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节
推荐阅读:快穿:白月光又撕了炮灰剧本、魇运、道长,你居心不良啊(古言1v1H)、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临时夫妻(nph)、我网恋又翻车了(1v1 高h)、【崩铁乙女】总合集、蹂纸浆(1v1校园h)、纷争之心(nph,西幻)、社畜罢辽(NP)、
跟那种后妃过招三百,你来我往的热闹,在真正的历史上,是绝对不可能。
第323章 尾声
按照贾琰的本意, 前面一个皇后是太上皇选的, 这一个, 怎么也应该是皇帝自己选的才好。可是皇帝却亲自来到万方安和,恳请贾琰回宫。
看着跪在地上请求自己的儿子, 贾琰长叹一声, 扶起了儿子。
她道:“灁儿, 你且告诉我。对于新皇后,你有什么要求吗?”
“母后?”
“这是你的媳妇,是要跟你过一辈子的。”
想到糟心的冯皇后,皇帝也觉得满心得不痛快:“母后,儿子就不明白了, 为何皇后会是这样的性子。竟然……”
皇帝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因为往下说, 就是刚刚过去的孝宗皇帝没有眼光了。
“这有什么稀奇。挑选皇后,最重要的是门第,然后就是父兄的表现。冯氏虽然不好,可是她出身勋爵贵胄之家, 冯唐将军是你皇祖父时期的名将,冯紫英虽然没有跟他父亲一样领兵在外, 可是冯家治家在权贵圈子里面是出了名的:子孙成器,又鲜有涉及到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里头。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你父皇并没有选错。”
伴随着王朝进入第二个百年,也伴随这国家对将门的忌惮, 国家对武将的态度就必须灵活。尤其是跟冯家这种主动放弃兵权又对皇家忠心耿耿的人家,就必须做出表示。冯皇后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国之母, 原因就在这里。
“那为什么冯氏会是那个样子?”
“大概,这就是女人跟男人的区别吧。她只是没有把皇家当成自己的家而已。”
尤其是有了自己这个参照,就更加想让自己的兜里面多一点东西。
皇帝想了想,道:“母后,照您这么说,要如何让一个女人把皇宫当成自己家呢?”
贾琰吃惊地望着他:“你在问我吗?”
“是的。因为母后是真正把皇宫当成家,把父皇当成丈夫的,不是吗?”
贾琰笑了:“那么,有两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第一,你要对你的妻子足够好,这一点,你在之前做得不错,但是,可以加强。第二,新皇后必须要从骨子里面清楚,宫里的规矩跟外面的人家是不同的。”
“是,是这样吗?”
皇帝低着头思考了半天,终于做出了决定:“母后,您说,儿臣效仿父皇,这一次依旧参照父皇的标准挑选新皇后,只不过,年龄下放到十一到十二岁之间,而且,身边没有奶嬷嬷之类的乱出主意的为上。”
冯氏十分依赖自己的乳母,很多事情都听从那个客氏的意见,这件事情皇帝已经知道了,皇帝认为,这就是冯氏渐渐移了性情的重要原因。所以这一次,他不打算让新皇后的乳母跟着一起进宫。
“新皇后进宫之后,先不举行同牢礼,而是先跟着母后学习几年。等母后觉得合适的时候再举行同牢礼。您看如何?”
