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记忆之场、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奉君天上客(短篇合集)、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缠枝(贵族学院文 np)、小梨花(校园h1V1)、长江绝恋(骨科NP)、[秦时+天九]忘机(H)、季节性症状(1v1)、
樊香把手臂垫在脑后,眼睛望着天花板,“我记得小时候学的课本还不是这样的,讲知识的多,可现在的课本,拿出来首先就是阶级斗争为纲,学校里面也是运动为主,不少老师都被挂上牌子游街。
对知识没了敬畏与尊重,孩子们怎么能好好学本领?将来这一批孩子长大,又靠什么来进行建设?可这话又不敢在外面说,我这心里啊,憋得难受!”
如果说那天爱红和李卫军抢帽子回来樊香让孩子们多学本领让他惊异,今天,樊香的话则让他惊喜,又惊又喜。
惊的是老婆这些话在现在环境里有些大逆不道,喜的是她的见识,她远比大多数茫然活着的人更明白。这就像原以为在河里捡了块鹅卵石,回来后洗去外面的尘埃,这块石头原来是极品宝石。
他把她搂到自己怀里,用手一下一下轻抚她的背,半天才道:“你说的这些,我也想过。我相信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还有许多的人也想过这个问题。我们管不了别人,爱华他们几个,你在家时抓紧些,别让他们荒废了时间。总有一天……”
程伯绍话没说完,但樊香明白他的意思,总有一天,知识的价值会完全体现出来。社会的价值取向也会发生变化。
樊香刚才的话就是做个铺垫,看程伯绍认可,趁机对他说,“现在书店里能买来的书很有限,前几天在县城的时候我问过里面的店员,她说书店还有一个被封的库,里面的书很多,我想去看看。”
程伯绍同意了,他本就是个爱书之人,兴致勃勃和樊香说起了他曾经看过的一些有意思的书,等睡着时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饭,虽然郑红梅曾因为自行车呛声,樊香仍让程伯绍去借了,本来就是自家出的钱,也只是这一段借来骑骑,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借回来后,让几个孩子在家,樊香把鸡蛋放进一个竹篮里,也像林大嫂那样用布盖上,坐在后座上被程伯绍带着去了县城。
快春节了,街道上却没有多少人,就是有的,也是面上带着一副严肃的表情,行色匆匆。
大街两边的墙上,随处可见“将无产阶段革命进行到底!”等宣传标语。不少地方还贴有大字报,有的没有粘好,被风一吹哗啦啦地响,就像一面面旗帜似的。
突然,大喇叭开始广播,“在国内外一片大好形势下,我县各条战线上的革命干部群众们,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取得了很大成绩,也涌现出了无数的先进人物,积极投入各条战线革命,东方红大队的樊香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樊香她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精神,用了一百二十分力气在农业学大寨中进行劳动,直到累晕倒在挖田地现场前,她还说,‘让我再担一筐土!’……”
“让我再担一筐土!”这句话反复在樊香脑海里回放。不知怎么回事,樊香听着广播,只觉得囧,还有一点点儿羞耻,个中滋味,复杂难言。
不过有了先进的身份在,也是一层保护符,万一她不小心有什么出格的言行,有了先进的身份,别人对待她也会更慎重一些。
程伯绍碰碰她,“在说你的先进事迹呢。”
“不管它了。我们先去王老师家,把书及换来的鸡蛋给她。”
“好咧!”程伯绍身子一拱,加快了骑车速度。
王老师看到他们挺高兴的。更高兴的是陈桦,陈默在一边悄悄对她说:“你不是很喜欢阿姨讲的故事吗?”怂恿妹妹去找樊香阿姨讲故事。他则去给樊香两人倒了两杯水过来,装作听使唤的样子站在了一边。
