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
推荐阅读:予卿欢、睡了舍友的叔叔、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警惕,人工智能会 (np)、捡到破碎的耽美文男主(校园1v1,弯掰直?)、漂亮小魅魔的被调教日常(囚禁 1v2)、《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蹂纸浆(1v1校园h)、我网恋又翻车了(1v1 高h)、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
小吉祥说的这话十分随意自然,宝茹却有些不是滋味儿,但又不知如何开口安慰。只因她知道小吉祥根本不需要安慰,正如她说话时的口吻一般,她心里早就对卖身为奴在姚家这事儿没有半分芥蒂了。这并不是她心大,只是这个世道如此——被家里卖了的女孩子多着呢,大家早就习以为常了。
既然不能说,宝茹自然没提,只顺着之前的意思道:“也是呢,并没有什么场面,只说家里并没有准备开席就知道。不然总归会准备几席,也是嫁姑娘的的意思。”
小吉祥铺开床后道:“自然不会有酒席,不然外头该如何说?嫁个丫鬟就要这样的场面,难道是为了‘打网利、收人情’?就是太太直说是不收钱的,只怕也有些嘴碎的人家心怀嫉妒,只说咱家不讲礼仪,又铺张的很,嫁个丫鬟也这样排场——何苦来哉!”
正如宝茹和小吉祥所说,第二日的场面很是低调——至少在姚家很是低调,在早间甚至没人提早叫醒宝茹。那些梳头娘姨、全福人等在院子里进进出出,宝茹是全然不知的。直到平日起床的时候她还纳闷,自己平常是有人来叫醒起床上学的,今日却是自己醒来了也不见半个人,倒是外头格外嘈杂。
宝茹懵了一会儿才迷迷糊糊地想起,今日如意正压要出嫁,家里给自己请了假,要一起去白老大家吃喜酒,自然用不着早起上学。想到这一点,她立马躺下,用丝帛被子盖住了头——这时候正是天气才渐渐热起来,早间还是挺凉的,睡觉时正是舒适不过。
只是才躺下,宝茹又是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她不是要看热闹的么,这时候再不起来只怕什么都见不着了,况且今日是如意的好日子,自己这样不去捧场,未免太说不过去了。于是挣扎了一番,宝茹总算又坐起了身。
宝茹这番起身、躺下、又起身,其实动静不大,特别是在外头嘈杂起来后就更加不会惊动人了,不过这并不包括训练有素的丫鬟们。守在外头的木樨就察觉了,立刻在外头轻轻敲门,得到宝茹的回应,于是便进了内屋。
宝茹并不习惯自己事事有人陪着,那让她十分不自在,所以她晚间睡觉没有人守夜,至于喝水、盖被子之类的事儿她自己没什么问题。就是到了早间,晓得她规矩的丫鬟们也不会随意进了内屋,除非是要叫她起床上学,不然都是如木樨这般,只轻轻敲门,得到回应这才进屋服侍。
宝茹见是木樨就随口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个?”
平常这个时候宝茹的三个丫鬟都是齐全的,毕竟早间这一会儿格外忙碌紧凑,要三个人一起忙碌分工,这才最好。
木樨老老实实地答道:“吉祥姐姐和菡萏都被太□□排去如意姐姐那儿帮忙去了,只让我一个留着伺候姐儿起床。”
说着木樨就抱来一套昨日宝茹已经挑好d衣服,要给宝茹更衣。宝茹已经练出了厚脸皮,让十岁小姑娘给自己穿衣,一点也不脸红——她要是这也推辞,只怕日子已经不能过了。
这是一套桃红色上袄配松花色裙子,毕竟是喜事,要穿的鲜艳一些,但是又不能抢了新人的色儿穿正红色。于是可以挑选的余地就不大了,宝茹也就没有挑剔,看着这件合适便随手指了。
穿衣之后还有洗漱梳妆等事,除了比平日慢了一些,竟然也很好。只是木樨并不满意,看着宝茹的发髻红着脸道:“我并不擅做这个,不会梳好看的髻儿,只能这样简便的了。”
宝茹看着水银镜子里自己的发型,其实平日里她也就是这样的,不过今日要去参加喜宴,家常装扮是罩不住的,所以木樨才这般自责。
宝茹打开首饰箱子最底下一层道:“这有什么?我年纪小,本就不该梳那些复杂的髻儿,这般也就够了。就是不够隆重正式,总有首饰可以补救。”
说着她挑出一只金累丝镶玉嵌宝凤凰吐蕊钗,宝茹也算是有不少贵重首饰的人了,但是这样华贵的钗依旧算是她这首饰箱子里数一数二的极品。这是去岁她生辰时姚员外送的,格外华贵。那些白玉和宝石不提,她当时就被这精湛的手艺惊住了。
累丝这门手艺本就是古代金匠打造手艺的巅峰,是先把金子拉成细丝后再造型的工艺。金子的延展性很好,据说手艺最高明的金匠能把金丝拉得头发丝还要细。而宝茹的这支钗显然还不到那样的程度,倒不是姚员外舍不得花钱,只是那样的手艺大多都是为特权阶层服务的,并不是出的起钱就行。
而且宝茹的这支金累丝镶玉嵌宝凤凰吐蕊钗也并不差了,这个凤凰做得栩栩如生,金丝也是纤细的,这一点从钗儿晃动时凤凰翅膀和尾羽轻轻的抖动就可以看出了。
宝茹把钗插入发间,凤嘴尖尖处突出三支米粒珍珠穗儿,一晃一荡的。这时候再看宝茹的发髻,纵使除这之外再没有太多别的装饰了,却完全没有家常的感觉,反而显得庄重华贵,是要上正式场面的样子。
宝茹就这样去见姚太太,她也是点了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打扮上的不妥,只是让厨下提了食盒上来叫宝茹吃饭——今日家里忙乱,不好在客厅正经吃饭,都是让厨房提了食盒各自吃了。
打开食盒,里头除了几样酱菜外就只有点心和粥了。宝茹猜测应是今日家里蒸了太多点心,厨房里取巧,便送上来了这些。宝茹爱吃甜味儿的点心,但是却从不能把它们当正经饭来吃,正经吃饭她从不挟这个。
看见这个只能皱了皱眉头,但是她并不是那等挑剔人,只是拿起那碗粥吃完,至于其他的就退回去了。反正偶尔少吃些早餐又不会饿坏她,况且真的饿了,还能吃各样点心零食呢!
