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节
推荐阅读:快穿历劫:主神大人天天宠、死而复生后他们想让我安息、团宠打工人:小少爷以为他万人嫌、驀然回首、御兽仙族、临时夫妻(nph)、魇运、学神同桌他总装穷、论女a与哨向的兼容性(nph)、我在耽美文里苟且偷生(1v3)、
朱令贽本以为靠着这冲天大火,足可将宋军烧毁击溃,不料天不作美,正在此时,突然刮起东北风。巨大的火浪掉转势头,向着南唐大军的船队猛烈扑来,南唐大军怎么也没有想到会玩火自焚,顿时阵脚大乱,千百条战船纷纷掉头逃跑,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在江水中你拥我挤,横冲直撞,许多船上燃起了熊熊大火,兵士们纷纷跳水逃命。没有起火的船只也因变起仓促,互相碰撞,重则翻沉,轻则漏水。
曹玮乘势下令发起猛烈进攻,万箭齐发。南唐大军早已被烧得焦头烂额,哪里还堪一击?许多战船上的兵士不敢再战,急忙竖起白旗,向宋军乞降。
朱令贽见十万大军和无数战船毁于一旦,知道大势已去,便仰天长叹一声,纵身跳入火海之中,自焚而死。
这一仗,以两万破十万,且宋军大获全胜,收缴战船四百余艘,兵器甲仗无数。自己损失不足一千。如此大胜,在此次宋军伐南唐却是头一次,曹玮和杨延平即使没有参与攻打金陵的战事,在此次伐南唐诸将之中所立功劳排名也是名列前茅。
李煜唯一的勤王之师旦夕之间灰飞烟灭,他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得到这个消息的李煜号啕大哭。他的弟弟李从善和徐铉前来安慰他,并叙说大宋国力雄厚,亡国之祸在所难免。
李煜深以为然,便召集群臣计议,准备递交降表。
然而宰相韩熙载和国师楼炎明,以及大臣陈乔、张泊、王东阳都竭力反对,甚至陈乔以死相谏。他们认定金陵虽已被围,但仍固若金汤。宋军久攻不下,必然退兵。
李煜就是一个极没有主见的人,又重新燃起了一线希望。他一面让楼炎明、陈乔、张泊组织守城,一面向宋赵匡胤乞求退兵。
南唐大学士徐铉善言辞,有辩才,人称口若悬河,舌如利刃。李煜欲派他和另一个舌辩之士周维简为使,同赴开封,并带上李煜亲书的乞缓师表,面见宋帝,打算以谈笑弭兵锋。
不料宰相韩熙载竟然主动站出表示愿与徐铉同赴开封,说服宋帝。
李煜虽然有些意外,但却是大喜,徐铉辩才虽强,但比起身为宰相的韩熙载,不论是经验见识,还是决断方面,都还差了一筹,且韩熙载身为宰相份量更重。
……
……
第573章 好重一枚暗子
“韩熙载、徐铉?不见!若要本帅休兵,除非李煜自己出城向本帅称降,这两个措大莫非以为单凭口舌便能说服我大军休兵不成。轰他们回去。”帅帐中,得知曹玮和杨延平竟然以两万破十万立下大功,表面欣喜,但实际上心中很是郁闷的潘美冷笑说道。
“且慢!”
赵赞上前道:“大帅,李煜不降,却遣使来见,名为求和,实为拖延。朝廷大军已兵临城下,自然不可能再答应他什么条件,不过金陵城高墙厚,易守难攻,若是多困他几日,消弥城中守军士气,对我们是有利的。此外,我军一路攻来直取金陵,江南诸多城池仍在李煜的掌握之中,若是一一去打,难免劳师动众,今若围困金陵迫使各路唐军勤王,正可逸待劳一一剪除。而且,我军粮草辎重现在有些接济不上,唐国坚壁清野,无法就地补允,要待国中运来,尚需时日。最主要的是,我军兵卒一路奔袭亦已疲惫不堪,原也需休整些时间,大帅何不见见那韩熙载和徐铉呢。”
禁军大将冯鑫也上前说道:“大帅,末将认为赵将军所言有理,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逼得李煜走投无路主动投降,自然要比强攻硬打以致我军死伤和金陵城内生灵涂炭好。金陵繁华,不逊开封,若是逼急了李煜,一把火将倾国财富付之一炬,岂不可惜?何况,如此坚城绝非只凭人力就可以攀附攻打的,要制作各种攻城器械也需要时间,如今他们需要时间调兵遣将,我们同样需要时间筹措准备,为何不将计就计,至于议和……此战打还是不打,要看李煜降还是不降;此战是胜是负,要看双方的实力强弱。就如大帅刚才所言,韩熙载和徐铉二人虽然负有才名和文名,但空有一张利口,岂能扭转时局,怕他何来?”
潘美双眉一轩,展颜笑道:“二位将军所言有理,好,来人呐,击鼓聚将,唤唐使韩熙载和徐铉进见!”
