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
推荐阅读:快穿:白月光又撕了炮灰剧本、魇运、道长,你居心不良啊(古言1v1H)、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临时夫妻(nph)、我网恋又翻车了(1v1 高h)、【崩铁乙女】总合集、蹂纸浆(1v1校园h)、纷争之心(nph,西幻)、社畜罢辽(NP)、
“自古官匪不两立,这示好可不能信。”
“当初咱们在这些官兵的手里可没少吃亏,咱们可不能再上当了。”
“招安这一招,十个里头九个是糊弄人的,多少好汉就是信了这些鬼话没的?咱们可不能上当。”
“老话怎么说来着?以史为鉴,啥啥啥的,这明摆着就不对啊。”
……
听听,连着以史为鉴都出来了,你说说,这些以为自己特聪明的马匪对着这莫名其妙,突如其来的示好会是啥态度,这会儿别说是招安了,他们就差没有浑身冒刺,认定这是下狠手的预兆,就已经很给面子了。所以啊,邱澄明这会儿那是相当的放松,最起码在近段时间里,他是不用担心这些马匪突然转换身份,给他们找麻烦了。
至于那个一心收编点人马的新来的家伙?第一步走成这样,即使他关系再怎么多,后台再怎么硬,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只怕一时半会儿是没招了,不说这马匪的事儿了,有了这么一出碰壁,当地的本土派,地头蛇,只怕也会骑上来,给他点颜色,让他知道知道这里到底是谁的地盘,谁当家。到时候光是衙门里头的内部纠葛,估计就足够牵扯他大半的精力。
事情进展顺利的邱澄明感觉自己这一趟真的是没白跑啊,看这出戏唱的,比说书的说的都精彩。与此同时,这一次的探查他还有了别的收获,比如说一些外界暂时还不知道的消息什么的。
台湾有革命人士公开剪辫子?这象征意义可不小啊。虽然说这时候,因为留学国外的人不少,跟着洋人当二鬼子的也多,造成了很有一部分人已经没了辫子这个东西。可这样的现象多半都盖上为了一层遮羞布,或是用留学在外,入乡随俗做借口,或是借着洋人混个视而不见,甚至有人专门做个带假辫子的帽子,来掩耳盗铃,大面上这辫子依然是正统,是主流,也是清政府的脸面。
可如今呢?这个大盖子就要揭开了,这风起云涌的时代啊……坐在村寨大门边不远处半山腰石头上的邱澄明,略带复杂的看着自己手里的那根辫子,一时也不知自己是个什么滋味。
“这是又怎么了,盯着这根辫子半天了,难不成还能看出油来?”
“我又不炒菜,看出油也没用。”
看到自家三叔一脸调侃的走过来,邱澄明哪还有什么心思去想那些有的没的?这会儿忙着说自家这边的事儿还来不及呢。
“叔,那几个伤员都好了?没什么缺胳膊断腿的吧。”
“放心,好着呢,说来也是咱们的福气了,到了这儿经历的也算是凶险了,嘿,愣是一个都没死,连个残废都没有,真是老君保佑。”
知道你是道士,可你也不用动不动的就把老君扯上吧。老君要是真有这么大的威力,怎么就没能让这全国的人都吃饱饭呢?怎么就没让这连着几年的大灾全消失呢?
邱澄明对此不怎么感冒,可到底也是接手了金手指的,对着这些神神道道的事儿,即使没什么信仰,可也充满了敬畏,所以这些话也就是自己心里想想,嘴巴上是怎么也不会说的。
“叔,我这回进城,听到不少消息,听说那东北面的鼠疫,死的人越发的多了,不过好在,有个什么大夫,挺有本事也挺有决断的,采用了什么措施,反正目前已经有了点控制,看样子,这灾祸再过一阵应该就能灭了。”
不想说老君的事儿,邱澄明自然而然的就开始转换话题,想要吸引三叔的注意力,那话匣子自然不能用这边显而易见的事儿,所以喽,县城的见识就被提了出来。
“都说天灾人祸,这世上近半的灾难都是人惹出来的,看看这一场鼠疫,唉,到底是咱们朝廷没本事,斗不过人家,不然都不用干别的,把这疫病丢回他们国家去,就能直接让他们认怂了。”
呵呵,您老厉害,这妥妥是成吉思汗的思路嘛,据说当年成吉思汗用这一招可是灭了人欧洲两千多万人口,害的欧洲皇帝都不敢洗澡呢。
“哦,对了,我还听说,朝廷新颁布了什么法律,嗯,好像说是什么第一部现代民主法律?我也没听全……”
“现代法律?这个我以前在外头走动的时候,也听人叨叨过。要我说,要说法,这东西洋人才懂了多少年?咱们春秋战国时期,那可就有了专门的学派了,若是没有法家,秦朝能一统六国?就是后来的汉朝,那廷尉什么的,不一样是法家的地盘?法律,那都是咱们老祖宗玩剩下的,这会儿倒是反过来学洋人,立什么法?大清就没律法了?从来都有,这国家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法,而是这法能不能严格实行,有多少人犯法无罪的?什么法律救国,这些言论太虚,不实际。”
邱澄明简直震惊了,从来不知道,自家这个满口老君的三叔居然还有这样的深刻见识,居然知道有法必依,违法必惩才是硬道理?还知道人家虚?那个再虚,有老君虚?
“干啥这么看我?难道三叔说的不对?别当三叔不懂,早年间替人顶罪,顶死的,我这都看的多了。见了这么些该死没死的,还能不知道这里头的道道?刀子割不到肉上,就不知道疼。没受过罪怎么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不说别的,光是斩白鹅,就让多少人心存侥幸?多少贪官污吏把受贿当寻常?看着吧,这什么律法,最终成为一张白纸都是好的,被人利用了翻过来牟利才是大问题呢。”
听到他这么说,邱澄明能说啥?难道说,叔啊,就你这见识,混到人革/命党里头,估计比那什么元老都有见识,到时候当个国家总理估计也能凑合了?
