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包装很重要
推荐阅读:穿为黑化男二的炮灰妹妹、等一下,我好像是邪神、嫁给前任他小叔、九千岁、联盟第一军校、我们消失的那一年、宋慈洗冤笔记4、宋慈洗冤笔记1-3、阳炎、编号三六一、
战争还在继续,弗朗茨已经为战后非洲发展做好了方案。到了这一步,英布战争已经演变成了英奥两国的对抗。
在整个国际形势变局中,南非战场只是其中的一环。到了现在世界被瓜分殆尽,大家再想继续保持克制已经非常困难了。
可以想象,未来殖民地冲突还会继续上演。这次南非战争只是热身赛,算是为解决国际冲突探索新的道路。
弱肉强食,将是这个世界的主题,列强之间的竞争也在日益白热化。强者拿到更多的蛋糕,变得越发强大;弱者的遭受压榨,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南非,西维多利亚。
无穷无尽的辎重车,扬起滚滚的灰球,仿若把一切都笼罩了起来。车辆吱吱响着前进,在临时开辟的道路上蜿蜒数十里。
沐浴在晨光之下,扔在马车上棉被,闪着红光;耙子、铁铲、小木桶都竖着,仿若岗哨……
远方还有忙碌的人群,在清理道路上的障碍。这个年代的南非地广人稀,沿途几百里就几个土著部落,道路交通几乎等于没有。
现在他们走的道路,还是当初英国人为了进攻布尔共和国修的,沿途多地都遭到了破坏。
步兵行军,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辎重车队就不行了,必须要先修通道路。
原本的炮灰部队,现在已经化身工兵,在幸苦的奋斗着。不时还有挥舞着皮鞭的监工,在催促着,想要加快速度。
跟着大部队一起行动的菲克尼子爵看了看时间,问道:“辎重车队还有多长时间,才能够抵达?”
和绝大多数战争一样,现在“布尔共和国军队”也在等辎重。没有办法,深入敌境作战,必然是大部队开路,辎重车队紧随其后。
由于前方突进的太快,后勤就逐渐跟不上了。
原计划经过河流运输物资,可惜现在是冬季枯水礼节,加上英国人在撤退途中破坏了河道,让水运成为了梦幻。
这场战争,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菲克尼子爵带着部队已经到了伍斯特,距离开普敦已经不远矣,最多两天时间就可以兵临城下。
战争进行到了现在,英国人已经放弃了沿途的防线,专心进行开普敦的保卫战。
开普敦现在是重兵云集,英国人的援兵还在源源不断的赶来。如果不能年内结束战争,那么就意味着这次作战计划破产。
海权优势就是这么牛,约翰牛靠海上运输补给,物资根本就不是问题。
而奥地利却要靠马车、牛车运输物资,能够投入到这场攻防战的部队极为有限。
如果不能打一个时间差,在英军主力集结完成前结束战争,后面攻守之势就易位了。
“第一批物资,在明天晚上就可以抵达;第二批物资,预计在一个星期后抵达。”
回答问题的是一名青年军官,约莫二十来岁,声音铿锵有力,配上军装显得格外精神,仿佛是为他量身定做。
在心中盘算了一遍后,菲克尼子爵下令道:“再催促一遍后勤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尽快把物资运过来。
命令工兵二团,尽快疏通沿途的河道。允许他们就地征集土著劳工,必须要在这个枯水季节完成任务!”
