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前门寺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上岸(gl)、无双局(1v2 父子丼)、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被强取豪夺的恶毒女配(np强制)、皆其靡也(剧情nph)、《觊觎(女S男M,np)》、【星际abo】洛希极限(H)、两小无猜(校园1v1,高H)、
第二日上午,杨丛义等人一早就收起营帐,做好出发的准备,可直到太阳升起,才等来何县尉出发的命令。
命令一到,大队人马开拔,继续向天柱山进发。
天柱山是大别山余脉,虽然整体海拔不高,可也是群山连绵起伏,沟壑纵横,溪流众多,有些山头地势陡峭,悬崖峭壁,苍松孤立,难以攀爬,有些山头浑圆坡缓,树木茂密,植被旺盛,难以穿越,另有山头左右相对,期间一江之隔,水流湍急,对面相望,难以相聚。
进山不久便遇一条河流挡住去路,河流不过两丈来宽,水深不过一尺,其间放有大石连接两岸,石上原本有木头覆盖,如今之后零星几根架在上面,人虽可轻松踏石而过,但所带车马物资一时半刻却被挡在河岸,难以行动。
各县捕快过河之后,有少量需要携带的物资还留在河对岸,禁军兵马过河后,对岸也留下不少物资。
物资不过河,众人也不敢轻易继续前进。
所幸,队伍的最后面是运送物资的杂役,铺路架桥自然落在他们身上。不等命令,杂役们便在领队的指挥下,放下物资,进山砍树架桥。
一个时辰不到,一座新的木桥便已初步形成,只见杂役们又从车上取下档板平铺于原木之上,不多时,一座一丈来宽的桥便连接两岸,车马不肖一时半刻,便全都过了河对岸。然后杂役们又把桥上的木板收起,重新放在车上。
杨丛义看得暗暗惊叹,底层人民的智慧和行动能力还真是不能小觑。
过河之后的路便没有之前的路好走,车马行动迟缓,走在前边的捕快们,走不了半个时辰就要停下来,直到后面的人马和物资跟上,才能继续前进。
大队人马山里行进,十分不便,特别是还要携带物资,更是行动困难。捕快们随身带的东西并不多,除了一把刀,每人带的一个包裹,还有就是宿营的帐篷,吃饭的锅碗。但他们也不能丢下后面的人不管,自己先行,毕竟他们随时携带的粮食不多,只够三五天的,剩下的都在队伍的最后。
全队人马走走停停,直到傍晚扎营,一天走了差不多三十里。
第三天依旧是日出后出发,日落前扎营,走了不到三十里。
山里这两天,在路上也见到一些村民,不过他们都是远远的避开,不敢靠近。这些地方是天柱山最外围,官府的势力很容易就能到达,村民常受盘剥,自然对官府畏之如虎,不愿接近。
第四日下午队伍行至一座大山的半山腰,发现一个残破的寺庙,寺庙面积不小,但寺名已然看不清楚,四处焦黑腐朽,早已没人居住,显然是毁于一场大火,看寺庙内外的野草杂木,估计荒废的有些年头了。
当晚大队人马就在寺庙扎营,埋锅造饭。
扎营后不久,何县尉突然找到杨丛义,直接告诉他,所有人马就地长久在寺庙扎营,以后就以寺庙为大本营,五百禁军驻守在这里,各县捕快出去搜寻逃犯,一有消息立刻回报。
杨丛义不知道何县尉将大队人马驻扎在这里的原因是什么,他知道即使他问了,何县尉也不会说,索性就不问。
进山三天,一路平安,没听到任何土匪的动静,自然也就没逃犯的踪迹,如今何县尉决定在寺庙长久驻扎,这让杨丛义心里有些不安。他只得找来各位捕头共同商讨,并把何县尉的决定告诉他们。
各县捕快上次进山的路线都不同,寺庙这里居然都没来过,在场的捕头都是外地人,没有一个是怀宁的,并不知道这里有什么特别之处,需要在这里长久驻扎。
捕头们不知道,怀宁的捕快应该知道,杨丛义立即叫来怀宁捕快中一个年龄较大的捕快。
这个捕快告诉捕头们,这个寺庙以前叫前门寺,自从十多年前山里闹土匪,朝廷派兵来剿灭后,这个寺庙也毁了。至于为什么叫前门寺,那捕快说,因为翻过这座山,就算正式进了天柱山的范围,这座山就相当于是天柱山的前门,所以这寺庙就叫前门寺。
“各位,你们有什么想法?”杨丛义不等捕快离开,就迫不及待的问其他捕头的看法。
