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54节
推荐阅读:一级律师、花都狂龙、极品神医、末世最强觉醒、隋炀帝、血性、无限进化(无敌宝宝猪)、鬼话、宠妻成瘾、主宰苍穹、
“臣妾自知。”
“臣妾是罪人,不敢怨怼于天,尚忝居贵妃之位,陛下执守礼法,断不能容我。”
语落,慈宁宫中众人皆惊。
郑贵妃这样做,无异于直接拿福王的名号去压皇帝!
谁都知道,她是福王生母,当今皇帝若废了贵妃之为,福王那里岂能说得过去?
朱由校没有其余人意料中的勃然大怒,却是冷静异常,淡淡道
“你当真以为,朕不能把福王与你,一起废了吗?”
尽管刘太妃生性恬淡,甘愿受一受她的无礼,也难捱她对皇帝的这一番冷言冷语。
随即,也是拍案怒斥:
“郑氏,你太过分了!”
“要不要连我这太后印玺,也一齐交给你掌管?”
郑贵妃冷笑一声,白了她一眼。
“那东西有什么好的,你自拿到手中,可曾有过丝毫太后的权利?”
终于,郑贵妃无视礼法,直抗皇帝、太妃与皇后的做法,激起了全体妃嫔的怒火。
人们对她指指点点,慈宁宫内也变得吵吵闹闹。
郑贵妃今日似乎打定了主意,众人每说一句,她便冷眼讥讽几句,全然将旁边的天启皇帝,视作无物。
自掌了太后印玺,刘太妃还是第一回动怒。
她默然良久,忽而苦笑:
“好得很,你郑氏语出狂妄,料哀家奈何不了…”
她说完,一直冷眼旁观的朱由校望见一旁京报书记官的眼色,这才缓缓表态,轻唤:
“太妃。”
“陛下——”刘太妃松了口气。
这时,几乎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汇聚在这位天启皇帝的身上,然还没等朱由校说话,郑贵妃便抢先一步,道:
“你贵为天子,看不上眼的,尽管赐斛鸠酒,赐条白绫!”
朱由校怔住片刻,嘴唇轻启,眼波流转,冷笑道:
“朕不愿与你废话,今日之言,明日即将在京报刊登,叫天下人看清楚你这个贵妃所谓的嘴脸。”
朱由校拂袖而走,却又停在慈宁宫门口,转头道:
“传谕,将皇贵妃郑氏打入冷宫,门窗尽数钉死,只留一门下小口,喂食即可。”
“如若有人敢叫她看见丁点阳光,朕连他一起废了!”
有的时候,皇帝这般冷静,却比龙兴震怒更加让人害怕。
不仅其余各宫的宫人、妃嫔们,就连郑贵妃也不明白,皇帝是怎么敢将自己打入冷宫的?
难道他不害怕自己儿子福王了。
.......
晚香淡淡,咸福宫。
咸福宫属内廷西六宫之一,为后妃所居,永乐十八年建成,初名寿安宫。
嘉靖十四年,寿安宫更名为咸福宫,改前殿为行礼升座之处,后殿仍为后妃寝宫。
天启元年册封一后三妃,其中之一的裕妃童静儿,就居住在咸福宫。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距郑贵妃昔日所居,只隔几步路程。
裕妃端坐床沿,摇篮里,一名女婴正睡得香甜。
她一只手把在摇篮上,轻轻晃着,另一只手的手指正细细揉搓她大衫上的绣章,全神贯注地数着那五彩翟鸟,究竟费了几缕丝线。
朱由校制止了想要通报的宫人。
他在寝宫前站了一会儿,直至宫外夜色渐浓,这才缓步走入,来到八仙桌旁自顾自满了一杯茶。
也不知是不是精神太过集中,裕妃仍忙着哄睡女婴和手里的针线活,没有注意到她望日心心念念的人,就在身后静静望着。
朱由校见她这副样子,心中更加无奈,将手中茶喝完又倒上一杯,咬了下唇,来到床后,递过去问:
“你渴了吧,江南的贡茶不错,喝点。”
裕妃似乎被吓了一跳,银针差点扎到手上,她愣愣与朱由校对视半晌,方才脸颊轻红,接了茶,淡淡道谢。
这声道谢有如蚊音,朱由校听着不真切,见她接了杯子却不喝,紧紧握在手里,也是苦笑一声,上前半步:
“来,朕喂你。”
裕妃没有抵抗。
她抿着双唇,两只手在大袖衫里紧紧交握,比起被临幸那日,更显得紧张。
一杯茶饮尽,寝宫里的尴尬气氛消散不少。
这时,摇篮里的女婴,因没了人摇晃哄睡,也是悠悠转醒,望着眼前陌生的男人,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这一声啼哭,彻底击碎了皇帝与后妃之间的尴尬,两人相视一笑,却是朱由校俯身抱起了女婴。
不想,因为前世今生,朱由校都没有什么抱孩子的经验,这一抱,女婴哭的更厉害了。
朝堂上大杀四方的朱由校,此时却有些手足无措。
这样的清净,无形之中拉近了裕妃与皇帝之间的距离,前者接来女婴,轻哄几声,便就让她变得乖巧无比。
朱由校摸摸鼻子,站到一旁,轻轻碰了碰女婴的小胖手。
目光从她的胖手来到额头,又从额头滑落至鼻子,至嘴唇,再至下颚,最后闪烁着停留在脸上。
朱由校看着自己的女儿,小声感慨了一句:
“时光荏苒啊,朕竟然有了一子一女…”
“起名了么?”
