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
推荐阅读:一级律师、花都狂龙、极品神医、末世最强觉醒、隋炀帝、血性、无限进化(无敌宝宝猪)、鬼话、宠妻成瘾、主宰苍穹、
之前看到的田地都连成大片,这里却是分割成小块,每一块上都种着一种不同的作物。
据越罗说,都是这几年来各地官员献上的良种。
官员们将这些种子送到京城,其实是要让皇帝品尝一番,与民同乐的同时也好知道他们的政绩。所以送上来的必定都是最好的良种,越罗索性留了一部分放在皇庄里试种,看看跟京城的种子有什么不同,又能否在这里也高产丰收。
其中有些水土不服,种下根本不生。还有些长势极差,看上去跟奏折里说的简直不是同一样作物。但最后还是有些在这里长得不错的品种。这几年,也种出了几样能在京城高产的作物。
除此之外,这里的土地上,还会进行一些别的试验。
除了种子之外,能够影响作物产量的,还有土地肥力。
按照老农们的经验,一块土地的肥力有限,若是年年耕种,收成往往有限。所以在某些地方,采用的是种一年歇一年的方法。但一半的土地空置着不免可惜,所以就出现了轮种,今年种花生,明年就种大豆,二者所需肥力不同,便可兼得。
后来又有人发现,种过豆类植物的土地,第二年作物总是长得更好些,于是推测豆类植物或许能增加土地肥力。
于是就出现了间种,在玉米高粱这样的高株作物中间加种一行豆科植物,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亩产量。
除此之外,人畜牛马的粪便也可以增加土地的肥力,枯枝败叶烧成的草木灰同样有此效果。
针对这些情况,越罗便让人研究怎么弄出更方便好用,最重要的是能普及的肥料。
人暂且不提,牛马吃的不过是普通的野草,那么直接使用野草甚至树叶来发酵肥料是否可行?如果使用具备特殊作用的豆类植物的植株来进行发酵,又是否能增加肥力?
这些杂七杂八的试验,估计也只有皇庄才有这样的底气和空闲去弄,目前也的确有了一些成效。
现在他们面前的这块土地上,作物就长得明显比旁边的好些。按照庄头的说法,要先在冬天将土地深耕,然后在地里铺上一层发酵的肥料,再将之掩埋。只多了这一道工序,种植过程中再多施几道肥,不管是作物生长速度还是植株大小、结子数量,都远胜之前。
听起来很麻烦,但如今的百姓为了能多一点收成,几乎一整年的时间都是耗在地里的。但很多人就算辛勤一年,用错了方法收成也还是一般。若这种肥料能推广出去,想来必定大有裨益。
“以你估算,一亩地能增产多少?”李定宸问庄头。
庄头虽然在贵人们面前有些拘谨,但对自己的经验却是非常自信的,略一沉吟,便道,“至少两成。”
李定宸这几年看的走着越来越多,对各种数据倒是烂熟于心,这会儿很快就估算起来。大秦一年的粮食产量,大概在八万万石左右,两成就是一千六百万石!
以每人每年消耗八石粮食来计算,足可养活二百万人!
这个数字,差不多是整个西京城人口的一倍。
而在去年李定宸裁军之后,如今大秦虽然号称仍旧有三百万军队,但真正能够参与作战的精锐部队,不足百万人。这些多出来的粮食,完全可以养活这些军队,支撑起一场战事。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需要上等田地加上良种再加上肥料,同时还要老天赏脸没有洪涝灾害。实际上的增产效果,能有一半就已经了不得了。
何况良种培育、推广都需要时间。如今交通不发达,政令也就难以畅通,真正要做到天下皆知、家家如此,估计就要两三年时间。
但好在李定宸并不着急,他可以等。三年五年,国库总能余下一部分钱粮,积攒起来也就足够了。
这么一想,他对这件事也积极起来。
从皇庄回来之后,李定宸就立刻下旨,命工部研发农具、水车等物。
这没头没尾的一道旨意,让朝臣们都有些摸不着头脑。这皇上之前才对军事兴致勃勃,怎么一转脸的功夫,注意力就转移到农事上来了?简直让人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担忧。
高兴的是小皇帝的心思总算从战争上转过来了,担忧的却是这样一来他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和掌控力越来越大,对一部分官员而言,可不是好消息。
但不管怎么说,这应该是好事。皇帝关心百姓吃不吃得饱,总比他总想着打仗要强。
再说李定宸一贯都是这种说风就是雨的性子,朝臣们都已经习惯了。这道旨意虽然来得突然,但并不影响他们依命行事。研究农具,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等到私底下一打听,知道今日帝后二人带着孩子去了皇庄一趟,大家也就自然而然的觉得找到了理由。
——李定宸给人的感觉一直就是这样,眼前看到什么,他自己感兴趣了,就会将精力投注在上面。
而李定宸现在,的确是兴致勃勃,正在研究各种农事相关的资料。只是他翻遍了库藏,才发现大秦根本没有一本相关的专业著作。前朝倒是有过几本,但其中许多内容都不合用,也不全面。
都说民生是第一等的大事,但整个大秦数万官员,近百万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还有无数在野才子,竟无一人写过相关书籍!
