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望向台
推荐阅读:碎星、临时夫妻(nph)、【年代婊】重生后又娇媚勾人(nph 插足)、炸厨房、【星际abo】洛希极限(H)、晴日物语、珀迪达之雾【简】、恶督心奴(1v1,sc)、无双局(1v2 父子丼)、私生女(np 强制 骨科)、
开水泼身上都受不了,更不要说如滚油似的孟婆汤了,沾身上还不得扒层皮?何况孟婆汤啊,最著名的汤了吧?比老干妈还著名呢,大补啊,都能把人补得跟猪一样什么都记不起来。
我当然不敢轻易的让汤沾到身上,可我去势太急,孟婆泼汤也是又急又快,实在是难以躲开,情急之下,我只好施展出魂归来兮瞬间转换方位,避开半空中的孟婆汤,朝远处继续逃窜。
孟婆轻咦一声,显然也没料到我一个小小鬼将能躲开她随手的一击,当下也不墨迹,佝偻身形轻微一晃,我只感觉到眼前一花,就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孟婆的摊位前。
“喝了这碗汤吧。”
孟婆这次也没跟我再讲什么大道理,手心中的破碗,不知什么时候又盛满了一碗汤水,抓着我的身子便灌了过来。
不知为何,我被孟婆看似枯瘦的手臂抓着,浑身上下如同被禁锢一般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孟婆汤越来越近,眉心中的金光仙气却毫无动静,这次大有种准备见死不救的架势。
“等、等等啊,你这碗洗没洗?那么多人喝过,我投诉你卫生标准不达标啊!”
我无力地嚷嚷着,孟婆虽然觉得疑惑,却不为所动,强硬将破碗里的汤水灌进了我嘴里。
完蛋了!
这三个字是我脑海中唯一的念头,心头一阵儿哀伤凄凉。
自古相传,孟婆汤又称忘情水或忘忧散,一喝便忘前世今生。一生爱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随这碗孟婆汤遗忘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形同陌路,相见不识。
哥们我大好的鬼生才开始没多久啊,怎能这么轻轻松松就随着一碗汤消散一空?早知道我就不作死跑来完成鬼婆子的任务了,还有那见鬼的仙气金点,你丫怎么今天突然掉链子?下辈子可别再跟着我了!
在我胡思乱想的片刻,一大碗孟婆汤被我咕嘟咕嘟喝了个干净。
喝完汤后,哥们我满面悲痛杵在原地十来秒,却愣是没感觉有什么特殊之处,回过神来砸吧砸吧嘴,反倒还感觉那汤涩涩的,有点苦,各种滋味,苦辣酸甜的,还有点悲伤的感觉,挺奇妙。
“我没事?”
我摸了摸脑袋,先是怔了几秒,然后纳闷望向端着空碗的孟婆。
孟婆见我生龙活虎的样子,也有些蒙圈,她轻嗅几下空荡荡的碗底,似乎以为自己这锅汤没熬好,连忙又端了另一碗,二话不说塞到我嘴前就朝里面灌。
这世上除了孟婆,估计从没人知道孟婆汤是什么滋味的,因为喝过汤的人都必会将之遗忘。
而我此时却尝出了孟婆汤的滋味,除去酸甜苦辣混杂外,倒还挺好喝的,古代有传言孟婆熬制的汤乃是世间难求的美味,而这美味,终将只有死人才得以知晓,并且无法被铭记。
连喝两碗孟婆汤后,我却毫发无损,甚至连难受的感觉都没有,此刻,我真心挺想装逼的冲孟婆竖个大拇指,来一句‘再来一碗’。
“为何……”
孟婆凄苦的老脸上终于露出了别的表情,只见她一脸惊讶的盯着我看,良久后,方才放下手中破碗,叹了口气道:“原来如此么?你走吧,此地确实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完全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的我,只知道自己是真真正正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也顾不得去问孟婆汤为何会对我无效,撒开丫子就朝黄泉路狂奔而去。
跑着跑着,我扭头看了眼,发现孟婆没追上来后,方才安心呼了口气。
为何我喝了孟婆汤却不会忘却记忆呢?我对此虽然疑惑,却没有多想,将一切都归功于自身特殊的体制上了,鬼婆子说我是半灵之体、邪面大佛则说是万仙之体,听名字就有够高大上,能抵御孟婆汤,在种种玄妙中倒也不算太令人惊奇的。
“说起来,孟婆也不知是不知晓我从三生石偷了枚小的出来,还是她压根懒得管三生石之事啊?”
