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击天下 第67节
推荐阅读: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脸盲怎么了,不脸盲轮得到你?(nph)、临时夫妻(nph)、绝对臣服姿态(女强制男h)、素女 (古言,1V1,高H)、不是哥哥也不是男妈妈(骨科)、不羡仙(快穿仙侠 古言 1v1 sc)、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年代婊】重生后又娇媚勾人(nph 插足)、《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
王导又望了望司马珂的背影,摇头道:“司马珂羽翼渐丰,不惜得罪百官,年轻人热血气盛,你须小心避让才是,为何与其针锋相对?”
赵胤满脸疑惑的望着王导,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怔了半晌才问道:“恩相何出此言?司马珂不过一介乳臭未干之小子,有何本事,令我等避让?”
王导见赵胤这般表情,不禁心中暗自懊恼叹息,深感所托非人,这赵胤虽然出自武将世家,也有几分武略,但品性根本就不是当中护军的料。奈何王敦两次叛乱外加苏峻叛乱之后,导致王家亲信的将领几乎全部覆灭,否则哪里轮得到赵胤、路永、匡术和贾宁之流的将领被他重用。
王导有点恼羞成怒了,沉声喝道:“司马珂连破羯赵,斩石季龙三子,如今更是手握重兵,你岂敢轻之?你此般轻敌,恐将死无葬身之地!”
赵胤见王导发怒,不再做声。
王导见他不做声,稍稍平息了一下怒气,又恶狠狠的说道:“适才司马珂显然是故意激怒于你,如今你掌控王室六军,职掌建康宫之宿卫,其恐怕其早已虎视眈眈中护军之位,一旦寻得机会,必然发难,你岂无半点警惕之心?”
赵胤一愣,随后眼中露出不屑之色,依旧低头不语。
王导说完这番话,抬头见得远处张桓出了太极西堂,往这边走来只得,恨恨的说了句“好自为之”,扬长而去。
赵胤望着王导离去的背影,眼中露出怒色,冷冷的自语道:“自从大将军去后,老丞相是胆子一天比一天小,如同鼠辈一般,司马珂小儿,我杀之若探囊取物,若非当年其年幼,早已成为冢中枯骨,有何可惧?”
可怜王导一向视赵胤为心腹,但这赵胤是真的没底线,非但平日任意克扣部曲军饷,对一手栽培自己的恩相王导也没真正的尊敬过。
而赵胤这个奇葩,因为其当年率军斩杀过宗室亲王司马宗一家,亲自毒杀过司马宗的子嗣,所以在宗室子弟面前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不管现今的司马珂如何强大,在他眼里与当年被他掐着下巴强喂毒酒的司马宗子嗣没有区别。
……
乌衣巷,王导府上。后院,王曦闺房。
书案之上,铺着一张洁白的蔡侯纸,王曦挽着袖子,露出洁白纤细如莲藕一般的手臂,低眉垂目,屏气静心,轻轻的挥动手中的朱毫,一行行娟秀而不失大气的笔墨,跃然于纸上。
一旁研墨的婢女,望着王曦那秀丽的书法,佩服得紧:“女郎若是男身,名声肯定不比大郎君差,少不得要封侯。”
王曦嫣然一笑,露出雪白而整齐的牙齿,细细的端详着那一行行诗句,眼中露出迷离之色。
“君不见,妾素手纤纤卷珠帘。
君不见,妾起舞翩翩步生莲。
君不见,妾情思绵绵青丝绾。
君不见,妾望穿秋水倚朱栏。
君不见,妾梨花带雨惹人怜。
君不见,妾女儿红前迷醉眼。
君不见,妾辗转反侧夜难眠。
君不见,妾只羡鸳鸯不羡仙。
……”
字字痴,人更痴。
那婢女望着自家女郎那迷惘的表情,心中便知道女郎又在想那元瑾公子了,想要宽慰几句,却不知从何说起,只得低下头来,轻轻的吹着纸上那未干的墨迹。
许久,她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问道:“我阿父回来否?”
