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推荐阅读:快穿:白月光又撕了炮灰剧本、魇运、道长,你居心不良啊(古言1v1H)、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临时夫妻(nph)、我网恋又翻车了(1v1 高h)、【崩铁乙女】总合集、蹂纸浆(1v1校园h)、纷争之心(nph,西幻)、社畜罢辽(NP)、
文俊却不乐意:“大姐,我和你一起去卖豆腐脑。”
“不行,”文蓉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你俩还得上学呢,我卖完豆腐脑时间就不早了,你俩跟着去上学就迟到了”。
文静也想去,也来和大姐磨叽:“大姐,你就让我们去吧,现在都是复习,早晨去晚一会,老师不会说什么的。”
文蓉不同意,文俊和文静拦住三轮车前面也不走,就这么倔着和大姐僵持着,文蓉听着堂屋的钟敲了一下已经五点半了,想了想说道:“你俩想去也行,带着书包去,你俩跟我转完大沙河村就回来去学校。”
文俊和文静一听姐姐同意了,立刻高兴地跑回屋去拿书包了,文蓉又检查了一遍三轮车上的东西,也进屋拿了爸爸以前卖豆腐用的黑色皮包,装了一些零钱预备找零用,一切都收拾妥当了姐弟三个推着三轮车出了门。
文蓉推着车子才出了门,就见三爷爷家的大门敞开着,老爷子站在大门旁正等着他们,姐弟几个赶忙打招呼“三爷爷”,三爷爷笑眯眯地应着,向前走了几步,来到三轮车旁说道:“都准备好了,我看看……”
文俊忙着给三爷爷介绍:“三爷爷,我们做了豆腐脑,还包了粽子,你看看这粽子包得可好看了。”三爷爷看着三轮车上的东西意外极了,没有想到姐弟几个能准备的这样齐整,毕竟他们没有做过生意。
“不错,是个做生意的样子,这东西卖相也好……”爷几个正说着话,三奶奶端着两个碗也出来了“怎么你们姐仨都去卖早点呀?”
“文静和文俊非要跟着,一会该上学的时候他们直接去学校,三奶奶我给你们打两碗豆腐脑,今天我加的调料全,味道肯定比昨天还好吃”文蓉边说边掀开桶盖。
“行,盛两碗”三奶奶说着把碗递给文蓉,看她熟练的用铲子把豆腐脑都铲到碗里,又浇上一勺卤水豆子,撒上虾皮、韭菜花、香菜、辣椒油最后再滴上两滴香油。三奶奶接过碗说道:“文蓉这架势不比遛乡卖油条的那个刘强差,像个买卖人,那锅里还有粽子是吧,也给我拿两个,一共多少钱,文俊你算算。”
文蓉一听就急了:“三奶奶,你说什么呢,我们虽然卖早点,可是您和我三爷爷吃两个也要提钱,我们成什么人了。”
三奶奶却不急:“平常我和你三爷爷吃肯定不给你们钱,我孙子孙女孝敬我们的我们吃得高兴,可是今天不行,今天你们买卖开张,按说该放挂鞭炮的,可你们身上还戴着孝,这鞭炮不能放。你们年龄小不懂这些,我给你们开个张,第一份生意咱顺顺当当的,讨个好彩头,以后咱们就财源广进了。”
一听三奶奶这么说,文蓉就没法和三奶奶辩驳了,三爷爷在一旁也说道:“听你三奶奶的,我们就买八毛钱的吧,八八大发”老爷子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钱递给文蓉:“来,接着……”
文蓉知道老两口的心意,老年人讲究的多,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为孩子考虑周全,也就没再推辞,她示意文俊接过钱又扯了一个塑料袋给三奶奶装了十个粽子递了过去,三奶奶一看文蓉装这么多赶忙往外拾:“你这孩子怎么装这么多呢,我和你三爷爷吃不了。”
文蓉按住老太太的手:“三奶奶,您别往外拿了,您和我三爷爷吃不了给我文瑞哥尝尝,您别推来推去的了,这天也不早了,我们得赶紧走了。”
三奶奶一听就不再坚持了,嘱咐姐弟三个:“路上慢点,别慌,收了钱都放好……”文蓉蹬上三轮车,让弟弟妹妹坐在车子两侧的挡板上,往前骑去。
文蓉家在村子的西南方,村子里每两排房子之间就有一条胡同,东西走向的,南北走向的没有规律,可宽一些的大马路只有两条,一条在村子的中央,宽阔的南北路,村委会,学校都在这条路旁。路北通到沙河桥东头,过了沙河桥就是大沙河村了。还有一条南北路在村子的最东面,这条路往南通到东山脚下,往北要拐个弯才到沙河桥。
文蓉准备从最东头的路出村,虽说村里人起得早,可是路上却也没几个人,文蓉扯着嗓子吆喝了两声:“豆腐脑,粽子”“豆腐脑,粽子”有几家敞着大门的,顿时就走出几个人,看是文蓉姐弟都挺纳闷:“蓉蓉,你们姐仨干嘛呢?”