这个发现让李定宸很惊讶。
虽然他早就知道,对大部分的学子而言,考取功名才是最重要的。这些杂学科举又不考,他们当然也不会关注在意。毕竟官民有别,他们或许还会轻视大字不是一个的农人,又怎么会替他们着想?就算偶尔有人感兴趣,也只视之为小道。
所以除了钦天监每年都会往各州县发放的黄历之外,竟是再无能够指导百姓们如何耕种的书籍了。他们的经验,全都来自祖辈口口相传,来自自己生活中所得的经验。
以至于几百年前写出来的农书,如今仍旧合用。这数百年间,竟是毫无进境。
最后李定宸能够找到的资料,还是各地官员送上来的奏折。让下面识字的小太监们简单分类,将农事相关的挑选出来,结果更是令人震惊。
这一日早朝时,李定宸便命小太监们抬上来一口箱子,放在丹陛之下,打开给所有朝臣看。
“口口声声以农为本、民贵君轻、士农工商、民生最重……”他扫视着自己的臣子,“若不是这几日心血来潮,让下面的人整理本朝以来的奏折,朕还不会知道,太-祖皇帝立国至今一百七十年,几十万官员,上的折子能堆满几个大库房,与农事相关的,却只有这么些!诸卿再猜猜,从朕登基到现在的有几本?”
“一本都没有!”李定宸拂袖起身,“朕真是好奇得很,大秦四京十三路数百个州县,那么多亲民官究竟是怎么管理治下民生诸事的?”
一番斥责铿锵有力,令人无法反驳。朝臣们各个垂下头去,噤若寒蝉,许多人心里却都转着同一个念头。
陛下还是那个陛下,即便注意力从军事转到民生,发作起来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彪悍!
第91章 著书立说
其实对文人而言,著书立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大秦有数万官员,内阁员额却只得三人,就算加上六部重臣和御史中丞,也不过堪堪十人。出将入相、宰执天下的梦想实现的难度可想而知,写诗作文流传后世也是个不错的法子。
但即便是写诗作文,也要讲究风雅和格调。大多数文人耕读传家的耕,不过是家有无数田产罢了,耕作的事自有佃户和长工操心。
至于做官,因为大秦如今官吏分明的制度,州县衙门也比照朝廷六部分成六房,负责具体种种事务。而管理六房的,则是那些对当地情况更加熟悉的小吏。偶尔有需要官员自己决定的事,也完全可以倚重聘请的师爷,自己只要当个甩手掌柜就好。
所以就算是知州、知县这样的地方官员,号称“亲民官”,实际上大部分官员仍旧不通俗务,连地都没下过。连五谷都分不出,更遑论写出相关的文章?
