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不敢自称读书人
推荐阅读:皇后葬身火海,疯批暴君一夜白头、狗洞谋士、夫人被迫觅王侯、网游之超级掌门人、冬日宜喜欢、至尊修罗、聊斋之问道长生、嫁权贵:三爷野性难驯、长生之路、继室她娇软动人、
“这就是青州城?院墙好高啊!”卫小庄站在青州城前,抬头仰望着高耸入云的城墙,发出敬畏的惊叹。
李晔在他旁边笑道:“这个叫城墙。”
“城墙嘛,我知道,听师父说过。”卫小庄一副我只是口误的神情,一本正经道:“不过也没师父说的那么夸张,他说有一座城墙,高的跟山一样,哼,吹牛。”
李晔笑了笑,作为平卢治州,青州城高沟深,不过跟长安没法比,所以李晔别无感受。
带着马车进城的时候,戍卫城门的军士,翻箱倒柜将马车严查了一番,倒不是青州在戒严,而是李晔三人步行,却带着一个空马车,怎么看不合情理。
军士没有查看到什么,怪异的看了李晔等人一眼,视线尤其在苏娥眉身上停留了很久,最终还是挥了挥手,让他们进城。
通过城门甬道,眼前豁然开朗,望着宽阔长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街道两旁密集而高大的屋舍,卫小庄装作不是第一次进城的神情,就再也绷不住,看得眼睛都直了。
“别发呆了,快走。”苏娥眉从他身旁走过,低声提醒了一句。
卫小庄连忙跟上,不小心撞到一个锦衣大汉,惹得对方怒目而视,他连忙赔着笑点头示意,小跑到苏娥眉身边,卫小庄不无敬畏的看着四周,压低声音道:“师姐,这里人这么多,房子也都这么大,而且看着还都差不多,咱们怎么去找崔家?”
苏娥眉心里也直打鼓,看了李晔背影一眼,强作镇定:“慌什么,这不还有李公子吗?一看他就是经常进城的,肯定知道门路。”
“有道理。”卫小庄点点头,一脸庆幸,“还好遇到了李兄,要不然这回的差事,还真是难办了。”说着连忙两步跟上李晔。
“先去把马车卖了。”李晔对卫小庄和苏娥眉道,“去市场找个车马行,随后咱们再去崔家。”
卫小庄晕晕乎乎,不知道市场和车马行是什么存在,只得大点其头表示同意:“都听李兄的。”
李晔回头看了苏娥眉一眼,对方依旧神色如常,并不像卫小庄一样六神无主,用穿越前那一世的话说,女神范儿还是女神范儿,不过李晔依旧敏锐的发现,苏娥眉握剑的手指,有些微发紧。
毕竟街上行人,不管男女老少,看到苏娥眉,都会转头打量几眼,一些个小娘子,更会凑到一起娇笑,这也不全是因为苏娥眉容貌惊艳,还因为她身上穿着李晔的衣袍。
本来就没有女子穿长袍的,这又不是道袍,苏娥眉虽然长腿高挑,但比李晔还是差了些,这衣袍并不合身。
接受几乎大街上所有人的注目礼,初次行走江湖和进城的苏娥眉,不可能一点紧张都没有,李晔琢磨着,去崔家之前,还是得给她换一身衣裳,这样不伦不类的,不说崔家人怎么看,她自个儿也不自在。
在车马行卖马车的时候,对方给了李晔一大袋子铜钱,约莫有十来斤。这个时代买卖货物就是这样的,大户人家购置贵重物品,常常就会让家仆扛着几大袋子铜钱出门,气势十足,当然也不方便,要不然后来也不会发明交子、银票这些东西。
“这么多?”苏娥眉不能不惊异,当初她给李晔还马车钱的时候,可是就给了一把......
“这些铜钱跟我们带来的铜钱,是不是不一样?”卫小庄凑过来,往钱袋子看了几眼,然后就纠结的看向李晔:“一样啊!”
“不一样不一样,你们道观带来的铜钱,比较稀有。”李晔怕苏娥眉和卫小庄难堪,敞着良心打哈哈。
苏娥眉一下子就脸红了,她羞恼的瞪了李晔一眼:“你看我傻么?”