贾琰想了想,道:“好吧。如果皇帝觉得这样比较好,那就这么做吧。不过,冯皇后虽然行事有差,但是冯家那边也需要安抚。”
“是,儿臣明白。儿臣会跟冯紫英说明情况,另外,这次的妃嫔拣择,冯家可以再送一个女儿进宫。儿子会留一个婕妤的位置给她。”
贾琰点了点头,没有反对。
很快,新皇后的人选决定了,昔年杨太尉的玄孙女,年方十二岁。跟贾琰和冯氏一样,她也是坐着花轿嫁进皇宫,在金銮殿上跟皇帝拜了堂。
进宫,谒太庙,然后,新皇后住进了夏宫里的长春馆。
而皇帝也发现了改革的艰难。尤其是发现了勋爵贵胄之家背后的商人,不少人都跟粮商盐商有关之后,他就心里有数了。他表面上借口皇宫地势平缓,宫里的水都成了死水,不利居住,私底下又以新皇后为名义,把朝廷的中心移到了夏宫。就连他的大小妃嫔,也全部被塞进了天地一家春。
虽然还没有完成同牢礼,但是,妃嫔们在舒服了几天之后,就恢复了正常的向皇后请安,然后高位妃子在皇后的带领之下去给太后请安的日常。
这让年轻的皇后十分满足。因为她不仅仅是名义上的皇后,还因为皇帝时不时地会来看她,会检查她的功课,还会跟她说外面的事情。
而另一方面,贾琰和皇帝进行的改革也开始了深化,而当时最轰动的一件事情就是,皇帝降低了盐税的税率。
因为皇帝觉得,盐税过高,才是私盐猖獗,盐税也收不上来的主要原因。所以,为了稳定盐价,就必须降低盐税,让真正的合法的盐商有利可赚,这样,朝廷清理私盐才能够更加顺利。
当然,群臣之中不乏反对之人,但是皇帝说了,盐税是国家的主要税种之一,也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不假,可是让百姓能够吃上盐,而不是因为缺盐而四肢无力最后导致死亡,本来就是君王的职责之一。而且,要提高国家的收入,不一定要从盐税上来,大海也是财富的源泉之一。
伴随盐税降低这条政令,贾琰的那些杂货铺子里面的盐也跟着降价。
这在当时并不容易,如果不是因为密卫的关系,如果不是因为铺子的掌柜跟密卫是分开的两个系统,只怕会出大事。但是从当时来说,密卫,就是皇家手中的特|种|兵,他们只听皇家的命令,既然上头有命令,他们就会跟着照做。
这就是第一次正式的降低盐税。
与此同时,海外也传出了几个重要的消息:第一,贾琰在吕宋试行的珍珠养殖场终于见到了成效,吕宋岛送来了饱满圆润的黄金珍珠,颜色非常正。那满满一盒的宛如莲子大小的黄金珍珠,让宣徽府见多识广的官员们都惊呆了。
而这些黄金珍珠的背后,却是一场又一场的血战。知道黄金珍珠的珍贵的,不仅仅是大晋人,还有东瀛的浪子,以及海盗。
虽然柯承业的年纪也不小了,可是他对海洋的掌控力依旧惊人,而且他聪明地没有把这份权力留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交给了玄衣龙禁尉。而玄衣龙禁尉在对待东瀛人的策略上,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残忍的:用财帛驱使、利诱听话的东瀛人跟不听话的东瀛人相杀,遗属可以得到不菲的财帛作为抚恤金,并且用教育作为奖励的手段,让遗属得以学习汉字和汉语。东瀛人纷纷以学习汉字汉语为荣,那些早几年迁离东瀛诸岛的东瀛人,早就忘记他们自己的出身,并且以大晋人自居了。
这些黄金珍珠,就是这段历史的最好的证明。
第二,南洋某国的国王把自己的国土献给了大晋王朝。巧合的是,这个国家竟然临近满啦噶。也就是说,把满啦噶作为中原王朝的南大门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皇帝以大晋皇室的名义,这位国王封为定海王,是为异姓王。并且邀请这位国王和他的亲属来大晋天京城居住。而这位国王也十分高兴地接受了。
第三,就是茜香国跟临近的几个藩属国。这些国家,就是曾经把鸦片作为贡品进献给大晋朝的藩属国,因为孝宗皇帝之故,这些国家早就成了大晋首要打击的目标。
无数的东瀛人倒在了这片土地上,按照大晋官方资料,东瀛人死在这片土地上的浪人武士超过了五百万,可是后世还有不少人认为,这个数字是偏少的。因为东瀛人踏平这片土地的时候,连女人都上了战场!实际数字为这个的两倍。当然,也有学者反对,说当时东瀛的人根本就没有那么多。
实际死了多少,不得而知,但是,杨皇后进宫的第三年,大晋王朝终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南洋进献鸦片的诸国终于被踏平,罂粟田全部被毁。
皇帝慎重其事地举行了祭天,谒太庙,告祭孝宗皇帝的亡魂。
他终于为父亲报仇了。
大晋王朝的国法里面也规定了,种植罂粟,为违法,而且还是足够死罪的刑法,就是年过八十也不得免罪!