这才是那么多奏折之中,却没几封提到农事的根本原因。
既是不愿,也是不能。
李定宸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但他仍旧在朝堂上发作了一次,却是要让下面的官员知道自己的态度。——皇帝重视农事的方式,跟所有人想的都不一样。
在态度摆出来之后,他便又像之前那样,要求所有官员上折子,写自己对农事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给朝廷的建议。
这个议题着实令人伤脑筋,见大部分朝臣都苦着脸,李定宸心里积着的那口气才稍微顺了些。
至于这些官员为了写奏折临时抱佛脚,翻书乃至招来自家负责耕种的佃户询问,他都不在意。他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人重视,至于重视的方式,急切之间倒不必太过在意。
但即便如此,最后送上来的奏折也还是令李定宸十分失望。
大部分奏折的内容非但不切实际、狗屁不通,更重要的是没有半点内容。幸而偌大个朝堂,倒也不是真的一个知农事的人都没有,总算有那么一部分看起来还算像样的。虽然内容没什么新意,但至少条理分明,提出的建议也都是可行的。
法不责众,写不出东西的人那么多,李定宸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处罚。但他可以赏赐写得好的。
一批批金银绢帛流水一般从宫中送出去,自然也让看到这一幕的官员们心中逐渐生出不同于以往的想法。也许他们还是看不起农事,但既然皇帝重视,他们也不吝于摆出重视的态度却学习。
而李定宸此刻,则正在跟几位部阁重臣商议,张贴皇榜在民间寻求精通农事的贤才,同时往各州县发文,要求各地选送经验丰富、擅长种地的老农入京。
朝中没几个知农事的臣子,甚至就是站在这里的几位,除了一两个有些外放经验,而且的确做了实事的,其他人在这上面同样一窍不通。所以李定宸的提议,他们根本没有底气反驳,十分顺利的通过了。
其实李定宸提的是后面这一条,因为他根本不相信能有多少精通种地的读书人。
但在大臣们的要求下,还是加上了第一条。虽然不抱希望,但若是真的有,李定宸也不介意重用他。
大概是因为心虚,这一回李定宸的要求,整个朝廷从上到下都十分配合。所以很快皇榜就张贴出去了,内阁发出的公文也正在快马加鞭送往各地。
不过事实证明,大秦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万万人之中,总有几个能人异士。即使大环境推崇经典而鄙薄俗务,但同样也有对这些事感兴趣,并且一直在进行研究的人。
皇榜张贴之后,李定宸就陆续招收到了几个人才。
其中有位姓刘的老大人,经历堪称传奇。他幼年丧父,是由寡母带大的,所以每天都要下地干活,只有早晚才能腾出一点空闲读书。就这样耽搁到了四十岁,才终于中了举人。
中举之后,同乡的官绅之家都送了银钱,又有百姓自愿带着土地来投,他不必操心俗务,苦心攻读,便中了进士。
可惜后来没什么官运,二十年的仕宦生涯,基本上都在做亲民官。而他因为自己的出身,跟普通官员不同,非常重视农事,甚至会跟百姓一起下地干活。
致仕之后,他回到家乡,因为自己名下有不少土地,所以就开始研究起如何增产丰收,而且颇有所得。
还有另一个人的出现,也非常出乎李定宸的预料。
这是一个罪臣。
世宗永初年间,他因为触怒皇帝,被罚去皇陵做守陵官。那个地方十分清苦,又有官兵守卫,连行动自由都被限制。按照这位李大人的说法,他是实在闲得发慌,不但将周围土地都开垦出来,弄了种子种上,还养了些鸡鸭,小日子过得相当悠然。
据说他还因此写了不少田园诗,在士林之中广为流传,俨然一副隐士做派。
除此之外,还有在边关屯过田的,灾荒年间作为亲民官需要重新安定民生的,安置过内附异族,教他们垦田开荒的……这些官员际遇都不怎么好,一直都不得志,平常也没人会想起他们,如今时来运转,一跃成了李定宸跟前的红人。
李定宸让李大人和刘大人牵头,将这些人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部门。至于是挂在户部名下,还是单列一部,暂时还没有决定。
户部尚书自然是不希望分散自己手中的权力,想将这个新部门纳入户部名下。但李定宸却担忧这样会对新部门形成掣肘,所以一时还没有做出决定。
而在他流露出这种态度之后,王霄便入宫求见了。
“王先生是来给户部说请的?”李定宸请他坐了,笑着询问道。不过他的语气很轻松,并不真的认为他会这么做。王霄一贯铁面无私,又怎么可能会为户部出面?