“大队人马驻扎在这里是好事,没有他们拖累,我们就可以自由行动,尽早找到逃犯的下落。”
“但我担心,如果我们跟大队人马离的远了,是不是危险也就更大,一旦没有兵马掩护,我们很可能跟上次一样遭到土匪攻击。”
“这个是问题是相对的,如果要安全不冒险,不深入搜素,那就找不到逃犯的下落。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各位说是吗?况且,如果一直有大队兵将跟着,不断延误速度,还会让逃犯提前得到消息,对我们更不利。”杨丛义就怕人心不稳,各有心思。
“杨捕头说的有理,没进山之前我们不是已经商量好,摆脱大队人马,按我们自己的计划搜素吗,现在时机到了,各位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山里情况复杂,官府的势力很难延伸进去,不服管教的悍匪暴民太多了,不得不担心。”
“我们就是吃这碗饭的,再危险不也得进去。”
“山里是情况不明,但只要我们行事小心谨慎,有些危险还是可以避免。就比如不要招摇,山里暴民土匪那么多,不都是受不了盘剥,才躲进去的,对官府的人自然又怕又恨,逮到机会想报复也正常。所以我得放下官府公差的架子,乔装打扮一下,夹起尾巴,把自己变成山里人,既能避免危险,也便于查到逃犯的踪迹。”
“我听张捕头说过,他们上次进山就是穿的便服,才没有引起注意。不像我们,一进山就被盯上,结果吃了大亏。”
“衣着的问题是要注意,但更重要是捕快们的习惯,和对待普通人的态度。进山查探消息,少不得要跟山民打交道,若是不对他们约束一二,轻则查探不出消息,严重的话,会引发与山民的矛盾,山民里有不少就是土匪,到时候冲突一起,又得流血死人。大家回去要跟手下的兄弟们说清楚,毕竟性命攸关,马虎不得。”
说完捕快习惯问题,杨丛义接着又说道:“明天我们依照先前的约定开始搜索,翻过这座山后,宿松县往西边去,望江县往西北,岳西县、太湖县往北,同安县往东北方向,我带怀宁府的人手先向东搜索,然后再向北跟同安县汇合。五日之后,望江县、同安县和怀宁人马向北,与岳西县、太湖县人马汇合,再开始第二轮搜索。宿松县五日之后先回营地,补充物资,之后再向北跟大家汇合。有没有问题?”
众人纷纷答道没问题,只有宿松县捕头不语。
杨丛义道:“宿松县虽然不参与第二轮搜索,但我们其他五县的物资都要靠你们补充,责任重大,没有你们,我们在山里可活不去。”
宿松县捕头听杨丛义说完,感激的回道:“谢杨捕头体谅。”
见众人没有其他要说的了,杨丛义便让大家散了,各自回去召集手下兄弟,做好准备。
宿松县上次进山损失重,这次来的二十人,没有几个是真正的捕快,几乎都是杂役,搜索任务对他们来说有些困难,但运送补充物资,却正好合适。
当日,杨丛义找到何县尉,说明了各县捕快明日开始进山搜索逃犯踪迹,一有逃犯的消息,就会派人回来通报,也请他及时给各县捕快补充物资。
各县捕快主动要求进山,何县尉求之不得,满口答应,让他们放心去,物资都是小事,可以随时回营地来取。
看着何县尉很高兴的样子,杨丛义心有不安,虽然知道他会有小动作,却也无能为力,毕竟那五百禁军是他掌管,要是他想直接提军去剿匪,那他只能由他去,谁也拦不住,但他应该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协助官府抓逃犯和动兵剿匪有多大的区别他肯定知道,除非不想做官了。
想不明白何县尉在高兴什么,杨丛义也就不去想了,管他的,先找到逃犯再说吧。
当天晚上吃过晚饭,杨丛义把怀宁衙门的捕快全部召集在一起,把进山存在的危险,以及可以如何避免提前告诉他们。并结合他上次进山的实际,列举了不少例子,一一将应对的方法说清楚,要求他们必须执行,不然到时候,吃亏受苦怨不得别人。更倒霉的是要是死在山里,可没人能给他们收尸,顶多就地挖个坑埋了。
众捕快听的心里十分紧张,上次他们进山,有些人就没回去,他们也是见过生死的人了,一般的危险自然不怕,但谁都怕死。杨丛义的警告,他们还是能听进去,毕竟上次太湖县没死几个人,还剿灭了一伙土匪,抓了个头目,这其中很大的功劳都是杨丛义的。