那婢女回道:“适才过来时,见得老郎主正在花厅之中饮酒,似乎颇有心事。”
王曦心头一动,将那封诗句递给婢女道:“吹干了收起来,我去找阿父。”
……
花厅之中,王导正在喝着闷酒,面色阴沉。
募捐之事,他并不反对,捐米八千斛,对王家也只是拔了几根毛而已。真正的问题在于,这次募捐,小皇帝司马衍并未照例跟他商量,而是直接宣布。从今天的议事来看,很明显司马衍和司马珂唱了双簧,也就是司马衍事先已经跟司马珂商量过,连他这个丞相都蒙在鼓里。
这种感觉,王导很不适应。
王与马,共天下,无论是司马睿还是司马绍,抑或苏峻之乱后的司马衍,朝中之事,无论巨细,都会事先征求他的意见。
如今,小皇帝司马衍实际上等同让司马珂替代了他的位置……
司马衍一心要掌控朝政,正君威,兴皇权。司马珂壮志凌云,雄心勃勃,既要兴皇权,又要打胡虏,少不得将来还要北伐。两个热血少年,聚在一起,商量着把持朝政,长此以往,恐怕他这个老丞相也要形同虚设了。壮年时他位极人臣,大权在握,晚年了反而被架空,确实有点难受。
其实,他已经过了花甲之年,所有的荣耀都经历过了,原本也可以乞骸骨了。虽然说七十致仕,但是六十乞骸骨,功成身退,也是一桩佳话。
只是,他却放心不下。
王家的第二代之中,以王允之最为出色,但是依然不足以成为琅琊王氏的领军人物,其他王彪之、王悦、王羲之、王恬等人虽然也很不错,但是还是嫩了许多,不足以与庾氏对抗。
他更怕的是,他一旦隐退,朝中大权,必然全部落入司马衍和司马珂手中,两个热血少年,不知将掀起怎样的一场动乱,就怕重蹈苏峻之乱覆辙。
正思虑间,却听门外一声娇脆的声音:“孩儿拜见阿父!”
第105章 王家女诸葛
王导没有抬头,只是道了声:“进来罢”。
王曦静静的走了进来,轻轻的跪坐在王导旁边的软塌之上,望着王导的脸色,柔柔的问道:“听闻阿父今日捐粮八千斛赈灾,满城尽皆称赞有加,孩儿亦有荣焉。”
王导望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王曦又问道:“阿父甚为不乐,莫非为了元瑾兄长?”
王导又望了她一眼,欲言又止。
王曦继续柔柔的说道:“元瑾兄长此次挟大破胡虏之威,内掌虎贲和羽林郎,外掌天策军,又与纪家、虞家交好,得五营校尉之二,在京中兵力已与阿父平分秋色。元瑾兄长又为皇叔,深得陛下宠幸,甚至曾与陛下共乘一车,帝宠之极,无人可比。听闻近来陛下凡事皆先与元瑾兄长商议,再问及诸大臣,元瑾兄长之威权有盖过阿父之势……故此阿父甚为不乐。”
王导望着她,苦笑了一笑:“我王家诸女,唯慧君最贤,如此通透,若是男儿身,恐怕深猷亦不及也。”
王曦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自三阿父(王敦)自毁前程之后,阿父便只主掌朝廷中枢,藩镇除徐州及江西之外,尽皆落入庾家手中。今元瑾兄长乘势而起,必然削弱我王家之地位,如此看来,元瑾兄长似乎便与王家是敌非友,针锋相对。”
王导用一种奇异的神色望着她,问道:“如此奈何?”
王曦淡淡一笑,道:“对待元瑾兄长,阿父有上中下三策可为之。”
王导眼中的神色变得更加奇异起来,问道:“先试言下策如何?”
“此下策,便是授意赵胤等人借掌控王室六军之便,发动宫廷兵变,威逼天子,废黜元瑾兄长,将羽林郎、羽林骑及天策军尽归阿父麾下,只是……赵胤、路永之流,恐怕在元瑾兄长面前不堪一击,后果便是琅琊王氏遭元瑾兄长和陛下清算,甚至血洗,从此琅琊王氏一蹶不振,恐再无翻身之日。”
王导听王曦这么一说,心头不禁一跳,脸色也变了。
王曦说的话,绝非危言耸听。王室六军的战斗力,别人不知,他王导可是见识过,简直就是乌合之众,被苏峻一击即溃。更加上赵胤、路永之流皆碌碌之辈,怎么可能会是大破羯胡的司马珂的对手。
王导脸色微微发青,问道:“中策又如何?”
