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上岸(gl)、无双局(1v2 父子丼)、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被强取豪夺的恶毒女配(np强制)、皆其靡也(剧情nph)、《觊觎(女S男M,np)》、【星际abo】洛希极限(H)、两小无猜(校园1v1,高H)、
因为在车间里,除非师傅带徒弟的时候会手把手的教,出徒之后,便全靠自学自悟了。
有好学上进的,当然还好说,总会找到渠道学到想要的东西,就比如顾朝晖这样的。
可绝大多数的工人的主动学习意识都比较差,想让他们在工作之余主动提高技术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工厂里流传一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所以,大家对分享技术经验都是非常保守的态度,别说主动共享出自己的成功经验,就是别人主动来问,还要有所保留呢。
这就导致了一种两极分化的局面,技术高超,好学的工人,他们的技术会越来越精进,而那些本来就吊车尾的,则会越来越差,到最后,自己也丧失了信心。
充分了解了这样的实际情况之后,顾朝晖回家想了好几个晚上,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办法。
技术不能共享,那是因为培训没有跟上,大家不能主动学习,也是因为车间没有安排集中地学习时间和机会。
如果能找一位专家,开诚布公的给大家上课,帮助工人们提高技术,相信没人会拒绝。
毕竟提高技术就意味着提高生产效率,就意味着能多赚钱啊。
所以,当顾朝晖在周例会上宣布,将请一位技术专家给大家讲解最近这批零部件的加工技巧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车间工人都表示热烈欢迎,甚至是非常饥渴和迫切的。
至于这位专家是谁,远水解不了近渴,顾朝晖决定自己亲自上阵。
车间里的人都知道顾朝晖技术高,甚至还在德国得过技能大赛的奖杯,可他的技术具体高到什么程度,因为以前不在一个车间干活,现在这群同事,谁也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直到培训那天,顾朝晖气势十足的往机床跟前一站,众人就都觉得他不一般了。
等真正开讲之后,更是让大家心悦诚服。
他先是拿着工具,边测量便给众人讲解了一番所要加工零部件的基本数值,然后又在黑板上如行云流水一般,在没有格尺和圆规的情况下画了一个非常规整漂亮的零件解析图。
配合着解析图,他详细讲解了这个零配件合理的加工程序和步骤,并借机纠正了他平时观察到的,一部分工人操作不正确的地方,还有他们日常养成的不好的加工习惯。
听到如此贴近实际的讲解,大家都一边全神贯注的听,一边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等顾朝晖讲完理论部分,还没开始实际操作,大家就已经对他的称呼从“顾主任”变成了“顾老师”。
待将众人带到车床跟前,开展现场实际操作教学之后,所有工人更是目瞪口呆。
顾朝晖一边加工着零件,一边淡定的跟他们讲解步骤,一切在他手下看起来都是那么轻松,那么流畅,一点顿挫感和生涩感都没有。
旁边一个年轻的工人忍不住发出惊叹,道,“顾主任,你这手法也太厉害了,恐怕我练十年也不可能达到你这种程度。”
顾朝晖抬头笑着看他,说,“怎么可能呢?我觉得凭你的聪明劲儿,不用十个月就行,就看你肯不肯下辛苦,卖力气练了。”
“真的?只要十个月?那我练!”
听到顾朝晖的鼓励,那小伙子信心大增,决定培训结束之后,就要好好操练起来了。
这次培训的成功之处,不仅是树立了顾朝晖的权威形象,为他后续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便利。
更主要的是,他培训的内容非常接地气,就是他们眼下正在加工的这批零部件的内容,所以培训结束之后,大家马上拿起来就能用,非常解渴,非常实用。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和大家的接受度,后续几天,顾朝晖没有坐在办公室里,上班时间,他一直都在车间巡视,遇到工人们有难题,或者需要请教的地方,他便主动过去帮忙。
果然,没用一周,他们车间的产品质量就大幅提升,工时也大幅缩减。
有了多余的工时,他们就能接点私活干干了,能干私活就意味着能有额外的收入。
接私活这事儿,厂里默许,而且顾朝晖也有门路,很快,他就联系了一笔私活。
这批私活还是这个小车间近十年来接到的第一笔私活,那些工龄长的老工人都说,“感觉上次干私活,好像是上辈子的事儿了。”
等到月底,一发工资,大家都惊讶了,平均下来,每个人竟然比上个月多赚了十多块钱。
能让工人得到实惠,这样的车间主任,谁不拥戴?