大帐中战将如云,人人顶盔挂甲,肃立如山,看那渊停岳峙、一片萧杀的气势,便让人胆战心惊。韩熙载和徐铉博带高冠,昂然入帐,见此情形却是目不斜视,从容自若,单是这份气度倒也与他们在南唐身份地位和名气相仿。到了潘美面前,韩熙载和徐铉微施一礼,各自报了名号。
潘美夷然一笑,问道:“本帅奉皇命讨伐叛属之国,如今兵困金陵,南唐国主李煜不来出城请罪,却让二位大人赶来,意欲搬弄什么唇舌?”
韩熙载肃然道:“大帅此言差矣,我唐国已复国号,称皇帝,如今我主乃唐国皇帝,与贵国君上一般无二,皆是至尊,何来叛属之国一说?本相奉国书、持节钺,此番出使,欲见贵国皇帝陛下当面陈辞,大帅岂可将此国家大事戏谑为搬弄唇舌?”
潘美失笑道:“原来韩相公此番出城乃是到我宋国出使,贵国领土如今仅止于金陵城内了么?哈哈,失敬,失敬,实在失敬,不知贵国金陵皇帝有什么话说?”
帐前众将轰然大笑,韩熙载不动声色,待笑声稍歇,这才淡淡说道:“本相奉我皇命,欲见宋国皇帝陛下,休兵议和。若是大帅做得了这个主,那本相便将国书奉与大帅,与大帅洽谈,却也无妨。”
说着,韩熙载微微一笑,双手微微拱起,手中捧着一卷黄绫卷轴,以明黄丝线系着,向前走了一步。
潘美看着徐铉手中国书,两道浓眉跳了跳,脸色有些难看,强压怒气,发作不得。帐下鸦雀无声,众将领都屏息看着,赵赞和几名禁军大将眸中深处闪过一丝讥讽和寒光看着潘美。
潘美沉默半晌,忽地哈哈一笑,满面春风地离座道:“韩相公说笑了,我宋国大事,一应取决于圣意,本帅身为陛下臣子,岂敢做主。韩相公此来既以国使身份欲见我家皇帝,本帅岂敢阻拦,如今处处都是乱兵,北向路途颇不安静,今日天色已晚,就请韩相公暂在我大军营中住下,明日一早,本帅亲自派人送你们赴京。”
韩熙载微微一笑,收回国书,拱手称谢:“多谢大帅。”
打发了韩熙载和徐铉出去,众将退出帅帐,潘美一拳擂在帅案上,额头青筋怦怦直跳,愤怒半晌,他忽喝道:“李明,近前来!”
帐前一个亲兵立即应声上前,叉手施礼。此人乃潘美亲信,为人精明、做事得力,潘美一些隐私之事都交于此人去做。
潘美吩咐道:“李明,你速去挑选惯使船的水军一个指挥,择一艘快船,同时预备快马车轿,遇水行船,遇路乘马,一路护送他们,日夜兼程赶赴开封,如果韩熙载和徐铉有意拖延,你就把他们当死狗一般,拖也要拖去开封,不得让他们在路途上耽搁一日。”
李明心领神会,立即领命去了。
潘美冷哼一声,鄙夷地道:“韩熙载和徐铉费尽心机,为李煜谋取时间,又能改变什么?本帅自今日起一边休养兵马,一边建造攻城器械,只待你铩羽而归,便立取金陵城,但凭你一张利口,又有屁用!更何况让这二人去往开封也好,以赵普脾性和晋王殿下的手段,刚好能够利用韩熙载和徐铉成事。”
……
……
“赵将军,在下听说赵将军为大宋一代名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赵赞走出帅帐,就见南唐国的使节团实在庞大,足有数十人是从使身份,从帐中出来的诸将见了这么庞大的使节团,都觉得十分稀罕,站在那儿指指点点,引为谈笑。赵赞也站住脚步,正好奇地观望,徐铉忽地闪身出来向他施礼,并说了这样一句莫名恭维的废话。
赵赞微微一愣,随口敷衍道:“徐学士过谦了,我宋国虎将如云,比在下更甚之人比比皆是。”
徐铉眸中有异光一闪而逝,声音压低说道:“比赵将军更强者自然是有的,比如贵国祥符郡王殿下。”
赵赞心中一跳,深深的看着徐铉,从后者神色中他看出对方意有所指。他猜测徐铉话中深意,徐铉陪笑靠近,左手向他一碰,一个纸团已自大袖下塞到他的手中,赵赞一怔,若无其事地捏紧纸团,心中一动,却是想到一种可能,说道:“呵呵……徐学士言之有理,赵某虽然为武人,但对徐学士南唐第一才子之文名向来仰慕,难得今日在我大军营中见到足下,今日赵某于秦淮河中钓了一尾肥鱼,正好佐酒,徐学士可愿与赵某同去小酌几杯?”
徐铉眉开眼笑地道:“将军如此抬爱,徐铉敢不从命?”
当下随着赵赞欢欢喜喜地去了,使节团中各位官员见徐铉身为使团副使竟然如他们一般与宋国官员攀交情,并且速度如此之快且又是宋军中第二号大人物,不少人望着徐铉不由露出羡慕的神色,当然也有鄙夷之色。
到了赵赞帐中,赵赞摒退左右,只留心腹守住帐口,展开那纸团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东面城墙,城楼向南百丈至两百丈可破。”这一句话。赵赞心中一跳,肃容问道:“徐学士这是何意?”