“叔,你这见识可真是……长见识了。”
“长见识的还不止这个,说说吧,是不是还听到什么厉害消息了?不然你小子不至于在这儿傻坐半天。”
“呵呵,我听说,南面有地方已经开始公开剪辫子了,所以……”
“剪辫子?几百年的辫子要剪了?是该剪了,咱们是汉人,纶巾长袍才是正统,披发左衽那是蛮夷,这么些年不伦不类的,也该到了回归正朔的时候了。只是可怜啊,天下大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一句话邱纯阳说的沉重无比,内里更是掺杂了无数的感慨。邱澄明侧头,忍不住看了又看,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家这个三叔,居然还是个民族主义人士?就他这想头,反清复明组织怎么就没吸收进去?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年头,因为国家疲弱,确实有不少人充当事后诸葛亮,说什么满清毁了中国,说若是汉唐遗风犹在该是如何如何。
只是这都只是图个口头痛快而已,祖宗风光本事,那都是祖宗的,和你有啥关系,你要真厉害,怎么就没有取满清而代之?你要早看出了不对,怎么就没有力挽狂澜?满清就是再不济,在错的厉害,人好歹也保持了数百年国家的统一,给了百姓安稳生活的土壤,也让这个国家领土一度扩张到了历史新高,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不小的本钱。三百年一轮回,早不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纠结人种问题就能解决的,是本身制度上缺陷太顽固造成的。
“叔,大乱将至,你说咱们……”
“该怎么着还怎么着,一时半会儿的,乱也乱不到这里,明哥儿啊,这地方选的好啊,偏僻的让大伙儿免了多少乱子。成了,忙你的去吧,听说最近来找你问那玉米事儿的人不少?好好教,多活一个是一个,积德行善啊。”
说话间,邱纯阳一个转身,快步的往道观走去,那背影,怎么看怎么沉重。或许他已经预见到了,那中华大地上的满目硝烟,战乱中的尸骸遍地……
第103章 德诚的盘算
外头的世界怎么变换, 对于这么一个处在偏远角落的山村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影响,这里的人们还在继续着他们的生活, 缓慢而坚定的向着他们心里的目标前进。
“德诚啊,又盘算啥呢?都忙乎了一天了, 也不早点歇着。”
山坳里大院子中的某个小间, 靠着墙边最暖和地方躺着的方奶奶翻了个身,就被另一头微弱的烛火给晃了眼, 瞧着墙上那隐隐晃动的身影,就知道这必然是自家儿子还没睡,在那里忙乎, 忙看了眼自家孙子, 瞧着没给惊醒,压低了声音询问起来。
这大院当初建的虽然粗糙, 可屋子却不少, 足有近三十间。因为来的六十来人总计也不过是二十家不到, 所以在度过了最初的阶段后,因为冬日漫长, 索性按照人家分了屋子,免得时日长了,大家过日子不方便。而德诚他们一家三口人少, 又是老弱占大半,所以特意分了个朝向不错, 屋子东西也齐全的屋子, 虽然不如有些人家能有个内外间什么的宽敞, 又只有一个炕,睡觉的时候也不怎么方便,可到底也算不错了,故而这日子过得还算是顺当。
只是,这到底不是正经的家,住的太紧凑了,没有了私人空间,看看,不过是盘点点东西,都能惊醒了老人,这确实不怎么方便。
“娘,吵着你了?没事儿,我这是在算钱呢,这不是开春就能起屋子了嘛。”
德诚人不错,脑子也活,挣钱也本事,可就一点不好,这人啊,总是喜欢什么事儿都闷心里,一个人琢磨,不爱和人说,不到办事儿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他都想到了些啥,有时候就容易让人觉得这人看不透。明明是个本分孩子,因为这,还总是容易让不熟悉的人以为心思深,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可你要说人不对?也不能这么说,他这也是逼出来的毛病,早年就没了爹,没了亲爹言传身教,他能问谁?和兄弟商量,相互拾遗补缺是唯一的法子。可后来大哥又突然没了,这些可不是连个商量的人都没了?一个人撑起一个家,又要养活娘,又要养活侄子,生活的压力太重,让他除了自己,那是谁都指望不上啊?他就是再有心和人商量又能和谁说?不时时琢磨又能这么办?时间长了,可不就习惯了闷着自己琢磨了嘛。
方奶奶对着自然也清楚的很,看着这样的儿子也实在是心疼,所以,自打自己这病好了些之后,就努力的想着分担一二,不说能出什么有用的主意吧,好歹能带着耳朵,让儿子心里松快松快,不至于憋出病来。
所以喽,一听是盘算起屋的事儿,立马就坐了起来,皱着眉头问到:
“可是钱不够?咱们这一路花销不算多,卖家当的钱应该还剩不少吧,这次你刚分的钱有多少?要不咱们把分的马肉卖了?再凑凑?”
