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推荐阅读: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脸盲怎么了,不脸盲轮得到你?(nph)、临时夫妻(nph)、绝对臣服姿态(女强制男h)、素女 (古言,1V1,高H)、不是哥哥也不是男妈妈(骨科)、不羡仙(快穿仙侠 古言 1v1 sc)、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年代婊】重生后又娇媚勾人(nph 插足)、《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
“那就好。”
蒋氏摸了摸刘青的头,心想孙女这么聪明,大花娘收这一个徒弟也确实尽够了,再从自家说,大花娘只打算要她孙女一个徒弟,以后势必会教得更认真。
再等大花嫁人了,大花娘身边就孙女一个人,也不怕她藏私。
☆、第三十五章
因为王氏这一出,刘青去她师傅家便有些晚了,她师傅和大花姐不可能坐着干等她过去。
刘青进屋的时候,她师傅和大花姐正在埋头赶工,在母女俩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大红色的嫁衣,已经渐渐出现些精美的轮廓。
红绸金线,足以想象到这件嫁衣日后令人惊艳的模样。
刘青也只是扫了一眼,便收回视线,虽然蒋氏李氏等人,近来常念叨她是大姑娘了,要给她找个最出挑的姑爷,但刘青觉得这具小身板,提成亲还早得很。
而她穿越过来之前,也堪堪大学毕业,正是找工作的关键时刻,更没想过要嫁人。
因此见到大花姐精美的嫁衣,刘青也只是惊艳了一下,并没有一般女孩子羡慕和向往的情绪。
见刘青进来,她师傅也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只是抬头看了她一眼,笑道:“怎么现在才来?”
“把我娘和爷他们送走后,我奶心里不安,就陪她多说了几句话。”虽然王氏做的事不光彩,刘青也知道家丑不可外扬,便将在家与李氏的冲突抹去了,一笔带过后,便将茶叶蛋递上前,“师傅,我奶让我拿过来的,叫你们趁热吃。”
“你家要拿去卖的东西,端这么多过来作甚?”刘家要卖茶叶蛋的事,不只是春婶,整个落水村都知道了,虽然刘家人没有张扬,但是刘青上次做的那么高调,傻子也猜得到刘家人不可能这么蠢,放过这个赚钱的好机会。
都是一个村的,大部分又都是刘姓,沾亲带故,村民见刘家得了赚钱的法子,即便心里有些羡慕,但更多的还是替刘家高兴,人家不偷不抢,是户厚道人家。如今刘青想出这个赚钱的法子,合该是他们家的造化。
至于春婶这些同刘家来往亲密的邻居,善意就更多一些了,他们早猜到刘家鸡蛋不够,在刘大爷还没决定要准备多少鸡蛋出来的时候,隔壁几家人,就主动拎了许多鸡蛋过来,加起来有将近两百多个鸡蛋,也不提钱,说是借给刘家的。
春婶正是知道这些鸡蛋对刘家的意义,才会这般说,倒也不完全是客气。
刘青笑道:“师傅就收着罢,我奶说了,她也就大方这么一回,若要叫她天天送,她才舍不得呢。”
“你奶才不会说这种话。”大花姐捂着唇笑了,“改天我告诉蒋奶奶,你还敢编排她老人家。”
“你们家这鸡蛋做的确实好吃,大花她爹上回就尝了一小块,现在还念念不忘呢。”春婶说完,对女儿道,“你把鸡蛋放柜子里去罢,中午咱们再热一热,也能下饭了。”
大花姐点点头,起身接过刘青手中的碗出去了,春婶又想到什么,对刘青道:“我今儿托你娘带了块肉回来,中午就到师傅这吃饭罢。”
“今日可不行呢,师傅。”刘青笑眯眯的道,“我家今天肯定也吃肉,师傅家的最好留着,我过几日再来吃。”
春婶只是愣了一下,便知道今天确实不合适,也只是拍了拍刘青的头,“那你可没口福了,一块肉谁还能留那么久?”