她现在算是反应过来,她欠了李晔很多钱。看当时那商贾,拿着金子就跑得没影儿的模样,估摸着那团金子更值钱。
但李晔并没有提及这些,这让苏娥眉对李晔的大方,深有好感,但又觉得愧疚。
“钱财都是身外之物,行走江湖,义字当头,说这些俗不俗?”李晔立即板起脸,用江湖前辈的口吻,一本正经的教训起来,把钱袋子交给卫小庄,“来,你的钱,拿好!”
苏娥眉怔了怔,看着李晔,眨了眨充满怀疑的大眼睛。
卫小庄抱着一大袋子钱,茫然无措。
“走吧,去换衣裳。”李晔大手一挥,“如果你不想一直被人盯着看的话。”
苏娥眉微窘,被人盯着看的确不自在,但是换衣裳又得花钱,她秀气的眉头蹙到一起,显得很是纠结。
李晔适时发挥大男子主义,二话不说,带着两人就找了一家气派的绸缎庄,给苏娥眉挑选现成的衣裳,店面小的绸缎庄,只怕只卖布匹没有现成衣裳。
挑选衣裳的时候,可把苏娥眉难住了,各种各种的轻衫罗裙,她根本就没法穿,因为色彩太鲜艳、纹饰太华丽,完全不符合她的审美,在她看来,这些衣裳都是没法穿的。
翻看的衣裳越多,掌柜介绍得越珍贵,她的头就越低,也越来越局促,耳根越来越红,眼看着就红透了,最后李晔实在看不下去,不得不去给她弄了件道袍。
忙活了半天,李晔终于还是带着两个道人,来到了崔家大宅。
“崔克礼?”李晔听到苏娥眉报出这个名字,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眉目威严的白胡子老头形象。
崔家的门房听说众人要见崔克礼,眼神有些怪异,像看傻子似的,看他那模样,若不是看在苏娥眉和卫小庄,是道人的份上,都不会进去通报。
“你们见过这个崔克礼?”李晔问苏娥眉和卫小庄。
两人摇摇头,苏娥眉解释道:“虽然师父说,道观常受对方接济,但他并没有到道观来过。”
李晔没再多问,崔克礼他是听说过的,这一世的记忆告诉他,在崔氏还没去世的时候,就经常念叨这个名字,好像是她弟弟什么的。
众人在门房等了很久,卫小庄就快不耐烦的时候,影壁后面终于走出来一个中年仆役,着一身麻质青衫,衣角已经洗得发白,脚下也踩着布鞋,对李晔等人行礼:“各位远道而来,一路劳苦,请随我来。”
李晔看到这仆役的打扮,若有所思,既然是崔克礼派来迎接的人,理应是亲信一类,但看对方的穿着,未免也太寒酸了些,作为内院仆役,待遇应该是不错的,但崔家的门子都穿得比他光鲜,看样子崔克礼在崔家的处境并不好。
几人跟着这名中年仆役,在崔家大宅七拐八拐,穿过无数亭阁楼台,越走越是偏僻,路上遇到的人,也没有主动跟中年仆役打招呼的,这愈发坐实了李晔的判断。
走了足足两刻时间,周围已经没有建筑,众人穿过一座小土山,过了一片竹林,看到一条小溪,溪那边有一两亩农田,种满了时令庄稼,旁边有一片菜田,庄稼蔬菜长势颇好,而且农田梳理的很得体,引了溪水灌溉,看得出来种田的人很用心。
农田前有两座房子,共计房屋五六间,另有一个草庐,里面竟然养着一窝鸡鸭,除此之外,便是一条大黄狗。它本来趴在院子里懒洋洋的晒太阳,看到李晔等人,站起来吠了一声,然后呜咽一声,又趴着不动了,眯着眼继续晒太阳,惬意的像个老太婆。
“小蛮性子懒,但很通人性,刚才那几声是跟我打招呼,你们是跟我来的,它不会为难你们。”中年仆役温声说道。
“小蛮?”卫小庄指着大黄狗看向中年仆役,觉得很是不可思议,“你说这黄狗的名字叫小蛮?”