他们家早年也不算差,也是个有点田地的富户,虽说称不上什么地主,可家里也攒下了二三十两的银子,可谁让时运不济呢,先是老头子病死,整的家里地都卖干净了,等着好容易重新有了起色,家里的两个儿子都寻到了新营生,日子过得松快起来,这天灾人祸的就又来了,大儿子儿媳一下子就去了两个,这家瞬间败落了。若不是二小子机灵,第一时间就把家里的瓶瓶罐罐的全卖了,换了银子带身上,带着他们一老一小的逃了出来,这会儿只怕一家子早就全没了,家底也一分都剩不下。
因为这,老太太如今对着这仅剩的儿子那是言听计从,只觉得这儿子福大命大本事大,这会儿就是德诚说天上的月亮是方的,老太太都能点头。所以一听说盘算盖房子的事儿,忙跟着出主意,生怕儿子的盘算不能成。看看,连着白天还乐呵呵的算计着怎么多吃些日子,给儿子孙子补身子的马肉都想贡献出来了。
“不用,娘,这回我这分的还成,虽说不是正面对敌的主力,可到底也算有功,分了有5两银子呢。加上咱们的底子,凑起来划拉个大院子,建上砖瓦房子都够了。只是……上回不是说了嘛,这大院子里的人家都想把房子建到村子里头去,这样一来,那地基就紧凑了些,估摸着会两三家挨着建,这么一来,不单地俭省,就是钱估算下来也省不少,最起码这垒墙的土砖什么的能省小半。”
说到建房子,德诚眼睛都在发光,经历了这么一场劫难,长时间的生死边缘盘旋,让如今的他对于重新拥有一个正紧的家,让全家仅剩的人丁重新获得安稳的生活,十分的渴望,甚至可以说的上急切。与此同时,因为这一场苦难,因为他这一路的行程,因为他走动当货郎的见识,让他整个人也变得越发的成熟和谨慎。毕竟这家里顶门立户的就剩下他一个人了,这个家再也折损不起任何一个,所以他想的越发的多,越发的周全起来。
“我估算了一下,这房子要这么建,确实挺不错,再不济这邻里住的近便了,有个事儿喊个人都方便,实在是不错。对了,娘,我盘算着,咱们到底是新来的,这里也不是城里,不好太出挑了,什么砖瓦的,有点招摇,所以……咱们索性学着村子里其他人家,用土胚裹砖就成,看着不怎么样,住起来一样暖和结实,看看,这屋子不就是?挺好的。还有屋顶,也不一定就要用瓦,木板铺上两层的泥草,也挺不错。”
“是不错。”
老太太索性做起了身,将被子往身上拉了拉,下意识的往边上的墙看了一眼,伸手摸了摸,感觉不比早先他们在城里的时候那院子差,甚至真细算,好像还厚实了好些。比最初他们在老家,老头子没死的时候,那乡下屋子还敞亮气派些呢,怎么能说差?自然是跟着点头的。
“既然都想好了,那你还算啥呢?”
“我这不是想着再买头牛嘛,咱们这开荒的地都说好了的,村子里没空隙,都要在这边外头烧荒,这么一来,从家里到地里,光是走路就要近半个时辰,这要到了秋收的时候可咋整?村子里虽说有牲口的不少,可借人牲口总是……还不如想法子自己买呢,有了这,我走货的时候也能用上,省力气不说,每次还能多装点货,多挣点。”
“那……那要不和人家合一起买?买头母牛,等着配了种,出钱少的再分小牛?”
“这大院里苦哈哈多,有点家底的少,好几个都准备只盖草棚子呢。也就是这次得了点钱,可这钱,他们多半也都是要投到房子上的,哪有买牛的?就是有这想头,一时半会儿的估计也未必会干,都是遭了灾的,没几个不想手里存几个活钱,以防万一的,看着吧,估计都还想着到时候借牲口呢。”
他既然在干这货郎的活,还带着大院子里的几个伙伴,那自然消息灵通,对各家的家底大致也有了点数,也正是因为知道合伙的可能性小,这才忍不住一个人盘算来盘算去的想法子。
“那,那可怎么办?”
老太太也不说那先不买,只是说怎么办,看看,这有多顺着儿子。好在这儿子确实也挺顶用的,不过是一会儿的功夫就有了法子。
“攒吧,我这货郎干的还成,每个月开销什么的能挣出来不说,多多少少的还能存下一点,等着开了春,在跟着村子里的人折腾点野菜什么的去卖,就是挣得再少,等着到了秋收的时候,估计也就成了。”
为了挣钱,他不知道打听了多少法子,这村子里卖野菜的事儿自然也听说了,为了这,还特意去了村子四周的山里看了看,确定了一下这草木的兴盛程度。不是他说,这地方那真是好的有点吓人。就是哪些深林密集的地方,他都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吗,大冬天的,破开了雪层,都能看到那树下没冻僵的根茎,这地方食物丰盛的,真是让人觉得眼红啊,也怪不得那些马匪总想来占了去。
“卖野菜?”
“嗯,这地方,或许是四面围山的关系,山上的草木比其他地方发芽早不说,连着长起来也快不少,听他们说,就和韭菜似的,一茬一茬的,就是木耳蘑菇的,也比其他地方多,去年他们就因为这,趁着城里菜蔬青黄不接的时候,挣了不少的钱。”
“那可真是福地了,德诚啊,咱们这是来对地方了,只要以后不再遇上那什么大水大旱兵灾人祸的,想来再也不用到处逃难了。”
老太太听到这里这么好,心下忍不住就是一酸,虽然说嘴里什么埋怨都没有,可心里却总觉得自家男人,自家大儿子,大儿媳妇死的冤。
“娘,会好的,人都说苦尽甘来,咱们这不是就到了转运的时候吗,不然能那么好?快病死的时候就遇上了真人?走投无路的时候就有个投奔?这里没有大河,住的又是山坡,以后水灾怎么也淹不到,村子里还有深井,旱灾也不怕,还有这么些山林子,来了兵祸也有躲藏的地方,再不济就是吃树叶子也比旁的地方能多顶几日呢。”
这话说的,合着你这想的后手不少啊!这么算计,是想着把周边都利用尽了?让人听了还不得笑话死了?没你这么能往死里扣算的。可你还别说啊,他这说的虽然不好听,可对这些早就经历了太多灾难的人来说,却分外的安心。看,老太太也笑了。
“可不是,这么一说,这地方好处不是一点两点,怎么算都是有活路的样子,不用愁再遇上什么大难了。”
安稳,安全,这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珍贵,只有失去过的人才能理解他们这样的心啊。
“儿啊,既然这里这么好,你也别太操心了,不是说过几日还要跟着去学套兔子吗,赶紧的多养养,到时候才好多学点本事。”
“唉,我知道了,不只是学本事,听他们说,要是顺利,还能弄好些皮子肉回来呢,娘到时候咱们就又有肉吃了,这马肉你也别算上算下的不舍得吃了啊。苦了这么些时候,不趁着冬日补补,身子太亏虚可不。”
“成,我听你的,还说我算计,这还不是和你学的?”