却没想到,王霄十分干脆的承认了。
“臣的确是为此事而来。”王霄站起身,拱手道,“既然设计农事,本就是户部管辖的范围,自然也该纳入户部。臣知道陛下的顾虑,但因兵部掣肘,便单设参谋部,因户部掣肘,便独立农部,长此以往,若陛下一意革新,岂不是六部要变作十二部?多出一倍的官员占着位置也就罢了,陛下是否想过,两套班子之间必定少不了彼此争斗,反倒是空耗时间和精力。”
李定宸脸上的笑意淡下去,神色也逐渐凝重起来。
必须承认,王霄抓住了重点。
李定宸是锐意革新的。他的改革之路,也绝不会就到这里为止。总是单独成立一个部门来负责新的事务,到底不是长久之计。甚至会如王霄所说,后患无穷。而他如果废了旧的六部成立新的,那简直是多此一举。
既然要改,那就该从根子上开始。想要避开矛盾所在,这想法到底太天真了。
李定宸本以为王霄会跟自己作对,就像上次他要改革军事时那样,给他挖坑设绊子,却没想到王霄竟是完全从他的角度出发,替他查缺补漏来了。
但这一次,他不会认为这是王霄的妥协和退让。
应该说,现在他做的事情,是符合王霄的要求的,所以他才没有跟自己对着干。这就是王霄,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并不会因为上位者的态度就做出改变。
李定宸不喜欢他,但也着实讨厌不起来。
他盯着王霄看了一会儿,才站起身,从桌案后走了出来,朝王霄躬身一礼,“王先生所言,朕受教了。”
这大概还是他第一次心平气和的采纳王霄的意见,而不是一听就跳起来,不管对不对都满心抵触。这态度也让王霄微微一怔,继而侧身避开了他的礼,“陛下圣裁于心,早晚能看清。臣不过是多些经验罢了,何敢受此大礼?”
第二日李定宸就在朝堂上宣布,在户部之下单设农科,负责天下田地种植养殖诸事。同时还明确了农科的责任范围:只负责推广良种和新式种植养殖方法,而不涉及税收。
新的农科成立之后的第一项差事,是到皇帝名下的各个皇庄考察观摩学习。
而在那里,还聚集着从天下各地选送上来的,经验最丰富的农人。而他们要做的,是完善皇庄本来就已经在进行的各种研究,然后著书立说,颁行天下,成为百姓们种植的指导书籍。同时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不断的修正补充他们所著的书籍。
从古至今,种子一直在改良,种植方法亦是,所以土地的产量也一直在不断增加。但是这种增加,是被动的,是在无数的经验积累之下逐渐发生的变化。
而现在,李定宸要让这种变化高速且可控。
据越罗说,都是这几年来各地官员献上的良种。
官员们将这些种子送到京城,其实是要让皇帝品尝一番,与民同乐的同时也好知道他们的政绩。所以送上来的必定都是最好的良种,越罗索性留了一部分放在皇庄里试种,看看跟京城的种子有什么不同,又能否在这里也高产丰收。
其中有些水土不服,种下根本不生。还有些长势极差,看上去跟奏折里说的简直不是同一样作物。但最后还是有些在这里长得不错的品种。这几年,也种出了几样能在京城高产的作物。
除此之外,这里的土地上,还会进行一些别的试验。
除了种子之外,能够影响作物产量的,还有土地肥力。
按照老农们的经验,一块土地的肥力有限,若是年年耕种,收成往往有限。所以在某些地方,采用的是种一年歇一年的方法。但一半的土地空置着不免可惜,所以就出现了轮种,今年种花生,明年就种大豆,二者所需肥力不同,便可兼得。
后来又有人发现,种过豆类植物的土地,第二年作物总是长得更好些,于是推测豆类植物或许能增加土地肥力。
于是就出现了间种,在玉米高粱这样的高株作物中间加种一行豆科植物,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亩产量。
除此之外,人畜牛马的粪便也可以增加土地的肥力,枯枝败叶烧成的草木灰同样有此效果。
针对这些情况,越罗便让人研究怎么弄出更方便好用,最重要的是能普及的肥料。
人暂且不提,牛马吃的不过是普通的野草,那么直接使用野草甚至树叶来发酵肥料是否可行?如果使用具备特殊作用的豆类植物的植株来进行发酵,又是否能增加肥力?