中年仆役点点头:“小蛮是雌的。”
卫小庄扰扰头,最终还是没有把到嘴边的话,给说出来。他不是问黄狗的性别,他是觉得,小蛮这分明是个人名啊。
中年仆役带着李晔等人进门,请众人落座,屋中别无他人,“寒舍简陋,多有怠慢之处,还望诸位海涵。你们稍坐,我去准备茶水。”
说着就再度出门。
苏娥眉和卫小庄,规规矩矩落座,左右打量几眼。
屋子里没什么陈设,高脚桌椅不过四套,看起来还是新搬来的,干泥地面有新鲜的划痕。书架倒是有好几排,摆满了各种典籍,书案上堆着很多稿纸,写满了字。阳光从窗户洒进来,微风吹卷稿纸,沙沙轻响,满室都是书墨清香。
李晔走过去书案看了几眼,立即被稿纸上遒劲的字体吸引,忍不住拿起来读,只不过稿纸材质一般,是最普通的那种。
读完一页书稿,李晔微微蹙眉。看书稿上的内容,明显是治学大家所书,见解独到认识深刻,应该就出自崔克礼之手。但纸张的材质未免太差。士子书生,喜欢的是风流和格调,对文房四宝的要求尤其高,稍有条件都会想尽办法提升品质,好像这些东西不好,就不足以承载他们的文气。
中年仆役端着托盘进门,给苏娥眉和卫小庄奉上茶水,见李晔站在书案前,神色微显讶异:“道长也读儒家之言?”
李晔笑了笑:“我可不是道人,只是这两位道长的朋友。儒家之言,我也读过一些,颇有兴趣,见了崔先生这些书稿,很是钦佩。”
中年仆役眼中闪过一抹异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那种异彩。
卫小庄咳嗽两声,看着中年仆役,正色道:“这个,我们是来找崔先生的,不知崔先生可在?”
中年仆役怔了怔:“我就是。”
李晔一愣,苏娥眉也觉得不可思议,卫小庄更是直接惊讶道:“我说的是崔克礼先生!”
“在下崔克礼。”中年仆役认真道,“这里只有在下一人居住。”
三人面面相觑,都觉得匪夷所思,这家伙不是个仆役么?
崔克礼那是声名在外的人物,更是崔家嫡系子弟,竟然穿着这么寒酸?而且看他面相,也太普通了些,丢在人海里就认不出来,不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嘛,也没见这家伙气质有多么不一般啊。
现在众人终于反应过来,门子听到他们找崔克礼的时候,为何会是那种神情。
李晔捕捉到崔克礼后面一句话,他问道:“院子外的农田庄稼,都是先生种的?”
崔克礼点点头,见李晔颇为讶异,便解释道:“读书人耕读传家,凡事都需身体力行。儒家读书人,更是以为黎民苍生谋福为己任,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自身四肢不勤,连百姓疾苦都不能切身体会,又谈何为黎民谋福祉?”
这种言论,李晔还是头一次听说。
在长安,他见过的士子多了,哪一个不是视曲水流觞、诗词唱和、青楼风流为雅事,视贩夫走卒为卑贱之业?韦保衡的弟弟韦江南,不就是这样的?
高中进士进入官场的读书人,一辈子都分不清韭菜蒜苗的,不是大有人在?习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这才是读书人的追求吧?掌权治国发号施令,决定天下百姓福祸的,不就是这些人么?
李晔不得不佩服这个衣着简朴,还自己种田养鸭的读书人,拱手由衷道:“先生一番言论,振聋发聩,先生所作所为,堪为读书人表率。”
崔克礼却是正色摇头,叹息一声,惭愧回礼:“公子切莫如此,折煞崔某。崔某读书数十载,不过就是守着几间庐舍两亩薄田;未曾游历四海,到州县山野中去,亲眼看过百姓的艰难困苦;满腹墨水,只不过是写了些聊以自-慰的文字,不曾真正为百姓做过有益的事。崔某,有亏于先贤教诲,不敢自称读书人。”
不敢自称读书人!
