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95节
推荐阅读:碎星、临时夫妻(nph)、【年代婊】重生后又娇媚勾人(nph 插足)、炸厨房、【星际abo】洛希极限(H)、晴日物语、珀迪达之雾【简】、恶督心奴(1v1,sc)、无双局(1v2 父子丼)、私生女(np 强制 骨科)、
齐政知道,未来会进入数字时代,作为整个文明的基石,农业也不例外。
再说得科幻点,就是从碳基文明时代自然周期驱动的农业,将被推向硅基文明的数据驱动的超级农业。
因此,整合后的嘉谷农业实验室,将重点转向两个方向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主要是用新的检测和图谱绘制方法发现和获取作物基因组,培育优良作物品种,位于西北的制种中心将是一个重要据点。
农业信息技术主要是围绕大数据的使用、分析、服务,遍布在整个农业生态链条里。
在资本市场上,农业一直不是一个好的行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商业化农业生产十分复杂,涉及生物学、气象和人类活动。
农民在耕种过程中需要做出许多决定哪块地要先种,种什么作物?选哪种型号的种子、化肥、农药?施肥、灌溉的频率如何把握?
诸多决定林林总总有四五十项之多,但是人不是机器,很容易出错,一旦犯错,可能一年浪费了。
而通过卫星拍照、传感器监测等手段为农民更详细的农业数据,从而产生分析、见解和更好的决定,再通过精准农业技术进行部署……
老实讲,这样的手段,是灵阵无法做得到的。
这也是齐政为什么一定要攀真正科技树的原因。
齐政在集团中提出,实验室每年的研发经费,要占到集团收入的8以上。
这在传统行业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往往只有那些科技类巨头,才会进行如此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嘉谷众人虽然吃惊于齐政的决心,但齐政才是集团的所有者,赚多少钱理论上都可以说是他的,他能舍得从口袋了掏出高强度投入,没有人会不识趣地反对。
被巨大馅饼砸中的陈建章乐不可支,一向稳重的他,都敢对齐政立下军令状了“只要保持这样的研发投入强度,实验室有信心推动一场超级农业革命的发生!”
齐政相信他能做到。
只要实验室建立完善的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研发体系,即使没有灵阵,嘉谷的基本盘也是稳了;如果再辅以灵阵提升上限,推动一场农业革命不是梦话。
……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嘉谷的食品饮料体系。
甚至于更加适用。
因为农业好歹有灵阵托底,但在食品饮料上,灵阵很难起到直接作用。
无论是啤酒还是牛奶,齐政最多是通过灵阵改善原材料,在具体工艺上就无能为力了。
但不得不说,而在国内,像齐政这样要在食品饮料领域加强研发,绝对是“异端”。
虽然国内的食品工业将是国内外主营业务收入唯一超过10万亿元的产业,但行业内通常都是“重营销、轻研发”。
毫不客气地说,比起可怜的研发费用,食品企业在营销上慷慨得多,甚至于一个明星的代言费都要高于研发投入。
其实,食品工业研发占比低于高科技产业是正常的,毕竟食品工业在技术含量上,对比其他高科技产业并无太高门槛。
就拿可口可乐为例。
很多人都听说过关于可口可乐的一些传说据说可口可乐的配方超级值钱、超级绝密,其原始配方被保存在亚特兰大一家银行的保险箱里,保险箱的钥匙由公司的3名高级职员保管,这三人身份绝对保密,并且不能同时乘坐一架飞机,以免发生事故全军覆没。另外,可口可乐的生产方法也比较独特,公司浓缩糖浆和把糖浆配成可乐的技术,合作工厂只负责把糖浆配成可乐,完全接触不到核心配方……
事实证明,可口可乐公司把秘方搞得神乎其神的,不过是一种营销噱头,让人们感觉物有所值罢了。
从化学角度来讲,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肯德基,他们的配方早就不是能够阻挡竞争者进入的壁垒了。
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等等一大堆检测,很容易就能得到产品的成分组成,再通过逆向推导就能知道原材料的种类。
这样做出来的可乐,口感虽然不会跟可口可乐一模一样,但是达到95的相似度是没问题的,消费者也根本喝不出来。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持续经营多年的品牌形象,庞大的生产规模,可怕的销售体系,才是可口可乐真正的竞争力。
但这不是说在食品行业,研发就毫无意义。
恰恰相反,随着食品消费市场从过去的“单一化”转入“品类多元化”,要实现多元化应对市场竞争,研发方面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投入。
