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魏忠贤的功过
推荐阅读:下山后,我在民政局门口闪婚京圈首富、[柯南同人] 柯学不易,红桃叹气、小行星、他一直在黑化、事不过三、万古神帝、装O后和联姻对象HE了、金玉满堂、穿到老爸相亲那年、恶毒直男但天然钓系、
“傅应星,”赵无忌若有所思的样子,“本官记得当年皇上清理魏忠贤余党很是彻底,为何你却成了漏网之鱼?”
这个秘密,傅应星整整憋在心里八年了,这八年中,他在宫中一直如覆薄冰,做什么事情都是特别的小心谨慎,尽量让自己保持低调,不引人注目,他知道,他的身份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他的神经一直像是绷紧的弓弦,今日被迫向赵无忌坦白后,反而像卸下了一个千斤重担般,浑身说不出的轻松,说话也流畅多了。
“我进宫时才九岁,舅舅不让我和他相认,说是他在宫中敌人很多,怕连累到我,其后舅舅一路高升,却也只是在暗中照拂我,并未公开我和他的关系,小人这才得以幸存。”
赵无忌听了他的话,点了点头,魏忠贤刚进宫的时候确实是战战兢兢,谨慎小心,天启帝登基后,深受信任的他一步登天,成为炙手可热的‘九千岁’,这才慢慢膨胀起来。
“虽然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却能做到居安思危,忍住不与你相认,也算是难得了。”赵无忌觉得魏忠贤心机还是很深沉的。
看着傅应星瘫在地上战战兢兢的样子,赵无忌叹了一口气,“你起来吧,本官不会为难你,你舅舅虽然做了很多坏事,但是他对皇帝还是很忠心的,也为皇帝做了很多事,皇上不应该杀了他的。”
傅应星听了,眼中蓦然便是爆出一阵神采,这八年来,宫里宫外,谈起魏忠贤无人不骂一声“权阉”,骂他大奸大恶,诬陷忠良,草菅人命,他每当听到这些人对舅舅的评价,都觉得抬不起头来,却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大人,江南第一才子,居然给了舅舅如此正面的评价,还说皇上不应该杀了舅舅。
热泪滚滚自傅应星脸上流下,他在心内高呼着:“舅舅,你听到了吗?第一才子说你对皇上忠心耿耿,皇上不应杀了你!”
傅应星禁不住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他哭得十分的伤心难过,似乎要把这些年受到的委屈通通哭出来,赵无忌十分同情地看着他。
赵无忌事先佯装在家中饮酒,实际则偷偷派人调查了和记这几个太监的底细,他的目标是领头的马保,其余四人他原本打算略施小惩,让他们吃点苦头也就算了,没想到却无意中发现了魏忠贤的外甥。
当初调查得知李应星的籍贯是南直隶肃宁人时,赵无忌便想起了自肃宁出来的那位九千岁,不过两人并不同姓,所以赵无忌也只是稍微关注了一下,并未放在心上。
没想到在审问他的时候,李应星居然在自己的籍贯问题上撒谎,这就很有意思了。
籍贯只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但是李应星既然在这个问题上不说实话,就说明,这个问题对他很重要。
赵无忌很自然地便把李应星和那位来自肃宁的九千岁联系到了一起,故作凶狠之态之后,赵无忌连吓带诈,终于使得李应星吐露了实情。
在明朝的历史上,魏忠贤确实一直被人称为大奸大恶,然而对此,来自后世的赵无忌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魏忠贤固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跟魏忠贤对着干的东林党人,便是好人了不成?
