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苏厨 > 苏厨 第1125节

苏厨 第1125节

推荐阅读:娇花的乡下对象[九零]反派被觉醒意识的主角盯上后咸鱼被全家偷听心声后[八零]金色月亮司梦者请给我好点的情敌(nph)临时夫妻(nph)百无一用的小师妹[NPH]迷魂记(高干1v2)煎水作冰1V2

    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名利兼收
    刷地一声打开折扇:“我随便举几个啊……”
    “如果借用远航演习为名,用乳狮号来运送设备,这运费,就算是朝廷给我们省了,当然这笔运费,贵国还是得给,最起码,丞相一半,我一半。”
    “这套设备,报给司徒是三百五十万贯,给辽国的价钱肯定不会低于这个数,但是三套同产,成本必定会大减,宗室们不给点回扣表示表示,他们好意思?”
    “不过这一笔,我就不和丞相分了。”
    王经有些不满:“这不好吧?”
    赵仲迁哈哈大笑:“我瞎给丞相报个数,丞相也不知道啊?就不用自寻烦恼了吧?你的那份,咱另外找辙。”
    王经手心有些冒汗:“郎君讲来。”
    赵仲迁说道:“如果是丞相主持这件事儿,咱就给个评估价,四百五十万贯。”
    “这个事情是大项目,涉及到的设备、图纸,非常之多,锦州的工业基础和金融基础算是辽国最好的,丞相不妨选些能人攒个团,成立一个商行,专门负责为辽国引进设备。”
    “这个商行负责和大宋谈判,除了正常的佣金,丞相还可以奏请贵朝陛下,每谈判下来多少价钱,商行可以从节约的钱财里抽取多少作为奖励,以激励他们努力为辽国争取利益。”
    “我们假设这个激励是两成,如果商行能够将价钱从四百五十万压到三百五十万,可就为贵国节约了整整一百万贯,合得佣金多少?二十万贯。”
    “这二十万贯,丞相是不是拿得清清白白?”
    王经不由得心花怒放,赵仲迁一定就是唐四郎,看看人家做生意这手段!
    却听赵仲迁说道:“不过这些,都是小头。”
    运费佣金,加起来不下三十万贯了,还是小头?!
    “丞相要知道,大宋是不会收绢钞的。”
    “啊?对啊,那这生意不是做不成?”
    “怎么做不成?”赵仲迁一脸看小白的样子:“没有绢钞,这不还有岁币跟舶来钱吗?”
    “这个……”
    “丞相,以往岁币,辽国拿去不过是赏赐之用,如今辽国已经行了分粟之制,这岁币的作用其实已经大减了。”
    “这笔生意要让两边都做成,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七年的岁币来购买!”
    “大宋最重脸面,能用这种方式免去七年岁币赏赐,朝中诸公才不好阻挠,宗室游说也更有把握。”
    王经都惊呆了:“这不是……我大辽一文不出,白得三百五十万贯的设备?”
    “七年!”赵仲迁不禁翻起了白眼:“你们陛下能等这么久?”
    “那怎么办?”
    赵仲迁说道:“国库没钱,可民间有啊,辽国沿海诸州,舶来钱何止三百五十万贯?”
    王经已经有些晕了:“那也是人家的钱啊?”
    赵仲迁说道:“这就是丰锦钱庄的功能了,辽国可以委托大宋,印制三百五十万贯的舶来债券,或者叫建设债券,总之不管叫什么吧,以七年岁币为抵押,将之发卖给商贾们,规定只能用舶来钱购买,不就可以了?”
    “他们会买?”
    “给利啊!司徒订购的高炉,那是日产万斤铁料的家伙,一个厂三个炉,一天就是三万斤。”
    “一斤铁料就算只赚百文,一天就是三千贯,一年利润就是一百一十万贯。”
    “这个钢材预计三年就能回本,就算给商贾们一半的利息,五年时间就收回全部投资了。”
    “本来七年才能投产的钢厂,如今只需要一年就可以投产,投产五年收回投资,是不是大功劳?”
    王经点头:“有五成利,商贾们定然乐意,老夫有把握筹集三百五十万贯舶来钱,支付给大宋。”
    “给什么给啊?那就一噱头!辽朝对大宋,只以七年岁币来支付,对内则通过发行债券,收取到三百五十万贯舶来钱,自由使用到铁厂出钢为止!”
    “有了这三百五十万贯,数年之内,丞相能不能给辽国再造出几个产粮之地?这一进一出,丞相又给国家赚了多少钱?省了多少钱?”
    “可这还是没咱们的啊?我让丰锦钱庄出资认购债券?或者买地改田?”
    “怎么能这样?”赵仲迁再次翻起了白眼:“认购债券,丞相想让贵朝陛下知道你富可敌国?买地改田,那得多久才能回本?不怕让御史弹劾到灰头土脸?”
    王经打了个哆嗦,连连摇头,却又不甘心:“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们这还是啥都没捞着啊?”
    已经三十万贯保底了还啥都没捞着,赵仲迁听得直乐:“丞相啊,我就问你,如果这事儿能成,这个债券,好不好卖?”
    “稳稳当当五成利息,指定好卖。”
    “那要是有商贾手里没有舶来钱,只有绢钞,却又想买债券呢?”
    “那舶来钱会变得抢手,与绢钞交换的价格会出现变化!等下……我们可以赚这个差价啊!”
    赵仲迁点头,乐呵呵地道:“先不说这事儿能不能成,只要透出个风去,舶来钱和绢钞的比率立马就会变化。”
    “现在丞相就已经可以悄悄收纳舶来钱了,待到消息传出,丞相再将舶来钱换成绢钞,这一进一出的差价,丞相自然赚得清清白白。”
    “当然,要想利益最大化,那就得这事儿最终得彻底敲定,并且允许债券可以自由买卖,这样的话,五年期的债券起码还能抢手三年,丞相一共有四年的时间,操作钞钱比价。”
    “如果中间再出现几次波折,比如谈判陷入僵局啊,比如遭遇大风设备无法抵达啊……咱们或许还能在中间多赚几波。”
    王经快要被巨大的幸福击晕了:“听说现在大宋的海船不怕风浪……”