虽然他们不喜欢这个跟他们明显不一样,不是一路人的上司,但他的话还是有些道理,不能不听。
他们能听进去,杨丛义自然就省了不少口舌。
进山之后会怎么样,杨丛义不知道,但愿他们能听进去,也能照做吧。
命令一到,大队人马开拔,继续向天柱山进发。
天柱山是大别山余脉,虽然整体海拔不高,可也是群山连绵起伏,沟壑纵横,溪流众多,有些山头地势陡峭,悬崖峭壁,苍松孤立,难以攀爬,有些山头浑圆坡缓,树木茂密,植被旺盛,难以穿越,另有山头左右相对,期间一江之隔,水流湍急,对面相望,难以相聚。
进山不久便遇一条河流挡住去路,河流不过两丈来宽,水深不过一尺,其间放有大石连接两岸,石上原本有木头覆盖,如今之后零星几根架在上面,人虽可轻松踏石而过,但所带车马物资一时半刻却被挡在河岸,难以行动。
各县捕快过河之后,有少量需要携带的物资还留在河对岸,禁军兵马过河后,对岸也留下不少物资。
物资不过河,众人也不敢轻易继续前进。
所幸,队伍的最后面是运送物资的杂役,铺路架桥自然落在他们身上。不等命令,杂役们便在领队的指挥下,放下物资,进山砍树架桥。
一个时辰不到,一座新的木桥便已初步形成,只见杂役们又从车上取下档板平铺于原木之上,不多时,一座一丈来宽的桥便连接两岸,车马不肖一时半刻,便全都过了河对岸。然后杂役们又把桥上的木板收起,重新放在车上。
杨丛义看得暗暗惊叹,底层人民的智慧和行动能力还真是不能小觑。
过河之后的路便没有之前的路好走,车马行动迟缓,走在前边的捕快们,走不了半个时辰就要停下来,直到后面的人马和物资跟上,才能继续前进。
大队人马山里行进,十分不便,特别是还要携带物资,更是行动困难。捕快们随身带的东西并不多,除了一把刀,每人带的一个包裹,还有就是宿营的帐篷,吃饭的锅碗。但他们也不能丢下后面的人不管,自己先行,毕竟他们随时携带的粮食不多,只够三五天的,剩下的都在队伍的最后。
全队人马走走停停,直到傍晚扎营,一天走了差不多三十里。
第三天依旧是日出后出发,日落前扎营,走了不到三十里。
山里这两天,在路上也见到一些村民,不过他们都是远远的避开,不敢靠近。这些地方是天柱山最外围,官府的势力很容易就能到达,村民常受盘剥,自然对官府畏之如虎,不愿接近。
第四日下午队伍行至一座大山的半山腰,发现一个残破的寺庙,寺庙面积不小,但寺名已然看不清楚,四处焦黑腐朽,早已没人居住,显然是毁于一场大火,看寺庙内外的野草杂木,估计荒废的有些年头了。
当晚大队人马就在寺庙扎营,埋锅造饭。
扎营后不久,何县尉突然找到杨丛义,直接告诉他,所有人马就地长久在寺庙扎营,以后就以寺庙为大本营,五百禁军驻守在这里,各县捕快出去搜寻逃犯,一有消息立刻回报。
杨丛义不知道何县尉将大队人马驻扎在这里的原因是什么,他知道即使他问了,何县尉也不会说,索性就不问。
进山三天,一路平安,没听到任何土匪的动静,自然也就没逃犯的踪迹,如今何县尉决定在寺庙长久驻扎,这让杨丛义心里有些不安。他只得找来各位捕头共同商讨,并把何县尉的决定告诉他们。
各县捕快上次进山的路线都不同,寺庙这里居然都没来过,在场的捕头都是外地人,没有一个是怀宁的,并不知道这里有什么特别之处,需要在这里长久驻扎。
捕头们不知道,怀宁的捕快应该知道,杨丛义立即叫来怀宁捕快中一个年龄较大的捕快。
这个捕快告诉捕头们,这个寺庙以前叫前门寺,自从十多年前山里闹土匪,朝廷派兵来剿灭后,这个寺庙也毁了。至于为什么叫前门寺,那捕快说,因为翻过这座山,就算正式进了天柱山的范围,这座山就相当于是天柱山的前门,所以这寺庙就叫前门寺。
“各位,你们有什么想法?”杨丛义不等捕快离开,就迫不及待的问其他捕头的看法。
“大队人马驻扎在这里是好事,没有他们拖累,我们就可以自由行动,尽早找到逃犯的下落。”
“但我担心,如果我们跟大队人马离的远了,是不是危险也就更大,一旦没有兵马掩护,我们很可能跟上次一样遭到土匪攻击。”
“这个是问题是相对的,如果要安全不冒险,不深入搜素,那就找不到逃犯的下落。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各位说是吗?况且,如果一直有大队兵将跟着,不断延误速度,还会让逃犯提前得到消息,对我们更不利。”杨丛义就怕人心不稳,各有心思。
