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出手(一)
推荐阅读:下山后,我在民政局门口闪婚京圈首富、[柯南同人] 柯学不易,红桃叹气、小行星、他一直在黑化、事不过三、万古神帝、装O后和联姻对象HE了、金玉满堂、穿到老爸相亲那年、恶毒直男但天然钓系、
叶记停业之后,城内粮价涨势更猛,仅仅几天,粮价已经接近三两银子一石粮的去年高位了,一时间城中百姓人心惶惶,纵然粮价已高,每日一早仍然有大量百姓前往各大粮行门前排队,期待能以高价买上一点粮食,而城中的粮行也一如既往地,每日不到午时,粮食便已售罄,不再出售。
然而在城中粮价的一片上涨声中,官府售卖的平价粮食,却犹自巍然不动,宛若狂风中的一点烛火,看似岌岌可危,却令人诧异地一直没有被狂风给吹灭,每日都有大量的神木百姓,拿着里正开出的证明,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买上自家的两斤半粮食的份额。
每日无论前来多少百姓,只要持有证明,都能买到两斤半粮食,如此情景,让钱定在等人恶意地猜测,莫非赵大人私自把官仓的粮食拿出来平抑市场,否则按常理计算,他募捐来的三千石粮食,应该已经卖完了。
对于神木县城的普通百姓来讲,虽然粮价涨到了三两银子的高位,但是他们并没有感觉有多么的切肤之痛,每日只要勤快点,前去官府排队,总能买到两斤半的口粮,虽然不多,但是总归不能让人饿死,只要能活着挺过这个冬天,明天开春,粮食就不是问题了。
去年粮价涨到二两多银子一石的时候,便已经有无数穷人买不起粮食,被迫将自家值钱的东西便宜贱卖了,只求能换取一点点果腹的口粮,更有甚者,家产变卖完了,只能被迫卖儿卖女,在痛哭流涕的依依不舍中,与亲子分离,只盼能不至饿死。
而今年,知县大人售卖的平价粮食虽然少,但是还可以让一家人活下去,华夏的老百姓,是最能忍耐的一群人,每日这两斤半粮食,就好像冬天的一点点篝火,温暖着这些百姓,让他们不至于在粮价高涨的寒冬中冻死。
是以如今虽然粮价已经涨到了三两银子一石,红着眼睛,饥肠辘辘等待腐尸的秃鹫们,却迟迟没有等到他们料想中的美味,老百姓们但凡有一线生机,谁肯贱卖辛辛苦苦置办下来的家业,出卖亲生骨肉!
粮商们炒作粮价之所以顺利,背后也有那些等待低价捡便宜的大户们的默默推波助澜,只是今年似乎有些出乎意料,眼看形势不对,粮商们又碰头了一次,这次他们决定一步到位先把粮价抄到三两五钱银子再说。
崇祯六年的十一月十七日,一个历史上平平淡淡的日子,然而这一天,注定要被所有神木的粮商们牢牢记住,因为当天上午,神木县的粮价正式突破了历史上的最高点,达到了三两六钱银子一石粮,然而,令人记忆深刻的并非只有这个。
午时,神木县城内的几乎所有粮行再度如往日一般,开始歇业,伙计们忙着关闭门窗,在店外挂出售罄的字牌,粮行掌柜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店铺,想着下午该去哪里休闲戏耍,还是约上三五好友小酌一番,然而在这个看似平淡的日子里,一只默默潜伏,耐心等待机会的猛虎,悄悄地弓起了身子,利爪悄然探出,露出了长长的獠牙,锐利雪白。
午时三刻,歇业已久的叶记粮行突然再度开张,门外的黑板赫然写着当日的粮价:“二两五钱银子一石”,整整比神木的市价要低出一两银子还多,不过这回附带了条件,必须是神木县的百姓,凭借里正开出来的证明,按户计算,每户人家可以购买粮食七斤,若是三口之家,这些粮食是完全足够一家人吃饱了。
开始只有叶记粮行附近的百姓注意到了这个消息,于是便有一些人陆陆续续地前来购买,随后随着消息的不断传播,购买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县衙里也派来了差人,前来维持秩序,由于购买的人数众多,叶记这次从午时开始营业,一直忙到酉时方才闭店。
粮商们在第一时间便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他们又纷纷聚集在了钱定在家中,商议对策,泰丰粮行的周掌柜在叶记吃货最多,他以二两七钱左右的价格,通过亲戚朋友陆陆续续从叶记买了七百多石粮食,如今叶记重新开张,是以他也最心急。
众人坐定之后,周掌柜当即问道:“钱员外,叶记又开张了,这可如何是好?”
