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推荐阅读: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脸盲怎么了,不脸盲轮得到你?(nph)、临时夫妻(nph)、绝对臣服姿态(女强制男h)、素女 (古言,1V1,高H)、不是哥哥也不是男妈妈(骨科)、不羡仙(快穿仙侠 古言 1v1 sc)、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年代婊】重生后又娇媚勾人(nph 插足)、《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
刘雅琴以前只是会缝补衣裳,跟刘青一样,从来没学过刺绣。但她的起点仍要比刘青好很多,毕竟刘青以前都没摸过针线,且刘雅琴自认为比刘青聪明能干,她一直是刘家最出挑的姑娘,绣花当然也不例外。
哪知道刘青突然跟开窍了一样,明明以前连缝衣裳都不会,一开始拿针还总是戳到手呢,娘说她快笨死了。
没成想学了几天后,刘青竟然超过了自己,连大花姐她娘春婶,都夸刘青有天赋,尤其会配色。
除了大花姐,别的人谁都不教的春婶,竟然主动跟奶说要收刘青为徒,是那种磕头拜师的收徒,把奶高兴的,整整买了一斤的大肉送到春婶家去,当做刘青的拜师礼。
刘雅琴想到这些就气不打一处来,深深认为自己被抢了风头,要是二丫不跟着凑热闹的话,跟大花姐学绣花的人就只有她,如今拜春婶为师的人自然也是她了。
连以前只喜欢她的奶,如今都对二丫赞不绝口,做什么都喜欢带着二丫,眼里完全瞧不见她了。
娘说得没错,二丫专门生来跟她作对的!
刘雅琴以前只是觉得刘青笨,不愿意跟她玩,现在已经变成深深的仇视了,大有你死我活的架势。
只是刘青仍然没功夫理会,到目前位置,刘雅琴的仇视仍然是独角戏。
刘青知道自己并非有天赋,刘雅琴和她的原身,都只是十来岁的小姑娘,接受能力有限,但她实际都都二十一了,起点自然不一样。心理成熟是个很大的优势,最起码比起耐心细心,刘雅琴就远远不如她。
再说学刺绣是手工活,她自己和原身都不算笨手笨脚之辈,除开一开始拿针的时候不适应,之后就得心应手了。
相比之下刘雅琴那点小优势,根本不值一提。
至于配色,那就更没什么了,作为一个追求时尚、喜欢打扮和搭配的软妹子,刘青对色彩自然是有一定敏感度的,更何况还花心思研究过,绣花配色自然也不在话下。
能被春婶看中收徒,刘青也很意外,她一开始还不太懂,只想着技多不压身,更何况得到消息的蒋氏和李氏,立马欢天喜地的张罗开来,也根本轮不到她做决定。
到跪下给新出炉的师傅磕头行礼,刘青才明白,这年代拜师,与她以前上学念书,意义是不一样的。
就拿新出炉的师傅春婶来说,她刘青严厉的程度,简直令人发指,刘青姿势不对,或者稍有懈怠,就要被春婶教训,打手背、罚加倍练习是家常便饭。
新师傅根本不知道客气为何物!
被这样严厉的师傅盯着,刘青的生活开始变得水深火热,一开始还觉得绣花很简单,而现在,在高强度的练习下,刘青回家时手腕都酸胀的连碗筷都拿不稳。
就这样刘家人还一个劲的说她运气好,遇上了个好师傅,等以后出了师,好日子就来了。
回了屋,李氏一面拿了热帕子替刘青敷手,一面细细的叮嘱道:“青青啊,好好跟你师傅学,别怕吃苦。你师傅是个有本事的,大花她爹刚娶你师傅那会儿,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欠了一屁股债。你师傅嫁过来这才几年,债还清了,还起了新房子,都是你师傅卖绣品挣来的钱。所以早几年,你师傅没生儿子的时候,别说大花她爹,就是大花她奶,都没敢多说什么。”
“所以自个儿有门手艺,以后能挣钱,就算找了婆家,也没人敢给你气受。”
刘青疼得直吸气,也只能咬牙点头。
要不是为了赚钱,她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苦?
