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推荐阅读:窥觑(母子乱伦)魇运临时夫妻(nph)脸盲怎么了,不脸盲轮得到你?(nph)【五梦】背这五条,悟透作为的战俘的你 (gl futa)绑定了淫荡学院系统【NPH】(简)复爱(骨科,1v2)海王兄妹今天掉馬了嗎?(骨科)蹂纸浆(1v1校园h)

    “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三弟花的钱是公中的,又不用咱们补贴 ,大宝自有二弟夫妻操心,女儿更贴心,你看咱们孩子多懂事。你到底在愁什么?”顾勇半靠床头,看着她。
    “公中的钱,不就是咱们的钱?大头都给了娘家用,咱们手里有几个铜板?”吴氏剜了他一眼,“以前吧,三弟读书好,有希望,可是现在你看看,就是个病秧子,花销多大啊,这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要不,让三弟退学吧,家里的负担也少一些。”
    顾勇急了,语气生硬:“那是我亲弟弟,砸锅卖铁我都要供他读书。他才十岁,谁家的孩子不读书,你竟然让他退学。咱们是一家人,这事你不必再提。”说完转过身躺下,不再搭理她。
    吴氏撇撇嘴,瞪了他一眼。种地的就是憨,看人家三郎多有心眼,从小读书,养尊处优,一点也不像个乡下泥腿子。
    自己没儿子,丈夫又靠不上,婆婆更是偏心,至于公爹,小儿子大孙子,老人的命根子,平时看着一碗水端平,背地里肯定向着三郎。是该好好琢磨一下,吴氏计上心来。
    天蒙蒙亮,此起彼伏的鸡鸣声不断传来,苗氏出来烧水洗漱。看到大嫂笑眯眯的看着她,还贴心的在脸盆里给她添了热水。她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大嫂今日格外热情。
    “弟妹”,吴氏拉着她来到柴房,压低声音,又是那一套说辞,“三弟读书吃药,花销颇大,大宝是咱们家唯一的孙子,以后的东西都是他的。可是现在这钱都让三弟花了,大宝长大后娶妻生子怎么办?”
    她接着凑近苗氏耳畔,“你回去也和二弟商量一下,咱们坚持让三弟退学,爹娘肯定会同意的。退学了,这钱都是大宝的。”
    苗氏气的跳脚,大嫂这是把自己当成傻子!她没好气的回道:“我们大宝说了,等他长大后孝顺三弟。再说,总眼馋着家里这些钱,能有多少出息?男子汉大丈夫,他能养活自己。作为嫂嫂,三郎如同我半个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没有厚此薄彼的道理。”
    吴氏翻个白眼,你可没那么大的儿子。
    许是昨晚受了刺激,苗氏现在看着顾驰特别顺眼,比自己那个混小子强多了。
    三郎小时读书识字,勤快懂事。大宝呢,整天吃喝玩乐,她是越看越不顺眼。既然老顾家能出现三弟这样的人才,说明大宝就有机会。她准备把大宝按照顾驰那样教育,顾家的大孙子,怎能拿不出手?
    还在睡梦中的大宝,打个喷嚏,揉揉鼻子,继续入睡。他要是知道自己亲娘的想法,真的是冤枉啊!吃喝玩乐,第一项吃就不符合,从小到大,肉都没吃过几次;喝,自己喝啥了?玩乐,村里的小孩儿不都是这样吗?玩玩泥巴上上树。
    这边,起床的顾母,看到两个儿媳偷摸的说话,还未到跟前,听到二媳妇那番话,她就知道,准是大媳妇又找事了。
    娶妻当娶贤,大媳妇还是姑娘时勤劳能干,没想到进了顾家,捻酸挑事,闹不消停。刚进门时,面对她的刻薄话,顾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后来苗氏进门,三郎生病,她更加闹腾。
    虽说儿媳进了家,一辈子操劳,作为婆婆,不应过分苛责。可有些人啊,给脸不要脸,既如此,这脸就不给了。
    顾家的饭餐都是由顾母分配,她先给顾驰沏个鸡蛋茶,洒点糖,这可是稀罕物,一斤就要二十文,放在锅里温热,听到他起床的动静,给他送过去。
    然后煮了地瓜粥,从墙角的粗陶坛里舀出一勺腌制好的辣白菜,滴几滴香油,搅拌一下,酸辣中掺着醇香。灶台的火取出熄灭,铁锅中的地瓜粥还在咕嘟冒泡,浓稠香甜,锅边一圈金灿的锅巴,甘甜焦脆,顾母细心撕下来,留给大丫她们当零嘴。
    又一轮鸡鸣声响起,其他人起床了。
    她先给老伴和孩子们盛了饭,满尖稠密,然后是儿媳,这次苗氏表现的不错,多给她一些,至于吴氏,顾母黑着脸,手一抖,大半勺子落在盆里,给她舀了半碗。最后才是自己儿子,盆里剩下的,都是他们两个的。
    吴氏看着碗中的清汤寡水,心里啐了一口,拿起竹篮里的玉米饼泡在碗中,呼噜几下,见了底,抬眼看了看二丫那边,作势要喂二丫吃饭,自己倒是偷摸吃了不少,这才打个嗝,摸着翘起的肚皮,心满意足。
    二丫嘟着嘴,有个爱和女儿抢饭吃的娘亲,啥时候能换一个?