“中策,便是不动声色,阳奉阴违,联合百官,封锁政令,令陛下的旨意一旦出了建康宫,便成一纸空文,纵元瑾兄长勇冠三军,亦不能凭屠刀治国。长此以往,陛下便被阿父架空,琅琊王氏依旧是大晋第一高门,威权赫赫,只是……”
王导听到他说中策时,脸色已然变得十分凝重,因为王曦说的中策,正是他所想,所以听到王曦卖关子,忍不住急声追问。
“只是短暂之间,陛下与元瑾兄长必然无可奈何,但长期以往,必引起陛下不满,进而引发君臣相争,恐怕为庾亮所乘……毕竟郗太尉年事已高,再过两年便要致仕了,届时便是阿父独力面对陛下和庾亮两方合力挤兑,恐怕独木难支……”
王导一听,顿时额头汗珠涔涔而下。他之所以能够与庾亮分庭抗礼,离不开借力郗鉴。正如王曦所说,郗鉴再过两年就到了古稀之年,必然致仕,到时他就要两面受敌,内要顶住来自司马衍和司马珂的挤兑,外要抗住庾亮随时率军兵临扬州的压力,如何支撑得住?就算能联合北方士族撑住,又能支撑几时,到时一旦顶不住,便是琅琊王氏被清算之日。
王导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问道:“上策如何?”
“上策便是全力助元瑾兄长和陛下壮大实力,并逐步交出大权,元瑾兄长与陛下皆非险恶之人,必然感激阿父之高风亮节,亦不会亏待琅琊王氏。虽然一旦阿父致仕之后,琅琊王氏必然风光不及当年,但是却可长久平安,不至于一落千丈。”
王曦这一番话,令王导深深的陷入沉思。
话说得是没错,只是,权力这东西,如同甜蜜的毒药,一旦到手,谁愿意就这么轻易的拱手让给别人?王导久掌朝廷大权,一时间还真做不到壮士断腕的激烈。
思虑了许久,王导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且让阿父再想想。”
王曦神色肃然,低声道:“孩儿虽愚钝,却是肺腑之言,还请阿父细细思量。”
王导望着她那睿智而深邃的眼睛,微微叹了一口气,道:“其实,若你能婚配于司马元瑾,阿父便可完全放心了。”
王曦脸色微微一红,低下了头。
……
会稽郡
一群群携家带口的难民,从四面八方涌向乡镇和县城,接受赈灾米粮。
依照何充所定,因旱灾颗粒无收的佃农,每个成人免费补给米五斛,六岁至十二岁免费补给三斛,五岁以下的孩童补给两斛。超过这个数的,需要向官府借;尚有资产但缺粮者,需向官府借粮,打了欠条,待来年秋收后无息偿还。
赈灾固然重要,但是仅限于接济灾民,那些未受灾的以及并非粮绝待毙者,自然不在接济的范围之内。即便是真正的赤贫灾民,接济也是要有限度的,否则每人五斛发下去,会不会因此养就一批闲人懒汉出来也难说。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规定,实际操作起来难免会有差池,但是何充的原则宁愿是被百姓占便宜,也不能饿死一个百姓。
具体的赈灾工作,由左民尚书部和度支尚书主导,地方官员协助,羽林骑负责维持秩序,又派出御史稽查是否有贪墨现象,一旦发现有贪污灾粮属实者,立诛无赦。
余姚县。
城外排了二十多个赈灾点,一溜的粥棚排开,粥锅里正冒着腾腾的热气,老远就飘来一阵米香味儿,大队大队的灾民正在排队领粥。虽然肚子里是空的,但是毕竟有了盼头,所以灾民们虽然大多气色不太好,可是瞅着还精神,。
锅里的粥放了不少米,很浓,喝上一碗顶个半天不在话下。只是人限一碗,喝得太多怕撑坏了胃,反为不美。
在粥棚之后,一袋袋的米粮堆积如山,仍有马车不断的来回穿梭,拉来米粮,卸粮的汉子们忙得热火朝天。
喝完粥填饱肚子的灾民们,开始排队领粮和路上充饥的面饼,还有水。十几个官吏正在忙忙碌碌的安排发粮、登记等事宜,周边又有数名羽林骑以及地方军马在维持秩序,防止哄抢。
