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12.故人
推荐阅读: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脸盲怎么了,不脸盲轮得到你?(nph)、临时夫妻(nph)、绝对臣服姿态(女强制男h)、素女 (古言,1V1,高H)、不是哥哥也不是男妈妈(骨科)、不羡仙(快穿仙侠 古言 1v1 sc)、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年代婊】重生后又娇媚勾人(nph 插足)、《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
等天气再次转凉,正贞四年的秋天如期而至。去年此时,他们刚刚回到晋中,为了买房安家忙碌不堪,就连中秋节也没有过好。因此今年高媛便早早地打算了,好好地在家过个团圆节。最重要的是,青山书院也特意放了三天假,远处的学子虽然回不去,但近处的却可以回家团圆了。
柴文道和柴伐北一回家,检查范诚旭范诚阳读书的任务就自动移交给了他们俩。高媛趁机去了夜市,她现在不卖瓜了,转而卖花。晋中到了九月初才是菊花集中上市的季节,她还是提前一个月卖,占了这么个先机,加上她在空间里养的花没有病虫害,不担心风雨侵袭,花开得甚是艳丽多姿。有那些附庸风雅之人,还特地找她来买花呢,生意也很不错。
好马也要配好鞍,高媛深谙包装的重要性。别的花匠常用的粗瓦盆一律不用,全是清一色的红泥陶盆,配上各色菊花,在桌案上摆了,远远地就能吸引人的眼球。再加上头上竹竿挑的一溜儿气死风灯,简直就是夜市里最耀眼的存在。
高媛可有心眼儿了,各色菊花每天最多两盆,若还想多买,就得提前预定,还不能保证肯定能有。日子不长,她就在夜市上有了一定的名气。常来逛夜市的人都知道,夜市上有一个卖花的妇人,养的一手好花,就连那些比较稀罕的品种都有。她这一回秉持着闷声发大财的理念,也不跟人说自己姓甚名谁,别人不知她的名姓,便以花女称之。
高媛今日早早地就到了夜市,因为前天有一个大客户,一张口就要了几十盆各色菊花。高媛虽然有货,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约了今天交货。
几十盆菊花不是小数目,只能用马车送过去。高媛套了那辆没有车棚的破车,将菊花都摆在上面,招摇过市地去了夜市,一路上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算是个免费的广告。这一招很是好用,还没等到了夜市,就有人来问了。
高媛只说了自己在夜市的摊位所在,车上的菊花却是不卖的,说是已经有人定下了。须得人家挑剩下了才能往外卖,这是应有之义,问价的那个人却还想问问,到底是谁这么大手笔,一下子买了这么多花。
高媛笑道:“这个妇人哪里知道?只看那人气质非凡,倒像是个官老爷。”
问价的是个酒楼掌柜,一听这话倒笑了。官老爷好啊,不是同行就行。
他便豪放地道:“那大嫂帮在下留几盆好的,等在下收拾了店里的生意便去。”
高媛自然不会把送上门来的生意往外推,痛快应了,只赶了马车到夜市自己惯常摆摊的地方去。
她今日来的早,没想到客人来的也不晚。她这里刚把马卸下来,那边就已经赶了自家的车到了。
来的客人除了前日订货的那位官老爷之外,还有几个小厮来搬花。点了数目之后,见剩下的花也不错,干脆就全都包圆儿了。付钱也很痛快,给的都是官银,十几个亮闪闪的银元宝,高媛都已经一年没见成色这么好的银子了。