目前国内的食品行业,靠广告营销建立起来的品牌是否经得起检验,十分值得怀疑;过于轻视研发,对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必然会产生制约。
看看作为国际食品巨头的雀巢就知道了,研发一直是它的强项。
雀巢拥有世界上庞大的私营食品和营养研究机构,在全球拥有30个左右研发中心以及5000名研发人员——别说食品行业,国内多少所谓的高科技企业,都没有这样的研发团队规模。
齐政知道,未来十多年,食品和饮料领域更加是瞬息万变,只有凭借有意义的创新产品,才能真正吸引消费者。
目前无论是清源啤酒还是嘉谷乳业,都是刚起步,正是扩张市场的关键期,根本没有精力投入研发,因此还是由总部建立食品研发实验室,既负责奶品、啤酒等品类的产品创新,也支持食品饮料包装的研发,同时还有质量工程、食品安全技术研究……
而在陈建章的建议下,两个实验室都与国内的大学和研发机构展开紧密合作。
研发就是吞金兽,齐政签支票都签得心痛不已。
但看着慢慢成形的两大实验室,还是很欣慰的。
以技术研发奠基,虽然投入大了点,也慢了点,但这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开挂一时爽,一直开也是蛮累的。
这绝不是为了偷懒。
……
第142章 大豆风云之始
8月12日,国内一片岁月静好。
而在美国,随着农业部公布的一份月度报告,开始潜流暗涌。
当天,齐政就接到了在美国一直关注大豆期货的姜平的电话“又被你说中了,美国农业部大幅调低美豆的产量,理由是天气干燥。”
齐政闻言意味深长地呵呵一笑“果然不出我所料啊,姜大哥,你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有几分真几分假?”
姜平说道“我们自己对美国部分大豆的产区、产量和收获量做了一定统计,也得到了一些气象预测数据,结论是没有大规模减产的迹象,不过我们的数据肯定不如美国农业部的周全,真假很难说。”
齐政眯起眼睛“不管真假,相信这只是开始。如果我猜得没错,很快美国就要跟我们国家谈谈大豆进口的问题了。”
姜平沉默了一下,然后问道“你的意思是认为他们公布的数据不实?”
齐政道“预测嘛,从来都不是完美的,甚至往往是不正确的,不是过高就是过低。你觉得,这次美豆产量预测是过高的可能性大呢,还是过低的可能性大?”
电话里,姜平的声音有些失真“……站在我们基金的立场,当然是希望数据真实最好,我们基金可是事先看多大豆期货,如果预测数据来个反转,我们就亏大了。”
齐政淡淡一笑“现在肯定是‘利多’消息,基金会应该能小赚一笔,特别是事关接下来中美之间的博弈,我猜价格会继续猛涨。姜大哥,要不要打个赌,看看我的预测准不准?”
姜平笑道“呵呵,你的眼光一向有点毒,不赌!”
“啧,真没劲,姜大哥你一点挑战精神都没有。”
“……”
挂了电话,齐政回想着姜平传递的消息,陷入了思考。
04年的大豆危机,可以说是国内大豆加工业的一个转折点。
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这场危机的,就在今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这份美豆产量预测报告上。
齐政对即将到来的大豆危机不敢说了如指掌,但对一些关键节点还是印象深刻的,在提前关注下,姜平就根据齐政的预测布局大豆期货市场,并在报告出来的第一时间通知了齐政。
关于大豆,对我们国家来说,真的是一言难尽。
众所周知,我国是大豆的发源国,用大豆制成的食品更是数不胜数,每一道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在19世纪早期,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原产于我国的大豆乘上远洋的巨轮,来到地球另一端的美洲大陆,成为当地的新物种。
不过在当时的欧洲和美国,大豆一直都不是制作食物的主要原料。欧洲人主要是用大豆作为饲料,而美国则利用大豆能够固氮的性质,种植大豆提高耕地的有机氮含量,生产出来的大豆,则直接送去榨油厂。但由于当时榨油技术所限,榨出来的油有股青草味,因而没有进入厨房,而是变成油漆刷在了汽车上。
直到二十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油脂短缺,大豆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又一次进入了美国人的视线。
美国不但开始加大对华的大豆引种力度,还曾要求其引种者收集中国人用大豆制作“奶酪”(就是豆腐)的技术。至此,大豆在美国开始站稳脚跟。
不过此时的美国,大豆主要还是依赖东亚进口。
直到二战时期,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大豆生产量最高的国家,约占据世界大豆产量的90。
