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
推荐阅读:窥觑(母子乱伦)、魇运、临时夫妻(nph)、脸盲怎么了,不脸盲轮得到你?(nph)、【五梦】背这五条,悟透、作为的战俘的你 (gl futa)、绑定了淫荡学院系统【NPH】(简)、复爱(骨科,1v2)、海王兄妹今天掉馬了嗎?(骨科)、蹂纸浆(1v1校园h)、
他们在村里待了一辈子,对天子脚下的上京城,也很是向往。
要不是女儿在京城,叶父和李氏一辈子也不会做出这么大胆的决定,他们老了,更想要的是安稳的生活,可也想跟着女儿一起,看着她到底过的怎么样!
顾家这边,顾母整理好行李,该带的东西都带上,之前给了顾大郎、顾二郎各四十两银子,现在她手里还剩下二百两银子,这些都是打算补贴给三儿子的,要是日后三郎有了孩子,那可需要不少花销!
月水村这边,村民听说了顾父、顾母、还有叶父和李氏要上京的消息,也挺激动的。
“乖乖,皇帝赐的房子,厉害了!顾老头,你可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也不知道皇帝赏赐的房子住着什么感觉!记得写信回来,跟我们说说情况。” 李老头上门道。
另一个接过话,“以后你就是京城的人啦,可不能忘记咱们村里的人。”
顾父笑呵呵,“无论去到哪儿,根里都是月水村的人,要是咱们村哪个孩子出息了,也上京城找我们去。不光我写信,你们也要时不时的给我们通信。”
大家一个村住了几十年,虽平日偶尔有口舌之争,但相处久了,感情也比一般人要深厚的多。
种地时大伙互相乐呵,在树下乘凉时说说闲话,谁家有了好东西,给交好的几家送过去,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几十年的相处,早就深深刻在脑海当中,忘都忘不了。
村里的其他人,也来到顾家说些送别的话,再送一些自家的东西,礼轻情意重 。
拜别亲友、收拾行李,安排家里的事情,同时还要接待远道而来、慕名上门的访客,最后的一段时间紧迫,将所有的事情办完,终于到了上京的时候。
上京陪同的商队,是宛阳府知府大人给顾驰安排的,顾驰、叶溪、顾父顾母、叶父李氏,最后还有李晟和她的新婚妻子,加上林宝,一行九个人,光行李都塞满了几马车。
出发那日,双方的亲戚、还有村民,都来送别。
顾大郎、顾二郎也很是不舍,二宝、三宝几个小孩子拉着顾驰和叶溪的手,泪珠子不断往下滴,“小叔叔、小婶婶、爷爷、奶奶,还有林宝,等我们长大了,就去京城找你们去。”
顾驰忍着离别的感伤,“小叔会经常写信给你们的,你们在家也听话,好好读书,小叔期盼着,你们日后出人头地。”
这次一别,不知下次见面又是何时。等到了京城,再没有这么长的假期,回来一次也不容易,来回近两个月的路程,只能靠书信来往。
顾驰走到两位兄长旁边,“大哥、二哥,你们在家也要照顾好自己和孩子们,有什么事情及时告诉我。”
顾大郎、顾二郎也忍不住红了眼,和爹娘一起生活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离开他们。
顾驰接着开口,“我给你们制定的复习计划,你们也要按时完成,马上就要八月份院试,这一次争取和大宝一起考过。”
顾二郎:......这么悲伤的时刻,还要提这么令人悲伤的事情。
“三弟,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努力的。”顾家哥俩语气坚定。比不过自己老.子就算了,总不能连自己儿子也比不过。
叶溪也在和吴氏、苗氏道别,对待这两个妯娌,虽相处的时间不多,但叶溪也是挺不舍的。
两位嫂嫂虽有时有些小心思,不过无伤大雅,这都是正常的,相比与那些刻薄、难以相处的妯娌,顾家两个嫂子已经很不错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离别的时光匆匆,想要说的话总是说不尽。
启程的时间不能再拖下去,众人深深看着自己的家人、熟悉的村民,还有月水村那蜿蜒曲折的月河,村头茂密的翠绿枝叶,一排排青砖或是泥墙的房子,将村里的一草一木、每个人的脸庞记在脑海中,恋恋不舍上了马车。
相比于上一次对前途的未知,这一次的别离,虽有不舍,但也有些好奇,期待着上京城的生活,期待着踏入官场,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七月份赶路,处于一年最炎热的时候,白天太过炎热,即便大人们能熬得住,林宝一个小孩是不行的。所以基本上是从傍晚到早上赶路,白天的时候补眠。
这一次随行的人,除了商队,便都是他们自己人,相处的和谐又舒坦。
有个小孩子,大家伙也很是操心,赶路途中一点点小病,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他们不敢掉以轻心。
赶路的时间不是太匆忙,每到一个地方,顾驰也会带着其他人去看一看,尝一尝特色吃食。
顾父顾母他们,也见到了许多之前几十年从未见过的东西。
重新走了一遍路程,叶溪总是忍不住回想起第一次上京的情形,这一条路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也见证着她和顾驰的感情,当时是新婚蜜月,如今成亲已有两载。
大家有了不少变化,但幸运的是,这一次,家人都在身边,他们两个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第87章 有孩子了?
