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超级农业强国 > 超级农业强国 第405节

超级农业强国 第405节

推荐阅读:碎星临时夫妻(nph)【年代婊】重生后又娇媚勾人(nph 插足)炸厨房【星际abo】洛希极限(H)晴日物语珀迪达之雾【简】恶督心奴(1v1,sc)无双局(1v2 父子丼)私生女(np 强制 骨科)

    “我举个例子,嘉谷农业一直保持着为土地增加有机养料,尽量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以保证作物纯天然。”
    “这一点嘉里倒是可以学,但有一点是学不了的嘉谷用有机肥代替化肥,成本甚至能做到比化肥还低。”
    郭奎的表情,也从o,迅速的变成了0。
    他就算再无知,也知道哪怕在全球范围内,有机肥的成本远高于化肥成本,要不然“绿色有机”早就大行其道了。
    乔如海声音没什么变化:“意外不?这是嘉谷从不公开的资料,但我这么多年来跟踪研究,可以肯定地说,大差不离。”
    “你想说嘉里能否复制?”乔如海顿了一下,笑笑道:“我用一个故事解释前苏联航母总工程师被问及如果想要瓦良格号航母完工,究竟需要什么?他的答案是,需要苏联,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工业军事委员会,以及9个国防工业部门,还有600多个相关专业和8000多家配套厂家……我的答案也类似。”
    郭奎不出意料的沉默了。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有样学样,益海嘉里需要先建立一套农牧废弃物收集及能源化体系,上溯一环又需要建立现代化的大型养殖场,再上溯一环还需要建立海上“藻”场以补充绿肥原料……
    天了噜,我为什么要干这些,我只是想卖卖米面油而已。
    乔如海看着郭奎一言难尽的表情,安慰道:“其实,米面油这些日常最需要的主食,并不是一盘好生意。益海嘉里有强大的政商关系,强大的胆量,强大的管理能力,短短数十年,就成为中国粮油巨头之一,已经足够耀眼了……”
    郭奎一点也没有感觉被安慰到:“我知道,你是想说,既生瑜何生亮,对吧?”
    乔如海露出一个诧异的表情。
    郭奎嘴角抽动了一下:“我虽然是马来亚国籍,但我也是华人,三国还是看过的。”
    乔如海同志耸耸肩:“我其实是想说,保持这样的认知,可以让你的心情轻松点。”
    “……”
    ……
    第712章 扣帽子的来了
    嘉谷小麦升级计划的横空出世,着实是打碎了无数人的如意算盘。
    从强筋小麦到中筋小麦再到弱筋小麦无所不种,嘉谷系合作社在小麦主产区遍地开花,部分优秀的二三梯队的小麦加工厂相继加入嘉谷的小麦供应体系……
    这样的大展拳脚,在其他同行眼中,只余仰望的空间,就好像自己开着拖拉机,抬头一看,一架直升机从头顶掠过似的。这已经不仅仅是速度的超越了,重要的是,飞机能做的事,拖拉机不见得能做啊!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嘉谷的目标一定是制霸小麦行业。要产业化的实现小麦的生产升级,品质升级,也只能用这种贯穿全产业链的方法,偏偏没有哪个同行,能做到这一步。
    人家将路子展现出来了,你照样学不来。如此一来,别说反超嘉谷了,能不掉队就已经是万幸了。
    或者,换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因为嘉谷的大举动作,才使得国粮、益海嘉里等龙头企业得到了相应的参考,或者受到了相应的刺激,才能共同推动行业升级。
    归根结底,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
    不过,市场经济体系对于竞争不陌生,某些不纯粹属市场经济的体系,却也被嘉谷的大张旗鼓整蒙了——对他们来说,提前确定好的计划,一成不变的执行下去,才是熟悉的生态,至于产业界有没有升级的,关他毛事。
    紧张的情绪,自然可能带来不合常理的动作。
    就如齐政没有想到,最先找上门来的,是国储粮豫省分公司的李总经理。
    “……对于嘉谷,对于齐董,我也是久仰大名了。如果能和嘉谷深度合作的话,分公司上下都很感兴趣。这不,我刚就任,就过来拜访齐董了。”李总笑眯眯的望着齐政,气势十足的打了一个招呼。
    齐政将人让进会客室,随口寒暄几句。
    他的打扮和站像,看着不像是公司高管,反而更像是政府官员,齐政也就安静的等对方开口说明来意。
    他停顿了一下,有些不尴不尬的笑道:“齐董,我们是看着嘉谷的粮食基地一下子就在豫省铺开了,就是想提个要求,嘉谷能否适当控制一下自建基地的规模,好让我们有条退路?”
    齐政却是稍稍扭头,道:“国储粮的托市收购,不就是为了防止谷贱伤农吗?现在嘉谷推动小麦产销两旺,你们还需要什么退路?”
