下方,装成了一名护卫。
崔琰大模大样的收下了龟兹国的贺礼,说有了困难,可以向大汉求助,龟兹国使臣诺诺退下,表示愿意成为大汉的蜀国。
过后,崔琰和曹操都觉得挺过瘾,生活嘛,也需要些变化,这才有乐趣。
曹操随后派人前去打听,问龟兹使臣对魏王的印象如何。龟兹国的使臣表示,上面坐着的魏王相貌俊朗,仪表不俗,确实有帝王之姿。但身边的那名年老的护卫,却有着说不出来的感觉,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前去的人连忙问,这人到底是有何不同啊?使臣说道,老护卫虽然不言不语,但双眸犀利,不怒而威,身上更好似有光芒万丈,即便是身居旁侧,仍能引人注意,肯定不是凡人。
曹操听到后大笑不已,这就叫气度,不错,这使臣有眼光。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味,崔琰有帝王之姿,难不成此人将成为大汉的隐患?
其实人家使臣当然是象征性的夸赞崔琰几句,毕竟当时他扮演的是魏王的角色。但是人一旦起了疑心,就容易越想越多,曹操想到自己的手下,十有八九都是崔琰提拔的,如果这些人念着旧情,搬倒自己好像也有可能。
古今帝王多半无情,而常人一念之慈却容易受到连累,崔琰当初放过了杨训,而杨训却给他带来了真正的灭顶之灾。
杨训也算是个清官,身无长物,曹操进爵魏王,他没什么表示的,就写了一封言辞非常谄媚的文章,盛赞曹操功德盖世,千古第一人。
杨训知道崔琰跟曹操的关系很近,将这篇文章先交给了崔琰。崔琰看得直撇嘴,这人变了,也太能溜须拍马了吧?
于是,崔琰大笔一挥,在上面写了一段评语:时乎!时乎!会当有变,任自为之!
崔琰的意思是,时间能改变一切,杨训变了,今后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做谄媚的小人。
第788章 征虏将军
当杨训的这封赞美稿放到曹操桌子上的时候,曹操开始看得还挺乐呵,心里当然也会有些想法,原来崔琰也没生出来火眼金睛,这通篇近乎谄媚的赞美之词可不太像是清廉之人写出来的,杨训已经开始有些变质了,崔琰就一点都没有看出来?
可是当最后的评语映入曹操眼帘的时候,他顿时勃然大怒,以为崔琰这是在教训他。
说老子变了,我看你们才是变了呢,都看老子不顺眼!联想到崔琰曾经袒护杨训的表现,再加上龟兹使臣的话,曹操终于决定对崔琰不再留情。
几天之后,崔琰被冠以“腹诽”这个莫须有的罪名收监,崔琰至始至终没有叫冤,平静的接受了一切,他觉得自己一片丹心,曹丞相一定会想明白的。
然而等了一天又一天,崔琰的头发全熬白了,眼神也都不好使了,牢房始终没有传来曹丞相释放他的佳音。崔琰最终死在了狱中,死时产生了幻觉,看到了曹操亲自来请他出狱,并一再道歉。
一代清廉之官,却因为一句评语,落得惨淡下场,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桩冤案。
由于修建王宫等事情繁杂,曹操事务众多,没个闲工夫,王宝玉也没去打扰他,耐心的等待着。随着六月来临,王宝玉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到来了。
曹操召集文武群臣,正式宣布王宝玉任征虏将军一职,统领十万大军,北伐乌桓、鲜卑。跟以往不同的是,王宝玉不再是随军参谋的职务,而是实实在在有了兵权。
这件事儿刚一宣布,就遭到了众多人的反对,原因非常简单,王宝玉如今位居巴公一职,又拉拢了不少人,如果他带着这些兵马在北方独立了,那将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曹操十分肯定的王宝玉没有这份心,而且,自己的儿子曹彰随军前往,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众人还是不甘心,纷纷上表,曹操坚持自己的做法,绝不退步,甚至宣布了一条纪律,如果有人再敢妄议这件事儿,就以惑乱军心论处,反对的声音才渐渐平息了下去。
“老曹,你又何苦非这么做呢,我可以还担任军师,让二公子领兵即可。”王宝玉找到了曹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非我不信彰儿,一旦北上之后,你非要留在那里,如果没有兵权,可能将无法独善其身。”曹操道。
王宝玉很感动,又问:“你难道就不怕我真的成为了独立王国?”