赶路的日子不好受,即便现在顾驰是状元, 随行的人多为照顾, 但肯定不如平日的生活舒适。
除了赶到驿站或是到府城的时候, 可以吃一些新鲜的吃食。其余的时候只能靠干粮和酱菜、肉干等为食, 夏季天气热, 东西是放不住的,一下午过去便会有异味。
水也要紧着用, 每天洗澡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凑合着擦擦身子, 等到了驿站才能好好清理身子。
当然除了酷暑、吃食住行等方面,还有一点就是精神疲惫,睡的不太好,再加上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赶路, 马车摇晃的身子骨都要散了, 全身酸酸软软。
一路上的酷暑难耐, 随行的顾父、顾母上了年纪,顾驰一直担心他们中暑,不过商队的人有经验,每天都会熬制清热的凉茶和绿豆汤等,每人每天一大碗。
顾父、顾母、李氏和叶父, 这几个都是过过苦日子的人,以前下地干活比赶路更辛苦,所以他们适应的挺好。
顾驰、叶溪和李晟他们,经常出行, 也没有什么问题,就连李晟的新婚妻子柳氏,也不是那等娇弱的女子,这一路上倒是没出现什么问题。
不过最令人担忧的还是林宝,小孩子娇嫩,大人可以忍受,小孩子却是不行的。
顾驰花钱从商队买了冰块,在林宝的马车内放冰纳凉,平日仔细照顾他的饮食,每天也会拉着他下车走几遭,舒展身体。
路途遥远,即便照顾的再怎么精细,林宝还是不可避免的瘦了下来,婴儿肥的小脸消瘦一些,小手的手窝窝也变浅了。
叶溪和李氏心疼极了,念叨着等到安置下来后,一定要好好给小人补一补。
不过林宝精神头倒是挺好,见到好吃好玩的,瞪大了紫葡萄般晶莹的眼珠子,能吃也能喝,一路上也不闹腾。
看着叶溪她们心疼的样子,小人眉眼弯弯,像蜜一样甜的小酒窝露出来,软软的小手抚上她们的脸颊,奶声奶气的开口,“姐姐别担心,林宝会吃更多的饭哒。”
时不时的也会下几场大雨,冲刷掉难耐的炎热,降降温。
就这么在路上走了二十来天,终于到了上京城。
即便大家有些精神疲惫,可进入城门之后,除了顾驰、叶溪和李晟三人,其他人不免激动异常,天子脚下,皇帝就住在这儿,能不让人稀罕嘛!