☆、第十四章
晨雾笼罩下的落水村,太阳还没升起,村民已然渐渐从睡梦中起来,家家户户的院门,一扇扇打开。
有些勤快些的,屋顶已经升起了炊烟。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刘青被李氏从好梦中喊醒,也没什么脾气,发现手腕没那么痛了,还在床上滚了一圈,才高高兴兴的穿好衣裳。
推开门,李氏正在院子里剁猪草,“咚咚咚”的声音在院子里整齐有序的响着。
刘家猪栏里养了四头猪,是蒋氏的心头宝,平日出门干活前要看一眼,干完活回家,第一时间也是看家里几头猪好不好。
四头猪都是年前抱养过来的,到现在也大半年过去了,在蒋氏的精心照料下,养出了一身膘。刘家几个熊孩子有时候实在馋肉吃,就站在猪栏外边流口水,掰着手指头算什么时候过年,在他们记忆中,过年是要杀猪的,那几天他们吃肉可以吃个饱。
蒋氏确实养猪有一套,只是这年头自家吃饭都吃不饱,而四头猪越来越肥,食量也越来越大,攒的米糠根本不够用。且家家户户都养猪,乡里乡亲谁也匀不出来。
所以刘青她们堂姐妹每天傍晚都有割猪草的任务,割回来的猪草有李氏她们剁碎了,放在大锅里煮一煮,完了再加米糠拌一拌,就是肥猪们主食了。
不过刘青自从拜师学艺开始,蒋氏便做主免了她打猪草的任务,目的是叫她专心跟着师傅学手艺,别被这些小事给牵绊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雅琴对刘青的成见才会越来越深,十来岁的姑娘,从小被奶奶宠着,养成一副骄傲的性子,如今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导致自己的地位一落千丈,以前在姐妹中的优越感荡然无存,难免生出些不平衡。
刘青趁李氏专心剁猪草,没有注意到自己,轻手轻脚的绕到李氏身后,然后直接扑到李氏背上。
李氏果然被吓了一跳,停下手中的动作,回头瞪了刘青一眼:“这么大人了还冒冒失失,娘在这里用刀,你忽然扑上来,仔细切到你的手!”
刘青眉眼弯弯。这具身体正在长身子的时期,如今好吃好喝养了两个月,她又是个爱臭美的,不用下地干活了,就几乎足不出户,等闲也晒不到太阳,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白了起来,身上也养出了些,虽然仍瘦弱,却再不是以前那寒碜模样。
慢慢张开的五官,果然越来越像李氏,只是刘青的眼眸清澈又明亮,比李氏看着要精神许多,秀气中又带了一丝明朗大气。
蒋氏如今也都不再明里暗里的骂刘青像她娘一样晦气,甚至刘青有次听到蒋氏同人闲聊,破天荒的夸她越来越像刘延宁了。
刘青私以为蒋氏的夸赞,是建立在她“能干”的前提下的。
女儿越长越漂亮,对着这样一张盈盈的笑脸,李氏也绷不住,噗嗤一声笑了,用不握刀的那只手戳了戳刘青的额头,半是埋怨半是欣慰的语气:“你啊,越来越淘气了。”
“娘怎么知道背后的人是我?”
“你是从我肚子里爬不出来,我怎么不知道?”李氏说着推了推刘青,“起开,自己站好。都是大姑娘了,站没站相,瞧着像话吗!还有,你的手是不疼了?”