跟官府打交道就这一点好处,就算价格低一些也值了。高媛乐呵呵地把银子装到了荷包里,其实是偷渡进了空间。上百两的银子呢,可不能让贼给偷了去。一边看着那些小厮们搬花,一边心里嘀咕,有了这一笔生意,整个冬天是不用再出来了。今年她大手笔地繁育了几百盆菊花,如今已经卖了一小半出去。她的名声已经打了出去,来买花的人越来越多,用不了多少天,也就能把花卖完了。每个品种的菊花留下两棵就足够,将新育发的小苗剪成小段扦插了,一棵就能有四五棵。等扦插的菊花长起来再进行扦插,长成了就正好又是卖花的时候。这么一来,每年光卖菊花,就能有近千两银子的收入。加上初夏卖的西瓜,又是几百两银子。算起来每年也不过就是忙上两个月,收入就足以支撑一家子的所有开销,还能有些结余。没想到自己上辈子都没有达成的小资生活的目标,在这古代却实现了。自家这日子过的,真是舒坦。
真要比较起来,种花的性价比要比种菜种瓜还要更高一些,劳动程度也要轻一些。之所以卖花的人少,应该是种花的技术含量要比种菜种瓜更高一些罢了。
养花莳草是雅事,雅事要靠银子撑着。就算是在现代,奢侈品也要比生活必需品的利润高很多,更何况在这个阶级分明的封建社会了。
决定了,以后自家还是养花来卖好了。有空间在,自家的花要比别人家的品质高出许多,不拿来好好利用一番,真是暴殄天物。更何况养花总能跟文人雅事蹭上边,自家俩孩子可都是要科举的。若是以后俩孩子出人头地了,说起他们的长辈是靠卖西瓜养活孩子的,总不如靠卖花养活孩子更好听一些。
高媛喜滋滋地一门心思为以后的日子打算,却不知道正在搬花的小厮中,有一个正瞪大了眼睛,如见鬼一般看着她。
那小厮甚是机灵,只看了一会儿,便转移了视线,还特地看了看周围,一看大家都正忙着搬运花盆,打头的小吏也不断地嘱咐着大家动作要轻些根本没有注意到他,急忙收拾了心情,脸上的神色缓了缓,一副没事人一般跟着干活儿去了。
一边干活儿一边偶尔抬头看看高媛,只见她一脸开心地笑,也不怎么看自己这帮人如何干活儿,只在附近站着,眼睛放空,像是自己在想什么事情想入了迷,想的还是什么好事,要不然也不至于开心成这样。
这倒好,免得她认出自己来。
等菊花全都装上了车,小厮跟着去了贡院。等小吏把文书给看门的兵士看了,自己这些人才能拉了车进去。马早在卸马石那边就卸了下来,贡院马上就要进行院试,早就由兵士接管了门口。别说一般人了,就连原本的杂役也都被遣散回家,负责贡院内部杂事的全都变成了学政学官们的心腹下人。
据说这是因为多年前一位贡院的杂役利用出入便利,帮着一个作弊的考生传递答卷后的举措。在考试前后,贡院外头由兵士们管着,贡院里头的杂役就变成了学官们的心腹下人,每个人进来之前都是要查主家来历的。下人犯了错,就是主家犯了错。所以别看自己这伙人眼下干的都是杂役的事情,可要是放在平日,都是各位主家最信任的人。走在外面,一般人都是要高看一眼的。
院试正逢八月,自家老爷三年前被点了此地的学政,今年是最后一任了,考绩尤为重要。前两年都得了个优等,今年只要再得一个,回京叙职便是妥妥的升一等,所以老爷格外地看重这一科。下大力气研究考题不说,就连各处炭火蜡烛是否充足、厨下饭食是否得当这样的小事也尽数过问,务必要自己在任上的最后一次院试能尽善尽美。
无意中得知夜市上有菊花卖,特地派了人去买了来,只是为了在各处号房里摆上几盆,等那些考官批卷子累了,也能抬起头来赏赏花歇歇眼睛。
幸亏老爷有了这个想法,幸亏自己平日差事做得好,要不然自己怎么会被派到这个贡院里来,怎么会被派去买花,怎么会遇上柴娘子?
几年功夫,柴娘子外表并没有多大变化,谁知道自己一眼认出了她,她却是不认识自己了。
点墨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脸,自己这几年变化真有这么大?想当年自己十四岁,今年也不过就是二十岁。才六年的时间,怎么就不认识了呢?