吃过早饭,等到宝茹来到如意居住的耳房的时候,里头已经没什么热闹可看了。梳头娘姨早就给如意收拾停当,只差盖上盖头便与宝茹以往所见新嫁娘一般无二了。
这时候小吉祥正和如意说话,菡萏也在一旁听着。至于那些媳妇婆子倒是想看热闹,但是耳房狭小,如意又十分羞涩,便都在院子里说话。至于请来的外人,都是廖婆子在招待,原先欢喜热闹的小耳房便安静起来。
宝茹带着木樨进一进来,小吉祥就道:“姐儿可来迟了,这会子可没什么热闹可瞧了,只等着一会儿后白大哥来接亲,那才有的看了——不过,那样的场面姐儿肯定都见过就是。”
宝茹才不管小吉祥针对昨晚自己所说的话的调侃,只是去看如意。如意脸上的妆的确很厚,但是还好,并不是宝茹想象中的那种看不出人脸的那种。可就算是这般,妆粉很厚也是事实。
于是宝茹只得把心里的好奇问出来:“如意姐姐,那梳头娘姨真的会在净面时把你脸上的绒毛绞干净?脸上真能光滑许多?应该很疼吧?”
听到宝茹孩子气的问话,如意原本的害羞也散去一点了,回答道:“自然是要绞干净的,至于皮肤是不是变得光滑我就不知了,那位梳头的马娘子不教我摸脸,只赶着化妆。至于疼倒是还好,我听说要看梳头娘姨的手艺,这位马娘子只是微微刺痛,想来算是手艺不错的。”
小吉祥见宝茹还在饶有兴致地看如意的脸,只是那样厚的妆能看出什么一二三,反而因此放弃而愤愤不平。心里好笑,于是道:“姐儿这般好奇,自个儿去试一试就是了,总归不会远了就是。”
湖州本地也有好多梳头娘姨给人净面按摩,只是妇人的话自然无所谓,但是未出阁的女孩子则不行,非得等到嫁人那一日才能头一回净面。小吉祥这话的意思自然是在打趣宝茹也是好事将近了。
但是宝茹也是见过些世面的了,有着上辈子的经历,怎么会因为这个羞涩,只是微微一笑道:“你的年纪比我还大些呢?爹娘又打算多留我几年,我什么时候净面?说不得你还在我前头呢!那时候哪里用得着等我自己试一试,看你就是了。”
比脸皮厚,十个小吉祥也顶不了一个姚宝茹。宝茹是完全习惯拿这些开玩笑的,说起来脸不红心不跳,小吉祥哪里招架得住,一下子就哑口无言了。
小吉祥无法,只得说起其他事情,就指着如意床后堆得高高的箱笼道:“这个什么时候送出去,真等白大哥家来了再动?”
这些箱笼就是如意的嫁妆,除了那些大件占地的家具已经摆在院子里外,其余的都在这屋子里。
如意摇了摇头道:“待会儿等各位妈妈嫂子吃过早饭就来帮忙请出去,总不好叫抬嫁妆的小子、挑夫进内房。”
宝茹看着这满堆堆的箱笼,计算不出能有多少抬,便问道:“准备了多少抬的嫁妆?我只知一副嫁妆是六十四抬,半副就是三十二抬,这回如意姐姐是多少抬?”
如意没有答话,反倒是小吉祥捂了嘴笑道:“只道姐儿是什么都知的,却从没见过街坊邻居嫁女儿娶媳妇时多少妆奁?一般哪能凑出六十四抬这样的整!咱们这一片是湖州殷实人家居住,嫁妆也是中等的,都是二十四抬、三十二抬、四十八抬。”
说到这儿她又压低了些声音道:“说是四十八抬,但是除了巷子底唐家那样有限的几户,其他的四十八抬大多都是装样子的。一张桌子算一抬也就罢了,一对春凳也能算两抬。至于放置各样物品,都是散散地放着,如此这般才凑出四十八抬来——只是这样有什么用,等到晒嫁妆时难道谁不知?”
这个道理宝茹自然也是知道的,用‘抬’作为计量单位,顾名思义也知道里头可以做多少文章。
说完这个,小吉祥才回答宝茹的问题:“比咱们这一片再次一等的人家,自然又要短一层,十六抬、十二抬、甚至八抬——听说那些精穷的人家有是不算‘抬’的,或者一只箱子装下所有,或者就干脆挎着一个包袱出嫁。至于咱们如意姐姐这些嫁妆,能装二十多抬,凑不齐二十四抬,索性为了低调些,廖妈妈把杂物理了理,缩减到了十六抬。虽说没那么大的场面了,但是实惠还是不变的。”
宝茹听着小吉祥的话,只看着这些红通通、簇新新的嫁妆,这些东西包罗万象,最高水准是能包含一个女孩子嫁做人妇后所能用到的全部。既是女孩子对幸福的寄托,也是女孩子对可能的不幸的准备——有了这些,即使自己一个人也能好好生活了。
“月亮月亮照东窗。姚家姑娘好嫁妆,金皮柜、银皮箱、虎皮椅子象牙床。锭儿粉、棒儿香、棉花胭脂二百张......”
中午后白老大来接亲,这中间倒真是少了许多宝茹知道的流程——毕竟姚家并不是如意真正的家啊。白老大与姚员外姚太太拱手拜礼,然后就顺顺当当地接走了如意。
如意上了一顶红色小轿——离了姚家的地的那一瞬间,她就再也不是姚家的人了。宝茹一家上了马车,跟在后头,要去白老大新置的宅子吃喜酒。就听到外头有巷子里的小孩子唱起童谣。
只是如意的本姓却是‘谢’,并不是‘姚’呢。或者这些小孩子只是见新娘子是从姚宅里出来就这般唱了,宝茹随意地想着——只是这也不重要了,不管如意是姓姚还是姓谢,从今以后她都姓‘白’了。
第90章 纳采问名
姚太太小心地取过两张大红柬纸, 放进一只小匣子, 转过头与姚员外道:“老爷你也别干坐着!这合庚帖可是大事儿, 咱们是找鼓楼北街的陈神仙,还是去请城郊青霞观的刘道士, 不然你还认得什么其他灵验的算命师?”
