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上岸(gl)、无双局(1v2 父子丼)、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被强取豪夺的恶毒女配(np强制)、皆其靡也(剧情nph)、《觊觎(女S男M,np)》、【星际abo】洛希极限(H)、两小无猜(校园1v1,高H)、
就在这时,朝中出现了一件大事。
久久未曾在人前露面的太子终于上朝了!他脸色苍白,看上去就是一副大病初愈的模样,仿佛一阵风吹过去,他就能倒了。不过,他既然能上朝,这就给太子党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然而,太子党们没能安心多久就注定要失望了。原来,太子在大朝的最后,主动出列向皇上陈情,请辞太子之位。
谢瑾华回到家中时,脸色还不是很好,对柯祺说:“太子说,他的身体……已经不能过于操劳。”
这肯定就是太子中毒受伤后的后遗症。就算用各种珍稀药材精细地养着,太子也只能勉强恢复健康。这意思是说,太子看似是痊愈了,其实身体里已经千疮百孔。除非静养着,否则绝对不能长命。
现在的太子是未来的皇帝,皇帝就没有不忙的,昏君和庸君除外。开瑞帝是推翻了前朝当上皇帝的,前朝之所以会被推翻,还不是因为皇帝手里已经渐渐没有实权了?所以,开瑞帝不可能让一个不能操劳的儿子成为自己的继承人,以至于培养出臣子的野心来。太子的身体若真不好,迟早要被废。
也就是说,尽管在今日的大朝上,皇上态度坚决地拒绝了太子的请辞,但太子肯定是要被废的。
柯祺的脸色也不太好,说:“竟是真走到这一步了?单单是太子被废也就算了,可皇上已经封过皇太孙了。”如果没有封皇太孙,他仅仅是太子的嫡子,那么太子改封王爷后,这孩子就成了王爷嫡子,日后成为王爷世子也就行了。可是,皇太孙已经是皇太孙了,就算太子不是太子,他也是皇太孙啊!
这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除非太孙之位跟着太子之位一起被废掉。
谢瑾华叹了一口气,说:“太子党们肯定不会甘心,没了太子,他们一定会去捧太孙的。”
第一百四十三章
春日万物生发, 季达扛着锄头给地里种着的几茬菜除了草,就随意找了块石头坐了。他低头打量自己的脚, 鞋上沾着湿泥,就连裤腿上都不能幸免。季达又伸手看向自己粗糙的掌心, 忍不住笑了。
季达有时总克制不住要回忆过去。他也曾是风流少年, 为了讨母亲欢心而进了花圃, 沾了些许尘土就觉得受不了了。而现在, 他坐在这里,这满面风霜的样子大约会被人当做是真正的乡野村夫吧。
问草园中的下人皆知季达是柯祺的先生,且柯祺很敬重这位先生,于是下人就把季达在园子里种菜的行为当作是一种文人怪癖。唯有季达自己知道, 种地这行为对于他来说是把伤口再一次撕开了。
不,应该说, 他的伤口从未愈合过。
他是傅家唯一活下来的人。
所以, 他要自己始终都记得。每一次下地干活都是一次回忆。
他记得刑场上的血,记得流放路上的哭声,记得侄子侄女们因为缺医少药一个个死在自己怀里。他记得所有的悲苦,记得数不清的伤痛, 记得最深的绝望。而这一切最终都化作了刻骨铭心的仇恨。
谢纯英眼中的他坚韧而内敛, 柯祺眼中的他睿智而通达,但其实他却觉得自己早已经腐烂了。
季达不觉得自己是春阳门的一员。春阳门其实早已经存在, 而季达是在回到京城中,才慢慢接触到这个组织的。春阳门也没那么信任季达。于是,当他们真正有所行动时, 他们从未想过要和季达商量。他们曾想火烧考场,结果不但没有成功,还使得整个春阳门都暴露了,最后不得不避出了京城。
自那一次行动以后,春阳门对京城的掌控力大减,季达这才算是真正有了话语权。
去年秋狩时的刺杀事件就是由季达一手主导的。本以为就算不能干掉开瑞帝,也能让他去了半条命,却没想到他的运气实在太好了,竟被他自己的儿子挡了灾。当太子重伤的消息传回京城,季达便喃喃地说了三个字:“可惜了。”这话就算被别人听见,也会以为他是在为太子感到可惜。但其实季达是在为他自己可惜,可惜刺杀这种行为可一不可二,以后大约再也找不到机会能直接杀死开瑞帝了。
太子自请退位让贤在季达的预料之中。毕竟,他很清楚那支箭上抹的毒有多么厉害。
季达拍了拍裤腿上的泥点,心里有个计划慢慢完善着。宫里经过一番清洗后,春阳门在过去十几年中慢慢塞进去的人已经不剩多少,经不起过多的折损。仅剩的这些人得用在刀刃上。所以,季达这回打算从皇后和太子妃的娘家入手。太子请辞,皇后的娘家人能甘心吗?太子妃的娘家人能甘心吗?