钱定在也是心急如焚,但他仍然强作镇定地说道:“慌什么?先让他们卖罢,西北粮价都在涨,神木这么多人等着吃饭,他叶记还能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一直卖下去吗?都不要慌,粮食都放好了,等涨价!”
第二天一早,所有的粮商都吩咐自家的粮行,保持每石三两六钱的价格,对外出售,绝不降价,午时准时闭店,而庆记如昨日一般,一大早便继续以二两五钱银子的价格,大肆向百姓们抛售粮食,如此一连过了五天,据估计叶记这几天起码卖出了六七千石的粮食,然而仍然势头不减,每日继续面向全县百姓售粮。
这五天,也是其他粮商最为难熬的五天,整整五天,这些粮行没有一个顾客上门,老百姓买粮食就是果腹的,既然有叶记出售价格便宜量又足的粮食,谁又肯花高价去其他粮商处买粮呢?于是这五天里,叶记整整垄断了全城的粮食供应。
第六天,一列长长的运粮车队缓慢地驶入了神木县城,车队装载的绝大多数都是粮食,车队后面几辆大车拉的全是一些看似沉重无比的箱子,搬运的时候,一个脚夫偶然不小心将一个箱子碰到了地上,箱子上盖被撞了开来,里面白花花的银元宝顿时便洒了一地,这个愚笨的脚夫顿时就被守卫车队的士卒们狠狠地呵斥了一顿,而他们也飞快地把银子装回箱子,盖上了盖子。
运粮车队直接驶入了叶记粮行的大库房,而那些沉重的箱子,则被送到了赵知县县衙的后院,由赵知县亲自看管。
然而在城中粮价的一片上涨声中,官府售卖的平价粮食,却犹自巍然不动,宛若狂风中的一点烛火,看似岌岌可危,却令人诧异地一直没有被狂风给吹灭,每日都有大量的神木百姓,拿着里正开出的证明,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买上自家的两斤半粮食的份额。
每日无论前来多少百姓,只要持有证明,都能买到两斤半粮食,如此情景,让钱定在等人恶意地猜测,莫非赵大人私自把官仓的粮食拿出来平抑市场,否则按常理计算,他募捐来的三千石粮食,应该已经卖完了。
对于神木县城的普通百姓来讲,虽然粮价涨到了三两银子的高位,但是他们并没有感觉有多么的切肤之痛,每日只要勤快点,前去官府排队,总能买到两斤半的口粮,虽然不多,但是总归不能让人饿死,只要能活着挺过这个冬天,明天开春,粮食就不是问题了。
去年粮价涨到二两多银子一石的时候,便已经有无数穷人买不起粮食,被迫将自家值钱的东西便宜贱卖了,只求能换取一点点果腹的口粮,更有甚者,家产变卖完了,只能被迫卖儿卖女,在痛哭流涕的依依不舍中,与亲子分离,只盼能不至饿死。
而今年,知县大人售卖的平价粮食虽然少,但是还可以让一家人活下去,华夏的老百姓,是最能忍耐的一群人,每日这两斤半粮食,就好像冬天的一点点篝火,温暖着这些百姓,让他们不至于在粮价高涨的寒冬中冻死。
是以如今虽然粮价已经涨到了三两银子一石,红着眼睛,饥肠辘辘等待腐尸的秃鹫们,却迟迟没有等到他们料想中的美味,老百姓们但凡有一线生机,谁肯贱卖辛辛苦苦置办下来的家业,出卖亲生骨肉!