刘青从李氏背上下来,转动了一下手腕,笑眯眯的点头:“比昨天好很多了。”
“那就好。”李氏放心了,垂下头继续剁猪草,一面道,“你师傅说了,就刚开始的时候辛苦些,等你习惯了,自然不会疼了。”
“是啊。”刘青点头,深深的感叹出声,“这年头想赚钱真不容易。”
“小小年纪也知道赚钱不易。”李氏忍不住又被她逗笑了,摆手道,“别贫嘴了,还不去洗漱?你奶估摸着也该做早饭了,快去帮忙打个下手。”
蒋氏答应了大孙子教刘青的,自然不会食言,只是平日做饭的时候叫一句刘青,叫她在旁边大下手,能不能学会全看她自己。
反倒是刘青拜师后,蒋氏的态度也一下子变了,刘青从旁听生一跃而成蒋氏的重点照顾对象,灶上的活,从切菜到炒菜,几乎是手把手的教刘青。
为了让刘青尽快上手,蒋氏有时候炒菜一些青菜,也不怕浪费油盐,直接交给刘青练手——要知道满打满算,她也才跟着蒋氏学了两个月做饭,跟着蒋氏一年多的刘雅琴,到现在都还没得到实践的机会,可见蒋氏却是在用心培养刘青了。
听了李氏的话,刘青乖乖去了灶房,蒋氏正在洗锅,回头见她进来,便道:“快去洗漱,洗完过来淘米。”
“好。”刘青脆生生应了,趁蒋氏没注意,从她的宝贝盐罐里偷了点盐,就着盐水,拿废旧的布条擦了擦牙齿。
没办法到了这个时代,或许富贵人家有专门刷牙的工具,在饭都吃不饱的农村,能每天用清水漱一次口就算讲究了。
蒋氏把家里的油盐,看得跟命根子一样,刘青也只在运气的时候能偷到一点盐漱口,大部分时候还是清水擦牙。
擦了牙,又仔细洗了脸,井里打上来的清水,带着一股子凉意,刘青最后一丝睡意也被冰没了,一身清爽的跑回灶房。
蒋氏已经舀了小半盆米放在台上,等着刘青去洗。
小半盆米就是刘家今天的口粮,看着不少,可刘家人口多,几个主要劳动力更是饭量大,这点米远远不够吃。所以蒸饭的时候,蒋氏都会倒一半泡发好的大豆,也就是黄豆下去一起蒸,这分量才勉强够刘家人吃饱。
刘青麻利的淘好米,蒋氏已经把锅里的水烧开了,正好接过盆子把米倒下去煮,刚沾湿的米,底下还有一些黏在盆子里,刘青有眼色的从锅里舀了半勺热水,蒋氏看她一眼,满意的点头,刘青便将水小心的倒进锅里,蒋氏捧着盆,晃荡几下,便把盆上沾的少许米随着热水一起倒回锅里。
蒋氏手执铁勺,在锅里一下下搅拌着,一面叫刘青注意柴火,一面讲解道:“煮米的时候不能偷懒,要时不时的搅拌,否则很容易黏到一起去。”
刘青点头,脸上写满了求知欲。
这样的学生,当老师的也有成就感,蒋氏略显刻薄的嘴角弧度,也稍微柔和了一些,道:“煮好了,你去把笸箩拿过来。”
刘青熟门熟路的取了笸箩,架在木盆上放好,蒋氏便将煮得半熟的米舀到笸箩里,竹编的容器难免有些缝隙,水正好从缝隙中流到盆中,滴滴答答的水声甚是清脆。
蒋氏没有把所有的米都舀上来,锅里还留了一小撮,数得清的米粒在大半锅米汤里飘着,少得可怜,待蒋氏又将切好的红薯倒进锅里,少得可怜的米粒更看不到了。
刘青知道蒋氏是在煮稀饭。
这里没有电饭锅,米饭没办法直接煮熟,只能先在锅里煮得半生不熟,等做饭时,再用木桶蒸熟。这大概是最传统的木桶饭了吧。
刘青把滴干水的生米饭挂在钩子上,村里人没有白天锁门的习惯,来串门的不只是大人和熊孩子,还有猫狗,怕这些畜生糟蹋粮食,煮好的生米饭,家家户户都是这么高高挂起来的。
还能以防熊孩子捣乱,一举多得。