只要他们不甘心,就给了季达可乘之机。
到底是师徒,柯祺的脑回路有一部分和季达连上了,他也正和谢瑾华讨论这件事,道:“其实,如果皇太孙的年纪再大一点,哪怕现在已经有个十来岁了,皇上都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太孙。日后皇位还是能够传给太子的,只要太子尽快把皇位传给太孙就可以了。只是……皇太孙的年纪实在太小了。”
太孙现在的处境和柯祺穿越前那个时空中的朱允炆有些相似。朱元璋临死前,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其实朱允炆并不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结果他的皇位依然坐得不稳,最后被叔叔朱棣夺了。
如果开瑞帝真要抬举皇太孙,那么像荣亲王、德亲王这样年长的伯伯们,他们会服一个小奶娃娃吗?像四皇子、五皇子那些虽然年幼却还是要比太孙年纪大很多的叔叔们,他们母妃的家世比荣、德两位亲王的母妃的家世显赫很多,这些皇子背后的人会甘心支持太孙,而不觉得这是个可乘之机吗?
所以,如果真立了皇太孙,很多纷争就会接踵而来了。
不过,皇太孙和朱允炆虽处境相似却并非是处境相同。朱棣是位高权重的藩王,开瑞帝的几个儿子却都不是。荣亲王也好,德亲王也好,他们始终生活在开瑞帝的眼皮子底下。别看有时候荣亲王蹦跶得挺欢的,在朝中也汇聚了不少的人脉,可是他手里没有兵权。他就算真想造反,也没那个本事!
开瑞帝因为自身的经历,一直牢牢把持着兵权没有放。
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太孙就安全了。皇太孙本就是个身体孱弱的人,这是他自娘胎里带来的弱症,虽说现在看似调养得差不多了,一年比一年健康,可如果皇太孙在这种关键时期忽然“大病”一场呢?
只要干掉了皇太孙,那么其余的皇子们就都有了机会。这够不够大家联起手来铤而走险呢?
甚至于……
柯祺都不敢再继续想下去了。
谢瑾华注意到柯祺神色不对,问:“怎么了?”
柯祺觉得自己似乎想得太多了一点,但他心里确实生出了一个念头,道:“我们一直觉得会有人为了皇位对皇太孙动手脚。那么,会不会有人为了皇太孙对皇上动手脚?这个事情拖得越久,皇太孙就越危险。但如果……只是打个比方而已,如果皇上明天就……不管怎么说,皇位还是由太子继承,日后自然要传到皇太孙头上。”如果开瑞帝马上就死了,那太子反而就不用请辞了,太子一系都安全了。
太子为什么要请辞?因为他的身体不行了,皇上不会满意这样的继承人。他主动请辞,还能留一些体面,得到皇上的愧疚和心疼。那太子为什么身体不行?因为他给皇上挡了灾。如果当时那箭射中的是皇上,那么说不定太子都已经登基了。也就是说,太子全心全意为了皇上却换得自己处境尴尬。
按照这样的逻辑来看,太子一系中会不会已经有人恨上了皇帝呢?
对于皇上来说,没了太子,他还有那么多个儿子,睁着眼睛好好选一选,总能再选到一个合适的继承人的。但对于皇后来说,她只有太子一个亲儿子,其余的皇子各有母妃,怎能与她亲儿子相比?对于太子妃来说,她也只有太子一个丈夫,只有太孙一个儿子,整个太子东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还有那些早早就选择要追随太子的人,他们或为名利,或真是出于忠心,已经是彻底的太子党,现在出了这种事,半路转投其他皇子门下,肯定不会得到重用。名禄皆成泡影。这些人又岂能甘心?
“还好大哥已经外放了。”谢瑾华沉默良久,只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还好你现在只需要跟着慕老修书,不用在御前行走。”柯祺说。
风雨欲来。如果开瑞帝立了皇太孙,那么整个朝堂就会有一番动荡;但他若直接把太子、太孙的位置都废了,那么整个朝堂依然会有一番动荡。这个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了。
庆阳侯府是不打算挣什么从龙之功的,他们只会更加低调。
“若有人当着你的面,问起太子请辞一事……”柯祺说。
“我什么话都不说?”