文蓉停下车子搭话:“婶子,我们卖豆腐脑呢,还有煮好的粽子,你们尝尝。”几人凑到三轮车旁,文静打开桶盖给她们瞧上一眼,其中一个年轻些的,是文蓉远房的一个堂婶说道:“这豆腐脑看着还挺嫩的,蓉蓉这真是你们自己做的?怎么卖的。”
“婶子,真都是我做的,两毛钱一碗,还有粽子也是我自己包的,也是两毛钱一个”文蓉拿出一个粽子放在锅盖上给大家看。
“行,给我打两碗豆腐脑,再拿五个粽子”婶子说着话又冲院子里喊着闺女拿两个碗出来,旁边有几个人也回家去拿碗。
这时候农村的碗都是在市集上买的,家家的碗都差不多,大都是一种白色的粗瓷碗,文蓉接过碗给铲满,浇上调料,文静拿过袋子给装粽子,堂婶把钱递过来笑着夸赞道:“你们姐仨可真麻利,这才多大呀就能做买卖了,这豆腐脑做的看着不比镇上卖的差。”
文蓉让文俊找钱,又从锅里多捞了一个粽子给装上,堂婶忙按住不要,文蓉不理说道:“婶子,你别客气了,收你钱我就不好意思了,我们头天开张,只能给你优惠点,你吃着好以后再买,下次盛豆腐脑你拿个大点的碗我多给您装点。”
堂婶看又有人过来就没有作声接了过来,向新来的人帮忙介绍,一时姐弟几个分工合作又卖了四五份,人散去了文蓉继续往前走,经过村中央的南北路时文静纳闷:“姐,你怎么不从这走,这条路人多,咱们还能多卖几碗”。
刚才那一阵忙碌文静很是兴奋,第一次做生意,看着东西卖出去钱挣回来,文静恨不得一口气卖完。
第17章 生意红火
文蓉给妹妹解释:“这条路虽然人多,可都是咱们泉头村的老住户了,老一辈的人多,他们节省惯了,很少会买早点吃。咱们如果从这里经过,他们还会好奇问个不停,光和他们解释就需要半天,倒不如避着些走。”文俊和文静这才明白,原来卖东西还有这么些说法。
出村子前文蓉又卖了六碗豆腐脑和十个粽子,文蓉把售卖的重点都放在大沙河村。大沙河村里有许多人都在化肥厂干临时工,每月都能挣个二三百元钱。要是哪家有个在包装车间干活的,挣得就更多了,毕竟那个活计都是出大力的,挣得钱多,自然就舍得花。
文蓉进了村子就推着三轮车走,速度也放慢,文俊也和姐姐一起吆喝“豆腐脑、粽子……”
胡同里有人走出来看,见文蓉姐弟几个都很惊讶:“那几个小孩,是你们吆喝的吧,卖什么的?”
“大娘,是我们吆喝的,我们卖豆腐脑和粽子”文蓉看着位置不错就把车子停在路边,招呼周围的人:“豆腐脑都是自家磨得,粽子个头也大,大娘、婶子你们都来看看。”
生意人笑呵呵地到哪里都有人捧场,周围不少人围了过来:“你们几个小孩是哪庄的,家里大人呢?要你们大早上出来卖东西。”农村就是这样,对每一个进村子的陌生人都要刨根问底,可是却没有恶意。
“我们就是泉头村的,我们庄上的水甜,磨得这豆腐脑好吃极了,大娘你们盛两碗尝尝。”文蓉避而不谈家里人的话题。
最先搭话的那个大娘却不依不饶:“泉头村的,我咋不认得你们几个呢?你爸是哪个?说说看我认得不?”
文蓉无法,只得说:“我爸原先是卖豆腐的,大娘你们可能都吃过我家的豆腐。”
文蓉这么一说,大娘激动坏了“哎哟,我的乖乖哟!你是广栎家的大妮子吧!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了,你得叫我大姑,你们咋出来卖豆腐脑了,你大爷和你叔他们怎么没管你们。”
文蓉也不知道这人是谁,只好按她说的称呼了一声大姑,又说道:“我们都不小了能自己养活自己,这做豆腐脑我就是跟我爸学的,包您好吃。”
大姑一听,忙跟着一起招呼“这是我娘家侄女,她爸做的豆腐吃了没有说孬的,这豆腐脑也差不了,大家都买碗尝尝。”一时就有人响应,文蓉姐弟也忙活开来,有人买了粽子,夸道:“这粽子包得个头还不小呢!这快到端午了,买两个提前尝尝。”
文蓉赶忙推销:“婶子,我用的都是好米,蜜枣也放了两个,你要是吃得好,端午也能提前在我这订好,我给您多包点。”
年轻媳妇一听,立马觉得可行:“行啊,要是好吃端午节我家就不用自己包了,省得麻烦,再说我上一天班也没时间包。”周围的人听了,也纷纷跟着买两个尝尝。忙过这一波人潮,文蓉和旁边等着的大姑道谢:“大姑,我们再往村子里面转转,这一会功夫多亏您帮着宣传。”大姑很是热情:“没事,你们快去吧,下回有空来家里坐坐。”
姐弟三个推了车子往前走,走了有七八米,就听后面的人在议论他们“听说卖豆腐的两口子都走了,可苦了孩子了……”“谁说不是呢,这么小就跟他爸一样起早贪黑的磨豆子,”“他爸磨豆腐的手艺好,姐弟几个要是学会了靠着这个也能吃上饭……”文俊和文静听到这些,赚钱的喜悦顿时没了,姐弟两个都低着头不说话。
文蓉见两人情绪消沉了起来只好停下车子说道:“怎么了?别人议论几句就受不了了,卖豆腐脑又不丢人,咱们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有什么抬不起头的?”听大姐这么说文俊赶忙打起精神说道:“大姐,我没觉得丢人,就是心里有些不得劲。”
文蓉怎能不明白弟弟妹妹这微妙的心理:“想要别人不怜悯你,就要自己争气,活出个样来给别人瞧瞧,只要咱们争气,总有一天别人说起咱们会只有钦佩的。”
文静和文俊听大姐这么一说,心里也觉得舒服了许多,姐弟三个重新蹬上三轮车士气高昂的继续售卖剩下的豆腐脑。大沙河村是个大村子,全村有七八百户人家,文蓉姐弟转了一圈豆腐脑就已经卖出去一半了,粽子也只剩下三分之一了。出了大沙河村文蓉估摸着时间不早了,就让文俊和文静去学校,自己带着豆腐脑去了化肥厂那边。
安南化肥厂是个有着一千多工人的大厂,文蓉记得她重生之前这个厂子已经破产了,不过现在正是化肥厂效益最好的时候,这时候政府单位工资基本都在两三百元,可是化肥厂的职工月月都有奖金可拿,平均收入已经有一千元了,就是在厂子里干临时工的也能挣到两三百元。
化肥厂的宿舍区和厂区隔了一条水泥路,文蓉到宿舍区时就见门口的水泥路上排满了摊位,都是附近的村民在卖一些地里新鲜的蔬菜。还有几个早点摊位,卖的东西也不相同有蒸包、油条、煎包热闹不已。