听到这句,李晔说不出话来。
他脑海里忽然涌现出一些记忆。
李岘以前也提起过,当世正经的读书人就没几个,到了官场就忘了初心,有了修为就自认高人一等,黎民苍生在他们眼中,不过就是需要治理的对象。
但青州崔克礼,却可称正经儒家士子。
李岘原来说这话的时候,眉宇间都是敬佩神往之色,而在李晔的记忆里,整个天下,能让李岘露出如此神色的人,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李晔在他旁边笑道:“这个叫城墙。”
“城墙嘛,我知道,听师父说过。”卫小庄一副我只是口误的神情,一本正经道:“不过也没师父说的那么夸张,他说有一座城墙,高的跟山一样,哼,吹牛。”
李晔笑了笑,作为平卢治州,青州城高沟深,不过跟长安没法比,所以李晔别无感受。
带着马车进城的时候,戍卫城门的军士,翻箱倒柜将马车严查了一番,倒不是青州在戒严,而是李晔三人步行,却带着一个空马车,怎么看不合情理。
军士没有查看到什么,怪异的看了李晔等人一眼,视线尤其在苏娥眉身上停留了很久,最终还是挥了挥手,让他们进城。
通过城门甬道,眼前豁然开朗,望着宽阔长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街道两旁密集而高大的屋舍,卫小庄装作不是第一次进城的神情,就再也绷不住,看得眼睛都直了。
“别发呆了,快走。”苏娥眉从他身旁走过,低声提醒了一句。
卫小庄连忙跟上,不小心撞到一个锦衣大汉,惹得对方怒目而视,他连忙赔着笑点头示意,小跑到苏娥眉身边,卫小庄不无敬畏的看着四周,压低声音道:“师姐,这里人这么多,房子也都这么大,而且看着还都差不多,咱们怎么去找崔家?”
苏娥眉心里也直打鼓,看了李晔背影一眼,强作镇定:“慌什么,这不还有李公子吗?一看他就是经常进城的,肯定知道门路。”
“有道理。”卫小庄点点头,一脸庆幸,“还好遇到了李兄,要不然这回的差事,还真是难办了。”说着连忙两步跟上李晔。
“先去把马车卖了。”李晔对卫小庄和苏娥眉道,“去市场找个车马行,随后咱们再去崔家。”
卫小庄晕晕乎乎,不知道市场和车马行是什么存在,只得大点其头表示同意:“都听李兄的。”
李晔回头看了苏娥眉一眼,对方依旧神色如常,并不像卫小庄一样六神无主,用穿越前那一世的话说,女神范儿还是女神范儿,不过李晔依旧敏锐的发现,苏娥眉握剑的手指,有些微发紧。
毕竟街上行人,不管男女老少,看到苏娥眉,都会转头打量几眼,一些个小娘子,更会凑到一起娇笑,这也不全是因为苏娥眉容貌惊艳,还因为她身上穿着李晔的衣袍。
本来就没有女子穿长袍的,这又不是道袍,苏娥眉虽然长腿高挑,但比李晔还是差了些,这衣袍并不合身。
接受几乎大街上所有人的注目礼,初次行走江湖和进城的苏娥眉,不可能一点紧张都没有,李晔琢磨着,去崔家之前,还是得给她换一身衣裳,这样不伦不类的,不说崔家人怎么看,她自个儿也不自在。
在车马行卖马车的时候,对方给了李晔一大袋子铜钱,约莫有十来斤。这个时代买卖货物就是这样的,大户人家购置贵重物品,常常就会让家仆扛着几大袋子铜钱出门,气势十足,当然也不方便,要不然后来也不会发明交子、银票这些东西。
“这么多?”苏娥眉不能不惊异,当初她给李晔还马车钱的时候,可是就给了一把......
“这些铜钱跟我们带来的铜钱,是不是不一样?”卫小庄凑过来,往钱袋子看了几眼,然后就纠结的看向李晔:“一样啊!”
“不一样不一样,你们道观带来的铜钱,比较稀有。”李晔怕苏娥眉和卫小庄难堪,敞着良心打哈哈。
苏娥眉一下子就脸红了,她羞恼的瞪了李晔一眼:“你看我傻么?”