后记·番外
那年, 贾宝玉离家之后, 就没有回去。他只是因为贾母才留下来的, 贾母死了,他自然就没有必要继续留下来。
可是离开贾家之后, 他才发现, 孤身一个人在这个世界有多难。最重要的是, 他身上没有户籍,因此,他曾经一度被人当成了逃奴,又因为模样生得好,加上那绮罗丛富贵窝里面养出来的气质, 还被人抓去做了娈童……
直到那个时候, 他才知道,原来有些事情并不是风雅,而是痛苦。可是那个时候,已经晚了。后悔当年早早地离家, 已经太迟。
如果说少年时期的他是娇生惯养、不识人间疾苦的公子哥儿的话,那么, 青年时期的他用自己的人生明白了这个世界真正残酷的一面。
贾宝玉在那家人家家里并没有呆到年老色衰的时候,因为很多好南风之人,会怜惜的,是那些身娇体软的少年, 跟他这样的青年则往往会承受不必要的苦楚。终于,有一天, 贾宝玉宛如一个玩坏了的娃娃一般,被丢到了乱坟岗里。
也许贾宝玉真的是石头变的,受了那么重的伤,依旧挣扎着活了下来。
他爬出了乱坟岗,被一个路过的老和尚捡了去,然后就在那座破庙里面落了脚。
老和尚教会了贾宝玉很多东西,洗衣服、做饭、打扫房间,当然,还有一点粗浅的医术……而贾宝玉呢,虽然别的不会,但是经过这么多事情之后,他的手竟然没有坏,加上当年被贾政逼着练出来的好字,竟然靠着抄书和粗浅的医术,每个月也能够拿一二两银子外加从周边的村民那里弄一点蔬菜瓜果口粮。
住在破庙里面,每个月抄写他曾经最厌恶的四书五经,这种生活,竟然让他感到了久违的温暖。而教村民家的孩子认几个字,教一点加减乘除的算术基础,也让他得到了村民到了感激。
他就这样在这个闭塞的小山村里安顿了下来。
贾宝玉不是不思念父母家人,可是现在的他,哪里有这个脸面回去呢
贾宝玉这辈子就这样了。他一年年老去,靠着抄书,过了一段还算不错的日子,只是到了老年的时候,忽然,这精刻的书籍忽然变得非常便宜。据说是太后娘娘的德政。
贾宝玉这才从里正的口中知道,原来他的二姐姐已经做了皇太后很多年。
不过,那个时候,他已经很老了,就跟当年他刘姥姥差不多,已经不能教导村里的孩子们了,而村子里的孩子们也去了正经的学堂。不过,村人们记得他的好处,时不时地会去看他,而他中年时期靠着抄书也攒下了一点钱,省着点花,日子倒是不难捱。
贾宝玉是在一个冬天过世的。他还记得,那座破庙已经很破了,他手里的银钱也结余不多,因此,破庙除了他自己的房间,别的地方破的破、塌的塌,已经很不成样子了,而他,也过了好几个月的数着米粒熬粥的日子。会在冬天死去,贾宝玉一点都不意外。
他这一辈子,显赫过,落拓过,遭罪过,安生过,人世间的辛酸苦辣,他都尝了个遍,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贾宝玉是在这种心态下辞世的。
他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因为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他已经拿不出钱来翻新自己的棉袄,只能在那些破棉絮中掺杂了许多芦花,他也老了,没能拾够足够的柴火,村子里的孩子也久不来了,所以,对于这一天,他早有心理准备。
贾宝玉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还能有睁开眼睛的那一天!
是的,再度睁开眼睛的时候,贾宝玉有好一阵子没有反应过来。他发现,自己正坐在池塘的边上,池塘应该是用砖砌的,外面包了瓷砖,池塘呈圆形,中间是喷泉。这会儿,他身后的喷泉轰鸣,把池水送到两丈多高的地方,周围还有一圈小喷泉,那出来的水,竟然是会变换方向的!
有那么一瞬间,贾宝玉还以为自己来到了神仙的仙境,就跟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去过的太虚幻境一样。
可是这里有跟太虚幻境不同,这里有很多人,只不过这些来去匆匆,身上的衣裳也非常古怪。
就在贾宝玉在琢磨着要不要找个人问一问的时候,忽然,前方巨大的高楼的外墙上有人在说话,那声音清楚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面。
贾宝玉还在纳闷,那个外墙上为什么会有人的时候,他听到那外墙上的三个人道:
——大家好,欢迎走进戏说历史,我是主持人柯昱,我们今天要来说一说在我们大晋的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文昭时代。
贾宝玉立刻发现,那三个人的下方,出现了三个名字,从左到右分别是:柯昱、赵启祥、谢颖。
其中,谢颖是三人中唯一的女性,穿着华丽的齐胸襦裙,梳着漂亮的垂髫,戴着精美的首饰。
——【谢颖】啊,赵老师,我记得欧罗巴,尤其是英吉利那边,有伊丽莎白女王的荣光时代,有维多利亚女王的维多利亚时代,可是在我们东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并没有文昭时代的说法。