    “这是消息!”赵仲迁再次拿折扇点着王经的书桌:“只要是消息,那当然就有真有假!”
    “不过只有我们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稳赚!”
    王经终于明白了,这是拿着老百姓的钱和国家的资产,给自己赚取利润。
    自己一文钱不用出,就稳稳当当做起三百五十万贯的生意。
    还好几次!
    无怪赵郎君说,之前那些都是蝇头小利!
    当然,这么做其实就是从商贾身上刮油,肯定会坑死不少人。
    但是愿赌服输,我管他们去死!
    见王经终于明白了,赵仲迁对他拱手:“恭喜丞相,这回还要挣下天大的名声。贵朝陛下那里,必定看重。”
    王经心想既然已经决心开始抢钱,那良心脸面什么的早都可以不要了:“怎么还会有名声?”
    赵仲迁讶然道:“在舶来钱价值大增的时候,王相公为了稳定国家经济,保障绢钞的价值,毁家抒产,将家中舶来钱拿出来与商贾们置换。”
    “在绢钞价值回升的时候,相公又将之换成舶来钱,以满足市场和经济的需要。”
    “这就是人弃我取,人取我弃。这是怎样的大公无私?这是怎样的为国为民?这是怎样的清廉高洁,视钱财如粪土?”
    “什么?”王经两眼都已经直了:“还……还可以这样解释……”
    赵仲迁将两样东西取出来放到王经的书桌上:“为了你我的共同利益,以坚贵朝陛下之心,送给丞相三样礼物。”
    一根是光滑白亮的钢棒,上边套着一个钢轮子,一套是古怪的刀头,一块是金光闪闪的怀表。
    赵仲迁说道:“这三样东西,一件能够说明我朝机床轴承的强度,一件能说明刀具的硬度,一件能说明加工的精度。丞相带去给室尚书看看,他一定能懂。”
    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广州
    广州,西园,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蒋之奇最近感到既快乐又苦恼。
    蒋之奇是和苏轼苏辙同科的进士,跟苏轼是好朋友,金明池宴上两人就是同桌,后来大苏还跟着他一起在常州买了田,准备退休后大家一起做邻居。
    因为文章了得,欧阳修大力推荐他为御史里行,之后蒋之奇却又弹劾欧阳修帷薄不修,导致欧阳修辞职。
    蒋之奇也因此事被贬为监道州酒税。
    但是人是复杂的,蒋之奇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在仕途上被过多的耽误,因为他虽然弹劾了欧阳修,但是同样是大宋有名的能吏和清官。
    一路政绩斐然官声卓越,所过之处百姓安居乐业,来到广州之后,在府衙边上治了所别业,唯一的苦恼就是这里够他级别的文士太少,难得诗词酬唱,只能与好友们信件往来。
    听说小苏探花要来做通判,蒋之奇大喜,心想自己与苏家人当真是有缘,这下自己有伴了。
    结果小苏探花抵达之后,交了几篇路上做的诗歌,又交给自己苏轼、苏辙和苏油的信件之后,连自己的探花名头都不提,只说:“待入职后学苏轭,参见漕帅。”
    听说马涓为秦州签判,入职时对太守吕晋伯称自己“榜眼马涓”。吕晋伯说道:“榜眼乃科举时的名次,既以入仕,当称职务。”
    又常谓涓曰:“科举之学既无用,修身为己之学其勉之。”
    且曰:“修身为己之学不可后,为政冶民其可不知。”
    马涓自以为得师,之后有政声,每曰:“吕公之教也。”
    而从小苏探花的自我定位来看,倒是个谦逊的性子。
    很快蒋之奇就知道了,小苏探花不是谦逊,是压根就没拿自己的文名和科举名次当一回事儿。
    这娃最近常常和蕃坊的蕃人混在一起,用州学官吕笙的话说,这叫“自甘堕落”。
    唐末五代,藩镇武将专权,天下动乱,中央集权始终巩固不下来。
    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往往命朝臣出守州郡,官名为“权知军、州事”。
    特意在前边加个“权”,有临时之意,意谓随时可以罢去,从名称上就特别矫正藩镇父死子继的锢弊。
    为了制衡知州,又特设通判。
    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坐大。
    这个灵感来自于汉代的负责监郡的“监御史”和负责监县的“督邮”。有此一职后,中央与州县的关系,即如心之使臂、臂之使手,指挥自如了。
    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有通判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得自“上下公文,均与知州联署”之故。
    通判初由朝廷选京官任职,后改由转运使、制置使及提举司等监司奏辟,辅佐州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
    元丰改制后,通判独立性愈发得到加强,基本全部由朝廷任命。
    有宋一朝没有知州造反,通判的设立,发挥了巨大作用。
    除了掌监知州外,“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另外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
    一般的通判,级别多为从七品和正八品,但是广州是路治,也就是直隶州,故而通判级别多数为从五品和正六品。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46232/109361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