呵呵,当娘的和儿子学,这话说的……
第104章 成亲
邱澄明在这改朝换代的最后一个冬天过得那是相当的忙碌, 光是各处跑的路程加起来,就能走坏好几双鞋。再加上他自己潜意识的危机感作祟, 动不动就攒钱攒粮,折腾个不修, 这日子不忙, 那才是没天理。
而这样忙碌的好处当然也是显而易见的。先不说他来来去去的顺带挣了多少钱,(这个已经不用质疑了, 这家伙搂钱相当有一套。再不济也有系统兜底,他怕啥!)关键是,因为这样的走动, 他家老爹絮絮叨叨列出来的, 他们兄妹两个成亲的东西,那是已经基本全买周全了, 还是按照最场面的数量规模品种来算的。让家里的老头那是相当的长脸啊。
还有啊, 因为这一茬茬的事儿, 那山坳边的人和自家村子里的这些,如今熟悉的很, 少了不少隔阂生分,让他的工作那是顺当了不少。连着那划宅基地的事儿都好说话了。没了一开始那种排斥戒备。等着雪一点点的融化,山间嫩芽开始舒展, 那些外头的人一个个的搬进村子,他似乎都已经可以预见, 这个慢慢变大的村落未来的模样。
当然了, 除了这些忙碌的事儿之外, 邱澄明同学自己的终身大事儿也是他忙碌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去年就已经下定,媳妇一家就在附近的订婚男,被自家老爹推着,赶紧成亲自然是无可避免的。
屋子崭新,家具齐全,连着置办酒席的食材都不用愁,那还等什么?
“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
即使殷家如今就住在东面的山上,即使那家里头空的,连着这嫁闺女当天,要招待来客的碗碟都有大半是借的,可哪怕是给自己做脸呢,该有的排场,程序,那也一样不能少。毕竟是未来的族长夫人,硬撑也要撑起几分对吧。
从城里租来的轿子上扎上了红绸,专门请来的轿夫,喜乐,全福人,还有金三奶奶家一大家子,这个新娘子的舅家亲戚,热热闹闹的这么一凑。嘿,你还别说啊,那小小的蒙学馆似乎瞬间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就是那殷童生,也忍不住摒弃了往日的斯文讲究,一边抹着眼泪,看着孩子的舅妈,姥姥,一遍遍重复的叮嘱,一边生硬的,努力的和来的客人们打着招呼。
邱澄明来迎亲的时候其实整个人还有点萌呆,整个人好像还在做梦一样的感觉不真实。怎么说呢,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单身狗,他一直以为结婚什么的,离着太远太远。想想那些姑娘们对房子,车子,票子的需求。想想周围可选对象的人数,想想那些小三,小四造成的竞争人数……
一般没点家底,没点狠劲,基本轮不到。即使轮到了,等着结婚消耗了父母一辈子的积蓄好容易结婚之后,孩子的问题又立马上升到新的高危警戒线。若是再加上这年年攀升的离婚率……在这样的情况下,现代小年轻三四十岁还单身,那是在正常不过了,很多人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
作为曾经的不敢想中的一员,即使在到了这个世界没多久已经意识到了这方面的不同,还曾暗自得瑟,幻想自己那天也能来个小n环绕的待遇,可知道和经历绝对是两种不同的感受。
只有真的到了这一刻,看着那一身红衣,盖着盖头,被人搀扶着出来,小心的坐进了轿子里的人,他才意识到,他真的要成亲了,这个被迎回去的女人将成为他的妻,为他生儿育女,为他洗衣做饭,在这个离婚都属于特立独行的年代里,从此相依相伴一生。他在这个世界的牵绊越来越深,根越来越牢固了……
“明哥儿,别傻看了,赶紧的,走前头,把人带回家去啊。”
“可不是,不赶紧的带回家,磕头行礼,你这洞房还想不想有了。”
“哈哈,别看我们明哥儿能干的啥都会,啥都行,看看,到了这事儿上到底是露怯了吧,知道自己年纪小了吧,来赶紧的,先把人带回家,一会儿叔我好好教教你……”
“你个混球,这还要你教?那不还有族长呢嘛,他等着宝贝孙子等的眼睛都快红了,保证教的比谁都用心……”
都说新婚三天无大小,好容易待到个肆无忌惮的机会,那些往日因为辈分大,不好随意闹的家伙们那是彻底解放了,连着族长都敢编排上了,这胆子大的都快没边了。或许是作死的人太多,或许是那族长开玩笑太刺激,反正整个气氛那是越发的热烈起来。就是一边道观门口站着,准备一会儿跟着去宅子的邱纯阳也忍不住偷笑了半响。
即使精神有些恍惚,感觉有点不真实,可这也没能完全侵蚀了邱澄明的脑子,他耳朵可没聋,听到这些乱七八糟的打趣,下意识的眼睛就是那么一瞄,随即整个人也清醒了几分。微微垂头,嘴角露出了几许有些复杂的笑。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曾经视若寻常,从不重视的人身安全在这里犹若奢望。而当初以为难度大的需要耗尽力气的成家问题,在这贫瘠的地方反而实现的这么容易。一正一反,一饮一啄,真是奇怪的反转。