煮粥就没必要一直盯着了,蒋氏盖上锅盖,叮嘱了刘青一声:“看着锅里。”便转身出去了。
没一会儿蒋氏又回了灶房,手里拿了个碗,里面装了些腌好的萝卜干,这是下稀饭的小菜,另一只手里紧紧握着个鸡蛋。蒋氏一进屋,便把鸡蛋递给刘青:“洗干净埋在生米饭里,一会儿就焖熟可以吃了。”
粥煮熟的时候,趁早去田里干活的大人,也都扛着工具回来了,如今正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田里的庄稼熟了,都忙着收稻谷,但是天气仍然热得慌,饶是最吃苦耐劳的庄稼人,在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也不敢下地干活,怕中暑。
所以大家都起早摸黑的,趁着天还不热,能多干一点是一点。
去河边洗衣裳的刘雅琴和三丫先回来一步,李氏喂完猪,又打扫了屋子,便帮着两个侄女在院里晾衣裳。
刘青在堂屋里摆好碗筷,盛了一碗碗粥放在桌上散热,听见动静,又哒哒哒跑出去打水。
刘大爷一进院子,就有清凉的井水给自己洗漱,不由畅快的淋了一脸,对着没正眼瞧的孙女也有了些笑意,刘大爷问刘青:“在你师傅那里学得如何?不许给你哥丢人!”
“师傅昨儿还夸我进步很大呢!”刘青这两个月潜移默化之下,刘家人也慢慢接受她越来越开朗的性子,她也摸到些刘大爷的脾气,刘大爷虽然重男轻女,但也不至于把孙女当仇人,偶尔在他面前说笑几句,他并不会介意。
前提是要顶得住刘大爷面无表情的压力。
刘青不是真正的小孩,当然不会被一个脸色吓到,如今她越来越敢同刘大爷说话了。这会儿刘青就瞪大眼睛,不服气的道:“等着罢,我再练些日子,就能像师傅她们一样赚钱了!”
刘大爷还没表示,刘青身后的刘二叔闻言,已经忍不住笑出声来,拍了拍她的头:“我们二丫有志气!”
“二叔,我改名了,要叫青青。”刘青抿唇,听出刘二叔语气里都是满满的打趣,却不得不继续装小朋友,一本正经的娱乐大众,“二叔放心,等我赚了钱,会孝敬您的,还有三叔和四叔。”
☆、第十五章
用过早饭,刘家人并没有歇着,都抓紧时间下地干活去了,连几个熊孩子都瞬间跑的没了踪影。
乡下的孩子放养惯了,一到白日就呼朋唤友,也不知道在外边疯什么,一到饭点也不用人喊,准时就回来了。
大人们也都放心得很。
院子里就剩下刘青和刘雅琴,她们姐妹虽然不用下地干活,家里却是有任务的,最近农忙,男人女人干完活回来都恨不得累瘫在地上,家务活几乎都是她们姐妹俩做。
刘青便主动对刘雅琴道:“大姐,我们洗了碗筷,就去大花姐家罢。”
虽然现在是农忙,姐妹俩的教程却没有断掉,原本像她们这样半大的姑娘,有条件的便都没有再下地干活。至于刘青的师傅春婶,却是因为自个儿能赚钱,并不需要下地干那些粗活,她丈夫就算一个人忙不完,也更宁愿花点钱请人帮忙。
所以刘青仍然是跟在她师傅后头。
刘青主动打招呼,刘雅琴却没有领情,她冷哼一声,转身进了自己屋子。
端的是一派冷艳高贵。
刘青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不知道自己哪里又惹到这位大姐了。
没一会儿,刘雅琴从屋里出来,大概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关门,好好的木门被她弄出了哐当大的动静。