姚员外最不信这些怪力乱神, 但是这也是女儿和郑卓结亲的一个开始, 也就只是笑着道:“不用和与不和,只要咱家用上一百个大钱找到那些街头巷尾的术士, 就能随便咱们差遣, 保管太太你心想事成, 宝姐儿和卓哥儿必定是天作之合。”
姚太太见姚员外这样不上心,只得道:“咱们还是要信奉一些神佛,你总是百无禁忌的, 只不过是因你没遇到那些真正的高人,反而都是些沽名钓誉的, 这才总是想左了。”
姚员外嗤笑一声道:“难不成你就遇到过那些‘高人’?总不会这陈神仙、刘道士就是了罢?我是见过他们的, 与那些欺名盗世的有甚分别。既然你也没见过那些高人, 那这庚帖总不能去等那高人出现再合罢!所以你就别白白费心,只管随便找个算命师就是,出上半两银子,要什么样的命听不到。”
姚太太又一回被姚员外说得哑口无言,晓得自己不能说服丈夫,只是丈夫说的话也有道理。虽然她依旧是信佛信神的,但是她也是没见过‘高人’的, 那么这庚帖给谁合不是合呢。只得放下挑拣筛选的意思,让廖婆子把这装庚帖的匣子拿上,这就外出去找陈神仙合庚帖。
就在四日前,正是一个好日子,附近颇有名气的媒婆王嫂子这就上门递上庚帖,她是郑卓自己找的媒婆,之前已经为郑卓和宝茹筹划了纳采的事儿。至于这递庚帖是娶亲六礼第二个的‘问名’,现下只等着姚家去合庚帖就算完成了。
合庚帖有两步,一是‘问祖神’,二是‘合八字’。‘问祖神’姚家已经做完,就是先把郑卓的庚帖压在家中供奉菩萨或祖先的香炉下,也有人是放在灶王爷的牌位前。姚家的祠堂并不在纸札巷子,好在姚太太信佛,自己请了一座菩萨像,这庚帖便压在了菩萨像的香炉前。
说来也是反转,本来应该是女方送庚帖去男方家,又是男方将庚帖‘问祖神’的,这会子因为是入赘倒是反过来了。
‘问祖神’是很简单的,放上三日,这三日里家里若是事事顺利,六畜平安,甚至连一只碗、一双筷子都没得破损,这才是不冲不破的好兆头。只有这样才能说是神祖认可了这桩婚事,婚事继续,反之就会以婚事告吹结局。因为是要供奉三日,所以这‘问祖神’又叫做‘三日圆’。
为了这‘问祖神’能顺顺利利没有一点纰漏,家里可是费尽苦心,早在郑卓送上庚帖前就修缮了一回家里,免得这三日家里正巧有什么地方损毁。另外这三日家中上下仆人也是战战兢兢,特别是菡萏和木樨两个小的,连端碗吃饭也是极其小心,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摔了碗筷。
这般小心也是有回报的,三日下来家里果然没有一点意外,让姚员外安安生生地从香炉底下取出了郑卓的庚帖。
姚太太出门做合庚帖的第二步,正是更加见诸影视剧和小说的‘合八字’——甚至有的人只知道‘合八字’,而不知道‘问祖神’了。相对于‘问祖神’的繁琐麻烦,这‘合八字’的确是容易不过的了,只是出门去鼓楼大街一趟,摆出这大红柬纸那陈神仙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那陈神仙捋了捋胡子道:“这姐儿是庚戌年属狗,正该金命,这哥儿是丁未年属羊的,是个水命。男水女金,正是‘金水夫妻富高强,钱财积聚百岁长。婚姻和合前程辉,禾仓田宅福寿长。’是大大的吉兆,正该结为夫妻。”
姚太太在一旁听得两眼放光,只接了那批词,小心收好,然后就奉上了一封红包。那陈神仙只是一摸一掂就晓得了个大概,必定是银子无疑,而且至少也有一两。这一单普普通通的生意,一盏茶的功夫也不要就能净赚这些。所以说这些算命术士最爱这‘合八字’的事儿了——完全不要费尽脑筋地去揣测客人心意,只要拣好话捧着就自然有着红包了。
姚太太正在‘合八字’时,这八字的两位主人公却全然没放在心上,而是在家一起相聚消遣。这倒是与寻常未婚夫妻完全不同,那些订婚了的男女除了一些特别的日子外都是不能随便见面的,也是免得惹人非议的缘故。
而这两人住在一家,还在一个客厅里吃饭,自然是想见就见了。
宝茹这时候就正指着桌子上的几样东西与郑卓笑,这些东西倒不是别的,正是前些日子郑卓送来的纳采礼,如今已经全放在宝茹这儿了。之前宝茹一直在上学,倒是没工夫与郑卓说这些,今日却正好旬休,于是把这些搬出来看。
郑卓送来的纳采礼绝对是超出了的,首先有十样必备的,开头本应该是一对大雁。因为大雁雌雄配对,象征白头偕老。而且大雁为飞行时成行成列,领头的是雄雁,雌雁和幼雁追随其后,从不逾越,象征婚后男方应扛起家庭的重担,女方要夫唱妇随。大雁秋天往南飞,春天往北归,年年如此,象征夫妻踏踏实实过日子。
还有一说是大雁是最忠贞的动物,配偶去世了,另一只雁会终身不嫁不娶,称为‘孤雁一世。提亲送雁,即以大雁象征婚姻的忠贞。
所以,结亲的六礼中许多步骤都要用到大雁,这第一步纳采就是。只是这个时节湖州并没有大雁,若是那些达官贵人之家或许能有门路不计成本地弄来,但是郑卓可做不到,只能用别的替代。
考虑到大雁是一种候鸟,各地都有可能捕捉不到,所以各地也有不同的替代方法。有的地方用陶塑大雁,有的地方用木头大雁,也有的地方用家禽——一般是鹅。至于湖州地区则是流行唐朝传下来的法子,用茶叶。
茶植子必生,而且种植在一个地方以后是不能移的,因为一旦一动就会死亡——能够象征忠贞不二和生育后代。
郑卓送来的的自然就是一盒上等茶叶。除此之外的另外九样就是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绵絮、长命缕、干漆九样物件。送的当然也不是物件本身,送的是九种大吉大利的意思,胶、漆取其固;绵絮取其调柔;蒲苇为心,可屈可伸也;嘉禾,分福也;双石,义在两固也。
这些东西是唐朝是就已经传下来的旧礼,也不是什么贵物,为的就是吉利二字。但是时代变迁,唐朝时只有这些的,到了如今却还要加上别的。一般是礼银,按照各自财势大小也有不同。除此之外,真正的有钱人家再各自添加各种礼物也是不言自明的。
譬如郑卓,就奉上了一只银子打的小狗作为礼银——宝茹属狗的。这只小狗少说也得有五六两,比照着上户的纳采礼银也是翻倍了。另外还有八盒茶点、八匹绸缎、八匹棉布、八两珠子、一对花瓶。
这些东西可是把宝茹的桌子摆得满满当当,当时郑卓送来这些的时候姚太太是难得笑得牙眼不见。不是她眼皮子浅,姚家也不缺这些。甚至这些对于姚家来说不过就是九牛一毛都不算。但是姚太太很清楚,这就是郑卓竭尽全力了,由此可知宝茹在他心中的分量。
宝茹让郑卓看这些,才道:“我娘倒是看得开了,居然让我自己收着这些,这也是不寻常的了,谁家会让女儿收着自己的纳采礼?”