到了二战期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切断了东亚对美国运输大豆的交通线,同时,在战争期间,黄油的生产也遭遇到了阻力,不得不使用人造黄油替代……
以上种种因素迫使美国自力更生,自己生产大豆。
1941年美国农业部开始第一个政府大豆价格支持计划,鼓励农民生产大豆。结果一年之后,美国的大豆产量就超过了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一直保持到今天。而且到1973年,大豆已经成为美国的头号经济作物,并领先于小麦和玉米。
我国大豆在90年代中期之前基本是不需要进口的,不过其后,大豆进口开始迅速增长。
在01年大豆进口达到1394万吨的历史高点之后,为了保护国内大豆生产,国家出手了。
当年6月份我国颁布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要求进口农产品原材料要向农业部申请“安全证书”。
这还没完。就在去年,农业部又公布了针对转基因农产品采取的临时措施向国内出口转基因生物的境外公司,在申请安全证书的基础上,持本国或第三国有关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有效文件,向农业部申请“临时证明”,审查合格者方可在30天内被发放证明……
客观来说,这一套连环拳是相当厉害的技术壁垒。
因为申领安全证书需要货物到达我国口岸之后进行,一旦获不得批准,巨大的损失将由美国供应商承担。
而且除了设置“安全证书”关卡,去年3月,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转基因大豆还被停牌了。
这两项措施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去年进口大豆量降至1132万吨。
但美国也不是好惹的。
所谓有来有往。今年三月,美国突然对我国铸铁管配件征收反倾销税,中美贸易战风生水起。三个月后,又对糖精征收反倾销税……
直到美国农业部发布月度供需报告调减美豆产量。
……
齐政基于记忆的预测没有错。
8月25日,美国农业部宣布,美方有可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中方阻止美豆进口的问题,并声称中方以缺乏科学根据的植物检疫为由“无端中端”美豆的进口。
双重施压下,在美方商务部部长带着缩小贸易赤字的任务访华后,两项具有政治示诚意义的采购大单被抛向美国一是价值67亿美元的飞机、汽车合同;其二是包括14亿美元大豆在内的农产品及电信合同。
齐政看到这个相关报道后,扼腕叹息。
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也许在决策者看来,多进口还是少进口一些美豆似乎并不重要,特别是这项举措是为了实现更广泛的国际政治目的。
但美国在这项农产品采购的背后,还有着一连串的后手,看似简单的美豆采购,带来了国内豆农和大豆加工业的连锁反应,绝对出乎了决策者的意料之外。
……
再说得科幻点,就是从碳基文明时代自然周期驱动的农业,将被推向硅基文明的数据驱动的超级农业。
因此,整合后的嘉谷农业实验室,将重点转向两个方向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主要是用新的检测和图谱绘制方法发现和获取作物基因组,培育优良作物品种,位于西北的制种中心将是一个重要据点。
农业信息技术主要是围绕大数据的使用、分析、服务,遍布在整个农业生态链条里。
在资本市场上,农业一直不是一个好的行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商业化农业生产十分复杂,涉及生物学、气象和人类活动。
农民在耕种过程中需要做出许多决定哪块地要先种,种什么作物?选哪种型号的种子、化肥、农药?施肥、灌溉的频率如何把握?
诸多决定林林总总有四五十项之多,但是人不是机器,很容易出错,一旦犯错,可能一年浪费了。
而通过卫星拍照、传感器监测等手段为农民更详细的农业数据,从而产生分析、见解和更好的决定,再通过精准农业技术进行部署……
老实讲,这样的手段,是灵阵无法做得到的。
这也是齐政为什么一定要攀真正科技树的原因。
齐政在集团中提出,实验室每年的研发经费,要占到集团收入的8以上。
这在传统行业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往往只有那些科技类巨头,才会进行如此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嘉谷众人虽然吃惊于齐政的决心,但齐政才是集团的所有者,赚多少钱理论上都可以说是他的,他能舍得从口袋了掏出高强度投入,没有人会不识趣地反对。
被巨大馅饼砸中的陈建章乐不可支,一向稳重的他,都敢对齐政立下军令状了“只要保持这样的研发投入强度,实验室有信心推动一场超级农业革命的发生!”