这些杂七杂八的试验,估计也只有皇庄才有这样的底气和空闲去弄,目前也的确有了一些成效。
现在他们面前的这块土地上,作物就长得明显比旁边的好些。按照庄头的说法,要先在冬天将土地深耕,然后在地里铺上一层发酵的肥料,再将之掩埋。只多了这一道工序,种植过程中再多施几道肥,不管是作物生长速度还是植株大小、结子数量,都远胜之前。
听起来很麻烦,但如今的百姓为了能多一点收成,几乎一整年的时间都是耗在地里的。但很多人就算辛勤一年,用错了方法收成也还是一般。若这种肥料能推广出去,想来必定大有裨益。
“以你估算,一亩地能增产多少?”李定宸问庄头。
庄头虽然在贵人们面前有些拘谨,但对自己的经验却是非常自信的,略一沉吟,便道,“至少两成。”
李定宸这几年看的走着越来越多,对各种数据倒是烂熟于心,这会儿很快就估算起来。大秦一年的粮食产量,大概在八万万石左右,两成就是一千六百万石!
以每人每年消耗八石粮食来计算,足可养活二百万人!
这个数字,差不多是整个西京城人口的一倍。
而在去年李定宸裁军之后,如今大秦虽然号称仍旧有三百万军队,但真正能够参与作战的精锐部队,不足百万人。这些多出来的粮食,完全可以养活这些军队,支撑起一场战事。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需要上等田地加上良种再加上肥料,同时还要老天赏脸没有洪涝灾害。实际上的增产效果,能有一半就已经了不得了。
何况良种培育、推广都需要时间。如今交通不发达,政令也就难以畅通,真正要做到天下皆知、家家如此,估计就要两三年时间。
但好在李定宸并不着急,他可以等。三年五年,国库总能余下一部分钱粮,积攒起来也就足够了。
这么一想,他对这件事也积极起来。
从皇庄回来之后,李定宸就立刻下旨,命工部研发农具、水车等物。
这没头没尾的一道旨意,让朝臣们都有些摸不着头脑。这皇上之前才对军事兴致勃勃,怎么一转脸的功夫,注意力就转移到农事上来了?简直让人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担忧。
高兴的是小皇帝的心思总算从战争上转过来了,担忧的却是这样一来他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和掌控力越来越大,对一部分官员而言,可不是好消息。
但不管怎么说,这应该是好事。皇帝关心百姓吃不吃得饱,总比他总想着打仗要强。
再说李定宸一贯都是这种说风就是雨的性子,朝臣们都已经习惯了。这道旨意虽然来得突然,但并不影响他们依命行事。研究农具,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等到私底下一打听,知道今日帝后二人带着孩子去了皇庄一趟,大家也就自然而然的觉得找到了理由。
——李定宸给人的感觉一直就是这样,眼前看到什么,他自己感兴趣了,就会将精力投注在上面。
而李定宸现在,的确是兴致勃勃,正在研究各种农事相关的资料。只是他翻遍了库藏,才发现大秦根本没有一本相关的专业著作。前朝倒是有过几本,但其中许多内容都不合用,也不全面。
都说民生是第一等的大事,但整个大秦数万官员,近百万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还有无数在野才子,竟无一人写过相关书籍!
这个发现让李定宸很惊讶。
虽然他早就知道,对大部分的学子而言,考取功名才是最重要的。这些杂学科举又不考,他们当然也不会关注在意。毕竟官民有别,他们或许还会轻视大字不是一个的农人,又怎么会替他们着想?就算偶尔有人感兴趣,也只视之为小道。
所以除了钦天监每年都会往各州县发放的黄历之外,竟是再无能够指导百姓们如何耕种的书籍了。他们的经验,全都来自祖辈口口相传,来自自己生活中所得的经验。
以至于几百年前写出来的农书,如今仍旧合用。这数百年间,竟是毫无进境。
最后李定宸能够找到的资料,还是各地官员送上来的奏折。让下面识字的小太监们简单分类,将农事相关的挑选出来,结果更是令人震惊。
这一日早朝时,李定宸便命小太监们抬上来一口箱子,放在丹陛之下,打开给所有朝臣看。
“口口声声以农为本、民贵君轻、士农工商、民生最重……”他扫视着自己的臣子,“若不是这几日心血来潮,让下面的人整理本朝以来的奏折,朕还不会知道,太-祖皇帝立国至今一百七十年,几十万官员,上的折子能堆满几个大库房,与农事相关的,却只有这么些!诸卿再猜猜,从朕登基到现在的有几本?”