刘青也只是开个玩笑,笑完之后,她师傅便让她开始绣花了。
以往刘青都是到做饭的点就得回去干活,但这段时日刘家忙完农活,家中有蒋氏等人操持,便轮不到刘青来操这个心。
正好她师傅也不用做饭,她师傅完全当个甩手掌柜,家里里外外,如今让大花姐一人操持,再不济还有大花姐奶奶在旁边指点。
于是刘青就索性没回去,一直在她师傅家待到刘家来人喊她回家吃饭。
不过今日,离饭点还差半个时辰的时候,小七便迈着小短腿来隔壁了,奶声奶气的喊着刘青:“二姐,奶喊你回家。”
刘青有些奇怪,放下了手中的活计,看向小七:“奶喊我做什么?难道爷他们回来了?”
小七连连点头,道,“二姐你真聪明,我娘和三婶四婶去晒谷场翻晒谷子,远远的看到爷他们坐牛车回来了,我娘同奶一说,奶就去村口看了,叫我过来喊二姐。”小家伙口齿伶俐,说这么一大段话,竟也没被自己绕晕。
刘青心想难怪她没听见外边动静,原来是还没有到家。心里也难免惦记李氏他们在镇上顺不顺利,便收起了绣到一半的绣布,起身道:“师傅,那我先回去一趟了。”
“去吧。”春婶笑了笑,道,“你娘他们,既然回得这般早,可见在镇上很是顺利。”
刘青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不过不亲眼见着,到底不那么放心。刘青一手挎着篮子,一手牵着小七回了家,刘家一行人也有说有笑的回来了。
去的时候刘家人怕人多,不好照看茶叶蛋,才选择了包车,回来却是与村人一块挤的牛车。
大牙叔只把众人放在村口,又要赶回镇上去接最后一批要坐他车的村人,刘家人正好被来来往往的村人包围住,拥簇着回到了刘家院子。
先前蒋氏到村口接人的时候,马车放到跟前,人还没车下来,她已经手脚麻利的掀开两个木桶的盖子瞧了,见木桶里头一个鸡蛋都不剩,自然知道这生意做得好,立刻眉开眼笑起来。
蒋氏此时被村人团团包围着打趣,也没有不耐,众人凑完趣,蒋氏又有说有笑的把村人送到院外,见大家伙都走远了,这才把院门关上回了堂屋。
屋里,刘大爷已经让负责收钱的李氏把今日赚的铜钱都拿出来,李氏便搓了搓手,从她买的布料和家用中,翻出一个硕大的布包,布包打开,堆成小山似的铜钱,瞬间让所有人眼睛都发亮了。
“铜钱数目太多,我也没仔细请点,不过看重量,应该有七八斤了。”因为自己负责管钱,收摊之后李氏便一直提心吊胆,紧紧攥着这个布包,饶是她常年干活,这么重的布包,也难免勒得她手心发红发痛。
李氏刚刚搓手,便是因为这个。
不过在场除了刘青,其他人并未注意到李氏的小动作,他们已经被李氏的话吓到了,七八斤重的铜钱,那至少有七八百文钱了。此外,蒋氏今天没给李氏钱,买布和家用的钱,都是从这些卖茶叶蛋的钱里头出的,也就是说,现在这里真有七八斤铜钱的话,那今天他们在镇上,至少赚了一贯钱。
一个集会赚一贯钱是什么概念?一个月就能赚三两银子了,一年又能赚多少?
刘家人已经不敢再想下去。
刘大爷激动的抖了抖手,其实早在镇上的时候,他便心里有数,只是也没想到能赚这么多,但眼下考虑的不是以后,是先把这些钱清点起来,闹明白今日究竟赚了多少。
但很快刘大爷又为难起来,很快就要吃饭了,这么多数目哪里是一下能数得清?
刘青注意到刘大爷为难的眼神,便道:“爷,不如咱们一块清点,最后叫我娘算下总数?”
“这个注意好。”刘大爷连连点头,许是怕自家不注意,有人私吞财产,又道,“大人来数便是了,小孩子别乱动,我跟老婆子看着。”
刘青等人乖乖端着凳子,也坐在一旁看着。
其实李氏他们还真没别的心思,这会儿摸着铜钱的手都发抖呢,挣沉浸在满满的激动和不可思议中,哪还有心思琢磨别的。
人多力量大,差不多一炷香的功夫,几人已经把铜钱清点完毕,李氏统计了一下,加上买东西花去的钱,今日一共赚了一千零五十九文。
蒋氏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小心翼翼将铜钱包好抱进自己屋里,再出来时,便接过大林手中的两斤肉,笑眯眯的道:“今儿都累了,你们先歇会儿,我去炒菜。”
小五小六一下子缠了上去,“奶,我们要吃油渣。”
刘大爷看着两个小孙子,脸上带着难得笑意,“小五务实,小六能说,今儿全靠他们俩拦着,不然咱们家的鸡蛋就要贱卖了。”
蒋氏听得这话,对于小功臣的要求,哪里还有不依的?连连点头,“行,给你们炸油渣吃。”
刘青笑眯眯的凑上前去:“爷,你怎么也不夸夸我,小五小六还是跟我学的呢?”