东林党人代表着地主富绅的利益,以皇上不可与民争利为由,极力阻挠大明皇帝对商业收税,便是在大明财政连年亏空,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他们也要宁可坐看被广大百姓和农民被沉重的税负一层层地扒皮,最终忍无可忍起来造反;宁可坐看大明一步步走向死亡,也不肯从自己嘴里吐出来哪怕半两银子。
然而最终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些地主富绅的银子,最后全部白白便宜了后金,后金的朝中可没有那么多的东林党,朝廷上下对地主富绅收税毫无阻力,当他们再搬出来不可与民争利这块招牌打算抗税时,迎来的是雪亮的带血屠刀,后金在江南杀得人头滚滚,终于把这些地主杀怕了,乖乖地奉上了大量的银子。
满清王朝直至灭亡,鸦片战争,马关条约,不平等协议签了一个又一个,对外各地赔款,赔了几个亿的白银出去,却一直都没有缺过钱,原因就是因为,紧握着自己钱袋子的东林党人,几乎是与大明王朝一起同归于尽了。
这些人说聪明也真聪明,总能想出花招让皇帝从自己这里收不上税,说傻也是真傻,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最后都给满清拿走了。
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只从最简单的大明财政问题上看去,魏忠贤活着的时候,虽然朝野上对他一片骂声,他派去各地的矿税太监也都是拼命地腐败受贿,但是那时的大明财政却一直是盈利的状态,他死的时候,在国库里也给崇祯留下了大量的银钱。
等到魏忠贤一死,“众正盈朝”,诸多东林党的‘忠良大臣’占据了朝堂上下,那些矿税全部被废止,那些太监们也被清算到底,看似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为什么朝廷却开始年年缺钱了呢?
明熹宗时,仅仅江南的茶税便有二十万两,到了崇祯执政的时候,连十万两都收不上来,东林党人不但免去了工商税,连矿税也一并免了。
减税看似是好事,但是减得多了,国家收不上钱,拿什么赈济?拿什么养兵?
并且魏忠贤活着的时候,根据史料的记载,大明王朝内部并没有什么大的农民起义,说明那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是过得下去的。
魏忠贤死后,农民军起义此起彼伏,不就是因为原本属于权贵、富绅的税赋,全部压迫到了普通百姓和农民的头上了吗?
所以在赵无忌看来,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魏忠贤,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单纯从大明王朝的角度,从皇帝的角度来看,魏忠贤反而是有功之人,而东林党人才是罪人。
有魏忠贤在,利用他熏天的威势,可以强行向这些有着权贵大臣在背后撑腰的地主富绅们收税,变相地减轻民间普通百姓的压力,维持住大明朝廷健康运行,他死了之后,年轻稚嫩的崇祯根本不是强大的东林党人之对手,本属于国家的税收急剧的流逝,最终导致大明王朝财政完全崩溃。
财政崩溃之后,没有兵饷拿的军中士卒自然失去了战意,被李自成轻易地攻入了北京,逼死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死的时候,才会说:“朕非亡国之君,臣皆是亡国之臣,大臣人人可杀。”
这个秘密,傅应星整整憋在心里八年了,这八年中,他在宫中一直如覆薄冰,做什么事情都是特别的小心谨慎,尽量让自己保持低调,不引人注目,他知道,他的身份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他的神经一直像是绷紧的弓弦,今日被迫向赵无忌坦白后,反而像卸下了一个千斤重担般,浑身说不出的轻松,说话也流畅多了。
“我进宫时才九岁,舅舅不让我和他相认,说是他在宫中敌人很多,怕连累到我,其后舅舅一路高升,却也只是在暗中照拂我,并未公开我和他的关系,小人这才得以幸存。”
赵无忌听了他的话,点了点头,魏忠贤刚进宫的时候确实是战战兢兢,谨慎小心,天启帝登基后,深受信任的他一步登天,成为炙手可热的‘九千岁’,这才慢慢膨胀起来。
“虽然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却能做到居安思危,忍住不与你相认,也算是难得了。”赵无忌觉得魏忠贤心机还是很深沉的。
看着傅应星瘫在地上战战兢兢的样子,赵无忌叹了一口气,“你起来吧,本官不会为难你,你舅舅虽然做了很多坏事,但是他对皇帝还是很忠心的,也为皇帝做了很多事,皇上不应该杀了他的。”
傅应星听了,眼中蓦然便是爆出一阵神采,这八年来,宫里宫外,谈起魏忠贤无人不骂一声“权阉”,骂他大奸大恶,诬陷忠良,草菅人命,他每当听到这些人对舅舅的评价,都觉得抬不起头来,却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大人,江南第一才子,居然给了舅舅如此正面的评价,还说皇上不应该杀了舅舅。
热泪滚滚自傅应星脸上流下,他在心内高呼着:“舅舅,你听到了吗?第一才子说你对皇上忠心耿耿,皇上不应杀了你!”
