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694节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维桑瑞拉·坦格利安(高h NP 吸奶 ntr 乱伦)、静海旖旎(校园高H)、小梨花(校园h1V1)、招蜂引蝶、【星际abo】洛希极限(H)、武动乾坤之淫符林动、【崩铁乙女】总合集、记忆之场、
日军在热东与辽西结合部的此次反击,后方纵深防御已经由原来的面和线,势必要收缩为点状防御态势。虽说有铁路可以来回的机动兵力,但铁路线毕竟是死的,而战场的设定是活的。
只要自己抽调一部分的兵力,利用日军二线防御纵深地带因为收缩兵力,而造成的大量可利用的空隙。主动深入日军防御纵深,才能更大范围的扯动日军在辽西战场上的整个部署,寻找到更有利的战机。
能不能够威胁到北宁铁路,对于李明峰来说他无所谓。他的兵力有限,搞不出太大的动静来。但是尽可能多的吃掉反击的日军,才是他最终的目标。至于威胁到北宁线的安全,只是调动日军的一个手段而已。至于叶柏寿,不过是自己推到这个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而已。
第1771章 最适合的部队
李明峰眼下虽说没有突袭北宁线的想法,但是虚张声势,大范围的调动敌军还是他的重要思路。兵力同样有限的日军只有调动范围越大,暴露出来的弱点才越多。一向都是人为攻击才是最佳防御的李明峰,是不会老实的按照上级的命令,将战场限制在努鲁儿虎山区的。
对于李明峰这个本身就是不安分的家伙来说,将战场局限于某一地,尤其是过于靠近自己后方,等于变相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兵力有限的自己,如果一味的争夺浅纵深,争夺前沿地带,那么在这么大的战场区域,自己得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够满足需要?
打出去,利用敌军在辽西纵深战场上兵力同样不算充足。在此次反击之后,纵深敌军整体部署态势,已经由线转变为控制点。整个纵深防御,已经留下相当多的空白,调动一支部队深入敌后,大范围的穿插调动敌军,创造更大的战机。将整个辽西变为他的战场,才是他最真实的想法。
而实际上对于这种向敌军纵深穿插,独立活动的战术,在李明峰看来,挺进军出身的部队无疑是最适合的。这些部队久在敌后作战,独立生存能力强,干部的独立作战意识也强。即便遇到危险,将拳头松开在攥起来的能力,就连当初分散游击的老抗联都远远不如。
能打能跑,能分散但更能集中。再加上高级指挥员的独立作战意识,以及极佳的甚至连抗联也比不上的山地长途奔袭能力,几乎这种大纵深穿插作战的首选。挺进军部队的长途奔袭能力,李明峰可是亲眼所见。
去年年底,挺进军在整训的时候,曾经在一次战术演习之中,一个团携带全部的武器装备,在山地情况之下一天一夜强行军二百四十华里。虽说背包都丢掉了,但是全部的武器弹药全部携带着。
就连加上枪架八十多公斤的九二式重机枪,都没有丢掉不说,还携带了两门八二迫击炮。这些武器和配置的弹药,都是靠着人力携带的,并没有依靠任何的马匹。当时李明峰在得知这个数字之后,吓了一大跳。
要知道即便他的一师随机抽出一个团,一天一夜在山地强行军二百余华里,也并非是做不到。但是恐怕在没有畜力的配合之下,高射机枪以上的武器都只能暂时放弃。即便是抗联制式的十二毫米高射机枪的总重,也就与九二式重机枪差不多。
这么长途的奔袭,各级指挥员必须要考虑到部队的体力,能不能在抵达作战区域之后,立即完成展开。一旦体力耗尽,抵达作战区域无法完成立即展开,那么这种长途奔袭对于作战来说意义并不是很大。战局历来都是瞬息万变,不能展开反倒是很容易被敌军反包围的。
但挺进军的这个团,在奔袭途中虽说也有大量的掉队人员,但是在抵达目的地之后,建制保持完整,部队依旧有立即转入作战的能力。这一点,让李明峰相当的佩服。至少他的部队,很难达到这个水平。
长途奔袭以及敌后分散活动能力极强,都是李明峰认为挺进军部队,是最适合这种敌后穿插作战的主要原因。至于他手下的抗联部队,更为适合正面突击,与浅纵深的穿插迂回包抄作战。
最关键的是这些部队,常年的敌后复杂环境之下活动。对敌占区短时间之内的政治动员和宣传能力,远不是现在已经有了完整的,现代化征兵制度的抗联可以相比的。这一点从去年热河战役期间,挺进军在热河战场活动时间并不长,但是却动员了大批新兵可以看出来。
抗联的补充兵员制度,是建立在完善的户籍制度之上。根据地内所有的青壮年,无论是学校还是工厂,乃至所有的乡村,只要在户籍上的四十岁以下,十八岁以上身体健康的青壮年,都要受严格的义务军事训练。
在完成第一年累积两个月的基础军训时间之后,全部编入预备役名单。中学生在中学一年级开始,便有军事体育课程。待到年满十八周岁之后,在编入预备役名单。如果持续升学,除非被选派出国留学,否则这名单上他的名字一样要保留到四十岁。
当然按照抗联的规定,不到最后一分钟,大学生、高中以上的毕业生、各级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一律不在每年征兵的名单上。这些人的名字在预备役的名单上,实际上是单独列出来的。
同时乡村以村为建制,设立民兵排。以乡、区两级,视当地人口数量设立民兵连、营,以县建制设立民兵团。在城市也以街道和工厂为建制,分别按照工人数量的不同,设立民兵营连排等建制单位。
乡村在乡一级,城市在街道一级,工厂超过五十人以上,都设立有连级武装工作部。县一级,设立有营职武装部,由地方军分区负责。统一负责新兵动员、民兵也就是预备役人员的训练,储备武器弹药以及军装。
这些武装工作部,所有的干部都是现役官兵。这些官兵虽说基本上都是因为伤残,或是其他某些原因,已经无法在上战场,但是都实际作战经验丰富。在部队之中至少担任过班长职务,熟悉作战、带兵。
而所有民兵建制单位的人员,都是预备役名单上的人员,平时作为民兵参加训练。一旦需要,立即成建制的补充进入部队。即便未征兵,但每年也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军事训练。轻武器的拆卸、射击、白刃战战术,基础的步兵战术,都要进行训练。
一旦形势恶化到总动员的态势,这些预备役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补充进入部队。每年征兵数量,由抗联总部根据部队作战伤亡,以及部队扩编需要,拿出一个完整的数字。在统一按照各地人口基数可以承担的数量,分配给各个省、专区、县。