不等刘大爷发话,满心自豪的安氏已经笑道:“可不是,咱们家这几个孩子啊,以往调皮捣蛋,委实叫人头疼,如今跟着青青,竟然变得如此懂事,今儿去晒谷场,还有人在羡慕呢。”
林氏也跟着点头,“多亏了青青有耐心教他们,不然小五这孩子,还在上房揭瓦呢。”
她们是真的打心眼里感谢刘青。
尤其是林氏,她一直觉得自己命不好,几个妯娌头一胎都生儿子,偏她一连生了好几个女儿,拜过多少菩萨,总算得了这一个儿子,只差没把小五当命根子。
他们夫妻把根独苗看得跟什么都重,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公婆也是看在他们三房就这一个儿子的份上,对小五一贯是纵容,越发把这孩子纵得无法无天,隐隐成了村里熊孩子的头目,带着那群小孩子干尽了坏事。
林氏也知道这样纵着孩子不好,可就是舍不得打骂,好在有个同样调皮捣蛋的小六跟着她儿子,她好歹能安慰一下他们年纪是年纪小,等年纪大就懂事了。
可话又说回来,倘若有条件,谁不希望看到自己生的孩子从小聪明伶俐,像大侄子那样被人夸赞到大呢?
正是因为如此,如今刘青带着小五小六卖鸡蛋赚钱,把两个孩子从遛狗斗鸡引入正途的行为,更让她们感激不尽。
何况刘青做的,何止是让两个孩子走向正途,更让他们彻底入了公婆的眼。往后每次集会,自家的孩子都能跟着公公出去卖鸡蛋,小小年纪能得到如此看重和锻炼的机会,长大了必然要比现在还能干许多。
这如何能让她们不欣喜激动?
林氏和安氏与王氏不一样,王氏这么多年,踩着李氏母女上位已成习惯。在妯娌中隐隐超然的地位,让她生出了许多自命不凡,对于刘青,或者说对于除刘延宁之外的刘家其他人,她打从心眼里看不起,自诩比他们都高一等,所以倘若刘青帮的是小七,她只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刘青本就应该跪舔她,她根本不用感谢。
但林氏自来安分厚道,别人帮了忙就是帮忙,这份好意她自当回报。
而安氏,心思就更复杂一些了。她娘家条件很不错,父亲是里正,也算是个地方小吏,当年她到合适的年纪,媒婆也是险些踏破门槛的,且来说亲的多是家境富裕的人家。
只是她爹性子固执,年轻的时候念过几天书,后来被夫子委婉劝退学了,心里便一直耿耿于怀,把她几个兄弟都送进学堂,可她兄弟也都不是读书的料,他爹又开始打孙子的主意,给她几个兄弟选的媳妇,也都是家道中落的穷先生的女儿。
侄子们还没有出生,她面临说亲了,她爹为了给孙子铺路,发誓一定要给她说一户书香门第的亲事,可是他们家条件再好,也只是在庄稼人里头比,有门第的人家哪里瞧得上她?