齐政相信他能做到。
只要实验室建立完善的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研发体系,即使没有灵阵,嘉谷的基本盘也是稳了;如果再辅以灵阵提升上限,推动一场农业革命不是梦话。
……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嘉谷的食品饮料体系。
甚至于更加适用。
因为农业好歹有灵阵托底,但在食品饮料上,灵阵很难起到直接作用。
无论是啤酒还是牛奶,齐政最多是通过灵阵改善原材料,在具体工艺上就无能为力了。
但不得不说,而在国内,像齐政这样要在食品饮料领域加强研发,绝对是“异端”。
虽然国内的食品工业将是国内外主营业务收入唯一超过10万亿元的产业,但行业内通常都是“重营销、轻研发”。
毫不客气地说,比起可怜的研发费用,食品企业在营销上慷慨得多,甚至于一个明星的代言费都要高于研发投入。
其实,食品工业研发占比低于高科技产业是正常的,毕竟食品工业在技术含量上,对比其他高科技产业并无太高门槛。
就拿可口可乐为例。
很多人都听说过关于可口可乐的一些传说据说可口可乐的配方超级值钱、超级绝密,其原始配方被保存在亚特兰大一家银行的保险箱里,保险箱的钥匙由公司的3名高级职员保管,这三人身份绝对保密,并且不能同时乘坐一架飞机,以免发生事故全军覆没。另外,可口可乐的生产方法也比较独特,公司浓缩糖浆和把糖浆配成可乐的技术,合作工厂只负责把糖浆配成可乐,完全接触不到核心配方……
事实证明,可口可乐公司把秘方搞得神乎其神的,不过是一种营销噱头,让人们感觉物有所值罢了。
从化学角度来讲,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肯德基,他们的配方早就不是能够阻挡竞争者进入的壁垒了。
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等等一大堆检测,很容易就能得到产品的成分组成,再通过逆向推导就能知道原材料的种类。
这样做出来的可乐,口感虽然不会跟可口可乐一模一样,但是达到95的相似度是没问题的,消费者也根本喝不出来。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持续经营多年的品牌形象,庞大的生产规模,可怕的销售体系,才是可口可乐真正的竞争力。
但这不是说在食品行业,研发就毫无意义。
恰恰相反,随着食品消费市场从过去的“单一化”转入“品类多元化”,要实现多元化应对市场竞争,研发方面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投入。
目前国内的食品行业,靠广告营销建立起来的品牌是否经得起检验,十分值得怀疑;过于轻视研发,对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必然会产生制约。
看看作为国际食品巨头的雀巢就知道了,研发一直是它的强项。
雀巢拥有世界上庞大的私营食品和营养研究机构,在全球拥有30个左右研发中心以及5000名研发人员——别说食品行业,国内多少所谓的高科技企业,都没有这样的研发团队规模。
齐政知道,未来十多年,食品和饮料领域更加是瞬息万变,只有凭借有意义的创新产品,才能真正吸引消费者。
目前无论是清源啤酒还是嘉谷乳业,都是刚起步,正是扩张市场的关键期,根本没有精力投入研发,因此还是由总部建立食品研发实验室,既负责奶品、啤酒等品类的产品创新,也支持食品饮料包装的研发,同时还有质量工程、食品安全技术研究……
而在陈建章的建议下,两个实验室都与国内的大学和研发机构展开紧密合作。
研发就是吞金兽,齐政签支票都签得心痛不已。
但看着慢慢成形的两大实验室,还是很欣慰的。
以技术研发奠基,虽然投入大了点,也慢了点,但这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开挂一时爽,一直开也是蛮累的。
这绝不是为了偷懒。
……
第142章 大豆风云之始
8月12日,国内一片岁月静好。
而在美国,随着农业部公布的一份月度报告,开始潜流暗涌。
当天,齐政就接到了在美国一直关注大豆期货的姜平的电话“又被你说中了,美国农业部大幅调低美豆的产量,理由是天气干燥。”
齐政闻言意味深长地呵呵一笑“果然不出我所料啊,姜大哥,你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有几分真几分假?”
姜平说道“我们自己对美国部分大豆的产区、产量和收获量做了一定统计,也得到了一些气象预测数据,结论是没有大规模减产的迹象,不过我们的数据肯定不如美国农业部的周全,真假很难说。”
齐政眯起眼睛“不管真假,相信这只是开始。如果我猜得没错,很快美国就要跟我们国家谈谈大豆进口的问题了。”
姜平沉默了一下,然后问道“你的意思是认为他们公布的数据不实?”
齐政道“预测嘛,从来都不是完美的,甚至往往是不正确的,不是过高就是过低。你觉得,这次美豆产量预测是过高的可能性大呢,还是过低的可能性大?”