而一旦在战场上解救出大量的劳工,则从中动员一批之后,在总数上减去相对应的数字。抗联的征兵,有着完整的体系和规定。正是有了完整的征兵体系,抗联各部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再自行招收兵员。规定也不允许自行招募兵员,所有的新兵都是由总部统一分配。
这种情况可以保证部队得到稳定的补充兵员,部队的建制统一。不至于出现有的部队兵力过多,三千多人的团,上千人的营。而有的部队兵力不足,同一个建制单位,兵员数量多少不一样的情况。
一个团该有多少兵力,就有多少兵力。而不是搞的有的一个团兵,甚至有其他部队两个团多。有的团却是实打实的,就是一个团的建制数量。所有的补充兵员数量,全部由总部军务部统一掌握。
即便外线作战,按照总部要求动员作战区域民众参军的时候,也要在返回的时候,将这些新兵统一上交总部。为了避免因为某些原因,在这方面工作出现懈怠的情况。每次外线作战,参战部队都要按照建制分配动员新兵数量。
这种政策,在抗联已经实施两年。虽说保证了部队补充兵员及时,部队兵力数量均衡,没有出现建制相同的部队,兵力数量却天差地别的情况。但也出现了另外一个情况,两年的时间下来,抗联各部几乎都丧失了挺进军各部那种突击动员扩军的能力。
所以李明峰非但不在乎建平西战场的那个旅,未经请示擅自将原计划佯攻叶柏寿后续计划由虚变实。甚至还给那位疯子老兄,变相的在原有的计划上加了一部分码。大笔一挥,将原来直插叶柏寿的想法,改为实攻叶柏寿,进而威逼并钳制朝阳。
将原来的留下来警戒建平县城方向的一个营,也命令其南下配合正面作战。他这么做,除了是为了更大范围的调动敌军之外,其实更多的还是为了新惠部队隐蔽偷袭北票,创造一个有利的,尽可能速战速决的战机。
既然有人主动送上门来,来执行他大纵深穿插的想法。那么早就这个想法,但是总是担心挺进军两个旅搞出太大伤亡,不好向一号交待。而抗联在热东战场兵力又不足,始终没有敢兑现的李明峰,如果不借坡下驴,那就不是他李明峰了。
不过多少有些不放心的李明峰,给突袭北票和叶柏寿的两支部队回电的时候,都再三的告诫他们。在行动上,一定要快猛结合。该进的时候,要大胆的进攻。该收缩的时候,一定不要拖拉。无论在任何情况,都要注意当机立断四个字。
该撤退的时候,动作一定要快。无论是那一个方向,行动都要果断。无论是攻坚,还是撤退,下决心的时候都要果断,绝对不要被敌军黏住。眼睛不要只盯着眼前的敌军看,在作战的时候,要多向自己周围看看。一旦战事不利,立即撤回来。
拳头能不能打出去不是问题,关键问题是在需要的时候,能不能快速的收回来。这一战,李明峰别的担心没有,就是担心放出去的部队会不会让敌军给黏住,这是他唯一的担忧。至于别的方面,只要奉天西北战场还在打,他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既然整个战场现在已经是乱战一团,那么就干脆的将这已经被搅浑一汪水搅合的再浑一些,这样他才能更好的浑水摸鱼。至于建平战场,既然日军主动上门来找茬了,那就集中兵力先打建平东北战场上的日军。
而对于李明峰上报的作战计划,杨震与郭炳勋并无任何的异议。当初将这个家伙派到热河战场,就没有指望他老实的呆着。他能老实在热河呆这么长的时间,已经算是很难得了。况且他这次想要将动静搞得大一些,也符合总部的战略意图。
杨震给李明峰的回电上边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将动静搞得越大越好。但要求他注意尽可能减少部队伤亡数字,不要将部队伤亡搞的太大。同时提醒他,总部现在无后备力量增援他,也无法给他提供空中支援。也就是说热东、辽西战场,就只能靠他李明峰自己。
第1772章 以万变应万变
对于总部的回电,李明峰什么也没有说,也没有任何的不满。总部的回电,即在他的预料之中,也在他的预料之外。之所以说在预料之中,是因为他很清楚总部目前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几乎已经无后备力量的困境。
他知道总部能将挺进军两个旅,要过来交给他统一指挥。将原来分属两个战线的热河南北两个战场,统一交给他指挥,已经是最大限度的支援了。清楚的知道一号,对关内兄弟部队一贯态度的他,明白这已经是总部已经是很破例了。
所以从战役发起之初,就没有想过从总部那里要什么支援。这一场战役,他能指望的就只有手头的这些部队。总部告诉自己没有援军,没有空中支援,甚至眼下就连炮兵力量都无法增加,这一点已经在他的预料之中。但这一切,都不是他眼下最需要的。
他最需要的是总部能够放开他的手脚,别将他捆在热东一地。只要总部能给他松绑,他不在乎有没有后续支援,不在乎有没有空中支援。作为从最艰苦时候熬过来的老兵,他没有那么多的要求。
至于说是在预料之外,是因为他压根就没有想到,总部对自己此次的敌后大纵深穿插行动,批准的如此之快。对自己先斩后奏,将战场拓展到整个辽西,也没有追究任何的责任,甚至一号还亲自在电报上批了动静越大越好这句话。
而眼下总部虽说没有给他提供任何的支援,但是却给了他最需要的东西,这一点对于他来说已经是足够了。接到一号回电的他,心情很是愉快。而他身边的参谋和警卫人员,也看到自己的首长,居然罕见的用不成调的声音,再哼着军歌。
要知道五音不全的李明峰,可从来是不唱歌的。平时就连军歌都唱不成调的他,甚至就连军歌也很少唱。尤其是之前待机时候,自己首长别说哼歌,就是脸上连一丝笑容都欠奉。很明显,自己的首长现在的心情肯定是极度的愉悦。
心情愉悦,那就代表着他李明峰出手的力度,绝对不会小到那里去。他连续向南捅了三刀,这三刀都奔着日军最致命的地方捅过去。他这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专门就绝对是杀招。
而李明峰突然以一部兵力直插叶柏寿,并一举突袭北票外围各个战略要点,同时以一部兵力钳制朝阳县城。连续的出手,极其出乎横山静雄,甚至是鹫津铅平中将的预料。这二位日军中将,一个辽西战场最高指挥官,一个前线指挥官,谁也没有预料到李明峰居然在建平战场打的热火朝天的情况之下,还敢于至背后战场不顾,直插锦承铁路。
当接到叶柏寿丢失,朝阳和北票周边也突然出现大批敌军的报告之后,鹫津铅平中将惊讶的连电话掉到地上都没有察觉到。他怎么也想不透,自己的对手就那么一些兵力,他的胆子难道长了毛不成?