顾母和李氏透过窗户往外打量,顾父和叶父更是直接到了外面,坐在赶车的人一旁,仔细看着映入眼中的一切。
不过他们没看多大一会儿就进了马车,克制住心头的激动,不能给儿子丢脸,以后在上京城待的日子还久着呢,有的是时间。
马车先去了他们之前住在温元之的那个院子里,和商队的人道过谢,又给了他们辛苦钱。
顾父顾母打量着小院子,粉墙黛瓦,虽地方小了些,院子也不如村里的人家那么大,不过看着挺精致的。
他们乡下,最好的是青砖建房,大部分人家都是用的黄泥和石头筑墙,粉墙黛瓦还是第一次见到。
听说大户人家的瓦片都是琉璃,璀璨晶莹。那天子住的宫殿,岂不是金子做的,金光闪闪、雕梁画栋,上京城果真是权贵之地。
今晚先在这个小院子里凑合一晚,等明日顾驰去看看圣上赏赐的院子在哪儿,有没有需要添置的地方。
长久未开火,顾驰和李晟去买了一些熟食、小米粥、馄饨之类的,大家伙凑合着吃一顿,每个人又好好洗了一次澡,安顿着睡下来。
疲惫极了,躺下来立刻闭上眼,第二日休息好了,叶溪带着其他人出去用饭,顾驰和李晟则去了温府。
和温元之见过面,寒暄几句,告知具体的情况。温元之知道他们时间紧,安家是当务之急,并没有多留他们。
又安排温府的小厮将顾驰他们送去文正帝赏赐的房子那里。
顾驰和李晟的房子虽没挨一起,可也离的挺近,前后街,距离温府也挺近的,马车走了不到两刻钟就到了。
周围都是类似的房子,看来应该是文正帝专门用来给臣子住的。
顾驰拖家带口的,人口多,所以分到的是三进的院子,当然不能和大户人家三进院子相比。
首先装修、房屋等就比不上世家的精致和豪华,其次地方也没有那么大,每间屋子不太大,但胜在房间多,里面最基本的家具也已齐全,大件物品不需要添置太多,住人还是挺方便的。
顾驰还是挺满意的,虽房间小了点,占地面积小了点,可毕竟是三进的房子,相比于其他,还是挺宽敞的。
里面也载种了几棵不大不小的树木,还有几棵果树,绿意点缀其中,增添不少色彩。
打开窗户,房间干净又明亮,位置也挺好。
顾驰盘算着,等住进来之后,再载种一些花草,后院也挺大,家里几个长辈闲不住的话,还可以种种菜。
他既已高中,便不能继续住在原先的小院子,占温元之的便宜。
文正帝恰好赏赐了房子,如及时雨一样,给他省下了不少房租钱。不然的话,像顾家这一大家子,在上京城每年的房租都要百两银子还多。
顾驰看过自家的房子,又去李晟那里看了看。
李晟只有他和柳氏两人,用不上太多的房间,是一个一进的小院子,左右厢房也有,不过房间没有那么多,平日可用来招待客人,亲人来了也可以住下。
李晟的父母在临南县做生意,李宏还要考科举,他们是不会跟着大儿子上京的,所以只能吃个亏,分到一个小房子。不过这也很不错了。
事不宜迟,顾驰和李晟分头行动,租了几辆马车,将其他人还有行李都送到新房子那里,又跑了不少地方,将东西添置完毕。
顾父、顾母、叶父和李氏一眼就喜欢上了现在的房子,三进的大房子,长长的抄手走廊,青石路面,庭院中的天井和莲花缸里游鱼游荡,就连每间屋子的窗棂都雕着花,形状不同。
即便比不过世家贵族,相比于乡下,却是好太多了。
以前只在戏文里听过,如今跟着儿子沾了光。
林宝也喜欢这里,在马车上拘了那么长时间,如今撒野似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时而摸摸小金鱼,时而拿着小木剑去探宝,银铃般清脆的笑声回荡。
清理打扫干净,生火做饭,众人心里舒坦下来,他们终于在上京城安家了,有了自己的房子。
三进的房子,第一进顾驰用来当做书房、还有待客,客人也可以在此住下。
穿过圆拱门,是第二进,他和叶溪住在这里,第三进则是几个长辈住下,挨着后花园,方便他们摆弄。
这几天,也断断续续来了其他邻居,挨着顾家的,都是和顾驰同科的进士,家里条件不太好,拖家带口的,有些连自己的兄弟都带上了,一大家子人还挺多。
相比之下,顾家加上林宝这个小孩子,也才不过七人而已,着实不多。
安置停当之后,免不了一顿暖房宴,请了温元之和杰克森夫妇,还有李晟他们,大家都是熟悉的人,吃了一顿暖锅,虽各个又辣又热,小脸儿红彤彤的,可也真是过瘾。
林宝还小,不能吃辣的,小人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偷从叶溪碗里夹了一块辣的肉,填进嘴里的一瞬间,小脸儿扭成一团,不停的吐舌头,鼻尖儿红彤彤的,乌溜溜的眼眶也含着一泡泪,滑稽又可爱。
顾父和叶父不同于一般的农家人,有知识、有见地,和不少人打过交道,和温元之说起话来,没什么障碍,不多时,便开始称兄道弟。