——【赵启祥】是这样的。实际上,文昭时代这个说法大约是在一个甲子前才有人提出来,而且还是小范围里的说法,受众也不多。但是,近年来,伴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认为文昭时代的说法更加合理的群众也越来越多,因此,朝廷经过详细地讨论之后,礼部在日前才下达了正式的文件,把以前的孝睿中兴改成了文昭时代。
贾宝玉的眼睛好使,立刻注意到,下面的字幕迅速的滑过:孝,即孝宗皇帝陛下,而睿,即睿宗皇帝陛下,这两位陛下一个是文昭皇后的丈夫,一个是文昭皇后的儿子。
——【柯昱】实际上,孝睿中兴这种说法,一直以来,就有很多史学家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首先,孝宗陛下并不是一个非常有能力又手段高超的君王。他的行事有些死板,而且手段也偏于简单粗暴,虽然早期的资料里面说他是个冷面阎王,其实他得到这个外号的原因,也不过是因为他催缴亏空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强硬。论真正的政治手腕,他是远远不如他的父亲仁宗陛下的。
——【赵启祥】的确,这也是皇室公认的。孝宗皇帝陛下执政的手腕远远不如仁宗陛下,因此,在他登基后的第一个十年,前朝的大权基本上就是被仁宗陛下牢牢地掌握在手里。而孝宗陛下呢?不客气一点,就是一个人形图章。这也是为什么最初的时候有人坚持这个时代应该被称为仁睿中兴而不是孝睿中兴。
——【谢颖】可事实证明,孝宗陛下不过是手腕不及仁宗陛下,而且被孝道给束缚了。实际上,孝宗陛下在眼界和气量上远远超过了仁宗陛下。文昭皇后就是最好的证明。换成别的皇帝,是绝对不会那么容忍文昭皇后的。毕竟,从武则天之后,华夏对女性统治者的忌惮可不是一般的高。相反,仁宗陛下虽然自己选了仁宗为庙号,可是无论是逼愍太子义忠亲王自裁,还是后来拿儿子们炼龙蛊的行为,都跟这个庙号相悖。比起仁宗陛下,也许孝宗陛下更适合称仁。
——【柯昱】我们的话题是不是偏了?
三人都大笑起来。
——【赵启祥】虽然这个时代有很多说法,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个时代的灵魂人物是文昭皇后。最无可争议的是,在文昭皇后之前,大晋的人丁税一直都是拖欠的,可就是因为文昭皇后,大晋第一次有州府全额地缴纳了人丁税。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后来的睿宗朝的赋税改革的前奏。
——【柯昱】不仅如此,在表面看得到的地方,很多事情也跟文昭皇后有关,比方说,现在跟我们隔海相望的东楚国的开国之君岱宗大王,就是文昭皇后的第二子,孝宗陛下的第八子,楚王殿下。@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谢颖】还有晋王殿下,不庭胡余洲的胡余国的开国之君就是文昭皇后的第三子。
——【赵启祥】文昭皇后的两个女儿,博陵公主殿下和宁国公主殿下,一个做了南粤女王,一个在大爪哇做了女王……
——【谢颖】这真的很有意思。孝宗陛下的儿女之中,远赴海外的也不是一个两个,可是最后称王、建立自己的国家的,只有文昭皇后的儿女们,而其余的,像福王,最后还是回到天京,就连瀛洲四府也直接接受朝廷的管辖。
——【赵启祥】这很正常。因为瀛洲距离天京实在是太近了。当年孝宗陛下在位的时候,宫廷里面就有人说,只要借了瀛洲和高句丽为踏板,只要水师足够强大,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够借着瀛洲和高句丽威胁我大晋天京城和整条海岸线。所以,高句丽和瀛洲,必须彻底掌握在大晋的手中。
——【柯昱】听上去就像是文昭皇后的口气。
——【赵启祥】到底是不是文昭皇后说的,皇家只要一天没有公开当年的全部资料,我们就不知道文昭皇后到底有没有说过这句话,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大家看地图,现在,太平洋是我大晋的内海,大晋的国土,南至南极洲,北至北冰洋,东至大西洋西岸,西至印度洋。
——【柯昱】欧罗巴人是不会认同这份地图的,因为他们认为,胡余国和东楚国都是独立的国家,当然,大爪哇和百越也是。
——【谢颖】那是因为他们完全不清楚宗主国和藩属国!看看他们在血腥的大航海-殖民地时代犯下的罪行吧!把屠刀对准了无辜的平民!要知道,我们大晋除了开疆拓土时期的战争之外,可没有那么做过!尤其是黑奴贸易!
——【柯昱】没错!他们还拿瀛洲人说事!谁不知道,瀛洲人都是优秀的战士!无论是东楚国,还是百越之地,抑或是后来的胡余国,都有瀛洲人的功劳!瀛洲人的英勇善战,那是朝廷褒奖过的!虽然瀛洲人也做过海盗、倭寇,可是我们谁不知道,那是因为瀛洲地少人多,大家活不下去了,这才出来讨生活?而且,皇家档案里面也说了,当时很多倭寇背后都有朝中权贵做支撑,原因也不过是海外贸易利润惊人,以及逃税而已!根本就不是他们说的那一回事!