王老师摇摇头笑道:“这个孩子,你走了之后每天都要问我好几遍,什么时候樊阿姨来我家,真是望穿秋水啊。”她没好意思说孩子要去樊香家,被她阻止了。这年头,谁家的粮食都是紧巴巴的,怎么愿意再多一张嘴。再说,她不认为樊香家的伙食会比他们家更好。
樊香到底给陈桦讲了一段,这才把篮子递给了王老师,“共4尺布票,63个鸡蛋,你数数。”
王老师本来是因为樊香给做了衣服不要钱,才说让她帮助买些吃食,其实是变相补助樊香,随便她买多少,没想到能收到这么多东西。
她接过篮子,揭开盖在上面的蓝色粗布,发现里面满满的一篮鸡蛋,樊香还很细心地在每个鸡蛋周围都垫了麦秸,走这么远,竟没一个烂的。
“这也太多了!”王老师过意不去,在各种吃食这么紧缺的年代,还有樊香这样毫不占便宜的,这让见惯了各种贪婪面孔的王老师很感动。
“其实本来有70个的,因为我是托别人帮忙的,就答应那人每买10就给她1个。”
“我托付了你,你怎么处理都行。给我20个就行了,多的你们拿去吃吧。”王老师捡出来一些后又把篮子递了过来。
樊香怎么也不可能要,两人一番推让,都露出了惺惺相惜的目光,王老师笑了下,“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在抢东西呢,谁知我们是在推让呢。”最后她还是收下鸡蛋,把空篮子还给了樊香。
“对了,我家老陈有个同事出差去了天津,老陈就让他把自行车零件帮着捎过来,再有三天他大概就回来了。”
樊香算了下时间,三天后正好过春节,“太感谢了!到时候我过来拿,把钱也带给你们。”
告别王老师一家,两人去了书店。营业员看到两人,和里面一人交待了下就走了出来。示意两人跟上。
第21章
营业员步行, 程伯绍也推着自行车跟在后面。这次樊香知道了营业员姓杨。
走了没多远, 杨店员在街道对面小巷子里的一扇门前停了下, “到了。”
樊香发现大门是双扇对开,上面一把有些生锈的大锁, 中间斜着十字交叉贴着封条, 正好把两扇门都封上了。
是这里?这要怎么进去?
却见杨店员又向前走了十来步,停在另一扇门前,拿出一串用布条串着的钥匙,从中找出一枚黄色的打开了门,又冲樊香两人招手示意让她进去。
樊香好奇地先走了进去, 程伯绍搬着自行车,迈过高高的门槛, 也跟着进去了。杨店员看了他们一眼没说话, 想也知道现在自行车是贵重物品,怎么谨慎也不为过的。
屋子很小,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凳子,再加门后一个梯子。奇怪的是一面墙比较旧,上面有曾经挂东西的痕迹,一面墙只简单砌了一下, 最基本的粉刷都没做, 还露着砖。
杨店员指指那面没粉刷的墙,“墙那边就是书店原来的仓库了。”
“既然是仓库,怎么又用墙隔了起来?”
里面有些书是以前出版的,用造反派的话说是充满了腐朽的封资修思想, 是毒草,必须要销毁。对于写书的人,每一个字都是心血所就,再经过道道程序才得以出版。对于书店的人,每一本书都是经他们运回来,又登记之后贴上标签,实在可惜这些书被一本本烧成灰烬。
杨店员私下推测,书店的店长因此才让人垒了墙,把大门贴上封条,其实这对书也是一种变相保护,免得遭到破坏,好等待有一天这些书能重见天日。
当然,表面上她还是说:“把这些书封存,免得不好的思想影响了大家。”说实话,如果不是家里的孩子太小,天天饿得直哭,她又得了这个年代难得的糖,并且这个东方红大队的社员看起来也是一个爱惜书的人,她也不会把她带到这里来。
她示意程伯绍从门后面把梯子搬过来搭在了墙上,“爬过去就行了。”
樊香抬头看看这面墙,墙只砌到梁那里,梁上面是支撑房顶的檩条,梁离屋顶因此还有不小的空隙,从那里是可以攀墙过去的。
樊香正要往上爬,程伯绍拦住了,却自己顺着梯子向上爬去,“还是我先上去探探路。”
樊香接收了程伯绍的好意,她看着他身手敏捷地向上,很快就到了梯子顶头,这时他离墙顶还有一小段距离。只见他伸手抓住了梁和檩条连接的铁钉,双腿一缩就登了上去。
“上来吧,这墙上还是能站人的。”
原来是怕她有危险,末世里男人和女人都一样要冲锋在前线和变异的动植物斗,没有谁能替代别人,来到这个时代一样是妇女能顶半边天,她没想到程伯绍会想着照顾她,这真是一种异样的感觉。
仅仅因为是他的妻子,所以他就这样的付出吗?
樊香恍了一下神,就顺着梯子也向上爬去,程伯绍说:“宁可慢一些,也不要着急。”快到上面的时候,他蹲了下来一手抓着钉子,一只手伸了下来,“拉着我的手!小心些上来!”