郑卓看着满桌子的礼物,轻声道:“喜不喜欢?”
“嗯?”宝茹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一会儿才知道他是问自己喜不喜欢这些礼物。
宝茹不假思索道:“自然是喜欢的,不只是喜欢,而且还是我心爱的呢!我只是有一点发愁,这八瓶龙井茶如何喝。真要拆封我是舍不得的,但是这又不是普洱,能一直放着,放陈了就不是滋味儿了。再有这就是喝了它们也难啊!这么多,能喝多久?若是让我给人一起喝我又是不愿的。”
宝茹其实是在转移话题,她非要说到关于茶叶的苦恼,却把郑卓的问题轻轻放过,只是承认了一句‘喜欢’而已。她其实关于这个有许多心思——这些东西再花样繁多其实也不能让宝茹如何惊喜,毕竟她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
但是正如姚太太所惊喜的那般,其中可以看见郑卓对她的情意。只看家里的仆妇丫鬟都见过这份礼,哪一个不是惊大了嘴巴——毕竟大家都知道郑卓是入赘来着。纳采礼哪里用得着这样奢侈。
只是这样的小儿女情思,即使是宝茹这个脸皮厚的也绝不能直说出来,只能当作内心的小秘密。
至于郑卓,他哪里晓得宝茹心里这许多,反而认真想着宝茹的话,思索一番后试探道:“不若拿来做枕头?你不是爱拿晒干的花瓣做枕头,用茶叶也好。我就见过有个地方贩茶叶枕头,说这枕头安神清凉,还能驱蚊,这时候做了,正好夏日里用。”
说到这儿,郑卓又有一些不确定,犹豫道:“这八瓶茶叶够不够做枕头?不若我再给你买一些?”
若是换了别个宝茹保管以为这是在说笑,但是她又知道郑卓不是个会说笑的,与她说话更是字字当真,于是赶紧打住道:“快别想了!拿来做枕头那可就真是暴殄天物了,就是做茶叶枕头也只有那等劣茶罢了,谁会拿这上等龙井做枕头,好说半两银子一斤呢!”
郑卓却弯了弯嘴角,道:“没事,这是这回在杭州收来的,杭州只要两钱银子就能一斤。”
宝茹知道这话话题不能再说了,只得道:“并不是值多少价儿的事,本来就是好茶,做什么枕头,不是杀鸡焉用牛刀么?这些茶叶就算喝不完咱们也能把它们吃掉啊。”
宝茹这是随口说的,但是一想也确实是好主意。不说中国菜里好多菜肴用得着茶叶——龙井虾仁更是指名要用龙井。更重要的是这些茶叶可以碾成粉末,成为制作点心用得上的一味材料。
正是‘抹茶’——说来还有些兴奋呢!宝茹以前很喜欢抹茶的点心,反而到了这里后没做过。而以前做抹茶点心可没办法像现在这样随便用极品茶叶,也不知碾成茶粉以后有没有分别。
自从宝茹被允许进厨房后,是一直努力研制上辈子做过的那些点心。只是进展不大,毕竟那时候点心已经西式的天下了,宝茹做过的也以西式为主,所以用到的材料总是会有几样在中国古代并不好找。
遇到这种情况宝茹就只能找替代品,或者干脆删减掉某种配料了。因此抹茶作为一种只是调不同滋味的不必备材料,宝茹没有用过也就不奇怪——要知道,所谓抹茶,并不是简单的绿茶粉末。
宝茹前头想的所谓‘抹茶’,其实也不过是笼统的说法,精确的说,她是拿绿茶粉末代替‘抹茶’。‘抹茶’说到底也可以看成是绿茶深加工的一种,所以拿绿茶粉替代抹茶制作家常自己吃的点心也是够的——宝茹上辈子舍不得花钱买抹茶时就常常这样做。
想到就去做,宝茹拍了拍郑卓的肩膀道:“这些茶叶做点心也是极好的,今日就让你尝一尝,你也来帮忙。”
说着宝茹就拿了一瓶茶叶往厨房去,厨房里花婆子并不在,只有一个帮厨的王婆子。宝茹猜度着刚刚吃过午饭,正是厨房里难得清闲的时候,花婆子指不定街头巷尾闲磕牙去了,只留了王婆子看着火。
那王婆子本在厨房小桌前打瞌睡,宝茹和郑卓进来的声响一下惊动了她——常在看火可不是要警醒一些。本来以为是花婆子闲逛完回来,定睛一看却是宝茹和郑卓,立刻就低眉顺眼起来,恭敬道:“嗳!今日姐儿怎的来了灶间,已经十来天不见姐儿来做点心,这一回又不知姐儿要馋谁!”
说完又对郑卓道:“姑爷却是更难得的贵客了,姐儿因着爱做些吃食还能在这儿见一见,至于姑爷来咱们这儿却是千难万难的了!”
王婆子一句话说的郑卓脸红,自纳采那一日起姚家上下便改口做‘姑爷’,他一个少年郎倒是在这上头格外羞涩,听第一回的时候窘迫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现下倒是强一些,但依旧会下意识地脸红。
宝茹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郑卓其他都是镇定样子,唯独脸红泄露了一切的样子,就是觉得格外讨人喜欢。直到郑卓微微适应,脸色渐渐正常,宝茹才会意犹未尽地收回目光。
这一回也是如此,等到了时候宝茹才开口道:“我要做些点心,你替我准备这些东西,有面粉、糯米粉、玉米面、鸡蛋、黄油、白油、奶酪、牛奶、砂糖、芝麻......”
