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
推荐阅读: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脸盲怎么了,不脸盲轮得到你?(nph)、临时夫妻(nph)、绝对臣服姿态(女强制男h)、素女 (古言,1V1,高H)、不是哥哥也不是男妈妈(骨科)、不羡仙(快穿仙侠 古言 1v1 sc)、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年代婊】重生后又娇媚勾人(nph 插足)、《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
可他是真没这样觉得,且不提青青这孩子多聪明,她琢磨出来的茶叶蛋给家里带来这么多好处,更别提他娘前儿透露,说青青连胰子都会做了,这么小的孩子,净想着给家里赚大钱呢。
他女儿比青青还大半岁呢,除了使性子,还会什么?
说到底还是他大哥有福,大哥虽然走的早,留下的一双儿女却是有出息的,现在看大嫂把青青养得这么好,他对早逝大哥更服气了,大哥当年宁愿忤逆爹娘也要娶大嫂回来,是他眼光好。
不像自个儿的婆娘,眼皮子浅不说,还满身是心眼,现在把他女儿也养得这么小家子气。
且不说别的,他女儿就这气度,还真比不上青青半分,青青聪明还大方,也爱说笑,把爹娘哄得高高兴兴的。
说实话,就他自己,也更喜欢青青这样的女孩儿,小姑娘见人三分笑,眼睛笑弯弯的,看着多喜庆啊。
刘二叔只是感慨了会儿,很快刘大爷决定动手了,刘二叔也忙收起心思,跟上去帮忙。
方父这会儿闲着,也跟在他们后边搭了把手,几人匆匆出门,先去这附近的后山砍树去了。
刘青看着他们扛着的斧头,还真庆幸他们租的屋子里,连这些工具都备了。
方柳凑到刘青跟前,好奇的问:“青青,你同刘大爷说的那个什么盒子,是要装什么的吗?”
“装好东西呢。”刘青故意逗她,神秘的笑道,“到时候送你一份。”
“好啊。”方柳高兴起来,然而还有些纠结,“可是我家没有好东西回礼怎么办……”
*****************************************************
院试也考了三场,刘延宁和方永顺考完,两家人都没有急着回去,索性现在也典了屋子,当时屋主是要他们一次结了两个月的钱。
因此两家合计了一下,索性就在这住到下个月放榜,要是考中了,就继续典屋子,要是这次落榜,便退了屋回家去。
还算运气好,刘延宁和方永顺都中了,刘延宁这一回又是案首,还未弱冠的院试案首,当时放榜的时候,便有一群考生哗然,在讨论这少年什么来路。
这儿虽然没有联络工具,但书生的圈子就这么大,多问几个人基本上就清楚了,没过几日,刘延宁的出生背景和祖籍都被扒了,住的地方也暴露了,便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拜访,说既是同年,应该好好联络联络感情。
说起来,读书人的圈子联系是很紧密的,别人不清楚,身为书生的刘延宁却不会不懂,为了不落下一个孤傲的名声,他也不好把上门的人都拒了,耐着性子先招待了几日,也出去吃过几次饭,然后才用要安心备考的理由,谢绝了还想上门结交的一群读书人。
刘延宁这般举动,既不显孤傲,也没有少年得志的轻狂,举止进退有度,反倒更让人看好了。
提心吊胆了几日的刘青,这回也彻底放心了,她哥还是很脚踏实地的嘛,没有被蜂拥而来的鲜花和掌声捧得飘起来。
☆、第88章
有人上榜,自然就有人落榜,青山书院里,上回考过了县试的,少说也有几十上百人,然而院试一刷,至少就有一半的人落榜了。
因着现在交通实在不方便,来回一趟江州要四五天,加上回落水村的话,就要更久了,刘大爷他们便没有回去报信,而是托了同是江州的学子,帮忙把刘延宁过了院试的好消息带回去。
其实就算不托人带信,李氏她们见落榜的考生回去,自家儿子没回去,就能猜到他是考过了院试,这会儿就在省府准备府试。
但刘大爷想让大家伙早点知道,他们家延宁这回又是头一名,而且听人说,他们这儿数十年没出过这么年轻的案首了,据说上一位考取案首的少年,现在已经是大官了呢!
刘大爷当时打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激动的半宿没睡着,按理说,自家能供出个秀才或者举人,已经是光宗耀祖的好事了,可倘若祖上冒青烟,能保佑大孙子当官,岂不是更好!