樊香把手放了上去,他的手指瘦长却有力,在他帮助下,她轻松就上到了墙上。墙只有一砖厚,站在高处,她觉得像走在平衡木上似的。
不过,看到右边房间里满满的一房间书时,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连花朵也很兴奋,声音都有些破音了,“樊香樊香!好多的信息,你太厉害啦!”
程伯绍小心翼翼让出了他手抓的钉子,“这颗钉子很结实,你抓着它站好,我把梯子拉上来。”
梯子是木头做的,连最细的中间连接的杆也有大人手臂粗,更别说两边的竖直的两根大木头,拉起来的重量不轻,更别说他们站在墙上方,一只手要固定,只有一只手能用力,樊香一向独立习惯了,说:“没事,我们一人抓一边,这样更好拉些,也更保险。”
程伯绍想了想同意了。两人一起用力,下面杨店员也帮忙向上送,很快梯子被拉上去一大截,梯子直来直去,再拉就要顶着屋顶了。
两个人傻眼了,没想到还有这个问题。对视一眼,又都笑了起来。
“我们得把梯子转向才行。”程伯绍吩咐樊香:“你抓紧先别松手,我骑到墙上去,这样两只手都能用上力。”
“放心吧,不过我们可以先让梯子靠墙上一点,可以省我们的力。”
“好主意!另一头还可以别在檩条与梁的中间。”
两人小心翼翼操作,果然这次感觉梯子重量轻多了。程伯绍慢慢骑在了墙上,双手抓住了梯子并使它横了过来。
同样用这个方法,他们两个把梯子竖在了墙的另一边,下去后两人异口同声松了口气,发现这一点后,两人又禁不住笑了起来,有一种会心的感觉。
杨店员打断了两人的交流,“你们两个过去就好了,我就先走了,会在外面把门锁上,两个小时后我再过来帮你们开门。”
“好的。”
程伯绍深吸了口气感叹:“我小时候爱看书,农活做得不好。咱妈总骂我笨,我要上学了,两块钱的学费她不舍得给,还是你妈和姨姥看我可怜,一人给了我一块钱,我这才得以继续学习。可书本费就没钱交,我只好求着同学,在人家不看时我拿来背。又找了个本子,把一时记不住的内容抄上去。”
“晚上看书时,她不让我点灯,怕我费油,我只好去磨房里,就着那里的灯读书。看到这里这么多书,觉得真是幸福。可惜能看的时间太短了。”
没想到程伯绍有这样可怜的童年,樊香这才知道他爱书那股劲来自哪里,安慰他,“最起码这两个小时内我们已有拥有了。”
“你说得不错,那我们抓紧时间多看一些!”
房间四面墙全是书架,书架上满满放的都是书,房间中间搭有一个台子,只在台子和书架中间留了一个能过人的通道,台子上垒得也是书。空气里好像都充满了墨香。
两人一边一个,顺着书架一本本看去。阳光从上方的窗户里透进来,照亮了书山的一角,显得屋内明亮而温暖。
“这里竟然有《静静的顿河》!和鹅国关系破裂后,翻译过来的书都不能看了。”
“哇,《中国历代服饰大观》,还是彩色的,可真漂亮!”
就像寻宝的孩子,两人不时发出惊叹声,并把相中的书单独挑了出来放在了一边。
更让樊香高兴的是,花朵竟然给了《中国历代服饰大观》整整100积分。这是第一次樊香知道原来一本书竟然不全是5分。用花朵的话说,每一副图都值5积分了,这样整个服装史的变迁,反映的不只一个时代。
看程伯绍沉迷在书海中,樊香一本本书都摸了下,以便花朵扫描,并一点点向前走。果然,再看到其他辞典类的书时,积分还是比较高,总积分以眼见的速度在向上涨,如果不是樊香翻有些感兴趣的书用了一些时间,速度还会更快些。
把整个屋里的书都扫描一遍后,她得到了近三千积分。花朵兴奋地感叹,“樊香,再有几个这样的书店就好了,你很快就能收获一万积分啦!”