“如若那般,还请你念在你我多年情分上,将彰儿一并留下。我有生之年,绝不会前去征讨。”曹操认真的说道。
“老曹,你这是什么意思?”
曹操并未解释,默不作声的敬了王宝玉一杯酒,王宝玉只好发誓道:“老曹,我可以发誓绝不会那么做,一定让曹彰将军和兵马顺利返回。”
“唉,你知我心,老夫最盼望你也能一同回来。”曹操叹气道。
这会儿换上王宝玉默然不语,这事儿不能答应,如果顺利找到大陨石,他可能就要回到现代,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只能追忆。
这是王宝玉和曹操喝的最后一顿酒,气氛不免有些沉闷,曹操的话很少,最后恋恋不舍的亲自将王宝玉送到了相府的门外。
既然要走了,司天监的职务就不能要了,管辂的年纪太小,肯定不能再留在府内,自己不在了,难保他不遇到麻烦。
“徒弟,师父要走了,可能这一走就不会再回来了。”王宝玉不舍得说道,他真心喜欢这个聪明的孩子。这孩子除了有点小贪财,品行上没有任何毛病,懂事乖巧机灵孝顺,一个孩子该有的优点,他全都有。
“师父,徒儿也想跟你一同出征。”小管辂泪汪汪的说道。
“你年纪太小,不能离开父母,这事儿行不通。”王宝玉摆手道,行军打仗本来就是个危险的事情,带着个孩子多有不便。
“徒儿会照顾好自己,定然不会成为师父的累赘!”
“我当然相信乖徒的本事。”王宝玉道:“可是你也得为自己的父母想想,他们每天替你担忧,于心何忍?”
“唉,师父不在,管辂该何去何从啊?”小管辂像个大人一般的叹气道。
“这里有二百两银子,应该够你生活的,好好读书,认真做事儿,相信师父的算卦水平,我算出来你一定会有大出息的。”王宝玉劝道。
“唉,我要钱无用,吃饱穿暖即可。”
“呵呵,你平日不都是借机会就敛财吗,怎么这会儿倒是想明白了?”王宝玉调侃道。
小管辂摇摇头,从桌案下取出了一个软软的包裹,双手递了过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徒儿知道师父决意北上,便选了件礼物,想必师父以后一定能用得上。”
“哦?还有礼物啊?”王宝玉高兴的接过包裹,轻若无物,打开来,竟然是件毛坎肩,色泽纯净光亮、轻柔无比。试着披在身上,立刻感觉暖洋洋的,倒也是件上品:“徒弟,这得花不少钱吧?”