灾民们的脸上充满激动和喜悦的神色,又带点惴惴不安,说话都不敢大声,只是不时的小声议论着。
领到了粮的百姓,喜极而泣,不知是谁带头的,一个个把粮扛出来之后,停在空地,便举家往建康城一线的方向,整整齐齐的磕几个响头,哭声喊着“谢陛下恩典”云云,这才举家扛着米粮离去。
一驾华丽的马车停在四五十步外,四周十数名鲜衣怒马的羽林骑护卫在旁,车帘被掀开,司马珂和何充并排而坐,默默的望着面前这热闹的一幕,感慨万千。
在这个时代,要想国力强盛,人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可惜很多世家豪门不懂,一味压榨百姓,关键时候也不给活路。饿死了百姓,不但少了人口红利,还容易发生民变,历朝历代之民变,莫不是因为百姓饿得活不下去了,如黄巾、黄巢、闯王……
第106章 画像
宣城,治所宛陵城。
管事陈金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昔日原主司马珂尚未入京的时候,司马家虽然有田有粮亦有钱,却几乎鲜有大户人家来访。因为司马珂家当时已被朝廷贬为庶族,庶族身份本身就低士族一等,加之其又跟当时威权赫赫的庾家有隙,就算不计较其门户之高低,那些大小的士族也怕惹上麻烦,自然无人来访。
所以退隐宣城六年来,司马珂原主稀少与人来往,平常接触的大都是宅子里的僮仆使者婢女之类的下人。唯一算得有身份的便是他的堂舅,其算是庶族的中等人家,也读书识字,颇有学问,司马珂的表字也是他取的。
府上大半的僮仆使者都在钟山被庾亮所派的死士杀得精光,宣城的宅子里也就只剩下十几个照看宅子的僮仆和婢女,以及代为掌管司马珂家在宣城家产的堂舅在此暂住。
昔日时,陈金以司马珂家管事出门,在普通的百姓面前或许还能威风几分,但是在那些地方上的豪门大户家的管事面前,举止便是谦卑不已,似乎要低人三分。
然而,这次陈金回宣城,却是以大晋宗室、龙骧将军、历阳县侯府上管事的身份,其牛车之后,还跟着十余名鲜衣怒马的羽林骑,其中包括羽林骑都尉周琦,可谓威风凛凛。不过周琦等人,并未以本来的身份出现,这毕竟是帮司马珂办私事,全部换的常服,对外声称也是司马珂家的护卫。
赵胤满脸疑惑的望着王导,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怔了半晌才问道:“恩相何出此言?司马珂不过一介乳臭未干之小子,有何本事,令我等避让?”
王导见赵胤这般表情,不禁心中暗自懊恼叹息,深感所托非人,这赵胤虽然出自武将世家,也有几分武略,但品性根本就不是当中护军的料。奈何王敦两次叛乱外加苏峻叛乱之后,导致王家亲信的将领几乎全部覆灭,否则哪里轮得到赵胤、路永、匡术和贾宁之流的将领被他重用。
王导有点恼羞成怒了,沉声喝道:“司马珂连破羯赵,斩石季龙三子,如今更是手握重兵,你岂敢轻之?你此般轻敌,恐将死无葬身之地!”
赵胤见王导发怒,不再做声。
王导见他不做声,稍稍平息了一下怒气,又恶狠狠的说道:“适才司马珂显然是故意激怒于你,如今你掌控王室六军,职掌建康宫之宿卫,其恐怕其早已虎视眈眈中护军之位,一旦寻得机会,必然发难,你岂无半点警惕之心?”
赵胤一愣,随后眼中露出不屑之色,依旧低头不语。
王导说完这番话,抬头见得远处张桓出了太极西堂,往这边走来只得,恨恨的说了句“好自为之”,扬长而去。
赵胤望着王导离去的背影,眼中露出怒色,冷冷的自语道:“自从大将军去后,老丞相是胆子一天比一天小,如同鼠辈一般,司马珂小儿,我杀之若探囊取物,若非当年其年幼,早已成为冢中枯骨,有何可惧?”