文蓉来的有些晚了,只得在离大门远一些的地方找了一个位置,文蓉停好车子,旁边恰好是一个卖油条的摊位,摊主是两口子,男的正在往油锅里下油条,女的忙着收钱装油条。
文蓉刚把三轮车上的东西摆好就有人过来问:“这是卖什么的?”文蓉赶忙招呼客人“豆腐脑还有粽子,您来点尝尝。”
“好久没喝过豆腐脑了,你给我盛一碗吧。”文蓉一听赶忙拿起白瓷碗盛了一碗倒进他带来的搪瓷缸子里,又多铲了两铲子加进去这才开始放调料“吃辣椒吗?”安南这里的人都能吃辣,可是化肥厂里的工人全省各地的都有,口味也就不同。“少放点吧”,文蓉按照他的要求调好味道,把缸子递了过去又问道:“还有煮好的粽子您买个尝尝”“有粽子?行,拿两个吧。”
文蓉收了钱装进皮包了,就觉得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抬头一看是旁边卖油条的女摊主“你这小妮哪来的?这里不能摆,你往一边去去。”女人高高的颧骨一脸的凶相,冲着文蓉嫌弃的摆了摆手。
文蓉看了她一眼没有作声,继续招呼路过的行人:“豆腐脑、刚煮好的热粽子。”
女人见文蓉不理她,立马就恼了,她又伸手推了文蓉一下嘴里喊道:“你这小妮子聋了,没听见是吧,让你走,这里不能卖。”
文蓉可不怕她,上辈子她卖了十几年小吃,什么人没碰见过,抬手打落女人的手“你这话说的就没有道理了,这地方又不是你家的,我怎么就不能摆摊了,大家都是做小买卖的,和气生财,你这么大吵大闹的谁还敢来你家买东西。”
卖油条的女人就是张洼村的,她在化肥厂门口卖油条也有一年多了,也有不少回头客,刚才买豆腐脑的男人就经常在她家买油条,可今天却被抢了生意,她见文蓉面生的很,又是一个半大孩子,想着吓唬她两句就能撵的远远的,谁知文蓉却不怵她。听文蓉这么说她立马就炸了,大着嗓门又骂上了:“你个小妮子,人不大嘴还挺会说来,我说这不能摆就不能摆,你摆这挡我买卖了。”
女人这么一吵吵,就有几个逛街的路人看了过来,文蓉说话依旧不紧不慢:“我的摊子离着你的摊子有两米远呢,你就是再放一辆三轮车也放下了,我虽然今天头一天来卖早点,却也知道买卖好不好靠的是口味,顾客喜欢吃谁家的自然就会去谁家,谁也挡不了谁的买卖。这十里八乡的谁家离得都不远,敢出来摆摊做生意的自然是有依仗的,这一条街这么长,总不能只摆你一家的摊子。”
围在文蓉三轮车前看热闹的大都是化肥厂的职工和家属,自然看不过卖油条女人的粗俗样,见文蓉小小年纪说话不卑不亢,有理有据都在一边点头称赞,一时就有人附和文蓉:“小姑娘说得对,我今天就尝尝你这个豆腐脑味道怎么样……”文蓉赶忙笑眯眯地和顾客攀谈,盛豆腐脑、拿粽子、忙得有条不紊。
卖油条的女人黑着脸站在一旁,想不管不顾的骂上一阵又顾忌着买东西的这些工人,最后只得恶狠狠的瞪了文蓉一眼,回了自家的摊子,临走时嘴里还说着:“看你能猖狂几天!”文蓉不理她,忙过了这一波人潮才歇口气,一抬头就见一个胖乎乎的男人还站在三轮车前,背着手盯着文蓉的三轮车看,文蓉赶忙招呼道:“叔,来碗豆腐脑?”
男人看了文蓉两眼,开口却问道:“你是哪村的?这三轮车是你家的?”文蓉一愣,还是老实说道:“我是泉头村的,这三轮车是我爸的”。
男人一听,点了点头,问道:“你爸是卖豆腐的吧?”文蓉一听,就明白了这人可能认识自己父亲,也大方地承认:“是,我爸是泉头江家卖豆腐的。”
男人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叫我张叔吧,推着三轮车跟我走吧。”男人说完抬脚就往前走去,文蓉虽不知他让自己去哪,却直觉这人不会害自己,就赶忙推着三轮车跟上。
第18章 批发市场
张叔带着文蓉往前走了几步,一直到宿舍区的大门口停了下来,大门口有一间小屋子挂着一个木头牌子上面用红色的油漆写着‘门卫室’。
张叔冲着门卫室喊了一声:“老李”“哎”一个戴着花镜的老头从里面走出来“哟,张师傅什么事?”
张叔指着文蓉说道:“这孩子是我一个侄女,卖点豆腐脑,让她去院里边摆个摊。”
老李一听忙说道:“行,进去就是,我认得了。”
化肥厂的宿舍区大门朝东,大院中间有一条水泥路,水泥路两侧是食堂以及浴室、小卖部等便民的商店,每天早晚的时候也有人在路旁摆摊,可是能在这里摆摊的都是和厂里的领导有关系的。如果不是张叔,文蓉根本进不来,文蓉感激极了,赶忙道谢:“张叔,真是太谢谢您了。”
张叔不以为意地摆摆手道“不用,不是多大的事,我是厂里食堂的,你爸爸以前经常来给我们送豆腐,你爸三轮车上掉的那块漆还是撞到我们食堂的墙上蹭掉的。你是家里老大吧,以前听你爸说过。”
“是,张叔你叫我文蓉就行,还是得谢谢您能记着我们,”文蓉说着话就被张叔带到食堂的门口“你就在这卖就行了,这里人多,工人一般都是七点左右出来买早点,八点以后还有一波是下夜班的职工。”
除了说谢谢文蓉不知该怎么表达自己心里的感激,忽然想起来忙拿出了一个碗说道:“张叔,你尝尝我做的豆腐脑味道怎么样,您给提提意见。”张叔见文蓉说话间就已经往碗里装豆腐脑了,只好接过说:“行,我尝尝,你忙着吧,有事去食堂叫我一声就行。”
家属院里的生意自然比大门口要好,文蓉的豆腐脑本来剩的就不多了,也就半个小时就见了底,文蓉收拾好车子准备回家。到门口时,文蓉把留得四个粽子带给门卫室的老李,老李推辞着不要,文蓉劝到:“李爷爷,这是我卖剩下的,您别嫌弃,自己家包的又不费什么事,您尝尝味道,以后天天还得麻烦您。”话这么说老李只有笑呵呵地收下。
回家的路上,文蓉心情很是兴奋,第一天的生意这么好,让文蓉对姐弟三个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虽然一天挣得钱不多,可是踏出了这一步她相信这辈子她们三姐弟的命运一定会改变。
刚刚拐进胡同就看到三奶奶搬了一个马扎坐在门口在择韭菜,文蓉按了一下车铃喊道:“三奶奶,我回来了。”
三奶奶一听,忙把手里的韭菜放下,迎到文蓉跟前:“回来了,卖的怎么样?生意好不好呀?”