柯祺摇了摇头,道:“你要对着太子大夸特夸,夸他侍君至诚、待父至孝。若是什么都不说,难免会让人觉得你太过谨慎,想要半点波折不沾身,只会落得日后人人都疏远你。但你若是说了其他的,又难免有站队的嫌疑。而你夸太子的品性,一来这本就是事实,二来……太子现在依然还是太子啊。”
总之,只用使劲夸太子就行了,而且只夸他孝顺、仁义。这样一来,大家也算是从谢瑾华口中得到了答案。但他们事后想想,其实谢瑾华半点有用的话都没说,他依然没说自己是不是要支持太孙。
谢瑾华一点就透,道:“我懂了。”
此后的一个月中,太子隔三差五就要请辞一回,开瑞帝却依然舍不得就这样废了太子。太子觉得自己愧对父皇的栽培。皇上则为嫡子感到心痛。据说父子俩曾在御书房里抱头痛哭过。与此同时,各地忽然冒出了种种祥瑞。荣亲王敬献了祥瑞,后妃们的家族也敬献了祥瑞。皇上最近总能收到祥瑞。
用祥瑞来讨好皇上?
皇上却不知道怎么想的,忽然就颁布了一道圣旨。将圣旨的内容翻译成大白话,大意是:祥瑞有这么多,肯定是天佑我朝啊,但是再多的祥瑞也比不上一位清官、好官,所以我要加设一次恩科。希望这些祥瑞真能保佑我在本次科举中寻得有才、有能之士,大家一起为安朝的建设添砖加瓦么么哒。
这话简直就说到了天下书生的心坎里。
加设恩科对柯祺的影响挺大的。他原本还得再闭门读书,等上两年多才有机会参加乡试。而现在只要他能过了六月的院试,八月马上就能参加乡试了,要是乡试也很顺利,转过年来马上就是会试。
也许开瑞帝是在隐晦地打那些敬献祥瑞的人的脸,也许他想要用恩科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但不管怎么说,柯祺是实实在在得到好处了。他抱着谢瑾华使劲蹭了蹭,觉得老天爷真把自己当女婿了。
————————
“柯弟又在撒娇了。”
“但我心似铁,马上就是乡试了,功课还是要继续往上加的。”
第一百四十四章
六月院试, 柯祺自己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在谢瑾华强忍着紧张故意装出的淡定中, 轻轻松松拿到了案首。自此,柯祺顺利达成小三元成就。他知道自己的头名之路到此已经告一段落, 之后的乡试就要尽人事听天命了。但只小三元也很了不起啊, 说明柯祺是真的下了苦功去背书、巩固各类基础了。
要不是有谢瑾华陪着读书, 光是柯祺自己, 他其实从未想过要拿什么小三元。
优秀的人总是能够互相影响。
院试过后,乡试就近在眼前了。谢瑾华决定要靠着一己之力,为柯祺量身打造几本复习读物。谢瑾华在官场中已经交到了三五好友,与他同科的榜眼是位大叔。榜眼大叔拿起谢瑾华写到一半的复习计划, 随手翻了几页,说:“文贤兄, 你这东西写得有些偏啊, 乡试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实是策论吧。”
只要勤学、擅背,就能过童试。想过乡试却需要考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了。像柯祺这样在童试中获得小三元的考生,他的基础已经非常扎实,因此在备战乡试时, 他的侧重点应该要放在时务策上。
谢瑾华摇摇头, 语气中透着骄傲与欢快地说:“时务策这一块不需要我为他操心。事实上,在我考乡试、会试时, 柯弟在时务策上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我最担心的,反而是柯弟的诗词写作这一块。”
榜眼吃了一惊。然而他仔细想一想,却觉得谢瑾华这话十分可信。
和谢瑾华相处久了, 大家就能慢慢感知出来了,他其实是个非常纯粹的文人。当然,这并不是在说谢瑾华单纯、没心眼,只是他身上确实一直都保留着属于文人的天真。这样的人,能做锦绣文章,却不一定懂得治国。榜眼通过《秋林文报》仔细研读过谢瑾华在乡试、会试中的文章,他相信那样言之有物的时务策确实是谢瑾华自己做出来的,但他也十分能肯定一点,谢瑾华身后必然有名家指点。
榜眼一直以为这“名家”会是慕老,会是陈老,却没想到竟然是谢瑾华的那位契弟。
“乖乖,这人小小年纪,到底长了多少个心眼啊!”榜眼在心里感慨道。要是他知道了柯祺的猜题能力,估计他的眼珠子要惊得掉在地上了。可以说,榜眼再如何信谢瑾华的话,还是低估了柯祺啊。
认识谢瑾华的人都知道他和柯祺这一对契兄弟之间的关系非常好。榜眼也是如此,却故意开起了玩笑:“哦,听文贤兄这般说,你那一位契弟确实是个才智双全的人物。文贤兄可会觉得夫纲不振?”