徐铉一进帐,谄媚的笑容便不见了,他先是镇静地看了眼守在帐口的赵赞亲兵,问道:“此人可靠么?”
赵赞答道:“与本将亲如兄弟手足,徐学士勿需担心。”
徐铉点点头,拱手道:“徐铉早在去年出使宋国时,便被祥符王殿下感召成为祥符王殿下在南唐一枚暗子。”
赵赞深吸一口冷气,心中骇然,叶尘和华夏卫府果然深不可测,如徐铉这样的人物竟然都只是华夏卫府的暗子。但转眼间他便明白徐铉给的纸条上那句话的意思,不由心中狂喜。
果然,徐铉紧接着说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东面城墙城楼向南百丈至两百丈范围内,是徐铉的人,只要赵将军的人去攻打这一段城墙,守着这段城墙的南唐官兵便会放赵将军的人上去,以此为缺口,便可破城。”
徐铉说到这里,心想原本接到叶尘的命令是将这一大功送给杨延平或者曹玮的,不料这二人被潘美留在了采石矶,昨日刚刚接到新的命令,改为赵赞。
赵赞早已欣喜不已,他前面攻城略地不比潘美差多少,只是潘美为主帅,有统兵之功,正常情况下稳稳压他一头,但他若有了首破金陵大功,此次伐南唐,所立大功至少也能够与潘美平风秋色。叶尘送的这份大礼不可谓不重。有了这份大功,他回到开封,便可和潘美争一争枢密院副使的位置。
但紧接着徐铉说的另外一件事情,却是让他脸色巨变,猛的站起,心神摇撼。
徐铉将叶尘昨晚上派人给他密函中提到的事情告诉赵赞之后,便笑吟吟的站起身来,拱手道:“徐铉若多做停留,恐对将军不利,这就告辞了。”
第574章 狗改不了吃屎
赵赞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心神略微平静,起身把他送到帐口,恰见一位唐国使者从禁军大将冯鑫帐中出来,点头哈腰地尤自行礼,冯鑫站在门口满脸笑容正对他说着什么,忽地一眼瞟见赵赞,见赵赞帐中也走出徐铉,冯鑫便向他会意地一笑,遥遥拱了拱手,这才转身回帐。
赵赞见了不禁暗暗摇头:“大难临头各自飞,南唐这些官吏们已经开始自寻出路了。这样也好,免得有人怀疑我和徐铉刚才谈话。”
回到帐篷,赵赞却已神色肃然萧杀一片,喃喃自语道:“晋王、潘美……好大的胆子,但以徐铉刚才所说,这只是叶尘和华夏卫府情报司的猜测,是否真是如此,还不能确定……不过,这种事情自然是要未雨绸缪才行。”
……
……
韩熙载、徐铉披星戴月,不几日到达开封,先向宋帝赵匡胤呈上李煜的乞缓师表。赵匡胤看时,但见此表辞采华美,情意哀婉,颇为动人。上面写道:
臣猥以幽孱,曲承临照,僻在幽远,忠义自持。唯将一心,上结明主。比蒙号召,自取衍尤。王师四临,无往不克,穷途道迫,天实为之。北望天门,心悬魏阙,嗟一城生聚,吾君赤子也。微臣薄躯,吾君外臣也。忍使一朝,便忘覆育,号啕郁咽盍见舍乎?臣性实愚昧,才无异禀。受皇朝奖与……贻责天下,取辱祖先,臣所以不忍也。岂独臣不忍为,亦圣君不忍令臣之为也!况乎名辱身毁,古之人所嫌畏者也。人所嫌畏,臣不敢嫌畏也。惟陛下宽之赦之。臣又闻鸟兽微物也,依人而犹哀之。君臣大义也,倾忠能无怜乎!倘令臣进退之迹,不至丑恶,宗社之失,不自臣身,是臣生死之愿毕矣,实存没之幸也!岂惟存没之幸也,实举国之受赐也!岂惟举国之受赐也,实天下之鼓舞也!皇天后土,实鉴斯言。
赵匡胤看罢表文,随手扔到一边,只淡淡笑道:“好一篇锦绣文章,只是于理不通。”
遂下旨召见南唐使者。赵普、赵光义、吕馀庆、卢多逊等大臣都劝赵匡胤要作好准备,说是韩熙载和徐铉都是当今天下博学多才之辈,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又是天下闻名的舌辩之士,担心待会被问及无言以对。赵匡胤却轻蔑地一笑道:“朕自有办法,尔等无须多虑。”
赵匡胤端坐于崇政殿的御座上,徐铉、韩熙载行罢叩见大礼,赵匡胤挥手让他们平身。
那韩熙载目光一闪,脸上一副持正愤然之色,看似是自恃才高八斗,能言善辩,竟然当面质问赵匡胤道:“自古以来,有道之君兴师励精讨伐,都需出师有名。今我南唐国主无罪,陛下却兴兵征讨,岂非出师无名?”
赵匡胤冷冷地看着他,心中暗自好笑:真是一派狂悖而又迂腐的书生之见!