顾朝晖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彻底扭转了小车间效益亏损的局面,并顺利实现了他的改革目标。
现在只要开全厂大会,小车间必然是被表扬的对象,而且在顾朝晖的不断努力和付出之下,到年底,他来小车间满一年的时候,这个车间还培养出了几个年轻的技术骨干,甚至还在全厂的技能比赛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小车间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就连当初许诺让顾朝晖去放手搞改革的大厂长其实当初也是抱着一种赌博的心态,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却不想顾朝晖给了他这样大的一个惊喜。
按照两人当初的承诺,只要顾朝晖在小车间能试点成功,那么他们就可以继续在全厂推开,争取让厂里有个大的改变。
可这个决定,顾朝晖却迟迟没有等到。
他多次找厂长沟通此事,厂长都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推脱掉了。
原因无他,改革的风声传来,其他各车间的头头脑脑都慌了神,一旦改革就要动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所以就算是往好了改,那也不行,那也照样有人激烈反对。
这段时间,大厂长只要一上班,办公室就没有断过人,各车间的负责人不断地来找他说情,告状,评理,反正是什么花样,什么手段都有,但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不想改革,坚决不改!
厂长的压力能不大么?
这些人里,有他的亲戚,也有他的朋友,更有和他一起工作过几十年的老同事,还有他的恩师,他的徒弟,等等,各式各样的人。
面对这些人情关系,让他撂下脸子,公事公办,他很难做到。
而再面对顾朝晖的时候,他也为难,当初两人约定在前,自己这么大一个厂长,要是不能兑现诺言,让人得多瞧不起他,他以后威信何在?
可现实情况又实在让他张不开嘴,趟不开步子。
两难中的大厂长,最后实在受不了双面夹击,只能病休,住进了医院。
是不是真的有病,大家不知道,但他在这个节骨眼上躲事是肯定的了。
顾朝晖的失望可想而知,自己克服了种种困难,花费了那么多的心血,最后竟是这样的结果,性格多少有点固执的他,也实在是有点想不通了。
厂长住院,撇开公事不谈,顾朝晖感念他对自己的知遇提拔之恩,还是带了礼物去医院看望了对方。
见顾朝晖进屋,厂长赶紧从床上靠坐起来。
没等顾朝晖开口,他先说道,“小顾,我实在是对不住你。”
一听这话,顾朝晖的心彻底凉透了,看来改革的事儿,彻底没戏了。
不过这几天林荫萌也总是劝他,让他别太较真,他已经做得够好,够努力了,如果事情不成,也是客观原因,与他本人无关,不要过分苛责自己。
有了媳妇儿的理解和支持,顾朝晖此时面对这样的结果其实也没有一开始想象的那么难受了。
但他的失落还是流露了一点出来,厂长看出来之后,心里也不太好受。
他对顾朝晖说,“小顾,这样,年底的调整,我把你调到总厂来,给我当助理吧,相当于副厂长的待遇。等你再锻炼几年,就能正式当副厂长,也许以后还能接我的班,到那时候,我们这帮老家伙都退下去了,你就能施展自己的雄心和报复了。”
顾朝晖没想到厂长言词如此恳切,竟能说出这样知心的话来。
不过他志不在此,对当厂长助理,甚至厂长都没有什么兴趣。
通过这次的事情,他也看出来了,机械加工厂的问题是积重难返的,绝不是这一批人退了休,问题就能消失的。
关键是长久以来的大锅饭,已经让大家失去了改革的决心和锐气,只想着保平安,守摊子,别出错。
顾朝晖也能理解他们的做法,如果换成是自己,现在四、五十岁的年纪,又没有那些重生的经历,他会有这样锐意进取,永不言败的劲头么?会在重重压力面前□□住么?