倒是有一个寡妇动了心,请了媒婆想给她那个穷书生的儿子说亲。
可他们家委实太穷,地都没有,屋子破破烂烂的,全靠寡妇替人家洗衣裳缝衣服赚钱,她娘哪里肯同意?抱着她哭得死去活来。
最后还是与刘家沾亲带故大姨,跟她爹说起延宁这孩子,小小年纪已经在镇上念书,镇上的林夫子把他当得意门生。
她大姨是想帮自己说给刘家,先前有了穷秀才作对比,这下她娘还算满意,刘家到底是青砖瓦房,在落水村也是殷实的人家,她嫁过去至少落不到被饿死的田地。
她爹听大姨说得动听,也难免心神一动,又亲自跑去打听了,见到了刘延宁,又听他小小年纪谈吐不俗,心里已经有些意动。
而那个时候大伯还没有去世,大嫂虽然家道中落,双亲亡故,但她父亲到底有秀才的功名,大嫂本人又温柔秀美,知书达理,难免被人高看一眼。
她爹是接触过刘家人之后,才最终打定主意,把她嫁过去的。
可以说她嫁到刘家,完全是因为刘延宁的缘故。
而现在每次回娘家,她爹越见沧桑的脸上便满是自得,一个劲夸耀自己眼光好,给她选了户好人家,说是纵然现在辛苦两年,往后她大侄子当上大官,他们刘家就要跟着升天了。
安氏知道她爹一直喜欢夸夸其谈,以往是不信的,但是这几年却越来越动摇,她不懂读书,也知道大侄子看着就跟庄稼人不一样。安氏这种心情,到刘延宁写信回来说,书院让他明年下场考童试的时候,彻底变成了决心。
刘延宁六岁便被送到镇上开蒙,没过几年去了县里的书院,那书院不是花钱就能进去的,纵然镇上林夫子写了推荐信,刘延宁也通过了书院的考试,是书院山长亲自点头要招的。
算下来,这个大侄子也是寒窗苦读十年了。
这么多年,经常有村民问他们,延宁读这么多年书,什么时候去考个功名回来。其实他们不是不急,早在上一届科举的时候,公公和二伯就进城了一趟,原是想见夫子,却碰到了书院山长,山长告诉公公,让延宁等几年,不是他学识不够,而是念纪太小,恐心性不定,万一遭受打击,反而害了这孩子。
山长甚至放话说,刘延宁是他最看好的学生,他最不想见到,这个学生早早成名,最后却同世人嘴里的那些少年天才一样泯然于众。他是看好刘延宁能走得更长更远,至少比他长。
山长的这番话,起初只有公公和二伯知道,或许她丈夫也清楚,但是没告诉她,因为意义重大,山长是举人老爷,整个永州也就那么十几位。
而身为举人老爷的山长,希望也看重延宁走得比他远,至少延宁要是个进士。
进士是什么概念?那是天子门生,要被圣人亲自授官的。
安氏能听到这番话,还是上次刘延宁回来,她半夜起来去茅房,不小心听到公婆屋里传来的对话。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延宁回书院的前一天晚上,说起他亲妹的教育问题,她才会明知道会得罪王氏,也还是出了那个头。
因为她知道,兴许再过不了多久,这个家就要变天了,到时候什么王氏,甚至是公公和婆婆,都比不过她这个大侄子半分。
既然大侄子放心不下亲妹妹,她就帮忙照拂一二,往后大侄子也记自己的好,她娘家侄子往后真要走上科举这条路,也算是有了个能帮衬的人。
因此,安氏如今满口子夸赞刘青,不遗余力的帮她在刘大爷跟前刷好感值,不单单是为了投桃报李,更是因为刘延宁。
安氏琢磨着,等大侄子下次回家,见到他疼爱的亲妹妹长成如此亭亭玉立的模样,纵然是青青自己争气,她也的的确确照拂到了。
刘大爷本来对刘青这个孙女,便日渐看重,此时听得几个儿媳满口子的夸赞刘青,更觉这孩子得自己心意了,便笑着点头道:“青青是最大的功臣,放心,爷怎么忘得了你。”
刘青越是得意,王氏心里越不得劲,只是她刚刚被婆婆训斥了一顿,心里还有些忐忑,不敢像平时一样出言讽刺,只能半是玩笑,半是嘲讽的道:“青青可不能厚此薄彼啊,小五小六是你弟弟,小七也整日追着你喊姐姐呢,有空的时候,也教教你最小的弟弟不是?”
王氏这话,已经是在抱怨刘青只教两个大的堂弟,完全不管自己儿子了。
当然她心里恐怕也的确是这么想的,但是当着刘大爷和二叔的面这样指责自己,一个是小七的亲爷爷,一个是亲爹,王氏这话不就是让刘大爷和二叔对她心生芥蒂?