但李明峰的胆子究竟是不是长了毛,这不是他鹫津铅平该操心的事情。现在对于他来说,固守北票是最为关键的事情。北票县城丢了不要紧,但是北票周边的几个煤矿要是丢了,那就对自己,甚至整个关东军来说意味着大事。
现在北票的情况,却偏偏是守军主要驻扎在锦承铁路沿线,周边的矿区还真没有多少守军。相对于北票县城,关东军更看重的是北票县城周边的煤矿。但问题是北票丢了,朝阳也就守不住。朝阳再丢了,整个辽西也就危险了。
战场风云突变,北票又是关东军点名要坚决固守的绝对不能丢失的地方。此刻的鹫津铅平中将立即从阜新、北镇驻军之中抽调了四个步兵中队,从锦州和义县抽调了三个步兵中队立即全力增援北票、朝阳。
同时鹫津铅平中将,给予眼下就在朝阳城中的横山静雄中将严厉的训斥。命令他不惜一切代价力保北票、朝阳,以及北票各个煤矿的安全。鹫津铅平中将直接告诉他,北票煤矿的安全,事关今年整个关东军过冬问题。如果北票出现任何的差错,他横山静雄自己去向天皇陛下谢罪。
而前线的横山静雄中将,在挨了一顿严厉的训斥之后。也顾不得建平东北战场的战况究竟怎么样,也顾不得四道营子大山位置重要与否。命令前线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与敌军脱离接触,立即全军总撤退增援朝阳和北票,并迅速夺回叶柏寿。
虽说鹫津铅平中将调集了七个中队,增援北票和朝阳,再加上本地的守军。但这些兵力,只够固守两座县城的,还不足以承担整个面防御。再加上还要夺回叶柏寿,重新打通与凌源之间的联系,这点兵力对于横山静雄来说远远不够。
北票与朝阳必须要守住,叶柏寿也是一定要夺回来的。不夺回叶柏寿,凌源就守不住。凌源守不住,也就等于打开了冀东的门户。冀东丢了,就算守住北宁线也屁用没有。现在感觉到自己已经坐在火山口上的横山静雄中将,那里会不明白这个时候从建平东北撤退的困难。
但再难也要撤回来,建平这个突出部对于眼下的关东军的确重要。但在重要也没有凌源、叶柏寿、朝阳、北票一线重要。丢了建平最多防线南撤,但是丢了北票和朝阳,再丢了叶柏寿与凌源,那么对于整个辽西的防御态势,才是最为危险的。
所以建平东北战场的部队,他愿不愿意都必须要撤回来。单靠鹫津铅平中将抽调出来的那点兵力,能保障北票以及周边几个煤矿的安全,已经是极尽所能了。就连增援朝阳的力量,都不够使用。
要收复叶柏寿,保证朝阳和北票的安全,他只能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再难撤离,建平东北战场的兵力,也必须要收回来。因为不要说朝阳、北票一线丢了,就是被敌军破坏的稍微大一些,自己都难以交差。
在命令建平东北战场立即撤退之后,他又给四道营子大山守军下达了死命令,立即放弃四道营子大山全军强行南下,夹击偷袭北票之敌。没办法,整个距离北票最近的建平战区,只有四道营子大山守军目前还无主要作战任务。
南下途中,也没有任何的敌军,也是现在唯一能够快速增援北票的兵力。尽管他也知道,眼下最佳的办法不是南下,而是以四道营子守军为基干,组成一个加强大队,就地向新惠进攻。围魏救赵,逼迫北票外围之敌撤退。
但是现在的整体局势逼迫着的他,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绝佳的战机而不敢利用。从四道营子大山到新惠县城,中间都是连绵山地。除了四道营子这个制高点之外,周边还有为数不少的千余米的山峰。
一旦自己围魏救赵战术陷入僵局,那么在建平东北战场撤离进度肯定不会顺利的情况之下。唯一能够机动的兵力在被牵制在四道营子与新惠之间的山地,那么后方迟迟得不到足够增援的北票县城,也将会陷入灭顶之灾。他必须要留一些后手,以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意外。
而且相对于鹫津铅平中将来说,横山静雄中将的想法更多一些。他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抽调兵力,还是有将深入叶柏寿至朝阳一线的敌军彻底消灭掉的目的。就算不能解决热东战场抗联的全部,但是吃掉其一部,彻底稳定住辽西的战局还是可以的。
但无论是鹫津铅平中将,还是横山静雄中将的决心究竟有多大。但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日军在四道营子大山一线的守军,刚一放弃四道营子以及周边阵地南下,就被早就盯着那里的李明峰给敏锐的察觉了。
虽说之前李明峰将四道营子大山之敌,先晾在了一边,重点放在了建平东北战场上。但并不代表着他真的对距离建平东北战场,近在咫尺的四道营子大山之敌熟视无睹。他早就安排侦察部队,对四道营子大山之敌严密监控。那里的日军刚一行动,他就迅速的发现了。
在确定四道营子大山之敌是南撤之后,李明峰立即命令从张家营子南下的挺进军那个加强营,放弃原有的南下配合该旅主力作战的任务。立即从现有的活动地域老虎山河流域,立即兜头北上实施拦截。命令该部不惜一切代价,将该部日军阻击在大青山一线至少八个小时。
命令该旅主力,除了以一部兵力固守叶柏寿之外,其余全部的兵力向朝阳一线发起佯攻。但他在命令上再三强调是佯攻,动作必须要做足,但是主力不能被日军真的黏住。重点是朝阳周边,而不是朝阳县城。
命令突袭北票部队,抓紧时间将劳工抢运出来。并彻底的炸毁北票至朝阳,北票至阜新的铁路线,尽可能的迟滞日军援军的增援速度。如果日军援军增援速度过快,那么就放弃原有的作战任务。沿着锦承铁路以及牤牛河一线,阻击阜新和义县之敌向大青山战场增援。
同时命令新惠守军留守的一个加强营,立即以强行军的速度南下,直插四道营子大山撤退之敌背后,配合大青山正面阻击部队,争取将其围歼在大青山一线。但要注意,南下一定要隐蔽前进,尽可能的达到突袭的战术目的。
李明峰这个决定,等于在新惠一线唱了空城计。在眼下这种混乱的局面之下,这无疑是一个相当大胆的选择。如果此时日军派出一个步兵大队偷袭新惠县城,只有一个连的新惠守军,别说新惠县城,就是周边那些大大小小的山头连防守一个都不够。
但李明峰的胆子就这么大,对于很讨厌那种循规蹈矩作战风格的他来说,更喜欢出奇兵致胜。我打我的,你打你的,看谁先挺不住、受不了,以万变应万变,这就是他在这一战之中的中心思想。
老实的,按部就班的玩山地进攻或是防御作战,对于他来说没有那个时间。他在赌,赌日军不敢丢掉北票,也不敢坐视朝阳受到威胁,更不敢不管叶柏寿丢失与否。他赌的就是横山静雄,没有自己的这种不顾一切的心态。
第1773章 砸锅卖铁
李明峰既然敢在后方唱空城计,敢于去捅叶柏寿、朝阳、北票一线这个马蜂窝,说明在他的心中这一战连平局他都不想要。对于一个忍耐已久,心中攒足了力气的人来说,一旦爆发出来,那股子劲头肯定要冲天的。