既然不能说,宝茹自然没提,只顺着之前的意思道:“也是呢,并没有什么场面,只说家里并没有准备开席就知道。不然总归会准备几席,也是嫁姑娘的的意思。”
小吉祥铺开床后道:“自然不会有酒席,不然外头该如何说?嫁个丫鬟就要这样的场面,难道是为了‘打网利、收人情’?就是太太直说是不收钱的,只怕也有些嘴碎的人家心怀嫉妒,只说咱家不讲礼仪,又铺张的很,嫁个丫鬟也这样排场——何苦来哉!”
正如宝茹和小吉祥所说,第二日的场面很是低调——至少在姚家很是低调,在早间甚至没人提早叫醒宝茹。那些梳头娘姨、全福人等在院子里进进出出,宝茹是全然不知的。直到平日起床的时候她还纳闷,自己平常是有人来叫醒起床上学的,今日却是自己醒来了也不见半个人,倒是外头格外嘈杂。
宝茹懵了一会儿才迷迷糊糊地想起,今日如意正压要出嫁,家里给自己请了假,要一起去白老大家吃喜酒,自然用不着早起上学。想到这一点,她立马躺下,用丝帛被子盖住了头——这时候正是天气才渐渐热起来,早间还是挺凉的,睡觉时正是舒适不过。
只是才躺下,宝茹又是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她不是要看热闹的么,这时候再不起来只怕什么都见不着了,况且今日是如意的好日子,自己这样不去捧场,未免太说不过去了。于是挣扎了一番,宝茹总算又坐起了身。
宝茹这番起身、躺下、又起身,其实动静不大,特别是在外头嘈杂起来后就更加不会惊动人了,不过这并不包括训练有素的丫鬟们。守在外头的木樨就察觉了,立刻在外头轻轻敲门,得到宝茹的回应,于是便进了内屋。
宝茹并不习惯自己事事有人陪着,那让她十分不自在,所以她晚间睡觉没有人守夜,至于喝水、盖被子之类的事儿她自己没什么问题。就是到了早间,晓得她规矩的丫鬟们也不会随意进了内屋,除非是要叫她起床上学,不然都是如木樨这般,只轻轻敲门,得到回应这才进屋服侍。
宝茹见是木樨就随口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个?”
平常这个时候宝茹的三个丫鬟都是齐全的,毕竟早间这一会儿格外忙碌紧凑,要三个人一起忙碌分工,这才最好。
木樨老老实实地答道:“吉祥姐姐和菡萏都被太□□排去如意姐姐那儿帮忙去了,只让我一个留着伺候姐儿起床。”
说着木樨就抱来一套昨日宝茹已经挑好d衣服,要给宝茹更衣。宝茹已经练出了厚脸皮,让十岁小姑娘给自己穿衣,一点也不脸红——她要是这也推辞,只怕日子已经不能过了。
这是一套桃红色上袄配松花色裙子,毕竟是喜事,要穿的鲜艳一些,但是又不能抢了新人的色儿穿正红色。于是可以挑选的余地就不大了,宝茹也就没有挑剔,看着这件合适便随手指了。
穿衣之后还有洗漱梳妆等事,除了比平日慢了一些,竟然也很好。只是木樨并不满意,看着宝茹的发髻红着脸道:“我并不擅做这个,不会梳好看的髻儿,只能这样简便的了。”
宝茹看着水银镜子里自己的发型,其实平日里她也就是这样的,不过今日要去参加喜宴,家常装扮是罩不住的,所以木樨才这般自责。
宝茹打开首饰箱子最底下一层道:“这有什么?我年纪小,本就不该梳那些复杂的髻儿,这般也就够了。就是不够隆重正式,总有首饰可以补救。”
说着她挑出一只金累丝镶玉嵌宝凤凰吐蕊钗,宝茹也算是有不少贵重首饰的人了,但是这样华贵的钗依旧算是她这首饰箱子里数一数二的极品。这是去岁她生辰时姚员外送的,格外华贵。那些白玉和宝石不提,她当时就被这精湛的手艺惊住了。
累丝这门手艺本就是古代金匠打造手艺的巅峰,是先把金子拉成细丝后再造型的工艺。金子的延展性很好,据说手艺最高明的金匠能把金丝拉得头发丝还要细。而宝茹的这支钗显然还不到那样的程度,倒不是姚员外舍不得花钱,只是那样的手艺大多都是为特权阶层服务的,并不是出的起钱就行。
而且宝茹的这支金累丝镶玉嵌宝凤凰吐蕊钗也并不差了,这个凤凰做得栩栩如生,金丝也是纤细的,这一点从钗儿晃动时凤凰翅膀和尾羽轻轻的抖动就可以看出了。
宝茹把钗插入发间,凤嘴尖尖处突出三支米粒珍珠穗儿,一晃一荡的。这时候再看宝茹的发髻,纵使除这之外再没有太多别的装饰了,却完全没有家常的感觉,反而显得庄重华贵,是要上正式场面的样子。
宝茹就这样去见姚太太,她也是点了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打扮上的不妥,只是让厨下提了食盒上来叫宝茹吃饭——今日家里忙乱,不好在客厅正经吃饭,都是让厨房提了食盒各自吃了。
打开食盒,里头除了几样酱菜外就只有点心和粥了。宝茹猜测应是今日家里蒸了太多点心,厨房里取巧,便送上来了这些。宝茹爱吃甜味儿的点心,但是却从不能把它们当正经饭来吃,正经吃饭她从不挟这个。
看见这个只能皱了皱眉头,但是她并不是那等挑剔人,只是拿起那碗粥吃完,至于其他的就退回去了。反正偶尔少吃些早餐又不会饿坏她,况且真的饿了,还能吃各样点心零食呢!