菲克尼子爵已经不是中二少年,攻克开普敦的功劳固然诱人,但是这场战争并不好打。
如果不是前面的战争打掉了英国人的军心士气,这场冬季攻势,他都不会发动。
现在英国人在开普敦城周边集中兵力,在这区区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足足八万五千余人的军队。
其中大部分都是白人军队,炮灰部队基本上都在前面的战斗中消耗殆尽,还来不及补充。
从这方面来说,德尔福总督是合格的。虽然丢城失地,却保住了主力部队。
对菲克尼子爵来说,这就不是好事了。对面的敌人是滑不溜秋的老油条,根本就不和他进行主力决战。
战争中先胜不算赢家,最后的胜利者才是真正的赢家。为了不被英国人翻盘,菲克尼子爵也在准备善后措施。
疏通河道就是其中的一环,只要保证了后勤运输。就算是英国人打赢了开普敦保卫战,最多也就保住了好望角这一隅之地。
想要反攻回去,先把英国陆军给扩充两三倍吧!不然就那支袖珍版陆军,还不够填这个坑。
“是,司令官阁下。”
话音刚落,一名青年军官就起身,走到数十米外,拿起了电话传达命令。
没错,电话已经出现在了军队中。和很多国家一样,最先进的技术通常都是先在军队中运用,再出现在民间。
因为战争的关系,电话也被带入了“布尔共和国”军队中。只不过出现的时间太短,只被作为短距离信息传递工具,远距离还是使用电报。
指挥部内部的联系,现在就已经被电话取代了。原本需要传令兵跑一趟的,现在都是直接使用电话通知。
“滴滴滴滴……”的声音过后,后勤部的电话被接通,青年军官快速传达了命令,接着又连通了工兵指挥部……
停顿了片刻功夫后,一名陆军参谋提议道:“司令官阁下,这次开普敦攻防战不好打。为了减少损失,我建议征集尽可能多的炮灰部队。
如果进攻遇阻,就直接用人命往上填。俄国人当年进攻圣彼得堡的经验,我们也可以借鉴。”
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最有效的办法。重炮维也纳政府早就准备好了,已经在运输的途中。
在使用重炮攻城的同时,自然也少不了拿人命填。不要看大家顶着“布尔共和国”军队的马甲,实际上还是奥地利的部队。
拿这些部队往上填,肯定是不可能的。况且,他们的数量也不够多。即便是到了现在,也只有四万多人。
好在对面的英国军队也好不了多少,看起来人数众多,实际上的正规军数量也不过两三万。
剩下的要么是临时征招起来的青壮,要么是各地的殖民部队,滥竽充数的情况非常严重。
加上前期一路吃败仗,连续的战败让军心士气全无,才被奥地利压着打。
没有任何犹豫,菲克尼子爵就下达了命令:“命令第三师出去征兵,征调凡是出现在他们视线范围内所有部落的青壮,违者格杀勿论。记得再征收一部分粮食,要尽可能的减轻后勤压力。”
冷酷无情,这是一个殖民者的必备条件。菲克尼子爵不在乎这个命令会造成什么后果,只要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就够了。
……
开普敦城,现在已经是人心惶惶。德尔福总督多次演讲鼓舞士气,然而在以往的战绩下,他的话没有任何说服力。
“二十万”布尔共和国军队即将兵临城下,城内的民众怎么可能不慌,有钱人都已经乘船离开了。
没钱的也准备拖家带口,前往好望角地区避祸。尽管两地相隔不远,开普敦失守好望角也难保。
可是距离敌人远点儿总是好的,至少可以保证暂时安全。
普林格一家也在避祸的人群中,由于家里穷买不起马车,只能靠人力推动着独轮车前进。
在逃难的路上,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带着为数不多的财物,逃离开普敦前往好望角。
“普林格,你被征调了,快点前往跟我们部队报道!”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普林格如坠地狱。正是这个声音,让他的三个儿子走上战场,现在生死不明。
普林格急忙解释道:“尊敬的安布尔警长,我已经48岁了,早就过了服役的年龄,不在征招范围内。”
儿子都进入军队服役,现在他不能够再去了,要是家中的顶梁柱都没了,三个年幼的孙子怎么办?