一个父亲,亲女儿出生这么久,居然连名字都不知道,你这父亲咋当的?
听见这话,裕妃嗔声道:
“出生时刘太妃给起了,这孩子‘淑’字辈,名淑娥。”
“朱淑娥,好名字。”
朱由校微微一笑,又伸手逗了逗,毫无疑问,再一次惹得女婴哇哇大哭,向裕妃的怀里钻了钻。
“哈哈哈…”
朱由校这次倒没有尴尬,只觉得挺有意思。
身为人父,看的也不一样,他从自己女儿那双清亮的双瞳看出,等这丫头长大,一定是贤惠淑德的大明长公主。
至于封号,就和历史上用这个名字的天启一朝长公主朱淑娥一样,为永宁公主吧!
想到这里,朱由校目光变得坚定。
历史上那个长公主朱淑娥一月后夭折,自己这个虽然与历史上的不是同一人,但也要严加防备。
皇长子、皇长女既然都已出生,那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保护住自己孩子,更是不能有丝毫懈怠!
第一百九十九章:朝鲜战争胜利
皇长子朱慈燃。
皇长女周淑娥。
这一子一女的相继降世,让穿越二载以来的朱由校,首次感受到了,自己现在就是这个世界的人,而不是什么没有根基的穿越者。
他的根,已经扎在这里。
当晚,朱由校在咸福宫留宿的消息,传遍了内廷,听见的人无一不是吃惊。
所谓的裕妃自册封后便遭皇帝厌弃的传闻,至今也是不攻自破,就连咸福宫的宫人们,待遇都被内府提升了不少。
这就是皇帝的影响力。
朱由校身为皇帝,一件事的抉择上,往往会对其他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整个下半生,起到决定性影响。
后宫毕竟不是主旋律,朱由校的目标,是拯救这个濒临破碎的帝国,甚至,让它变得比以往更强。
第二天,朱由校在童静儿的服侍下穿戴整齐,照常来到西暖阁理政,当他坐在龙椅上,见到军机房的几位军机大臣,早早便各自来到位置,批阅文书。
朱由校畅快的舒了口气,将目光转向御案上堆积不少的章奏,仅是一夜,就多出了至少数十份。
叹了口气,朱由校拿起最上面的一份,看了起来。
首先是山东地区的大震救灾问题,在王在晋、杨肇基等人的处理下,已经接近尾声。
朝廷在天启二年的山东大震中,积极运作,有效避免了历史上重大的伤亡。
首先是杨肇基为首的各部官军及时调入齐鲁大地,将还在萌芽之中的乱匪闹事,挨个剿除干净,维持了地方治安。
其次,便是王在晋等赶赴郓城的各地官员,都在灾后灾事务上尽心尽力,各行各事。
值得一提的是,王在晋通过这次赈灾,发现了两个人才——杨嗣昌、温体仁。
这两人在赈灾中事事亲力亲为,帮助地方官府迅速重建,可以说这次山东赈灾,到处都有他们俩的身影。
温体仁,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出身浙党,现在的他,还只是个不闻一名的地方官吏。
没有人会知道,就是此人,在后来的崇祯年间,斗垮东林党,逼退周延儒,位极人臣,率领沉寂多年的浙党再度成为执政党,成为崇祯治下在位最长时间的内阁首辅。
至于杨嗣昌,也是个名人。
论出身,他是东林党重臣,兵部侍郎、三边总督杨鹤之子,异常显赫。
论功名,他在万历三十四年高中举人,又在万历三十八年名列甲榜,是旁人眼中的“别人家孩子”。
“臣妾是罪人,不敢怨怼于天,尚忝居贵妃之位,陛下执守礼法,断不能容我。”
语落,慈宁宫中众人皆惊。
郑贵妃这样做,无异于直接拿福王的名号去压皇帝!