文蓉故意闷着头不说话,三奶奶一看文蓉的样子就安慰道:“没事,卖不完咱们自己吃,三奶奶最喜欢吃你调的豆腐脑。”
文蓉一听脸上的表情更为难了:“那怎么办呀,三奶奶我今天豆腐脑都卖完了,您老现在要吃,我去哪里弄呀?”
“没事,没事”三奶奶接着话茬要继续安慰文蓉,猛然间又意识到不对,掀开桶盖一看顿时乐了:“真卖完了!你个鬼妮子吓了我一跳!那粽子也卖完了!”
“都卖完了,一个都没剩下,三奶奶你看我厉害吧?”文蓉笑着凑到三奶奶跟前,一副求表扬的表情。
“厉害!我大孙女真是能干!”三奶奶夸这句也是真心实意的,她一早上就跟着提着心,唯恐文蓉的生意做不好,连去儿子家帮忙喂鸡都没去,就等着文蓉回来,这会见文蓉买卖做成了提着的心才算放下。
文蓉和三奶奶说完话,回到家也不能歇,把桶刷洗干净,把早上滤下来的豆渣喂了鸡,里外里都要收拾利索了,不然的话这个天容易招苍蝇。拿出昨天买的粽叶泡上,剩下的粽叶不多了,既然粽子的生意能做文蓉就要考虑原料了,这就要到市里的批发市场才能行。
把弟弟妹妹的午饭做好放在锅里,文蓉又留了字条给他们,就又往市里的批发市场赶去。
安南市的批发市场在市中心的位置,市场很大,日用百货、烟酒糖茶、服装鞋帽在这里都可以买到,不过市场的商品都是中低档价位,一般来这里批发的大都是周边乡镇的小店主。文蓉对这个批发市场非常熟悉,上辈子她刚到市区的时候就在这里的一家摊位打工,后来批发市场整体搬迁重建的时候,她才离开,去摆摊做了小吃生意。
文蓉进了市场就从第一道街开始慢慢逛了起来,第一道街经营的主要是衣服鞋帽,这些摊位她都很熟悉,虽然商品没有后世那么琳琅满目,却也已经很丰富了。毕竟主要是经营批发业务的所以这个市场卖的衣服都是一些简单的款式。女式的有人造棉的裙子、白色的短袖衬衫、还有现在特别流行的黑色一步裙;男式的衣服就主要是各种汗衫。
鞋子就更简单了大都是文蓉脚上穿的这种塑料凉鞋,颜色倒是多,红绿黄蓝都有,文蓉看着那颜色艳的都有些辣眼睛,也有几个摊位卖的是时髦一些的高跟凉鞋,但面料都是人造革的。
在卖包的摊位前,文蓉买了一个腰包这样挂在身上她卖东西找钱也方便。九十年代初的市场上还有一种生意火爆,就是卖布。这时候人们自己做衣服穿的还占多数,夏季里人造棉、腈纶的面料很是好卖,布店里各种碎花布挂满了整面墙。
第二道街都是家用百货,各式各样的搪瓷盆、塑料盆、暖水壶摆满了整个街道。文蓉在这里也买了一个塑料的大杯子,被叫做太空杯的那一种。第三、四道街批发的都是学习用品还有一些儿童玩具,小零食等……在这两条街进货的大都是学校附近的小卖部,文蓉也选了一些笔记本、圆珠笔等几种学习用品,这是最近她们姐弟三个最大的一笔开销。
文蓉在批发市场逛了一圈,其实也是想要找找看有什么适合暑假做的生意,可是即使重活了一遭她也不是有生意头脑的,她最擅长的还是小吃生意,既然暂时想不到别的出路,文蓉觉得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她擅长的东西好了。
粽叶和蜜枣都在最后一道街,这道街主营干货、调味品以及一些方便面等小食品,今天已经是五月初三了,买粽叶的人特别多,文蓉并没有往那些摊子前挤,她顺着记忆在找一家摊位。
上一世时,她初到市区就是在这里打工,摊子的老板叫周娜,文蓉一直称她周姐。周姐人特别热情爽利,是文蓉上一世最感激的一个人。文蓉跟着她干了两年,处的久了文蓉家的情况她就知道了,周姐虽然同情文蓉的姐弟的遭遇,可是却不单单只是嘴上怜悯一下,周姐指出文蓉处事软弱不足的地方,教给她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后来批发市场拆迁,文蓉去做小吃生意也是周姐帮她找摊位,打点一切,包括妹妹的事能解决,也多亏了周姐在一边帮忙出谋划策。
周姐的摊位还在老地方,不过现在还只有一间店面,文蓉跟着周姐打工时,她的店面已经扩大到了三间,是批发市场最大的调料摊位了。周姐正在忙前忙后的招呼着顾客,文蓉在旁边站着看她忙碌。
现在的周姐还不到30岁,眉眼弯弯的,和人说话总是带着笑,穿一身白底碎花的连衣裙,头发烫了小花卷,梳着高马尾。文蓉记得听周姐说过她的丈夫是机关的科员,周姐原来是市里一家毛纺厂的职工,后来单位效益不好周姐就下海经商,在批发市场做起了生意。
“一共是十一块五毛钱,你给十一就行了”周娜收了钱,一脸笑意的送走一个老顾客,就见摊子前站着一个小姑娘正呆呆的看着她忙碌。周娜没有多想,以为是小姑娘脸皮薄不好意思开口,就走过去招呼道:“小姑娘,看看要买点什么?”