想也知道,刘大爷当然不会一个人激动,肯定要分享给大家伙的,这才急吼吼托人给家里带信。
方家也没人回去,他们就父女俩在这儿照顾方永顺,更走不开了,便也学着刘家托人带信回去。
一眨眼,府试又到了,比起紧张的方家父女,刘青他们算得上气定神闲了。
刘延宁先前县试得头一名还没什么,就江州那么大点的地方,他们谁也不敢拿一个县试案首当回事,毕竟整个省府里,县试案首加起来也有几十个了。
院试案首可就不一样了,虽然不是所有过了县试的考生都来省府考府试,可至少也有三分之二地区的考生像他们江州一样,要早早来省府考院试府试,而且每届科举,院试和府试的案首,大多出自省府的读书人,考上秀才的考生中,也是省府的占大多数。
可见省府的读书人就是比他们小地方的厉害。
然而这一次刘延宁成了院试案首,比省府那些备受瞩目的天子骄子都要厉害些,想必只要他好好发挥,府试就算不拿头一名,平安考过应该是没问题的。
刘家人现在是对刘延宁充满信心,也不忐忑了,刘大爷甚至满门心思琢磨着回去要摆几桌宴,要订个黄道吉日去告列祖列宗这个好消息,刘二叔在旁边安抚着方父。
方永顺同刘延宁不一样,他县试排名还好,院试考完却排到了几百名开外,现在考府试自然就十分危险了。
府试的三场考试也全部考完,纵然刘青他们精心照顾,刘延宁还是不可避免的瘦了十几斤,本来就清瘦的身形,现在还在长个子,这一瘦就更显得跟竹竿一样了。
把刘大爷他们心疼的,不停地念叨回去后就叫蒋氏杀鸡,家里那么多只鸡,两三天杀一只,也够吃一两个月了,给孙子好好儿补两个月,把肉给养回来。
刘延宁这次没有接话,因为他实在是精疲力尽,刚考完的头几日,都是在床上睡过来。
好在他正年轻,睡几日至少精神状态是好很多了。
从刘延宁去考最后一场开始,刘青就跟着刘大爷他们开始收拾行李,这一次甭管考上不考上,他们都不准备待下去了,因为过了府试,那就是秀才了,这可是大喜事,父母官会派官差,敲锣打鼓的去每一位秀才的家中报信。自然就没必要在这儿等下去,浪费钱财。
院试和府试加起来历时三个多月,刚好是从春天过渡到夏天,厚重的棉衣脱下来,换上了轻薄的夏装,因此回去的时候吃食是没有带了,衣裳却又捆了不少,行李依然很多。
刘大爷心情好,收拾行李的时候瞧见刘青去年做的衣裳,今年袖子就短了些——其实也不是短,刘青觉得刚刚合适自己,但这儿的女子穿衣裳,都要宽大的恨不得把腰和手都遮住才好。
二孙女现在个子越长越高,比大孙女都高出半个头了,是个大姑娘了,现在大孙子考完科举,这要是考上了秀才,二孙女也能说好婆家了。
刘大爷这么想着,只觉得自家的喜事是一件接一件的来,心里头十分欢喜,便笑道:“青青这衣裳又短了,过几日回去的时候,叫你哥带你去街上逛逛,扯几块自己喜欢的布,回家叫你娘给你做几身新衣裳。”
虽然他们家收拾了东西,但方永顺还没有缓过劲来,不方便上路,两家人既然是一起来的,对方又是孙子的同窗,刘大爷自然不好丢下人家先回去,便约好了等过几日,方永顺身子好了,两家再一起上路。
刘青早就想出去转转了,但是刘大爷他们对这儿人生地不熟,自己不敢出去,也不敢让她出去,现在她哥总算考完了,等休息好了,就能带她出去放风了。
拘了两三个月的刘青,现在听到这消息,自然高兴了,笑眯眯的问:“爷打算给我多少钱去买东西?”