但赵匡胤并没有打断他,而是静静地听他把话说完。这韩熙载说古论今,滔滔不绝,直说得唇于舌燥,口沫四溅,大道理说完,又打比方道:“我南唐国主对待陛下,一直谦恭而又谨慎,以小事大,就像儿子孝敬父亲那样,始终没有什么过失,陛下却不肯放过他。兴师伐唐,乃不义之举,也有违常礼。”
听到这里,赵匡胤却突然哈哈大笑,开口问道:“汝既说李煜待朕如子事父,那么,你觉得父子之间,可以分成两家吗?这难道不有违常礼?”
一句话,竞把韩熙载噎得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赵匡胤见他们无话,即命送客,韩熙载满面羞愧不语,但心中却是暗喜,今日他才能已经全部在宋帝面前表现出来,最后又故意露出破绽让宋帝抓住,从而保证了今日之辩不会让其不喜,这为来日成为宋臣,且能够得到宋帝赏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自认为刚才自进入崇政殿之后整个过程分寸把握得很好,特别是表现出的气节一直是充满忠贞正气,很完美的达到了即没有恶了宋帝,而且还会让宋帝认为他本性忠君、忠国,且拥有大才地目的。
韩熙载这样想着,不料旁边徐铉突然说道:“陛下看过我南唐国主的乞缓师表,不知陛下有何看法?”
赵匡胤看了一眼徐铉,却佯装糊涂道:“尔主高才,文笔甚佳,不过朕看了数遍,却一无所知,弄不懂他究竟要说什么。”
徐铉讨了个没趣,却涨红着脸,继续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没了。这一次赵匡胤却不耐烦了,他没有时间听他这些酸溜溜的陈词滥调,突然沉下脸来,怒斥道:“你休要再言,多说亦无用。纵使南唐无罪,但四海一家,乃天下大势。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也?”
见赵匡胤突然发怒,韩熙载和徐铉二人神色大为恐惧,但却也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跪下请罪,士大夫的气节表现得很好,不过事情到了这个程度两人也只好先行告退。
……
……
回到鸿胪寺礼宾院中,韩熙载回想今天自己的表现或者说表演,感到大为满意,特别是最后徐铉惹恼宋帝更是凸显了他的优秀,定然能够在宋帝心中留下极好的印象。
“不过,这还是不够,带来的这五万两银吴越钱庄银票若是能够送出去,才能够彻底放心。”
“赵普素来贪财,又是宋国百官之首,在宋帝面前说话分量极重,此事求他帮忙,应该能成。”
皱眉沉思半晌之后,韩熙载喃喃自语,眸中闪过一丝决断之色。
南唐大半疆土已经在宋国手上,亡国在即,派来的使团宋国自然不会看重,所以并没有安排人看守,甚至对其出入自由都没有限制。
韩熙载带着几名使团中的心腹偷偷从礼宾院后门走出,找了一家成衣店,换了衣服,然后雇了一辆马车向宰相府行去。
……
……
这些天,赵普和赵光义明争暗斗,指使各自能够影响控制的御史弹劾,以各种方式在赵匡胤面前互泼脏水,散布一些谣言,等等,可谓是用尽了手段,但结果却是两败俱伤。
如此结局,却不是赵普愿意看到的,这几天他召集府中谋士、门客,苦思扳倒赵光义的办法,但一直没有找到有效之策,反而感觉到皇帝陛下对自己越来越不满,不由心中越来越担忧。
“相公,晋王最近行事定是万分谨慎,不再会露出把柄和破绽给我们。所以,如今之计,扳倒晋王之法一时若是想不到,不如相公想办法保住或者提升在陛下心中的份量。”宰相府中最被赵普信赖和看重的朱姓老谋士说道。
赵普闻言,眼睛微亮。是啊!自己这些天一心想着找赵光义的问题,到最后都是两败俱伤,并且陛下也已经察觉到给赵光义泼脏水是自己暗中指使,与其这样继续下去,继续两败俱伤,还不如换个思维,想办法将这些天在陛下那里失去的宠信重新找回来。
想到这里,赵普微微颔首,对朱姓老谋士所言表示肯定。其他谋士见此,明白赵普之意,当下也顺着直普思维开始出谋划策。
皇甫同略一沉吟,说道:“当前在陛下心中,最看重的事情莫过于开疆扩土,相公若是在这方面能够再建新功,当能够一举恢复在陛下心中的宠信。”
便在这时,有管家前来禀报,南唐正使韩熙载前来拜访。
赵普略有些意外,但紧接着却是心中一动,想到某个机会或者说可能,说道:“将韩熙载请到书房,本相这就去见见他。”
……
……