吃过早饭,等到宝茹来到如意居住的耳房的时候,里头已经没什么热闹可看了。梳头娘姨早就给如意收拾停当,只差盖上盖头便与宝茹以往所见新嫁娘一般无二了。
这时候小吉祥正和如意说话,菡萏也在一旁听着。至于那些媳妇婆子倒是想看热闹,但是耳房狭小,如意又十分羞涩,便都在院子里说话。至于请来的外人,都是廖婆子在招待,原先欢喜热闹的小耳房便安静起来。
宝茹带着木樨进一进来,小吉祥就道:“姐儿可来迟了,这会子可没什么热闹可瞧了,只等着一会儿后白大哥来接亲,那才有的看了——不过,那样的场面姐儿肯定都见过就是。”
宝茹才不管小吉祥针对昨晚自己所说的话的调侃,只是去看如意。如意脸上的妆的确很厚,但是还好,并不是宝茹想象中的那种看不出人脸的那种。可就算是这般,妆粉很厚也是事实。
于是宝茹只得把心里的好奇问出来:“如意姐姐,那梳头娘姨真的会在净面时把你脸上的绒毛绞干净?脸上真能光滑许多?应该很疼吧?”
听到宝茹孩子气的问话,如意原本的害羞也散去一点了,回答道:“自然是要绞干净的,至于皮肤是不是变得光滑我就不知了,那位梳头的马娘子不教我摸脸,只赶着化妆。至于疼倒是还好,我听说要看梳头娘姨的手艺,这位马娘子只是微微刺痛,想来算是手艺不错的。”
小吉祥见宝茹还在饶有兴致地看如意的脸,只是那样厚的妆能看出什么一二三,反而因此放弃而愤愤不平。心里好笑,于是道:“姐儿这般好奇,自个儿去试一试就是了,总归不会远了就是。”
湖州本地也有好多梳头娘姨给人净面按摩,只是妇人的话自然无所谓,但是未出阁的女孩子则不行,非得等到嫁人那一日才能头一回净面。小吉祥这话的意思自然是在打趣宝茹也是好事将近了。
但是宝茹也是见过些世面的了,有着上辈子的经历,怎么会因为这个羞涩,只是微微一笑道:“你的年纪比我还大些呢?爹娘又打算多留我几年,我什么时候净面?说不得你还在我前头呢!那时候哪里用得着等我自己试一试,看你就是了。”
比脸皮厚,十个小吉祥也顶不了一个姚宝茹。宝茹是完全习惯拿这些开玩笑的,说起来脸不红心不跳,小吉祥哪里招架得住,一下子就哑口无言了。
小吉祥无法,只得说起其他事情,就指着如意床后堆得高高的箱笼道:“这个什么时候送出去,真等白大哥家来了再动?”
这些箱笼就是如意的嫁妆,除了那些大件占地的家具已经摆在院子里外,其余的都在这屋子里。
如意摇了摇头道:“待会儿等各位妈妈嫂子吃过早饭就来帮忙请出去,总不好叫抬嫁妆的小子、挑夫进内房。”
宝茹看着这满堆堆的箱笼,计算不出能有多少抬,便问道:“准备了多少抬的嫁妆?我只知一副嫁妆是六十四抬,半副就是三十二抬,这回如意姐姐是多少抬?”
如意没有答话,反倒是小吉祥捂了嘴笑道:“只道姐儿是什么都知的,却从没见过街坊邻居嫁女儿娶媳妇时多少妆奁?一般哪能凑出六十四抬这样的整!咱们这一片是湖州殷实人家居住,嫁妆也是中等的,都是二十四抬、三十二抬、四十八抬。”
说到这儿她又压低了些声音道:“说是四十八抬,但是除了巷子底唐家那样有限的几户,其他的四十八抬大多都是装样子的。一张桌子算一抬也就罢了,一对春凳也能算两抬。至于放置各样物品,都是散散地放着,如此这般才凑出四十八抬来——只是这样有什么用,等到晒嫁妆时难道谁不知?”
这个道理宝茹自然也是知道的,用‘抬’作为计量单位,顾名思义也知道里头可以做多少文章。
说完这个,小吉祥才回答宝茹的问题:“比咱们这一片再次一等的人家,自然又要短一层,十六抬、十二抬、甚至八抬——听说那些精穷的人家有是不算‘抬’的,或者一只箱子装下所有,或者就干脆挎着一个包袱出嫁。至于咱们如意姐姐这些嫁妆,能装二十多抬,凑不齐二十四抬,索性为了低调些,廖妈妈把杂物理了理,缩减到了十六抬。虽说没那么大的场面了,但是实惠还是不变的。”
宝茹听着小吉祥的话,只看着这些红通通、簇新新的嫁妆,这些东西包罗万象,最高水准是能包含一个女孩子嫁做人妇后所能用到的全部。既是女孩子对幸福的寄托,也是女孩子对可能的不幸的准备——有了这些,即使自己一个人也能好好生活了。
“月亮月亮照东窗。姚家姑娘好嫁妆,金皮柜、银皮箱、虎皮椅子象牙床。锭儿粉、棒儿香、棉花胭脂二百张......”
中午后白老大来接亲,这中间倒真是少了许多宝茹知道的流程——毕竟姚家并不是如意真正的家啊。白老大与姚员外姚太太拱手拜礼,然后就顺顺当当地接走了如意。
如意上了一顶红色小轿——离了姚家的地的那一瞬间,她就再也不是姚家的人了。宝茹一家上了马车,跟在后头,要去白老大新置的宅子吃喜酒。就听到外头有巷子里的小孩子唱起童谣。
只是如意的本姓却是‘谢’,并不是‘姚’呢。或者这些小孩子只是见新娘子是从姚宅里出来就这般唱了,宝茹随意地想着——只是这也不重要了,不管如意是姓姚还是姓谢,从今以后她都姓‘白’了。
第90章 纳采问名
姚太太小心地取过两张大红柬纸, 放进一只小匣子, 转过头与姚员外道:“老爷你也别干坐着!这合庚帖可是大事儿, 咱们是找鼓楼北街的陈神仙,还是去请城郊青霞观的刘道士, 不然你还认得什么其他灵验的算命师?”
