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俄国人的反击
推荐阅读: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脸盲怎么了,不脸盲轮得到你?(nph)、临时夫妻(nph)、绝对臣服姿态(女强制男h)、素女 (古言,1V1,高H)、不是哥哥也不是男妈妈(骨科)、不羡仙(快穿仙侠 古言 1v1 sc)、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年代婊】重生后又娇媚勾人(nph 插足)、《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
圣彼得堡
突然收到撒丁王国的宣战书,气的沙皇政府就气炸了。英法奥斯曼帝国也就算了,都是世界上的强国,撒丁王国算什么?
真以为俄罗斯没落了,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过来搞事情了?生气归生气,由于距离太远,俄罗斯也奈何不了撒丁王国。
尼古拉一世冷喝一声:“哼!”
“命令前线的部队,给我好好的招呼一下撒丁人,让他们知道俄罗斯帝国不可轻辱!”
“是,陛下。”陆军大臣连忙回答道
谁都想不到尼古拉一世愤怒之下的命令,居然成为了未来俄军破局的关键,赢得了一次大胜。
1852年7月18日,俄军在高加索地区发起了进攻,打得土军节节后退。受限于地形,俄军打的胜仗不少,可惜战线向前推进却非常的缓慢。
奥斯曼帝国也是有聪明人的,知道高加索地区的有利地形不能够放弃,他们囤积了大量的兵力在这里,前线的部队溃败了,马上又派新的部队顶上。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可谓是寸土不让。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到了8月份俄军被迫停下了进攻。
伤亡太大了,半个多月的战斗伤亡人数就超过了七万,平均每天五千多人的伤亡,胜利却遥遥无期,俄国人也受不了。
想要增兵,受限于地形,后勤补给是一个问题,能够集中二十万军队,这都是提前囤积战略物资的结果。
打了半个月武器弹药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也就是俄军武器装备落后,才能够保障基本后勤供应,要是换了英法奥地利军队,后勤压力要增加四分之一。
高加索地区无法突破,俄国人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巴尔干半岛,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修整,俄军已经恢复了战斗力,总兵力也上升到了48万。
联军一方的兵力更多,法军17万、英军2万、奥斯曼军队54万,撒丁军队还没有赶过来,总兵力高达73万。
不过俄国人也不是太吃亏,保加利亚人组建了五万军队,奥地利还是帮忙拖住七八万奥斯曼军队,黑山公国也动员了两万军队,加上准备背后捅刀子的希腊人也组织了七万军队。
总的来说,双方的战斗力近乎齐平,决定胜负的关键在于双方指挥官间的较量。
“物资都到位了没有?”缅什可夫问道
上一次保加利亚会战,没有能够扩大战果,除了法军的突然出现打破了他们的计划外,还有就是后勤物资跟不上了。
事先俄军对战场上的弹药消耗量估算错误,忽略了部队换装过后,武器弹药消耗量也会大幅度提高。
俄国人的武器装备落后,作为盟友弗朗茨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了。近东战争一爆发,奥地利就向俄国人推销了大量新式武器装备。
俄国人没有财力大面积换装,不过他们还是采购了一批武器装备给主力部队使用,大约有三个步兵师换上了奥械武器,又采购了三百多门火炮增加火力。
事实证明,这些武器装备还是值这个价的,换装过后俄军的战斗力提高了不少,这几个主力师就是最早撕开奥斯曼军队防线的部队。
战场上打的爽了,弹药消耗量自然也就大了。以增加的三百门大炮为例,只需要一轮齐射,一吨弹药就没有了。
消耗大那是后勤的问题,对比问题频发的俄械装备,军官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奥械装备,纷纷要求更换装备。
如果是和平年代,大规模采购奥地利的武器装备,从事武器生产的利益集团肯定会拼命反对。
战争时期就不一样了,为了这场战争都付出了这么多,尼古拉一世绝对不能容忍有人在这个时候拖后腿,强势通过了军方换装要求。