她现在算是反应过来,她欠了李晔很多钱。看当时那商贾,拿着金子就跑得没影儿的模样,估摸着那团金子更值钱。
但李晔并没有提及这些,这让苏娥眉对李晔的大方,深有好感,但又觉得愧疚。
“钱财都是身外之物,行走江湖,义字当头,说这些俗不俗?”李晔立即板起脸,用江湖前辈的口吻,一本正经的教训起来,把钱袋子交给卫小庄,“来,你的钱,拿好!”
苏娥眉怔了怔,看着李晔,眨了眨充满怀疑的大眼睛。
卫小庄抱着一大袋子钱,茫然无措。
“走吧,去换衣裳。”李晔大手一挥,“如果你不想一直被人盯着看的话。”
苏娥眉微窘,被人盯着看的确不自在,但是换衣裳又得花钱,她秀气的眉头蹙到一起,显得很是纠结。
李晔适时发挥大男子主义,二话不说,带着两人就找了一家气派的绸缎庄,给苏娥眉挑选现成的衣裳,店面小的绸缎庄,只怕只卖布匹没有现成衣裳。
挑选衣裳的时候,可把苏娥眉难住了,各种各种的轻衫罗裙,她根本就没法穿,因为色彩太鲜艳、纹饰太华丽,完全不符合她的审美,在她看来,这些衣裳都是没法穿的。
翻看的衣裳越多,掌柜介绍得越珍贵,她的头就越低,也越来越局促,耳根越来越红,眼看着就红透了,最后李晔实在看不下去,不得不去给她弄了件道袍。
忙活了半天,李晔终于还是带着两个道人,来到了崔家大宅。
“崔克礼?”李晔听到苏娥眉报出这个名字,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眉目威严的白胡子老头形象。
崔家的门房听说众人要见崔克礼,眼神有些怪异,像看傻子似的,看他那模样,若不是看在苏娥眉和卫小庄,是道人的份上,都不会进去通报。
“你们见过这个崔克礼?”李晔问苏娥眉和卫小庄。
两人摇摇头,苏娥眉解释道:“虽然师父说,道观常受对方接济,但他并没有到道观来过。”
李晔没再多问,崔克礼他是听说过的,这一世的记忆告诉他,在崔氏还没去世的时候,就经常念叨这个名字,好像是她弟弟什么的。
众人在门房等了很久,卫小庄就快不耐烦的时候,影壁后面终于走出来一个中年仆役,着一身麻质青衫,衣角已经洗得发白,脚下也踩着布鞋,对李晔等人行礼:“各位远道而来,一路劳苦,请随我来。”
李晔看到这仆役的打扮,若有所思,既然是崔克礼派来迎接的人,理应是亲信一类,但看对方的穿着,未免也太寒酸了些,作为内院仆役,待遇应该是不错的,但崔家的门子都穿得比他光鲜,看样子崔克礼在崔家的处境并不好。
几人跟着这名中年仆役,在崔家大宅七拐八拐,穿过无数亭阁楼台,越走越是偏僻,路上遇到的人,也没有主动跟中年仆役打招呼的,这愈发坐实了李晔的判断。
走了足足两刻时间,周围已经没有建筑,众人穿过一座小土山,过了一片竹林,看到一条小溪,溪那边有一两亩农田,种满了时令庄稼,旁边有一片菜田,庄稼蔬菜长势颇好,而且农田梳理的很得体,引了溪水灌溉,看得出来种田的人很用心。
农田前有两座房子,共计房屋五六间,另有一个草庐,里面竟然养着一窝鸡鸭,除此之外,便是一条大黄狗。它本来趴在院子里懒洋洋的晒太阳,看到李晔等人,站起来吠了一声,然后呜咽一声,又趴着不动了,眯着眼继续晒太阳,惬意的像个老太婆。
“小蛮性子懒,但很通人性,刚才那几声是跟我打招呼,你们是跟我来的,它不会为难你们。”中年仆役温声说道。
“小蛮?”卫小庄指着大黄狗看向中年仆役,觉得很是不可思议,“你说这黄狗的名字叫小蛮?”