“一本都没有!”李定宸拂袖起身,“朕真是好奇得很,大秦四京十三路数百个州县,那么多亲民官究竟是怎么管理治下民生诸事的?”
一番斥责铿锵有力,令人无法反驳。朝臣们各个垂下头去,噤若寒蝉,许多人心里却都转着同一个念头。
陛下还是那个陛下,即便注意力从军事转到民生,发作起来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彪悍!
第91章 著书立说
其实对文人而言,著书立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大秦有数万官员,内阁员额却只得三人,就算加上六部重臣和御史中丞,也不过堪堪十人。出将入相、宰执天下的梦想实现的难度可想而知,写诗作文流传后世也是个不错的法子。
但即便是写诗作文,也要讲究风雅和格调。大多数文人耕读传家的耕,不过是家有无数田产罢了,耕作的事自有佃户和长工操心。
至于做官,因为大秦如今官吏分明的制度,州县衙门也比照朝廷六部分成六房,负责具体种种事务。而管理六房的,则是那些对当地情况更加熟悉的小吏。偶尔有需要官员自己决定的事,也完全可以倚重聘请的师爷,自己只要当个甩手掌柜就好。
所以就算是知州、知县这样的地方官员,号称“亲民官”,实际上大部分官员仍旧不通俗务,连地都没下过。连五谷都分不出,更遑论写出相关的文章?
这才是那么多奏折之中,却没几封提到农事的根本原因。
既是不愿,也是不能。
李定宸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但他仍旧在朝堂上发作了一次,却是要让下面的官员知道自己的态度。——皇帝重视农事的方式,跟所有人想的都不一样。
在态度摆出来之后,他便又像之前那样,要求所有官员上折子,写自己对农事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给朝廷的建议。
这个议题着实令人伤脑筋,见大部分朝臣都苦着脸,李定宸心里积着的那口气才稍微顺了些。
至于这些官员为了写奏折临时抱佛脚,翻书乃至招来自家负责耕种的佃户询问,他都不在意。他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人重视,至于重视的方式,急切之间倒不必太过在意。
但即便如此,最后送上来的奏折也还是令李定宸十分失望。
大部分奏折的内容非但不切实际、狗屁不通,更重要的是没有半点内容。幸而偌大个朝堂,倒也不是真的一个知农事的人都没有,总算有那么一部分看起来还算像样的。虽然内容没什么新意,但至少条理分明,提出的建议也都是可行的。
法不责众,写不出东西的人那么多,李定宸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处罚。但他可以赏赐写得好的。
一批批金银绢帛流水一般从宫中送出去,自然也让看到这一幕的官员们心中逐渐生出不同于以往的想法。也许他们还是看不起农事,但既然皇帝重视,他们也不吝于摆出重视的态度却学习。
而李定宸此刻,则正在跟几位部阁重臣商议,张贴皇榜在民间寻求精通农事的贤才,同时往各州县发文,要求各地选送经验丰富、擅长种地的老农入京。
朝中没几个知农事的臣子,甚至就是站在这里的几位,除了一两个有些外放经验,而且的确做了实事的,其他人在这上面同样一窍不通。所以李定宸的提议,他们根本没有底气反驳,十分顺利的通过了。
其实李定宸提的是后面这一条,因为他根本不相信能有多少精通种地的读书人。
但在大臣们的要求下,还是加上了第一条。虽然不抱希望,但若是真的有,李定宸也不介意重用他。
大概是因为心虚,这一回李定宸的要求,整个朝廷从上到下都十分配合。所以很快皇榜就张贴出去了,内阁发出的公文也正在快马加鞭送往各地。
不过事实证明,大秦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万万人之中,总有几个能人异士。即使大环境推崇经典而鄙薄俗务,但同样也有对这些事感兴趣,并且一直在进行研究的人。
皇榜张贴之后,李定宸就陆续招收到了几个人才。
其中有位姓刘的老大人,经历堪称传奇。他幼年丧父,是由寡母带大的,所以每天都要下地干活,只有早晚才能腾出一点空闲读书。就这样耽搁到了四十岁,才终于中了举人。
中举之后,同乡的官绅之家都送了银钱,又有百姓自愿带着土地来投,他不必操心俗务,苦心攻读,便中了进士。