“周……”文蓉见了周姐很是激动一张嘴就差点喊出来,幸好周娜没有听清楚,文蓉慌得改口“老板,我想批发点粽叶和蜜枣。”
“你要多少,你看看我这的粽叶有好几种,蜜枣个头也大,你尝尝特别甜,包粽子最好了。”周娜做生意很是热情,对每个顾客无论买多买少她都一样周到,不像有的摊位只对量大的批发商服务热情,量小的就爱答不理。
文蓉跟着周姐进了店里,虽然店面不大可是货品却真不少,整个店面一分为二,中间只留很窄的过道,左边是干货有粽叶、蜜枣、木耳、银耳、粉丝、腐竹等都装在麻袋里堆在地上;右面靠墙摆了一个三层的货架,货架上满满的摆着各种调味品,地上也堆着几个袋子,装着花椒、干辣椒等各式调料。
“不行,”文蓉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你俩还得上学呢,我卖完豆腐脑时间就不早了,你俩跟着去上学就迟到了”。
文静也想去,也来和大姐磨叽:“大姐,你就让我们去吧,现在都是复习,早晨去晚一会,老师不会说什么的。”
文蓉不同意,文俊和文静拦住三轮车前面也不走,就这么倔着和大姐僵持着,文蓉听着堂屋的钟敲了一下已经五点半了,想了想说道:“你俩想去也行,带着书包去,你俩跟我转完大沙河村就回来去学校。”
文俊和文静一听姐姐同意了,立刻高兴地跑回屋去拿书包了,文蓉又检查了一遍三轮车上的东西,也进屋拿了爸爸以前卖豆腐用的黑色皮包,装了一些零钱预备找零用,一切都收拾妥当了姐弟三个推着三轮车出了门。
文蓉推着车子才出了门,就见三爷爷家的大门敞开着,老爷子站在大门旁正等着他们,姐弟几个赶忙打招呼“三爷爷”,三爷爷笑眯眯地应着,向前走了几步,来到三轮车旁说道:“都准备好了,我看看……”
文俊忙着给三爷爷介绍:“三爷爷,我们做了豆腐脑,还包了粽子,你看看这粽子包得可好看了。”三爷爷看着三轮车上的东西意外极了,没有想到姐弟几个能准备的这样齐整,毕竟他们没有做过生意。
“不错,是个做生意的样子,这东西卖相也好……”爷几个正说着话,三奶奶端着两个碗也出来了“怎么你们姐仨都去卖早点呀?”
“文静和文俊非要跟着,一会该上学的时候他们直接去学校,三奶奶我给你们打两碗豆腐脑,今天我加的调料全,味道肯定比昨天还好吃”文蓉边说边掀开桶盖。
“行,盛两碗”三奶奶说着把碗递给文蓉,看她熟练的用铲子把豆腐脑都铲到碗里,又浇上一勺卤水豆子,撒上虾皮、韭菜花、香菜、辣椒油最后再滴上两滴香油。三奶奶接过碗说道:“文蓉这架势不比遛乡卖油条的那个刘强差,像个买卖人,那锅里还有粽子是吧,也给我拿两个,一共多少钱,文俊你算算。”
文蓉一听就急了:“三奶奶,你说什么呢,我们虽然卖早点,可是您和我三爷爷吃两个也要提钱,我们成什么人了。”
三奶奶却不急:“平常我和你三爷爷吃肯定不给你们钱,我孙子孙女孝敬我们的我们吃得高兴,可是今天不行,今天你们买卖开张,按说该放挂鞭炮的,可你们身上还戴着孝,这鞭炮不能放。你们年龄小不懂这些,我给你们开个张,第一份生意咱顺顺当当的,讨个好彩头,以后咱们就财源广进了。”
一听三奶奶这么说,文蓉就没法和三奶奶辩驳了,三爷爷在一旁也说道:“听你三奶奶的,我们就买八毛钱的吧,八八大发”老爷子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钱递给文蓉:“来,接着……”
文蓉知道老两口的心意,老年人讲究的多,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为孩子考虑周全,也就没再推辞,她示意文俊接过钱又扯了一个塑料袋给三奶奶装了十个粽子递了过去,三奶奶一看文蓉装这么多赶忙往外拾:“你这孩子怎么装这么多呢,我和你三爷爷吃不了。”
文蓉按住老太太的手:“三奶奶,您别往外拿了,您和我三爷爷吃不了给我文瑞哥尝尝,您别推来推去的了,这天也不早了,我们得赶紧走了。”
三奶奶一听就不再坚持了,嘱咐姐弟三个:“路上慢点,别慌,收了钱都放好……”文蓉蹬上三轮车,让弟弟妹妹坐在车子两侧的挡板上,往前骑去。
文蓉家在村子的西南方,村子里每两排房子之间就有一条胡同,东西走向的,南北走向的没有规律,可宽一些的大马路只有两条,一条在村子的中央,宽阔的南北路,村委会,学校都在这条路旁。路北通到沙河桥东头,过了沙河桥就是大沙河村了。还有一条南北路在村子的最东面,这条路往南通到东山脚下,往北要拐个弯才到沙河桥。
文蓉准备从最东头的路出村,虽说村里人起得早,可是路上却也没几个人,文蓉扯着嗓子吆喝了两声:“豆腐脑,粽子”“豆腐脑,粽子”有几家敞着大门的,顿时就走出几个人,看是文蓉姐弟都挺纳闷:“蓉蓉,你们姐仨干嘛呢?”
文蓉停下车子搭话:“婶子,我们卖豆腐脑呢,还有煮好的粽子,你们尝尝。”几人凑到三轮车旁,文静打开桶盖给她们瞧上一眼,其中一个年轻些的,是文蓉远房的一个堂婶说道:“这豆腐脑看着还挺嫩的,蓉蓉这真是你们自己做的?怎么卖的。”
“婶子,真都是我做的,两毛钱一碗,还有粽子也是我自己包的,也是两毛钱一个”文蓉拿出一个粽子放在锅盖上给大家看。
“行,给我打两碗豆腐脑,再拿五个粽子”婶子说着话又冲院子里喊着闺女拿两个碗出来,旁边有几个人也回家去拿碗。
这时候农村的碗都是在市集上买的,家家的碗都差不多,大都是一种白色的粗瓷碗,文蓉接过碗给铲满,浇上调料,文静拿过袋子给装粽子,堂婶把钱递过来笑着夸赞道:“你们姐仨可真麻利,这才多大呀就能做买卖了,这豆腐脑做的看着不比镇上卖的差。”
文蓉让文俊找钱,又从锅里多捞了一个粽子给装上,堂婶忙按住不要,文蓉不理说道:“婶子,你别客气了,收你钱我就不好意思了,我们头天开张,只能给你优惠点,你吃着好以后再买,下次盛豆腐脑你拿个大点的碗我多给您装点。”
堂婶看又有人过来就没有作声接了过来,向新来的人帮忙介绍,一时姐弟几个分工合作又卖了四五份,人散去了文蓉继续往前走,经过村中央的南北路时文静纳闷:“姐,你怎么不从这走,这条路人多,咱们还能多卖几碗”。
刚才那一阵忙碌文静很是兴奋,第一次做生意,看着东西卖出去钱挣回来,文静恨不得一口气卖完。
第17章 生意红火
文蓉给妹妹解释:“这条路虽然人多,可都是咱们泉头村的老住户了,老一辈的人多,他们节省惯了,很少会买早点吃。咱们如果从这里经过,他们还会好奇问个不停,光和他们解释就需要半天,倒不如避着些走。”文俊和文静这才明白,原来卖东西还有这么些说法。
出村子前文蓉又卖了六碗豆腐脑和十个粽子,文蓉把售卖的重点都放在大沙河村。大沙河村里有许多人都在化肥厂干临时工,每月都能挣个二三百元钱。要是哪家有个在包装车间干活的,挣得就更多了,毕竟那个活计都是出大力的,挣得钱多,自然就舍得花。
文蓉进了村子就推着三轮车走,速度也放慢,文俊也和姐姐一起吆喝“豆腐脑、粽子……”
胡同里有人走出来看,见文蓉姐弟几个都很惊讶:“那几个小孩,是你们吆喝的吧,卖什么的?”