    李总挑挑眉毛,道:“储备量也是需要定时轮换的,我们又不能纯商业收粮,嘉谷这样搞,市场上流通的粮源减少,符合中央储备粮质量标准的粮源更是大大减少,要保证完成储备轮换任务,为难死我们了……”
    如果仅仅是嘉谷一家,还不至于影响国储粮的采购粮源。
    问题是,嘉谷打开了“锁定粮源”的潘多拉魔盒,粮商主体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都纷纷进军产粮源头,待国储粮蓦然惊醒,形势已经不一样了。
    变化的源头,就在于嘉谷。解决问题,或者说让问题不继续恶化的方法,自然也只能找嘉谷。
    齐政却道:“其实,嘉谷也有托市收储的资格啊……”
    “合规”的民营粮企、粮库,经过国储粮和粮食局的审核、验收和筛选,也可以参与粮食托市收购。
    别看嘉谷今年才大举攻略豫省,但硬条件却是早就够格了。豫省粮食储备能力超过1万吨以上的粮库,其中有两成半是属于嘉谷的。
    “我就是怕这个,你两头不能兼顾啊。别人只做粮食加工、贸易,都不一定能做好,嘉谷两头兼顾,这个呀,不是我说,我觉得不应该了。”李总说着话,看着齐政。
    齐政没吭声。
    “还有一点,我们在省内又开设了200多个小麦托市收购点,按照新的规定,已经不需要嘉谷参与托市收购了。我的建议,嘉谷可以好好巩固现有的小麦基地,而国储粮也能有充足粮源完成储备轮换任务,互相帮扶,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李总一副为你着想的模样,却基本是在下命令了。
    齐政看着他,不爽的轻吐一口气。
    别看李总这个职位,似乎并不起眼——事实上也确实不咋起眼。
    但是,耐不住粮食收储系统的特殊地位啊。尤其是在豫省这种兼顾着保障粮食安全任务的产粮大省,国储粮集团的话语权更加不一般。
    粮食产量逐年稳增,市场价格下跌,农民为了丰年保收,就倾向于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最低收购价,把粮食卖给国储粮。
    这是粮食主产区最安全的保障,别看现在嘉谷又是小麦订单化,又是合作社保障,不少农民甚至地方官员,要论信任度,还是国储粮优先。
    这也能理解。毕竟,一家是有国家托底的国企,一家是纯粹在市场摔打的民企,就算后者的名声更响亮,也不如前者有保障。
    李总,正正的就管着豫省的粮食收储系统,一点磕绊都不带的,他的命令,直接就能影响到豫省粮食市场的稳定。
    唯一可以庆幸的,就是以嘉谷的体量及独立性,基本不会受国储粮的直接辖制。
    李总可以影响部分地方官员对落实嘉谷系合作社不积极,也可以禁止嘉谷参与豫省的小麦托市收储,却无法卡死嘉谷的粮食供应——嘉谷又不是一般粮商,既不需要卖粮给国储粮,也不需要从国储粮的粮库买粮,从而不得不特别注意维持和国储粮的关系。只要国储粮发了话,企业基本都会配合。
    事实上,齐政也不可能因为他的所谓“为难”,就轻易改变嘉谷农业的小麦扩种计划。
    这种需要调动集团上下的扩张计划,上游是有机肥加工厂的扩产,是育种单位的扩产;中游是面粉加工厂的产能扩张;下游是销售渠道的调整……总不能为了李总轻飘飘的几句话,就让这一切准备付诸东流吧。
    所以,无论他怎么绕弯子,齐政只是不允。
    到最后,李总也失去了耐心,愤愤的离开了,临走的时候还扬声给嘉谷扣上一顶帽子:“你们这是缺乏民生观念和政策观念,凭借雄厚的资金扰乱市场秩序,齐董,请你好好考虑一下。”
    待他离开后,谢开济马上和魏明走进了会客室。
    ……
    第713章 我喜欢以势压人
    “我正在弄小麦合作社的一摊事,结果就听说国储粮来人了。”谢开济拉着魏明坐下来,道:“倒是挺会扣帽子的。”
    “我有点不明白,国储粮每年收购的粮食不断增加,现在库存量已经差不多爆仓了吧,他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去库存吗?而且,对于我们推动粮食生产结构调整,降低国储粮的收储压力,不应该乐见其成吗?”第一次接触这种非商业性的碰撞,魏明表示理解不能。
    从逻辑上看,魏明说的似乎没问题。
    从04年起,国家开始实行托市收购政策,至今恰好十年。
    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根据官方数据,国储粮累计完成收购近6亿吨,这相当于国内一整年粮食的产量。仅仅是今年,国储粮购销的粮食就超过了2亿吨,其管理的政策性粮食占了全社会库存的70%……
    这导致了库存和消费的比例高达近50%,远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17%-18%的粮食安全标准,即便是我们人口多,30%也就够了。
    托市收购政策的初衷是——在当年新粮收获、价格下跌时,国家入市收购,掌握一定数量的粮源,稳定市场价格;后期市场供给减少,价格上涨时,顺价抛售政策性粮食储备,以熨平市场粮价波动。
    现实的情况却是,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但旧有的粮食从没卖完,市场价本应是降低的,反而因为托市收购价的存在,市场价愣是降不下去,进一步加大了与进口粮食的价差,于是“洋货入市,国货入库,越积越多,陈化浪费”。
    这很明显违背了成立国储粮的初衷。
    谢开济阅历更深,很是沉稳道:“小魏你说的,是符合国家的利益,但未必符合粮食收储这一链条上所有人的利益。”
    “国储粮的大部分利润来自哪里?来自国家财政支付的保管费。譬如目前中央财政对政策粮收储企业的补贴标准是,每收购1斤小麦补贴收购费0.025元,保管费补贴是每年每斤0.035元,你说收储的粮食是多点好,还是少点好?”