    第3章 正是桃花盛开
    顾母瞪了她一眼,随即又给二丫添上一勺。“老大家的,既然你爱和孩子抢饭吃,那就回娘家,孩子好几个,抢的更来劲。”
    以往给她留着面子,这还是顾母第一次明面敲打。
    吴氏立马变了脸,回娘家哪有在这儿吃的饱。她讨好的看着顾母,“娘,我担心二丫吃不完,浪费粮食。我就是咱们顾家的媳妇,回娘家干什么。”
    顾母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 “我知道你怎么想的,老婆子还没迷糊,给我消停一点。”
    今日是村头老陈家的喜事,顾母随了礼,一家人临近午时去吃酒席。
    村里人都是这样,谁家办事,一大家子都要出动,这才热闹。
    顾母提前给顾驰做好饭菜,炉子里的火焰未熄,小火满满熬着,等中午吃的时候还温热着。
    叶溪的娘亲李氏,也来到月水村吃酒。
    她本就是月水村人,嫁到邻村叶家,也就是叶溪的爹爹,叶安。后来几位哥哥搬到镇上,爹娘前几年去世,两村虽是邻村,路程却不近,山路难走,来回需要两个时辰,就慢慢同月水村少了往来。
    她未出嫁时,和陈家姑娘关系不错,因此今天也来添礼。叶父驾着牛车把她们娘俩送到村头,径直去到镇上铺子里,结束时再来接她们回家。
    大人们好久未见,在一起热络聊天,叶溪小时候来过月水村几次,现在却没了印象。
    小小的人儿坐不住,同李氏说了一声,溜出去随意看看。
    她沿着路一直往里走,来到最后一家停下,院子里的桃花娇嫩,探出墙来。
    女孩子就喜欢花花草草,叶溪也不例外。
    她在门外来回晃悠,眼巴巴的盯着那棵桃花树,摘上一朵别在发髻,肯定好看。
    堂屋的顾驰看着门外的姑娘发笑,自家这棵桃树长的好,村里的小孩儿总爱聚在桃花树下嬉闹。
    他刚想开口唤这个姑娘,只见姑娘噔噔噔跑进来,折了一枝桃花。
    将要离去,看见屋里的顾驰,笑眯眯的小脸有了一丝慌张。
    接着她来到屋门外,杏眼弯弯,声音也软软糯糯,“小哥哥,这枝桃花送你。”
    屋里的光线有点暗,这个小哥哥却格外耀眼,日光的阴影洒在他鼻梁上,更显深邃。个头也好高,整整比自己高出一头。
    顾驰看着面前的姑娘,头上肩上点缀着粉白花瓣,传来桃花芬芳,许是刚刚下了桃花雨。
    拿着自家的桃花,送给自己,顾驰接过来道谢后,握在手心。
    几声“溪溪”传来,娘亲在喊自己,叶溪应了一声,冲他摆摆手,提着裙子跑出去,来到桃花树旁,折一枝,继续再折一枝,清风吹来,漫天桃花纷飞,裙摆摇曳,巴掌大的小脸儿润泽如玉,冲他甜甜笑着。
    “溪溪”,是西,还是溪呢,顾驰看着手中娇嫩的桃花,忍不住低头一嗅。原本昏暗的屋子亮堂起来,明黄日光照在他身上,格外温暖。
    “你个皮猴儿,又跑哪里去了?”李氏看着女儿跑来,松了口气。
    “娘,给你桃花”,叶溪摇晃着李氏的胳膊,“好香”,深深闻了一下。
    村里的宴席散的早,除了帮工的人,还有聚在一起喝酒的男人,其余的早早回了家。
    顾母来到儿子房间,陶瓶里孤零零一枝桃花,难不成儿子喜欢花花草草?她随即出了屋,一连折了十几枝,将那陶瓶插的满满当当。
    顾驰看到顾母的杰作,忍不住笑出声来,那孤零一枝变成了一团,圆滚滚的,好似菜地里的韭菜花。
    照例又是一碗苦药,他从小身子骨就薄弱,小时候没少吃好东西,慢慢好了起来。后来入学之后,受了风寒,自那后就一直缠绵,药也没少喝,总是不见好。
    上个月镇上新来一位大夫,听说以前在县里坐堂,后来年龄大了,回到镇上。顾父赶紧带着顾驰去看病,喝了一个疗程,颇为有效。
    总是冰凉的身子暖和起来,不再不头晕脑胀,鼻塞无力。镇上大夫束手无策,县城大夫却药到病除。
    听说临南县很大,很繁华,顾驰还没有出过镇,等他长大后,一定要去县里看看。
    天越来越热,人们换上了薄衣。大丫、二丫和大宝整日拎着小竹篮挖蚯蚓,煮熟剁碎之后喂给家里的小鸡,这可是一家人的营养来源。顾家人多,因此鸡蛋大多进了他们嘴里。
    地里的麦子种上了,各种蔬菜也撒下种子,桃树的花谢了,上面挂着一个个青涩的小果子。
    大宝这个调皮的,站在凳子上面偷偷摘下一个,咬上一口,哇的一声,小脸皱成一团 ,好酸,大家看着他有趣的样子不禁笑出声。
    “爹,娘”,顾驰开口,连续三个疗程,如今他的身子好转,不用整日拘在屋里。“我想明天开始去书院。”
    顾父轻敲几下石桌,“想去就去,要是哪里不舒服了,一定要赶快告诉夫子。”
    顾母隐隐有些担忧,但未说话,儿子急着去书院她是知道的,这让她如何阻拦?