“大娘,是我们吆喝的,我们卖豆腐脑和粽子”文蓉看着位置不错就把车子停在路边,招呼周围的人:“豆腐脑都是自家磨得,粽子个头也大,大娘、婶子你们都来看看。”
生意人笑呵呵地到哪里都有人捧场,周围不少人围了过来:“你们几个小孩是哪庄的,家里大人呢?要你们大早上出来卖东西。”农村就是这样,对每一个进村子的陌生人都要刨根问底,可是却没有恶意。
“我们就是泉头村的,我们庄上的水甜,磨得这豆腐脑好吃极了,大娘你们盛两碗尝尝。”文蓉避而不谈家里人的话题。
最先搭话的那个大娘却不依不饶:“泉头村的,我咋不认得你们几个呢?你爸是哪个?说说看我认得不?”
文蓉无法,只得说:“我爸原先是卖豆腐的,大娘你们可能都吃过我家的豆腐。”
文蓉这么一说,大娘激动坏了“哎哟,我的乖乖哟!你是广栎家的大妮子吧!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了,你得叫我大姑,你们咋出来卖豆腐脑了,你大爷和你叔他们怎么没管你们。”
文蓉也不知道这人是谁,只好按她说的称呼了一声大姑,又说道:“我们都不小了能自己养活自己,这做豆腐脑我就是跟我爸学的,包您好吃。”
大姑一听,忙跟着一起招呼“这是我娘家侄女,她爸做的豆腐吃了没有说孬的,这豆腐脑也差不了,大家都买碗尝尝。”一时就有人响应,文蓉姐弟也忙活开来,有人买了粽子,夸道:“这粽子包得个头还不小呢!这快到端午了,买两个提前尝尝。”
文蓉赶忙推销:“婶子,我用的都是好米,蜜枣也放了两个,你要是吃得好,端午也能提前在我这订好,我给您多包点。”
年轻媳妇一听,立马觉得可行:“行啊,要是好吃端午节我家就不用自己包了,省得麻烦,再说我上一天班也没时间包。”周围的人听了,也纷纷跟着买两个尝尝。忙过这一波人潮,文蓉和旁边等着的大姑道谢:“大姑,我们再往村子里面转转,这一会功夫多亏您帮着宣传。”大姑很是热情:“没事,你们快去吧,下回有空来家里坐坐。”
姐弟三个推了车子往前走,走了有七八米,就听后面的人在议论他们“听说卖豆腐的两口子都走了,可苦了孩子了……”“谁说不是呢,这么小就跟他爸一样起早贪黑的磨豆子,”“他爸磨豆腐的手艺好,姐弟几个要是学会了靠着这个也能吃上饭……”文俊和文静听到这些,赚钱的喜悦顿时没了,姐弟两个都低着头不说话。
文蓉见两人情绪消沉了起来只好停下车子说道:“怎么了?别人议论几句就受不了了,卖豆腐脑又不丢人,咱们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有什么抬不起头的?”听大姐这么说文俊赶忙打起精神说道:“大姐,我没觉得丢人,就是心里有些不得劲。”
文蓉怎能不明白弟弟妹妹这微妙的心理:“想要别人不怜悯你,就要自己争气,活出个样来给别人瞧瞧,只要咱们争气,总有一天别人说起咱们会只有钦佩的。”
文静和文俊听大姐这么一说,心里也觉得舒服了许多,姐弟三个重新蹬上三轮车士气高昂的继续售卖剩下的豆腐脑。大沙河村是个大村子,全村有七八百户人家,文蓉姐弟转了一圈豆腐脑就已经卖出去一半了,粽子也只剩下三分之一了。出了大沙河村文蓉估摸着时间不早了,就让文俊和文静去学校,自己带着豆腐脑去了化肥厂那边。
安南化肥厂是个有着一千多工人的大厂,文蓉记得她重生之前这个厂子已经破产了,不过现在正是化肥厂效益最好的时候,这时候政府单位工资基本都在两三百元,可是化肥厂的职工月月都有奖金可拿,平均收入已经有一千元了,就是在厂子里干临时工的也能挣到两三百元。
化肥厂的宿舍区和厂区隔了一条水泥路,文蓉到宿舍区时就见门口的水泥路上排满了摊位,都是附近的村民在卖一些地里新鲜的蔬菜。还有几个早点摊位,卖的东西也不相同有蒸包、油条、煎包热闹不已。
文蓉来的有些晚了,只得在离大门远一些的地方找了一个位置,文蓉停好车子,旁边恰好是一个卖油条的摊位,摊主是两口子,男的正在往油锅里下油条,女的忙着收钱装油条。
文蓉刚把三轮车上的东西摆好就有人过来问:“这是卖什么的?”文蓉赶忙招呼客人“豆腐脑还有粽子,您来点尝尝。”
“好久没喝过豆腐脑了,你给我盛一碗吧。”文蓉一听赶忙拿起白瓷碗盛了一碗倒进他带来的搪瓷缸子里,又多铲了两铲子加进去这才开始放调料“吃辣椒吗?”安南这里的人都能吃辣,可是化肥厂里的工人全省各地的都有,口味也就不同。“少放点吧”,文蓉按照他的要求调好味道,把缸子递了过去又问道:“还有煮好的粽子您买个尝尝”“有粽子?行,拿两个吧。”
文蓉收了钱装进皮包了,就觉得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抬头一看是旁边卖油条的女摊主“你这小妮哪来的?这里不能摆,你往一边去去。”女人高高的颧骨一脸的凶相,冲着文蓉嫌弃的摆了摆手。
文蓉看了她一眼没有作声,继续招呼路过的行人:“豆腐脑、刚煮好的热粽子。”