想想当初他在小车间时,最开始那几个月遇到的困难,那时候他也萌生过退缩的想法,但他谁也没敢跟谁讲过,甚至是媳妇儿林荫萌,他都瞒住了。
因为他觉得,男子汉立于世,自己认准的事儿,总要干出个模样来才行,否则还有什么意思?
但他是他,别人是别人,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所以对于厂长的做法和妥协,他现在只能选择无奈的接受,虽然非常失望,非常沮丧也非常懊恼。
那之后,他没有离开小车间,至少小车间这里的成果他要保持住,维护住,再说车间里的工人也不想他走。
工作和生活好不容易才有了转机,怎么能让顾朝晖这样的好领导轻易调动走呢。
顾朝晖当然也舍不得大家,所以他婉拒了厂长多次要提拔他的好意,一直留在了小车间。
这一留就是一年半。
一年半之后,他和林荫萌的闺女顾知秋都已经两岁多了,都能背一首完整的唐诗了。
而林荫萌在夜大的学习也结束了,并顺利的取得的了□□。
她的英文专业老师非常喜欢并赏识她,在得知她辞职之后一直在家待业的情况之后,老师主动帮忙,给她介绍了一份工作。
就是在附近的一所中学当英语老师,虽然没有正式编制,但林荫萌非常喜欢这份工作,每天去上班的时候都笑容满面的。
看到媳妇儿能有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顾朝晖自己在事业上的缺憾。
他现在又开始把重心转入到了家庭里,商量着和林荫萌要个二胎。
可林荫萌道,“街道最近在宣传独生子女政策,咱俩不是少数民族,不符合要求啊。”
一听这话,顾朝晖也打蔫了,哎,最近几年也不是怎么了,工作和生活都有点不太如意啊。
可他刚有这种想法,就接到了一封意外的来信。
这封信还不是送到顾朝晖家里的,而是送到了三纺的机井房。
老吴看到信之后,便利用休班的时间给他送了过来。
好长时间没见到老吴了,他和顾朝晖可算是相濡以沫的老朋友了,在顾朝晖最困难的那段时间,要不是老吴支持他,天天帮他顶班替班,他怎么可能在机械加工厂发展起来呢。
所以这几年,虽然他离开了三纺,但和老吴的交情一直没断,年节的时候,他都拎着东西去看看老吴,有时候也叫老吴来家里吃饭。
有次老吴来家吃饭,碰到了顾老爹,两人岁数相仿,又都爱抽烟、喝酒,有共同爱好,所以很快,他俩没用别人介绍,就成了酒友,没事儿就凑到一起喝点。
有了顾老爹的来往,顾朝晖这一、两年,就没怎么亲自过去看他,都是通过自己老爹,给他捎带过去点东西。
因此,老吴这次亲自登门,顾朝晖也有点意外,等对方递上信的时候,他就更意外了。
竟然是师傅给他来的信!
细细一算,他和师傅得有快六、七年没联系过了,自从师傅退休之后去了南方找他儿子,两人就断了联系。
这次突然来信是因为啥呢?
顾朝晖先没忙着看,而是把老吴留在家里,做了一桌子好菜好饭之后,他们俩喝了点酒,又话了一阵家常,等晚间将老吴送走之后,顾朝晖才反过头来,拿出那封信细看。
睡前,他躺在床上,点开床头灯,将信从头到尾读了好几遍。
林荫萌洗漱回来,把孩子也哄睡着了,又跟丈夫说了好几句话,可看对方还是没反应。
她不禁好奇,便凑上前去看。
这不才寥寥三页信纸么,字也写得不那么紧密,至于看了将近一个小时?
林荫萌轻轻推了推他,道,“朝晖,信上说得什么?是不是师傅遇到什么难事儿了?咱们要是能帮就帮吧。”
听媳妇儿这一说,顾朝晖这才回过神来,然后对她笑着说,“不是你想得那样,师傅倒没遇到什么为难事儿,而且他在南方过得还挺好的。”
“哦,那就好,可你为什么走神了?”