刘大爷向来严肃惯了,不苟言笑的一个人,别说孙子孙女们怵他,就是强悍的蒋氏和王氏,在他跟前也不敢大声的。
以前,这些孙辈中,也就刘延宁不怕刘大爷,祖孙两在一起有很多话聊,堪称亲近,但刘延宁性情端方,在长辈跟前更是绷得一本正经,甚少说笑,现在敢同刘大爷开玩笑的,也就刘青一人了。
刘青以前也觉得刘大爷太过严肃,接触了以后才发现也还好,刘大爷其实比蒋氏好相处些,大概是大老爷们不爱计较那么多,像这种开口就问刘大爷要钱的话,刘青是不敢当着蒋氏的面问,拿不到不说,恐怕还要被她教育一顿。
听到这种话,刘大爷就不介意了,本来就是他说了给孙女买衣裳,孙女儿长得好看,自家有条件自然希望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更何况家里这赚钱的法子,也是孙女儿想出来的,有功劳在里头,给再多也是她应得的。
刘大爷自认为他这个大家长当的甚是公平,他们家除了些小的摩擦,几个妯娌间计较别人干的活比自己少,心里不舒坦以外,还真没有出过大的矛盾,不像村里别的人家,吵闹的都不像样了,连村长过年的时候都夸他家当得好,让大家伙儿都像他学习呢!
在他心里,孙女确实比不上孙子,可也是他们老刘家的姑娘,又为家里帮了这么多忙,也该让她开心开心。
因此刘大爷也笑眯眯的反问道:“你想要多少?”
看样子是刘青要多少他给多少了。
“爷给多少我拿多少呗。”刘青深谙问长辈要钱的正确方法,掰着手指算道,“不过要买的东西可不少呢,奶他们没来过省府,给他们带点特产回去,还有小五他们最喜欢吃东西了……”
刘大爷闻言便豪气的道:“好,到时候给你二两银子,想买什么随便买。”本来刘大爷没打算给这么多,大概是想到上回清明节,孙子孙女给他们老两口买的东西,估摸着也花了几百上千文,现在索性多给点,也算是补偿他们。
刘青也没想到刘大爷一下子这么豪爽,眼睛一亮,笑眯眯的道:“那到时候再给爷买几两烟丝,看看省府的烟丝是不是比咱们家的香。”
刘大爷却摆手,笑道:“我就不用了,家里的都吃不完,放太多要受潮了。”
刘青想了想,点头道:“也是,说不定哥哥明年还要来省府呢,到时候再买也不迟。”
若是明年再来,那就是过来考乡试了,乡试过了便是举人,像他们江州县,每次乡试都很难得才出一两个举人,真能成为举人的,就算没做官,在他们江州也都成了大户人家,进出知县府邸,已经称得上门第之家了。
刘大爷想想自家孙子成了举人,他当上老太爷,也有人追着去他们家拜访的场景,心里头就一阵激动。
说完这个话题,刘青顿了顿,又道:“对了爷,我听小柳说她哥身子还不好,方大叔去外边打听了,说很多人读书人考完都喝银耳红枣补身子,方大叔现在急急忙忙,也不知道去哪儿买这个……咱们带过来银耳还剩了好多,哥哥都没吃完,你说要不要送一份给方大叔那儿?”
刘大爷闻言有些奇怪:“竟然有这事?你方大叔怎么也不找我,咱们延宁每日都要喝的,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刘青心想大概是因为方父打听到了银耳的价格,才不好意思开口,南方没有的东西,人家从北边运过来卖,在这个交通极为不便的时代,成本十分高昂,价格卖得不知有多贵。
他们家要不是安氏娘家托人去北边带过来的,自家也舍不得买这么金贵的东西。更何况方家的条件还不如他们家,他们老刘家里的田地也多,出息还好,现在又卖茶叶蛋,每个月的进项多了好几上十两银子,而方家就是普通的农家,或许比旁的农家殷实些,但还是远远比不上刘家的。
银耳这玩意那么金贵,他们哪里吃得起?
方父也不是能厚着脸皮占人家便宜的人,自家出不起钱,自然不好意思向刘大爷他们开口了。
刘青没说话,刘大爷转念一想也明白了,笑道:“你哥哥和方家的孩子既然是同窗,自当互相照顾,咱们家银耳虽然不多,但是匀一碗给他家也是够的,索性就剩这几日了,晚上你煮银耳的时候,就多煮一份,叫方家丫头送过去罢。”
刘大爷想的比刘青还周到些,刘青原是觉得她哥毕竟和方永顺是同窗,关系好像还比旁的同窗亲近些,她哥带她去过方永顺家,方永顺他们也来过她家,走动也算亲密了。
既然关系好,现在方家有难处,她不知道还无所谓,知道了,也明明自家可以伸手援助,却仍是装聋作哑的话,未免显得太过冷漠了。
这个时代都讲究人情味,不管这银耳红枣方永顺吃了能不能好,但现在是方家需要,他们刘家有,那怎么着也该表示一番。
不过刘大爷让她煮好了再让方柳送过去,自然显得他们家更是真诚了。
刘青点点头,心里记下来,以后也要学着这样做,既然做了好事,就要发挥到极致。
**************************************************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方永顺连喝了两日的银耳汤,就能起床走动了,方父激动的不行,向刘大爷和刘二叔道完谢,又拉着刘延宁和刘青兄妹千恩万谢。
他是真没想到,儿子的同窗,竟会把如此珍贵的东西匀出来,真真是救了他儿子一命啊!