点墨不知道,六年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若是放在成年人身上还看不大出来,可放在一个少年身上,真的是太长的光阴,足以让人看不出原本的模样来,更何况对于高媛来说,他不过是有过一面之缘的路人罢了。
他想了又想,还是决定跟老爷说一说今天的事情。自从北关的事情传来,老爷郁郁寡欢了许多天,至今听不得一个“范”字。若是把柴娘子的事情说了,好歹也能让自家老爷知道些当时的具体情形,哪怕是断了好友不是通敌叛国之人的念想呢,也比这么心心念念地惦记这个琢磨那个好。
马上就要院试,孙成斌这个学政可想而知地忙碌。饶是如此,在听到贴身小厮点墨的汇报时,整个人也惊住了。
“你说是谁?”他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消息。
“柴娘子,就是那个柴娘子。大康十二年夏天,咱们在北关城外遇到的那个砍柴的杂役柴娘子。咱们还坐了她的车,吃了她给的包子。老爷,您还记得不?”点墨把当年的事情说得很仔细,却打死也不说柴娘子的主家是谁来。
孙成斌愣愣地坐在椅子上,半晌才苦笑道:“怎么会不记得?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本官还记得当时对元亨说,定要赏她的。”
点墨缩了缩脖子,这可不是自己提的啊,是老爷自己想起来的。
“你果真没看错?”孙成斌再次确认。
点墨立刻道:“真没看错,就连那辆车都是原来的那辆。小的记得可清楚了,后车板那儿有个洞,正好能塞进一根手指头去。小的当年手贱,还在那洞边用指甲划了好几道,小的看了,那划痕还在呢。”
“北关城破,鞑子屠城几日,百中无一。元亨满门上下更是被屠戮殆尽,她居然还活着……”孙成斌闭了闭眼,“点墨,你说那个柴娘子在夜市卖花?”
“是呢,贡院里置办的菊花就是从她那里买的,比别人家的能提前一个月开呢,花也好……”
孙成斌抬手制止住了点墨的喋喋不休:“你可知道她家住何处?”
点墨摇头:“不知道,当时小的身上带着差事,不能随意行事。不过看柴娘子的样子,她在夜市卖花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找到她应该不难。”
“她当时可认出你来?”
“没有,那柴娘子光顾着数银子了,根本就没看小的。”
孙成斌当机立断:“贡院门一关,你也就出不去了。你明日一早便离开,务必把她的落脚处弄清楚了。等院试结束,再来说这事。”
点墨愣了愣:“那小的走了,老爷这里就没有人伺候了。”
孙成斌摇头:“不必你伺候,院试开考之后,你们这些杂役也只有圈在一处的份儿,还不如趁考题未出提前离开的好。”
点墨只好应了,到了第二天一大早便收拾了离开,不可避免地吸引了别人家的注意。孙成斌作为学政,是院试的最高负责人。别的学官见他把下人迁走,只当他是为了避嫌,便个个有样学样,竟也把自家下人迁走。这一无意之举居然以后便成了晋中府科举考试的定例,此乃后话不提。
但说被急匆匆点了差事的点墨,早早地从贡院出来,也不着急回家,先到晋水河边的夜市走了走。夜市,夜市,顾名思义,是晚上才开的。他这一大早赶去,除了一道瑟瑟河水,什么也没看到。
他倒也不气馁,晋水河边自有商铺,找了个离得近的进去,第一家就打探到了消息。
那是家卖烧饼的饭铺子,听他打听卖菊花的妇人,立刻笑道:“你这小哥儿甚会找人,就是换一家打听也不如我家知道得清楚。那位卖花的妇人每日卖了花之后,向来是在我家买些烧饼包子回去的。不但卖花,夏日里还卖西瓜呢,也是比别人家早一个来月,那西瓜甚好,又大又甜,每回一来便被那些酒楼饭庄给抢了去。我家若不是仗着便利,还抢不到呢……”