姚员外最不信这些怪力乱神, 但是这也是女儿和郑卓结亲的一个开始, 也就只是笑着道:“不用和与不和,只要咱家用上一百个大钱找到那些街头巷尾的术士, 就能随便咱们差遣, 保管太太你心想事成, 宝姐儿和卓哥儿必定是天作之合。”
姚太太见姚员外这样不上心,只得道:“咱们还是要信奉一些神佛,你总是百无禁忌的, 只不过是因你没遇到那些真正的高人,反而都是些沽名钓誉的, 这才总是想左了。”
姚员外嗤笑一声道:“难不成你就遇到过那些‘高人’?总不会这陈神仙、刘道士就是了罢?我是见过他们的, 与那些欺名盗世的有甚分别。既然你也没见过那些高人, 那这庚帖总不能去等那高人出现再合罢!所以你就别白白费心,只管随便找个算命师就是,出上半两银子,要什么样的命听不到。”
姚太太又一回被姚员外说得哑口无言,晓得自己不能说服丈夫,只是丈夫说的话也有道理。虽然她依旧是信佛信神的,但是她也是没见过‘高人’的, 那么这庚帖给谁合不是合呢。只得放下挑拣筛选的意思,让廖婆子把这装庚帖的匣子拿上,这就外出去找陈神仙合庚帖。
就在四日前,正是一个好日子,附近颇有名气的媒婆王嫂子这就上门递上庚帖,她是郑卓自己找的媒婆,之前已经为郑卓和宝茹筹划了纳采的事儿。至于这递庚帖是娶亲六礼第二个的‘问名’,现下只等着姚家去合庚帖就算完成了。
合庚帖有两步,一是‘问祖神’,二是‘合八字’。‘问祖神’姚家已经做完,就是先把郑卓的庚帖压在家中供奉菩萨或祖先的香炉下,也有人是放在灶王爷的牌位前。姚家的祠堂并不在纸札巷子,好在姚太太信佛,自己请了一座菩萨像,这庚帖便压在了菩萨像的香炉前。
说来也是反转,本来应该是女方送庚帖去男方家,又是男方将庚帖‘问祖神’的,这会子因为是入赘倒是反过来了。
‘问祖神’是很简单的,放上三日,这三日里家里若是事事顺利,六畜平安,甚至连一只碗、一双筷子都没得破损,这才是不冲不破的好兆头。只有这样才能说是神祖认可了这桩婚事,婚事继续,反之就会以婚事告吹结局。因为是要供奉三日,所以这‘问祖神’又叫做‘三日圆’。
为了这‘问祖神’能顺顺利利没有一点纰漏,家里可是费尽苦心,早在郑卓送上庚帖前就修缮了一回家里,免得这三日家里正巧有什么地方损毁。另外这三日家中上下仆人也是战战兢兢,特别是菡萏和木樨两个小的,连端碗吃饭也是极其小心,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摔了碗筷。
这般小心也是有回报的,三日下来家里果然没有一点意外,让姚员外安安生生地从香炉底下取出了郑卓的庚帖。
姚太太出门做合庚帖的第二步,正是更加见诸影视剧和小说的‘合八字’——甚至有的人只知道‘合八字’,而不知道‘问祖神’了。相对于‘问祖神’的繁琐麻烦,这‘合八字’的确是容易不过的了,只是出门去鼓楼大街一趟,摆出这大红柬纸那陈神仙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那陈神仙捋了捋胡子道:“这姐儿是庚戌年属狗,正该金命,这哥儿是丁未年属羊的,是个水命。男水女金,正是‘金水夫妻富高强,钱财积聚百岁长。婚姻和合前程辉,禾仓田宅福寿长。’是大大的吉兆,正该结为夫妻。”
姚太太在一旁听得两眼放光,只接了那批词,小心收好,然后就奉上了一封红包。那陈神仙只是一摸一掂就晓得了个大概,必定是银子无疑,而且至少也有一两。这一单普普通通的生意,一盏茶的功夫也不要就能净赚这些。所以说这些算命术士最爱这‘合八字’的事儿了——完全不要费尽脑筋地去揣测客人心意,只要拣好话捧着就自然有着红包了。
姚太太正在‘合八字’时,这八字的两位主人公却全然没放在心上,而是在家一起相聚消遣。这倒是与寻常未婚夫妻完全不同,那些订婚了的男女除了一些特别的日子外都是不能随便见面的,也是免得惹人非议的缘故。
而这两人住在一家,还在一个客厅里吃饭,自然是想见就见了。
宝茹这时候就正指着桌子上的几样东西与郑卓笑,这些东西倒不是别的,正是前些日子郑卓送来的纳采礼,如今已经全放在宝茹这儿了。之前宝茹一直在上学,倒是没工夫与郑卓说这些,今日却正好旬休,于是把这些搬出来看。
郑卓送来的纳采礼绝对是超出了的,首先有十样必备的,开头本应该是一对大雁。因为大雁雌雄配对,象征白头偕老。而且大雁为飞行时成行成列,领头的是雄雁,雌雁和幼雁追随其后,从不逾越,象征婚后男方应扛起家庭的重担,女方要夫唱妇随。大雁秋天往南飞,春天往北归,年年如此,象征夫妻踏踏实实过日子。
还有一说是大雁是最忠贞的动物,配偶去世了,另一只雁会终身不嫁不娶,称为‘孤雁一世。提亲送雁,即以大雁象征婚姻的忠贞。
所以,结亲的六礼中许多步骤都要用到大雁,这第一步纳采就是。只是这个时节湖州并没有大雁,若是那些达官贵人之家或许能有门路不计成本地弄来,但是郑卓可做不到,只能用别的替代。
考虑到大雁是一种候鸟,各地都有可能捕捉不到,所以各地也有不同的替代方法。有的地方用陶塑大雁,有的地方用木头大雁,也有的地方用家禽——一般是鹅。至于湖州地区则是流行唐朝传下来的法子,用茶叶。
茶植子必生,而且种植在一个地方以后是不能移的,因为一旦一动就会死亡——能够象征忠贞不二和生育后代。
郑卓送来的的自然就是一盒上等茶叶。除此之外的另外九样就是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绵絮、长命缕、干漆九样物件。送的当然也不是物件本身,送的是九种大吉大利的意思,胶、漆取其固;绵絮取其调柔;蒲苇为心,可屈可伸也;嘉禾,分福也;双石,义在两固也。
这些东西是唐朝是就已经传下来的旧礼,也不是什么贵物,为的就是吉利二字。但是时代变迁,唐朝时只有这些的,到了如今却还要加上别的。一般是礼银,按照各自财势大小也有不同。除此之外,真正的有钱人家再各自添加各种礼物也是不言自明的。
譬如郑卓,就奉上了一只银子打的小狗作为礼银——宝茹属狗的。这只小狗少说也得有五六两,比照着上户的纳采礼银也是翻倍了。另外还有八盒茶点、八匹绸缎、八匹棉布、八两珠子、一对花瓶。
这些东西可是把宝茹的桌子摆得满满当当,当时郑卓送来这些的时候姚太太是难得笑得牙眼不见。不是她眼皮子浅,姚家也不缺这些。甚至这些对于姚家来说不过就是九牛一毛都不算。但是姚太太很清楚,这就是郑卓竭尽全力了,由此可知宝茹在他心中的分量。
宝茹让郑卓看这些,才道:“我娘倒是看得开了,居然让我自己收着这些,这也是不寻常的了,谁家会让女儿收着自己的纳采礼?”