半个时辰后,韩熙载从宰相府后门走出,上了马车,长长松了口气。找赵普帮忙的事情比他预想中还要顺利得多。只是最后那五万两银子,赵普刚开始顾忌颇多,犹豫好半晌,当他再三保证绝无人会知道,且赵普发现足足是五万两银子巨财时,赵普才咬牙收下。
为此韩熙载当时心中还暗自嘲笑赵普:贪财之人是狗改不了吃屎的,不管之前怎么下定决心不会再贪污受贿,但当五万两银子的吴越钱庄银票放在其眼前时,本性往往能够压下这等人的理智。韩熙载在南唐当宰相二十多年,又是出身江南最顶尖世家,单是在当官收礼的人心把握方面的经验却是比赵普还要强上一筹的。
就在韩熙载心中愉悦向礼宾院赶回时,徐铉在礼宾院中终于从华夏卫府情报司安插在礼宾院暗子手中拿到一张他等待多时的纸条。
曹玮乘势下令发起猛烈进攻,万箭齐发。南唐大军早已被烧得焦头烂额,哪里还堪一击?许多战船上的兵士不敢再战,急忙竖起白旗,向宋军乞降。
朱令贽见十万大军和无数战船毁于一旦,知道大势已去,便仰天长叹一声,纵身跳入火海之中,自焚而死。
这一仗,以两万破十万,且宋军大获全胜,收缴战船四百余艘,兵器甲仗无数。自己损失不足一千。如此大胜,在此次宋军伐南唐却是头一次,曹玮和杨延平即使没有参与攻打金陵的战事,在此次伐南唐诸将之中所立功劳排名也是名列前茅。
李煜唯一的勤王之师旦夕之间灰飞烟灭,他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得到这个消息的李煜号啕大哭。他的弟弟李从善和徐铉前来安慰他,并叙说大宋国力雄厚,亡国之祸在所难免。
李煜深以为然,便召集群臣计议,准备递交降表。
然而宰相韩熙载和国师楼炎明,以及大臣陈乔、张泊、王东阳都竭力反对,甚至陈乔以死相谏。他们认定金陵虽已被围,但仍固若金汤。宋军久攻不下,必然退兵。
李煜就是一个极没有主见的人,又重新燃起了一线希望。他一面让楼炎明、陈乔、张泊组织守城,一面向宋赵匡胤乞求退兵。
南唐大学士徐铉善言辞,有辩才,人称口若悬河,舌如利刃。李煜欲派他和另一个舌辩之士周维简为使,同赴开封,并带上李煜亲书的乞缓师表,面见宋帝,打算以谈笑弭兵锋。
不料宰相韩熙载竟然主动站出表示愿与徐铉同赴开封,说服宋帝。
李煜虽然有些意外,但却是大喜,徐铉辩才虽强,但比起身为宰相的韩熙载,不论是经验见识,还是决断方面,都还差了一筹,且韩熙载身为宰相份量更重。
……
……
第573章 好重一枚暗子
“韩熙载、徐铉?不见!若要本帅休兵,除非李煜自己出城向本帅称降,这两个措大莫非以为单凭口舌便能说服我大军休兵不成。轰他们回去。”帅帐中,得知曹玮和杨延平竟然以两万破十万立下大功,表面欣喜,但实际上心中很是郁闷的潘美冷笑说道。
“且慢!”
赵赞上前道:“大帅,李煜不降,却遣使来见,名为求和,实为拖延。朝廷大军已兵临城下,自然不可能再答应他什么条件,不过金陵城高墙厚,易守难攻,若是多困他几日,消弥城中守军士气,对我们是有利的。此外,我军一路攻来直取金陵,江南诸多城池仍在李煜的掌握之中,若是一一去打,难免劳师动众,今若围困金陵迫使各路唐军勤王,正可逸待劳一一剪除。而且,我军粮草辎重现在有些接济不上,唐国坚壁清野,无法就地补允,要待国中运来,尚需时日。最主要的是,我军兵卒一路奔袭亦已疲惫不堪,原也需休整些时间,大帅何不见见那韩熙载和徐铉呢。”
禁军大将冯鑫也上前说道:“大帅,末将认为赵将军所言有理,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逼得李煜走投无路主动投降,自然要比强攻硬打以致我军死伤和金陵城内生灵涂炭好。金陵繁华,不逊开封,若是逼急了李煜,一把火将倾国财富付之一炬,岂不可惜?何况,如此坚城绝非只凭人力就可以攀附攻打的,要制作各种攻城器械也需要时间,如今他们需要时间调兵遣将,我们同样需要时间筹措准备,为何不将计就计,至于议和……此战打还是不打,要看李煜降还是不降;此战是胜是负,要看双方的实力强弱。就如大帅刚才所言,韩熙载和徐铉二人虽然负有才名和文名,但空有一张利口,岂能扭转时局,怕他何来?”
潘美双眉一轩,展颜笑道:“二位将军所言有理,好,来人呐,击鼓聚将,唤唐使韩熙载和徐铉进见!”
大帐中战将如云,人人顶盔挂甲,肃立如山,看那渊停岳峙、一片萧杀的气势,便让人胆战心惊。韩熙载和徐铉博带高冠,昂然入帐,见此情形却是目不斜视,从容自若,单是这份气度倒也与他们在南唐身份地位和名气相仿。到了潘美面前,韩熙载和徐铉微施一礼,各自报了名号。
潘美夷然一笑,问道:“本帅奉皇命讨伐叛属之国,如今兵困金陵,南唐国主李煜不来出城请罪,却让二位大人赶来,意欲搬弄什么唇舌?”