    以前的书袋怕是小了,今晚熬夜再给他缝制一个。那个竹编的书箱,放东西正是合适,赶快拿出来清洗一下。还有明日要穿的衣服,刚好新做的那件还未上身,穿上正好。
    第二天一大早,顾父和顾驰一起去镇上。顾母早早起来摊了几张鸡蛋饼,里面加些酱菜,用油纸包着,路上吃正好。葫芦里面也装了热水,还特意在自己儿子的葫芦里放了蔗糖,补充些力气。
    顾爹背上的竹筐里放了几条肉干和青菜。
    不过这些并不是给夫子的。本朝不同以往,圣上提倡读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再像以前一样束脩六礼,无一不少。特意发布公文规定,入学读书只需要缴纳银钱即可。
    至于这些吃的,则是因为顾驰家离得比较远,书院有专门管饭的地方,每月缴些银钱,但是没有油水。因此顾父特意带些肉干和青菜 ,给那做饭的掏上一些钱,顾驰就可以每顿吃到肉菜了。
    书院很大,穿过正门进去,青石板两旁各种青翠树木,正中央是个小花圃。左边的三排房子是读书的地方,中间用来夫子办公待客,右面几间房子则是吃饭的地方。而书院的夫子则住在后面,离得比较远,穿过一个月洞门才能进去。
    本朝之前,只有县和府里才有官学,地方一般都是私塾,但是规模小、束脩高,大部分家庭都没钱入学。
    而圣上为了改变这一弊端,在各地乃至镇上建立书院,地方孩子读书不用再去私塾。求知书院是镇上最大的书院,还有很多优秀的夫子,因此周围的村子都把孩子送来。
    书院基本划分三个阶段,幼学两年,主要是识字启蒙,学完三字经千字文等还有算学这些基础知识。中学三年,则是背诵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并深入了解,算学难度也加深。
    最后一个阶段,则是不断复习巩固,做大量的题目来应对县试、府试。这个阶段也是最困难的,主要依靠自己学习,并没有规定具体学年,只要没有通过院试就可以继续学习。
    顾父和顾驰来到夫子办公的地方,许是其他夫子有课,里面只有一位夫子。顾驰上前,把自己情况说了一遍。
    那位王夫子有些为难,“之前教导你的那位夫子离开了,我们也不知道你的进度。要不你继续从幼学学起,你之前入学的时候也只学习不到两个月,打好基础才是关键。”
    顾父有些着急,自己儿子都十岁了,幼学的东西他早已熟练。
    顾驰仍然不急不躁,面带笑意和王夫子商量,“夫子,学生虽在家休养,但仍不敢懈怠,幼学的内容早已熟练,中学的也学了不少,学生想要进入中学。”
    王夫子没好气瞪他一眼,看着挺有礼貌,怎么就爱说大话。
    自家在家学习,还熟练掌握?村里的学生入学时大字不识,最简单的算数还要扳着指头数。中学的四书五经更是深奥,绝非一个只读过两月书的十岁孩童可看懂。
    就连他带的中学的学生,是书院最优秀的一批,入学三年多,四书五经也只是学个囫囵吞枣。
    天才孩童他听说过,但从未见过,教书育人几十年,遇上一两个便是极其幸运,更何况在一个小小镇上,如若随便一个学生就是天才,那求知书院早就天下闻名了。
    王夫子好心劝他,“你未打好基础,对以后学习不利,听夫子的话。”
    顾驰仍是微笑回答,“学生不敢欺瞒夫子,愿请夫子检查。”
    这下子王夫子更加脸色不好,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以为读书是玩泥巴呢,哪里断了还能接上,想从哪里学就从哪里学。
    桌上恰好放着一本《大学》,他掀开一页,“你既如此坚持,那我就考你四书的内容,如若答不上来,就去幼学读书。”
    顾驰乖乖应下,顾父在一旁有些担忧。
    第4章 这个学生果然是个好苗子
    他既相信儿子的能力,三郎从不说大话,又捏了一把汗,唯恐出什么差错。
    “ ‘富润屋,德润身’下一句是什么?”
    “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补全。”
    话音落下,顾驰立即熟练接上:“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这段话又是何解?”
    听着面前学子熟练的回答,王夫子不禁挺直身腰,漫不经心的脸色认真起来,难道这真是一个好苗子?
    除了《大学》,王夫子又考察了四书五经里其他知识,完全正确。
    他眼睛闪着亮光,这个学生没说谎。
    </div>
    </div>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31953/62934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