刘青也没想到,方父竟会感动成这样,把方永顺下床走动的功劳都归功于她送的那碗银耳汤了。要她说,方永顺歇了好几日,本身又是年轻,恢复能力快,现在能下床走动很正常啊。
方父却不管刘青心里所想,对刘家人道了谢,回屋又同他儿子商量,夸儿子果真没结交错人,现在救了儿子一命,可不能就这么嘴上道谢,等回了家,一定要找个日子,一家人带了礼物去刘家登门道谢。
方永顺本身也是端方严谨的人,对方父的话自然没有异议,父子俩就这么说定了。又说他现在身子恢复得差不多,也该准备上路了,本来他们一家三口,在城里多住一日,就要多花好些钱,现在还拖累着刘家几口人也等着自己,委实过意不去。
方父心里也过意不去,因此虽然还心疼儿子,但还是同意了,出门又去同刘大爷和刘二叔商量。
刘大爷索性定了第三日启程,他答应让孙子孙女出去逛一逛的,便留了一日功夫,刚好也让方永顺多养一日。
于是第二日,刘青不客气的拉着她哥去街上买买买,除开刘大爷给的二两银子,她哥身上本来就还有钱,加上他们出门的时候,李氏又往他们兄妹身上塞了些零用钱,现在刘青是个小富婆,可以在城里随便买了。
刘青不想再吃硬邦邦的干粮了,就在街上买了些上路的吃食,给他们家包括蒋氏王氏在内的所有人都挑好了礼物,不是很贵重的东西,本来她想给熊孩子们买玩具,但是亲哥说他们开蒙了,给他们买两支好些的毛笔更好,刘青就只能给熊孩子们点蜡了。
除了家里几个兄弟和叔父,剩下的人都是刘青给挑的礼物,她特别省事,给女孩挑统一样式的头绳,顶多颜色有差别,给李氏蒋氏她们买的簪花也款式差不多。
给她师傅挑礼物的时候,刘青想到再过两个月,大花姐的孩子也要生了,又买了副漂亮的年画娃娃,大花姐的头一胎,想必都想要个儿子,买年画的小贩拍着胸脯保证这年画挂墙上,能招来个儿子。刘青不信这个,但是给大花姐讨个彩头也是好的。
大肆采购一番,兄妹俩愉快的打道回府了。
回到院子,没跟他们兄妹出去逛街的方柳,正在院门口张望,刘青买头绳的时候多买了两根,一根给高梅,一根给方柳,这会儿见了小姑娘羡慕的瞧着自己,便随手把头绳给她了,小姑娘一脸惊喜,倒也知道头绳不贵,爽快的收了,一边道:“青青,等回了家,我找我娘要了钱,也给你买头花戴。”
刘青愿意同方柳来往,便是因为她这爽朗的性子,大方,也不爱占人便宜。
其实方家人的家教都不错。
刘青想了想,道:“你知道我不爱戴头花的,你要是有了钱,到时候来城里找我,咱们去街上买好吃的。”
方柳也喜欢吃的,闻言便点头道:“行,到时候我请你吃。”
刘青和她哥就逛到下午才回来,考虑到明天一早要出发,刘青他们累了一日,明儿起床肯定受累,方柳便没要刘青做饭,让她搬个凳子在灶房坐下,一边歇着一边指挥她炒菜。
方家人口少,种的地却不少,方父两口子整日儿在地里,方柳自从她姐姐出嫁后,小小的姑娘就得开始做饭了,干家务活的时间比刘青长,做事也比刘青麻利,唯一比刘青差的,就是她不知道炒那么多花样的菜。
但因为方柳做饭也上了手,刘青坐在旁边指挥得也轻松。
天还没黑,两家人就吃了饭,方父和刘二叔结伴去请了屋主过来交接,明儿天刚亮他们就要出发,到时候再来退房,万一有个掰扯不清,就耽误功夫了。
屋主就在前边那条巷子里,听说典自家屋子的书生成了十多年来他们这儿最年轻的案首,那个时候屋主还拎了块肉过来庆祝了,当然留下来吃了顿饭,关系处得还不错。
他女儿比青青还大半岁呢,除了使性子,还会什么?