女人见文蓉不理她,立马就恼了,她又伸手推了文蓉一下嘴里喊道:“你这小妮子聋了,没听见是吧,让你走,这里不能卖。”
文蓉可不怕她,上辈子她卖了十几年小吃,什么人没碰见过,抬手打落女人的手“你这话说的就没有道理了,这地方又不是你家的,我怎么就不能摆摊了,大家都是做小买卖的,和气生财,你这么大吵大闹的谁还敢来你家买东西。”
卖油条的女人就是张洼村的,她在化肥厂门口卖油条也有一年多了,也有不少回头客,刚才买豆腐脑的男人就经常在她家买油条,可今天却被抢了生意,她见文蓉面生的很,又是一个半大孩子,想着吓唬她两句就能撵的远远的,谁知文蓉却不怵她。听文蓉这么说她立马就炸了,大着嗓门又骂上了:“你个小妮子,人不大嘴还挺会说来,我说这不能摆就不能摆,你摆这挡我买卖了。”
女人这么一吵吵,就有几个逛街的路人看了过来,文蓉说话依旧不紧不慢:“我的摊子离着你的摊子有两米远呢,你就是再放一辆三轮车也放下了,我虽然今天头一天来卖早点,却也知道买卖好不好靠的是口味,顾客喜欢吃谁家的自然就会去谁家,谁也挡不了谁的买卖。这十里八乡的谁家离得都不远,敢出来摆摊做生意的自然是有依仗的,这一条街这么长,总不能只摆你一家的摊子。”
围在文蓉三轮车前看热闹的大都是化肥厂的职工和家属,自然看不过卖油条女人的粗俗样,见文蓉小小年纪说话不卑不亢,有理有据都在一边点头称赞,一时就有人附和文蓉:“小姑娘说得对,我今天就尝尝你这个豆腐脑味道怎么样……”文蓉赶忙笑眯眯地和顾客攀谈,盛豆腐脑、拿粽子、忙得有条不紊。
卖油条的女人黑着脸站在一旁,想不管不顾的骂上一阵又顾忌着买东西的这些工人,最后只得恶狠狠的瞪了文蓉一眼,回了自家的摊子,临走时嘴里还说着:“看你能猖狂几天!”文蓉不理她,忙过了这一波人潮才歇口气,一抬头就见一个胖乎乎的男人还站在三轮车前,背着手盯着文蓉的三轮车看,文蓉赶忙招呼道:“叔,来碗豆腐脑?”
男人看了文蓉两眼,开口却问道:“你是哪村的?这三轮车是你家的?”文蓉一愣,还是老实说道:“我是泉头村的,这三轮车是我爸的”。
男人一听,点了点头,问道:“你爸是卖豆腐的吧?”文蓉一听,就明白了这人可能认识自己父亲,也大方地承认:“是,我爸是泉头江家卖豆腐的。”
男人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叫我张叔吧,推着三轮车跟我走吧。”男人说完抬脚就往前走去,文蓉虽不知他让自己去哪,却直觉这人不会害自己,就赶忙推着三轮车跟上。
第18章 批发市场
张叔带着文蓉往前走了几步,一直到宿舍区的大门口停了下来,大门口有一间小屋子挂着一个木头牌子上面用红色的油漆写着‘门卫室’。
张叔冲着门卫室喊了一声:“老李”“哎”一个戴着花镜的老头从里面走出来“哟,张师傅什么事?”
张叔指着文蓉说道:“这孩子是我一个侄女,卖点豆腐脑,让她去院里边摆个摊。”
老李一听忙说道:“行,进去就是,我认得了。”
化肥厂的宿舍区大门朝东,大院中间有一条水泥路,水泥路两侧是食堂以及浴室、小卖部等便民的商店,每天早晚的时候也有人在路旁摆摊,可是能在这里摆摊的都是和厂里的领导有关系的。如果不是张叔,文蓉根本进不来,文蓉感激极了,赶忙道谢:“张叔,真是太谢谢您了。”
张叔不以为意地摆摆手道“不用,不是多大的事,我是厂里食堂的,你爸爸以前经常来给我们送豆腐,你爸三轮车上掉的那块漆还是撞到我们食堂的墙上蹭掉的。你是家里老大吧,以前听你爸说过。”
“是,张叔你叫我文蓉就行,还是得谢谢您能记着我们,”文蓉说着话就被张叔带到食堂的门口“你就在这卖就行了,这里人多,工人一般都是七点左右出来买早点,八点以后还有一波是下夜班的职工。”
除了说谢谢文蓉不知该怎么表达自己心里的感激,忽然想起来忙拿出了一个碗说道:“张叔,你尝尝我做的豆腐脑味道怎么样,您给提提意见。”张叔见文蓉说话间就已经往碗里装豆腐脑了,只好接过说:“行,我尝尝,你忙着吧,有事去食堂叫我一声就行。”
家属院里的生意自然比大门口要好,文蓉的豆腐脑本来剩的就不多了,也就半个小时就见了底,文蓉收拾好车子准备回家。到门口时,文蓉把留得四个粽子带给门卫室的老李,老李推辞着不要,文蓉劝到:“李爷爷,这是我卖剩下的,您别嫌弃,自己家包的又不费什么事,您尝尝味道,以后天天还得麻烦您。”话这么说老李只有笑呵呵地收下。
回家的路上,文蓉心情很是兴奋,第一天的生意这么好,让文蓉对姐弟三个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虽然一天挣得钱不多,可是踏出了这一步她相信这辈子她们三姐弟的命运一定会改变。
刚刚拐进胡同就看到三奶奶搬了一个马扎坐在门口在择韭菜,文蓉按了一下车铃喊道:“三奶奶,我回来了。”
三奶奶一听,忙把手里的韭菜放下,迎到文蓉跟前:“回来了,卖的怎么样?生意好不好呀?”