有好学上进的,当然还好说,总会找到渠道学到想要的东西,就比如顾朝晖这样的。
可绝大多数的工人的主动学习意识都比较差,想让他们在工作之余主动提高技术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工厂里流传一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所以,大家对分享技术经验都是非常保守的态度,别说主动共享出自己的成功经验,就是别人主动来问,还要有所保留呢。
这就导致了一种两极分化的局面,技术高超,好学的工人,他们的技术会越来越精进,而那些本来就吊车尾的,则会越来越差,到最后,自己也丧失了信心。
充分了解了这样的实际情况之后,顾朝晖回家想了好几个晚上,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办法。
技术不能共享,那是因为培训没有跟上,大家不能主动学习,也是因为车间没有安排集中地学习时间和机会。
如果能找一位专家,开诚布公的给大家上课,帮助工人们提高技术,相信没人会拒绝。
毕竟提高技术就意味着提高生产效率,就意味着能多赚钱啊。
所以,当顾朝晖在周例会上宣布,将请一位技术专家给大家讲解最近这批零部件的加工技巧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车间工人都表示热烈欢迎,甚至是非常饥渴和迫切的。
至于这位专家是谁,远水解不了近渴,顾朝晖决定自己亲自上阵。
车间里的人都知道顾朝晖技术高,甚至还在德国得过技能大赛的奖杯,可他的技术具体高到什么程度,因为以前不在一个车间干活,现在这群同事,谁也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直到培训那天,顾朝晖气势十足的往机床跟前一站,众人就都觉得他不一般了。
等真正开讲之后,更是让大家心悦诚服。
他先是拿着工具,边测量便给众人讲解了一番所要加工零部件的基本数值,然后又在黑板上如行云流水一般,在没有格尺和圆规的情况下画了一个非常规整漂亮的零件解析图。
配合着解析图,他详细讲解了这个零配件合理的加工程序和步骤,并借机纠正了他平时观察到的,一部分工人操作不正确的地方,还有他们日常养成的不好的加工习惯。
听到如此贴近实际的讲解,大家都一边全神贯注的听,一边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等顾朝晖讲完理论部分,还没开始实际操作,大家就已经对他的称呼从“顾主任”变成了“顾老师”。
待将众人带到车床跟前,开展现场实际操作教学之后,所有工人更是目瞪口呆。
顾朝晖一边加工着零件,一边淡定的跟他们讲解步骤,一切在他手下看起来都是那么轻松,那么流畅,一点顿挫感和生涩感都没有。
旁边一个年轻的工人忍不住发出惊叹,道,“顾主任,你这手法也太厉害了,恐怕我练十年也不可能达到你这种程度。”
顾朝晖抬头笑着看他,说,“怎么可能呢?我觉得凭你的聪明劲儿,不用十个月就行,就看你肯不肯下辛苦,卖力气练了。”
“真的?只要十个月?那我练!”
听到顾朝晖的鼓励,那小伙子信心大增,决定培训结束之后,就要好好操练起来了。
这次培训的成功之处,不仅是树立了顾朝晖的权威形象,为他后续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便利。
更主要的是,他培训的内容非常接地气,就是他们眼下正在加工的这批零部件的内容,所以培训结束之后,大家马上拿起来就能用,非常解渴,非常实用。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和大家的接受度,后续几天,顾朝晖没有坐在办公室里,上班时间,他一直都在车间巡视,遇到工人们有难题,或者需要请教的地方,他便主动过去帮忙。
果然,没用一周,他们车间的产品质量就大幅提升,工时也大幅缩减。
有了多余的工时,他们就能接点私活干干了,能干私活就意味着能有额外的收入。
接私活这事儿,厂里默许,而且顾朝晖也有门路,很快,他就联系了一笔私活。
这批私活还是这个小车间近十年来接到的第一笔私活,那些工龄长的老工人都说,“感觉上次干私活,好像是上辈子的事儿了。”
等到月底,一发工资,大家都惊讶了,平均下来,每个人竟然比上个月多赚了十多块钱。
能让工人得到实惠,这样的车间主任,谁不拥戴?