“都是管辂平时攒下的,北方寒冷,此物可以御寒,师父记得穿上。唉,只可惜徒儿银两不够,否则还可以买个更大的。”小管辂难过的搓着小手。
王宝玉十分感动,压抑不住心中的感情,还是过来将小管辂紧紧的抱在怀里,小管辂的泪水也如断线的珍珠一般,不停的落了下来,将王宝玉搂得紧紧的。
“管辂,师父有两句话要告诉你,你一定要记住。”王宝玉平复了心情,凝重的说道。
“徒儿一定听从师父的教诲。”小管辂点头道。
孝心可嘉,但天命难违,曹操肯定是活不到那个时候了。王宝玉自然不会说这种废话,别说是曹彰难以接受,连他也不愿意面对这个话题。
曹彰又摊开宽大的手掌让王宝玉帮忙看相,手相上富贵自然不用说,每条线都十分清晰,足见此人心地纯良,是个可交的朋友。但王宝玉也看出了两点,第一,他没有帝王之相,第二,可能会短寿。
这两点都不能说,王宝玉只说他可能肾功能不好。曹彰表示认同,当年北征乌桓之时,曾经卧雪而眠,就落下了腰疼的毛病,但仗着身子壮,又不是要死的毛病,所以并未在意,以至于延误了治疗,导致现在夫妻之事也不能尽兴。
王宝玉取出两颗快活丹,就当成见面礼送给了曹彰,曹彰十分高兴,说府上的东西任凭拿取,王宝玉当然什么也没拿,他根本就不缺。
后来,曹彰体会到快活丹的好处,更是将王宝玉视为兄弟一般,两个人很快就常来常往,打成了一片。
范金强心情敦厚,武艺高强,也跟曹彰的关系相处的不错,两个人经常在一起比试武艺,相互促进,也成为了好友。
曹彰说到底也是曹操的亲儿子,也可能会成为继位的人选。王宝玉是个敏感的人物,他的行为很多时候就是代表曹操的意思。
如今王宝玉跟曹彰交好,范金强等大将也靠拢曹彰,按照以前,曹操最讨厌拉帮结派,但对此却并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反而还偶尔到曹彰府上溜一圈,一起吃个饭什么的。
众人免不了暗地里议论纷纷,曹操年纪已大,曹彰这两年战功不俗,认为他这是想要让曹彰继位。
曹丕闻听此事,心里十分的不痛快,二弟一介勇夫,哪里比得上自己劳心劳力替父分忧。他不甘落后,暗自找来贾诩商议对策。
贾诩对此不以为然,在他的心目中,曹彰英勇有余,智谋不足,根本就不是对手。曹丞相何等谨慎之人,恐怕越是对谁近乎,心里反而对他不寄予厚望。
曹丕说自己这个二弟他还算了解,但是架不住那个大忽悠王宝玉啊,此人巧舌如簧,还会妖法,父亲曹操甚至还有认他做义子的心思。要是王宝玉在曹彰那里出些什么主意,那与二弟便是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啊!
贾诩好言安慰了曹丕,说王宝玉是丞相的小红人,而你呢却是亲亲的嫡长子,这层血缘关系是永远改变不了的。所以,还是那个字,忍,千万莫要起刺,一招不慎,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曹丕到底还是咽下了这口气,心中却咬牙发誓,终有一天,他大权在握,一定要让王宝玉死得难看。
春姑娘终于迈着轻盈的步伐来了,王宝玉北上的步伐也越来越近,心中的激动和期盼可想而知。
王宝玉跟张琪英一起住了也有半年多,两个人的关系更像是异性知己,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张琪英渐渐了解到王宝玉的女人很多,还有几位是名声响亮的奇女子,彻底死了嫁给王宝玉心思。当然,这也是王宝玉喜闻乐见的,他一再表示,等北上过后,就一纸休书,让她再嫁如意郎君。
张琪英不改初衷,还是铁了心要嫁当世大英雄。王宝玉暗自偷乐,最好还是降低点要求,就凭这幅尊容,有点悬,别熬成老姑娘嫁不出去。
曹操收降张鲁、战败孙权,老当益壮,功绩更胜从前。长史董昭再度联合数百位大臣,上表汉献帝刘协,盛赞曹操功德,说位封魏公犹不能彰显圣上之恩宠、曹操之盖世功勋,应该进爵魏王。
汉献帝刘协当然清楚自己的位置,顺水人情立刻下诏封曹操为魏王。曹操却坚决不答应,上书请辞,陈述自己平生最不喜欢有人称王,不能开这个先河。
第787章 三辞魏王
董昭等人再度上表,坚持要让曹操进爵魏王,汉献帝无奈再次下诏,曹操又上书请辞。董昭等人则再次上表,汉献帝第三次下诏,还是让曹操担任魏王。
甚至汉献帝还提前写好了第四份诏书,告诉内侍们,要是董昭等人再为此事而来,就直接给他们。朕呢,还得细心研究医学,现在正值关键时期,不能浪费时间。
曹操根本不接诏书,将圣旨拒之门外,自己一个人在屋里静坐深思。董昭等一干人长跪在相府外请愿,说如果曹操不答应,他们就不起来。
董昭等人也非常有毅力,累倒了再爬起来,累晕了的扶到一旁,等醒明白了,再回来接着跪。曹操多次派人出来,劝他们都回去,但是就没有一个人照办。
这些人的做法让曹操很被动,一时间也没有好办法,总不能下令把这些人都杀了吧!他找来了王宝玉,揉着太阳穴问道:“宝玉,我着实不想成为魏王,可有良策让众人退去?”