“当初咱们在这些官兵的手里可没少吃亏,咱们可不能再上当了。”
“招安这一招,十个里头九个是糊弄人的,多少好汉就是信了这些鬼话没的?咱们可不能上当。”
“老话怎么说来着?以史为鉴,啥啥啥的,这明摆着就不对啊。”
……
听听,连着以史为鉴都出来了,你说说,这些以为自己特聪明的马匪对着这莫名其妙,突如其来的示好会是啥态度,这会儿别说是招安了,他们就差没有浑身冒刺,认定这是下狠手的预兆,就已经很给面子了。所以啊,邱澄明这会儿那是相当的放松,最起码在近段时间里,他是不用担心这些马匪突然转换身份,给他们找麻烦了。
至于那个一心收编点人马的新来的家伙?第一步走成这样,即使他关系再怎么多,后台再怎么硬,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只怕一时半会儿是没招了,不说这马匪的事儿了,有了这么一出碰壁,当地的本土派,地头蛇,只怕也会骑上来,给他点颜色,让他知道知道这里到底是谁的地盘,谁当家。到时候光是衙门里头的内部纠葛,估计就足够牵扯他大半的精力。
事情进展顺利的邱澄明感觉自己这一趟真的是没白跑啊,看这出戏唱的,比说书的说的都精彩。与此同时,这一次的探查他还有了别的收获,比如说一些外界暂时还不知道的消息什么的。
台湾有革命人士公开剪辫子?这象征意义可不小啊。虽然说这时候,因为留学国外的人不少,跟着洋人当二鬼子的也多,造成了很有一部分人已经没了辫子这个东西。可这样的现象多半都盖上为了一层遮羞布,或是用留学在外,入乡随俗做借口,或是借着洋人混个视而不见,甚至有人专门做个带假辫子的帽子,来掩耳盗铃,大面上这辫子依然是正统,是主流,也是清政府的脸面。
可如今呢?这个大盖子就要揭开了,这风起云涌的时代啊……坐在村寨大门边不远处半山腰石头上的邱澄明,略带复杂的看着自己手里的那根辫子,一时也不知自己是个什么滋味。
“这是又怎么了,盯着这根辫子半天了,难不成还能看出油来?”
“我又不炒菜,看出油也没用。”
看到自家三叔一脸调侃的走过来,邱澄明哪还有什么心思去想那些有的没的?这会儿忙着说自家这边的事儿还来不及呢。
“叔,那几个伤员都好了?没什么缺胳膊断腿的吧。”
“放心,好着呢,说来也是咱们的福气了,到了这儿经历的也算是凶险了,嘿,愣是一个都没死,连个残废都没有,真是老君保佑。”
知道你是道士,可你也不用动不动的就把老君扯上吧。老君要是真有这么大的威力,怎么就没能让这全国的人都吃饱饭呢?怎么就没让这连着几年的大灾全消失呢?
邱澄明对此不怎么感冒,可到底也是接手了金手指的,对着这些神神道道的事儿,即使没什么信仰,可也充满了敬畏,所以这些话也就是自己心里想想,嘴巴上是怎么也不会说的。
“叔,我这回进城,听到不少消息,听说那东北面的鼠疫,死的人越发的多了,不过好在,有个什么大夫,挺有本事也挺有决断的,采用了什么措施,反正目前已经有了点控制,看样子,这灾祸再过一阵应该就能灭了。”
不想说老君的事儿,邱澄明自然而然的就开始转换话题,想要吸引三叔的注意力,那话匣子自然不能用这边显而易见的事儿,所以喽,县城的见识就被提了出来。
“都说天灾人祸,这世上近半的灾难都是人惹出来的,看看这一场鼠疫,唉,到底是咱们朝廷没本事,斗不过人家,不然都不用干别的,把这疫病丢回他们国家去,就能直接让他们认怂了。”
呵呵,您老厉害,这妥妥是成吉思汗的思路嘛,据说当年成吉思汗用这一招可是灭了人欧洲两千多万人口,害的欧洲皇帝都不敢洗澡呢。
“哦,对了,我还听说,朝廷新颁布了什么法律,嗯,好像说是什么第一部现代民主法律?我也没听全……”
“现代法律?这个我以前在外头走动的时候,也听人叨叨过。要我说,要说法,这东西洋人才懂了多少年?咱们春秋战国时期,那可就有了专门的学派了,若是没有法家,秦朝能一统六国?就是后来的汉朝,那廷尉什么的,不一样是法家的地盘?法律,那都是咱们老祖宗玩剩下的,这会儿倒是反过来学洋人,立什么法?大清就没律法了?从来都有,这国家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法,而是这法能不能严格实行,有多少人犯法无罪的?什么法律救国,这些言论太虚,不实际。”
邱澄明简直震惊了,从来不知道,自家这个满口老君的三叔居然还有这样的深刻见识,居然知道有法必依,违法必惩才是硬道理?还知道人家虚?那个再虚,有老君虚?
“干啥这么看我?难道三叔说的不对?别当三叔不懂,早年间替人顶罪,顶死的,我这都看的多了。见了这么些该死没死的,还能不知道这里头的道道?刀子割不到肉上,就不知道疼。没受过罪怎么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不说别的,光是斩白鹅,就让多少人心存侥幸?多少贪官污吏把受贿当寻常?看着吧,这什么律法,最终成为一张白纸都是好的,被人利用了翻过来牟利才是大问题呢。”
听到他这么说,邱澄明能说啥?难道说,叔啊,就你这见识,混到人革/命党里头,估计比那什么元老都有见识,到时候当个国家总理估计也能凑合了?