粮商们炒作粮价之所以顺利,背后也有那些等待低价捡便宜的大户们的默默推波助澜,只是今年似乎有些出乎意料,眼看形势不对,粮商们又碰头了一次,这次他们决定一步到位先把粮价抄到三两五钱银子再说。
崇祯六年的十一月十七日,一个历史上平平淡淡的日子,然而这一天,注定要被所有神木的粮商们牢牢记住,因为当天上午,神木县的粮价正式突破了历史上的最高点,达到了三两六钱银子一石粮,然而,令人记忆深刻的并非只有这个。
午时,神木县城内的几乎所有粮行再度如往日一般,开始歇业,伙计们忙着关闭门窗,在店外挂出售罄的字牌,粮行掌柜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店铺,想着下午该去哪里休闲戏耍,还是约上三五好友小酌一番,然而在这个看似平淡的日子里,一只默默潜伏,耐心等待机会的猛虎,悄悄地弓起了身子,利爪悄然探出,露出了长长的獠牙,锐利雪白。
午时三刻,歇业已久的叶记粮行突然再度开张,门外的黑板赫然写着当日的粮价:“二两五钱银子一石”,整整比神木的市价要低出一两银子还多,不过这回附带了条件,必须是神木县的百姓,凭借里正开出来的证明,按户计算,每户人家可以购买粮食七斤,若是三口之家,这些粮食是完全足够一家人吃饱了。
开始只有叶记粮行附近的百姓注意到了这个消息,于是便有一些人陆陆续续地前来购买,随后随着消息的不断传播,购买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县衙里也派来了差人,前来维持秩序,由于购买的人数众多,叶记这次从午时开始营业,一直忙到酉时方才闭店。
粮商们在第一时间便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他们又纷纷聚集在了钱定在家中,商议对策,泰丰粮行的周掌柜在叶记吃货最多,他以二两七钱左右的价格,通过亲戚朋友陆陆续续从叶记买了七百多石粮食,如今叶记重新开张,是以他也最心急。
众人坐定之后,周掌柜当即问道:“钱员外,叶记又开张了,这可如何是好?”
钱定在也是心急如焚,但他仍然强作镇定地说道:“慌什么?先让他们卖罢,西北粮价都在涨,神木这么多人等着吃饭,他叶记还能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一直卖下去吗?都不要慌,粮食都放好了,等涨价!”
第二天一早,所有的粮商都吩咐自家的粮行,保持每石三两六钱的价格,对外出售,绝不降价,午时准时闭店,而庆记如昨日一般,一大早便继续以二两五钱银子的价格,大肆向百姓们抛售粮食,如此一连过了五天,据估计叶记这几天起码卖出了六七千石的粮食,然而仍然势头不减,每日继续面向全县百姓售粮。
这五天,也是其他粮商最为难熬的五天,整整五天,这些粮行没有一个顾客上门,老百姓买粮食就是果腹的,既然有叶记出售价格便宜量又足的粮食,谁又肯花高价去其他粮商处买粮呢?于是这五天里,叶记整整垄断了全城的粮食供应。
第六天,一列长长的运粮车队缓慢地驶入了神木县城,车队装载的绝大多数都是粮食,车队后面几辆大车拉的全是一些看似沉重无比的箱子,搬运的时候,一个脚夫偶然不小心将一个箱子碰到了地上,箱子上盖被撞了开来,里面白花花的银元宝顿时便洒了一地,这个愚笨的脚夫顿时就被守卫车队的士卒们狠狠地呵斥了一顿,而他们也飞快地把银子装回箱子,盖上了盖子。
运粮车队直接驶入了叶记粮行的大库房,而那些沉重的箱子,则被送到了赵知县县衙的后院,由赵知县亲自看管。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45521/106816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