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节

推荐阅读:小梨花(校园h  1V1)仙路迢迢须尽欢(H 剧情向)小梨花(校园h  1V1)小梨花(校园h1V1)小梨花(校园h  1V1)战龙乐园万古帝尊误嫁豪门之小凄难逃恐女的我和美少女旅行日常

    尤其青绿都是池小秋钟爱的颜色。
    钟应忱搭眼一看,心中立刻警觉。
    他事情都在心里搁着,从来不说破,只轻轻巧巧拿了一套新衣服出来,就让池小秋打定主意换了这套,退回那套。
    池小秋的晚上是用来苦思新菜的,钟应忱的晚上是用来给她配衣裳的,到了第二日,她再到店里时,方到门前,就似一片彤云锦霞轻轻飘落。
    樱草色短衫,袖子前一丛花若隐若现,颜色同下裙相称,娇嫩鲜亮的红色,比朱红轻巧,又比淡红庄重,晕染渐变到裙尾,越发衬得她肤色白皙透亮。
    吴六郎才笑着出来,就看见池小秋身后的钟应忱。
    钟应忱一看便是年少才俊,着意打扮下两人前后并立如一对璧人,闪闪发光,且这才俊还甚是有礼有节,拱手所言十分谦逊:“多谢主人家,内子一身厨艺却是家学,她不爱花粉,偏爱这锅灶饭食烟火之事,到京里原说要荒废下去,幸而寻了贵店,也不必整日只在家里闷着捣弄了。”
    他这话感激里不乏打趣,池小秋觉得十分有趣,还是吴六郎却似是见了鬼,往后一步查点将自己绊了一跤,说话也比平时格外艰难。
    “内…子?”
    池小秋才想起她未说过家中事,便拉过钟应忱:“这是我家钟哥,如今在官中当值。”
    要不是牢记着低调低调,她恨不能将钟应忱事迹样样说的清楚。
    吴六郎却没什么兴致接着她的话,一整日都是失魂落魄的样子,过菜都要连唤好几声。
    池小秋回家将这事拿个趣事来说,钟应忱却拉过她:“以后出门要记得盘头梳髻。”
    池小秋缩缩头,可怜巴巴:“你不在,我不会。”
    她只会打散辫子。
    钟应忱失笑,拿过梳子来给她梳打了结的头发,只得叹口气:“辫子就辫子吧,你喜欢就好。”
    若让她自己盘髻,只怕到家时她还未出门,在忙着梳头发。
    没敢提要去周家的事,还特意跟吴六郎说了要保密。
    他只有气无力点了点头,眼光在池小秋身上凝了一瞬,又叹息似的移开了。
    池小秋的心思早便飞到了周家。
    既然那龚姨娘生在北地,想必更愿意吃面。
    要想探听消息,就得在吃上多下功夫,池小秋心里转来转去,终于锁住了一样面。
    第173章 金丝面
    周家并非京中人, 能在这寸土寸金的京中置办起这不小的宅子,家中必然殷实。
    池小秋走在园子里,拳头攥了半天, 忍得十分辛苦。
    钟应忱曾提到过, 周家原本不过是普通书香, 但他母亲是家中独女,置办嫁妆时为怕她受委屈, 几乎将家财赔尽了送她过门。
    从不见有人家把嫁妆单子写得这样清楚,娘家一份, 婆家一份, 官府中备上一份,就是这样的嫁妆给了钟哥阿娘其中一份底气。
    以致于周大老爷再嫌弃大妻嫡子,也丝毫没让这两人在周家受什么委屈。
    且听钟应忱的意思, 他阿娘不仅十分习惯同大老爷相敬如冰的日子, 且后来还很是享受一人过活的日子。
    “那另一份底气呢?”
    钟应忱答:“我。”
    大老爷虽不喜他,但他自小却是在老家长大在曾祖父膝下, 祖父偶有回乡, 看他文章课业,亦是和颜悦色。
    在这样境况下, 大老爷敢打他,曾祖父便敢将大老爷骂得狗血喷头。
    他只挨过大老爷一巴掌,代价便是大老爷当着所有仆役的面,在祠堂跪了一天一夜。
    直到曾祖父过世, 他们上京,天地才翻了一个过, 由此开启了另外一道命途。
    一想到婆婆的惨死,却给周家做了嫁衣裳, 池小秋就想在揉的面团里撒上一大把盐。
    齁死这周家宅里的人!