顾朝晖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彻底扭转了小车间效益亏损的局面,并顺利实现了他的改革目标。
现在只要开全厂大会,小车间必然是被表扬的对象,而且在顾朝晖的不断努力和付出之下,到年底,他来小车间满一年的时候,这个车间还培养出了几个年轻的技术骨干,甚至还在全厂的技能比赛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小车间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就连当初许诺让顾朝晖去放手搞改革的大厂长其实当初也是抱着一种赌博的心态,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却不想顾朝晖给了他这样大的一个惊喜。
按照两人当初的承诺,只要顾朝晖在小车间能试点成功,那么他们就可以继续在全厂推开,争取让厂里有个大的改变。
可这个决定,顾朝晖却迟迟没有等到。
他多次找厂长沟通此事,厂长都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推脱掉了。
原因无他,改革的风声传来,其他各车间的头头脑脑都慌了神,一旦改革就要动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所以就算是往好了改,那也不行,那也照样有人激烈反对。
这段时间,大厂长只要一上班,办公室就没有断过人,各车间的负责人不断地来找他说情,告状,评理,反正是什么花样,什么手段都有,但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不想改革,坚决不改!
厂长的压力能不大么?
这些人里,有他的亲戚,也有他的朋友,更有和他一起工作过几十年的老同事,还有他的恩师,他的徒弟,等等,各式各样的人。
面对这些人情关系,让他撂下脸子,公事公办,他很难做到。
而再面对顾朝晖的时候,他也为难,当初两人约定在前,自己这么大一个厂长,要是不能兑现诺言,让人得多瞧不起他,他以后威信何在?
可现实情况又实在让他张不开嘴,趟不开步子。
两难中的大厂长,最后实在受不了双面夹击,只能病休,住进了医院。
是不是真的有病,大家不知道,但他在这个节骨眼上躲事是肯定的了。
顾朝晖的失望可想而知,自己克服了种种困难,花费了那么多的心血,最后竟是这样的结果,性格多少有点固执的他,也实在是有点想不通了。
厂长住院,撇开公事不谈,顾朝晖感念他对自己的知遇提拔之恩,还是带了礼物去医院看望了对方。
见顾朝晖进屋,厂长赶紧从床上靠坐起来。
没等顾朝晖开口,他先说道,“小顾,我实在是对不住你。”
一听这话,顾朝晖的心彻底凉透了,看来改革的事儿,彻底没戏了。
不过这几天林荫萌也总是劝他,让他别太较真,他已经做得够好,够努力了,如果事情不成,也是客观原因,与他本人无关,不要过分苛责自己。
有了媳妇儿的理解和支持,顾朝晖此时面对这样的结果其实也没有一开始想象的那么难受了。
但他的失落还是流露了一点出来,厂长看出来之后,心里也不太好受。
他对顾朝晖说,“小顾,这样,年底的调整,我把你调到总厂来,给我当助理吧,相当于副厂长的待遇。等你再锻炼几年,就能正式当副厂长,也许以后还能接我的班,到那时候,我们这帮老家伙都退下去了,你就能施展自己的雄心和报复了。”
顾朝晖没想到厂长言词如此恳切,竟能说出这样知心的话来。
不过他志不在此,对当厂长助理,甚至厂长都没有什么兴趣。
通过这次的事情,他也看出来了,机械加工厂的问题是积重难返的,绝不是这一批人退了休,问题就能消失的。
关键是长久以来的大锅饭,已经让大家失去了改革的决心和锐气,只想着保平安,守摊子,别出错。
顾朝晖也能理解他们的做法,如果换成是自己,现在四、五十岁的年纪,又没有那些重生的经历,他会有这样锐意进取,永不言败的劲头么?会在重重压力面前□□住么?