刘青心里冷笑,她一惯不理会王氏,可不代表她不会上眼药。这般想着,刘青收起了笑意,不乏委屈的看了王氏一眼:“我上回怕小七走丢,才没带他去镇上,二婶不是同意了的吗,怎么这会儿又怪起我来了?”
蒋氏摸了摸刘青的头,心想孙女这么聪明,大花娘收这一个徒弟也确实尽够了,再从自家说,大花娘只打算要她孙女一个徒弟,以后势必会教得更认真。
再等大花嫁人了,大花娘身边就孙女一个人,也不怕她藏私。
☆、第三十五章
因为王氏这一出,刘青去她师傅家便有些晚了,她师傅和大花姐不可能坐着干等她过去。
刘青进屋的时候,她师傅和大花姐正在埋头赶工,在母女俩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大红色的嫁衣,已经渐渐出现些精美的轮廓。
红绸金线,足以想象到这件嫁衣日后令人惊艳的模样。
刘青也只是扫了一眼,便收回视线,虽然蒋氏李氏等人,近来常念叨她是大姑娘了,要给她找个最出挑的姑爷,但刘青觉得这具小身板,提成亲还早得很。
而她穿越过来之前,也堪堪大学毕业,正是找工作的关键时刻,更没想过要嫁人。
因此见到大花姐精美的嫁衣,刘青也只是惊艳了一下,并没有一般女孩子羡慕和向往的情绪。
见刘青进来,她师傅也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只是抬头看了她一眼,笑道:“怎么现在才来?”
“把我娘和爷他们送走后,我奶心里不安,就陪她多说了几句话。”虽然王氏做的事不光彩,刘青也知道家丑不可外扬,便将在家与李氏的冲突抹去了,一笔带过后,便将茶叶蛋递上前,“师傅,我奶让我拿过来的,叫你们趁热吃。”
“你家要拿去卖的东西,端这么多过来作甚?”刘家要卖茶叶蛋的事,不只是春婶,整个落水村都知道了,虽然刘家人没有张扬,但是刘青上次做的那么高调,傻子也猜得到刘家人不可能这么蠢,放过这个赚钱的好机会。
都是一个村的,大部分又都是刘姓,沾亲带故,村民见刘家得了赚钱的法子,即便心里有些羡慕,但更多的还是替刘家高兴,人家不偷不抢,是户厚道人家。如今刘青想出这个赚钱的法子,合该是他们家的造化。
至于春婶这些同刘家来往亲密的邻居,善意就更多一些了,他们早猜到刘家鸡蛋不够,在刘大爷还没决定要准备多少鸡蛋出来的时候,隔壁几家人,就主动拎了许多鸡蛋过来,加起来有将近两百多个鸡蛋,也不提钱,说是借给刘家的。
春婶正是知道这些鸡蛋对刘家的意义,才会这般说,倒也不完全是客气。
刘青笑道:“师傅就收着罢,我奶说了,她也就大方这么一回,若要叫她天天送,她才舍不得呢。”
“你奶才不会说这种话。”大花姐捂着唇笑了,“改天我告诉蒋奶奶,你还敢编排她老人家。”
“你们家这鸡蛋做的确实好吃,大花她爹上回就尝了一小块,现在还念念不忘呢。”春婶说完,对女儿道,“你把鸡蛋放柜子里去罢,中午咱们再热一热,也能下饭了。”
大花姐点点头,起身接过刘青手中的碗出去了,春婶又想到什么,对刘青道:“我今儿托你娘带了块肉回来,中午就到师傅这吃饭罢。”
“今日可不行呢,师傅。”刘青笑眯眯的道,“我家今天肯定也吃肉,师傅家的最好留着,我过几日再来吃。”
春婶只是愣了一下,便知道今天确实不合适,也只是拍了拍刘青的头,“那你可没口福了,一块肉谁还能留那么久?”
刘青也只是开个玩笑,笑完之后,她师傅便让她开始绣花了。
以往刘青都是到做饭的点就得回去干活,但这段时日刘家忙完农活,家中有蒋氏等人操持,便轮不到刘青来操这个心。
正好她师傅也不用做饭,她师傅完全当个甩手掌柜,家里里外外,如今让大花姐一人操持,再不济还有大花姐奶奶在旁边指点。
于是刘青就索性没回去,一直在她师傅家待到刘家来人喊她回家吃饭。
不过今日,离饭点还差半个时辰的时候,小七便迈着小短腿来隔壁了,奶声奶气的喊着刘青:“二姐,奶喊你回家。”
刘青有些奇怪,放下了手中的活计,看向小七:“奶喊我做什么?难道爷他们回来了?”