夫纲不振这种调侃,几乎没有男人愿意认下。
谢瑾华却不一样。他恨不得能让全天下人都知道柯祺的好。而柯祺那样好,谢瑾华却也不会因此觉得自卑。因为他们在过日子时,从未想过一定要分出高下,一定要谁压过谁。他们始终是平等的。
谢瑾华大大方方地说:“何为夫纲?既已结契,自然要爱他、敬他、宠他、尊他、怜他、依他。若是不爱他,叫他心中凄苦;若是不敬他,叫他心里蒙羞;若是不宠他,让他受人厌恶;若是不尊他,让他沦为卑下;若是不怜他,不懂他所想;若是不依他,不明他所需……我又如何敢自称是大丈夫。”
这话叫人听着心里震撼。榜眼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谢瑾华忽然有些扭捏起来了,低下头小声地说:“更何况……他既尊我如兄,又怜我如弟,他对我也是一样好的。”他说这话时明显很不好意思,但语气却又很坚定。因为,他一直相信柯祺对他的好。
榜眼老脸一红,咳嗽了两声,语无伦次地说:“好……好好。我刚刚想起来,我那儿还有一点事没忙完,先走了。”榜眼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妻子,也许他今天归家前该绕去首饰铺子里给娘子挑枚簪子。
崇文馆内的工作任务其实很繁重。慕老非常重视应卯一事,于是崇文馆内几乎没有人敢在早上迟到。但慕老总是会忽视放衙的时间,于是崇文馆内几乎没有人能在傍晚准时离开。谢瑾华也是一条悲催的加班狗。为了能和谢瑾华多一点时间相处,柯祺就养成了放衙时来崇文馆接谢瑾华下班的习惯。
夫夫俩也不是真黏糊到了这份上,主要还是因为在下班回家的这一路上,谢瑾华能帮柯祺排疑解难。他们把路上的时间利用起来,晚上就能早一点睡觉了。免得晚上太过用功,时间长了就伤身体。
在崇文馆中,谢瑾华绝对是年纪最小的那个。因为,要做好修书这份工作,是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的,而这种积累需要时间,所以其他人再如何年轻,大都有三十多岁了。他们基本已经成家立业。
看着年轻人在那里无意识地秀恩爱,大伙儿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的。
“和谢文贤一比,我竟像个孤家寡人了。”某甲说。
“就是!我昨日想叫老妻帮我做件长衫,她都不肯。”某乙跟着抱怨说。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怜爱了一下。
刚刚抱怨过的某乙却忽然说:“不过,我娘子答应了会先给我做条裤子。”
“……”某甲心痛地注视着某乙,那眼神就像是在看着一个叛徒。
京中的一些娘子们——她们的相公都在崇文馆里修书——忽然发现相公们竟变得体贴起来了。本就是老夫老妻的了,平日里能相敬如宾就已经算是夫妻关系极好的了,谁能想到相公忽然就开了窍?这些娘子们起先还因为相公的态度变化而吓了一大跳,渐渐也就享受起了相公们笨拙的体贴和关爱。
对此一无所知的柯谢夫夫深藏功与名。
七夕乞巧节很快就要到了。安朝的七夕节又叫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习俗面向的人群大都是少女和童子。刚进入七月,京城中就开设了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大家一般将这种集市称为乞巧市。
榜眼家有小闺女。哪怕知道妻子一定会给女儿准备好乞巧之物,榜眼却还想尽一尽当爹的心意。于是,他就打算在休沐时去逛一逛乞巧市。谢瑾华不知道想了些什么,竟然也抽出时间去了乞巧市。
榜眼和状元在乞巧市碰上了。榜眼有些不好意思,状元则是无比坦荡。
“好巧啊,我给我小女儿买些得用的东西。”榜眼说。
“确实很巧,我给柯弟买些有用的。”谢瑾华说。
榜眼沉默了一会儿,问:“你是不是来错集市了?这里是乞巧市。”虽然会有男孩参与乞巧一事,但那都是七八岁以下的小童子。像柯祺那么大岁数的,他要是学姑娘家乞巧,那真是太……奇怪了。
谢瑾华说:“我知道这里有乞巧市,才特意要过来的。”他想要给心目中的柯小姑娘一个惊喜。