可怜王导一向视赵胤为心腹,但这赵胤是真的没底线,非但平日任意克扣部曲军饷,对一手栽培自己的恩相王导也没真正的尊敬过。
而赵胤这个奇葩,因为其当年率军斩杀过宗室亲王司马宗一家,亲自毒杀过司马宗的子嗣,所以在宗室子弟面前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不管现今的司马珂如何强大,在他眼里与当年被他掐着下巴强喂毒酒的司马宗子嗣没有区别。
……
乌衣巷,王导府上。后院,王曦闺房。
书案之上,铺着一张洁白的蔡侯纸,王曦挽着袖子,露出洁白纤细如莲藕一般的手臂,低眉垂目,屏气静心,轻轻的挥动手中的朱毫,一行行娟秀而不失大气的笔墨,跃然于纸上。
一旁研墨的婢女,望着王曦那秀丽的书法,佩服得紧:“女郎若是男身,名声肯定不比大郎君差,少不得要封侯。”
王曦嫣然一笑,露出雪白而整齐的牙齿,细细的端详着那一行行诗句,眼中露出迷离之色。
“君不见,妾素手纤纤卷珠帘。
君不见,妾起舞翩翩步生莲。
君不见,妾情思绵绵青丝绾。
君不见,妾望穿秋水倚朱栏。
君不见,妾梨花带雨惹人怜。
君不见,妾女儿红前迷醉眼。
君不见,妾辗转反侧夜难眠。
君不见,妾只羡鸳鸯不羡仙。
……”
字字痴,人更痴。
那婢女望着自家女郎那迷惘的表情,心中便知道女郎又在想那元瑾公子了,想要宽慰几句,却不知从何说起,只得低下头来,轻轻的吹着纸上那未干的墨迹。
许久,她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问道:“我阿父回来否?”
那婢女回道:“适才过来时,见得老郎主正在花厅之中饮酒,似乎颇有心事。”
王曦心头一动,将那封诗句递给婢女道:“吹干了收起来,我去找阿父。”
……
花厅之中,王导正在喝着闷酒,面色阴沉。
募捐之事,他并不反对,捐米八千斛,对王家也只是拔了几根毛而已。真正的问题在于,这次募捐,小皇帝司马衍并未照例跟他商量,而是直接宣布。从今天的议事来看,很明显司马衍和司马珂唱了双簧,也就是司马衍事先已经跟司马珂商量过,连他这个丞相都蒙在鼓里。
这种感觉,王导很不适应。
王与马,共天下,无论是司马睿还是司马绍,抑或苏峻之乱后的司马衍,朝中之事,无论巨细,都会事先征求他的意见。
如今,小皇帝司马衍实际上等同让司马珂替代了他的位置……
司马衍一心要掌控朝政,正君威,兴皇权。司马珂壮志凌云,雄心勃勃,既要兴皇权,又要打胡虏,少不得将来还要北伐。两个热血少年,聚在一起,商量着把持朝政,长此以往,恐怕他这个老丞相也要形同虚设了。壮年时他位极人臣,大权在握,晚年了反而被架空,确实有点难受。
其实,他已经过了花甲之年,所有的荣耀都经历过了,原本也可以乞骸骨了。虽然说七十致仕,但是六十乞骸骨,功成身退,也是一桩佳话。
只是,他却放心不下。
王家的第二代之中,以王允之最为出色,但是依然不足以成为琅琊王氏的领军人物,其他王彪之、王悦、王羲之、王恬等人虽然也很不错,但是还是嫩了许多,不足以与庾氏对抗。
他更怕的是,他一旦隐退,朝中大权,必然全部落入司马衍和司马珂手中,两个热血少年,不知将掀起怎样的一场动乱,就怕重蹈苏峻之乱覆辙。
正思虑间,却听门外一声娇脆的声音:“孩儿拜见阿父!”
第105章 王家女诸葛
王导没有抬头,只是道了声:“进来罢”。
王曦静静的走了进来,轻轻的跪坐在王导旁边的软塌之上,望着王导的脸色,柔柔的问道:“听闻阿父今日捐粮八千斛赈灾,满城尽皆称赞有加,孩儿亦有荣焉。”
王导望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王曦又问道:“阿父甚为不乐,莫非为了元瑾兄长?”