韩熙载肃然道:“大帅此言差矣,我唐国已复国号,称皇帝,如今我主乃唐国皇帝,与贵国君上一般无二,皆是至尊,何来叛属之国一说?本相奉国书、持节钺,此番出使,欲见贵国皇帝陛下当面陈辞,大帅岂可将此国家大事戏谑为搬弄唇舌?”
潘美失笑道:“原来韩相公此番出城乃是到我宋国出使,贵国领土如今仅止于金陵城内了么?哈哈,失敬,失敬,实在失敬,不知贵国金陵皇帝有什么话说?”
帐前众将轰然大笑,韩熙载不动声色,待笑声稍歇,这才淡淡说道:“本相奉我皇命,欲见宋国皇帝陛下,休兵议和。若是大帅做得了这个主,那本相便将国书奉与大帅,与大帅洽谈,却也无妨。”
说着,韩熙载微微一笑,双手微微拱起,手中捧着一卷黄绫卷轴,以明黄丝线系着,向前走了一步。
潘美看着徐铉手中国书,两道浓眉跳了跳,脸色有些难看,强压怒气,发作不得。帐下鸦雀无声,众将领都屏息看着,赵赞和几名禁军大将眸中深处闪过一丝讥讽和寒光看着潘美。
潘美沉默半晌,忽地哈哈一笑,满面春风地离座道:“韩相公说笑了,我宋国大事,一应取决于圣意,本帅身为陛下臣子,岂敢做主。韩相公此来既以国使身份欲见我家皇帝,本帅岂敢阻拦,如今处处都是乱兵,北向路途颇不安静,今日天色已晚,就请韩相公暂在我大军营中住下,明日一早,本帅亲自派人送你们赴京。”
韩熙载微微一笑,收回国书,拱手称谢:“多谢大帅。”
打发了韩熙载和徐铉出去,众将退出帅帐,潘美一拳擂在帅案上,额头青筋怦怦直跳,愤怒半晌,他忽喝道:“李明,近前来!”
帐前一个亲兵立即应声上前,叉手施礼。此人乃潘美亲信,为人精明、做事得力,潘美一些隐私之事都交于此人去做。
潘美吩咐道:“李明,你速去挑选惯使船的水军一个指挥,择一艘快船,同时预备快马车轿,遇水行船,遇路乘马,一路护送他们,日夜兼程赶赴开封,如果韩熙载和徐铉有意拖延,你就把他们当死狗一般,拖也要拖去开封,不得让他们在路途上耽搁一日。”
李明心领神会,立即领命去了。
潘美冷哼一声,鄙夷地道:“韩熙载和徐铉费尽心机,为李煜谋取时间,又能改变什么?本帅自今日起一边休养兵马,一边建造攻城器械,只待你铩羽而归,便立取金陵城,但凭你一张利口,又有屁用!更何况让这二人去往开封也好,以赵普脾性和晋王殿下的手段,刚好能够利用韩熙载和徐铉成事。”
……
……
“赵将军,在下听说赵将军为大宋一代名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赵赞走出帅帐,就见南唐国的使节团实在庞大,足有数十人是从使身份,从帐中出来的诸将见了这么庞大的使节团,都觉得十分稀罕,站在那儿指指点点,引为谈笑。赵赞也站住脚步,正好奇地观望,徐铉忽地闪身出来向他施礼,并说了这样一句莫名恭维的废话。
赵赞微微一愣,随口敷衍道:“徐学士过谦了,我宋国虎将如云,比在下更甚之人比比皆是。”
徐铉眸中有异光一闪而逝,声音压低说道:“比赵将军更强者自然是有的,比如贵国祥符郡王殿下。”
赵赞心中一跳,深深的看着徐铉,从后者神色中他看出对方意有所指。他猜测徐铉话中深意,徐铉陪笑靠近,左手向他一碰,一个纸团已自大袖下塞到他的手中,赵赞一怔,若无其事地捏紧纸团,心中一动,却是想到一种可能,说道:“呵呵……徐学士言之有理,赵某虽然为武人,但对徐学士南唐第一才子之文名向来仰慕,难得今日在我大军营中见到足下,今日赵某于秦淮河中钓了一尾肥鱼,正好佐酒,徐学士可愿与赵某同去小酌几杯?”
徐铉眉开眼笑地道:“将军如此抬爱,徐铉敢不从命?”
当下随着赵赞欢欢喜喜地去了,使节团中各位官员见徐铉身为使团副使竟然如他们一般与宋国官员攀交情,并且速度如此之快且又是宋军中第二号大人物,不少人望着徐铉不由露出羡慕的神色,当然也有鄙夷之色。
到了赵赞帐中,赵赞摒退左右,只留心腹守住帐口,展开那纸团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东面城墙,城楼向南百丈至两百丈可破。”这一句话。赵赞心中一跳,肃容问道:“徐学士这是何意?”
徐铉一进帐,谄媚的笑容便不见了,他先是镇静地看了眼守在帐口的赵赞亲兵,问道:“此人可靠么?”