小七连连点头,道,“二姐你真聪明,我娘和三婶四婶去晒谷场翻晒谷子,远远的看到爷他们坐牛车回来了,我娘同奶一说,奶就去村口看了,叫我过来喊二姐。”小家伙口齿伶俐,说这么一大段话,竟也没被自己绕晕。
刘青心想难怪她没听见外边动静,原来是还没有到家。心里也难免惦记李氏他们在镇上顺不顺利,便收起了绣到一半的绣布,起身道:“师傅,那我先回去一趟了。”
“去吧。”春婶笑了笑,道,“你娘他们,既然回得这般早,可见在镇上很是顺利。”
刘青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不过不亲眼见着,到底不那么放心。刘青一手挎着篮子,一手牵着小七回了家,刘家一行人也有说有笑的回来了。
去的时候刘家人怕人多,不好照看茶叶蛋,才选择了包车,回来却是与村人一块挤的牛车。
大牙叔只把众人放在村口,又要赶回镇上去接最后一批要坐他车的村人,刘家人正好被来来往往的村人包围住,拥簇着回到了刘家院子。
先前蒋氏到村口接人的时候,马车放到跟前,人还没车下来,她已经手脚麻利的掀开两个木桶的盖子瞧了,见木桶里头一个鸡蛋都不剩,自然知道这生意做得好,立刻眉开眼笑起来。
蒋氏此时被村人团团包围着打趣,也没有不耐,众人凑完趣,蒋氏又有说有笑的把村人送到院外,见大家伙都走远了,这才把院门关上回了堂屋。
屋里,刘大爷已经让负责收钱的李氏把今日赚的铜钱都拿出来,李氏便搓了搓手,从她买的布料和家用中,翻出一个硕大的布包,布包打开,堆成小山似的铜钱,瞬间让所有人眼睛都发亮了。
“铜钱数目太多,我也没仔细请点,不过看重量,应该有七八斤了。”因为自己负责管钱,收摊之后李氏便一直提心吊胆,紧紧攥着这个布包,饶是她常年干活,这么重的布包,也难免勒得她手心发红发痛。
李氏刚刚搓手,便是因为这个。
不过在场除了刘青,其他人并未注意到李氏的小动作,他们已经被李氏的话吓到了,七八斤重的铜钱,那至少有七八百文钱了。此外,蒋氏今天没给李氏钱,买布和家用的钱,都是从这些卖茶叶蛋的钱里头出的,也就是说,现在这里真有七八斤铜钱的话,那今天他们在镇上,至少赚了一贯钱。
一个集会赚一贯钱是什么概念?一个月就能赚三两银子了,一年又能赚多少?
刘家人已经不敢再想下去。
刘大爷激动的抖了抖手,其实早在镇上的时候,他便心里有数,只是也没想到能赚这么多,但眼下考虑的不是以后,是先把这些钱清点起来,闹明白今日究竟赚了多少。
但很快刘大爷又为难起来,很快就要吃饭了,这么多数目哪里是一下能数得清?
刘青注意到刘大爷为难的眼神,便道:“爷,不如咱们一块清点,最后叫我娘算下总数?”
“这个注意好。”刘大爷连连点头,许是怕自家不注意,有人私吞财产,又道,“大人来数便是了,小孩子别乱动,我跟老婆子看着。”
刘青等人乖乖端着凳子,也坐在一旁看着。
其实李氏他们还真没别的心思,这会儿摸着铜钱的手都发抖呢,挣沉浸在满满的激动和不可思议中,哪还有心思琢磨别的。
人多力量大,差不多一炷香的功夫,几人已经把铜钱清点完毕,李氏统计了一下,加上买东西花去的钱,今日一共赚了一千零五十九文。
蒋氏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小心翼翼将铜钱包好抱进自己屋里,再出来时,便接过大林手中的两斤肉,笑眯眯的道:“今儿都累了,你们先歇会儿,我去炒菜。”
小五小六一下子缠了上去,“奶,我们要吃油渣。”
刘大爷看着两个小孙子,脸上带着难得笑意,“小五务实,小六能说,今儿全靠他们俩拦着,不然咱们家的鸡蛋就要贱卖了。”
蒋氏听得这话,对于小功臣的要求,哪里还有不依的?连连点头,“行,给你们炸油渣吃。”
刘青笑眯眯的凑上前去:“爷,你怎么也不夸夸我,小五小六还是跟我学的呢?”
