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记忆之场蝴蝶骸骨(骨科1v1)演技的正确运用(非1V1注意)木槿烟云【崩铁乙女】总合集独望(1v1年龄差)如何在柯南世界成为海王nph流光(姐弟骨科)【西幻】在地下城ghs是否弄错了什么?(nph)

    但听着在田昭丽的耳朵里就是父母为了杜绝那些流言成真,想把姚明珠弄走。而现在碰到了姚明珠,田昭丽也一时说不清楚自己跟她说这些话的意义。
    姚明珠却说,“谢谢你了,昭丽。我当兆明哥是哥哥的。”
    “我可不是提点你什么的。”田昭丽道,反而有股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姚明珠心里好笑,面上却认真地点了点头。
    有时间,姚明珠觉得田昭丽很矛盾,时常盯着她出神却又不知道在看什么,说她讨厌自己嘛,但有时又莫名其妙地会帮她。
    其实,田昭丽也觉得自己矛盾不已。
    她感觉自己一边嫉妒恨着姚明珠,一边碰到姚明珠有事时又忍不住出头。想来想去都想不明白,最后田昭丽归根到底,也许是跟父亲对姚家那种矛盾的心态一样。
    两人对话也就随之而逝,很快就到了暑假。姚明珠放了假,这个学期姚明珠一个优秀学员同志的奖状。
    姚奶奶兴奋地贴在了堂屋的墙上,非常稀罕,每日都要看上几遍。
    姚明珠好笑又觉得心酸。
    后面,天气开始闷热起来。
    秧田开始缺水了,村里组织挑水浇灌。
    姚家在井边的田就刚刚好了,众人原本幸灾乐祸的,此时却无比羡慕了。
    只是,不到五天就下起了雷阵雨。
    村长田梗生摸着屋檐的雨滴,心里才松了一口气,若是再干下去,今年估计又得歉收了。
    只是,下雨对于姚家水井边的田来说就遭殃了,水太多了,稻谷杆容易倒。姚耀荣连忙冒雨掏了一个沟渠,把多余的水引出去。
    暴雨过后,又是一段晴天。
    姚家院子里,姚奶奶开始整理起冬天的被子以及垫的枯草了。
    姚明珠放了假,跟姚奶奶一起打理起来。
    只是经历了一个冬天,床上的稻草没有晾晒和清理,已经有些发霉。
    姚奶奶皱着眉头看着床榻上的稻草,伸手翻了翻。
    “奶奶,我们是不是搬出去清理清理?”姚明珠看奶奶翻着稻草问。
    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垫床的稻草在如今也是值钱的东西,毕竟床板很硬,铺着厚厚的稻草能缓和下,而且冬天还能保暖,是居家必不可少的东西。村里每年在稻谷收了后会分一些给村民的。只是这几年歉收,稻草留给村里的牛吃都不够,村民手里也就没有分稻草了。
    姚奶奶看着孙女清澈的眼睛,毫无嫌弃的模样,鼻子有些发酸。
    若是以前,何至于这样。
    想到以前,姚奶奶有些愧疚,这个家里就阿珠生不逢时了。只是如今身处在这个大环境,他们家也只能顺应大流。
    想着姚家这十年来的事儿,姚奶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稻草有些已经发霉,其实早该换了。只是他们如今却没有多余的稻草,新的也要等到稻谷成熟后。可今年还不知道稻谷的情况,姚奶奶也不敢把这些旧的稻草扔掉的。
    姚耀荣见屋子里没有动静,有些担忧走了进来,见祖孙俩看着床榻稻草发呆。走上前看到稻草的模样后,有些明白,立刻道,“妈,这些要不扔了吧。我们把……”
    姚奶奶立刻打断姚耀荣的话,“扔什么,清理下,把发霉的捡出来扔掉就好。”顿了顿,“你屋顶检查得怎样?一起把稻草搬出去吧。”
    父亲和奶奶之间的交流,姚明珠看到也当没有看到,但却知道父亲的意思。
    姚家祖上毕竟是大户,几床被子和面料还是有的。
    只是因为担心被人举报,姚家穿着和用度上都比较贫苦,并不怎么出格。近十年来,姚家被子只有两床,被套坏了就补。十年的时间,被子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面目,密密麻麻的补丁。
    但仅仅这两床被补了无数补丁的棉被也比村里大多数人家好太多了。