这位是个能说会道的,点墨听了一大堆,这才知道敢情这位柴娘子的名姓,并不为外人得知,别人见她菊花卖得好,也不过就是以“花女”称之。至于人家住在哪里,却是谁都不知道的了。
听完了对方的话,点墨莫名有一种骄傲感,原来自家知道的消息比这些人还要多出不少来。他也不挑明,谢了对方之后,又挑了夜市开市的时辰去了一趟,这回却没碰到人。无意之中抬头看到了圆晃晃的月亮,不觉暗骂做自己一声糊涂,正是中秋佳节,人家自然是在家团圆的。
点墨想得多,既然中秋节的时候在家,也就是柴娘子是有家人的。他当时没留意,也不知道人家到底有没有家人,家人是不是也在范府做工,更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从北关城逃出来的。众多问题在脑子里转啊转,只把满脑子都搅成了一团浆糊,却是什么也弄不清楚了。
趁着自家老爷还在贡院里出不来,点墨又掐着点儿去了几次,终于在第四天的晚上看到了出摊的高媛。
还是那辆破车,点墨悄没声地跟上去,再次确认了一番车后面的那个小洞,是柴娘子没错。
柴文道和柴伐北一回家,检查范诚旭范诚阳读书的任务就自动移交给了他们俩。高媛趁机去了夜市,她现在不卖瓜了,转而卖花。晋中到了九月初才是菊花集中上市的季节,她还是提前一个月卖,占了这么个先机,加上她在空间里养的花没有病虫害,不担心风雨侵袭,花开得甚是艳丽多姿。有那些附庸风雅之人,还特地找她来买花呢,生意也很不错。
好马也要配好鞍,高媛深谙包装的重要性。别的花匠常用的粗瓦盆一律不用,全是清一色的红泥陶盆,配上各色菊花,在桌案上摆了,远远地就能吸引人的眼球。再加上头上竹竿挑的一溜儿气死风灯,简直就是夜市里最耀眼的存在。
高媛可有心眼儿了,各色菊花每天最多两盆,若还想多买,就得提前预定,还不能保证肯定能有。日子不长,她就在夜市上有了一定的名气。常来逛夜市的人都知道,夜市上有一个卖花的妇人,养的一手好花,就连那些比较稀罕的品种都有。她这一回秉持着闷声发大财的理念,也不跟人说自己姓甚名谁,别人不知她的名姓,便以花女称之。
高媛今日早早地就到了夜市,因为前天有一个大客户,一张口就要了几十盆各色菊花。高媛虽然有货,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约了今天交货。
几十盆菊花不是小数目,只能用马车送过去。高媛套了那辆没有车棚的破车,将菊花都摆在上面,招摇过市地去了夜市,一路上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算是个免费的广告。这一招很是好用,还没等到了夜市,就有人来问了。
高媛只说了自己在夜市的摊位所在,车上的菊花却是不卖的,说是已经有人定下了。须得人家挑剩下了才能往外卖,这是应有之义,问价的那个人却还想问问,到底是谁这么大手笔,一下子买了这么多花。
高媛笑道:“这个妇人哪里知道?只看那人气质非凡,倒像是个官老爷。”
问价的是个酒楼掌柜,一听这话倒笑了。官老爷好啊,不是同行就行。
他便豪放地道:“那大嫂帮在下留几盆好的,等在下收拾了店里的生意便去。”
高媛自然不会把送上门来的生意往外推,痛快应了,只赶了马车到夜市自己惯常摆摊的地方去。
她今日来的早,没想到客人来的也不晚。她这里刚把马卸下来,那边就已经赶了自家的车到了。
来的客人除了前日订货的那位官老爷之外,还有几个小厮来搬花。点了数目之后,见剩下的花也不错,干脆就全都包圆儿了。付钱也很痛快,给的都是官银,十几个亮闪闪的银元宝,高媛都已经一年没见成色这么好的银子了。