不等刘大爷发话,满心自豪的安氏已经笑道:“可不是,咱们家这几个孩子啊,以往调皮捣蛋,委实叫人头疼,如今跟着青青,竟然变得如此懂事,今儿去晒谷场,还有人在羡慕呢。”
林氏也跟着点头,“多亏了青青有耐心教他们,不然小五这孩子,还在上房揭瓦呢。”
她们是真的打心眼里感谢刘青。
尤其是林氏,她一直觉得自己命不好,几个妯娌头一胎都生儿子,偏她一连生了好几个女儿,拜过多少菩萨,总算得了这一个儿子,只差没把小五当命根子。
他们夫妻把根独苗看得跟什么都重,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公婆也是看在他们三房就这一个儿子的份上,对小五一贯是纵容,越发把这孩子纵得无法无天,隐隐成了村里熊孩子的头目,带着那群小孩子干尽了坏事。
林氏也知道这样纵着孩子不好,可就是舍不得打骂,好在有个同样调皮捣蛋的小六跟着她儿子,她好歹能安慰一下他们年纪是年纪小,等年纪大就懂事了。
可话又说回来,倘若有条件,谁不希望看到自己生的孩子从小聪明伶俐,像大侄子那样被人夸赞到大呢?
正是因为如此,如今刘青带着小五小六卖鸡蛋赚钱,把两个孩子从遛狗斗鸡引入正途的行为,更让她们感激不尽。
何况刘青做的,何止是让两个孩子走向正途,更让他们彻底入了公婆的眼。往后每次集会,自家的孩子都能跟着公公出去卖鸡蛋,小小年纪能得到如此看重和锻炼的机会,长大了必然要比现在还能干许多。
这如何能让她们不欣喜激动?
林氏和安氏与王氏不一样,王氏这么多年,踩着李氏母女上位已成习惯。在妯娌中隐隐超然的地位,让她生出了许多自命不凡,对于刘青,或者说对于除刘延宁之外的刘家其他人,她打从心眼里看不起,自诩比他们都高一等,所以倘若刘青帮的是小七,她只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刘青本就应该跪舔她,她根本不用感谢。
但林氏自来安分厚道,别人帮了忙就是帮忙,这份好意她自当回报。
而安氏,心思就更复杂一些了。她娘家条件很不错,父亲是里正,也算是个地方小吏,当年她到合适的年纪,媒婆也是险些踏破门槛的,且来说亲的多是家境富裕的人家。
只是她爹性子固执,年轻的时候念过几天书,后来被夫子委婉劝退学了,心里便一直耿耿于怀,把她几个兄弟都送进学堂,可她兄弟也都不是读书的料,他爹又开始打孙子的主意,给她几个兄弟选的媳妇,也都是家道中落的穷先生的女儿。
侄子们还没有出生,她面临说亲了,她爹为了给孙子铺路,发誓一定要给她说一户书香门第的亲事,可是他们家条件再好,也只是在庄稼人里头比,有门第的人家哪里瞧得上她?