“杨捕头说的有理,没进山之前我们不是已经商量好,摆脱大队人马,按我们自己的计划搜素吗,现在时机到了,各位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山里情况复杂,官府的势力很难延伸进去,不服管教的悍匪暴民太多了,不得不担心。”
“我们就是吃这碗饭的,再危险不也得进去。”
“山里是情况不明,但只要我们行事小心谨慎,有些危险还是可以避免。就比如不要招摇,山里暴民土匪那么多,不都是受不了盘剥,才躲进去的,对官府的人自然又怕又恨,逮到机会想报复也正常。所以我得放下官府公差的架子,乔装打扮一下,夹起尾巴,把自己变成山里人,既能避免危险,也便于查到逃犯的踪迹。”
“我听张捕头说过,他们上次进山就是穿的便服,才没有引起注意。不像我们,一进山就被盯上,结果吃了大亏。”
“衣着的问题是要注意,但更重要是捕快们的习惯,和对待普通人的态度。进山查探消息,少不得要跟山民打交道,若是不对他们约束一二,轻则查探不出消息,严重的话,会引发与山民的矛盾,山民里有不少就是土匪,到时候冲突一起,又得流血死人。大家回去要跟手下的兄弟们说清楚,毕竟性命攸关,马虎不得。”
说完捕快习惯问题,杨丛义接着又说道:“明天我们依照先前的约定开始搜索,翻过这座山后,宿松县往西边去,望江县往西北,岳西县、太湖县往北,同安县往东北方向,我带怀宁府的人手先向东搜索,然后再向北跟同安县汇合。五日之后,望江县、同安县和怀宁人马向北,与岳西县、太湖县人马汇合,再开始第二轮搜索。宿松县五日之后先回营地,补充物资,之后再向北跟大家汇合。有没有问题?”
众人纷纷答道没问题,只有宿松县捕头不语。
杨丛义道:“宿松县虽然不参与第二轮搜索,但我们其他五县的物资都要靠你们补充,责任重大,没有你们,我们在山里可活不去。”
宿松县捕头听杨丛义说完,感激的回道:“谢杨捕头体谅。”
见众人没有其他要说的了,杨丛义便让大家散了,各自回去召集手下兄弟,做好准备。
宿松县上次进山损失重,这次来的二十人,没有几个是真正的捕快,几乎都是杂役,搜索任务对他们来说有些困难,但运送补充物资,却正好合适。
当日,杨丛义找到何县尉,说明了各县捕快明日开始进山搜索逃犯踪迹,一有逃犯的消息,就会派人回来通报,也请他及时给各县捕快补充物资。
各县捕快主动要求进山,何县尉求之不得,满口答应,让他们放心去,物资都是小事,可以随时回营地来取。
看着何县尉很高兴的样子,杨丛义心有不安,虽然知道他会有小动作,却也无能为力,毕竟那五百禁军是他掌管,要是他想直接提军去剿匪,那他只能由他去,谁也拦不住,但他应该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协助官府抓逃犯和动兵剿匪有多大的区别他肯定知道,除非不想做官了。
想不明白何县尉在高兴什么,杨丛义也就不去想了,管他的,先找到逃犯再说吧。
当天晚上吃过晚饭,杨丛义把怀宁衙门的捕快全部召集在一起,把进山存在的危险,以及可以如何避免提前告诉他们。并结合他上次进山的实际,列举了不少例子,一一将应对的方法说清楚,要求他们必须执行,不然到时候,吃亏受苦怨不得别人。更倒霉的是要是死在山里,可没人能给他们收尸,顶多就地挖个坑埋了。
众捕快听的心里十分紧张,上次他们进山,有些人就没回去,他们也是见过生死的人了,一般的危险自然不怕,但谁都怕死。杨丛义的警告,他们还是能听进去,毕竟上次太湖县没死几个人,还剿灭了一伙土匪,抓了个头目,这其中很大的功劳都是杨丛义的。
虽然他们不喜欢这个跟他们明显不一样,不是一路人的上司,但他的话还是有些道理,不能不听。
他们能听进去,杨丛义自然就省了不少口舌。
进山之后会怎么样,杨丛义不知道,但愿他们能听进去,也能照做吧。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16527/32375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