跟官府打交道就这一点好处,就算价格低一些也值了。高媛乐呵呵地把银子装到了荷包里,其实是偷渡进了空间。上百两的银子呢,可不能让贼给偷了去。一边看着那些小厮们搬花,一边心里嘀咕,有了这一笔生意,整个冬天是不用再出来了。今年她大手笔地繁育了几百盆菊花,如今已经卖了一小半出去。她的名声已经打了出去,来买花的人越来越多,用不了多少天,也就能把花卖完了。每个品种的菊花留下两棵就足够,将新育发的小苗剪成小段扦插了,一棵就能有四五棵。等扦插的菊花长起来再进行扦插,长成了就正好又是卖花的时候。这么一来,每年光卖菊花,就能有近千两银子的收入。加上初夏卖的西瓜,又是几百两银子。算起来每年也不过就是忙上两个月,收入就足以支撑一家子的所有开销,还能有些结余。没想到自己上辈子都没有达成的小资生活的目标,在这古代却实现了。自家这日子过的,真是舒坦。
真要比较起来,种花的性价比要比种菜种瓜还要更高一些,劳动程度也要轻一些。之所以卖花的人少,应该是种花的技术含量要比种菜种瓜更高一些罢了。
养花莳草是雅事,雅事要靠银子撑着。就算是在现代,奢侈品也要比生活必需品的利润高很多,更何况在这个阶级分明的封建社会了。
决定了,以后自家还是养花来卖好了。有空间在,自家的花要比别人家的品质高出许多,不拿来好好利用一番,真是暴殄天物。更何况养花总能跟文人雅事蹭上边,自家俩孩子可都是要科举的。若是以后俩孩子出人头地了,说起他们的长辈是靠卖西瓜养活孩子的,总不如靠卖花养活孩子更好听一些。
高媛喜滋滋地一门心思为以后的日子打算,却不知道正在搬花的小厮中,有一个正瞪大了眼睛,如见鬼一般看着她。
那小厮甚是机灵,只看了一会儿,便转移了视线,还特地看了看周围,一看大家都正忙着搬运花盆,打头的小吏也不断地嘱咐着大家动作要轻些根本没有注意到他,急忙收拾了心情,脸上的神色缓了缓,一副没事人一般跟着干活儿去了。
一边干活儿一边偶尔抬头看看高媛,只见她一脸开心地笑,也不怎么看自己这帮人如何干活儿,只在附近站着,眼睛放空,像是自己在想什么事情想入了迷,想的还是什么好事,要不然也不至于开心成这样。
这倒好,免得她认出自己来。
等菊花全都装上了车,小厮跟着去了贡院。等小吏把文书给看门的兵士看了,自己这些人才能拉了车进去。马早在卸马石那边就卸了下来,贡院马上就要进行院试,早就由兵士接管了门口。别说一般人了,就连原本的杂役也都被遣散回家,负责贡院内部杂事的全都变成了学政学官们的心腹下人。
据说这是因为多年前一位贡院的杂役利用出入便利,帮着一个作弊的考生传递答卷后的举措。在考试前后,贡院外头由兵士们管着,贡院里头的杂役就变成了学官们的心腹下人,每个人进来之前都是要查主家来历的。下人犯了错,就是主家犯了错。所以别看自己这伙人眼下干的都是杂役的事情,可要是放在平日,都是各位主家最信任的人。走在外面,一般人都是要高看一眼的。
院试正逢八月,自家老爷三年前被点了此地的学政,今年是最后一任了,考绩尤为重要。前两年都得了个优等,今年只要再得一个,回京叙职便是妥妥的升一等,所以老爷格外地看重这一科。下大力气研究考题不说,就连各处炭火蜡烛是否充足、厨下饭食是否得当这样的小事也尽数过问,务必要自己在任上的最后一次院试能尽善尽美。
无意中得知夜市上有菊花卖,特地派了人去买了来,只是为了在各处号房里摆上几盆,等那些考官批卷子累了,也能抬起头来赏赏花歇歇眼睛。
幸亏老爷有了这个想法,幸亏自己平日差事做得好,要不然自己怎么会被派到这个贡院里来,怎么会被派去买花,怎么会遇上柴娘子?
几年功夫,柴娘子外表并没有多大变化,谁知道自己一眼认出了她,她却是不认识自己了。
点墨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脸,自己这几年变化真有这么大?想当年自己十四岁,今年也不过就是二十岁。才六年的时间,怎么就不认识了呢?