樊香笑了下,“再有这样的书店,重复的书应该很多,也不会像这样能收获大量积分。”
“哎,真是这样呐!那就尽量找不一样的。”
程伯绍抬头时正看到她的笑,带着一种经岁月沉淀后的宁静。
红袖添香夜读书,虽然现在是白天,可两人相伴共同读书的感觉一样美好。
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快,两人感觉没多久,杨店员打开门走了进来说:“两个小时了,出来吧。”
樊香答应一声,依依不舍地把目光从书上挪了开来,看看程伯绍也是如此。
“把这几本书带走吧,反正也是被封禁的书了。”
樊香指的是几本五十年代出版的初高中课本,革命以后这种版本不能再用,不知道为什么这里还有保存,其他书花朵已经扫描过,课本则可以带出去让程爱华看。
程伯绍看了一眼,“这书不错,现在这个版本外面已经找不到了。”他也拿了几本书准备带出去。“现在中午了,书先放这里,等下午走时再一块带走。”
两人还像过来时一样程伯绍先上墙,又把樊香拉了上去。
已经中午了,两人准备请杨店员吃顿饭。杨店员有些犹豫,“家里还有个正吃奶的孩子。”
“那没事,我们一块吃,你还可以给孩子带回去些。”
这年头吃都吃不饱,何况是去饭店吃呢,杨店员十分高兴。
三人去了县城的饭店,只见一块黑板上写着素汤面8分一碗,三两粮票,肉捞面3毛8分一碗,三两粮票。
“吃啥?”一个微胖的中年妇女懒洋洋地问。
杨店员不好意思,“我吃碗素汤面就好了。”中年妇女睢不起地用眼睛斜看了她一眼。樊香想,原来真有斜眼看人的,真是头次见识了。
程伯绍道:“难得来一回,三碗肉捞面,再要一个花生米,一个白菜肉片,三瓶汽水。”中年妇女这才痛快地说,“好,等着!不过你们要的肉面,用不着再要肉菜了,要个烧豆腐怎么样?”
“那行,谢谢您了,就换成烧豆腐吧。”樊香想,没想到这人态度不怎么样,为人倒不是很坏。
先上的油炒花生米,炒得焦黄,上面撒了一些盐,远远的就有一股香味传了过来,夹起一颗尝尝,焦香酥脆。这年代,任何一种东西都是无上美味啊,三人开始吃了起来。
很快三碗肉捞面也上来了,配面的还有一寸宽二寸长的烧肉块,两个炸丸子及带汤的卤,碗非常大,一碗得有半斤面条那么多。樊香听到杨店员发出咕噜咽口水的声音,她也不例外,生理性的口水完全不受控制。
对知识没了敬畏与尊重,孩子们怎么能好好学本领?将来这一批孩子长大,又靠什么来进行建设?可这话又不敢在外面说,我这心里啊,憋得难受!”
如果说那天爱红和李卫军抢帽子回来樊香让孩子们多学本领让他惊异,今天,樊香的话则让他惊喜,又惊又喜。
惊的是老婆这些话在现在环境里有些大逆不道,喜的是她的见识,她远比大多数茫然活着的人更明白。这就像原以为在河里捡了块鹅卵石,回来后洗去外面的尘埃,这块石头原来是极品宝石。
他把她搂到自己怀里,用手一下一下轻抚她的背,半天才道:“你说的这些,我也想过。我相信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还有许多的人也想过这个问题。我们管不了别人,爱华他们几个,你在家时抓紧些,别让他们荒废了时间。总有一天……”
程伯绍话没说完,但樊香明白他的意思,总有一天,知识的价值会完全体现出来。社会的价值取向也会发生变化。
樊香刚才的话就是做个铺垫,看程伯绍认可,趁机对他说,“现在书店里能买来的书很有限,前几天在县城的时候我问过里面的店员,她说书店还有一个被封的库,里面的书很多,我想去看看。”
程伯绍同意了,他本就是个爱书之人,兴致勃勃和樊香说起了他曾经看过的一些有意思的书,等睡着时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饭,虽然郑红梅曾因为自行车呛声,樊香仍让程伯绍去借了,本来就是自家出的钱,也只是这一段借来骑骑,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借回来后,让几个孩子在家,樊香把鸡蛋放进一个竹篮里,也像林大嫂那样用布盖上,坐在后座上被程伯绍带着去了县城。
快春节了,街道上却没有多少人,就是有的,也是面上带着一副严肃的表情,行色匆匆。