在修整的这几个月中,俄国人也没有闲着,又陆续更换了一些部队的装备,到了现在这48万俄军中,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使用奥械装备了。
主力部队在武器装备上拉齐了和英法的差距,就算是训练上有所不足,靠着战斗民族的战斗意志也可以弥补两三分。
像上一次那种九万俄军主力,在野战中啃不动五万法军的事情,现在是很难发生了。
“已经全部到位了,部分物资甚至已经超出了我们事先的计划,足以支撑我们全军大战三个月时间。”军需官回答道
缅什可夫满意的点了点头,对这场战争他可是有足够的信心。上一次保加利亚会战中,已经重创了奥斯曼军队的主力。
那怕现在的军队数量并没有下降,可是战斗力还是不可避免的滑落了。新兵和老兵的战斗力完全不一样,精锐和炮灰的战斗力差距更是悬殊。
缅什可夫自信满满的说:“很好,只要后勤到位了,这场战争我们赢得了一半。
国内已经批准了我们的作战计划,在乌克兰地区还有三十万军队,随时可以补充我们在战场上消耗。
奥斯曼人不足为虑,撒丁王国只是英国人拉来凑数的,我们的主要敌人是英法。
这次会战的战略目标,就是在巴尔干半岛上歼灭英法的主力,将战线推进到埃迪尔内,为了攻克君士坦丁堡奠定基础。
为了最终的胜利,这次战争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伤亡,在最短的时间内撕破敌人的防线,围歼英法联军。
只有把他们打痛了,我们才能够赢得这场战争。”
俄国的军制有些乱,沙皇政府用人也很随性。缅什可夫原本是陆军出身,担任过驻维也纳的外交武官,参加过反法战争、第八次俄土战争,担任过沙皇的侍从官。
从陆军退役过后,进入外交部混过。然后进入了海军服役,先后担任过黑海舰队司令官、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海军大臣,现在是海军上将。
能够从陆军跨越到海军,并且成为上将,或许有人会认为他的海军天赋超强,才有了破例提拔,实际上恰恰相反,他就是去添乱的。
缅什可夫进入海军的直接后果,就是拖延了俄罗斯海军技术进步和战斗训练,把陆军的训练模式运用到了海军身上,算得上是俄罗斯海军的掘墓人。
这个时候他这位海军上将,被派来指挥几十万陆军作战,担任巴尔干半岛的远征军总司令官,自然不会让人服气。
尽管他是陆军出身,可是离开了陆军十几二十年,专业能力不可避免的发生了退化,不能令人信服。
现在说他是军人,不如说他是一名政客,更加贴切。沙皇政府的用人机制,给这场即将爆发的大战蒙上了一层阴影。
俄军参谋长费兹罗伊·萨默塞反对道:“司令官阁下,柿子要找软的捏,要赢得这次战争,最容易的突破口明显在奥斯曼人身上。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寻找机会,将奥斯曼军队给打残,然后再来啃英法这块硬骨头。
没有了奥斯曼军队做附庸,英法这不到二十万军队,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干掉他们。”
缅什可夫胸有成竹的解释道:“如果我们重点打击奥斯曼人,英法军队见势头不对就会开溜,我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同时留下他们。
如果不能打疼英法两国,就算是我们占领君士坦丁堡,这场战争依然会持续下去。
他们可以通过海路,源源不断的把军队送到巴尔干半岛,这场将变得遥遥无期。
从战争爆发到现在,我们至少付出了1.3亿卢布的军费,如果加上前期的战争筹备,我们的军费开销已经突破2亿卢布了,这是俄罗斯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
如果战争长时间持续下去,我们的财政就会难以为继。在财力上,我们是拼不过英法的,就算是加上奥地利人也不行。”
拼财力,这个年代英国人是无敌的,那怕只看财政收入,他们都是一骑绝尘。处于第二梯队的法奥俄清四国,是拍马也赶不上的,大家都只有英国人的六七层。
这个差距,要各国完成工业革命过后,才能够慢慢追上去。
“可是司令官阁下,现在我们并没有优势,战争的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达不到最终目的。”费兹罗伊·萨默塞皱着眉头说道
缅什可夫摇了摇头说:“两败俱伤也必须要打,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必须要打英法打痛,逼他们退出战争。
如果按部就班的打下去,这场战争我们是准备打一年、两年,还是十年、八年?