“叔,你这见识可真是……长见识了。”
“长见识的还不止这个,说说吧,是不是还听到什么厉害消息了?不然你小子不至于在这儿傻坐半天。”
“呵呵,我听说,南面有地方已经开始公开剪辫子了,所以……”
“剪辫子?几百年的辫子要剪了?是该剪了,咱们是汉人,纶巾长袍才是正统,披发左衽那是蛮夷,这么些年不伦不类的,也该到了回归正朔的时候了。只是可怜啊,天下大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一句话邱纯阳说的沉重无比,内里更是掺杂了无数的感慨。邱澄明侧头,忍不住看了又看,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家这个三叔,居然还是个民族主义人士?就他这想头,反清复明组织怎么就没吸收进去?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年头,因为国家疲弱,确实有不少人充当事后诸葛亮,说什么满清毁了中国,说若是汉唐遗风犹在该是如何如何。
只是这都只是图个口头痛快而已,祖宗风光本事,那都是祖宗的,和你有啥关系,你要真厉害,怎么就没有取满清而代之?你要早看出了不对,怎么就没有力挽狂澜?满清就是再不济,在错的厉害,人好歹也保持了数百年国家的统一,给了百姓安稳生活的土壤,也让这个国家领土一度扩张到了历史新高,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不小的本钱。三百年一轮回,早不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纠结人种问题就能解决的,是本身制度上缺陷太顽固造成的。
“叔,大乱将至,你说咱们……”
“该怎么着还怎么着,一时半会儿的,乱也乱不到这里,明哥儿啊,这地方选的好啊,偏僻的让大伙儿免了多少乱子。成了,忙你的去吧,听说最近来找你问那玉米事儿的人不少?好好教,多活一个是一个,积德行善啊。”
说话间,邱纯阳一个转身,快步的往道观走去,那背影,怎么看怎么沉重。或许他已经预见到了,那中华大地上的满目硝烟,战乱中的尸骸遍地……
第103章 德诚的盘算
外头的世界怎么变换, 对于这么一个处在偏远角落的山村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影响,这里的人们还在继续着他们的生活, 缓慢而坚定的向着他们心里的目标前进。
“德诚啊,又盘算啥呢?都忙乎了一天了, 也不早点歇着。”
山坳里大院子中的某个小间, 靠着墙边最暖和地方躺着的方奶奶翻了个身,就被另一头微弱的烛火给晃了眼, 瞧着墙上那隐隐晃动的身影,就知道这必然是自家儿子还没睡,在那里忙乎, 忙看了眼自家孙子, 瞧着没给惊醒,压低了声音询问起来。
这大院当初建的虽然粗糙, 可屋子却不少, 足有近三十间。因为来的六十来人总计也不过是二十家不到, 所以在度过了最初的阶段后,因为冬日漫长, 索性按照人家分了屋子,免得时日长了,大家过日子不方便。而德诚他们一家三口人少, 又是老弱占大半,所以特意分了个朝向不错, 屋子东西也齐全的屋子, 虽然不如有些人家能有个内外间什么的宽敞, 又只有一个炕,睡觉的时候也不怎么方便,可到底也算不错了,故而这日子过得还算是顺当。
只是,这到底不是正经的家,住的太紧凑了,没有了私人空间,看看,不过是盘点点东西,都能惊醒了老人,这确实不怎么方便。
“娘,吵着你了?没事儿,我这是在算钱呢,这不是开春就能起屋子了嘛。”
德诚人不错,脑子也活,挣钱也本事,可就一点不好,这人啊,总是喜欢什么事儿都闷心里,一个人琢磨,不爱和人说,不到办事儿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他都想到了些啥,有时候就容易让人觉得这人看不透。明明是个本分孩子,因为这,还总是容易让不熟悉的人以为心思深,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可你要说人不对?也不能这么说,他这也是逼出来的毛病,早年就没了爹,没了亲爹言传身教,他能问谁?和兄弟商量,相互拾遗补缺是唯一的法子。可后来大哥又突然没了,这些可不是连个商量的人都没了?一个人撑起一个家,又要养活娘,又要养活侄子,生活的压力太重,让他除了自己,那是谁都指望不上啊?他就是再有心和人商量又能和谁说?不时时琢磨又能这么办?时间长了,可不就习惯了闷着自己琢磨了嘛。
方奶奶对着自然也清楚的很,看着这样的儿子也实在是心疼,所以,自打自己这病好了些之后,就努力的想着分担一二,不说能出什么有用的主意吧,好歹能带着耳朵,让儿子心里松快松快,不至于憋出病来。
所以喽,一听是盘算起屋的事儿,立马就坐了起来,皱着眉头问到:
“可是钱不够?咱们这一路花销不算多,卖家当的钱应该还剩不少吧,这次你刚分的钱有多少?要不咱们把分的马肉卖了?再凑凑?”