连续下达完毕几道命令之后,李明峰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可建平东北,此时随着双方增援兵力的赶到,战场已经扩展到蹦蹦河以东,建平至朝阳公路以北,北大洼至楼子山以西战场上。
他告诉此时已经眼下已经赶至建平东北战场,指挥作战的抗联山地一师师长曹亚范。对建平东北战场上的日军,先解决从新惠战场增援过来的日军集群。至于已经陷入混乱中的原来的日军,则先分割合围,他的意思也就是先打主枝在削枝干。
此次日军在整个辽西战场上投入反击的第八师团主力,现在都在这个战场上。只要能在最短的时间解决掉建平东北战场之敌,那么这场战役对于他来说,也就相当于将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但这一战对于李明峰来说短时间取得胜利,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一带是努鲁儿虎山主脉所在地,大部分的山地海拔都在八九百米左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山峰,海拔都在上千米左右。
在这种地形之下作战,整个战场无法连成一体。注定会被山势的走向,被分割的七零八碎。无论日军还是抗联,选择从哪个方向增援建平东北战场,实际上都是在打一场山地对攻战。这种战斗,短时间之内解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唯一的好处就是两军都搅合在一起,在地形上谁都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而在战场上虽说日军控制了这一线的制高点大双尖子山,但是后续部队却被抗联的攻击部队分割开来。而且周边的其余制高点,现在也控制在抗联手中。
在这一线,除了原本的一个团外加挺进军两个营之外。在原来主攻建平的抗联一个团,也调往该战场。接替抗联对建平发起攻击的挺进军一个旅,除了留下一个团监视建平守军之外,主力也采取大迂回包抄的战术,加入到建平东北战场。
而日军除了之前的两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大队之外,又先后投入新惠战场的一个半步兵联队。整个建平战场上,现在的态势是抗联的一个半团兵力与日军两个步兵大队搅合在一起。而后续赶到的一个营,与挺进军的一个旅,又插向日军后投入的一个半联队的侧翼。
同时在建平县城,挺进军的一个团加强抗联一个营,又与日军的四个步兵中队隔着建平城墙在对峙。整个战场是你中有我,我中也有你。这么一个乱局,李明峰自认为对自己还是有利的。挺进军一个旅解决日军一个半联队的确有些吃力,但加强了抗联一个团,应该还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
相对于信心十足的李明峰,眼下将指挥部设置在马场一线的曹亚范,却是感觉到压力倍增。他指挥的一个团部队,在建平东北战场打响之后,火速将原来的攻击建平计划交给原来预备在建平至叶柏寿公路之间设伏的挺进军部队,自己带着一个加强团迅速赶往建平东北战场。
他的部队刚刚抢占岱王山至罗福沟一线,日军从新惠战场上抽调的援军便已经赶到。两军在岱王山至罗福沟一线,随即便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尤其是罗福沟一线,背后就是建平东北战场。一旦被日军突破,原来建制已经被打乱的三十二联队,可以立即与援军汇合。
整个战场之上,敌我双方对每一个山头都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日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之下,对其重点突击方向罗福沟一线,在正面发起极其罕见的集团式进攻。而在侧翼也不断的派出小股部队试图迂回包抄罗福沟侧翼,切断罗福沟与岱王山之间的联系。
而随后从建平战场上撤下来的挺进军两个团,却在罗家烧锅、小房身、魏家铺子一线遭遇到敌军猛烈的反击,进展很是缓慢。尽管该部在配属山炮营,以及旅建制炮兵部队的掩护之下。打一场对攻战但在地形的限制之下,战局却是一直在僵持着。
罗家烧锅、小房身、魏家铺子一线的日军两个步兵大队动作极其凶悍,不仅防御异常的顽强,还不断的以中队编制发起战术反击。挺进军该部几经苦战,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却始终无法打破僵局。
面对着僵持的局面,曹亚范咬咬牙,将手中所有的部队全部投入出去。指挥手中最后一个营的预备队,在五门山炮的掩护之下,打开自动步枪上的刺刀从大骆驼沟一线,向整个建平东战场的日军侧翼发起了迅猛的攻击。
经过一夜的激战,连续突破大合隆、平房店日军阵地,并一举击溃岱王山日军侧翼阵地,切断了岱王山日军与罗福沟一线日军之间的联系。但在进抵小十二窝铺一线,却是因为有生力量基本耗尽,再也攻击不动。
而在该营抽调打到小十二窝铺一线之后,罗福沟一线日军火速抽出两个步兵中队,在一个山炮中队的掩护之下,不断的对该营以夺取的阵地发起反击,试图将该部击溃,重新取得与岱王山一线日军之间的联系。
同时在罗福沟身后,建平东战场上的日军,也在无法收拢的情况之下。以现在所属各个建制为单位,除了留下部分兵力拖住周边的抗联部队之外。其余的兵力也在拼命的向东突围,试图与援军靠拢。
只要自己抽调一部分的兵力,利用日军二线防御纵深地带因为收缩兵力,而造成的大量可利用的空隙。主动深入日军防御纵深,才能更大范围的扯动日军在辽西战场上的整个部署,寻找到更有利的战机。
能不能够威胁到北宁铁路,对于李明峰来说他无所谓。他的兵力有限,搞不出太大的动静来。但是尽可能多的吃掉反击的日军,才是他最终的目标。至于威胁到北宁线的安全,只是调动日军的一个手段而已。至于叶柏寿,不过是自己推到这个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而已。
第1771章 最适合的部队
李明峰眼下虽说没有突袭北宁线的想法,但是虚张声势,大范围的调动敌军还是他的重要思路。兵力同样有限的日军只有调动范围越大,暴露出来的弱点才越多。一向都是人为攻击才是最佳防御的李明峰,是不会老实的按照上级的命令,将战场限制在努鲁儿虎山区的。
对于李明峰这个本身就是不安分的家伙来说,将战场局限于某一地,尤其是过于靠近自己后方,等于变相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兵力有限的自己,如果一味的争夺浅纵深,争夺前沿地带,那么在这么大的战场区域,自己得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够满足需要?