第323章 尾声
按照贾琰的本意, 前面一个皇后是太上皇选的, 这一个, 怎么也应该是皇帝自己选的才好。可是皇帝却亲自来到万方安和,恳请贾琰回宫。
看着跪在地上请求自己的儿子, 贾琰长叹一声, 扶起了儿子。
她道:“灁儿, 你且告诉我。对于新皇后,你有什么要求吗?”
“母后?”
“这是你的媳妇,是要跟你过一辈子的。”
想到糟心的冯皇后,皇帝也觉得满心得不痛快:“母后,儿子就不明白了, 为何皇后会是这样的性子。竟然……”
皇帝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因为往下说, 就是刚刚过去的孝宗皇帝没有眼光了。
“这有什么稀奇。挑选皇后,最重要的是门第,然后就是父兄的表现。冯氏虽然不好,可是她出身勋爵贵胄之家, 冯唐将军是你皇祖父时期的名将,冯紫英虽然没有跟他父亲一样领兵在外, 可是冯家治家在权贵圈子里面是出了名的:子孙成器,又鲜有涉及到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里头。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你父皇并没有选错。”
伴随着王朝进入第二个百年,也伴随这国家对将门的忌惮, 国家对武将的态度就必须灵活。尤其是跟冯家这种主动放弃兵权又对皇家忠心耿耿的人家,就必须做出表示。冯皇后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国之母, 原因就在这里。
“那为什么冯氏会是那个样子?”
“大概,这就是女人跟男人的区别吧。她只是没有把皇家当成自己的家而已。”
尤其是有了自己这个参照,就更加想让自己的兜里面多一点东西。
皇帝想了想,道:“母后,照您这么说,要如何让一个女人把皇宫当成自己家呢?”
贾琰吃惊地望着他:“你在问我吗?”
“是的。因为母后是真正把皇宫当成家,把父皇当成丈夫的,不是吗?”
贾琰笑了:“那么,有两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第一,你要对你的妻子足够好,这一点,你在之前做得不错,但是,可以加强。第二,新皇后必须要从骨子里面清楚,宫里的规矩跟外面的人家是不同的。”
“是,是这样吗?”
皇帝低着头思考了半天,终于做出了决定:“母后,您说,儿臣效仿父皇,这一次依旧参照父皇的标准挑选新皇后,只不过,年龄下放到十一到十二岁之间,而且,身边没有奶嬷嬷之类的乱出主意的为上。”
冯氏十分依赖自己的乳母,很多事情都听从那个客氏的意见,这件事情皇帝已经知道了,皇帝认为,这就是冯氏渐渐移了性情的重要原因。所以这一次,他不打算让新皇后的乳母跟着一起进宫。
“新皇后进宫之后,先不举行同牢礼,而是先跟着母后学习几年。等母后觉得合适的时候再举行同牢礼。您看如何?”
贾琰想了想,道:“好吧。如果皇帝觉得这样比较好,那就这么做吧。不过,冯皇后虽然行事有差,但是冯家那边也需要安抚。”
“是,儿臣明白。儿臣会跟冯紫英说明情况,另外,这次的妃嫔拣择,冯家可以再送一个女儿进宫。儿子会留一个婕妤的位置给她。”
贾琰点了点头,没有反对。
很快,新皇后的人选决定了,昔年杨太尉的玄孙女,年方十二岁。跟贾琰和冯氏一样,她也是坐着花轿嫁进皇宫,在金銮殿上跟皇帝拜了堂。
进宫,谒太庙,然后,新皇后住进了夏宫里的长春馆。
而皇帝也发现了改革的艰难。尤其是发现了勋爵贵胄之家背后的商人,不少人都跟粮商盐商有关之后,他就心里有数了。他表面上借口皇宫地势平缓,宫里的水都成了死水,不利居住,私底下又以新皇后为名义,把朝廷的中心移到了夏宫。就连他的大小妃嫔,也全部被塞进了天地一家春。
