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超级农业强国 > 超级农业强国 第327节

超级农业强国 第327节

推荐阅读:碎星临时夫妻(nph)【年代婊】重生后又娇媚勾人(nph 插足)炸厨房【星际abo】洛希极限(H)晴日物语珀迪达之雾【简】恶督心奴(1v1,sc)无双局(1v2 父子丼)私生女(np 强制 骨科)

    但嘉谷有条件地开放嘉谷牛奶的海外生产后,就彻底分化了资本阶级。
    难道美国资本阶级不知道嘉谷对内对外的区别对待?
    当然不会,但是,那又怎样?
    只要他们有渠道获得“高能生长因子”,谁会关心为公众服务的问题?
    在美国这个由“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世界主义”主导的国家,到处都散发着财富和权利的气息,为国家服务、贡献的意愿,越来越薄弱。
    以精致的利己主义为主流,以个人主义、世界主义为目标为荣耀,国家注定会失去领导力。很简单的道理,一个人人为己的社会,是没有凝聚力的。
    若林哲不知道后世有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让西方国家的这个缺陷暴露无遗。但是他知道,岛国也受到了这种影响。
    曾经的岛国,为了强大起来,人们会凝聚成一团,将自己的利益让步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但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在西方文化的侵略下,大肆渲染个人主义,岛国社会也从集体主义导向逐渐转化为个人主义倾向。
    想到这,他突然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中国的复兴,对西方国家来说,最大的威胁,其实恰恰不在物质层面,而在包括“为国家贡献”在内的精神层面——嘉谷可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为直接的竞争对手,没有谁乐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高鸿董事会拒绝了丸红提出的37.2亿美元的报价,而选择了仅仅多付出一批“名额”的嘉谷集团。
    短短的一周时间,他就从满怀信心到失落不已。
    美国粮商的威胁不放在他眼里——自从丸红正式收购高鸿的消息传出后,嘉吉、邦吉等有合作关系的美国粮商无不发出“他们很生气”的威胁。
    但是,国内的扯后腿才让他心力交瘁。
    譬如此时……
    “部长,董事会发来通告,再次要求我们及时止损。”被提拔为助手的太田明夫汇报道。
    丸红为了并购高鸿,现在已经投入了超过7000万美元的资金,如果输了,这笔费用自然得不到半点补偿。
    对丸红这样的巨头来说,亏损几千万美元倒不是不可以接受。为了扩张,他们每年沉没的扩张成本高达数亿美元,但这并不意味着董事会会喜欢这些损失。
    若林哲以集团执行董事的身份,在美国待了这么久,就是担心马有失蹄。却未想,马蹄子还没彻底摔倒,就先被国内绊住了脚。
    “还有什么?”看到太田明夫欲言又止的表情,若林哲绷着脸问道。
    “总部还派来了一名代表,打算向嘉谷示好,以争取到购买更多仙茗大米的机会……”太田明夫扯了扯嘴角道。
    “我知道了,最近的航班在哪里?”
    太田明夫暗暗发傻:“部长,不需要您亲自回国吧,通过电话或视频与董事会沟通不更方便吗?”
    “不……”若林哲低眉耷眼,满心痛苦道:“我是想让你将他塞进最近的一趟航班,马上踢回国内!”
    八嘎,被人家一路平推还不够,还要过去跪舔?有没有点骨气了?