他们家早年也不算差,也是个有点田地的富户,虽说称不上什么地主,可家里也攒下了二三十两的银子,可谁让时运不济呢,先是老头子病死,整的家里地都卖干净了,等着好容易重新有了起色,家里的两个儿子都寻到了新营生,日子过得松快起来,这天灾人祸的就又来了,大儿子儿媳一下子就去了两个,这家瞬间败落了。若不是二小子机灵,第一时间就把家里的瓶瓶罐罐的全卖了,换了银子带身上,带着他们一老一小的逃了出来,这会儿只怕一家子早就全没了,家底也一分都剩不下。
因为这,老太太如今对着这仅剩的儿子那是言听计从,只觉得这儿子福大命大本事大,这会儿就是德诚说天上的月亮是方的,老太太都能点头。所以一听说盘算盖房子的事儿,忙跟着出主意,生怕儿子的盘算不能成。看看,连着白天还乐呵呵的算计着怎么多吃些日子,给儿子孙子补身子的马肉都想贡献出来了。
“不用,娘,这回我这分的还成,虽说不是正面对敌的主力,可到底也算有功,分了有5两银子呢。加上咱们的底子,凑起来划拉个大院子,建上砖瓦房子都够了。只是……上回不是说了嘛,这大院子里的人家都想把房子建到村子里头去,这样一来,那地基就紧凑了些,估摸着会两三家挨着建,这么一来,不单地俭省,就是钱估算下来也省不少,最起码这垒墙的土砖什么的能省小半。”
说到建房子,德诚眼睛都在发光,经历了这么一场劫难,长时间的生死边缘盘旋,让如今的他对于重新拥有一个正紧的家,让全家仅剩的人丁重新获得安稳的生活,十分的渴望,甚至可以说的上急切。与此同时,因为这一场苦难,因为他这一路的行程,因为他走动当货郎的见识,让他整个人也变得越发的成熟和谨慎。毕竟这家里顶门立户的就剩下他一个人了,这个家再也折损不起任何一个,所以他想的越发的多,越发的周全起来。
“我估算了一下,这房子要这么建,确实挺不错,再不济这邻里住的近便了,有个事儿喊个人都方便,实在是不错。对了,娘,我盘算着,咱们到底是新来的,这里也不是城里,不好太出挑了,什么砖瓦的,有点招摇,所以……咱们索性学着村子里其他人家,用土胚裹砖就成,看着不怎么样,住起来一样暖和结实,看看,这屋子不就是?挺好的。还有屋顶,也不一定就要用瓦,木板铺上两层的泥草,也挺不错。”
“是不错。”
老太太索性做起了身,将被子往身上拉了拉,下意识的往边上的墙看了一眼,伸手摸了摸,感觉不比早先他们在城里的时候那院子差,甚至真细算,好像还厚实了好些。比最初他们在老家,老头子没死的时候,那乡下屋子还敞亮气派些呢,怎么能说差?自然是跟着点头的。
“既然都想好了,那你还算啥呢?”
“我这不是想着再买头牛嘛,咱们这开荒的地都说好了的,村子里没空隙,都要在这边外头烧荒,这么一来,从家里到地里,光是走路就要近半个时辰,这要到了秋收的时候可咋整?村子里虽说有牲口的不少,可借人牲口总是……还不如想法子自己买呢,有了这,我走货的时候也能用上,省力气不说,每次还能多装点货,多挣点。”
“那……那要不和人家合一起买?买头母牛,等着配了种,出钱少的再分小牛?”
“这大院里苦哈哈多,有点家底的少,好几个都准备只盖草棚子呢。也就是这次得了点钱,可这钱,他们多半也都是要投到房子上的,哪有买牛的?就是有这想头,一时半会儿的估计也未必会干,都是遭了灾的,没几个不想手里存几个活钱,以防万一的,看着吧,估计都还想着到时候借牲口呢。”
他既然在干这货郎的活,还带着大院子里的几个伙伴,那自然消息灵通,对各家的家底大致也有了点数,也正是因为知道合伙的可能性小,这才忍不住一个人盘算来盘算去的想法子。
“那,那可怎么办?”
老太太也不说那先不买,只是说怎么办,看看,这有多顺着儿子。好在这儿子确实也挺顶用的,不过是一会儿的功夫就有了法子。
“攒吧,我这货郎干的还成,每个月开销什么的能挣出来不说,多多少少的还能存下一点,等着开了春,在跟着村子里的人折腾点野菜什么的去卖,就是挣得再少,等着到了秋收的时候,估计也就成了。”
为了挣钱,他不知道打听了多少法子,这村子里卖野菜的事儿自然也听说了,为了这,还特意去了村子四周的山里看了看,确定了一下这草木的兴盛程度。不是他说,这地方那真是好的有点吓人。就是哪些深林密集的地方,他都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吗,大冬天的,破开了雪层,都能看到那树下没冻僵的根茎,这地方食物丰盛的,真是让人觉得眼红啊,也怪不得那些马匪总想来占了去。
“卖野菜?”
“嗯,这地方,或许是四面围山的关系,山上的草木比其他地方发芽早不说,连着长起来也快不少,听他们说,就和韭菜似的,一茬一茬的,就是木耳蘑菇的,也比其他地方多,去年他们就因为这,趁着城里菜蔬青黄不接的时候,挣了不少的钱。”
“那可真是福地了,德诚啊,咱们这是来对地方了,只要以后不再遇上那什么大水大旱兵灾人祸的,想来再也不用到处逃难了。”
老太太听到这里这么好,心下忍不住就是一酸,虽然说嘴里什么埋怨都没有,可心里却总觉得自家男人,自家大儿子,大儿媳妇死的冤。
“娘,会好的,人都说苦尽甘来,咱们这不是就到了转运的时候吗,不然能那么好?快病死的时候就遇上了真人?走投无路的时候就有个投奔?这里没有大河,住的又是山坡,以后水灾怎么也淹不到,村子里还有深井,旱灾也不怕,还有这么些山林子,来了兵祸也有躲藏的地方,再不济就是吃树叶子也比旁的地方能多顶几日呢。”
这话说的,合着你这想的后手不少啊!这么算计,是想着把周边都利用尽了?让人听了还不得笑话死了?没你这么能往死里扣算的。可你还别说啊,他这说的虽然不好听,可对这些早就经历了太多灾难的人来说,却分外的安心。看,老太太也笑了。
“可不是,这么一说,这地方好处不是一点两点,怎么算都是有活路的样子,不用愁再遇上什么大难了。”
安稳,安全,这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珍贵,只有失去过的人才能理解他们这样的心啊。
“儿啊,既然这里这么好,你也别太操心了,不是说过几日还要跟着去学套兔子吗,赶紧的多养养,到时候才好多学点本事。”
“唉,我知道了,不只是学本事,听他们说,要是顺利,还能弄好些皮子肉回来呢,娘到时候咱们就又有肉吃了,这马肉你也别算上算下的不舍得吃了啊。苦了这么些时候,不趁着冬日补补,身子太亏虚可不。”
“成,我听你的,还说我算计,这还不是和你学的?”