大街两边的墙上,随处可见“将无产阶段革命进行到底!”等宣传标语。不少地方还贴有大字报,有的没有粘好,被风一吹哗啦啦地响,就像一面面旗帜似的。
突然,大喇叭开始广播,“在国内外一片大好形势下,我县各条战线上的革命干部群众们,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取得了很大成绩,也涌现出了无数的先进人物,积极投入各条战线革命,东方红大队的樊香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樊香她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精神,用了一百二十分力气在农业学大寨中进行劳动,直到累晕倒在挖田地现场前,她还说,‘让我再担一筐土!’……”
“让我再担一筐土!”这句话反复在樊香脑海里回放。不知怎么回事,樊香听着广播,只觉得囧,还有一点点儿羞耻,个中滋味,复杂难言。
不过有了先进的身份在,也是一层保护符,万一她不小心有什么出格的言行,有了先进的身份,别人对待她也会更慎重一些。
程伯绍碰碰她,“在说你的先进事迹呢。”
“不管它了。我们先去王老师家,把书及换来的鸡蛋给她。”
“好咧!”程伯绍身子一拱,加快了骑车速度。
王老师看到他们挺高兴的。更高兴的是陈桦,陈默在一边悄悄对她说:“你不是很喜欢阿姨讲的故事吗?”怂恿妹妹去找樊香阿姨讲故事。他则去给樊香两人倒了两杯水过来,装作听使唤的样子站在了一边。
王老师摇摇头笑道:“这个孩子,你走了之后每天都要问我好几遍,什么时候樊阿姨来我家,真是望穿秋水啊。”她没好意思说孩子要去樊香家,被她阻止了。这年头,谁家的粮食都是紧巴巴的,怎么愿意再多一张嘴。再说,她不认为樊香家的伙食会比他们家更好。
樊香到底给陈桦讲了一段,这才把篮子递给了王老师,“共4尺布票,63个鸡蛋,你数数。”
王老师本来是因为樊香给做了衣服不要钱,才说让她帮助买些吃食,其实是变相补助樊香,随便她买多少,没想到能收到这么多东西。
她接过篮子,揭开盖在上面的蓝色粗布,发现里面满满的一篮鸡蛋,樊香还很细心地在每个鸡蛋周围都垫了麦秸,走这么远,竟没一个烂的。
“这也太多了!”王老师过意不去,在各种吃食这么紧缺的年代,还有樊香这样毫不占便宜的,这让见惯了各种贪婪面孔的王老师很感动。
“其实本来有70个的,因为我是托别人帮忙的,就答应那人每买10就给她1个。”
“我托付了你,你怎么处理都行。给我20个就行了,多的你们拿去吃吧。”王老师捡出来一些后又把篮子递了过来。
樊香怎么也不可能要,两人一番推让,都露出了惺惺相惜的目光,王老师笑了下,“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在抢东西呢,谁知我们是在推让呢。”最后她还是收下鸡蛋,把空篮子还给了樊香。
“对了,我家老陈有个同事出差去了天津,老陈就让他把自行车零件帮着捎过来,再有三天他大概就回来了。”
樊香算了下时间,三天后正好过春节,“太感谢了!到时候我过来拿,把钱也带给你们。”
告别王老师一家,两人去了书店。营业员看到两人,和里面一人交待了下就走了出来。示意两人跟上。
第21章
营业员步行, 程伯绍也推着自行车跟在后面。这次樊香知道了营业员姓杨。
走了没多远, 杨店员在街道对面小巷子里的一扇门前停了下, “到了。”
樊香发现大门是双扇对开,上面一把有些生锈的大锁, 中间斜着十字交叉贴着封条, 正好把两扇门都封上了。
是这里?这要怎么进去?
却见杨店员又向前走了十来步,停在另一扇门前,拿出一串用布条串着的钥匙,从中找出一枚黄色的打开了门,又冲樊香两人招手示意让她进去。
樊香好奇地先走了进去, 程伯绍搬着自行车,迈过高高的门槛, 也跟着进去了。杨店员看了他们一眼没说话, 想也知道现在自行车是贵重物品,怎么谨慎也不为过的。
屋子很小,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凳子,再加门后一个梯子。奇怪的是一面墙比较旧,上面有曾经挂东西的痕迹,一面墙只简单砌了一下, 最基本的粉刷都没做, 还露着砖。
杨店员指指那面没粉刷的墙,“墙那边就是书店原来的仓库了。”
“既然是仓库,怎么又用墙隔了起来?”