顾母、李氏对杰克森夫妇挺好奇的,看到杰克森夫妇的第一眼,她们两个吓了一跳。
以前在乡下,谁也没见过外国人,听也没听过,也难怪顾母和李氏很惊讶。
叶溪和她们解释过后,惊讶变成了好奇,金发碧眼,身高比有些男子还有高,和他们大周朝的长相完全不相同,几人交谈起来。
毕竟在乡下住久了,顾母官话说的不太利索,不过河省的语言本就和上京城的官话发音差不多,不影响交谈。
好笑的是,听顾母说河省的方言听久了,杰克森夫人被带偏了,不知不觉间也沾染了河省的方言,开口一股子土土的又掺杂着一丝洋气的感觉。
接下来几天,叶溪带着其他人熟悉上京城的情况,同时也在教他们官话,顾驰不忘给月水村的两位兄长写信报平安。
处理好一切事情,探亲假结束,顾驰和李晟开始去翰林院入职。
之前温元之也给他们传授了不少经验,“在机会没到之前,谨言慎行,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机会来临的一刹那,毫不费力的抓住它。虽官场阶级层层递进,但你们要时刻记住,最需要效忠的,唯陛下一人。与其揣摩上司的心思,极尽的讨好同僚和上峰,不如只揣摩一个人的心思,那就是当今天子。身处翰林,比其他人更要便利,见到陛下的机会更多,能不能抓住机会,在陛下心里留有印象,就看各自的本领了。”
他站起来踱步几下,面色认真,声音低沉,“但你们时刻要记住自己肩上的责任,你们不是为朝廷负责,不是为陛下负责,而是为大周朝千千万万的子民负责。我希望,处在官场这个大染缸,也不要迷失了当初的抱负和心愿。为陛下效忠和为百姓负责,这并不冲突,陛下做的不对,可以用最合适的办法指正,陛下做的好,也要毫不吝啬的夸赞。天子是个明君,值得有更多的贤臣出现。”
温元之作为一个过来人,传授的经验都是他亲身领悟出来的。
</div>
</div>
要不是女儿在京城,叶父和李氏一辈子也不会做出这么大胆的决定,他们老了,更想要的是安稳的生活,可也想跟着女儿一起,看着她到底过的怎么样!
顾家这边,顾母整理好行李,该带的东西都带上,之前给了顾大郎、顾二郎各四十两银子,现在她手里还剩下二百两银子,这些都是打算补贴给三儿子的,要是日后三郎有了孩子,那可需要不少花销!
月水村这边,村民听说了顾父、顾母、还有叶父和李氏要上京的消息,也挺激动的。
“乖乖,皇帝赐的房子,厉害了!顾老头,你可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也不知道皇帝赏赐的房子住着什么感觉!记得写信回来,跟我们说说情况。” 李老头上门道。
另一个接过话,“以后你就是京城的人啦,可不能忘记咱们村里的人。”
顾父笑呵呵,“无论去到哪儿,根里都是月水村的人,要是咱们村哪个孩子出息了,也上京城找我们去。不光我写信,你们也要时不时的给我们通信。”
大家一个村住了几十年,虽平日偶尔有口舌之争,但相处久了,感情也比一般人要深厚的多。
种地时大伙互相乐呵,在树下乘凉时说说闲话,谁家有了好东西,给交好的几家送过去,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几十年的相处,早就深深刻在脑海当中,忘都忘不了。
村里的其他人,也来到顾家说些送别的话,再送一些自家的东西,礼轻情意重 。
拜别亲友、收拾行李,安排家里的事情,同时还要接待远道而来、慕名上门的访客,最后的一段时间紧迫,将所有的事情办完,终于到了上京的时候。
上京陪同的商队,是宛阳府知府大人给顾驰安排的,顾驰、叶溪、顾父顾母、叶父李氏,最后还有李晟和她的新婚妻子,加上林宝,一行九个人,光行李都塞满了几马车。
出发那日,双方的亲戚、还有村民,都来送别。
顾大郎、顾二郎也很是不舍,二宝、三宝几个小孩子拉着顾驰和叶溪的手,泪珠子不断往下滴,“小叔叔、小婶婶、爷爷、奶奶,还有林宝,等我们长大了,就去京城找你们去。”
顾驰忍着离别的感伤,“小叔会经常写信给你们的,你们在家也听话,好好读书,小叔期盼着,你们日后出人头地。”
这次一别,不知下次见面又是何时。等到了京城,再没有这么长的假期,回来一次也不容易,来回近两个月的路程,只能靠书信来往。
顾驰走到两位兄长旁边,“大哥、二哥,你们在家也要照顾好自己和孩子们,有什么事情及时告诉我。”
顾大郎、顾二郎也忍不住红了眼,和爹娘一起生活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离开他们。
顾驰接着开口,“我给你们制定的复习计划,你们也要按时完成,马上就要八月份院试,这一次争取和大宝一起考过。”