这个年代,女人的薪水可要比男人低得多,靠她们是很难养活孩子的。
安布尔警长叹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那一丝良知,厉声呵斥道:“二十万敌军压境,开普敦危机。
为了保卫开普敦,总督府刚刚颁布了新法令,将服役年限延长到了55岁。
不想去服役,你就缴纳50英镑免疫钱。没钱就不用废话了,和我说也没有用。”
这显然不是德尔福总督的命令,作为一名合格的政客,他不可能下达这么丧心病狂的命令。
这个年代的人老得快,年龄一大到了战场上就很难发挥作用。总督府的征招命令,只是针对18~40岁的青壮,对老弱没有兴趣。
只不过下面的官员为了敛财更改了规定,有钱人花钱逃过了兵役,这个缺额就需要有人补上。
掏不起钱的普林格,就只能被迫入伍。这也是他运气不好,如果跑得够快,没准就躲过了一劫。
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普林格还有别的倒霉蛋顶上去,总之凑够人数就行了,具体服役的人是谁,这一点儿也不重要。
“二十万”这是菲克尼子爵自称的,人口都不足二十万的布尔共和国,为什么能够凑出二十万军队来,这就不知道了。
反正德尔福总督信誓旦旦的保证,敌人就有二十万。没错,布尔人就是靠人多势众,才击败他们的,这一点绝对不容置疑。
给伦敦政府的电报上都这么说,在开普敦殖民地自然也不能例外。只要不想成为这次战争失败的替罪羊,他就必须要把这个数字给做实了。
不列颠民众也不是无法容忍失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偶尔失败一次也是可以原谅的。
这就要靠宣传了,德尔福总督显然是擅长自我包装的。战争失败的责任,已经推得七七八八。
要不然伦敦政府早就换人了,没有人可以容忍一个不断失败的总督。尤其还是一个不安分,主动挑起战争的总督。
中年军官汇报道:“总督阁下,新一轮的征兵工作已经完成了,这次共计征兵8000人。”
德尔福总督点了点头,悲天悯人的说道:“很好,你们干的非常漂亮。只是苦了开普敦民众,这次需要他们为帝国做出牺牲了。”
这一刻,德尔福总督看起来不像是一名奸诈的政客,反而更想是一名悲天悯人的圣母。
一名官员立即配合道:“这也是没有办法,敌人来势汹汹,一旦开普敦失守,谁也躲不过去。
现在民众们入伍,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免受战争之苦。
总督阁下,不用太过伤心,民众们的牺牲都是值得的,相信大家会理解你的苦心。”
仿若影帝附身的德尔福总督,摇了摇头说:“民众对我的看法并不重要,这都是为了帝国。
只要能够保住开普敦,就算是现在让我立即去死,我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我已经决定了,誓与开普敦共存亡。这是我写好的遗书,如果不幸战死沙场,就劳烦诸位帮忙交给我的家人。”
场面很是煽情,众人都被感动了。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所有人都清楚,一旦开普敦失守,挑起这场战争的德尔福总督就完蛋了。
活着回到伦敦,也少不了军事法庭上走一遭。下半辈子都要在监狱中度过,连同他的家族都会抬不起头。
最好的选择就是死在战场上,那么情况瞬间发生了变化。哪怕是为了政治宣传需要,伦敦政府也会把他变成“悲情英雄”。
这些情况,德尔福总督是一清二楚的,甚至还知道即便是保住了开普敦,他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为了减轻责任,现在他必须要演这出苦情戏,把自己塑造成一名“英雄”。
在整个国际形势变局中,南非战场只是其中的一环。到了现在世界被瓜分殆尽,大家再想继续保持克制已经非常困难了。
可以想象,未来殖民地冲突还会继续上演。这次南非战争只是热身赛,算是为解决国际冲突探索新的道路。
弱肉强食,将是这个世界的主题,列强之间的竞争也在日益白热化。强者拿到更多的蛋糕,变得越发强大;弱者的遭受压榨,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南非,西维多利亚。
无穷无尽的辎重车,扬起滚滚的灰球,仿若把一切都笼罩了起来。车辆吱吱响着前进,在临时开辟的道路上蜿蜒数十里。
沐浴在晨光之下,扔在马车上棉被,闪着红光;耙子、铁铲、小木桶都竖着,仿若岗哨……
远方还有忙碌的人群,在清理道路上的障碍。这个年代的南非地广人稀,沿途几百里就几个土著部落,道路交通几乎等于没有。
现在他们走的道路,还是当初英国人为了进攻布尔共和国修的,沿途多地都遭到了破坏。
步兵行军,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辎重车队就不行了,必须要先修通道路。
原本的炮灰部队,现在已经化身工兵,在幸苦的奋斗着。不时还有挥舞着皮鞭的监工,在催促着,想要加快速度。
跟着大部队一起行动的菲克尼子爵看了看时间,问道:“辎重车队还有多长时间,才能够抵达?”