倒是有一个寡妇动了心,请了媒婆想给她那个穷书生的儿子说亲。
可他们家委实太穷,地都没有,屋子破破烂烂的,全靠寡妇替人家洗衣裳缝衣服赚钱,她娘哪里肯同意?抱着她哭得死去活来。
最后还是与刘家沾亲带故大姨,跟她爹说起延宁这孩子,小小年纪已经在镇上念书,镇上的林夫子把他当得意门生。
她大姨是想帮自己说给刘家,先前有了穷秀才作对比,这下她娘还算满意,刘家到底是青砖瓦房,在落水村也是殷实的人家,她嫁过去至少落不到被饿死的田地。
她爹听大姨说得动听,也难免心神一动,又亲自跑去打听了,见到了刘延宁,又听他小小年纪谈吐不俗,心里已经有些意动。
而那个时候大伯还没有去世,大嫂虽然家道中落,双亲亡故,但她父亲到底有秀才的功名,大嫂本人又温柔秀美,知书达理,难免被人高看一眼。
她爹是接触过刘家人之后,才最终打定主意,把她嫁过去的。
可以说她嫁到刘家,完全是因为刘延宁的缘故。
而现在每次回娘家,她爹越见沧桑的脸上便满是自得,一个劲夸耀自己眼光好,给她选了户好人家,说是纵然现在辛苦两年,往后她大侄子当上大官,他们刘家就要跟着升天了。
安氏知道她爹一直喜欢夸夸其谈,以往是不信的,但是这几年却越来越动摇,她不懂读书,也知道大侄子看着就跟庄稼人不一样。安氏这种心情,到刘延宁写信回来说,书院让他明年下场考童试的时候,彻底变成了决心。
刘延宁六岁便被送到镇上开蒙,没过几年去了县里的书院,那书院不是花钱就能进去的,纵然镇上林夫子写了推荐信,刘延宁也通过了书院的考试,是书院山长亲自点头要招的。
算下来,这个大侄子也是寒窗苦读十年了。
这么多年,经常有村民问他们,延宁读这么多年书,什么时候去考个功名回来。其实他们不是不急,早在上一届科举的时候,公公和二伯就进城了一趟,原是想见夫子,却碰到了书院山长,山长告诉公公,让延宁等几年,不是他学识不够,而是念纪太小,恐心性不定,万一遭受打击,反而害了这孩子。
山长甚至放话说,刘延宁是他最看好的学生,他最不想见到,这个学生早早成名,最后却同世人嘴里的那些少年天才一样泯然于众。他是看好刘延宁能走得更长更远,至少比他长。
山长的这番话,起初只有公公和二伯知道,或许她丈夫也清楚,但是没告诉她,因为意义重大,山长是举人老爷,整个永州也就那么十几位。
而身为举人老爷的山长,希望也看重延宁走得比他远,至少延宁要是个进士。
进士是什么概念?那是天子门生,要被圣人亲自授官的。
安氏能听到这番话,还是上次刘延宁回来,她半夜起来去茅房,不小心听到公婆屋里传来的对话。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延宁回书院的前一天晚上,说起他亲妹的教育问题,她才会明知道会得罪王氏,也还是出了那个头。
因为她知道,兴许再过不了多久,这个家就要变天了,到时候什么王氏,甚至是公公和婆婆,都比不过她这个大侄子半分。
既然大侄子放心不下亲妹妹,她就帮忙照拂一二,往后大侄子也记自己的好,她娘家侄子往后真要走上科举这条路,也算是有了个能帮衬的人。
因此,安氏如今满口子夸赞刘青,不遗余力的帮她在刘大爷跟前刷好感值,不单单是为了投桃报李,更是因为刘延宁。
安氏琢磨着,等大侄子下次回家,见到他疼爱的亲妹妹长成如此亭亭玉立的模样,纵然是青青自己争气,她也的的确确照拂到了。
刘大爷本来对刘青这个孙女,便日渐看重,此时听得几个儿媳满口子的夸赞刘青,更觉这孩子得自己心意了,便笑着点头道:“青青是最大的功臣,放心,爷怎么忘得了你。”
刘青越是得意,王氏心里越不得劲,只是她刚刚被婆婆训斥了一顿,心里还有些忐忑,不敢像平时一样出言讽刺,只能半是玩笑,半是嘲讽的道:“青青可不能厚此薄彼啊,小五小六是你弟弟,小七也整日追着你喊姐姐呢,有空的时候,也教教你最小的弟弟不是?”
王氏这话,已经是在抱怨刘青只教两个大的堂弟,完全不管自己儿子了。
当然她心里恐怕也的确是这么想的,但是当着刘大爷和二叔的面这样指责自己,一个是小七的亲爷爷,一个是亲爹,王氏这话不就是让刘大爷和二叔对她心生芥蒂?
刘青心里冷笑,她一惯不理会王氏,可不代表她不会上眼药。这般想着,刘青收起了笑意,不乏委屈的看了王氏一眼:“我上回怕小七走丢,才没带他去镇上,二婶不是同意了的吗,怎么这会儿又怪起我来了?”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23104/42341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