“你来这里……你契弟知道吗?”榜眼问。
久久未曾在人前露面的太子终于上朝了!他脸色苍白,看上去就是一副大病初愈的模样,仿佛一阵风吹过去,他就能倒了。不过,他既然能上朝,这就给太子党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然而,太子党们没能安心多久就注定要失望了。原来,太子在大朝的最后,主动出列向皇上陈情,请辞太子之位。
谢瑾华回到家中时,脸色还不是很好,对柯祺说:“太子说,他的身体……已经不能过于操劳。”
这肯定就是太子中毒受伤后的后遗症。就算用各种珍稀药材精细地养着,太子也只能勉强恢复健康。这意思是说,太子看似是痊愈了,其实身体里已经千疮百孔。除非静养着,否则绝对不能长命。
现在的太子是未来的皇帝,皇帝就没有不忙的,昏君和庸君除外。开瑞帝是推翻了前朝当上皇帝的,前朝之所以会被推翻,还不是因为皇帝手里已经渐渐没有实权了?所以,开瑞帝不可能让一个不能操劳的儿子成为自己的继承人,以至于培养出臣子的野心来。太子的身体若真不好,迟早要被废。
也就是说,尽管在今日的大朝上,皇上态度坚决地拒绝了太子的请辞,但太子肯定是要被废的。
柯祺的脸色也不太好,说:“竟是真走到这一步了?单单是太子被废也就算了,可皇上已经封过皇太孙了。”如果没有封皇太孙,他仅仅是太子的嫡子,那么太子改封王爷后,这孩子就成了王爷嫡子,日后成为王爷世子也就行了。可是,皇太孙已经是皇太孙了,就算太子不是太子,他也是皇太孙啊!
这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除非太孙之位跟着太子之位一起被废掉。
谢瑾华叹了一口气,说:“太子党们肯定不会甘心,没了太子,他们一定会去捧太孙的。”
第一百四十三章
春日万物生发, 季达扛着锄头给地里种着的几茬菜除了草,就随意找了块石头坐了。他低头打量自己的脚, 鞋上沾着湿泥,就连裤腿上都不能幸免。季达又伸手看向自己粗糙的掌心, 忍不住笑了。
季达有时总克制不住要回忆过去。他也曾是风流少年, 为了讨母亲欢心而进了花圃, 沾了些许尘土就觉得受不了了。而现在, 他坐在这里,这满面风霜的样子大约会被人当做是真正的乡野村夫吧。
问草园中的下人皆知季达是柯祺的先生,且柯祺很敬重这位先生,于是下人就把季达在园子里种菜的行为当作是一种文人怪癖。唯有季达自己知道, 种地这行为对于他来说是把伤口再一次撕开了。
不,应该说, 他的伤口从未愈合过。
他是傅家唯一活下来的人。
所以, 他要自己始终都记得。每一次下地干活都是一次回忆。
他记得刑场上的血,记得流放路上的哭声,记得侄子侄女们因为缺医少药一个个死在自己怀里。他记得所有的悲苦,记得数不清的伤痛, 记得最深的绝望。而这一切最终都化作了刻骨铭心的仇恨。
谢纯英眼中的他坚韧而内敛, 柯祺眼中的他睿智而通达,但其实他却觉得自己早已经腐烂了。
季达不觉得自己是春阳门的一员。春阳门其实早已经存在, 而季达是在回到京城中,才慢慢接触到这个组织的。春阳门也没那么信任季达。于是,当他们真正有所行动时, 他们从未想过要和季达商量。他们曾想火烧考场,结果不但没有成功,还使得整个春阳门都暴露了,最后不得不避出了京城。
自那一次行动以后,春阳门对京城的掌控力大减,季达这才算是真正有了话语权。
去年秋狩时的刺杀事件就是由季达一手主导的。本以为就算不能干掉开瑞帝,也能让他去了半条命,却没想到他的运气实在太好了,竟被他自己的儿子挡了灾。当太子重伤的消息传回京城,季达便喃喃地说了三个字:“可惜了。”这话就算被别人听见,也会以为他是在为太子感到可惜。但其实季达是在为他自己可惜,可惜刺杀这种行为可一不可二,以后大约再也找不到机会能直接杀死开瑞帝了。
太子自请退位让贤在季达的预料之中。毕竟,他很清楚那支箭上抹的毒有多么厉害。
季达拍了拍裤腿上的泥点,心里有个计划慢慢完善着。宫里经过一番清洗后,春阳门在过去十几年中慢慢塞进去的人已经不剩多少,经不起过多的折损。仅剩的这些人得用在刀刃上。所以,季达这回打算从皇后和太子妃的娘家入手。太子请辞,皇后的娘家人能甘心吗?太子妃的娘家人能甘心吗?