打出去,利用敌军在辽西纵深战场上兵力同样不算充足。在此次反击之后,纵深敌军整体部署态势,已经由线转变为控制点。整个纵深防御,已经留下相当多的空白,调动一支部队深入敌后,大范围的穿插调动敌军,创造更大的战机。将整个辽西变为他的战场,才是他最真实的想法。
而实际上对于这种向敌军纵深穿插,独立活动的战术,在李明峰看来,挺进军出身的部队无疑是最适合的。这些部队久在敌后作战,独立生存能力强,干部的独立作战意识也强。即便遇到危险,将拳头松开在攥起来的能力,就连当初分散游击的老抗联都远远不如。
能打能跑,能分散但更能集中。再加上高级指挥员的独立作战意识,以及极佳的甚至连抗联也比不上的山地长途奔袭能力,几乎这种大纵深穿插作战的首选。挺进军部队的长途奔袭能力,李明峰可是亲眼所见。
去年年底,挺进军在整训的时候,曾经在一次战术演习之中,一个团携带全部的武器装备,在山地情况之下一天一夜强行军二百四十华里。虽说背包都丢掉了,但是全部的武器弹药全部携带着。
就连加上枪架八十多公斤的九二式重机枪,都没有丢掉不说,还携带了两门八二迫击炮。这些武器和配置的弹药,都是靠着人力携带的,并没有依靠任何的马匹。当时李明峰在得知这个数字之后,吓了一大跳。
要知道即便他的一师随机抽出一个团,一天一夜在山地强行军二百余华里,也并非是做不到。但是恐怕在没有畜力的配合之下,高射机枪以上的武器都只能暂时放弃。即便是抗联制式的十二毫米高射机枪的总重,也就与九二式重机枪差不多。
这么长途的奔袭,各级指挥员必须要考虑到部队的体力,能不能在抵达作战区域之后,立即完成展开。一旦体力耗尽,抵达作战区域无法完成立即展开,那么这种长途奔袭对于作战来说意义并不是很大。战局历来都是瞬息万变,不能展开反倒是很容易被敌军反包围的。
但挺进军的这个团,在奔袭途中虽说也有大量的掉队人员,但是在抵达目的地之后,建制保持完整,部队依旧有立即转入作战的能力。这一点,让李明峰相当的佩服。至少他的部队,很难达到这个水平。
长途奔袭以及敌后分散活动能力极强,都是李明峰认为挺进军部队,是最适合这种敌后穿插作战的主要原因。至于他手下的抗联部队,更为适合正面突击,与浅纵深的穿插迂回包抄作战。
最关键的是这些部队,常年的敌后复杂环境之下活动。对敌占区短时间之内的政治动员和宣传能力,远不是现在已经有了完整的,现代化征兵制度的抗联可以相比的。这一点从去年热河战役期间,挺进军在热河战场活动时间并不长,但是却动员了大批新兵可以看出来。
抗联的补充兵员制度,是建立在完善的户籍制度之上。根据地内所有的青壮年,无论是学校还是工厂,乃至所有的乡村,只要在户籍上的四十岁以下,十八岁以上身体健康的青壮年,都要受严格的义务军事训练。
在完成第一年累积两个月的基础军训时间之后,全部编入预备役名单。中学生在中学一年级开始,便有军事体育课程。待到年满十八周岁之后,在编入预备役名单。如果持续升学,除非被选派出国留学,否则这名单上他的名字一样要保留到四十岁。
当然按照抗联的规定,不到最后一分钟,大学生、高中以上的毕业生、各级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一律不在每年征兵的名单上。这些人的名字在预备役的名单上,实际上是单独列出来的。
同时乡村以村为建制,设立民兵排。以乡、区两级,视当地人口数量设立民兵连、营,以县建制设立民兵团。在城市也以街道和工厂为建制,分别按照工人数量的不同,设立民兵营连排等建制单位。
乡村在乡一级,城市在街道一级,工厂超过五十人以上,都设立有连级武装工作部。县一级,设立有营职武装部,由地方军分区负责。统一负责新兵动员、民兵也就是预备役人员的训练,储备武器弹药以及军装。
这些武装工作部,所有的干部都是现役官兵。这些官兵虽说基本上都是因为伤残,或是其他某些原因,已经无法在上战场,但是都实际作战经验丰富。在部队之中至少担任过班长职务,熟悉作战、带兵。
而所有民兵建制单位的人员,都是预备役名单上的人员,平时作为民兵参加训练。一旦需要,立即成建制的补充进入部队。即便未征兵,但每年也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军事训练。轻武器的拆卸、射击、白刃战战术,基础的步兵战术,都要进行训练。
一旦形势恶化到总动员的态势,这些预备役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补充进入部队。每年征兵数量,由抗联总部根据部队作战伤亡,以及部队扩编需要,拿出一个完整的数字。在统一按照各地人口基数可以承担的数量,分配给各个省、专区、县。
而一旦在战场上解救出大量的劳工,则从中动员一批之后,在总数上减去相对应的数字。抗联的征兵,有着完整的体系和规定。正是有了完整的征兵体系,抗联各部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再自行招收兵员。规定也不允许自行招募兵员,所有的新兵都是由总部统一分配。
这种情况可以保证部队得到稳定的补充兵员,部队的建制统一。不至于出现有的部队兵力过多,三千多人的团,上千人的营。而有的部队兵力不足,同一个建制单位,兵员数量多少不一样的情况。
一个团该有多少兵力,就有多少兵力。而不是搞的有的一个团兵,甚至有其他部队两个团多。有的团却是实打实的,就是一个团的建制数量。所有的补充兵员数量,全部由总部军务部统一掌握。