虽然还没有完成同牢礼,但是,妃嫔们在舒服了几天之后,就恢复了正常的向皇后请安,然后高位妃子在皇后的带领之下去给太后请安的日常。
这让年轻的皇后十分满足。因为她不仅仅是名义上的皇后,还因为皇帝时不时地会来看她,会检查她的功课,还会跟她说外面的事情。
而另一方面,贾琰和皇帝进行的改革也开始了深化,而当时最轰动的一件事情就是,皇帝降低了盐税的税率。
因为皇帝觉得,盐税过高,才是私盐猖獗,盐税也收不上来的主要原因。所以,为了稳定盐价,就必须降低盐税,让真正的合法的盐商有利可赚,这样,朝廷清理私盐才能够更加顺利。
当然,群臣之中不乏反对之人,但是皇帝说了,盐税是国家的主要税种之一,也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不假,可是让百姓能够吃上盐,而不是因为缺盐而四肢无力最后导致死亡,本来就是君王的职责之一。而且,要提高国家的收入,不一定要从盐税上来,大海也是财富的源泉之一。
伴随盐税降低这条政令,贾琰的那些杂货铺子里面的盐也跟着降价。
这在当时并不容易,如果不是因为密卫的关系,如果不是因为铺子的掌柜跟密卫是分开的两个系统,只怕会出大事。但是从当时来说,密卫,就是皇家手中的特|种|兵,他们只听皇家的命令,既然上头有命令,他们就会跟着照做。
这就是第一次正式的降低盐税。
与此同时,海外也传出了几个重要的消息:第一,贾琰在吕宋试行的珍珠养殖场终于见到了成效,吕宋岛送来了饱满圆润的黄金珍珠,颜色非常正。那满满一盒的宛如莲子大小的黄金珍珠,让宣徽府见多识广的官员们都惊呆了。
而这些黄金珍珠的背后,却是一场又一场的血战。知道黄金珍珠的珍贵的,不仅仅是大晋人,还有东瀛的浪子,以及海盗。
虽然柯承业的年纪也不小了,可是他对海洋的掌控力依旧惊人,而且他聪明地没有把这份权力留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交给了玄衣龙禁尉。而玄衣龙禁尉在对待东瀛人的策略上,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残忍的:用财帛驱使、利诱听话的东瀛人跟不听话的东瀛人相杀,遗属可以得到不菲的财帛作为抚恤金,并且用教育作为奖励的手段,让遗属得以学习汉字和汉语。东瀛人纷纷以学习汉字汉语为荣,那些早几年迁离东瀛诸岛的东瀛人,早就忘记他们自己的出身,并且以大晋人自居了。
这些黄金珍珠,就是这段历史的最好的证明。
第二,南洋某国的国王把自己的国土献给了大晋王朝。巧合的是,这个国家竟然临近满啦噶。也就是说,把满啦噶作为中原王朝的南大门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皇帝以大晋皇室的名义,这位国王封为定海王,是为异姓王。并且邀请这位国王和他的亲属来大晋天京城居住。而这位国王也十分高兴地接受了。
第三,就是茜香国跟临近的几个藩属国。这些国家,就是曾经把鸦片作为贡品进献给大晋朝的藩属国,因为孝宗皇帝之故,这些国家早就成了大晋首要打击的目标。
无数的东瀛人倒在了这片土地上,按照大晋官方资料,东瀛人死在这片土地上的浪人武士超过了五百万,可是后世还有不少人认为,这个数字是偏少的。因为东瀛人踏平这片土地的时候,连女人都上了战场!实际数字为这个的两倍。当然,也有学者反对,说当时东瀛的人根本就没有那么多。
实际死了多少,不得而知,但是,杨皇后进宫的第三年,大晋王朝终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南洋进献鸦片的诸国终于被踏平,罂粟田全部被毁。
皇帝慎重其事地举行了祭天,谒太庙,告祭孝宗皇帝的亡魂。
他终于为父亲报仇了。
大晋王朝的国法里面也规定了,种植罂粟,为违法,而且还是足够死罪的刑法,就是年过八十也不得免罪!