电话里,姜平的声音有些失真“……站在我们基金的立场,当然是希望数据真实最好,我们基金可是事先看多大豆期货,如果预测数据来个反转,我们就亏大了。”
齐政淡淡一笑“现在肯定是‘利多’消息,基金会应该能小赚一笔,特别是事关接下来中美之间的博弈,我猜价格会继续猛涨。姜大哥,要不要打个赌,看看我的预测准不准?”
姜平笑道“呵呵,你的眼光一向有点毒,不赌!”
“啧,真没劲,姜大哥你一点挑战精神都没有。”
“……”
挂了电话,齐政回想着姜平传递的消息,陷入了思考。
04年的大豆危机,可以说是国内大豆加工业的一个转折点。
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这场危机的,就在今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这份美豆产量预测报告上。
齐政对即将到来的大豆危机不敢说了如指掌,但对一些关键节点还是印象深刻的,在提前关注下,姜平就根据齐政的预测布局大豆期货市场,并在报告出来的第一时间通知了齐政。
关于大豆,对我们国家来说,真的是一言难尽。
众所周知,我国是大豆的发源国,用大豆制成的食品更是数不胜数,每一道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在19世纪早期,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原产于我国的大豆乘上远洋的巨轮,来到地球另一端的美洲大陆,成为当地的新物种。
不过在当时的欧洲和美国,大豆一直都不是制作食物的主要原料。欧洲人主要是用大豆作为饲料,而美国则利用大豆能够固氮的性质,种植大豆提高耕地的有机氮含量,生产出来的大豆,则直接送去榨油厂。但由于当时榨油技术所限,榨出来的油有股青草味,因而没有进入厨房,而是变成油漆刷在了汽车上。
直到二十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油脂短缺,大豆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又一次进入了美国人的视线。
美国不但开始加大对华的大豆引种力度,还曾要求其引种者收集中国人用大豆制作“奶酪”(就是豆腐)的技术。至此,大豆在美国开始站稳脚跟。
不过此时的美国,大豆主要还是依赖东亚进口。
直到二战时期,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大豆生产量最高的国家,约占据世界大豆产量的90。
到了二战期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切断了东亚对美国运输大豆的交通线,同时,在战争期间,黄油的生产也遭遇到了阻力,不得不使用人造黄油替代……
以上种种因素迫使美国自力更生,自己生产大豆。
1941年美国农业部开始第一个政府大豆价格支持计划,鼓励农民生产大豆。结果一年之后,美国的大豆产量就超过了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一直保持到今天。而且到1973年,大豆已经成为美国的头号经济作物,并领先于小麦和玉米。
我国大豆在90年代中期之前基本是不需要进口的,不过其后,大豆进口开始迅速增长。
在01年大豆进口达到1394万吨的历史高点之后,为了保护国内大豆生产,国家出手了。
当年6月份我国颁布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要求进口农产品原材料要向农业部申请“安全证书”。
这还没完。就在去年,农业部又公布了针对转基因农产品采取的临时措施向国内出口转基因生物的境外公司,在申请安全证书的基础上,持本国或第三国有关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有效文件,向农业部申请“临时证明”,审查合格者方可在30天内被发放证明……
客观来说,这一套连环拳是相当厉害的技术壁垒。
因为申领安全证书需要货物到达我国口岸之后进行,一旦获不得批准,巨大的损失将由美国供应商承担。
而且除了设置“安全证书”关卡,去年3月,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转基因大豆还被停牌了。
这两项措施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去年进口大豆量降至1132万吨。
但美国也不是好惹的。
所谓有来有往。今年三月,美国突然对我国铸铁管配件征收反倾销税,中美贸易战风生水起。三个月后,又对糖精征收反倾销税……
直到美国农业部发布月度供需报告调减美豆产量。
……
齐政基于记忆的预测没有错。
8月25日,美国农业部宣布,美方有可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中方阻止美豆进口的问题,并声称中方以缺乏科学根据的植物检疫为由“无端中端”美豆的进口。
双重施压下,在美方商务部部长带着缩小贸易赤字的任务访华后,两项具有政治示诚意义的采购大单被抛向美国一是价值67亿美元的飞机、汽车合同;其二是包括14亿美元大豆在内的农产品及电信合同。
齐政看到这个相关报道后,扼腕叹息。
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也许在决策者看来,多进口还是少进口一些美豆似乎并不重要,特别是这项举措是为了实现更广泛的国际政治目的。
但美国在这项农产品采购的背后,还有着一连串的后手,看似简单的美豆采购,带来了国内豆农和大豆加工业的连锁反应,绝对出乎了决策者的意料之外。
……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17628/33987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