刘青正弯着腰在井旁打水,并没有抬头,眼角余光依稀看到纤细的身影从身旁掠过,带起一阵清风。
打了水上来,刘青看着高高堆在木盆里的锅碗瓢盆,到底没有喊住一只脚已经跨出了院门的刘雅琴。
今天早上轮到她娘李氏留在家里喂猪,李氏为人勤快,趁着煮猪草的空隙,还把院里屋子都收拾了,也因此她现在的任务少了一项,只需要洗碗。
哪知道刘青突然跟开窍了一样,明明以前连缝衣裳都不会,一开始拿针还总是戳到手呢,娘说她快笨死了。
没成想学了几天后,刘青竟然超过了自己,连大花姐她娘春婶,都夸刘青有天赋,尤其会配色。
除了大花姐,别的人谁都不教的春婶,竟然主动跟奶说要收刘青为徒,是那种磕头拜师的收徒,把奶高兴的,整整买了一斤的大肉送到春婶家去,当做刘青的拜师礼。
刘雅琴想到这些就气不打一处来,深深认为自己被抢了风头,要是二丫不跟着凑热闹的话,跟大花姐学绣花的人就只有她,如今拜春婶为师的人自然也是她了。
连以前只喜欢她的奶,如今都对二丫赞不绝口,做什么都喜欢带着二丫,眼里完全瞧不见她了。
娘说得没错,二丫专门生来跟她作对的!
刘雅琴以前只是觉得刘青笨,不愿意跟她玩,现在已经变成深深的仇视了,大有你死我活的架势。
只是刘青仍然没功夫理会,到目前位置,刘雅琴的仇视仍然是独角戏。
刘青知道自己并非有天赋,刘雅琴和她的原身,都只是十来岁的小姑娘,接受能力有限,但她实际都都二十一了,起点自然不一样。心理成熟是个很大的优势,最起码比起耐心细心,刘雅琴就远远不如她。
再说学刺绣是手工活,她自己和原身都不算笨手笨脚之辈,除开一开始拿针的时候不适应,之后就得心应手了。
相比之下刘雅琴那点小优势,根本不值一提。
至于配色,那就更没什么了,作为一个追求时尚、喜欢打扮和搭配的软妹子,刘青对色彩自然是有一定敏感度的,更何况还花心思研究过,绣花配色自然也不在话下。
能被春婶看中收徒,刘青也很意外,她一开始还不太懂,只想着技多不压身,更何况得到消息的蒋氏和李氏,立马欢天喜地的张罗开来,也根本轮不到她做决定。
到跪下给新出炉的师傅磕头行礼,刘青才明白,这年代拜师,与她以前上学念书,意义是不一样的。
就拿新出炉的师傅春婶来说,她刘青严厉的程度,简直令人发指,刘青姿势不对,或者稍有懈怠,就要被春婶教训,打手背、罚加倍练习是家常便饭。
新师傅根本不知道客气为何物!
被这样严厉的师傅盯着,刘青的生活开始变得水深火热,一开始还觉得绣花很简单,而现在,在高强度的练习下,刘青回家时手腕都酸胀的连碗筷都拿不稳。
就这样刘家人还一个劲的说她运气好,遇上了个好师傅,等以后出了师,好日子就来了。
回了屋,李氏一面拿了热帕子替刘青敷手,一面细细的叮嘱道:“青青啊,好好跟你师傅学,别怕吃苦。你师傅是个有本事的,大花她爹刚娶你师傅那会儿,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欠了一屁股债。你师傅嫁过来这才几年,债还清了,还起了新房子,都是你师傅卖绣品挣来的钱。所以早几年,你师傅没生儿子的时候,别说大花她爹,就是大花她奶,都没敢多说什么。”
“所以自个儿有门手艺,以后能挣钱,就算找了婆家,也没人敢给你气受。”
刘青疼得直吸气,也只能咬牙点头。
要不是为了赚钱,她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苦?