后记·番外
那年, 贾宝玉离家之后, 就没有回去。他只是因为贾母才留下来的, 贾母死了,他自然就没有必要继续留下来。
可是离开贾家之后, 他才发现, 孤身一个人在这个世界有多难。最重要的是, 他身上没有户籍,因此,他曾经一度被人当成了逃奴,又因为模样生得好,加上那绮罗丛富贵窝里面养出来的气质, 还被人抓去做了娈童……
直到那个时候, 他才知道,原来有些事情并不是风雅,而是痛苦。可是那个时候,已经晚了。后悔当年早早地离家, 已经太迟。
如果说少年时期的他是娇生惯养、不识人间疾苦的公子哥儿的话,那么, 青年时期的他用自己的人生明白了这个世界真正残酷的一面。
贾宝玉在那家人家家里并没有呆到年老色衰的时候,因为很多好南风之人,会怜惜的,是那些身娇体软的少年, 跟他这样的青年则往往会承受不必要的苦楚。终于,有一天, 贾宝玉宛如一个玩坏了的娃娃一般,被丢到了乱坟岗里。
也许贾宝玉真的是石头变的,受了那么重的伤,依旧挣扎着活了下来。
他爬出了乱坟岗,被一个路过的老和尚捡了去,然后就在那座破庙里面落了脚。
老和尚教会了贾宝玉很多东西,洗衣服、做饭、打扫房间,当然,还有一点粗浅的医术……而贾宝玉呢,虽然别的不会,但是经过这么多事情之后,他的手竟然没有坏,加上当年被贾政逼着练出来的好字,竟然靠着抄书和粗浅的医术,每个月也能够拿一二两银子外加从周边的村民那里弄一点蔬菜瓜果口粮。
住在破庙里面,每个月抄写他曾经最厌恶的四书五经,这种生活,竟然让他感到了久违的温暖。而教村民家的孩子认几个字,教一点加减乘除的算术基础,也让他得到了村民到了感激。
他就这样在这个闭塞的小山村里安顿了下来。
贾宝玉不是不思念父母家人,可是现在的他,哪里有这个脸面回去呢
贾宝玉这辈子就这样了。他一年年老去,靠着抄书,过了一段还算不错的日子,只是到了老年的时候,忽然,这精刻的书籍忽然变得非常便宜。据说是太后娘娘的德政。
贾宝玉这才从里正的口中知道,原来他的二姐姐已经做了皇太后很多年。
不过,那个时候,他已经很老了,就跟当年他刘姥姥差不多,已经不能教导村里的孩子们了,而村子里的孩子们也去了正经的学堂。不过,村人们记得他的好处,时不时地会去看他,而他中年时期靠着抄书也攒下了一点钱,省着点花,日子倒是不难捱。
贾宝玉是在一个冬天过世的。他还记得,那座破庙已经很破了,他手里的银钱也结余不多,因此,破庙除了他自己的房间,别的地方破的破、塌的塌,已经很不成样子了,而他,也过了好几个月的数着米粒熬粥的日子。会在冬天死去,贾宝玉一点都不意外。
他这一辈子,显赫过,落拓过,遭罪过,安生过,人世间的辛酸苦辣,他都尝了个遍,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贾宝玉是在这种心态下辞世的。
他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因为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他已经拿不出钱来翻新自己的棉袄,只能在那些破棉絮中掺杂了许多芦花,他也老了,没能拾够足够的柴火,村子里的孩子也久不来了,所以,对于这一天,他早有心理准备。
贾宝玉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还能有睁开眼睛的那一天!
是的,再度睁开眼睛的时候,贾宝玉有好一阵子没有反应过来。他发现,自己正坐在池塘的边上,池塘应该是用砖砌的,外面包了瓷砖,池塘呈圆形,中间是喷泉。这会儿,他身后的喷泉轰鸣,把池水送到两丈多高的地方,周围还有一圈小喷泉,那出来的水,竟然是会变换方向的!
有那么一瞬间,贾宝玉还以为自己来到了神仙的仙境,就跟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去过的太虚幻境一样。
可是这里有跟太虚幻境不同,这里有很多人,只不过这些来去匆匆,身上的衣裳也非常古怪。
就在贾宝玉在琢磨着要不要找个人问一问的时候,忽然,前方巨大的高楼的外墙上有人在说话,那声音清楚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面。
贾宝玉还在纳闷,那个外墙上为什么会有人的时候,他听到那外墙上的三个人道:
——大家好,欢迎走进戏说历史,我是主持人柯昱,我们今天要来说一说在我们大晋的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文昭时代。
贾宝玉立刻发现,那三个人的下方,出现了三个名字,从左到右分别是:柯昱、赵启祥、谢颖。
其中,谢颖是三人中唯一的女性,穿着华丽的齐胸襦裙,梳着漂亮的垂髫,戴着精美的首饰。
——【谢颖】啊,赵老师,我记得欧罗巴,尤其是英吉利那边,有伊丽莎白女王的荣光时代,有维多利亚女王的维多利亚时代,可是在我们东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并没有文昭时代的说法。