只要他们不甘心,就给了季达可乘之机。
到底是师徒,柯祺的脑回路有一部分和季达连上了,他也正和谢瑾华讨论这件事,道:“其实,如果皇太孙的年纪再大一点,哪怕现在已经有个十来岁了,皇上都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太孙。日后皇位还是能够传给太子的,只要太子尽快把皇位传给太孙就可以了。只是……皇太孙的年纪实在太小了。”
太孙现在的处境和柯祺穿越前那个时空中的朱允炆有些相似。朱元璋临死前,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其实朱允炆并不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结果他的皇位依然坐得不稳,最后被叔叔朱棣夺了。
如果开瑞帝真要抬举皇太孙,那么像荣亲王、德亲王这样年长的伯伯们,他们会服一个小奶娃娃吗?像四皇子、五皇子那些虽然年幼却还是要比太孙年纪大很多的叔叔们,他们母妃的家世比荣、德两位亲王的母妃的家世显赫很多,这些皇子背后的人会甘心支持太孙,而不觉得这是个可乘之机吗?
所以,如果真立了皇太孙,很多纷争就会接踵而来了。
不过,皇太孙和朱允炆虽处境相似却并非是处境相同。朱棣是位高权重的藩王,开瑞帝的几个儿子却都不是。荣亲王也好,德亲王也好,他们始终生活在开瑞帝的眼皮子底下。别看有时候荣亲王蹦跶得挺欢的,在朝中也汇聚了不少的人脉,可是他手里没有兵权。他就算真想造反,也没那个本事!
开瑞帝因为自身的经历,一直牢牢把持着兵权没有放。
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太孙就安全了。皇太孙本就是个身体孱弱的人,这是他自娘胎里带来的弱症,虽说现在看似调养得差不多了,一年比一年健康,可如果皇太孙在这种关键时期忽然“大病”一场呢?
只要干掉了皇太孙,那么其余的皇子们就都有了机会。这够不够大家联起手来铤而走险呢?
甚至于……
柯祺都不敢再继续想下去了。
谢瑾华注意到柯祺神色不对,问:“怎么了?”
柯祺觉得自己似乎想得太多了一点,但他心里确实生出了一个念头,道:“我们一直觉得会有人为了皇位对皇太孙动手脚。那么,会不会有人为了皇太孙对皇上动手脚?这个事情拖得越久,皇太孙就越危险。但如果……只是打个比方而已,如果皇上明天就……不管怎么说,皇位还是由太子继承,日后自然要传到皇太孙头上。”如果开瑞帝马上就死了,那太子反而就不用请辞了,太子一系都安全了。
太子为什么要请辞?因为他的身体不行了,皇上不会满意这样的继承人。他主动请辞,还能留一些体面,得到皇上的愧疚和心疼。那太子为什么身体不行?因为他给皇上挡了灾。如果当时那箭射中的是皇上,那么说不定太子都已经登基了。也就是说,太子全心全意为了皇上却换得自己处境尴尬。
按照这样的逻辑来看,太子一系中会不会已经有人恨上了皇帝呢?
对于皇上来说,没了太子,他还有那么多个儿子,睁着眼睛好好选一选,总能再选到一个合适的继承人的。但对于皇后来说,她只有太子一个亲儿子,其余的皇子各有母妃,怎能与她亲儿子相比?对于太子妃来说,她也只有太子一个丈夫,只有太孙一个儿子,整个太子东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还有那些早早就选择要追随太子的人,他们或为名利,或真是出于忠心,已经是彻底的太子党,现在出了这种事,半路转投其他皇子门下,肯定不会得到重用。名禄皆成泡影。这些人又岂能甘心?
“还好大哥已经外放了。”谢瑾华沉默良久,只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还好你现在只需要跟着慕老修书,不用在御前行走。”柯祺说。
风雨欲来。如果开瑞帝立了皇太孙,那么整个朝堂就会有一番动荡;但他若直接把太子、太孙的位置都废了,那么整个朝堂依然会有一番动荡。这个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了。
庆阳侯府是不打算挣什么从龙之功的,他们只会更加低调。
“若有人当着你的面,问起太子请辞一事……”柯祺说。
“我什么话都不说?”