    ……
    第581章 功成
    在击败所有的竞争对手后,嘉谷和美国第三大谷物交易商高鸿进入了后期谈判。
    后期的谈判关乎经营管理、文化冲突等带来的磨合问题。
    譬如高鸿被收购后关键的内部组织和经营结构变动问题。在美国,雇佣法和劳动法对于雇员就业的各个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一旦在交易条件上达成了保留原有员工团队的协议,后续的裁员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会引发法律纠纷,因此要极为慎重。
    一般来说,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为了达成目标,都会给出类似“不裁员”的承诺。但嘉谷明显更有底气。
    嘉谷只对人才给出了承诺。譬如管理层,嘉谷和高鸿管理团队达成了长期雇佣协议,并购后,嘉谷集团只会派驻一两个代表,具体经营由高鸿原管理团队负责。
    还有就是高鸿的顶尖交易员。这些国际级的粮食业务人才,嘉谷一个都不放过,第一时间就开出了更高的薪酬,确保他们不会在收购的动荡期被竞争对手挖去。
    这时候就体现出并购私人企业的好处了。只要搞定了股东、管理层和公司骨干,普通员工连浪花都掀不起来。
    在紧锣密鼓的谈判后,7月3日,嘉谷与美国高鸿达成共识,嘉谷拟以53亿美元全资收购后者,收购价格包括购买公司100%股权和承担的17亿美元债务两部分。
    高鸿的谷物调运能力达3800万吨,其中3000万吨供美国本土销售,余下800万吨则多作出口。嘉谷本身的1500吨贸易量与此叠加,则总贸易量可达2300万吨,将占业界推测的世界总贸易量2.4亿吨的近10%份额。
    嘉谷通过收购高鸿,不但充实了在美谷物收购网、增强自身调运力,还能进一步扩大对非洲以及中东等地的谷物销售。
    同时,因高鸿在美国肥料和能源市场亦有相当份额,拥有59座配备了混合设备和终端处理站的肥料厂,嘉谷收购成功后,如将在美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业务整合,预计其在美肥料贸易额可提高到14%,攀至该国首位……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高鸿之于嘉谷,都是一顿丰盛的大餐了。
    但要真正吞下这一顿大餐,还要得到各国有关反垄断法的批准许可。
    第二天,嘉谷就正式向中美两国的相关机构提交了审查文件。
    关键时刻还是自家人最给力。中国商务部最先通过裁定,宣布无附加任何限制性条件批准这笔交易。
    要知道,齐政印象中,平行时空中,丸红对高鸿的收购在中国的审定几乎被拖了一年,而且最后还被附加了限制性条件批准——丸红和高鸿继续作为独立实体向中国销售大豆,组建两支独立的运营团队,并在两者之间设置防火墙,确保双方不会交换市场情报。原因是“中国大豆高度依赖进口,国内大豆压榨企业集中度低……议价能力较弱,此项经营者集中可能进一步削弱下游(中国)大豆压榨企业的议价能力。”
    但换成是嘉谷,中国方面巴不得市场集中,以保障关键大宗商品的供应渠道了,因此在程序范围内是以最快的速度批准了这笔交易。
    现在只剩美国方面了。
    此时,无论是紧张的嘉谷团队,还是竞争对手们,都在或屏息或做小动作中,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理论上,对于丸红商社来说,他们还是有机会的。只要美国司法部、联邦贸易委员会等任何一家机构否决了这笔交易,他们都能借机翻身。
    嘉谷团队紧张的地方也在于此了。虽然该做的公关游说都做了,但谁知道美国政客会不会抽风呢?
    当然,美国政客抽风的后果也会十分严重。他们可以在对民众做出承诺后,当做是放屁;但是对资本的承诺,无论如何也是要做到的。因为,对资本出尔反尔的政客,会彻底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好在,最坏的结果没有出现。
    随后,美国司法部、联邦贸易委员会、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相继批准了嘉谷收购高鸿的交易案——至此,嘉谷对高鸿的全资并购,终成定局!