即便外线作战,按照总部要求动员作战区域民众参军的时候,也要在返回的时候,将这些新兵统一上交总部。为了避免因为某些原因,在这方面工作出现懈怠的情况。每次外线作战,参战部队都要按照建制分配动员新兵数量。
这种政策,在抗联已经实施两年。虽说保证了部队补充兵员及时,部队兵力数量均衡,没有出现建制相同的部队,兵力数量却天差地别的情况。但也出现了另外一个情况,两年的时间下来,抗联各部几乎都丧失了挺进军各部那种突击动员扩军的能力。
所以李明峰非但不在乎建平西战场的那个旅,未经请示擅自将原计划佯攻叶柏寿后续计划由虚变实。甚至还给那位疯子老兄,变相的在原有的计划上加了一部分码。大笔一挥,将原来直插叶柏寿的想法,改为实攻叶柏寿,进而威逼并钳制朝阳。
将原来的留下来警戒建平县城方向的一个营,也命令其南下配合正面作战。他这么做,除了是为了更大范围的调动敌军之外,其实更多的还是为了新惠部队隐蔽偷袭北票,创造一个有利的,尽可能速战速决的战机。
既然有人主动送上门来,来执行他大纵深穿插的想法。那么早就这个想法,但是总是担心挺进军两个旅搞出太大伤亡,不好向一号交待。而抗联在热东战场兵力又不足,始终没有敢兑现的李明峰,如果不借坡下驴,那就不是他李明峰了。
不过多少有些不放心的李明峰,给突袭北票和叶柏寿的两支部队回电的时候,都再三的告诫他们。在行动上,一定要快猛结合。该进的时候,要大胆的进攻。该收缩的时候,一定不要拖拉。无论在任何情况,都要注意当机立断四个字。
该撤退的时候,动作一定要快。无论是那一个方向,行动都要果断。无论是攻坚,还是撤退,下决心的时候都要果断,绝对不要被敌军黏住。眼睛不要只盯着眼前的敌军看,在作战的时候,要多向自己周围看看。一旦战事不利,立即撤回来。
拳头能不能打出去不是问题,关键问题是在需要的时候,能不能快速的收回来。这一战,李明峰别的担心没有,就是担心放出去的部队会不会让敌军给黏住,这是他唯一的担忧。至于别的方面,只要奉天西北战场还在打,他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既然整个战场现在已经是乱战一团,那么就干脆的将这已经被搅浑一汪水搅合的再浑一些,这样他才能更好的浑水摸鱼。至于建平战场,既然日军主动上门来找茬了,那就集中兵力先打建平东北战场上的日军。
而对于李明峰上报的作战计划,杨震与郭炳勋并无任何的异议。当初将这个家伙派到热河战场,就没有指望他老实的呆着。他能老实在热河呆这么长的时间,已经算是很难得了。况且他这次想要将动静搞得大一些,也符合总部的战略意图。
杨震给李明峰的回电上边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将动静搞得越大越好。但要求他注意尽可能减少部队伤亡数字,不要将部队伤亡搞的太大。同时提醒他,总部现在无后备力量增援他,也无法给他提供空中支援。也就是说热东、辽西战场,就只能靠他李明峰自己。
第1772章 以万变应万变
对于总部的回电,李明峰什么也没有说,也没有任何的不满。总部的回电,即在他的预料之中,也在他的预料之外。之所以说在预料之中,是因为他很清楚总部目前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几乎已经无后备力量的困境。
他知道总部能将挺进军两个旅,要过来交给他统一指挥。将原来分属两个战线的热河南北两个战场,统一交给他指挥,已经是最大限度的支援了。清楚的知道一号,对关内兄弟部队一贯态度的他,明白这已经是总部已经是很破例了。
所以从战役发起之初,就没有想过从总部那里要什么支援。这一场战役,他能指望的就只有手头的这些部队。总部告诉自己没有援军,没有空中支援,甚至眼下就连炮兵力量都无法增加,这一点已经在他的预料之中。但这一切,都不是他眼下最需要的。
他最需要的是总部能够放开他的手脚,别将他捆在热东一地。只要总部能给他松绑,他不在乎有没有后续支援,不在乎有没有空中支援。作为从最艰苦时候熬过来的老兵,他没有那么多的要求。
至于说是在预料之外,是因为他压根就没有想到,总部对自己此次的敌后大纵深穿插行动,批准的如此之快。对自己先斩后奏,将战场拓展到整个辽西,也没有追究任何的责任,甚至一号还亲自在电报上批了动静越大越好这句话。
而眼下总部虽说没有给他提供任何的支援,但是却给了他最需要的东西,这一点对于他来说已经是足够了。接到一号回电的他,心情很是愉快。而他身边的参谋和警卫人员,也看到自己的首长,居然罕见的用不成调的声音,再哼着军歌。
要知道五音不全的李明峰,可从来是不唱歌的。平时就连军歌都唱不成调的他,甚至就连军歌也很少唱。尤其是之前待机时候,自己首长别说哼歌,就是脸上连一丝笑容都欠奉。很明显,自己的首长现在的心情肯定是极度的愉悦。
心情愉悦,那就代表着他李明峰出手的力度,绝对不会小到那里去。他连续向南捅了三刀,这三刀都奔着日军最致命的地方捅过去。他这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专门就绝对是杀招。
而李明峰突然以一部兵力直插叶柏寿,并一举突袭北票外围各个战略要点,同时以一部兵力钳制朝阳县城。连续的出手,极其出乎横山静雄,甚至是鹫津铅平中将的预料。这二位日军中将,一个辽西战场最高指挥官,一个前线指挥官,谁也没有预料到李明峰居然在建平战场打的热火朝天的情况之下,还敢于至背后战场不顾,直插锦承铁路。
当接到叶柏寿丢失,朝阳和北票周边也突然出现大批敌军的报告之后,鹫津铅平中将惊讶的连电话掉到地上都没有察觉到。他怎么也想不透,自己的对手就那么一些兵力,他的胆子难道长了毛不成?