“老曹,天下人都想称王,你咋就不同意呢?”王宝玉不解的问道。
“唉,我若称王,天下定然不知几人随之称王,汉室江山危矣!”曹操叹气道。
“老曹,你相信我吗?”王宝玉神色凝重的问道。
“老夫若不信你,怎能单独唤你前来?”曹操不置可否的说道。
“当今圣上是我舅舅,按理说我不该多说话,但茫茫天数早已注定,汉室江山就要终结了。”王宝玉道。
“怎可说此大逆不道之言?”曹操愕然道。
“历史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王朝,只有永远的争斗。老曹,该当魏王就当吧,只要你没有野心就行了。即便你不当魏王,曾经的张鲁不也称王了吗?好像有个袁术,自己还当了皇帝。”
“二人皆未成功。”
“你跟他们不一样,你的功劳多大,势力多强,我想外面那些人让你称王,说到底也是想保全自己。”王宝玉道。
曹操默然不语,好半天幽幽问道:“汉室既然终究不保,我的后人可能保乎?”
“担当生前事,只待后人评,哪能管的了那么多。”王宝玉含糊的应了一句,又说道:“但是你还有你这几个优秀的儿子们,都会被历史记住。”
曹操又是一通沉默,最终叹气道:“既然宝玉也觉得我该称魏王,那便应允吧!”
“嘿嘿,这就对了,只要你的心思不变,即便做了魏王,照样可以帮助你女婿。”王宝玉嘿嘿笑道。
王宝玉之所以劝曹操进爵魏王,自然有他的心思,老生常谈,他依然怀着历史不容改变的心思,历史上的曹操,就应该成为魏王,后来才有了魏国。王宝玉马上就要北上了,如果穿越回去,发现历史已经改变,那还有什么意义?