    功成的消息传来,齐政都不由自主地用力挥了挥拳头,与张泽宏相视大笑。
    无论是嘉谷团队的员工们,还是聘请的数目庞大的律师团和会计师团队们,此刻的心情都是无比的激动。
    对于前者,这或许是他们一生中距离大型跨国并购战役最近的一次了;对于后者,一旦并购成功,就意味着他们拿下了一张长期饭票。
    胜利者享受盛宴,失败者自品苦果。
    但谁也无法否认,这一瞬间,世界粮商的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
    53亿美元,335亿人民币,无论放在哪个国家,都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从金额来看,这无疑是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最大一起企业并购,也是中国粮食产业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
    这一笔交易,马上包揽了各国的财经新闻头条。
    “一位能动摇世界粮食市场的中国人”——这是《纽约日报》的财经版头条标题给齐政的赞誉。
    《华尔街日报》则酸溜溜地报道:“短短3年前,中国进口的玉米数量还可以忽略不计。但今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玉米进口大国,农产品市场正在对这个‘游戏规则改变者’议论纷纷,中国粮食公司就收购了美国粮仓……”
    反而是岛国媒体,虽然对本国的丸红商社落败表示遗憾,但对嘉谷表达了由衷的敬意:“中国嘉谷此举,堪比三井物产上个世纪对美国大粮商库克工业的收购。但三井踏出国际粮商的关键性一步,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而中国嘉谷,只花了短短几年时间……”
    嗯,据说这是岛国财团对嘉谷的示好。
    而在中国国内,嘉谷对美国高鸿的成功收购,也带来了强烈的震动。
    虽然大多数人在此前都没有听说过高鸿,但并不妨碍他们对收购金额的膜拜——旺达集团出资26亿美元收购美国amc影院公司的记录,仅仅一个月,就被嘉谷刷新了。
    只有真正的业内人士,才明白金钱以外的意义。
    虽然官方表示,这是公司的市场行为。但国内外的业界人士,都一致以为,这一收购对中国是有战略意义的。
    ……
    第582章 补强短板
    国粮集团战略研究部内,一片兵荒马乱。
    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响成了一串,来回记录要点的员工行色匆匆,一溜小跑,不时有抱着文件夹的人员迎头相撞。
    副总经理顾嵩熟视无睹,双手叉腰怒吼道:“大家快一点,我要在中午之前,得到关于嘉谷并购高鸿的评估报告。”
    下方只传来参差不齐的应答声。
    要说嘉谷成功收购美国高鸿后,国内企业受打击最大的,无疑是国粮集团了。
    成立之初即作为中国粮食贸易主渠道的国粮集团,在国家的期待中,是要承担起别的企业难以承担的业务,比如重大的粮油贸易和进出口、大规模实施北粮南运、布局全球粮源等。
    从宏观来看,通过进口粮食调剂市场余缺,是大势所趋。但问题是,中国缺乏粮食定价权。
    粮食的安全毕竟是国家安全问题,要突围西方的资本控制,中国迫切需要寻求一个集团化的资本运作方案,通过整合全产业链以制衡外资粮商集团。
    好消息是,这个方案出现了;坏消息是,主角不是国粮集团。
    连顾嵩都为宁董事长暗暗头疼,要是被上面问起来,这得有多尴尬!
    这种尴尬,灼烧着包括他在内的国粮管理层的脸面;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想办法奋起直追。
    他收拾了一下心情,才转身走进战略研究部赵总经理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赵总经理将报道嘉谷收购高鸿的报纸“啪”的丢回桌上,表情颇为无奈,道:“这个嘉谷,还真的挺了不起的。”
    顾嵩不动声色地捡起报纸,道:“是啊,以一家私营公司的身份,收购了海外的大粮商,加强了对全球供应链的控制和影响,属实了不起。”
    很多事,只有做了,才知道困难。
    美国高鸿出手资产的消息一度摆上国粮集团的案头,但是,还没等国粮找到机会下手,丸红和嘉谷对高鸿的竞购就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又还没等国粮捋清谁拿下高鸿的机会更大,嘉谷就一鼓作气地将高鸿纳入了旗下。
    人家是怎么公关的?是怎么融资的?是怎么取得突破的?后续的策略是什么?
    犹未可知。
    但这就是粮食战争!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一角。
    赵总经理默默品咂着其中的差距,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颤栗,但最后只能喟然道:“现在的嘉谷,才真的是如虎添翼了。”
    “嗯,可以说,他们补齐了最后一块短板。”顾嵩心有戚戚地叹息道。
    别看此前嘉谷在国内的业务发展声势惊人,但在国际粮食贸易中,嘉谷只能算是个“弱鸡”。
    跨国粮商实力的高低,取决于三要素的最佳组合——大规模低成本的采购力、稳定富有竞争力的销售力、效率的运输力。
    他们承认嘉谷这三点在国内做得不错,但是在海外,除了在俄远东的大豆生产基地和在澳洲的糖业公司做得不错外,在其他地区,几乎是空白。
    ——充足的采购渠道和销售渠道很好理解,但是“效率的运输力”在跨国粮食贸易中,容易被人忽视,却是强有力的竞争力,而美国一直具有这方面的优势。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17628/33996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