顾二郎:......这么悲伤的时刻,还要提这么令人悲伤的事情。
“三弟,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努力的。”顾家哥俩语气坚定。比不过自己老.子就算了,总不能连自己儿子也比不过。
叶溪也在和吴氏、苗氏道别,对待这两个妯娌,虽相处的时间不多,但叶溪也是挺不舍的。
两位嫂嫂虽有时有些小心思,不过无伤大雅,这都是正常的,相比与那些刻薄、难以相处的妯娌,顾家两个嫂子已经很不错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离别的时光匆匆,想要说的话总是说不尽。
启程的时间不能再拖下去,众人深深看着自己的家人、熟悉的村民,还有月水村那蜿蜒曲折的月河,村头茂密的翠绿枝叶,一排排青砖或是泥墙的房子,将村里的一草一木、每个人的脸庞记在脑海中,恋恋不舍上了马车。
相比于上一次对前途的未知,这一次的别离,虽有不舍,但也有些好奇,期待着上京城的生活,期待着踏入官场,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七月份赶路,处于一年最炎热的时候,白天太过炎热,即便大人们能熬得住,林宝一个小孩是不行的。所以基本上是从傍晚到早上赶路,白天的时候补眠。
这一次随行的人,除了商队,便都是他们自己人,相处的和谐又舒坦。
有个小孩子,大家伙也很是操心,赶路途中一点点小病,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他们不敢掉以轻心。
赶路的时间不是太匆忙,每到一个地方,顾驰也会带着其他人去看一看,尝一尝特色吃食。
顾父顾母他们,也见到了许多之前几十年从未见过的东西。
重新走了一遍路程,叶溪总是忍不住回想起第一次上京的情形,这一条路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也见证着她和顾驰的感情,当时是新婚蜜月,如今成亲已有两载。
大家有了不少变化,但幸运的是,这一次,家人都在身边,他们两个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第87章 有孩子了?
赶路的日子不好受,即便现在顾驰是状元, 随行的人多为照顾, 但肯定不如平日的生活舒适。
除了赶到驿站或是到府城的时候, 可以吃一些新鲜的吃食。其余的时候只能靠干粮和酱菜、肉干等为食, 夏季天气热, 东西是放不住的,一下午过去便会有异味。
水也要紧着用, 每天洗澡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凑合着擦擦身子, 等到了驿站才能好好清理身子。
当然除了酷暑、吃食住行等方面,还有一点就是精神疲惫,睡的不太好,再加上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赶路, 马车摇晃的身子骨都要散了, 全身酸酸软软。
一路上的酷暑难耐, 随行的顾父、顾母上了年纪,顾驰一直担心他们中暑,不过商队的人有经验,每天都会熬制清热的凉茶和绿豆汤等,每人每天一大碗。
顾父、顾母、李氏和叶父, 这几个都是过过苦日子的人,以前下地干活比赶路更辛苦,所以他们适应的挺好。
顾驰、叶溪和李晟他们,经常出行, 也没有什么问题,就连李晟的新婚妻子柳氏,也不是那等娇弱的女子,这一路上倒是没出现什么问题。
不过最令人担忧的还是林宝,小孩子娇嫩,大人可以忍受,小孩子却是不行的。
顾驰花钱从商队买了冰块,在林宝的马车内放冰纳凉,平日仔细照顾他的饮食,每天也会拉着他下车走几遭,舒展身体。
路途遥远,即便照顾的再怎么精细,林宝还是不可避免的瘦了下来,婴儿肥的小脸消瘦一些,小手的手窝窝也变浅了。
叶溪和李氏心疼极了,念叨着等到安置下来后,一定要好好给小人补一补。
不过林宝精神头倒是挺好,见到好吃好玩的,瞪大了紫葡萄般晶莹的眼珠子,能吃也能喝,一路上也不闹腾。
看着叶溪她们心疼的样子,小人眉眼弯弯,像蜜一样甜的小酒窝露出来,软软的小手抚上她们的脸颊,奶声奶气的开口,“姐姐别担心,林宝会吃更多的饭哒。”
时不时的也会下几场大雨,冲刷掉难耐的炎热,降降温。
就这么在路上走了二十来天,终于到了上京城。
即便大家有些精神疲惫,可进入城门之后,除了顾驰、叶溪和李晟三人,其他人不免激动异常,天子脚下,皇帝就住在这儿,能不让人稀罕嘛!