    他们村大部分村民家有一条棉被就算好的了。有的家人多,一床被子不够用,只能用自己编织的麻布装着稻草,再采摘一些野棉花夹再稻草中间,然后缝成被子在冬天的时候盖。
    只是这样的被子不保暖还很重,睡觉非常不舒服。一个冬天后就成一坨一坨的,第二年根本不能用的。所以每年都要在冬天之前准备这样的被子,然后春天拆开,秋天重新做,周而复始。
    姚奶奶是想着如今时事多变,还是低调好。万一哪天有人闯进来了怎么办。于是姚奶奶开始指挥着姚耀荣搬床上的稻草。
    姚明珠人小,抱起稻草跟自己一样高。一股霉味从稻草里传来,刚好传入姚明珠的鼻腔内,姚明珠跑了三次后有些难受,姚耀荣就发现了这情况,立刻道,“阿珠,你别搬了,爸爸来弄。你若想帮忙,帮奶奶挑稻草吧。”
    姚明珠也觉得有些难受,不仅仅是稻草的霉味,还有稻草中腐烂的碎屑,一出门,风一吹就迎面扑来,呼吸间全是稻草的味道。又跑了两趟后,姚明珠就让父亲搬了。她跑到姚奶奶身边,一起挑出好的稻草,抖一抖碎屑后放在一边的石台上。准备凉下后重新铺到床上。
    “阿珠,奶奶做就好,你去读书吧。”姚奶奶心疼孙女。
    “奶奶,书早就读完了。我快十四岁了,家里的活计也得干一些的。”姚明珠忍住道,上辈子就是这样被宠得不知世事。
    其实村里十多岁的孩子早已经顶半个大人了,可自己的父母和奶奶却一个劲地宠着她,他们觉得没有给她提供好的生活,委屈了她。
    经历一世,姚明珠并不委屈的,反而庆幸自己幸运,如今能再次跟他们一起生活,这种日子虽然清苦平淡,可姚明珠觉得无比的窝心。
    姚奶奶听到孙女的稚气话,笑了笑,“好好好,奶的乖孙越来越懂事了。”
    姚明珠笑了笑,认真地挑选起稻草来。
    姚奶奶觉得自己的孙女这大半年变化很大。
    原本稚气得有些傻乎乎的,忽然开始懂得思考了。自从那次要独自上工割草后,稚气少了些,人也坚强了很多,还懂得疼惜父母和祖母。
    想着想着,姚奶奶心里无比欣慰。
    姚耀荣把两个房间的稻草弄出来后,就爬上了屋顶开始一块一块地翻捡瓦片。这样的活,每年都要弄一次,免得雨水多起来,漏进了屋里,同时也检查下房屋屋顶的情况,免得有被虫蛀的梁掉下砸到了人。
    暑假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即逝。
    只是时间虽然流逝了,却也带来了收获。
    第29章
    火热的夏日里,姚家村田里的稻谷抽穗了,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稻谷。村民看到低垂的麦穗,脸上笑开了花。
    姚明珠也村民的笑颜里,迎来了开学。也许是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姚明珠班级又多了几位同学。
    村里在姚明珠开学后的一周后开始秋收了。
    今年风调雨顺,不仅仅是村里的田地丰收了,村民自己打理的那部分收益也不错的。
    秋收虽然累人,可大伙却无比兴奋。
    村里的活计忙完后,大伙儿乘着好天气忙活起自己家的田地来。
    姚家井水边的田因为姚耀荣打理得用心,收获了一柜子稻谷,接近三百多斤,还有五捆稻草。新的稻草晒干后,姚奶奶就做主把床上的全部换新了。而院子里的地和村里分的旱地一共收了玉米六百多斤,土豆和红薯加起来快千斤。
    看着这些,姚奶奶满是皱纹的脸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
    姚耀荣和孙云芳也不再担心明年的吃食了。孙云芳和姚耀荣在收获后给镇上的姑婆和外婆家送了些。外婆秦月娥心里的担忧也随着姚家村丰收松懈了下来。
    秋收时,学校放了农忙假,姚明珠在割完稻谷的田里寻找掉落的麦穗。
    村里的小孩基本全都在干这活,一天要是运气好,能捡一小篮子麦穗,搓出一碗的稻谷的,能够姚明珠吃个两天了。所以十多天下来姚明珠捡的也有点分量的。
    而还有些嘴馋的男孩子则捡麦穗的空余时间里,在田里靠角落的地方寻找空洞,然后沿着洞掰开,能见到肥肥的黄鳝。还有的则在水田里寻找野鸭蛋,野鸡蛋之类的。
    这些都是这个丰收的时节带来的,村里经常利用这些改善生活。
    姚耀荣和孙云芳收割水井边田里稻谷时,摸了八条黄鳝和十个野鸭蛋。