现在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当年一次战争,我们可以和奥斯曼帝国打上十几年,可是现在可能么?
高昂的战争成本已经告诉了我们,速战速决是最好的选择,要是拖延下去,我们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加惨重。”
军人看问题,只是从军事上出发就够了。政客看问题,更多的还是从政治上考虑。
缅什可夫已经向政客过度了,他可以不在乎俄军的损失,但是他无法接受这场战争持续下去。
俄国政府上下都清楚,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他们越不利。到了后期,那就只能看谁的承受能力更强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战场上惨烈的伤亡,吓到英法两国,逼迫他们让步。
历史上克里米亚战争过后,英国人干涉欧洲事务,就收敛了很多,尽可能的避免自己亲自参与,为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地区垫底了基础。
可以说克里米亚战争是帮德国人打的。战争过后,俄罗斯内部矛盾爆发,必须进行改革,十几年时间都没有走出来;英法两个胜利者也心有余悸,没有第一时间干涉普鲁士发起的统一战争。
统一的认识,俄军就开始准备了起来。好在这个年代信息传递不方便,有线电报虽然出现了,但是只在大城市中有,巴尔干半岛还没有普及。
不然,以俄国人现在的做法,他们的行动还没有开始,敌人收到消息,就准备好了。
……
战争都是需要对比的,俄国人再指挥混乱,也比英法奥斯曼联军要好,他们可是三头并进。
英法互不退让,奥斯曼帝国只能中立,他们生怕一个不好让英法退出了,那么他们就完蛋了。
历史上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担任了联军统帅,勉强能够指挥联军作战,现在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只是三大指挥官之一。
后遗症就是,需要协同作战的时候,大家必须要上报到联军指挥部,经过三位总指挥达成一致过后,才能够进行。
俄军准备发起进攻了,联军一方却什么也不知道。奥斯曼帝国不重视情报工作,所有的情报来源,都是国人主动提供。
在官僚体系之下,这些情报很多都没有进行核实,都直接拿来用了。可惜俄国人也不重视情报工作,不然的话传递一些假消息过去,就可以让联军吃大亏。
英法都是过江龙,没有搜集情报的能力,他们的官僚主义同样不容小觑,直接认为奥斯曼帝国会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突然收到撒丁王国的宣战书,气的沙皇政府就气炸了。英法奥斯曼帝国也就算了,都是世界上的强国,撒丁王国算什么?
真以为俄罗斯没落了,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过来搞事情了?生气归生气,由于距离太远,俄罗斯也奈何不了撒丁王国。
尼古拉一世冷喝一声:“哼!”
“命令前线的部队,给我好好的招呼一下撒丁人,让他们知道俄罗斯帝国不可轻辱!”
“是,陛下。”陆军大臣连忙回答道
谁都想不到尼古拉一世愤怒之下的命令,居然成为了未来俄军破局的关键,赢得了一次大胜。
1852年7月18日,俄军在高加索地区发起了进攻,打得土军节节后退。受限于地形,俄军打的胜仗不少,可惜战线向前推进却非常的缓慢。
奥斯曼帝国也是有聪明人的,知道高加索地区的有利地形不能够放弃,他们囤积了大量的兵力在这里,前线的部队溃败了,马上又派新的部队顶上。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可谓是寸土不让。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到了8月份俄军被迫停下了进攻。
伤亡太大了,半个多月的战斗伤亡人数就超过了七万,平均每天五千多人的伤亡,胜利却遥遥无期,俄国人也受不了。
想要增兵,受限于地形,后勤补给是一个问题,能够集中二十万军队,这都是提前囤积战略物资的结果。
打了半个月武器弹药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也就是俄军武器装备落后,才能够保障基本后勤供应,要是换了英法奥地利军队,后勤压力要增加四分之一。
高加索地区无法突破,俄国人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巴尔干半岛,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修整,俄军已经恢复了战斗力,总兵力也上升到了48万。