柯祺摇了摇头,道:“你要对着太子大夸特夸,夸他侍君至诚、待父至孝。若是什么都不说,难免会让人觉得你太过谨慎,想要半点波折不沾身,只会落得日后人人都疏远你。但你若是说了其他的,又难免有站队的嫌疑。而你夸太子的品性,一来这本就是事实,二来……太子现在依然还是太子啊。”
总之,只用使劲夸太子就行了,而且只夸他孝顺、仁义。这样一来,大家也算是从谢瑾华口中得到了答案。但他们事后想想,其实谢瑾华半点有用的话都没说,他依然没说自己是不是要支持太孙。
谢瑾华一点就透,道:“我懂了。”
此后的一个月中,太子隔三差五就要请辞一回,开瑞帝却依然舍不得就这样废了太子。太子觉得自己愧对父皇的栽培。皇上则为嫡子感到心痛。据说父子俩曾在御书房里抱头痛哭过。与此同时,各地忽然冒出了种种祥瑞。荣亲王敬献了祥瑞,后妃们的家族也敬献了祥瑞。皇上最近总能收到祥瑞。
用祥瑞来讨好皇上?
皇上却不知道怎么想的,忽然就颁布了一道圣旨。将圣旨的内容翻译成大白话,大意是:祥瑞有这么多,肯定是天佑我朝啊,但是再多的祥瑞也比不上一位清官、好官,所以我要加设一次恩科。希望这些祥瑞真能保佑我在本次科举中寻得有才、有能之士,大家一起为安朝的建设添砖加瓦么么哒。
这话简直就说到了天下书生的心坎里。
加设恩科对柯祺的影响挺大的。他原本还得再闭门读书,等上两年多才有机会参加乡试。而现在只要他能过了六月的院试,八月马上就能参加乡试了,要是乡试也很顺利,转过年来马上就是会试。
也许开瑞帝是在隐晦地打那些敬献祥瑞的人的脸,也许他想要用恩科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但不管怎么说,柯祺是实实在在得到好处了。他抱着谢瑾华使劲蹭了蹭,觉得老天爷真把自己当女婿了。
————————
“柯弟又在撒娇了。”
“但我心似铁,马上就是乡试了,功课还是要继续往上加的。”
第一百四十四章
六月院试, 柯祺自己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在谢瑾华强忍着紧张故意装出的淡定中, 轻轻松松拿到了案首。自此,柯祺顺利达成小三元成就。他知道自己的头名之路到此已经告一段落, 之后的乡试就要尽人事听天命了。但只小三元也很了不起啊, 说明柯祺是真的下了苦功去背书、巩固各类基础了。
要不是有谢瑾华陪着读书, 光是柯祺自己, 他其实从未想过要拿什么小三元。
优秀的人总是能够互相影响。
院试过后,乡试就近在眼前了。谢瑾华决定要靠着一己之力,为柯祺量身打造几本复习读物。谢瑾华在官场中已经交到了三五好友,与他同科的榜眼是位大叔。榜眼大叔拿起谢瑾华写到一半的复习计划, 随手翻了几页,说:“文贤兄, 你这东西写得有些偏啊, 乡试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实是策论吧。”
只要勤学、擅背,就能过童试。想过乡试却需要考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了。像柯祺这样在童试中获得小三元的考生,他的基础已经非常扎实,因此在备战乡试时, 他的侧重点应该要放在时务策上。
谢瑾华摇摇头, 语气中透着骄傲与欢快地说:“时务策这一块不需要我为他操心。事实上,在我考乡试、会试时, 柯弟在时务策上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我最担心的,反而是柯弟的诗词写作这一块。”
榜眼吃了一惊。然而他仔细想一想,却觉得谢瑾华这话十分可信。
和谢瑾华相处久了, 大家就能慢慢感知出来了,他其实是个非常纯粹的文人。当然,这并不是在说谢瑾华单纯、没心眼,只是他身上确实一直都保留着属于文人的天真。这样的人,能做锦绣文章,却不一定懂得治国。榜眼通过《秋林文报》仔细研读过谢瑾华在乡试、会试中的文章,他相信那样言之有物的时务策确实是谢瑾华自己做出来的,但他也十分能肯定一点,谢瑾华身后必然有名家指点。
榜眼一直以为这“名家”会是慕老,会是陈老,却没想到竟然是谢瑾华的那位契弟。
“乖乖,这人小小年纪,到底长了多少个心眼啊!”榜眼在心里感慨道。要是他知道了柯祺的猜题能力,估计他的眼珠子要惊得掉在地上了。可以说,榜眼再如何信谢瑾华的话,还是低估了柯祺啊。
认识谢瑾华的人都知道他和柯祺这一对契兄弟之间的关系非常好。榜眼也是如此,却故意开起了玩笑:“哦,听文贤兄这般说,你那一位契弟确实是个才智双全的人物。文贤兄可会觉得夫纲不振?”