王导又望了她一眼,欲言又止。
王曦继续柔柔的说道:“元瑾兄长此次挟大破胡虏之威,内掌虎贲和羽林郎,外掌天策军,又与纪家、虞家交好,得五营校尉之二,在京中兵力已与阿父平分秋色。元瑾兄长又为皇叔,深得陛下宠幸,甚至曾与陛下共乘一车,帝宠之极,无人可比。听闻近来陛下凡事皆先与元瑾兄长商议,再问及诸大臣,元瑾兄长之威权有盖过阿父之势……故此阿父甚为不乐。”
王导望着她,苦笑了一笑:“我王家诸女,唯慧君最贤,如此通透,若是男儿身,恐怕深猷亦不及也。”
王曦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自三阿父(王敦)自毁前程之后,阿父便只主掌朝廷中枢,藩镇除徐州及江西之外,尽皆落入庾家手中。今元瑾兄长乘势而起,必然削弱我王家之地位,如此看来,元瑾兄长似乎便与王家是敌非友,针锋相对。”
王导用一种奇异的神色望着她,问道:“如此奈何?”
王曦淡淡一笑,道:“对待元瑾兄长,阿父有上中下三策可为之。”
王导眼中的神色变得更加奇异起来,问道:“先试言下策如何?”
“此下策,便是授意赵胤等人借掌控王室六军之便,发动宫廷兵变,威逼天子,废黜元瑾兄长,将羽林郎、羽林骑及天策军尽归阿父麾下,只是……赵胤、路永之流,恐怕在元瑾兄长面前不堪一击,后果便是琅琊王氏遭元瑾兄长和陛下清算,甚至血洗,从此琅琊王氏一蹶不振,恐再无翻身之日。”
王导听王曦这么一说,心头不禁一跳,脸色也变了。
王曦说的话,绝非危言耸听。王室六军的战斗力,别人不知,他王导可是见识过,简直就是乌合之众,被苏峻一击即溃。更加上赵胤、路永之流皆碌碌之辈,怎么可能会是大破羯胡的司马珂的对手。
王导脸色微微发青,问道:“中策又如何?”
“中策,便是不动声色,阳奉阴违,联合百官,封锁政令,令陛下的旨意一旦出了建康宫,便成一纸空文,纵元瑾兄长勇冠三军,亦不能凭屠刀治国。长此以往,陛下便被阿父架空,琅琊王氏依旧是大晋第一高门,威权赫赫,只是……”
王导听到他说中策时,脸色已然变得十分凝重,因为王曦说的中策,正是他所想,所以听到王曦卖关子,忍不住急声追问。
“只是短暂之间,陛下与元瑾兄长必然无可奈何,但长期以往,必引起陛下不满,进而引发君臣相争,恐怕为庾亮所乘……毕竟郗太尉年事已高,再过两年便要致仕了,届时便是阿父独力面对陛下和庾亮两方合力挤兑,恐怕独木难支……”
王导一听,顿时额头汗珠涔涔而下。他之所以能够与庾亮分庭抗礼,离不开借力郗鉴。正如王曦所说,郗鉴再过两年就到了古稀之年,必然致仕,到时他就要两面受敌,内要顶住来自司马衍和司马珂的挤兑,外要抗住庾亮随时率军兵临扬州的压力,如何支撑得住?就算能联合北方士族撑住,又能支撑几时,到时一旦顶不住,便是琅琊王氏被清算之日。
王导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问道:“上策如何?”