    魏明动动嘴,问:“不是吧?”
    “要不然你以为?粮官历来是‘肥差’,前两年国储粮豫省分公司系统不是挖出了上百只‘硕鼠’吗,就是通过‘转圈粮’套取利益……”谢开济不客气道。
    所谓“转圈粮”,是指国储粮直属库在托市收购前给相关联企业打招呼,让其帮助拍下以前收储的陈粮。等到实际收购时,粮库再从企业手中把陈粮买回。粮食在交易过程中并没有离开粮库,仅仅是粮库和企业之间的账面交易,原地“转了个圈”后,就能为粮库、关联企业等带来一笔国家粮食补贴收入。
    这两年国家明确要求加强了监管,起码在豫省这边,这一套不好使了,却也令其更加重视新粮入库。
    不看数据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豫省,国储粮托市收购的小麦,往往不低于全省小麦总产量的50%,也难怪分公司的李总坐不住了。
    谢开济想了想,无奈道:“老板,我们得想个办法。豫省全省都有保证粮食安全的任务,挂着这个名头,国储粮肯定能争取到不少支持,轻易就能让我们的合作社落地梗阻……”
    这段时间跑下来,豫省地方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官僚主义风气重、服务意识淡薄,谢开济已经深有体会了。
    而且,如此巨大的收储量,仅仅靠国储粮一家企业肯定是完不成的,少不得要委托地方和民营企业代储。除了像嘉谷这样,根本不在乎从托市收储中获取利润的企业,其他的也会是国储粮的支持者。
    齐政不爽的挪动了两下,道:“除非我们放弃原有扩张计划,否则他是很难满足的。又或者我们不在乎优质优价,为国储粮提供粮源。其实吧,这也不是不可以,但接下来两三年不方便。一来销路已定,我们总不能抛弃合作商吧,二来,我同意魏明所说,国储粮也需要时间去库存……”
    “或者,我们可以缩减一下在豫省的小麦种植面积,转移到其他产区?”谢开济建议道。
    惹不起,躲得起,这是最简单的方案了。
    齐政却撇撇嘴道:“你怎么知道,在其他产区,国储粮就没有类似的要求?”
    谢开济苦笑,他还真的不敢断言。
    越是粮食主产区,国储粮的存在越是明显。别说,复制这一幕的可能性还挺高的。
    这也是齐政不愿轻易妥协的原因之一,就算躲得了一时,又能躲多久呢?
    归根结底,这是市场化和政策化之间的矛盾,也是行业结构升级所必须承受的阵痛。
    如果是为国贡献也就算了,现在的问题是,像李总这样一些人,不愿意承受任何阵痛,却希望全部转移给嘉谷,但是,齐政凭什么惯他啊?
    魏明思忖良久,说话了:“也许,可以找上级来制衡他?”
    系统内的问题,最好还是系统内解决。
    说到底,谁还没点关系呢?
    米面油是基本的主粮,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在哪个国家都是和政权紧密关联的。
    益海嘉里曾因高价抢购数万吨粮食而被国储粮指责“扰乱市场秩序”,引发了各方对益海嘉里的口诛笔伐,但那是因为嘉里身上披着的“外资”属性。
    嘉谷却完全不一样,怎么说也是自家人,政商关系是杠杠的。
    然而,这并不一定是步好棋。
    谁知道李总又有什么背景,而且这种基于系统利益的冲突,也不是某位上级就能管得住的。
    “不过,思路是对的。”齐政点评道:“做粮油生意,需要和政府建立良好关系,但是又要比政府更有远见,因为政策随时可能调整,只靠关系是没用的。我最喜欢的方法,是以势压人。”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17628/33999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