夫纲不振这种调侃,几乎没有男人愿意认下。
谢瑾华却不一样。他恨不得能让全天下人都知道柯祺的好。而柯祺那样好,谢瑾华却也不会因此觉得自卑。因为他们在过日子时,从未想过一定要分出高下,一定要谁压过谁。他们始终是平等的。
谢瑾华大大方方地说:“何为夫纲?既已结契,自然要爱他、敬他、宠他、尊他、怜他、依他。若是不爱他,叫他心中凄苦;若是不敬他,叫他心里蒙羞;若是不宠他,让他受人厌恶;若是不尊他,让他沦为卑下;若是不怜他,不懂他所想;若是不依他,不明他所需……我又如何敢自称是大丈夫。”
这话叫人听着心里震撼。榜眼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谢瑾华忽然有些扭捏起来了,低下头小声地说:“更何况……他既尊我如兄,又怜我如弟,他对我也是一样好的。”他说这话时明显很不好意思,但语气却又很坚定。因为,他一直相信柯祺对他的好。
榜眼老脸一红,咳嗽了两声,语无伦次地说:“好……好好。我刚刚想起来,我那儿还有一点事没忙完,先走了。”榜眼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妻子,也许他今天归家前该绕去首饰铺子里给娘子挑枚簪子。
崇文馆内的工作任务其实很繁重。慕老非常重视应卯一事,于是崇文馆内几乎没有人敢在早上迟到。但慕老总是会忽视放衙的时间,于是崇文馆内几乎没有人能在傍晚准时离开。谢瑾华也是一条悲催的加班狗。为了能和谢瑾华多一点时间相处,柯祺就养成了放衙时来崇文馆接谢瑾华下班的习惯。
夫夫俩也不是真黏糊到了这份上,主要还是因为在下班回家的这一路上,谢瑾华能帮柯祺排疑解难。他们把路上的时间利用起来,晚上就能早一点睡觉了。免得晚上太过用功,时间长了就伤身体。
在崇文馆中,谢瑾华绝对是年纪最小的那个。因为,要做好修书这份工作,是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的,而这种积累需要时间,所以其他人再如何年轻,大都有三十多岁了。他们基本已经成家立业。
看着年轻人在那里无意识地秀恩爱,大伙儿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的。
“和谢文贤一比,我竟像个孤家寡人了。”某甲说。
“就是!我昨日想叫老妻帮我做件长衫,她都不肯。”某乙跟着抱怨说。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怜爱了一下。
刚刚抱怨过的某乙却忽然说:“不过,我娘子答应了会先给我做条裤子。”
“……”某甲心痛地注视着某乙,那眼神就像是在看着一个叛徒。
京中的一些娘子们——她们的相公都在崇文馆里修书——忽然发现相公们竟变得体贴起来了。本就是老夫老妻的了,平日里能相敬如宾就已经算是夫妻关系极好的了,谁能想到相公忽然就开了窍?这些娘子们起先还因为相公的态度变化而吓了一大跳,渐渐也就享受起了相公们笨拙的体贴和关爱。
对此一无所知的柯谢夫夫深藏功与名。
七夕乞巧节很快就要到了。安朝的七夕节又叫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习俗面向的人群大都是少女和童子。刚进入七月,京城中就开设了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大家一般将这种集市称为乞巧市。
榜眼家有小闺女。哪怕知道妻子一定会给女儿准备好乞巧之物,榜眼却还想尽一尽当爹的心意。于是,他就打算在休沐时去逛一逛乞巧市。谢瑾华不知道想了些什么,竟然也抽出时间去了乞巧市。
榜眼和状元在乞巧市碰上了。榜眼有些不好意思,状元则是无比坦荡。
“好巧啊,我给我小女儿买些得用的东西。”榜眼说。
“确实很巧,我给柯弟买些有用的。”谢瑾华说。
榜眼沉默了一会儿,问:“你是不是来错集市了?这里是乞巧市。”虽然会有男孩参与乞巧一事,但那都是七八岁以下的小童子。像柯祺那么大岁数的,他要是学姑娘家乞巧,那真是太……奇怪了。
谢瑾华说:“我知道这里有乞巧市,才特意要过来的。”他想要给心目中的柯小姑娘一个惊喜。
“你来这里……你契弟知道吗?”榜眼问。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23087/42302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