但李明峰的胆子究竟是不是长了毛,这不是他鹫津铅平该操心的事情。现在对于他来说,固守北票是最为关键的事情。北票县城丢了不要紧,但是北票周边的几个煤矿要是丢了,那就对自己,甚至整个关东军来说意味着大事。
现在北票的情况,却偏偏是守军主要驻扎在锦承铁路沿线,周边的矿区还真没有多少守军。相对于北票县城,关东军更看重的是北票县城周边的煤矿。但问题是北票丢了,朝阳也就守不住。朝阳再丢了,整个辽西也就危险了。
战场风云突变,北票又是关东军点名要坚决固守的绝对不能丢失的地方。此刻的鹫津铅平中将立即从阜新、北镇驻军之中抽调了四个步兵中队,从锦州和义县抽调了三个步兵中队立即全力增援北票、朝阳。
同时鹫津铅平中将,给予眼下就在朝阳城中的横山静雄中将严厉的训斥。命令他不惜一切代价力保北票、朝阳,以及北票各个煤矿的安全。鹫津铅平中将直接告诉他,北票煤矿的安全,事关今年整个关东军过冬问题。如果北票出现任何的差错,他横山静雄自己去向天皇陛下谢罪。
而前线的横山静雄中将,在挨了一顿严厉的训斥之后。也顾不得建平东北战场的战况究竟怎么样,也顾不得四道营子大山位置重要与否。命令前线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与敌军脱离接触,立即全军总撤退增援朝阳和北票,并迅速夺回叶柏寿。
虽说鹫津铅平中将调集了七个中队,增援北票和朝阳,再加上本地的守军。但这些兵力,只够固守两座县城的,还不足以承担整个面防御。再加上还要夺回叶柏寿,重新打通与凌源之间的联系,这点兵力对于横山静雄来说远远不够。
北票与朝阳必须要守住,叶柏寿也是一定要夺回来的。不夺回叶柏寿,凌源就守不住。凌源守不住,也就等于打开了冀东的门户。冀东丢了,就算守住北宁线也屁用没有。现在感觉到自己已经坐在火山口上的横山静雄中将,那里会不明白这个时候从建平东北撤退的困难。
但再难也要撤回来,建平这个突出部对于眼下的关东军的确重要。但在重要也没有凌源、叶柏寿、朝阳、北票一线重要。丢了建平最多防线南撤,但是丢了北票和朝阳,再丢了叶柏寿与凌源,那么对于整个辽西的防御态势,才是最为危险的。
所以建平东北战场的部队,他愿不愿意都必须要撤回来。单靠鹫津铅平中将抽调出来的那点兵力,能保障北票以及周边几个煤矿的安全,已经是极尽所能了。就连增援朝阳的力量,都不够使用。
要收复叶柏寿,保证朝阳和北票的安全,他只能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再难撤离,建平东北战场的兵力,也必须要收回来。因为不要说朝阳、北票一线丢了,就是被敌军破坏的稍微大一些,自己都难以交差。
在命令建平东北战场立即撤退之后,他又给四道营子大山守军下达了死命令,立即放弃四道营子大山全军强行南下,夹击偷袭北票之敌。没办法,整个距离北票最近的建平战区,只有四道营子大山守军目前还无主要作战任务。
南下途中,也没有任何的敌军,也是现在唯一能够快速增援北票的兵力。尽管他也知道,眼下最佳的办法不是南下,而是以四道营子守军为基干,组成一个加强大队,就地向新惠进攻。围魏救赵,逼迫北票外围之敌撤退。
但是现在的整体局势逼迫着的他,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绝佳的战机而不敢利用。从四道营子大山到新惠县城,中间都是连绵山地。除了四道营子这个制高点之外,周边还有为数不少的千余米的山峰。
一旦自己围魏救赵战术陷入僵局,那么在建平东北战场撤离进度肯定不会顺利的情况之下。唯一能够机动的兵力在被牵制在四道营子与新惠之间的山地,那么后方迟迟得不到足够增援的北票县城,也将会陷入灭顶之灾。他必须要留一些后手,以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意外。
而且相对于鹫津铅平中将来说,横山静雄中将的想法更多一些。他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抽调兵力,还是有将深入叶柏寿至朝阳一线的敌军彻底消灭掉的目的。就算不能解决热东战场抗联的全部,但是吃掉其一部,彻底稳定住辽西的战局还是可以的。
但无论是鹫津铅平中将,还是横山静雄中将的决心究竟有多大。但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日军在四道营子大山一线的守军,刚一放弃四道营子以及周边阵地南下,就被早就盯着那里的李明峰给敏锐的察觉了。
虽说之前李明峰将四道营子大山之敌,先晾在了一边,重点放在了建平东北战场上。但并不代表着他真的对距离建平东北战场,近在咫尺的四道营子大山之敌熟视无睹。他早就安排侦察部队,对四道营子大山之敌严密监控。那里的日军刚一行动,他就迅速的发现了。
在确定四道营子大山之敌是南撤之后,李明峰立即命令从张家营子南下的挺进军那个加强营,放弃原有的南下配合该旅主力作战的任务。立即从现有的活动地域老虎山河流域,立即兜头北上实施拦截。命令该部不惜一切代价,将该部日军阻击在大青山一线至少八个小时。
命令该旅主力,除了以一部兵力固守叶柏寿之外,其余全部的兵力向朝阳一线发起佯攻。但他在命令上再三强调是佯攻,动作必须要做足,但是主力不能被日军真的黏住。重点是朝阳周边,而不是朝阳县城。
命令突袭北票部队,抓紧时间将劳工抢运出来。并彻底的炸毁北票至朝阳,北票至阜新的铁路线,尽可能的迟滞日军援军的增援速度。如果日军援军增援速度过快,那么就放弃原有的作战任务。沿着锦承铁路以及牤牛河一线,阻击阜新和义县之敌向大青山战场增援。
同时命令新惠守军留守的一个加强营,立即以强行军的速度南下,直插四道营子大山撤退之敌背后,配合大青山正面阻击部队,争取将其围歼在大青山一线。但要注意,南下一定要隐蔽前进,尽可能的达到突袭的战术目的。
李明峰这个决定,等于在新惠一线唱了空城计。在眼下这种混乱的局面之下,这无疑是一个相当大胆的选择。如果此时日军派出一个步兵大队偷袭新惠县城,只有一个连的新惠守军,别说新惠县城,就是周边那些大大小小的山头连防守一个都不够。
但李明峰的胆子就这么大,对于很讨厌那种循规蹈矩作战风格的他来说,更喜欢出奇兵致胜。我打我的,你打你的,看谁先挺不住、受不了,以万变应万变,这就是他在这一战之中的中心思想。