赵赞答道:“与本将亲如兄弟手足,徐学士勿需担心。”
徐铉点点头,拱手道:“徐铉早在去年出使宋国时,便被祥符王殿下感召成为祥符王殿下在南唐一枚暗子。”
赵赞深吸一口冷气,心中骇然,叶尘和华夏卫府果然深不可测,如徐铉这样的人物竟然都只是华夏卫府的暗子。但转眼间他便明白徐铉给的纸条上那句话的意思,不由心中狂喜。
果然,徐铉紧接着说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东面城墙城楼向南百丈至两百丈范围内,是徐铉的人,只要赵将军的人去攻打这一段城墙,守着这段城墙的南唐官兵便会放赵将军的人上去,以此为缺口,便可破城。”
徐铉说到这里,心想原本接到叶尘的命令是将这一大功送给杨延平或者曹玮的,不料这二人被潘美留在了采石矶,昨日刚刚接到新的命令,改为赵赞。
赵赞早已欣喜不已,他前面攻城略地不比潘美差多少,只是潘美为主帅,有统兵之功,正常情况下稳稳压他一头,但他若有了首破金陵大功,此次伐南唐,所立大功至少也能够与潘美平风秋色。叶尘送的这份大礼不可谓不重。有了这份大功,他回到开封,便可和潘美争一争枢密院副使的位置。
但紧接着徐铉说的另外一件事情,却是让他脸色巨变,猛的站起,心神摇撼。
徐铉将叶尘昨晚上派人给他密函中提到的事情告诉赵赞之后,便笑吟吟的站起身来,拱手道:“徐铉若多做停留,恐对将军不利,这就告辞了。”
第574章 狗改不了吃屎
赵赞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心神略微平静,起身把他送到帐口,恰见一位唐国使者从禁军大将冯鑫帐中出来,点头哈腰地尤自行礼,冯鑫站在门口满脸笑容正对他说着什么,忽地一眼瞟见赵赞,见赵赞帐中也走出徐铉,冯鑫便向他会意地一笑,遥遥拱了拱手,这才转身回帐。
赵赞见了不禁暗暗摇头:“大难临头各自飞,南唐这些官吏们已经开始自寻出路了。这样也好,免得有人怀疑我和徐铉刚才谈话。”
回到帐篷,赵赞却已神色肃然萧杀一片,喃喃自语道:“晋王、潘美……好大的胆子,但以徐铉刚才所说,这只是叶尘和华夏卫府情报司的猜测,是否真是如此,还不能确定……不过,这种事情自然是要未雨绸缪才行。”
……
……
韩熙载、徐铉披星戴月,不几日到达开封,先向宋帝赵匡胤呈上李煜的乞缓师表。赵匡胤看时,但见此表辞采华美,情意哀婉,颇为动人。上面写道:
臣猥以幽孱,曲承临照,僻在幽远,忠义自持。唯将一心,上结明主。比蒙号召,自取衍尤。王师四临,无往不克,穷途道迫,天实为之。北望天门,心悬魏阙,嗟一城生聚,吾君赤子也。微臣薄躯,吾君外臣也。忍使一朝,便忘覆育,号啕郁咽盍见舍乎?臣性实愚昧,才无异禀。受皇朝奖与……贻责天下,取辱祖先,臣所以不忍也。岂独臣不忍为,亦圣君不忍令臣之为也!况乎名辱身毁,古之人所嫌畏者也。人所嫌畏,臣不敢嫌畏也。惟陛下宽之赦之。臣又闻鸟兽微物也,依人而犹哀之。君臣大义也,倾忠能无怜乎!倘令臣进退之迹,不至丑恶,宗社之失,不自臣身,是臣生死之愿毕矣,实存没之幸也!岂惟存没之幸也,实举国之受赐也!岂惟举国之受赐也,实天下之鼓舞也!皇天后土,实鉴斯言。
赵匡胤看罢表文,随手扔到一边,只淡淡笑道:“好一篇锦绣文章,只是于理不通。”
遂下旨召见南唐使者。赵普、赵光义、吕馀庆、卢多逊等大臣都劝赵匡胤要作好准备,说是韩熙载和徐铉都是当今天下博学多才之辈,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又是天下闻名的舌辩之士,担心待会被问及无言以对。赵匡胤却轻蔑地一笑道:“朕自有办法,尔等无须多虑。”
赵匡胤端坐于崇政殿的御座上,徐铉、韩熙载行罢叩见大礼,赵匡胤挥手让他们平身。
那韩熙载目光一闪,脸上一副持正愤然之色,看似是自恃才高八斗,能言善辩,竟然当面质问赵匡胤道:“自古以来,有道之君兴师励精讨伐,都需出师有名。今我南唐国主无罪,陛下却兴兵征讨,岂非出师无名?”
赵匡胤冷冷地看着他,心中暗自好笑:真是一派狂悖而又迂腐的书生之见!
但赵匡胤并没有打断他,而是静静地听他把话说完。这韩熙载说古论今,滔滔不绝,直说得唇于舌燥,口沫四溅,大道理说完,又打比方道:“我南唐国主对待陛下,一直谦恭而又谨慎,以小事大,就像儿子孝敬父亲那样,始终没有什么过失,陛下却不肯放过他。兴师伐唐,乃不义之举,也有违常礼。”
听到这里,赵匡胤却突然哈哈大笑,开口问道:“汝既说李煜待朕如子事父,那么,你觉得父子之间,可以分成两家吗?这难道不有违常礼?”