里面有些书是以前出版的,用造反派的话说是充满了腐朽的封资修思想, 是毒草,必须要销毁。对于写书的人,每一个字都是心血所就,再经过道道程序才得以出版。对于书店的人,每一本书都是经他们运回来,又登记之后贴上标签,实在可惜这些书被一本本烧成灰烬。
杨店员私下推测,书店的店长因此才让人垒了墙,把大门贴上封条,其实这对书也是一种变相保护,免得遭到破坏,好等待有一天这些书能重见天日。
当然,表面上她还是说:“把这些书封存,免得不好的思想影响了大家。”说实话,如果不是家里的孩子太小,天天饿得直哭,她又得了这个年代难得的糖,并且这个东方红大队的社员看起来也是一个爱惜书的人,她也不会把她带到这里来。
她示意程伯绍从门后面把梯子搬过来搭在了墙上,“爬过去就行了。”
樊香抬头看看这面墙,墙只砌到梁那里,梁上面是支撑房顶的檩条,梁离屋顶因此还有不小的空隙,从那里是可以攀墙过去的。
樊香正要往上爬,程伯绍拦住了,却自己顺着梯子向上爬去,“还是我先上去探探路。”
樊香接收了程伯绍的好意,她看着他身手敏捷地向上,很快就到了梯子顶头,这时他离墙顶还有一小段距离。只见他伸手抓住了梁和檩条连接的铁钉,双腿一缩就登了上去。
“上来吧,这墙上还是能站人的。”
原来是怕她有危险,末世里男人和女人都一样要冲锋在前线和变异的动植物斗,没有谁能替代别人,来到这个时代一样是妇女能顶半边天,她没想到程伯绍会想着照顾她,这真是一种异样的感觉。
仅仅因为是他的妻子,所以他就这样的付出吗?
樊香恍了一下神,就顺着梯子也向上爬去,程伯绍说:“宁可慢一些,也不要着急。”快到上面的时候,他蹲了下来一手抓着钉子,一只手伸了下来,“拉着我的手!小心些上来!”
樊香把手放了上去,他的手指瘦长却有力,在他帮助下,她轻松就上到了墙上。墙只有一砖厚,站在高处,她觉得像走在平衡木上似的。
不过,看到右边房间里满满的一房间书时,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连花朵也很兴奋,声音都有些破音了,“樊香樊香!好多的信息,你太厉害啦!”
程伯绍小心翼翼让出了他手抓的钉子,“这颗钉子很结实,你抓着它站好,我把梯子拉上来。”
梯子是木头做的,连最细的中间连接的杆也有大人手臂粗,更别说两边的竖直的两根大木头,拉起来的重量不轻,更别说他们站在墙上方,一只手要固定,只有一只手能用力,樊香一向独立习惯了,说:“没事,我们一人抓一边,这样更好拉些,也更保险。”
程伯绍想了想同意了。两人一起用力,下面杨店员也帮忙向上送,很快梯子被拉上去一大截,梯子直来直去,再拉就要顶着屋顶了。
两个人傻眼了,没想到还有这个问题。对视一眼,又都笑了起来。
“我们得把梯子转向才行。”程伯绍吩咐樊香:“你抓紧先别松手,我骑到墙上去,这样两只手都能用上力。”
“放心吧,不过我们可以先让梯子靠墙上一点,可以省我们的力。”
“好主意!另一头还可以别在檩条与梁的中间。”
两人小心翼翼操作,果然这次感觉梯子重量轻多了。程伯绍慢慢骑在了墙上,双手抓住了梯子并使它横了过来。
同样用这个方法,他们两个把梯子竖在了墙的另一边,下去后两人异口同声松了口气,发现这一点后,两人又禁不住笑了起来,有一种会心的感觉。
杨店员打断了两人的交流,“你们两个过去就好了,我就先走了,会在外面把门锁上,两个小时后我再过来帮你们开门。”
“好的。”
程伯绍深吸了口气感叹:“我小时候爱看书,农活做得不好。咱妈总骂我笨,我要上学了,两块钱的学费她不舍得给,还是你妈和姨姥看我可怜,一人给了我一块钱,我这才得以继续学习。可书本费就没钱交,我只好求着同学,在人家不看时我拿来背。又找了个本子,把一时记不住的内容抄上去。”
“晚上看书时,她不让我点灯,怕我费油,我只好去磨房里,就着那里的灯读书。看到这里这么多书,觉得真是幸福。可惜能看的时间太短了。”
没想到程伯绍有这样可怜的童年,樊香这才知道他爱书那股劲来自哪里,安慰他,“最起码这两个小时内我们已有拥有了。”
“你说得不错,那我们抓紧时间多看一些!”