和绝大多数战争一样,现在“布尔共和国军队”也在等辎重。没有办法,深入敌境作战,必然是大部队开路,辎重车队紧随其后。
由于前方突进的太快,后勤就逐渐跟不上了。
原计划经过河流运输物资,可惜现在是冬季枯水礼节,加上英国人在撤退途中破坏了河道,让水运成为了梦幻。
这场战争,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菲克尼子爵带着部队已经到了伍斯特,距离开普敦已经不远矣,最多两天时间就可以兵临城下。
战争进行到了现在,英国人已经放弃了沿途的防线,专心进行开普敦的保卫战。
开普敦现在是重兵云集,英国人的援兵还在源源不断的赶来。如果不能年内结束战争,那么就意味着这次作战计划破产。
海权优势就是这么牛,约翰牛靠海上运输补给,物资根本就不是问题。
而奥地利却要靠马车、牛车运输物资,能够投入到这场攻防战的部队极为有限。
如果不能打一个时间差,在英军主力集结完成前结束战争,后面攻守之势就易位了。
“第一批物资,在明天晚上就可以抵达;第二批物资,预计在一个星期后抵达。”
回答问题的是一名青年军官,约莫二十来岁,声音铿锵有力,配上军装显得格外精神,仿佛是为他量身定做。
在心中盘算了一遍后,菲克尼子爵下令道:“再催促一遍后勤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尽快把物资运过来。
命令工兵二团,尽快疏通沿途的河道。允许他们就地征集土著劳工,必须要在这个枯水季节完成任务!”
菲克尼子爵已经不是中二少年,攻克开普敦的功劳固然诱人,但是这场战争并不好打。
如果不是前面的战争打掉了英国人的军心士气,这场冬季攻势,他都不会发动。
现在英国人在开普敦城周边集中兵力,在这区区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足足八万五千余人的军队。
其中大部分都是白人军队,炮灰部队基本上都在前面的战斗中消耗殆尽,还来不及补充。
从这方面来说,德尔福总督是合格的。虽然丢城失地,却保住了主力部队。
对菲克尼子爵来说,这就不是好事了。对面的敌人是滑不溜秋的老油条,根本就不和他进行主力决战。
战争中先胜不算赢家,最后的胜利者才是真正的赢家。为了不被英国人翻盘,菲克尼子爵也在准备善后措施。
疏通河道就是其中的一环,只要保证了后勤运输。就算是英国人打赢了开普敦保卫战,最多也就保住了好望角这一隅之地。
想要反攻回去,先把英国陆军给扩充两三倍吧!不然就那支袖珍版陆军,还不够填这个坑。
“是,司令官阁下。”
话音刚落,一名青年军官就起身,走到数十米外,拿起了电话传达命令。
没错,电话已经出现在了军队中。和很多国家一样,最先进的技术通常都是先在军队中运用,再出现在民间。
因为战争的关系,电话也被带入了“布尔共和国”军队中。只不过出现的时间太短,只被作为短距离信息传递工具,远距离还是使用电报。
指挥部内部的联系,现在就已经被电话取代了。原本需要传令兵跑一趟的,现在都是直接使用电话通知。
“滴滴滴滴……”的声音过后,后勤部的电话被接通,青年军官快速传达了命令,接着又连通了工兵指挥部……
停顿了片刻功夫后,一名陆军参谋提议道:“司令官阁下,这次开普敦攻防战不好打。为了减少损失,我建议征集尽可能多的炮灰部队。
如果进攻遇阻,就直接用人命往上填。俄国人当年进攻圣彼得堡的经验,我们也可以借鉴。”
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最有效的办法。重炮维也纳政府早就准备好了,已经在运输的途中。
在使用重炮攻城的同时,自然也少不了拿人命填。不要看大家顶着“布尔共和国”军队的马甲,实际上还是奥地利的部队。
拿这些部队往上填,肯定是不可能的。况且,他们的数量也不够多。即便是到了现在,也只有四万多人。
好在对面的英国军队也好不了多少,看起来人数众多,实际上的正规军数量也不过两三万。
剩下的要么是临时征招起来的青壮,要么是各地的殖民部队,滥竽充数的情况非常严重。
加上前期一路吃败仗,连续的战败让军心士气全无,才被奥地利压着打。
没有任何犹豫,菲克尼子爵就下达了命令:“命令第三师出去征兵,征调凡是出现在他们视线范围内所有部落的青壮,违者格杀勿论。记得再征收一部分粮食,要尽可能的减轻后勤压力。”
冷酷无情,这是一个殖民者的必备条件。菲克尼子爵不在乎这个命令会造成什么后果,只要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就够了。
……
开普敦城,现在已经是人心惶惶。德尔福总督多次演讲鼓舞士气,然而在以往的战绩下,他的话没有任何说服力。
“二十万”布尔共和国军队即将兵临城下,城内的民众怎么可能不慌,有钱人都已经乘船离开了。
没钱的也准备拖家带口,前往好望角地区避祸。尽管两地相隔不远,开普敦失守好望角也难保。
可是距离敌人远点儿总是好的,至少可以保证暂时安全。
普林格一家也在避祸的人群中,由于家里穷买不起马车,只能靠人力推动着独轮车前进。
在逃难的路上,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带着为数不多的财物,逃离开普敦前往好望角。
“普林格,你被征调了,快点前往跟我们部队报道!”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普林格如坠地狱。正是这个声音,让他的三个儿子走上战场,现在生死不明。
普林格急忙解释道:“尊敬的安布尔警长,我已经48岁了,早就过了服役的年龄,不在征招范围内。”
儿子都进入军队服役,现在他不能够再去了,要是家中的顶梁柱都没了,三个年幼的孙子怎么办?