☆、第十四章
晨雾笼罩下的落水村,太阳还没升起,村民已然渐渐从睡梦中起来,家家户户的院门,一扇扇打开。
有些勤快些的,屋顶已经升起了炊烟。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刘青被李氏从好梦中喊醒,也没什么脾气,发现手腕没那么痛了,还在床上滚了一圈,才高高兴兴的穿好衣裳。
推开门,李氏正在院子里剁猪草,“咚咚咚”的声音在院子里整齐有序的响着。
刘家猪栏里养了四头猪,是蒋氏的心头宝,平日出门干活前要看一眼,干完活回家,第一时间也是看家里几头猪好不好。
四头猪都是年前抱养过来的,到现在也大半年过去了,在蒋氏的精心照料下,养出了一身膘。刘家几个熊孩子有时候实在馋肉吃,就站在猪栏外边流口水,掰着手指头算什么时候过年,在他们记忆中,过年是要杀猪的,那几天他们吃肉可以吃个饱。
蒋氏确实养猪有一套,只是这年头自家吃饭都吃不饱,而四头猪越来越肥,食量也越来越大,攒的米糠根本不够用。且家家户户都养猪,乡里乡亲谁也匀不出来。
所以刘青她们堂姐妹每天傍晚都有割猪草的任务,割回来的猪草有李氏她们剁碎了,放在大锅里煮一煮,完了再加米糠拌一拌,就是肥猪们主食了。
不过刘青自从拜师学艺开始,蒋氏便做主免了她打猪草的任务,目的是叫她专心跟着师傅学手艺,别被这些小事给牵绊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雅琴对刘青的成见才会越来越深,十来岁的姑娘,从小被奶奶宠着,养成一副骄傲的性子,如今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导致自己的地位一落千丈,以前在姐妹中的优越感荡然无存,难免生出些不平衡。
刘青趁李氏专心剁猪草,没有注意到自己,轻手轻脚的绕到李氏身后,然后直接扑到李氏背上。
李氏果然被吓了一跳,停下手中的动作,回头瞪了刘青一眼:“这么大人了还冒冒失失,娘在这里用刀,你忽然扑上来,仔细切到你的手!”
刘青眉眼弯弯。这具身体正在长身子的时期,如今好吃好喝养了两个月,她又是个爱臭美的,不用下地干活了,就几乎足不出户,等闲也晒不到太阳,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白了起来,身上也养出了些,虽然仍瘦弱,却再不是以前那寒碜模样。
慢慢张开的五官,果然越来越像李氏,只是刘青的眼眸清澈又明亮,比李氏看着要精神许多,秀气中又带了一丝明朗大气。
蒋氏如今也都不再明里暗里的骂刘青像她娘一样晦气,甚至刘青有次听到蒋氏同人闲聊,破天荒的夸她越来越像刘延宁了。
刘青私以为蒋氏的夸赞,是建立在她“能干”的前提下的。
女儿越长越漂亮,对着这样一张盈盈的笑脸,李氏也绷不住,噗嗤一声笑了,用不握刀的那只手戳了戳刘青的额头,半是埋怨半是欣慰的语气:“你啊,越来越淘气了。”
“娘怎么知道背后的人是我?”
“你是从我肚子里爬不出来,我怎么不知道?”李氏说着推了推刘青,“起开,自己站好。都是大姑娘了,站没站相,瞧着像话吗!还有,你的手是不疼了?”