顾母和李氏透过窗户往外打量,顾父和叶父更是直接到了外面,坐在赶车的人一旁,仔细看着映入眼中的一切。
不过他们没看多大一会儿就进了马车,克制住心头的激动,不能给儿子丢脸,以后在上京城待的日子还久着呢,有的是时间。
马车先去了他们之前住在温元之的那个院子里,和商队的人道过谢,又给了他们辛苦钱。
顾父顾母打量着小院子,粉墙黛瓦,虽地方小了些,院子也不如村里的人家那么大,不过看着挺精致的。
他们乡下,最好的是青砖建房,大部分人家都是用的黄泥和石头筑墙,粉墙黛瓦还是第一次见到。
听说大户人家的瓦片都是琉璃,璀璨晶莹。那天子住的宫殿,岂不是金子做的,金光闪闪、雕梁画栋,上京城果真是权贵之地。
今晚先在这个小院子里凑合一晚,等明日顾驰去看看圣上赏赐的院子在哪儿,有没有需要添置的地方。
长久未开火,顾驰和李晟去买了一些熟食、小米粥、馄饨之类的,大家伙凑合着吃一顿,每个人又好好洗了一次澡,安顿着睡下来。
疲惫极了,躺下来立刻闭上眼,第二日休息好了,叶溪带着其他人出去用饭,顾驰和李晟则去了温府。
和温元之见过面,寒暄几句,告知具体的情况。温元之知道他们时间紧,安家是当务之急,并没有多留他们。
又安排温府的小厮将顾驰他们送去文正帝赏赐的房子那里。
顾驰和李晟的房子虽没挨一起,可也离的挺近,前后街,距离温府也挺近的,马车走了不到两刻钟就到了。
周围都是类似的房子,看来应该是文正帝专门用来给臣子住的。
顾驰拖家带口的,人口多,所以分到的是三进的院子,当然不能和大户人家三进院子相比。
首先装修、房屋等就比不上世家的精致和豪华,其次地方也没有那么大,每间屋子不太大,但胜在房间多,里面最基本的家具也已齐全,大件物品不需要添置太多,住人还是挺方便的。
顾驰还是挺满意的,虽房间小了点,占地面积小了点,可毕竟是三进的房子,相比于其他,还是挺宽敞的。
里面也载种了几棵不大不小的树木,还有几棵果树,绿意点缀其中,增添不少色彩。
打开窗户,房间干净又明亮,位置也挺好。
顾驰盘算着,等住进来之后,再载种一些花草,后院也挺大,家里几个长辈闲不住的话,还可以种种菜。
他既已高中,便不能继续住在原先的小院子,占温元之的便宜。
文正帝恰好赏赐了房子,如及时雨一样,给他省下了不少房租钱。不然的话,像顾家这一大家子,在上京城每年的房租都要百两银子还多。
顾驰看过自家的房子,又去李晟那里看了看。
李晟只有他和柳氏两人,用不上太多的房间,是一个一进的小院子,左右厢房也有,不过房间没有那么多,平日可用来招待客人,亲人来了也可以住下。
李晟的父母在临南县做生意,李宏还要考科举,他们是不会跟着大儿子上京的,所以只能吃个亏,分到一个小房子。不过这也很不错了。
事不宜迟,顾驰和李晟分头行动,租了几辆马车,将其他人还有行李都送到新房子那里,又跑了不少地方,将东西添置完毕。
顾父、顾母、叶父和李氏一眼就喜欢上了现在的房子,三进的大房子,长长的抄手走廊,青石路面,庭院中的天井和莲花缸里游鱼游荡,就连每间屋子的窗棂都雕着花,形状不同。
即便比不过世家贵族,相比于乡下,却是好太多了。
以前只在戏文里听过,如今跟着儿子沾了光。
林宝也喜欢这里,在马车上拘了那么长时间,如今撒野似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时而摸摸小金鱼,时而拿着小木剑去探宝,银铃般清脆的笑声回荡。