中年仆役点点头:“小蛮是雌的。”
卫小庄扰扰头,最终还是没有把到嘴边的话,给说出来。他不是问黄狗的性别,他是觉得,小蛮这分明是个人名啊。
中年仆役带着李晔等人进门,请众人落座,屋中别无他人,“寒舍简陋,多有怠慢之处,还望诸位海涵。你们稍坐,我去准备茶水。”
说着就再度出门。
苏娥眉和卫小庄,规规矩矩落座,左右打量几眼。
屋子里没什么陈设,高脚桌椅不过四套,看起来还是新搬来的,干泥地面有新鲜的划痕。书架倒是有好几排,摆满了各种典籍,书案上堆着很多稿纸,写满了字。阳光从窗户洒进来,微风吹卷稿纸,沙沙轻响,满室都是书墨清香。
李晔走过去书案看了几眼,立即被稿纸上遒劲的字体吸引,忍不住拿起来读,只不过稿纸材质一般,是最普通的那种。
读完一页书稿,李晔微微蹙眉。看书稿上的内容,明显是治学大家所书,见解独到认识深刻,应该就出自崔克礼之手。但纸张的材质未免太差。士子书生,喜欢的是风流和格调,对文房四宝的要求尤其高,稍有条件都会想尽办法提升品质,好像这些东西不好,就不足以承载他们的文气。
中年仆役端着托盘进门,给苏娥眉和卫小庄奉上茶水,见李晔站在书案前,神色微显讶异:“道长也读儒家之言?”
李晔笑了笑:“我可不是道人,只是这两位道长的朋友。儒家之言,我也读过一些,颇有兴趣,见了崔先生这些书稿,很是钦佩。”
中年仆役眼中闪过一抹异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那种异彩。
卫小庄咳嗽两声,看着中年仆役,正色道:“这个,我们是来找崔先生的,不知崔先生可在?”
中年仆役怔了怔:“我就是。”
李晔一愣,苏娥眉也觉得不可思议,卫小庄更是直接惊讶道:“我说的是崔克礼先生!”
“在下崔克礼。”中年仆役认真道,“这里只有在下一人居住。”
三人面面相觑,都觉得匪夷所思,这家伙不是个仆役么?
崔克礼那是声名在外的人物,更是崔家嫡系子弟,竟然穿着这么寒酸?而且看他面相,也太普通了些,丢在人海里就认不出来,不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嘛,也没见这家伙气质有多么不一般啊。
现在众人终于反应过来,门子听到他们找崔克礼的时候,为何会是那种神情。
李晔捕捉到崔克礼后面一句话,他问道:“院子外的农田庄稼,都是先生种的?”
崔克礼点点头,见李晔颇为讶异,便解释道:“读书人耕读传家,凡事都需身体力行。儒家读书人,更是以为黎民苍生谋福为己任,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自身四肢不勤,连百姓疾苦都不能切身体会,又谈何为黎民谋福祉?”
这种言论,李晔还是头一次听说。
在长安,他见过的士子多了,哪一个不是视曲水流觞、诗词唱和、青楼风流为雅事,视贩夫走卒为卑贱之业?韦保衡的弟弟韦江南,不就是这样的?
高中进士进入官场的读书人,一辈子都分不清韭菜蒜苗的,不是大有人在?习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这才是读书人的追求吧?掌权治国发号施令,决定天下百姓福祸的,不就是这些人么?
李晔不得不佩服这个衣着简朴,还自己种田养鸭的读书人,拱手由衷道:“先生一番言论,振聋发聩,先生所作所为,堪为读书人表率。”
崔克礼却是正色摇头,叹息一声,惭愧回礼:“公子切莫如此,折煞崔某。崔某读书数十载,不过就是守着几间庐舍两亩薄田;未曾游历四海,到州县山野中去,亲眼看过百姓的艰难困苦;满腹墨水,只不过是写了些聊以自-慰的文字,不曾真正为百姓做过有益的事。崔某,有亏于先贤教诲,不敢自称读书人。”
不敢自称读书人!
听到这句,李晔说不出话来。
他脑海里忽然涌现出一些记忆。
李岘以前也提起过,当世正经的读书人就没几个,到了官场就忘了初心,有了修为就自认高人一等,黎民苍生在他们眼中,不过就是需要治理的对象。
但青州崔克礼,却可称正经儒家士子。
李岘原来说这话的时候,眉宇间都是敬佩神往之色,而在李晔的记忆里,整个天下,能让李岘露出如此神色的人,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40429/88039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