谁都知道,她是福王生母,当今皇帝若废了贵妃之为,福王那里岂能说得过去?
朱由校没有其余人意料中的勃然大怒,却是冷静异常,淡淡道
“你当真以为,朕不能把福王与你,一起废了吗?”
尽管刘太妃生性恬淡,甘愿受一受她的无礼,也难捱她对皇帝的这一番冷言冷语。
随即,也是拍案怒斥:
“郑氏,你太过分了!”
“要不要连我这太后印玺,也一齐交给你掌管?”
郑贵妃冷笑一声,白了她一眼。
“那东西有什么好的,你自拿到手中,可曾有过丝毫太后的权利?”
终于,郑贵妃无视礼法,直抗皇帝、太妃与皇后的做法,激起了全体妃嫔的怒火。
人们对她指指点点,慈宁宫内也变得吵吵闹闹。
郑贵妃今日似乎打定了主意,众人每说一句,她便冷眼讥讽几句,全然将旁边的天启皇帝,视作无物。
自掌了太后印玺,刘太妃还是第一回动怒。
她默然良久,忽而苦笑:
“好得很,你郑氏语出狂妄,料哀家奈何不了…”
她说完,一直冷眼旁观的朱由校望见一旁京报书记官的眼色,这才缓缓表态,轻唤:
“太妃。”
“陛下——”刘太妃松了口气。
这时,几乎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汇聚在这位天启皇帝的身上,然还没等朱由校说话,郑贵妃便抢先一步,道:
“你贵为天子,看不上眼的,尽管赐斛鸠酒,赐条白绫!”
朱由校怔住片刻,嘴唇轻启,眼波流转,冷笑道:
“朕不愿与你废话,今日之言,明日即将在京报刊登,叫天下人看清楚你这个贵妃所谓的嘴脸。”
朱由校拂袖而走,却又停在慈宁宫门口,转头道:
“传谕,将皇贵妃郑氏打入冷宫,门窗尽数钉死,只留一门下小口,喂食即可。”
“如若有人敢叫她看见丁点阳光,朕连他一起废了!”
有的时候,皇帝这般冷静,却比龙兴震怒更加让人害怕。
不仅其余各宫的宫人、妃嫔们,就连郑贵妃也不明白,皇帝是怎么敢将自己打入冷宫的?
难道他不害怕自己儿子福王了。
.......
晚香淡淡,咸福宫。
咸福宫属内廷西六宫之一,为后妃所居,永乐十八年建成,初名寿安宫。
嘉靖十四年,寿安宫更名为咸福宫,改前殿为行礼升座之处,后殿仍为后妃寝宫。
天启元年册封一后三妃,其中之一的裕妃童静儿,就居住在咸福宫。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距郑贵妃昔日所居,只隔几步路程。
裕妃端坐床沿,摇篮里,一名女婴正睡得香甜。
她一只手把在摇篮上,轻轻晃着,另一只手的手指正细细揉搓她大衫上的绣章,全神贯注地数着那五彩翟鸟,究竟费了几缕丝线。
朱由校制止了想要通报的宫人。
他在寝宫前站了一会儿,直至宫外夜色渐浓,这才缓步走入,来到八仙桌旁自顾自满了一杯茶。
也不知是不是精神太过集中,裕妃仍忙着哄睡女婴和手里的针线活,没有注意到她望日心心念念的人,就在身后静静望着。
朱由校见她这副样子,心中更加无奈,将手中茶喝完又倒上一杯,咬了下唇,来到床后,递过去问:
“你渴了吧,江南的贡茶不错,喝点。”
裕妃似乎被吓了一跳,银针差点扎到手上,她愣愣与朱由校对视半晌,方才脸颊轻红,接了茶,淡淡道谢。
这声道谢有如蚊音,朱由校听着不真切,见她接了杯子却不喝,紧紧握在手里,也是苦笑一声,上前半步:
“来,朕喂你。”
裕妃没有抵抗。
她抿着双唇,两只手在大袖衫里紧紧交握,比起被临幸那日,更显得紧张。
一杯茶饮尽,寝宫里的尴尬气氛消散不少。
这时,摇篮里的女婴,因没了人摇晃哄睡,也是悠悠转醒,望着眼前陌生的男人,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这一声啼哭,彻底击碎了皇帝与后妃之间的尴尬,两人相视一笑,却是朱由校俯身抱起了女婴。
不想,因为前世今生,朱由校都没有什么抱孩子的经验,这一抱,女婴哭的更厉害了。
朝堂上大杀四方的朱由校,此时却有些手足无措。
这样的清净,无形之中拉近了裕妃与皇帝之间的距离,前者接来女婴,轻哄几声,便就让她变得乖巧无比。
朱由校摸摸鼻子,站到一旁,轻轻碰了碰女婴的小胖手。
目光从她的胖手来到额头,又从额头滑落至鼻子,至嘴唇,再至下颚,最后闪烁着停留在脸上。
朱由校看着自己的女儿,小声感慨了一句:
“时光荏苒啊,朕竟然有了一子一女…”
“起名了么?”