    这想法只是在脑中盘旋着,到底没有变成行动。到底还存着些理智,知道自己此行,最重要的便是能得这龚姨娘的青眼。
    一旦能常常出入周家门,内宅的消息打听起来既不显眼又容易。
    蔬果无辜,平心静气的技巧也很简单,只要将心思沉入手下的面,就自然变成了沉静性子。
    她做得专注,手下的面擀了一遍又一遍,面团的揉制下了大功夫,才能在此时让这面被擀薄了一回接一回,还能毫无破损。
    碾压这面的擀仗是特制,长而粗,她力气极大,倾力反复压下,这面便硬实许多,刚伸手要拿刀,往左一错步子,忽得就碰上一个人。
    两边都吓了一大跳,池小秋有些不悦,可旁边一个小丫头先发制人,埋怨出声:“你怎么都不说一声,若是这刀砸了姨娘…”
    才让擀面安抚的火气又蹭得上涨起来,池小秋冷笑:“我也不知有人偷摸就进来了啊!”
    “够了,春平,这么没规矩!”
    池小秋趁机打量了一番这个龚姨娘。
    若是算上这六年,现今这位姨娘该年过三十了,丽色仍旧一如二八年华的小娘子,一瞥之下,就能觉出,这姨娘是个很拎得清的人。
    说她拎得清,便因她身上穿戴正正好好,能衬颜色,又不奢华,言谈端庄持谨,同戏文里看到的那些恃宠而骄的小妾,浑然两人。
    此刻对着池小秋,依然是温和有礼:“我这丫头年纪小,十分不懂事,惊动姑娘了。”
    虽说得客气,但此来是要查验池小秋手艺,她才开了头,池小秋便将面摊开来道:“二太太尽管来看便是。”
    这声“二太太”叫得不情不愿,却是吴六郎单门嘱咐的。
    他的原话便是:“这家姨娘同别个不一样,后宅里独她一个,倒同当家奶奶一般了。”
    虽不惹事,也不要多事,客气些总没坏处。
    龚姨娘并没听出称呼里的不情愿,她刚要说什么,又顿住了,目光落在案上,不自觉透出几分惊讶。
    不过小小的一个面团,擀开来摊平了整个大案子,案上的花色清晰地透映出来,薄可鉴光。
    池小秋不等她说话,挥刀将面切作细丝,整捋挂起来,清白光润,顺手一抖,下进了锅里。
    浇头已经做好,只等汤面煮熟便能往碗中一铺,池小秋盛出一碗来,面入水一煮,莹然生光,教人一看舍不得吃。
    龚姨娘尝了尝味,帕子蘸了蘸唇,终于认真商讨起来:“这回的宴却是要做这南边的菜,因听闻贵店设宴有许多新菜色,姑娘可否出两道来?”
    池小秋肚里里旁的不多,就不愁新菜,摆好的盘盏刚端出去片刻,就有人来请她,正是刚才那牙尖嘴利的丫头。
    她说话时颇有些别扭,就是不向着池小秋看。
    池小秋却给她块油纸包好的糕点,笑道:“谢谢春平姑娘,方才是我一时急了,说话冲,你莫怪。”
    说开便好了,她才只十二三岁的模样,还是一团孩气,方才就馋这糕点,脸上带了笑:“我且还当不起姑娘呢,凤儿姐姐旁人才能叫姑娘,池姑娘就唤我小平儿就是。方才姨娘尝了那道豆腐羹,连声说好呢!现在正逗着云哥儿和兰姐儿,这时候去还能多些赏钱。”
    果然,龚姨娘和颜悦色,又问她什么时候能定了单子,抓了一大把钱给她,命丫鬟道:“把春哥兰姐抱回窝里去,这菜着人给大夫人和大爷供上一份,好生送了池姑娘出去。”
    池小秋心里一跳。
    活人少有用供的,那么她口中的“大夫人”“大爷”指的便是…
    心里有事,便走得心不在焉,可现在这送她的丫鬟又不是少不更事的春平,而是另一个眼生的凤儿。
    主意在心中盘桓片刻,支支吾吾反倒让人生疑,池小秋掠一眼趴在凤儿怀中的兰姐儿,那是只黑底白花蓝眼睛的猫儿,瞅人的时候不动声色,打了喷嚏才转过头去趴在爪子上。
    池小秋只能从这猫入手。
    “这猫的名字倒好玩,我听作什么姐儿…”
    “兰姐儿,姨娘心善,待猫儿狗儿都亲切,这两只已养了好几年,有一年在别地住着时,偏遇着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没短过他们的吃食。”