说到底还是他大哥有福,大哥虽然走的早,留下的一双儿女却是有出息的,现在看大嫂把青青养得这么好,他对早逝大哥更服气了,大哥当年宁愿忤逆爹娘也要娶大嫂回来,是他眼光好。
不像自个儿的婆娘,眼皮子浅不说,还满身是心眼,现在把他女儿也养得这么小家子气。
且不说别的,他女儿就这气度,还真比不上青青半分,青青聪明还大方,也爱说笑,把爹娘哄得高高兴兴的。
说实话,就他自己,也更喜欢青青这样的女孩儿,小姑娘见人三分笑,眼睛笑弯弯的,看着多喜庆啊。
刘二叔只是感慨了会儿,很快刘大爷决定动手了,刘二叔也忙收起心思,跟上去帮忙。
方父这会儿闲着,也跟在他们后边搭了把手,几人匆匆出门,先去这附近的后山砍树去了。
刘青看着他们扛着的斧头,还真庆幸他们租的屋子里,连这些工具都备了。
方柳凑到刘青跟前,好奇的问:“青青,你同刘大爷说的那个什么盒子,是要装什么的吗?”
“装好东西呢。”刘青故意逗她,神秘的笑道,“到时候送你一份。”
“好啊。”方柳高兴起来,然而还有些纠结,“可是我家没有好东西回礼怎么办……”
*****************************************************
院试也考了三场,刘延宁和方永顺考完,两家人都没有急着回去,索性现在也典了屋子,当时屋主是要他们一次结了两个月的钱。
因此两家合计了一下,索性就在这住到下个月放榜,要是考中了,就继续典屋子,要是这次落榜,便退了屋回家去。
还算运气好,刘延宁和方永顺都中了,刘延宁这一回又是案首,还未弱冠的院试案首,当时放榜的时候,便有一群考生哗然,在讨论这少年什么来路。
这儿虽然没有联络工具,但书生的圈子就这么大,多问几个人基本上就清楚了,没过几日,刘延宁的出生背景和祖籍都被扒了,住的地方也暴露了,便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拜访,说既是同年,应该好好联络联络感情。
说起来,读书人的圈子联系是很紧密的,别人不清楚,身为书生的刘延宁却不会不懂,为了不落下一个孤傲的名声,他也不好把上门的人都拒了,耐着性子先招待了几日,也出去吃过几次饭,然后才用要安心备考的理由,谢绝了还想上门结交的一群读书人。
刘延宁这般举动,既不显孤傲,也没有少年得志的轻狂,举止进退有度,反倒更让人看好了。
提心吊胆了几日的刘青,这回也彻底放心了,她哥还是很脚踏实地的嘛,没有被蜂拥而来的鲜花和掌声捧得飘起来。
☆、第88章
有人上榜,自然就有人落榜,青山书院里,上回考过了县试的,少说也有几十上百人,然而院试一刷,至少就有一半的人落榜了。
因着现在交通实在不方便,来回一趟江州要四五天,加上回落水村的话,就要更久了,刘大爷他们便没有回去报信,而是托了同是江州的学子,帮忙把刘延宁过了院试的好消息带回去。
其实就算不托人带信,李氏她们见落榜的考生回去,自家儿子没回去,就能猜到他是考过了院试,这会儿就在省府准备府试。
但刘大爷想让大家伙早点知道,他们家延宁这回又是头一名,而且听人说,他们这儿数十年没出过这么年轻的案首了,据说上一位考取案首的少年,现在已经是大官了呢!
刘大爷当时打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激动的半宿没睡着,按理说,自家能供出个秀才或者举人,已经是光宗耀祖的好事了,可倘若祖上冒青烟,能保佑大孙子当官,岂不是更好!