这个年代,女人的薪水可要比男人低得多,靠她们是很难养活孩子的。
安布尔警长叹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那一丝良知,厉声呵斥道:“二十万敌军压境,开普敦危机。
为了保卫开普敦,总督府刚刚颁布了新法令,将服役年限延长到了55岁。
不想去服役,你就缴纳50英镑免疫钱。没钱就不用废话了,和我说也没有用。”
这显然不是德尔福总督的命令,作为一名合格的政客,他不可能下达这么丧心病狂的命令。
这个年代的人老得快,年龄一大到了战场上就很难发挥作用。总督府的征招命令,只是针对18~40岁的青壮,对老弱没有兴趣。
只不过下面的官员为了敛财更改了规定,有钱人花钱逃过了兵役,这个缺额就需要有人补上。
掏不起钱的普林格,就只能被迫入伍。这也是他运气不好,如果跑得够快,没准就躲过了一劫。
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普林格还有别的倒霉蛋顶上去,总之凑够人数就行了,具体服役的人是谁,这一点儿也不重要。
“二十万”这是菲克尼子爵自称的,人口都不足二十万的布尔共和国,为什么能够凑出二十万军队来,这就不知道了。
反正德尔福总督信誓旦旦的保证,敌人就有二十万。没错,布尔人就是靠人多势众,才击败他们的,这一点绝对不容置疑。
给伦敦政府的电报上都这么说,在开普敦殖民地自然也不能例外。只要不想成为这次战争失败的替罪羊,他就必须要把这个数字给做实了。
不列颠民众也不是无法容忍失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偶尔失败一次也是可以原谅的。
这就要靠宣传了,德尔福总督显然是擅长自我包装的。战争失败的责任,已经推得七七八八。
要不然伦敦政府早就换人了,没有人可以容忍一个不断失败的总督。尤其还是一个不安分,主动挑起战争的总督。
中年军官汇报道:“总督阁下,新一轮的征兵工作已经完成了,这次共计征兵8000人。”
德尔福总督点了点头,悲天悯人的说道:“很好,你们干的非常漂亮。只是苦了开普敦民众,这次需要他们为帝国做出牺牲了。”
这一刻,德尔福总督看起来不像是一名奸诈的政客,反而更想是一名悲天悯人的圣母。
一名官员立即配合道:“这也是没有办法,敌人来势汹汹,一旦开普敦失守,谁也躲不过去。
现在民众们入伍,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免受战争之苦。
总督阁下,不用太过伤心,民众们的牺牲都是值得的,相信大家会理解你的苦心。”
仿若影帝附身的德尔福总督,摇了摇头说:“民众对我的看法并不重要,这都是为了帝国。
只要能够保住开普敦,就算是现在让我立即去死,我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我已经决定了,誓与开普敦共存亡。这是我写好的遗书,如果不幸战死沙场,就劳烦诸位帮忙交给我的家人。”
场面很是煽情,众人都被感动了。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所有人都清楚,一旦开普敦失守,挑起这场战争的德尔福总督就完蛋了。
活着回到伦敦,也少不了军事法庭上走一遭。下半辈子都要在监狱中度过,连同他的家族都会抬不起头。
最好的选择就是死在战场上,那么情况瞬间发生了变化。哪怕是为了政治宣传需要,伦敦政府也会把他变成“悲情英雄”。
这些情况,德尔福总督是一清二楚的,甚至还知道即便是保住了开普敦,他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为了减轻责任,现在他必须要演这出苦情戏,把自己塑造成一名“英雄”。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46821/111422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