刘青从李氏背上下来,转动了一下手腕,笑眯眯的点头:“比昨天好很多了。”
“那就好。”李氏放心了,垂下头继续剁猪草,一面道,“你师傅说了,就刚开始的时候辛苦些,等你习惯了,自然不会疼了。”
“是啊。”刘青点头,深深的感叹出声,“这年头想赚钱真不容易。”
“小小年纪也知道赚钱不易。”李氏忍不住又被她逗笑了,摆手道,“别贫嘴了,还不去洗漱?你奶估摸着也该做早饭了,快去帮忙打个下手。”
蒋氏答应了大孙子教刘青的,自然不会食言,只是平日做饭的时候叫一句刘青,叫她在旁边大下手,能不能学会全看她自己。
反倒是刘青拜师后,蒋氏的态度也一下子变了,刘青从旁听生一跃而成蒋氏的重点照顾对象,灶上的活,从切菜到炒菜,几乎是手把手的教刘青。
为了让刘青尽快上手,蒋氏有时候炒菜一些青菜,也不怕浪费油盐,直接交给刘青练手——要知道满打满算,她也才跟着蒋氏学了两个月做饭,跟着蒋氏一年多的刘雅琴,到现在都还没得到实践的机会,可见蒋氏却是在用心培养刘青了。
听了李氏的话,刘青乖乖去了灶房,蒋氏正在洗锅,回头见她进来,便道:“快去洗漱,洗完过来淘米。”
“好。”刘青脆生生应了,趁蒋氏没注意,从她的宝贝盐罐里偷了点盐,就着盐水,拿废旧的布条擦了擦牙齿。
没办法到了这个时代,或许富贵人家有专门刷牙的工具,在饭都吃不饱的农村,能每天用清水漱一次口就算讲究了。
蒋氏把家里的油盐,看得跟命根子一样,刘青也只在运气的时候能偷到一点盐漱口,大部分时候还是清水擦牙。
擦了牙,又仔细洗了脸,井里打上来的清水,带着一股子凉意,刘青最后一丝睡意也被冰没了,一身清爽的跑回灶房。
蒋氏已经舀了小半盆米放在台上,等着刘青去洗。
小半盆米就是刘家今天的口粮,看着不少,可刘家人口多,几个主要劳动力更是饭量大,这点米远远不够吃。所以蒸饭的时候,蒋氏都会倒一半泡发好的大豆,也就是黄豆下去一起蒸,这分量才勉强够刘家人吃饱。
刘青麻利的淘好米,蒋氏已经把锅里的水烧开了,正好接过盆子把米倒下去煮,刚沾湿的米,底下还有一些黏在盆子里,刘青有眼色的从锅里舀了半勺热水,蒋氏看她一眼,满意的点头,刘青便将水小心的倒进锅里,蒋氏捧着盆,晃荡几下,便把盆上沾的少许米随着热水一起倒回锅里。
蒋氏手执铁勺,在锅里一下下搅拌着,一面叫刘青注意柴火,一面讲解道:“煮米的时候不能偷懒,要时不时的搅拌,否则很容易黏到一起去。”
刘青点头,脸上写满了求知欲。
这样的学生,当老师的也有成就感,蒋氏略显刻薄的嘴角弧度,也稍微柔和了一些,道:“煮好了,你去把笸箩拿过来。”
刘青熟门熟路的取了笸箩,架在木盆上放好,蒋氏便将煮得半熟的米舀到笸箩里,竹编的容器难免有些缝隙,水正好从缝隙中流到盆中,滴滴答答的水声甚是清脆。
蒋氏没有把所有的米都舀上来,锅里还留了一小撮,数得清的米粒在大半锅米汤里飘着,少得可怜,待蒋氏又将切好的红薯倒进锅里,少得可怜的米粒更看不到了。
刘青知道蒋氏是在煮稀饭。
这里没有电饭锅,米饭没办法直接煮熟,只能先在锅里煮得半生不熟,等做饭时,再用木桶蒸熟。这大概是最传统的木桶饭了吧。
刘青把滴干水的生米饭挂在钩子上,村里人没有白天锁门的习惯,来串门的不只是大人和熊孩子,还有猫狗,怕这些畜生糟蹋粮食,煮好的生米饭,家家户户都是这么高高挂起来的。
还能以防熊孩子捣乱,一举多得。
煮粥就没必要一直盯着了,蒋氏盖上锅盖,叮嘱了刘青一声:“看着锅里。”便转身出去了。
没一会儿蒋氏又回了灶房,手里拿了个碗,里面装了些腌好的萝卜干,这是下稀饭的小菜,另一只手里紧紧握着个鸡蛋。蒋氏一进屋,便把鸡蛋递给刘青:“洗干净埋在生米饭里,一会儿就焖熟可以吃了。”
粥煮熟的时候,趁早去田里干活的大人,也都扛着工具回来了,如今正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田里的庄稼熟了,都忙着收稻谷,但是天气仍然热得慌,饶是最吃苦耐劳的庄稼人,在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也不敢下地干活,怕中暑。
所以大家都起早摸黑的,趁着天还不热,能多干一点是一点。
去河边洗衣裳的刘雅琴和三丫先回来一步,李氏喂完猪,又打扫了屋子,便帮着两个侄女在院里晾衣裳。
刘青在堂屋里摆好碗筷,盛了一碗碗粥放在桌上散热,听见动静,又哒哒哒跑出去打水。
刘大爷一进院子,就有清凉的井水给自己洗漱,不由畅快的淋了一脸,对着没正眼瞧的孙女也有了些笑意,刘大爷问刘青:“在你师傅那里学得如何?不许给你哥丢人!”