想也知道,刘大爷当然不会一个人激动,肯定要分享给大家伙的,这才急吼吼托人给家里带信。
方家也没人回去,他们就父女俩在这儿照顾方永顺,更走不开了,便也学着刘家托人带信回去。
一眨眼,府试又到了,比起紧张的方家父女,刘青他们算得上气定神闲了。
刘延宁先前县试得头一名还没什么,就江州那么大点的地方,他们谁也不敢拿一个县试案首当回事,毕竟整个省府里,县试案首加起来也有几十个了。
院试案首可就不一样了,虽然不是所有过了县试的考生都来省府考府试,可至少也有三分之二地区的考生像他们江州一样,要早早来省府考院试府试,而且每届科举,院试和府试的案首,大多出自省府的读书人,考上秀才的考生中,也是省府的占大多数。
可见省府的读书人就是比他们小地方的厉害。
然而这一次刘延宁成了院试案首,比省府那些备受瞩目的天子骄子都要厉害些,想必只要他好好发挥,府试就算不拿头一名,平安考过应该是没问题的。
刘家人现在是对刘延宁充满信心,也不忐忑了,刘大爷甚至满门心思琢磨着回去要摆几桌宴,要订个黄道吉日去告列祖列宗这个好消息,刘二叔在旁边安抚着方父。
方永顺同刘延宁不一样,他县试排名还好,院试考完却排到了几百名开外,现在考府试自然就十分危险了。
府试的三场考试也全部考完,纵然刘青他们精心照顾,刘延宁还是不可避免的瘦了十几斤,本来就清瘦的身形,现在还在长个子,这一瘦就更显得跟竹竿一样了。
把刘大爷他们心疼的,不停地念叨回去后就叫蒋氏杀鸡,家里那么多只鸡,两三天杀一只,也够吃一两个月了,给孙子好好儿补两个月,把肉给养回来。
刘延宁这次没有接话,因为他实在是精疲力尽,刚考完的头几日,都是在床上睡过来。
好在他正年轻,睡几日至少精神状态是好很多了。
从刘延宁去考最后一场开始,刘青就跟着刘大爷他们开始收拾行李,这一次甭管考上不考上,他们都不准备待下去了,因为过了府试,那就是秀才了,这可是大喜事,父母官会派官差,敲锣打鼓的去每一位秀才的家中报信。自然就没必要在这儿等下去,浪费钱财。
院试和府试加起来历时三个多月,刚好是从春天过渡到夏天,厚重的棉衣脱下来,换上了轻薄的夏装,因此回去的时候吃食是没有带了,衣裳却又捆了不少,行李依然很多。
刘大爷心情好,收拾行李的时候瞧见刘青去年做的衣裳,今年袖子就短了些——其实也不是短,刘青觉得刚刚合适自己,但这儿的女子穿衣裳,都要宽大的恨不得把腰和手都遮住才好。
二孙女现在个子越长越高,比大孙女都高出半个头了,是个大姑娘了,现在大孙子考完科举,这要是考上了秀才,二孙女也能说好婆家了。
刘大爷这么想着,只觉得自家的喜事是一件接一件的来,心里头十分欢喜,便笑道:“青青这衣裳又短了,过几日回去的时候,叫你哥带你去街上逛逛,扯几块自己喜欢的布,回家叫你娘给你做几身新衣裳。”
虽然他们家收拾了东西,但方永顺还没有缓过劲来,不方便上路,两家人既然是一起来的,对方又是孙子的同窗,刘大爷自然不好丢下人家先回去,便约好了等过几日,方永顺身子好了,两家再一起上路。
刘青早就想出去转转了,但是刘大爷他们对这儿人生地不熟,自己不敢出去,也不敢让她出去,现在她哥总算考完了,等休息好了,就能带她出去放风了。
拘了两三个月的刘青,现在听到这消息,自然高兴了,笑眯眯的问:“爷打算给我多少钱去买东西?”
刘大爷向来严肃惯了,不苟言笑的一个人,别说孙子孙女们怵他,就是强悍的蒋氏和王氏,在他跟前也不敢大声的。
以前,这些孙辈中,也就刘延宁不怕刘大爷,祖孙两在一起有很多话聊,堪称亲近,但刘延宁性情端方,在长辈跟前更是绷得一本正经,甚少说笑,现在敢同刘大爷开玩笑的,也就刘青一人了。
刘青以前也觉得刘大爷太过严肃,接触了以后才发现也还好,刘大爷其实比蒋氏好相处些,大概是大老爷们不爱计较那么多,像这种开口就问刘大爷要钱的话,刘青是不敢当着蒋氏的面问,拿不到不说,恐怕还要被她教育一顿。
听到这种话,刘大爷就不介意了,本来就是他说了给孙女买衣裳,孙女儿长得好看,自家有条件自然希望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更何况家里这赚钱的法子,也是孙女儿想出来的,有功劳在里头,给再多也是她应得的。
刘大爷自认为他这个大家长当的甚是公平,他们家除了些小的摩擦,几个妯娌间计较别人干的活比自己少,心里不舒坦以外,还真没有出过大的矛盾,不像村里别的人家,吵闹的都不像样了,连村长过年的时候都夸他家当得好,让大家伙儿都像他学习呢!