郑卓看着满桌子的礼物,轻声道:“喜不喜欢?”
“嗯?”宝茹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一会儿才知道他是问自己喜不喜欢这些礼物。
宝茹不假思索道:“自然是喜欢的,不只是喜欢,而且还是我心爱的呢!我只是有一点发愁,这八瓶龙井茶如何喝。真要拆封我是舍不得的,但是这又不是普洱,能一直放着,放陈了就不是滋味儿了。再有这就是喝了它们也难啊!这么多,能喝多久?若是让我给人一起喝我又是不愿的。”
宝茹其实是在转移话题,她非要说到关于茶叶的苦恼,却把郑卓的问题轻轻放过,只是承认了一句‘喜欢’而已。她其实关于这个有许多心思——这些东西再花样繁多其实也不能让宝茹如何惊喜,毕竟她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
但是正如姚太太所惊喜的那般,其中可以看见郑卓对她的情意。只看家里的仆妇丫鬟都见过这份礼,哪一个不是惊大了嘴巴——毕竟大家都知道郑卓是入赘来着。纳采礼哪里用得着这样奢侈。
只是这样的小儿女情思,即使是宝茹这个脸皮厚的也绝不能直说出来,只能当作内心的小秘密。
至于郑卓,他哪里晓得宝茹心里这许多,反而认真想着宝茹的话,思索一番后试探道:“不若拿来做枕头?你不是爱拿晒干的花瓣做枕头,用茶叶也好。我就见过有个地方贩茶叶枕头,说这枕头安神清凉,还能驱蚊,这时候做了,正好夏日里用。”
说到这儿,郑卓又有一些不确定,犹豫道:“这八瓶茶叶够不够做枕头?不若我再给你买一些?”
若是换了别个宝茹保管以为这是在说笑,但是她又知道郑卓不是个会说笑的,与她说话更是字字当真,于是赶紧打住道:“快别想了!拿来做枕头那可就真是暴殄天物了,就是做茶叶枕头也只有那等劣茶罢了,谁会拿这上等龙井做枕头,好说半两银子一斤呢!”
郑卓却弯了弯嘴角,道:“没事,这是这回在杭州收来的,杭州只要两钱银子就能一斤。”
宝茹知道这话话题不能再说了,只得道:“并不是值多少价儿的事,本来就是好茶,做什么枕头,不是杀鸡焉用牛刀么?这些茶叶就算喝不完咱们也能把它们吃掉啊。”
宝茹这是随口说的,但是一想也确实是好主意。不说中国菜里好多菜肴用得着茶叶——龙井虾仁更是指名要用龙井。更重要的是这些茶叶可以碾成粉末,成为制作点心用得上的一味材料。
正是‘抹茶’——说来还有些兴奋呢!宝茹以前很喜欢抹茶的点心,反而到了这里后没做过。而以前做抹茶点心可没办法像现在这样随便用极品茶叶,也不知碾成茶粉以后有没有分别。
自从宝茹被允许进厨房后,是一直努力研制上辈子做过的那些点心。只是进展不大,毕竟那时候点心已经西式的天下了,宝茹做过的也以西式为主,所以用到的材料总是会有几样在中国古代并不好找。
遇到这种情况宝茹就只能找替代品,或者干脆删减掉某种配料了。因此抹茶作为一种只是调不同滋味的不必备材料,宝茹没有用过也就不奇怪——要知道,所谓抹茶,并不是简单的绿茶粉末。
宝茹前头想的所谓‘抹茶’,其实也不过是笼统的说法,精确的说,她是拿绿茶粉末代替‘抹茶’。‘抹茶’说到底也可以看成是绿茶深加工的一种,所以拿绿茶粉替代抹茶制作家常自己吃的点心也是够的——宝茹上辈子舍不得花钱买抹茶时就常常这样做。
想到就去做,宝茹拍了拍郑卓的肩膀道:“这些茶叶做点心也是极好的,今日就让你尝一尝,你也来帮忙。”
说着宝茹就拿了一瓶茶叶往厨房去,厨房里花婆子并不在,只有一个帮厨的王婆子。宝茹猜度着刚刚吃过午饭,正是厨房里难得清闲的时候,花婆子指不定街头巷尾闲磕牙去了,只留了王婆子看着火。
那王婆子本在厨房小桌前打瞌睡,宝茹和郑卓进来的声响一下惊动了她——常在看火可不是要警醒一些。本来以为是花婆子闲逛完回来,定睛一看却是宝茹和郑卓,立刻就低眉顺眼起来,恭敬道:“嗳!今日姐儿怎的来了灶间,已经十来天不见姐儿来做点心,这一回又不知姐儿要馋谁!”
说完又对郑卓道:“姑爷却是更难得的贵客了,姐儿因着爱做些吃食还能在这儿见一见,至于姑爷来咱们这儿却是千难万难的了!”
王婆子一句话说的郑卓脸红,自纳采那一日起姚家上下便改口做‘姑爷’,他一个少年郎倒是在这上头格外羞涩,听第一回的时候窘迫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现下倒是强一些,但依旧会下意识地脸红。
宝茹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郑卓其他都是镇定样子,唯独脸红泄露了一切的样子,就是觉得格外讨人喜欢。直到郑卓微微适应,脸色渐渐正常,宝茹才会意犹未尽地收回目光。
这一回也是如此,等到了时候宝茹才开口道:“我要做些点心,你替我准备这些东西,有面粉、糯米粉、玉米面、鸡蛋、黄油、白油、奶酪、牛奶、砂糖、芝麻......”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25580/47677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