傅应星禁不住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他哭得十分的伤心难过,似乎要把这些年受到的委屈通通哭出来,赵无忌十分同情地看着他。
赵无忌事先佯装在家中饮酒,实际则偷偷派人调查了和记这几个太监的底细,他的目标是领头的马保,其余四人他原本打算略施小惩,让他们吃点苦头也就算了,没想到却无意中发现了魏忠贤的外甥。
当初调查得知李应星的籍贯是南直隶肃宁人时,赵无忌便想起了自肃宁出来的那位九千岁,不过两人并不同姓,所以赵无忌也只是稍微关注了一下,并未放在心上。
没想到在审问他的时候,李应星居然在自己的籍贯问题上撒谎,这就很有意思了。
籍贯只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但是李应星既然在这个问题上不说实话,就说明,这个问题对他很重要。
赵无忌很自然地便把李应星和那位来自肃宁的九千岁联系到了一起,故作凶狠之态之后,赵无忌连吓带诈,终于使得李应星吐露了实情。
在明朝的历史上,魏忠贤确实一直被人称为大奸大恶,然而对此,来自后世的赵无忌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魏忠贤固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跟魏忠贤对着干的东林党人,便是好人了不成?
东林党人代表着地主富绅的利益,以皇上不可与民争利为由,极力阻挠大明皇帝对商业收税,便是在大明财政连年亏空,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他们也要宁可坐看被广大百姓和农民被沉重的税负一层层地扒皮,最终忍无可忍起来造反;宁可坐看大明一步步走向死亡,也不肯从自己嘴里吐出来哪怕半两银子。
然而最终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些地主富绅的银子,最后全部白白便宜了后金,后金的朝中可没有那么多的东林党,朝廷上下对地主富绅收税毫无阻力,当他们再搬出来不可与民争利这块招牌打算抗税时,迎来的是雪亮的带血屠刀,后金在江南杀得人头滚滚,终于把这些地主杀怕了,乖乖地奉上了大量的银子。
满清王朝直至灭亡,鸦片战争,马关条约,不平等协议签了一个又一个,对外各地赔款,赔了几个亿的白银出去,却一直都没有缺过钱,原因就是因为,紧握着自己钱袋子的东林党人,几乎是与大明王朝一起同归于尽了。
这些人说聪明也真聪明,总能想出花招让皇帝从自己这里收不上税,说傻也是真傻,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最后都给满清拿走了。
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只从最简单的大明财政问题上看去,魏忠贤活着的时候,虽然朝野上对他一片骂声,他派去各地的矿税太监也都是拼命地腐败受贿,但是那时的大明财政却一直是盈利的状态,他死的时候,在国库里也给崇祯留下了大量的银钱。
等到魏忠贤一死,“众正盈朝”,诸多东林党的‘忠良大臣’占据了朝堂上下,那些矿税全部被废止,那些太监们也被清算到底,看似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为什么朝廷却开始年年缺钱了呢?
明熹宗时,仅仅江南的茶税便有二十万两,到了崇祯执政的时候,连十万两都收不上来,东林党人不但免去了工商税,连矿税也一并免了。
减税看似是好事,但是减得多了,国家收不上钱,拿什么赈济?拿什么养兵?
并且魏忠贤活着的时候,根据史料的记载,大明王朝内部并没有什么大的农民起义,说明那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是过得下去的。
魏忠贤死后,农民军起义此起彼伏,不就是因为原本属于权贵、富绅的税赋,全部压迫到了普通百姓和农民的头上了吗?
所以在赵无忌看来,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魏忠贤,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单纯从大明王朝的角度,从皇帝的角度来看,魏忠贤反而是有功之人,而东林党人才是罪人。
有魏忠贤在,利用他熏天的威势,可以强行向这些有着权贵大臣在背后撑腰的地主富绅们收税,变相地减轻民间普通百姓的压力,维持住大明朝廷健康运行,他死了之后,年轻稚嫩的崇祯根本不是强大的东林党人之对手,本属于国家的税收急剧的流逝,最终导致大明王朝财政完全崩溃。
财政崩溃之后,没有兵饷拿的军中士卒自然失去了战意,被李自成轻易地攻入了北京,逼死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死的时候,才会说:“朕非亡国之君,臣皆是亡国之臣,大臣人人可杀。”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45521/106820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