    姚奶奶做主送了三条给了田家,三条给镇上姚明珠外婆家。十个蛋姚奶奶则留了下来,准备给家里人吃,毕竟秋收农忙时最是磨人的。
    黄鳝是姚明珠送到田家的,田家的大人没有在家,只有田昭丽的妹妹田昭华和小弟在院子里挖泥巴玩,姚明珠让田昭华拿出一个盆子盛了水,然后放在里面后回了家。没想到第二日上工时,田昭丽竟然对姚明珠说了谢谢。
    而姚家剩余的两条黄鳝,姚奶奶用清水养了一天后混合着院子里长出的新鲜土豆和白菜炖了,姚家四人算是打了一顿牙祭。
    只是秋收的喜悦还未散去,村干部给大伙泼了一阵冷水。
    姚家村的土地要全部上缴了。县里颁布了通知,要改村里生产队的模式。
    姚家村的村民才刚刚尝到了自己生产的甜头就被收回土地,大伙的心情可想知道。
    只是细胳膊拧不过大腿,村民终究是把手里的田地退还给了村委。
    这一次的生产模式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变。那就是村民所有的活计,按照劳动强度给出了工分,村民不再领活上工了,而是所有的人一起上工。
    以后上工就按照工分来计算了。粮食则每年发放两次,一次是在秋收稻谷交了供应粮后,一次是在收割小麦后。至于发放的标准是根据工分的多少。而工分高的粮食多,工分低的就少。听起来很公平的。
    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
    村里以后,每个月会跟城里一样发各种基本物品的票,到时候按照票上对应的数进行采购。只是像工业劵之类依旧是没有的。
    这一次秋收的粮食上交供应粮后,村里给每个村民分了粮食以及各种票。至于工分则是从分粮后的第二天开始计算。
    村里的干部花了几日,把村里的秋收后的活计全部划分了出来,然后每种活计选了一个小队长,小队长负责这个队的人员安排和分值统计。
    村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得开始干活了。
    因为今年丰收,村里有了富余。
    为了增大产值,村里换了些牲畜,增加牲畜养殖,来年也能过个好年月。
    村里这次一共买了五十头牛,一百十头羊和五百只鸡和鸭,以及一百头猪。
    这是村里跟县里拿粮食换的,前两年,村里饥荒最严重的时候,村里能吃的东西都被吃了。后面两年村里的牲畜一直没有养起来。
    这一次也是田梗生想发展村里的牲畜提出来的,毕竟这一块在农村是个大头。
    而为了补偿村民,村干部告诉大家可以领牲畜回家养。
    不过,村里规定了每只牲畜的任务。比如一头牛,领养的人得负责牛一年的吃食,并要给村里提供二十背篓的牛粪。同时,成年的牛还得负责产子的事情。而对于猪和养以及鸡鸭,队里则称了初始的重量,按照往年的生长,规定了时间和达标的重量。
    完成任务的是八个工分,没有达到规定的数值,则按照比例来减少工分。
    关于鸡鸭还有个新的好消息,那就是鸡蛋上交的数量每只鸡每天只上交一个鸡蛋。多余的就是自己的。
    村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沸腾了,鸡鸭这些活计根本不用费很多心思打理的,,只要能攒下鸡蛋鸭蛋,第二波孵化出来就是自己的了!
    村民心里沸腾的,暗戳戳地计算要养多少。
    只是听到后面说养死了牲畜则要赔偿时,大部分人止步观望。
    姚奶奶有魄力,第一个领养了五十只小鸡,一只猪,一头牛。
    “地主婆,你不怕养死了啊?”陈大丫吃惊又羡慕。
    姚奶奶有些生气陈大丫说破口话,但这人就是这样没心没肺,跟她计较只会让自己更气闷。于是。姚奶奶没有理睬这人。
    “喂,地主婆,问你话呀,咋不回呢?你领养这么多鸡,要是起了鸡瘟怎么办?”陈大丫见姚奶奶不理人,又追问。
    旁人却道,“陈大丫,地主婆会弄药啊?”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26347/49364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