在他心里,孙女确实比不上孙子,可也是他们老刘家的姑娘,又为家里帮了这么多忙,也该让她开心开心。
因此刘大爷也笑眯眯的反问道:“你想要多少?”
看样子是刘青要多少他给多少了。
“爷给多少我拿多少呗。”刘青深谙问长辈要钱的正确方法,掰着手指算道,“不过要买的东西可不少呢,奶他们没来过省府,给他们带点特产回去,还有小五他们最喜欢吃东西了……”
刘大爷闻言便豪气的道:“好,到时候给你二两银子,想买什么随便买。”本来刘大爷没打算给这么多,大概是想到上回清明节,孙子孙女给他们老两口买的东西,估摸着也花了几百上千文,现在索性多给点,也算是补偿他们。
刘青也没想到刘大爷一下子这么豪爽,眼睛一亮,笑眯眯的道:“那到时候再给爷买几两烟丝,看看省府的烟丝是不是比咱们家的香。”
刘大爷却摆手,笑道:“我就不用了,家里的都吃不完,放太多要受潮了。”
刘青想了想,点头道:“也是,说不定哥哥明年还要来省府呢,到时候再买也不迟。”
若是明年再来,那就是过来考乡试了,乡试过了便是举人,像他们江州县,每次乡试都很难得才出一两个举人,真能成为举人的,就算没做官,在他们江州也都成了大户人家,进出知县府邸,已经称得上门第之家了。
刘大爷想想自家孙子成了举人,他当上老太爷,也有人追着去他们家拜访的场景,心里头就一阵激动。
说完这个话题,刘青顿了顿,又道:“对了爷,我听小柳说她哥身子还不好,方大叔去外边打听了,说很多人读书人考完都喝银耳红枣补身子,方大叔现在急急忙忙,也不知道去哪儿买这个……咱们带过来银耳还剩了好多,哥哥都没吃完,你说要不要送一份给方大叔那儿?”
刘大爷闻言有些奇怪:“竟然有这事?你方大叔怎么也不找我,咱们延宁每日都要喝的,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刘青心想大概是因为方父打听到了银耳的价格,才不好意思开口,南方没有的东西,人家从北边运过来卖,在这个交通极为不便的时代,成本十分高昂,价格卖得不知有多贵。
他们家要不是安氏娘家托人去北边带过来的,自家也舍不得买这么金贵的东西。更何况方家的条件还不如他们家,他们老刘家里的田地也多,出息还好,现在又卖茶叶蛋,每个月的进项多了好几上十两银子,而方家就是普通的农家,或许比旁的农家殷实些,但还是远远比不上刘家的。
银耳这玩意那么金贵,他们哪里吃得起?
方父也不是能厚着脸皮占人家便宜的人,自家出不起钱,自然不好意思向刘大爷他们开口了。
刘青没说话,刘大爷转念一想也明白了,笑道:“你哥哥和方家的孩子既然是同窗,自当互相照顾,咱们家银耳虽然不多,但是匀一碗给他家也是够的,索性就剩这几日了,晚上你煮银耳的时候,就多煮一份,叫方家丫头送过去罢。”
刘大爷想的比刘青还周到些,刘青原是觉得她哥毕竟和方永顺是同窗,关系好像还比旁的同窗亲近些,她哥带她去过方永顺家,方永顺他们也来过她家,走动也算亲密了。
既然关系好,现在方家有难处,她不知道还无所谓,知道了,也明明自家可以伸手援助,却仍是装聋作哑的话,未免显得太过冷漠了。
这个时代都讲究人情味,不管这银耳红枣方永顺吃了能不能好,但现在是方家需要,他们刘家有,那怎么着也该表示一番。
不过刘大爷让她煮好了再让方柳送过去,自然显得他们家更是真诚了。
刘青点点头,心里记下来,以后也要学着这样做,既然做了好事,就要发挥到极致。
**************************************************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方永顺连喝了两日的银耳汤,就能起床走动了,方父激动的不行,向刘大爷和刘二叔道完谢,又拉着刘延宁和刘青兄妹千恩万谢。
他是真没想到,儿子的同窗,竟会把如此珍贵的东西匀出来,真真是救了他儿子一命啊!