曹操起身穿着一新,迈着大步走出了庭院,免不了一顿煽情的推辞。董昭等人也非常坚持,叩头流血,最终,曹操终于接下了圣旨,成为了魏王。
随后,邺城顺利成章的成为了魏王的专有领地,曹操下令大兴土木,建立王宫。而曹操的特权又进了一步,基本上跟皇帝没有两样,用皇上专有的车服銮仪,出门必须清道。
身为魏王,曹操可以有自己的政权班子,曹操想让王宝玉担任魏王下属的大司空一职,位列三公。
王宝玉明白曹操这是想挽留自己,坚决不答应,说北上的心思已定,在其位不谋其政,反而对他老曹不利。
曹操见留不住王宝玉,也只能非常遗憾的放弃了这个心思。很多重要人物,多半都到了魏王手下任职,汉献帝这一次是被彻底的架空了。曹皇后有时还看不惯自己的父亲,劝汉献帝要上进别灰心,而汉献帝对做皇帝的心却不强了,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医术。
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儿,西域那边的龟兹小国,闻听曹操当上了魏王,主动前来进贡。曹操可能是一直对于自己的相貌不满意,也可能是来了老顽童的心思,居然让崔琰坐上了自己的位置,装成自己的模样,他则挎着刀站在下方,装成了一名护卫。
崔琰大模大样的收下了龟兹国的贺礼,说有了困难,可以向大汉求助,龟兹国使臣诺诺退下,表示愿意成为大汉的蜀国。
过后,崔琰和曹操都觉得挺过瘾,生活嘛,也需要些变化,这才有乐趣。
曹操随后派人前去打听,问龟兹使臣对魏王的印象如何。龟兹国的使臣表示,上面坐着的魏王相貌俊朗,仪表不俗,确实有帝王之姿。但身边的那名年老的护卫,却有着说不出来的感觉,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前去的人连忙问,这人到底是有何不同啊?使臣说道,老护卫虽然不言不语,但双眸犀利,不怒而威,身上更好似有光芒万丈,即便是身居旁侧,仍能引人注意,肯定不是凡人。
曹操听到后大笑不已,这就叫气度,不错,这使臣有眼光。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味,崔琰有帝王之姿,难不成此人将成为大汉的隐患?
其实人家使臣当然是象征性的夸赞崔琰几句,毕竟当时他扮演的是魏王的角色。但是人一旦起了疑心,就容易越想越多,曹操想到自己的手下,十有八九都是崔琰提拔的,如果这些人念着旧情,搬倒自己好像也有可能。
古今帝王多半无情,而常人一念之慈却容易受到连累,崔琰当初放过了杨训,而杨训却给他带来了真正的灭顶之灾。
杨训也算是个清官,身无长物,曹操进爵魏王,他没什么表示的,就写了一封言辞非常谄媚的文章,盛赞曹操功德盖世,千古第一人。
杨训知道崔琰跟曹操的关系很近,将这篇文章先交给了崔琰。崔琰看得直撇嘴,这人变了,也太能溜须拍马了吧?
于是,崔琰大笔一挥,在上面写了一段评语:时乎!时乎!会当有变,任自为之!
崔琰的意思是,时间能改变一切,杨训变了,今后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做谄媚的小人。
第788章 征虏将军
当杨训的这封赞美稿放到曹操桌子上的时候,曹操开始看得还挺乐呵,心里当然也会有些想法,原来崔琰也没生出来火眼金睛,这通篇近乎谄媚的赞美之词可不太像是清廉之人写出来的,杨训已经开始有些变质了,崔琰就一点都没有看出来?
可是当最后的评语映入曹操眼帘的时候,他顿时勃然大怒,以为崔琰这是在教训他。
说老子变了,我看你们才是变了呢,都看老子不顺眼!联想到崔琰曾经袒护杨训的表现,再加上龟兹使臣的话,曹操终于决定对崔琰不再留情。
几天之后,崔琰被冠以“腹诽”这个莫须有的罪名收监,崔琰至始至终没有叫冤,平静的接受了一切,他觉得自己一片丹心,曹丞相一定会想明白的。
然而等了一天又一天,崔琰的头发全熬白了,眼神也都不好使了,牢房始终没有传来曹丞相释放他的佳音。崔琰最终死在了狱中,死时产生了幻觉,看到了曹操亲自来请他出狱,并一再道歉。
一代清廉之官,却因为一句评语,落得惨淡下场,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桩冤案。
由于修建王宫等事情繁杂,曹操事务众多,没个闲工夫,王宝玉也没去打扰他,耐心的等待着。随着六月来临,王宝玉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到来了。
曹操召集文武群臣,正式宣布王宝玉任征虏将军一职,统领十万大军,北伐乌桓、鲜卑。跟以往不同的是,王宝玉不再是随军参谋的职务,而是实实在在有了兵权。
这件事儿刚一宣布,就遭到了众多人的反对,原因非常简单,王宝玉如今位居巴公一职,又拉拢了不少人,如果他带着这些兵马在北方独立了,那将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曹操十分肯定的王宝玉没有这份心,而且,自己的儿子曹彰随军前往,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众人还是不甘心,纷纷上表,曹操坚持自己的做法,绝不退步,甚至宣布了一条纪律,如果有人再敢妄议这件事儿,就以惑乱军心论处,反对的声音才渐渐平息了下去。
“老曹,你又何苦非这么做呢,我可以还担任军师,让二公子领兵即可。”王宝玉找到了曹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非我不信彰儿,一旦北上之后,你非要留在那里,如果没有兵权,可能将无法独善其身。”曹操道。
王宝玉很感动,又问:“你难道就不怕我真的成为了独立王国?”