呵呵,当娘的和儿子学,这话说的……
第104章 成亲
邱澄明在这改朝换代的最后一个冬天过得那是相当的忙碌, 光是各处跑的路程加起来,就能走坏好几双鞋。再加上他自己潜意识的危机感作祟, 动不动就攒钱攒粮,折腾个不修, 这日子不忙, 那才是没天理。
而这样忙碌的好处当然也是显而易见的。先不说他来来去去的顺带挣了多少钱,(这个已经不用质疑了, 这家伙搂钱相当有一套。再不济也有系统兜底,他怕啥!)关键是,因为这样的走动, 他家老爹絮絮叨叨列出来的, 他们兄妹两个成亲的东西,那是已经基本全买周全了, 还是按照最场面的数量规模品种来算的。让家里的老头那是相当的长脸啊。
还有啊, 因为这一茬茬的事儿, 那山坳边的人和自家村子里的这些,如今熟悉的很, 少了不少隔阂生分,让他的工作那是顺当了不少。连着那划宅基地的事儿都好说话了。没了一开始那种排斥戒备。等着雪一点点的融化,山间嫩芽开始舒展, 那些外头的人一个个的搬进村子,他似乎都已经可以预见, 这个慢慢变大的村落未来的模样。
当然了, 除了这些忙碌的事儿之外, 邱澄明同学自己的终身大事儿也是他忙碌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去年就已经下定,媳妇一家就在附近的订婚男,被自家老爹推着,赶紧成亲自然是无可避免的。
屋子崭新,家具齐全,连着置办酒席的食材都不用愁,那还等什么?
“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
即使殷家如今就住在东面的山上,即使那家里头空的,连着这嫁闺女当天,要招待来客的碗碟都有大半是借的,可哪怕是给自己做脸呢,该有的排场,程序,那也一样不能少。毕竟是未来的族长夫人,硬撑也要撑起几分对吧。
从城里租来的轿子上扎上了红绸,专门请来的轿夫,喜乐,全福人,还有金三奶奶家一大家子,这个新娘子的舅家亲戚,热热闹闹的这么一凑。嘿,你还别说啊,那小小的蒙学馆似乎瞬间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就是那殷童生,也忍不住摒弃了往日的斯文讲究,一边抹着眼泪,看着孩子的舅妈,姥姥,一遍遍重复的叮嘱,一边生硬的,努力的和来的客人们打着招呼。
邱澄明来迎亲的时候其实整个人还有点萌呆,整个人好像还在做梦一样的感觉不真实。怎么说呢,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单身狗,他一直以为结婚什么的,离着太远太远。想想那些姑娘们对房子,车子,票子的需求。想想周围可选对象的人数,想想那些小三,小四造成的竞争人数……
一般没点家底,没点狠劲,基本轮不到。即使轮到了,等着结婚消耗了父母一辈子的积蓄好容易结婚之后,孩子的问题又立马上升到新的高危警戒线。若是再加上这年年攀升的离婚率……在这样的情况下,现代小年轻三四十岁还单身,那是在正常不过了,很多人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
作为曾经的不敢想中的一员,即使在到了这个世界没多久已经意识到了这方面的不同,还曾暗自得瑟,幻想自己那天也能来个小n环绕的待遇,可知道和经历绝对是两种不同的感受。
只有真的到了这一刻,看着那一身红衣,盖着盖头,被人搀扶着出来,小心的坐进了轿子里的人,他才意识到,他真的要成亲了,这个被迎回去的女人将成为他的妻,为他生儿育女,为他洗衣做饭,在这个离婚都属于特立独行的年代里,从此相依相伴一生。他在这个世界的牵绊越来越深,根越来越牢固了……
“明哥儿,别傻看了,赶紧的,走前头,把人带回家去啊。”
“可不是,不赶紧的带回家,磕头行礼,你这洞房还想不想有了。”
“哈哈,别看我们明哥儿能干的啥都会,啥都行,看看,到了这事儿上到底是露怯了吧,知道自己年纪小了吧,来赶紧的,先把人带回家,一会儿叔我好好教教你……”
“你个混球,这还要你教?那不还有族长呢嘛,他等着宝贝孙子等的眼睛都快红了,保证教的比谁都用心……”
都说新婚三天无大小,好容易待到个肆无忌惮的机会,那些往日因为辈分大,不好随意闹的家伙们那是彻底解放了,连着族长都敢编排上了,这胆子大的都快没边了。或许是作死的人太多,或许是那族长开玩笑太刺激,反正整个气氛那是越发的热烈起来。就是一边道观门口站着,准备一会儿跟着去宅子的邱纯阳也忍不住偷笑了半响。
即使精神有些恍惚,感觉有点不真实,可这也没能完全侵蚀了邱澄明的脑子,他耳朵可没聋,听到这些乱七八糟的打趣,下意识的眼睛就是那么一瞄,随即整个人也清醒了几分。微微垂头,嘴角露出了几许有些复杂的笑。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曾经视若寻常,从不重视的人身安全在这里犹若奢望。而当初以为难度大的需要耗尽力气的成家问题,在这贫瘠的地方反而实现的这么容易。一正一反,一饮一啄,真是奇怪的反转。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27223/51633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