“上策便是全力助元瑾兄长和陛下壮大实力,并逐步交出大权,元瑾兄长与陛下皆非险恶之人,必然感激阿父之高风亮节,亦不会亏待琅琊王氏。虽然一旦阿父致仕之后,琅琊王氏必然风光不及当年,但是却可长久平安,不至于一落千丈。”
王曦这一番话,令王导深深的陷入沉思。
话说得是没错,只是,权力这东西,如同甜蜜的毒药,一旦到手,谁愿意就这么轻易的拱手让给别人?王导久掌朝廷大权,一时间还真做不到壮士断腕的激烈。
思虑了许久,王导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且让阿父再想想。”
王曦神色肃然,低声道:“孩儿虽愚钝,却是肺腑之言,还请阿父细细思量。”
王导望着她那睿智而深邃的眼睛,微微叹了一口气,道:“其实,若你能婚配于司马元瑾,阿父便可完全放心了。”
王曦脸色微微一红,低下了头。
……
会稽郡
一群群携家带口的难民,从四面八方涌向乡镇和县城,接受赈灾米粮。
依照何充所定,因旱灾颗粒无收的佃农,每个成人免费补给米五斛,六岁至十二岁免费补给三斛,五岁以下的孩童补给两斛。超过这个数的,需要向官府借;尚有资产但缺粮者,需向官府借粮,打了欠条,待来年秋收后无息偿还。
赈灾固然重要,但是仅限于接济灾民,那些未受灾的以及并非粮绝待毙者,自然不在接济的范围之内。即便是真正的赤贫灾民,接济也是要有限度的,否则每人五斛发下去,会不会因此养就一批闲人懒汉出来也难说。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规定,实际操作起来难免会有差池,但是何充的原则宁愿是被百姓占便宜,也不能饿死一个百姓。
具体的赈灾工作,由左民尚书部和度支尚书主导,地方官员协助,羽林骑负责维持秩序,又派出御史稽查是否有贪墨现象,一旦发现有贪污灾粮属实者,立诛无赦。
余姚县。
城外排了二十多个赈灾点,一溜的粥棚排开,粥锅里正冒着腾腾的热气,老远就飘来一阵米香味儿,大队大队的灾民正在排队领粥。虽然肚子里是空的,但是毕竟有了盼头,所以灾民们虽然大多气色不太好,可是瞅着还精神,。
锅里的粥放了不少米,很浓,喝上一碗顶个半天不在话下。只是人限一碗,喝得太多怕撑坏了胃,反为不美。
在粥棚之后,一袋袋的米粮堆积如山,仍有马车不断的来回穿梭,拉来米粮,卸粮的汉子们忙得热火朝天。
喝完粥填饱肚子的灾民们,开始排队领粮和路上充饥的面饼,还有水。十几个官吏正在忙忙碌碌的安排发粮、登记等事宜,周边又有数名羽林骑以及地方军马在维持秩序,防止哄抢。
灾民们的脸上充满激动和喜悦的神色,又带点惴惴不安,说话都不敢大声,只是不时的小声议论着。
领到了粮的百姓,喜极而泣,不知是谁带头的,一个个把粮扛出来之后,停在空地,便举家往建康城一线的方向,整整齐齐的磕几个响头,哭声喊着“谢陛下恩典”云云,这才举家扛着米粮离去。
一驾华丽的马车停在四五十步外,四周十数名鲜衣怒马的羽林骑护卫在旁,车帘被掀开,司马珂和何充并排而坐,默默的望着面前这热闹的一幕,感慨万千。
在这个时代,要想国力强盛,人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可惜很多世家豪门不懂,一味压榨百姓,关键时候也不给活路。饿死了百姓,不但少了人口红利,还容易发生民变,历朝历代之民变,莫不是因为百姓饿得活不下去了,如黄巾、黄巢、闯王……
第106章 画像
宣城,治所宛陵城。
管事陈金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昔日原主司马珂尚未入京的时候,司马家虽然有田有粮亦有钱,却几乎鲜有大户人家来访。因为司马珂家当时已被朝廷贬为庶族,庶族身份本身就低士族一等,加之其又跟当时威权赫赫的庾家有隙,就算不计较其门户之高低,那些大小的士族也怕惹上麻烦,自然无人来访。
所以退隐宣城六年来,司马珂原主稀少与人来往,平常接触的大都是宅子里的僮仆使者婢女之类的下人。唯一算得有身份的便是他的堂舅,其算是庶族的中等人家,也读书识字,颇有学问,司马珂的表字也是他取的。
府上大半的僮仆使者都在钟山被庾亮所派的死士杀得精光,宣城的宅子里也就只剩下十几个照看宅子的僮仆和婢女,以及代为掌管司马珂家在宣城家产的堂舅在此暂住。
昔日时,陈金以司马珂家管事出门,在普通的百姓面前或许还能威风几分,但是在那些地方上的豪门大户家的管事面前,举止便是谦卑不已,似乎要低人三分。
然而,这次陈金回宣城,却是以大晋宗室、龙骧将军、历阳县侯府上管事的身份,其牛车之后,还跟着十余名鲜衣怒马的羽林骑,其中包括羽林骑都尉周琦,可谓威风凛凛。不过周琦等人,并未以本来的身份出现,这毕竟是帮司马珂办私事,全部换的常服,对外声称也是司马珂家的护卫。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18499/351734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