刘青也没想到,方父竟会感动成这样,把方永顺下床走动的功劳都归功于她送的那碗银耳汤了。要她说,方永顺歇了好几日,本身又是年轻,恢复能力快,现在能下床走动很正常啊。
方父却不管刘青心里所想,对刘家人道了谢,回屋又同他儿子商量,夸儿子果真没结交错人,现在救了儿子一命,可不能就这么嘴上道谢,等回了家,一定要找个日子,一家人带了礼物去刘家登门道谢。
方永顺本身也是端方严谨的人,对方父的话自然没有异议,父子俩就这么说定了。又说他现在身子恢复得差不多,也该准备上路了,本来他们一家三口,在城里多住一日,就要多花好些钱,现在还拖累着刘家几口人也等着自己,委实过意不去。
方父心里也过意不去,因此虽然还心疼儿子,但还是同意了,出门又去同刘大爷和刘二叔商量。
刘大爷索性定了第三日启程,他答应让孙子孙女出去逛一逛的,便留了一日功夫,刚好也让方永顺多养一日。
于是第二日,刘青不客气的拉着她哥去街上买买买,除开刘大爷给的二两银子,她哥身上本来就还有钱,加上他们出门的时候,李氏又往他们兄妹身上塞了些零用钱,现在刘青是个小富婆,可以在城里随便买了。
刘青不想再吃硬邦邦的干粮了,就在街上买了些上路的吃食,给他们家包括蒋氏王氏在内的所有人都挑好了礼物,不是很贵重的东西,本来她想给熊孩子们买玩具,但是亲哥说他们开蒙了,给他们买两支好些的毛笔更好,刘青就只能给熊孩子们点蜡了。
除了家里几个兄弟和叔父,剩下的人都是刘青给挑的礼物,她特别省事,给女孩挑统一样式的头绳,顶多颜色有差别,给李氏蒋氏她们买的簪花也款式差不多。
给她师傅挑礼物的时候,刘青想到再过两个月,大花姐的孩子也要生了,又买了副漂亮的年画娃娃,大花姐的头一胎,想必都想要个儿子,买年画的小贩拍着胸脯保证这年画挂墙上,能招来个儿子。刘青不信这个,但是给大花姐讨个彩头也是好的。
大肆采购一番,兄妹俩愉快的打道回府了。
回到院子,没跟他们兄妹出去逛街的方柳,正在院门口张望,刘青买头绳的时候多买了两根,一根给高梅,一根给方柳,这会儿见了小姑娘羡慕的瞧着自己,便随手把头绳给她了,小姑娘一脸惊喜,倒也知道头绳不贵,爽快的收了,一边道:“青青,等回了家,我找我娘要了钱,也给你买头花戴。”
刘青愿意同方柳来往,便是因为她这爽朗的性子,大方,也不爱占人便宜。
其实方家人的家教都不错。
刘青想了想,道:“你知道我不爱戴头花的,你要是有了钱,到时候来城里找我,咱们去街上买好吃的。”
方柳也喜欢吃的,闻言便点头道:“行,到时候我请你吃。”
刘青和她哥就逛到下午才回来,考虑到明天一早要出发,刘青他们累了一日,明儿起床肯定受累,方柳便没要刘青做饭,让她搬个凳子在灶房坐下,一边歇着一边指挥她炒菜。
方家人口少,种的地却不少,方父两口子整日儿在地里,方柳自从她姐姐出嫁后,小小的姑娘就得开始做饭了,干家务活的时间比刘青长,做事也比刘青麻利,唯一比刘青差的,就是她不知道炒那么多花样的菜。
但因为方柳做饭也上了手,刘青坐在旁边指挥得也轻松。
天还没黑,两家人就吃了饭,方父和刘二叔结伴去请了屋主过来交接,明儿天刚亮他们就要出发,到时候再来退房,万一有个掰扯不清,就耽误功夫了。
屋主就在前边那条巷子里,听说典自家屋子的书生成了十多年来他们这儿最年轻的案首,那个时候屋主还拎了块肉过来庆祝了,当然留下来吃了顿饭,关系处得还不错。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23104/42342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