一句话,竞把韩熙载噎得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赵匡胤见他们无话,即命送客,韩熙载满面羞愧不语,但心中却是暗喜,今日他才能已经全部在宋帝面前表现出来,最后又故意露出破绽让宋帝抓住,从而保证了今日之辩不会让其不喜,这为来日成为宋臣,且能够得到宋帝赏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自认为刚才自进入崇政殿之后整个过程分寸把握得很好,特别是表现出的气节一直是充满忠贞正气,很完美的达到了即没有恶了宋帝,而且还会让宋帝认为他本性忠君、忠国,且拥有大才地目的。
韩熙载这样想着,不料旁边徐铉突然说道:“陛下看过我南唐国主的乞缓师表,不知陛下有何看法?”
赵匡胤看了一眼徐铉,却佯装糊涂道:“尔主高才,文笔甚佳,不过朕看了数遍,却一无所知,弄不懂他究竟要说什么。”
徐铉讨了个没趣,却涨红着脸,继续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没了。这一次赵匡胤却不耐烦了,他没有时间听他这些酸溜溜的陈词滥调,突然沉下脸来,怒斥道:“你休要再言,多说亦无用。纵使南唐无罪,但四海一家,乃天下大势。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也?”
见赵匡胤突然发怒,韩熙载和徐铉二人神色大为恐惧,但却也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跪下请罪,士大夫的气节表现得很好,不过事情到了这个程度两人也只好先行告退。
……
……
回到鸿胪寺礼宾院中,韩熙载回想今天自己的表现或者说表演,感到大为满意,特别是最后徐铉惹恼宋帝更是凸显了他的优秀,定然能够在宋帝心中留下极好的印象。
“不过,这还是不够,带来的这五万两银吴越钱庄银票若是能够送出去,才能够彻底放心。”
“赵普素来贪财,又是宋国百官之首,在宋帝面前说话分量极重,此事求他帮忙,应该能成。”
皱眉沉思半晌之后,韩熙载喃喃自语,眸中闪过一丝决断之色。
南唐大半疆土已经在宋国手上,亡国在即,派来的使团宋国自然不会看重,所以并没有安排人看守,甚至对其出入自由都没有限制。
韩熙载带着几名使团中的心腹偷偷从礼宾院后门走出,找了一家成衣店,换了衣服,然后雇了一辆马车向宰相府行去。
……
……
这些天,赵普和赵光义明争暗斗,指使各自能够影响控制的御史弹劾,以各种方式在赵匡胤面前互泼脏水,散布一些谣言,等等,可谓是用尽了手段,但结果却是两败俱伤。
如此结局,却不是赵普愿意看到的,这几天他召集府中谋士、门客,苦思扳倒赵光义的办法,但一直没有找到有效之策,反而感觉到皇帝陛下对自己越来越不满,不由心中越来越担忧。
“相公,晋王最近行事定是万分谨慎,不再会露出把柄和破绽给我们。所以,如今之计,扳倒晋王之法一时若是想不到,不如相公想办法保住或者提升在陛下心中的份量。”宰相府中最被赵普信赖和看重的朱姓老谋士说道。
赵普闻言,眼睛微亮。是啊!自己这些天一心想着找赵光义的问题,到最后都是两败俱伤,并且陛下也已经察觉到给赵光义泼脏水是自己暗中指使,与其这样继续下去,继续两败俱伤,还不如换个思维,想办法将这些天在陛下那里失去的宠信重新找回来。
想到这里,赵普微微颔首,对朱姓老谋士所言表示肯定。其他谋士见此,明白赵普之意,当下也顺着直普思维开始出谋划策。
皇甫同略一沉吟,说道:“当前在陛下心中,最看重的事情莫过于开疆扩土,相公若是在这方面能够再建新功,当能够一举恢复在陛下心中的宠信。”
便在这时,有管家前来禀报,南唐正使韩熙载前来拜访。
赵普略有些意外,但紧接着却是心中一动,想到某个机会或者说可能,说道:“将韩熙载请到书房,本相这就去见见他。”
……
……
半个时辰后,韩熙载从宰相府后门走出,上了马车,长长松了口气。找赵普帮忙的事情比他预想中还要顺利得多。只是最后那五万两银子,赵普刚开始顾忌颇多,犹豫好半晌,当他再三保证绝无人会知道,且赵普发现足足是五万两银子巨财时,赵普才咬牙收下。
为此韩熙载当时心中还暗自嘲笑赵普:贪财之人是狗改不了吃屎的,不管之前怎么下定决心不会再贪污受贿,但当五万两银子的吴越钱庄银票放在其眼前时,本性往往能够压下这等人的理智。韩熙载在南唐当宰相二十多年,又是出身江南最顶尖世家,单是在当官收礼的人心把握方面的经验却是比赵普还要强上一筹的。
就在韩熙载心中愉悦向礼宾院赶回时,徐铉在礼宾院中终于从华夏卫府情报司安插在礼宾院暗子手中拿到一张他等待多时的纸条。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24251/44687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