点墨不知道,六年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若是放在成年人身上还看不大出来,可放在一个少年身上,真的是太长的光阴,足以让人看不出原本的模样来,更何况对于高媛来说,他不过是有过一面之缘的路人罢了。
他想了又想,还是决定跟老爷说一说今天的事情。自从北关的事情传来,老爷郁郁寡欢了许多天,至今听不得一个“范”字。若是把柴娘子的事情说了,好歹也能让自家老爷知道些当时的具体情形,哪怕是断了好友不是通敌叛国之人的念想呢,也比这么心心念念地惦记这个琢磨那个好。
马上就要院试,孙成斌这个学政可想而知地忙碌。饶是如此,在听到贴身小厮点墨的汇报时,整个人也惊住了。
“你说是谁?”他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消息。
“柴娘子,就是那个柴娘子。大康十二年夏天,咱们在北关城外遇到的那个砍柴的杂役柴娘子。咱们还坐了她的车,吃了她给的包子。老爷,您还记得不?”点墨把当年的事情说得很仔细,却打死也不说柴娘子的主家是谁来。
孙成斌愣愣地坐在椅子上,半晌才苦笑道:“怎么会不记得?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本官还记得当时对元亨说,定要赏她的。”
点墨缩了缩脖子,这可不是自己提的啊,是老爷自己想起来的。
“你果真没看错?”孙成斌再次确认。
点墨立刻道:“真没看错,就连那辆车都是原来的那辆。小的记得可清楚了,后车板那儿有个洞,正好能塞进一根手指头去。小的当年手贱,还在那洞边用指甲划了好几道,小的看了,那划痕还在呢。”
“北关城破,鞑子屠城几日,百中无一。元亨满门上下更是被屠戮殆尽,她居然还活着……”孙成斌闭了闭眼,“点墨,你说那个柴娘子在夜市卖花?”
“是呢,贡院里置办的菊花就是从她那里买的,比别人家的能提前一个月开呢,花也好……”
孙成斌抬手制止住了点墨的喋喋不休:“你可知道她家住何处?”
点墨摇头:“不知道,当时小的身上带着差事,不能随意行事。不过看柴娘子的样子,她在夜市卖花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找到她应该不难。”
“她当时可认出你来?”
“没有,那柴娘子光顾着数银子了,根本就没看小的。”
孙成斌当机立断:“贡院门一关,你也就出不去了。你明日一早便离开,务必把她的落脚处弄清楚了。等院试结束,再来说这事。”
点墨愣了愣:“那小的走了,老爷这里就没有人伺候了。”
孙成斌摇头:“不必你伺候,院试开考之后,你们这些杂役也只有圈在一处的份儿,还不如趁考题未出提前离开的好。”
点墨只好应了,到了第二天一大早便收拾了离开,不可避免地吸引了别人家的注意。孙成斌作为学政,是院试的最高负责人。别的学官见他把下人迁走,只当他是为了避嫌,便个个有样学样,竟也把自家下人迁走。这一无意之举居然以后便成了晋中府科举考试的定例,此乃后话不提。
但说被急匆匆点了差事的点墨,早早地从贡院出来,也不着急回家,先到晋水河边的夜市走了走。夜市,夜市,顾名思义,是晚上才开的。他这一大早赶去,除了一道瑟瑟河水,什么也没看到。
他倒也不气馁,晋水河边自有商铺,找了个离得近的进去,第一家就打探到了消息。
那是家卖烧饼的饭铺子,听他打听卖菊花的妇人,立刻笑道:“你这小哥儿甚会找人,就是换一家打听也不如我家知道得清楚。那位卖花的妇人每日卖了花之后,向来是在我家买些烧饼包子回去的。不但卖花,夏日里还卖西瓜呢,也是比别人家早一个来月,那西瓜甚好,又大又甜,每回一来便被那些酒楼饭庄给抢了去。我家若不是仗着便利,还抢不到呢……”
这位是个能说会道的,点墨听了一大堆,这才知道敢情这位柴娘子的名姓,并不为外人得知,别人见她菊花卖得好,也不过就是以“花女”称之。至于人家住在哪里,却是谁都不知道的了。
听完了对方的话,点墨莫名有一种骄傲感,原来自家知道的消息比这些人还要多出不少来。他也不挑明,谢了对方之后,又挑了夜市开市的时辰去了一趟,这回却没碰到人。无意之中抬头看到了圆晃晃的月亮,不觉暗骂做自己一声糊涂,正是中秋佳节,人家自然是在家团圆的。
点墨想得多,既然中秋节的时候在家,也就是柴娘子是有家人的。他当时没留意,也不知道人家到底有没有家人,家人是不是也在范府做工,更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从北关城逃出来的。众多问题在脑子里转啊转,只把满脑子都搅成了一团浆糊,却是什么也弄不清楚了。
趁着自家老爷还在贡院里出不来,点墨又掐着点儿去了几次,终于在第四天的晚上看到了出摊的高媛。
还是那辆破车,点墨悄没声地跟上去,再次确认了一番车后面的那个小洞,是柴娘子没错。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27543/52464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