“如若那般,还请你念在你我多年情分上,将彰儿一并留下。我有生之年,绝不会前去征讨。”曹操认真的说道。
“老曹,你这是什么意思?”
曹操并未解释,默不作声的敬了王宝玉一杯酒,王宝玉只好发誓道:“老曹,我可以发誓绝不会那么做,一定让曹彰将军和兵马顺利返回。”
“唉,你知我心,老夫最盼望你也能一同回来。”曹操叹气道。
这会儿换上王宝玉默然不语,这事儿不能答应,如果顺利找到大陨石,他可能就要回到现代,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只能追忆。
这是王宝玉和曹操喝的最后一顿酒,气氛不免有些沉闷,曹操的话很少,最后恋恋不舍的亲自将王宝玉送到了相府的门外。
既然要走了,司天监的职务就不能要了,管辂的年纪太小,肯定不能再留在府内,自己不在了,难保他不遇到麻烦。
“徒弟,师父要走了,可能这一走就不会再回来了。”王宝玉不舍得说道,他真心喜欢这个聪明的孩子。这孩子除了有点小贪财,品行上没有任何毛病,懂事乖巧机灵孝顺,一个孩子该有的优点,他全都有。
“师父,徒儿也想跟你一同出征。”小管辂泪汪汪的说道。
“你年纪太小,不能离开父母,这事儿行不通。”王宝玉摆手道,行军打仗本来就是个危险的事情,带着个孩子多有不便。
“徒儿会照顾好自己,定然不会成为师父的累赘!”
“我当然相信乖徒的本事。”王宝玉道:“可是你也得为自己的父母想想,他们每天替你担忧,于心何忍?”
“唉,师父不在,管辂该何去何从啊?”小管辂像个大人一般的叹气道。
“这里有二百两银子,应该够你生活的,好好读书,认真做事儿,相信师父的算卦水平,我算出来你一定会有大出息的。”王宝玉劝道。
“唉,我要钱无用,吃饱穿暖即可。”
“呵呵,你平日不都是借机会就敛财吗,怎么这会儿倒是想明白了?”王宝玉调侃道。
小管辂摇摇头,从桌案下取出了一个软软的包裹,双手递了过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徒儿知道师父决意北上,便选了件礼物,想必师父以后一定能用得上。”
“哦?还有礼物啊?”王宝玉高兴的接过包裹,轻若无物,打开来,竟然是件毛坎肩,色泽纯净光亮、轻柔无比。试着披在身上,立刻感觉暖洋洋的,倒也是件上品:“徒弟,这得花不少钱吧?”
“都是管辂平时攒下的,北方寒冷,此物可以御寒,师父记得穿上。唉,只可惜徒儿银两不够,否则还可以买个更大的。”小管辂难过的搓着小手。
王宝玉十分感动,压抑不住心中的感情,还是过来将小管辂紧紧的抱在怀里,小管辂的泪水也如断线的珍珠一般,不停的落了下来,将王宝玉搂得紧紧的。
“管辂,师父有两句话要告诉你,你一定要记住。”王宝玉平复了心情,凝重的说道。
“徒儿一定听从师父的教诲。”小管辂点头道。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16055/31724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