老实的,按部就班的玩山地进攻或是防御作战,对于他来说没有那个时间。他在赌,赌日军不敢丢掉北票,也不敢坐视朝阳受到威胁,更不敢不管叶柏寿丢失与否。他赌的就是横山静雄,没有自己的这种不顾一切的心态。
第1773章 砸锅卖铁
李明峰既然敢在后方唱空城计,敢于去捅叶柏寿、朝阳、北票一线这个马蜂窝,说明在他的心中这一战连平局他都不想要。对于一个忍耐已久,心中攒足了力气的人来说,一旦爆发出来,那股子劲头肯定要冲天的。
连续下达完毕几道命令之后,李明峰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可建平东北,此时随着双方增援兵力的赶到,战场已经扩展到蹦蹦河以东,建平至朝阳公路以北,北大洼至楼子山以西战场上。
他告诉此时已经眼下已经赶至建平东北战场,指挥作战的抗联山地一师师长曹亚范。对建平东北战场上的日军,先解决从新惠战场增援过来的日军集群。至于已经陷入混乱中的原来的日军,则先分割合围,他的意思也就是先打主枝在削枝干。
此次日军在整个辽西战场上投入反击的第八师团主力,现在都在这个战场上。只要能在最短的时间解决掉建平东北战场之敌,那么这场战役对于他来说,也就相当于将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但这一战对于李明峰来说短时间取得胜利,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一带是努鲁儿虎山主脉所在地,大部分的山地海拔都在八九百米左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山峰,海拔都在上千米左右。
在这种地形之下作战,整个战场无法连成一体。注定会被山势的走向,被分割的七零八碎。无论日军还是抗联,选择从哪个方向增援建平东北战场,实际上都是在打一场山地对攻战。这种战斗,短时间之内解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唯一的好处就是两军都搅合在一起,在地形上谁都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而在战场上虽说日军控制了这一线的制高点大双尖子山,但是后续部队却被抗联的攻击部队分割开来。而且周边的其余制高点,现在也控制在抗联手中。
在这一线,除了原本的一个团外加挺进军两个营之外。在原来主攻建平的抗联一个团,也调往该战场。接替抗联对建平发起攻击的挺进军一个旅,除了留下一个团监视建平守军之外,主力也采取大迂回包抄的战术,加入到建平东北战场。
而日军除了之前的两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大队之外,又先后投入新惠战场的一个半步兵联队。整个建平战场上,现在的态势是抗联的一个半团兵力与日军两个步兵大队搅合在一起。而后续赶到的一个营,与挺进军的一个旅,又插向日军后投入的一个半联队的侧翼。
同时在建平县城,挺进军的一个团加强抗联一个营,又与日军的四个步兵中队隔着建平城墙在对峙。整个战场是你中有我,我中也有你。这么一个乱局,李明峰自认为对自己还是有利的。挺进军一个旅解决日军一个半联队的确有些吃力,但加强了抗联一个团,应该还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
相对于信心十足的李明峰,眼下将指挥部设置在马场一线的曹亚范,却是感觉到压力倍增。他指挥的一个团部队,在建平东北战场打响之后,火速将原来的攻击建平计划交给原来预备在建平至叶柏寿公路之间设伏的挺进军部队,自己带着一个加强团迅速赶往建平东北战场。
他的部队刚刚抢占岱王山至罗福沟一线,日军从新惠战场上抽调的援军便已经赶到。两军在岱王山至罗福沟一线,随即便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尤其是罗福沟一线,背后就是建平东北战场。一旦被日军突破,原来建制已经被打乱的三十二联队,可以立即与援军汇合。
整个战场之上,敌我双方对每一个山头都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日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之下,对其重点突击方向罗福沟一线,在正面发起极其罕见的集团式进攻。而在侧翼也不断的派出小股部队试图迂回包抄罗福沟侧翼,切断罗福沟与岱王山之间的联系。
而随后从建平战场上撤下来的挺进军两个团,却在罗家烧锅、小房身、魏家铺子一线遭遇到敌军猛烈的反击,进展很是缓慢。尽管该部在配属山炮营,以及旅建制炮兵部队的掩护之下。打一场对攻战但在地形的限制之下,战局却是一直在僵持着。
罗家烧锅、小房身、魏家铺子一线的日军两个步兵大队动作极其凶悍,不仅防御异常的顽强,还不断的以中队编制发起战术反击。挺进军该部几经苦战,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却始终无法打破僵局。
面对着僵持的局面,曹亚范咬咬牙,将手中所有的部队全部投入出去。指挥手中最后一个营的预备队,在五门山炮的掩护之下,打开自动步枪上的刺刀从大骆驼沟一线,向整个建平东战场的日军侧翼发起了迅猛的攻击。
经过一夜的激战,连续突破大合隆、平房店日军阵地,并一举击溃岱王山日军侧翼阵地,切断了岱王山日军与罗福沟一线日军之间的联系。但在进抵小十二窝铺一线,却是因为有生力量基本耗尽,再也攻击不动。
而在该营抽调打到小十二窝铺一线之后,罗福沟一线日军火速抽出两个步兵中队,在一个山炮中队的掩护之下,不断的对该营以夺取的阵地发起反击,试图将该部击溃,重新取得与岱王山一线日军之间的联系。
同时在罗福沟身后,建平东战场上的日军,也在无法收拢的情况之下。以现在所属各个建制为单位,除了留下部分兵力拖住周边的抗联部队之外。其余的兵力也在拼命的向东突围,试图与援军靠拢。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4264/4021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