    心中忽然哗得涌起一阵悲凉,一瞬间,池小秋将青黄不接的时候,同他们一路的近乎丧命的流离生活对应了起来。
    那是,周家的猫不能短过吃食,周家的大公子却跋涉在千里之外,几乎饿死。
    她忽然理解了钟应忱。
    愤怒太久,便失去了心力,只有深深埋藏的不甘,也已褪尽了色彩,变成蛰伏着的平静。
    她也能笑着若无其事问出来:“我方才听姨娘说,府里的大夫人和大爷也爱吃些汤羹,不知他们口味怎样,求姐姐好生给我说说。”
    因为一直窥探着这丫头的神色,她的不自在尽收眼底,回话时虽远远说不上不恭敬,却也古怪:“这话以后你不要再提。大太太和大爷早年便殁了,是主人家的伤心事。”
    要有眼色的不会再提,可眼前这个还在问:“可我听见二夫人说,要供上…”
    凤儿微微提高了嗓门,显是不悦:“姨娘仁厚,总是念着,有什么好的都送上一份,年年打醮做道场…以后这二夫人还是休提,姨娘重规矩,只让人唤姨娘,连三爷都是如此。”
    池小秋点头赞道:“怪道各人提起府上姨娘,都十分敬重。”
    她原先的疑心稍有动摇。
    若是此事和大老爷这一支脉的人有关,为何从不避讳,反而总是主动挂在嘴边。
    池小秋拟菜单子愈发用心,她几乎每天都能往周府跑上一次,只要龚姨娘说一句不妥,她能将热菜凉菜单子重新推翻了找新菜。
    钟应忱每日去刑部当值整理旧年卷宗,只以为她在吴家酒楼忙活,接了两次,见吴六郎不再有什么动静,便放下心来。
    几番下来,吴六郎却以为她太过紧张,破天荒主动找过来,垂眼不看她,只是道:“周家不过是试手,菜尽心便好,不必如此。”
    池小秋也能平静一笑:“不能砸了咱们店里的招牌。”
    怎么可能无用呢?
    只看龚姨娘待她多出许多真诚的热络,便足够了。
    她进出周家厨房的时候多了,从龚姨娘房中惯用的大小丫鬟,到前院书房里的一些小丫头,都混了个脸熟。个个都喜欢她的糕点包子这些小食,池小秋每次做上许多,多带上一些,就足够添个好眼缘。
    便内宅管得再严,丫头也是人,放松下来时嗑瓜子吃糕点,摆桌说闲话的时候尽有,池小秋在厨下倒腾吃的时候,就能听见他们闲聊。
    外头人说着,池小秋在里头听着,支棱着耳朵,等了许多回,终于等着一个熟悉的名字撞进了耳朵里。
    “要说嫁得最好的,还要数原先老宅时,在前院书房里伺候的冬绣姐姐。”
    “哪里好了,不知嫁着怎么远的地方去呢!便有些钱,没好东西吃,没好衣裳穿,遇着要紧时,连府里的门都找不着,也就是你这个小呆子,才觉得好。”
    “她原先来辞主子出门的时候,我就在姨娘屋里头!给了好些东西呢,连压箱底的一对玉镯子都送给她了,姨娘都没舍得用过!““冬绣姐姐嫁人却快,也是可怜,听说原先有喜欢的,出了一趟船却死了…”
    “不可能罢!她当时出府时高高兴兴,倒是姨娘舍不得,沉了好几天脸。也是奇了,又不是姨娘身边的姐姐。”
    “却是和王嬷嬷连着亲呢,当初进府,还是王嬷嬷荐的。”
    原先不过是提了一个冬绣,不知是不是老天都在帮忙,其中一个话题一转,竟转到了沉船的事上。
    “说来,那位爷当真是克宅的命格,他在时,只要大太太那头有了喜事,老爷在姨娘这里,总要出些事故。有一次,大老爷莫名就跌进了井,好在水浅,只是受了惊,到后来才知道,那位小爷刚得了知府大人的青眼,好生夸了一顿,一次还罢,次次如此…”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45713/124379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