房间四面墙全是书架,书架上满满放的都是书,房间中间搭有一个台子,只在台子和书架中间留了一个能过人的通道,台子上垒得也是书。空气里好像都充满了墨香。
两人一边一个,顺着书架一本本看去。阳光从上方的窗户里透进来,照亮了书山的一角,显得屋内明亮而温暖。
“这里竟然有《静静的顿河》!和鹅国关系破裂后,翻译过来的书都不能看了。”
“哇,《中国历代服饰大观》,还是彩色的,可真漂亮!”
就像寻宝的孩子,两人不时发出惊叹声,并把相中的书单独挑了出来放在了一边。
更让樊香高兴的是,花朵竟然给了《中国历代服饰大观》整整100积分。这是第一次樊香知道原来一本书竟然不全是5分。用花朵的话说,每一副图都值5积分了,这样整个服装史的变迁,反映的不只一个时代。
看程伯绍沉迷在书海中,樊香一本本书都摸了下,以便花朵扫描,并一点点向前走。果然,再看到其他辞典类的书时,积分还是比较高,总积分以眼见的速度在向上涨,如果不是樊香翻有些感兴趣的书用了一些时间,速度还会更快些。
把整个屋里的书都扫描一遍后,她得到了近三千积分。花朵兴奋地感叹,“樊香,再有几个这样的书店就好了,你很快就能收获一万积分啦!”
樊香笑了下,“再有这样的书店,重复的书应该很多,也不会像这样能收获大量积分。”
“哎,真是这样呐!那就尽量找不一样的。”
程伯绍抬头时正看到她的笑,带着一种经岁月沉淀后的宁静。
红袖添香夜读书,虽然现在是白天,可两人相伴共同读书的感觉一样美好。
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快,两人感觉没多久,杨店员打开门走了进来说:“两个小时了,出来吧。”
樊香答应一声,依依不舍地把目光从书上挪了开来,看看程伯绍也是如此。
“把这几本书带走吧,反正也是被封禁的书了。”
樊香指的是几本五十年代出版的初高中课本,革命以后这种版本不能再用,不知道为什么这里还有保存,其他书花朵已经扫描过,课本则可以带出去让程爱华看。
程伯绍看了一眼,“这书不错,现在这个版本外面已经找不到了。”他也拿了几本书准备带出去。“现在中午了,书先放这里,等下午走时再一块带走。”
两人还像过来时一样程伯绍先上墙,又把樊香拉了上去。
已经中午了,两人准备请杨店员吃顿饭。杨店员有些犹豫,“家里还有个正吃奶的孩子。”
“那没事,我们一块吃,你还可以给孩子带回去些。”
这年头吃都吃不饱,何况是去饭店吃呢,杨店员十分高兴。
三人去了县城的饭店,只见一块黑板上写着素汤面8分一碗,三两粮票,肉捞面3毛8分一碗,三两粮票。
“吃啥?”一个微胖的中年妇女懒洋洋地问。
杨店员不好意思,“我吃碗素汤面就好了。”中年妇女睢不起地用眼睛斜看了她一眼。樊香想,原来真有斜眼看人的,真是头次见识了。
程伯绍道:“难得来一回,三碗肉捞面,再要一个花生米,一个白菜肉片,三瓶汽水。”中年妇女这才痛快地说,“好,等着!不过你们要的肉面,用不着再要肉菜了,要个烧豆腐怎么样?”
“那行,谢谢您了,就换成烧豆腐吧。”樊香想,没想到这人态度不怎么样,为人倒不是很坏。
先上的油炒花生米,炒得焦黄,上面撒了一些盐,远远的就有一股香味传了过来,夹起一颗尝尝,焦香酥脆。这年代,任何一种东西都是无上美味啊,三人开始吃了起来。
很快三碗肉捞面也上来了,配面的还有一寸宽二寸长的烧肉块,两个炸丸子及带汤的卤,碗非常大,一碗得有半斤面条那么多。樊香听到杨店员发出咕噜咽口水的声音,她也不例外,生理性的口水完全不受控制。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27725/52901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