“师傅昨儿还夸我进步很大呢!”刘青这两个月潜移默化之下,刘家人也慢慢接受她越来越开朗的性子,她也摸到些刘大爷的脾气,刘大爷虽然重男轻女,但也不至于把孙女当仇人,偶尔在他面前说笑几句,他并不会介意。
前提是要顶得住刘大爷面无表情的压力。
刘青不是真正的小孩,当然不会被一个脸色吓到,如今她越来越敢同刘大爷说话了。这会儿刘青就瞪大眼睛,不服气的道:“等着罢,我再练些日子,就能像师傅她们一样赚钱了!”
刘大爷还没表示,刘青身后的刘二叔闻言,已经忍不住笑出声来,拍了拍她的头:“我们二丫有志气!”
“二叔,我改名了,要叫青青。”刘青抿唇,听出刘二叔语气里都是满满的打趣,却不得不继续装小朋友,一本正经的娱乐大众,“二叔放心,等我赚了钱,会孝敬您的,还有三叔和四叔。”
☆、第十五章
用过早饭,刘家人并没有歇着,都抓紧时间下地干活去了,连几个熊孩子都瞬间跑的没了踪影。
乡下的孩子放养惯了,一到白日就呼朋唤友,也不知道在外边疯什么,一到饭点也不用人喊,准时就回来了。
大人们也都放心得很。
院子里就剩下刘青和刘雅琴,她们姐妹虽然不用下地干活,家里却是有任务的,最近农忙,男人女人干完活回来都恨不得累瘫在地上,家务活几乎都是她们姐妹俩做。
刘青便主动对刘雅琴道:“大姐,我们洗了碗筷,就去大花姐家罢。”
虽然现在是农忙,姐妹俩的教程却没有断掉,原本像她们这样半大的姑娘,有条件的便都没有再下地干活。至于刘青的师傅春婶,却是因为自个儿能赚钱,并不需要下地干那些粗活,她丈夫就算一个人忙不完,也更宁愿花点钱请人帮忙。
所以刘青仍然是跟在她师傅后头。
刘青主动打招呼,刘雅琴却没有领情,她冷哼一声,转身进了自己屋子。
端的是一派冷艳高贵。
刘青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不知道自己哪里又惹到这位大姐了。
没一会儿,刘雅琴从屋里出来,大概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关门,好好的木门被她弄出了哐当大的动静。
刘青正弯着腰在井旁打水,并没有抬头,眼角余光依稀看到纤细的身影从身旁掠过,带起一阵清风。
打了水上来,刘青看着高高堆在木盆里的锅碗瓢盆,到底没有喊住一只脚已经跨出了院门的刘雅琴。
今天早上轮到她娘李氏留在家里喂猪,李氏为人勤快,趁着煮猪草的空隙,还把院里屋子都收拾了,也因此她现在的任务少了一项,只需要洗碗。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23104/42340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