可惜后来没什么官运,二十年的仕宦生涯,基本上都在做亲民官。而他因为自己的出身,跟普通官员不同,非常重视农事,甚至会跟百姓一起下地干活。
致仕之后,他回到家乡,因为自己名下有不少土地,所以就开始研究起如何增产丰收,而且颇有所得。
还有另一个人的出现,也非常出乎李定宸的预料。
这是一个罪臣。
世宗永初年间,他因为触怒皇帝,被罚去皇陵做守陵官。那个地方十分清苦,又有官兵守卫,连行动自由都被限制。按照这位李大人的说法,他是实在闲得发慌,不但将周围土地都开垦出来,弄了种子种上,还养了些鸡鸭,小日子过得相当悠然。
据说他还因此写了不少田园诗,在士林之中广为流传,俨然一副隐士做派。
除此之外,还有在边关屯过田的,灾荒年间作为亲民官需要重新安定民生的,安置过内附异族,教他们垦田开荒的……这些官员际遇都不怎么好,一直都不得志,平常也没人会想起他们,如今时来运转,一跃成了李定宸跟前的红人。
李定宸让李大人和刘大人牵头,将这些人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部门。至于是挂在户部名下,还是单列一部,暂时还没有决定。
户部尚书自然是不希望分散自己手中的权力,想将这个新部门纳入户部名下。但李定宸却担忧这样会对新部门形成掣肘,所以一时还没有做出决定。
而在他流露出这种态度之后,王霄便入宫求见了。
“王先生是来给户部说请的?”李定宸请他坐了,笑着询问道。不过他的语气很轻松,并不真的认为他会这么做。王霄一贯铁面无私,又怎么可能会为户部出面?
却没想到,王霄十分干脆的承认了。
“臣的确是为此事而来。”王霄站起身,拱手道,“既然设计农事,本就是户部管辖的范围,自然也该纳入户部。臣知道陛下的顾虑,但因兵部掣肘,便单设参谋部,因户部掣肘,便独立农部,长此以往,若陛下一意革新,岂不是六部要变作十二部?多出一倍的官员占着位置也就罢了,陛下是否想过,两套班子之间必定少不了彼此争斗,反倒是空耗时间和精力。”
李定宸脸上的笑意淡下去,神色也逐渐凝重起来。
必须承认,王霄抓住了重点。
李定宸是锐意革新的。他的改革之路,也绝不会就到这里为止。总是单独成立一个部门来负责新的事务,到底不是长久之计。甚至会如王霄所说,后患无穷。而他如果废了旧的六部成立新的,那简直是多此一举。
既然要改,那就该从根子上开始。想要避开矛盾所在,这想法到底太天真了。
李定宸本以为王霄会跟自己作对,就像上次他要改革军事时那样,给他挖坑设绊子,却没想到王霄竟是完全从他的角度出发,替他查缺补漏来了。
但这一次,他不会认为这是王霄的妥协和退让。
应该说,现在他做的事情,是符合王霄的要求的,所以他才没有跟自己对着干。这就是王霄,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并不会因为上位者的态度就做出改变。
李定宸不喜欢他,但也着实讨厌不起来。
他盯着王霄看了一会儿,才站起身,从桌案后走了出来,朝王霄躬身一礼,“王先生所言,朕受教了。”
这大概还是他第一次心平气和的采纳王霄的意见,而不是一听就跳起来,不管对不对都满心抵触。这态度也让王霄微微一怔,继而侧身避开了他的礼,“陛下圣裁于心,早晚能看清。臣不过是多些经验罢了,何敢受此大礼?”
第二日李定宸就在朝堂上宣布,在户部之下单设农科,负责天下田地种植养殖诸事。同时还明确了农科的责任范围:只负责推广良种和新式种植养殖方法,而不涉及税收。
新的农科成立之后的第一项差事,是到皇帝名下的各个皇庄考察观摩学习。
而在那里,还聚集着从天下各地选送上来的,经验最丰富的农人。而他们要做的,是完善皇庄本来就已经在进行的各种研究,然后著书立说,颁行天下,成为百姓们种植的指导书籍。同时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不断的修正补充他们所著的书籍。
从古至今,种子一直在改良,种植方法亦是,所以土地的产量也一直在不断增加。但是这种增加,是被动的,是在无数的经验积累之下逐渐发生的变化。
而现在,李定宸要让这种变化高速且可控。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27307/51851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