文蓉故意闷着头不说话,三奶奶一看文蓉的样子就安慰道:“没事,卖不完咱们自己吃,三奶奶最喜欢吃你调的豆腐脑。”
文蓉一听脸上的表情更为难了:“那怎么办呀,三奶奶我今天豆腐脑都卖完了,您老现在要吃,我去哪里弄呀?”
“没事,没事”三奶奶接着话茬要继续安慰文蓉,猛然间又意识到不对,掀开桶盖一看顿时乐了:“真卖完了!你个鬼妮子吓了我一跳!那粽子也卖完了!”
“都卖完了,一个都没剩下,三奶奶你看我厉害吧?”文蓉笑着凑到三奶奶跟前,一副求表扬的表情。
“厉害!我大孙女真是能干!”三奶奶夸这句也是真心实意的,她一早上就跟着提着心,唯恐文蓉的生意做不好,连去儿子家帮忙喂鸡都没去,就等着文蓉回来,这会见文蓉买卖做成了提着的心才算放下。
文蓉和三奶奶说完话,回到家也不能歇,把桶刷洗干净,把早上滤下来的豆渣喂了鸡,里外里都要收拾利索了,不然的话这个天容易招苍蝇。拿出昨天买的粽叶泡上,剩下的粽叶不多了,既然粽子的生意能做文蓉就要考虑原料了,这就要到市里的批发市场才能行。
把弟弟妹妹的午饭做好放在锅里,文蓉又留了字条给他们,就又往市里的批发市场赶去。
安南市的批发市场在市中心的位置,市场很大,日用百货、烟酒糖茶、服装鞋帽在这里都可以买到,不过市场的商品都是中低档价位,一般来这里批发的大都是周边乡镇的小店主。文蓉对这个批发市场非常熟悉,上辈子她刚到市区的时候就在这里的一家摊位打工,后来批发市场整体搬迁重建的时候,她才离开,去摆摊做了小吃生意。
文蓉进了市场就从第一道街开始慢慢逛了起来,第一道街经营的主要是衣服鞋帽,这些摊位她都很熟悉,虽然商品没有后世那么琳琅满目,却也已经很丰富了。毕竟主要是经营批发业务的所以这个市场卖的衣服都是一些简单的款式。女式的有人造棉的裙子、白色的短袖衬衫、还有现在特别流行的黑色一步裙;男式的衣服就主要是各种汗衫。
鞋子就更简单了大都是文蓉脚上穿的这种塑料凉鞋,颜色倒是多,红绿黄蓝都有,文蓉看着那颜色艳的都有些辣眼睛,也有几个摊位卖的是时髦一些的高跟凉鞋,但面料都是人造革的。
在卖包的摊位前,文蓉买了一个腰包这样挂在身上她卖东西找钱也方便。九十年代初的市场上还有一种生意火爆,就是卖布。这时候人们自己做衣服穿的还占多数,夏季里人造棉、腈纶的面料很是好卖,布店里各种碎花布挂满了整面墙。
第二道街都是家用百货,各式各样的搪瓷盆、塑料盆、暖水壶摆满了整个街道。文蓉在这里也买了一个塑料的大杯子,被叫做太空杯的那一种。第三、四道街批发的都是学习用品还有一些儿童玩具,小零食等……在这两条街进货的大都是学校附近的小卖部,文蓉也选了一些笔记本、圆珠笔等几种学习用品,这是最近她们姐弟三个最大的一笔开销。
文蓉在批发市场逛了一圈,其实也是想要找找看有什么适合暑假做的生意,可是即使重活了一遭她也不是有生意头脑的,她最擅长的还是小吃生意,既然暂时想不到别的出路,文蓉觉得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她擅长的东西好了。
粽叶和蜜枣都在最后一道街,这道街主营干货、调味品以及一些方便面等小食品,今天已经是五月初三了,买粽叶的人特别多,文蓉并没有往那些摊子前挤,她顺着记忆在找一家摊位。
上一世时,她初到市区就是在这里打工,摊子的老板叫周娜,文蓉一直称她周姐。周姐人特别热情爽利,是文蓉上一世最感激的一个人。文蓉跟着她干了两年,处的久了文蓉家的情况她就知道了,周姐虽然同情文蓉的姐弟的遭遇,可是却不单单只是嘴上怜悯一下,周姐指出文蓉处事软弱不足的地方,教给她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后来批发市场拆迁,文蓉去做小吃生意也是周姐帮她找摊位,打点一切,包括妹妹的事能解决,也多亏了周姐在一边帮忙出谋划策。
周姐的摊位还在老地方,不过现在还只有一间店面,文蓉跟着周姐打工时,她的店面已经扩大到了三间,是批发市场最大的调料摊位了。周姐正在忙前忙后的招呼着顾客,文蓉在旁边站着看她忙碌。
现在的周姐还不到30岁,眉眼弯弯的,和人说话总是带着笑,穿一身白底碎花的连衣裙,头发烫了小花卷,梳着高马尾。文蓉记得听周姐说过她的丈夫是机关的科员,周姐原来是市里一家毛纺厂的职工,后来单位效益不好周姐就下海经商,在批发市场做起了生意。
“一共是十一块五毛钱,你给十一就行了”周娜收了钱,一脸笑意的送走一个老顾客,就见摊子前站着一个小姑娘正呆呆的看着她忙碌。周娜没有多想,以为是小姑娘脸皮薄不好意思开口,就走过去招呼道:“小姑娘,看看要买点什么?”
“周……”文蓉见了周姐很是激动一张嘴就差点喊出来,幸好周娜没有听清楚,文蓉慌得改口“老板,我想批发点粽叶和蜜枣。”
“你要多少,你看看我这的粽叶有好几种,蜜枣个头也大,你尝尝特别甜,包粽子最好了。”周娜做生意很是热情,对每个顾客无论买多买少她都一样周到,不像有的摊位只对量大的批发商服务热情,量小的就爱答不理。
文蓉跟着周姐进了店里,虽然店面不大可是货品却真不少,整个店面一分为二,中间只留很窄的过道,左边是干货有粽叶、蜜枣、木耳、银耳、粉丝、腐竹等都装在麻袋里堆在地上;右面靠墙摆了一个三层的货架,货架上满满的摆着各种调味品,地上也堆着几个袋子,装着花椒、干辣椒等各式调料。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26563/49884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