清理打扫干净,生火做饭,众人心里舒坦下来,他们终于在上京城安家了,有了自己的房子。
三进的房子,第一进顾驰用来当做书房、还有待客,客人也可以在此住下。
穿过圆拱门,是第二进,他和叶溪住在这里,第三进则是几个长辈住下,挨着后花园,方便他们摆弄。
这几天,也断断续续来了其他邻居,挨着顾家的,都是和顾驰同科的进士,家里条件不太好,拖家带口的,有些连自己的兄弟都带上了,一大家子人还挺多。
相比之下,顾家加上林宝这个小孩子,也才不过七人而已,着实不多。
安置停当之后,免不了一顿暖房宴,请了温元之和杰克森夫妇,还有李晟他们,大家都是熟悉的人,吃了一顿暖锅,虽各个又辣又热,小脸儿红彤彤的,可也真是过瘾。
林宝还小,不能吃辣的,小人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偷从叶溪碗里夹了一块辣的肉,填进嘴里的一瞬间,小脸儿扭成一团,不停的吐舌头,鼻尖儿红彤彤的,乌溜溜的眼眶也含着一泡泪,滑稽又可爱。
顾父和叶父不同于一般的农家人,有知识、有见地,和不少人打过交道,和温元之说起话来,没什么障碍,不多时,便开始称兄道弟。
顾母、李氏对杰克森夫妇挺好奇的,看到杰克森夫妇的第一眼,她们两个吓了一跳。
以前在乡下,谁也没见过外国人,听也没听过,也难怪顾母和李氏很惊讶。
叶溪和她们解释过后,惊讶变成了好奇,金发碧眼,身高比有些男子还有高,和他们大周朝的长相完全不相同,几人交谈起来。
毕竟在乡下住久了,顾母官话说的不太利索,不过河省的语言本就和上京城的官话发音差不多,不影响交谈。
好笑的是,听顾母说河省的方言听久了,杰克森夫人被带偏了,不知不觉间也沾染了河省的方言,开口一股子土土的又掺杂着一丝洋气的感觉。
接下来几天,叶溪带着其他人熟悉上京城的情况,同时也在教他们官话,顾驰不忘给月水村的两位兄长写信报平安。
处理好一切事情,探亲假结束,顾驰和李晟开始去翰林院入职。
之前温元之也给他们传授了不少经验,“在机会没到之前,谨言慎行,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机会来临的一刹那,毫不费力的抓住它。虽官场阶级层层递进,但你们要时刻记住,最需要效忠的,唯陛下一人。与其揣摩上司的心思,极尽的讨好同僚和上峰,不如只揣摩一个人的心思,那就是当今天子。身处翰林,比其他人更要便利,见到陛下的机会更多,能不能抓住机会,在陛下心里留有印象,就看各自的本领了。”
他站起来踱步几下,面色认真,声音低沉,“但你们时刻要记住自己肩上的责任,你们不是为朝廷负责,不是为陛下负责,而是为大周朝千千万万的子民负责。我希望,处在官场这个大染缸,也不要迷失了当初的抱负和心愿。为陛下效忠和为百姓负责,这并不冲突,陛下做的不对,可以用最合适的办法指正,陛下做的好,也要毫不吝啬的夸赞。天子是个明君,值得有更多的贤臣出现。”
温元之作为一个过来人,传授的经验都是他亲身领悟出来的。
</div>
</div>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31953/62935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