联军一方的兵力更多,法军17万、英军2万、奥斯曼军队54万,撒丁军队还没有赶过来,总兵力高达73万。
不过俄国人也不是太吃亏,保加利亚人组建了五万军队,奥地利还是帮忙拖住七八万奥斯曼军队,黑山公国也动员了两万军队,加上准备背后捅刀子的希腊人也组织了七万军队。
总的来说,双方的战斗力近乎齐平,决定胜负的关键在于双方指挥官间的较量。
“物资都到位了没有?”缅什可夫问道
上一次保加利亚会战,没有能够扩大战果,除了法军的突然出现打破了他们的计划外,还有就是后勤物资跟不上了。
事先俄军对战场上的弹药消耗量估算错误,忽略了部队换装过后,武器弹药消耗量也会大幅度提高。
俄国人的武器装备落后,作为盟友弗朗茨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了。近东战争一爆发,奥地利就向俄国人推销了大量新式武器装备。
俄国人没有财力大面积换装,不过他们还是采购了一批武器装备给主力部队使用,大约有三个步兵师换上了奥械武器,又采购了三百多门火炮增加火力。
事实证明,这些武器装备还是值这个价的,换装过后俄军的战斗力提高了不少,这几个主力师就是最早撕开奥斯曼军队防线的部队。
战场上打的爽了,弹药消耗量自然也就大了。以增加的三百门大炮为例,只需要一轮齐射,一吨弹药就没有了。
消耗大那是后勤的问题,对比问题频发的俄械装备,军官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奥械装备,纷纷要求更换装备。
如果是和平年代,大规模采购奥地利的武器装备,从事武器生产的利益集团肯定会拼命反对。
战争时期就不一样了,为了这场战争都付出了这么多,尼古拉一世绝对不能容忍有人在这个时候拖后腿,强势通过了军方换装要求。
在修整的这几个月中,俄国人也没有闲着,又陆续更换了一些部队的装备,到了现在这48万俄军中,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使用奥械装备了。
主力部队在武器装备上拉齐了和英法的差距,就算是训练上有所不足,靠着战斗民族的战斗意志也可以弥补两三分。
像上一次那种九万俄军主力,在野战中啃不动五万法军的事情,现在是很难发生了。
“已经全部到位了,部分物资甚至已经超出了我们事先的计划,足以支撑我们全军大战三个月时间。”军需官回答道
缅什可夫满意的点了点头,对这场战争他可是有足够的信心。上一次保加利亚会战中,已经重创了奥斯曼军队的主力。
那怕现在的军队数量并没有下降,可是战斗力还是不可避免的滑落了。新兵和老兵的战斗力完全不一样,精锐和炮灰的战斗力差距更是悬殊。
缅什可夫自信满满的说:“很好,只要后勤到位了,这场战争我们赢得了一半。
国内已经批准了我们的作战计划,在乌克兰地区还有三十万军队,随时可以补充我们在战场上消耗。
奥斯曼人不足为虑,撒丁王国只是英国人拉来凑数的,我们的主要敌人是英法。
这次会战的战略目标,就是在巴尔干半岛上歼灭英法的主力,将战线推进到埃迪尔内,为了攻克君士坦丁堡奠定基础。
为了最终的胜利,这次战争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伤亡,在最短的时间内撕破敌人的防线,围歼英法联军。
只有把他们打痛了,我们才能够赢得这场战争。”
俄国的军制有些乱,沙皇政府用人也很随性。缅什可夫原本是陆军出身,担任过驻维也纳的外交武官,参加过反法战争、第八次俄土战争,担任过沙皇的侍从官。
从陆军退役过后,进入外交部混过。然后进入了海军服役,先后担任过黑海舰队司令官、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海军大臣,现在是海军上将。
能够从陆军跨越到海军,并且成为上将,或许有人会认为他的海军天赋超强,才有了破例提拔,实际上恰恰相反,他就是去添乱的。
缅什可夫进入海军的直接后果,就是拖延了俄罗斯海军技术进步和战斗训练,把陆军的训练模式运用到了海军身上,算得上是俄罗斯海军的掘墓人。
这个时候他这位海军上将,被派来指挥几十万陆军作战,担任巴尔干半岛的远征军总司令官,自然不会让人服气。
尽管他是陆军出身,可是离开了陆军十几二十年,专业能力不可避免的发生了退化,不能令人信服。
现在说他是军人,不如说他是一名政客,更加贴切。沙皇政府的用人机制,给这场即将爆发的大战蒙上了一层阴影。
俄军参谋长费兹罗伊·萨默塞反对道:“司令官阁下,柿子要找软的捏,要赢得这次战争,最容易的突破口明显在奥斯曼人身上。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寻找机会,将奥斯曼军队给打残,然后再来啃英法这块硬骨头。