——【赵启祥】是这样的。实际上,文昭时代这个说法大约是在一个甲子前才有人提出来,而且还是小范围里的说法,受众也不多。但是,近年来,伴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认为文昭时代的说法更加合理的群众也越来越多,因此,朝廷经过详细地讨论之后,礼部在日前才下达了正式的文件,把以前的孝睿中兴改成了文昭时代。
贾宝玉的眼睛好使,立刻注意到,下面的字幕迅速的滑过:孝,即孝宗皇帝陛下,而睿,即睿宗皇帝陛下,这两位陛下一个是文昭皇后的丈夫,一个是文昭皇后的儿子。
——【柯昱】实际上,孝睿中兴这种说法,一直以来,就有很多史学家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首先,孝宗陛下并不是一个非常有能力又手段高超的君王。他的行事有些死板,而且手段也偏于简单粗暴,虽然早期的资料里面说他是个冷面阎王,其实他得到这个外号的原因,也不过是因为他催缴亏空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强硬。论真正的政治手腕,他是远远不如他的父亲仁宗陛下的。
——【赵启祥】的确,这也是皇室公认的。孝宗皇帝陛下执政的手腕远远不如仁宗陛下,因此,在他登基后的第一个十年,前朝的大权基本上就是被仁宗陛下牢牢地掌握在手里。而孝宗陛下呢?不客气一点,就是一个人形图章。这也是为什么最初的时候有人坚持这个时代应该被称为仁睿中兴而不是孝睿中兴。
——【谢颖】可事实证明,孝宗陛下不过是手腕不及仁宗陛下,而且被孝道给束缚了。实际上,孝宗陛下在眼界和气量上远远超过了仁宗陛下。文昭皇后就是最好的证明。换成别的皇帝,是绝对不会那么容忍文昭皇后的。毕竟,从武则天之后,华夏对女性统治者的忌惮可不是一般的高。相反,仁宗陛下虽然自己选了仁宗为庙号,可是无论是逼愍太子义忠亲王自裁,还是后来拿儿子们炼龙蛊的行为,都跟这个庙号相悖。比起仁宗陛下,也许孝宗陛下更适合称仁。
——【柯昱】我们的话题是不是偏了?
三人都大笑起来。
——【赵启祥】虽然这个时代有很多说法,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个时代的灵魂人物是文昭皇后。最无可争议的是,在文昭皇后之前,大晋的人丁税一直都是拖欠的,可就是因为文昭皇后,大晋第一次有州府全额地缴纳了人丁税。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后来的睿宗朝的赋税改革的前奏。
——【柯昱】不仅如此,在表面看得到的地方,很多事情也跟文昭皇后有关,比方说,现在跟我们隔海相望的东楚国的开国之君岱宗大王,就是文昭皇后的第二子,孝宗陛下的第八子,楚王殿下。@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谢颖】还有晋王殿下,不庭胡余洲的胡余国的开国之君就是文昭皇后的第三子。
——【赵启祥】文昭皇后的两个女儿,博陵公主殿下和宁国公主殿下,一个做了南粤女王,一个在大爪哇做了女王……
——【谢颖】这真的很有意思。孝宗陛下的儿女之中,远赴海外的也不是一个两个,可是最后称王、建立自己的国家的,只有文昭皇后的儿女们,而其余的,像福王,最后还是回到天京,就连瀛洲四府也直接接受朝廷的管辖。
——【赵启祥】这很正常。因为瀛洲距离天京实在是太近了。当年孝宗陛下在位的时候,宫廷里面就有人说,只要借了瀛洲和高句丽为踏板,只要水师足够强大,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够借着瀛洲和高句丽威胁我大晋天京城和整条海岸线。所以,高句丽和瀛洲,必须彻底掌握在大晋的手中。
——【柯昱】听上去就像是文昭皇后的口气。
——【赵启祥】到底是不是文昭皇后说的,皇家只要一天没有公开当年的全部资料,我们就不知道文昭皇后到底有没有说过这句话,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大家看地图,现在,太平洋是我大晋的内海,大晋的国土,南至南极洲,北至北冰洋,东至大西洋西岸,西至印度洋。
——【柯昱】欧罗巴人是不会认同这份地图的,因为他们认为,胡余国和东楚国都是独立的国家,当然,大爪哇和百越也是。
——【谢颖】那是因为他们完全不清楚宗主国和藩属国!看看他们在血腥的大航海-殖民地时代犯下的罪行吧!把屠刀对准了无辜的平民!要知道,我们大晋除了开疆拓土时期的战争之外,可没有那么做过!尤其是黑奴贸易!
——【柯昱】没错!他们还拿瀛洲人说事!谁不知道,瀛洲人都是优秀的战士!无论是东楚国,还是百越之地,抑或是后来的胡余国,都有瀛洲人的功劳!瀛洲人的英勇善战,那是朝廷褒奖过的!虽然瀛洲人也做过海盗、倭寇,可是我们谁不知道,那是因为瀛洲地少人多,大家活不下去了,这才出来讨生活?而且,皇家档案里面也说了,当时很多倭寇背后都有朝中权贵做支撑,原因也不过是海外贸易利润惊人,以及逃税而已!根本就不是他们说的那一回事!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25823/48128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