一个父亲,亲女儿出生这么久,居然连名字都不知道,你这父亲咋当的?
听见这话,裕妃嗔声道:
“出生时刘太妃给起了,这孩子‘淑’字辈,名淑娥。”
“朱淑娥,好名字。”
朱由校微微一笑,又伸手逗了逗,毫无疑问,再一次惹得女婴哇哇大哭,向裕妃的怀里钻了钻。
“哈哈哈…”
朱由校这次倒没有尴尬,只觉得挺有意思。
身为人父,看的也不一样,他从自己女儿那双清亮的双瞳看出,等这丫头长大,一定是贤惠淑德的大明长公主。
至于封号,就和历史上用这个名字的天启一朝长公主朱淑娥一样,为永宁公主吧!
想到这里,朱由校目光变得坚定。
历史上那个长公主朱淑娥一月后夭折,自己这个虽然与历史上的不是同一人,但也要严加防备。
皇长子、皇长女既然都已出生,那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保护住自己孩子,更是不能有丝毫懈怠!
第一百九十九章:朝鲜战争胜利
皇长子朱慈燃。
皇长女周淑娥。
这一子一女的相继降世,让穿越二载以来的朱由校,首次感受到了,自己现在就是这个世界的人,而不是什么没有根基的穿越者。
他的根,已经扎在这里。
当晚,朱由校在咸福宫留宿的消息,传遍了内廷,听见的人无一不是吃惊。
所谓的裕妃自册封后便遭皇帝厌弃的传闻,至今也是不攻自破,就连咸福宫的宫人们,待遇都被内府提升了不少。
这就是皇帝的影响力。
朱由校身为皇帝,一件事的抉择上,往往会对其他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整个下半生,起到决定性影响。
后宫毕竟不是主旋律,朱由校的目标,是拯救这个濒临破碎的帝国,甚至,让它变得比以往更强。
第二天,朱由校在童静儿的服侍下穿戴整齐,照常来到西暖阁理政,当他坐在龙椅上,见到军机房的几位军机大臣,早早便各自来到位置,批阅文书。
朱由校畅快的舒了口气,将目光转向御案上堆积不少的章奏,仅是一夜,就多出了至少数十份。
叹了口气,朱由校拿起最上面的一份,看了起来。
首先是山东地区的大震救灾问题,在王在晋、杨肇基等人的处理下,已经接近尾声。
朝廷在天启二年的山东大震中,积极运作,有效避免了历史上重大的伤亡。
首先是杨肇基为首的各部官军及时调入齐鲁大地,将还在萌芽之中的乱匪闹事,挨个剿除干净,维持了地方治安。
其次,便是王在晋等赶赴郓城的各地官员,都在灾后灾事务上尽心尽力,各行各事。
值得一提的是,王在晋通过这次赈灾,发现了两个人才——杨嗣昌、温体仁。
这两人在赈灾中事事亲力亲为,帮助地方官府迅速重建,可以说这次山东赈灾,到处都有他们俩的身影。
温体仁,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出身浙党,现在的他,还只是个不闻一名的地方官吏。
没有人会知道,就是此人,在后来的崇祯年间,斗垮东林党,逼退周延儒,位极人臣,率领沉寂多年的浙党再度成为执政党,成为崇祯治下在位最长时间的内阁首辅。
至于杨嗣昌,也是个名人。
论出身,他是东林党重臣,兵部侍郎、三边总督杨鹤之子,异常显赫。
论功名,他在万历三十四年高中举人,又在万历三十八年名列甲榜,是旁人眼中的“别人家孩子”。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16064/31730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