没有了奥斯曼军队做附庸,英法这不到二十万军队,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干掉他们。”
缅什可夫胸有成竹的解释道:“如果我们重点打击奥斯曼人,英法军队见势头不对就会开溜,我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同时留下他们。
如果不能打疼英法两国,就算是我们占领君士坦丁堡,这场战争依然会持续下去。
他们可以通过海路,源源不断的把军队送到巴尔干半岛,这场将变得遥遥无期。
从战争爆发到现在,我们至少付出了1.3亿卢布的军费,如果加上前期的战争筹备,我们的军费开销已经突破2亿卢布了,这是俄罗斯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
如果战争长时间持续下去,我们的财政就会难以为继。在财力上,我们是拼不过英法的,就算是加上奥地利人也不行。”
拼财力,这个年代英国人是无敌的,那怕只看财政收入,他们都是一骑绝尘。处于第二梯队的法奥俄清四国,是拍马也赶不上的,大家都只有英国人的六七层。
这个差距,要各国完成工业革命过后,才能够慢慢追上去。
“可是司令官阁下,现在我们并没有优势,战争的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达不到最终目的。”费兹罗伊·萨默塞皱着眉头说道
缅什可夫摇了摇头说:“两败俱伤也必须要打,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必须要打英法打痛,逼他们退出战争。
如果按部就班的打下去,这场战争我们是准备打一年、两年,还是十年、八年?
现在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当年一次战争,我们可以和奥斯曼帝国打上十几年,可是现在可能么?
高昂的战争成本已经告诉了我们,速战速决是最好的选择,要是拖延下去,我们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加惨重。”
军人看问题,只是从军事上出发就够了。政客看问题,更多的还是从政治上考虑。
缅什可夫已经向政客过度了,他可以不在乎俄军的损失,但是他无法接受这场战争持续下去。
俄国政府上下都清楚,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他们越不利。到了后期,那就只能看谁的承受能力更强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战场上惨烈的伤亡,吓到英法两国,逼迫他们让步。
历史上克里米亚战争过后,英国人干涉欧洲事务,就收敛了很多,尽可能的避免自己亲自参与,为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地区垫底了基础。
可以说克里米亚战争是帮德国人打的。战争过后,俄罗斯内部矛盾爆发,必须进行改革,十几年时间都没有走出来;英法两个胜利者也心有余悸,没有第一时间干涉普鲁士发起的统一战争。
统一的认识,俄军就开始准备了起来。好在这个年代信息传递不方便,有线电报虽然出现了,但是只在大城市中有,巴尔干半岛还没有普及。
不然,以俄国人现在的做法,他们的行动还没有开始,敌人收到消息,就准备好了。
……
战争都是需要对比的,俄国人再指挥混乱,也比英法奥斯曼联军要好,他们可是三头并进。
英法互不退让,奥斯曼帝国只能中立,他们生怕一个不好让英法退出了,那么他们就完蛋了。
历史上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担任了联军统帅,勉强能够指挥联军作战,现在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只是三大指挥官之一。
后遗症就是,需要协同作战的时候,大家必须要上报到联军指挥部,经过三位总指挥达成一致过后,才能够进行。
俄军准备发起进攻了,联军一方却什么也不知道。奥斯曼帝国不重视情报工作,所有的情报来源,都是国人主动提供。
在官僚体系之下,这些情报很多都没有进行核实,都直接拿来用了。可惜俄国人也不重视情报工作,不然的话传递一些假消息过去,就可以让联军吃大亏。
英法都是过江龙,没有搜集情报的能力,他们的官僚主义同样不容小觑,直接认为奥斯曼帝国会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46821/111414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