想想当初他在小车间时,最开始那几个月遇到的困难,那时候他也萌生过退缩的想法,但他谁也没敢跟谁讲过,甚至是媳妇儿林荫萌,他都瞒住了。
因为他觉得,男子汉立于世,自己认准的事儿,总要干出个模样来才行,否则还有什么意思?
但他是他,别人是别人,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所以对于厂长的做法和妥协,他现在只能选择无奈的接受,虽然非常失望,非常沮丧也非常懊恼。
那之后,他没有离开小车间,至少小车间这里的成果他要保持住,维护住,再说车间里的工人也不想他走。
工作和生活好不容易才有了转机,怎么能让顾朝晖这样的好领导轻易调动走呢。
顾朝晖当然也舍不得大家,所以他婉拒了厂长多次要提拔他的好意,一直留在了小车间。
这一留就是一年半。
一年半之后,他和林荫萌的闺女顾知秋都已经两岁多了,都能背一首完整的唐诗了。
而林荫萌在夜大的学习也结束了,并顺利的取得的了□□。
她的英文专业老师非常喜欢并赏识她,在得知她辞职之后一直在家待业的情况之后,老师主动帮忙,给她介绍了一份工作。
就是在附近的一所中学当英语老师,虽然没有正式编制,但林荫萌非常喜欢这份工作,每天去上班的时候都笑容满面的。
看到媳妇儿能有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顾朝晖自己在事业上的缺憾。
他现在又开始把重心转入到了家庭里,商量着和林荫萌要个二胎。
可林荫萌道,“街道最近在宣传独生子女政策,咱俩不是少数民族,不符合要求啊。”
一听这话,顾朝晖也打蔫了,哎,最近几年也不是怎么了,工作和生活都有点不太如意啊。
可他刚有这种想法,就接到了一封意外的来信。
这封信还不是送到顾朝晖家里的,而是送到了三纺的机井房。
老吴看到信之后,便利用休班的时间给他送了过来。
好长时间没见到老吴了,他和顾朝晖可算是相濡以沫的老朋友了,在顾朝晖最困难的那段时间,要不是老吴支持他,天天帮他顶班替班,他怎么可能在机械加工厂发展起来呢。
所以这几年,虽然他离开了三纺,但和老吴的交情一直没断,年节的时候,他都拎着东西去看看老吴,有时候也叫老吴来家里吃饭。
有次老吴来家吃饭,碰到了顾老爹,两人岁数相仿,又都爱抽烟、喝酒,有共同爱好,所以很快,他俩没用别人介绍,就成了酒友,没事儿就凑到一起喝点。
有了顾老爹的来往,顾朝晖这一、两年,就没怎么亲自过去看他,都是通过自己老爹,给他捎带过去点东西。
因此,老吴这次亲自登门,顾朝晖也有点意外,等对方递上信的时候,他就更意外了。
竟然是师傅给他来的信!
细细一算,他和师傅得有快六、七年没联系过了,自从师傅退休之后去了南方找他儿子,两人就断了联系。
这次突然来信是因为啥呢?
顾朝晖先没忙着看,而是把老吴留在家里,做了一桌子好菜好饭之后,他们俩喝了点酒,又话了一阵家常,等晚间将老吴送走之后,顾朝晖才反过头来,拿出那封信细看。
睡前,他躺在床上,点开床头灯,将信从头到尾读了好几遍。
林荫萌洗漱回来,把孩子也哄睡着了,又跟丈夫说了好几句话,可看对方还是没反应。
她不禁好奇,便凑上前去看。
这不才寥寥三页信纸么,字也写得不那么紧密,至于看了将近一个小时?
林荫萌轻轻推了推他,道,“朝晖,信上说得什么?是不是师傅遇到什么难事儿了?咱们要是能帮就帮吧。”
听媳妇儿这一说,顾朝晖这才回过神来,然后对她笑着说,“不是你想得那样,师傅倒没遇到什么为难事儿,而且他在南方过得还挺好的。”
“哦,那就好,可你为什么走神了?”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26333/49340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