我心里暗暗泛着嘀咕,不过事情顺利比什么都强,也没必要在乎这些细节。
心中一边思索,我一边漂浮着远离了忘川河与彼岸花海,来到宽阔昏暗的望乡台前,思索一下,停下步伐,走上前去。
反正现在孟婆也拿我没辙了,我不体验一把望乡台岂不是很亏?
飘到广阔的望乡台之上,先前离得远我还没瞧清楚,离近了我才看见左侧书写着三个赤红大字‘望乡台’,颇为气派,字里行间又透露着一种难言的凄苦与哀愁。
有关望乡台的传言有很多,最为广泛的一种,无疑就是判官包拯立台的典故了。
据说,包拯最初是出任的是第一殿阎罗王,因为地狱第一殿是距离阳间最近的地狱建筑,又因进入第一殿时各路鬼魂尚没有饮孟婆汤,鬼魂们对阳间的生活和亲人们还存有眷恋之心,因而常常有鬼魂登上阴间的名山,企图再回望一下阳间的情景,但他们却无法望见。
在这种思亲欲见却不得相见的煎熬中,不少的鬼魂都在深夜暗自啼哭,声音悲惨,催人泪下。作为第一殿阎罗天子的包拯心地善良,大慈大悲,听闻此事,动了恻隐之心,命鬼差建筑了望乡台,并将其迁至忘川河旁边,允准阴曹亡魂遥望自己生时的家乡与亲人。
因此,望乡台又称“思乡岭”,成为了阴间鬼魂遥望阳间的窗口和活人与死人联络感情的圣地。后来,因为包拯过于慈悲,而且怜悯屈死,执掌第一殿之时,多次放鬼魂还阳伸雪,被降调至第五殿,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地狱。
此传言也不知是真是假,还有人说,这望乡台是南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体恤众生而设立,也有人说,这望乡台是判官钟馗提议修立……
总之,众说纷纭,百口不一,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地区也流传着不同的传言。
唯一的共同点,便是这望乡台确确实实存在于忘川河边,为数以亿万计的魂魄,送上黄泉路内最后的一丝慰藉思想之情。
我当然不敢轻易的让汤沾到身上,可我去势太急,孟婆泼汤也是又急又快,实在是难以躲开,情急之下,我只好施展出魂归来兮瞬间转换方位,避开半空中的孟婆汤,朝远处继续逃窜。
孟婆轻咦一声,显然也没料到我一个小小鬼将能躲开她随手的一击,当下也不墨迹,佝偻身形轻微一晃,我只感觉到眼前一花,就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孟婆的摊位前。
“喝了这碗汤吧。”
孟婆这次也没跟我再讲什么大道理,手心中的破碗,不知什么时候又盛满了一碗汤水,抓着我的身子便灌了过来。
不知为何,我被孟婆看似枯瘦的手臂抓着,浑身上下如同被禁锢一般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孟婆汤越来越近,眉心中的金光仙气却毫无动静,这次大有种准备见死不救的架势。
“等、等等啊,你这碗洗没洗?那么多人喝过,我投诉你卫生标准不达标啊!”
我无力地嚷嚷着,孟婆虽然觉得疑惑,却不为所动,强硬将破碗里的汤水灌进了我嘴里。
完蛋了!
这三个字是我脑海中唯一的念头,心头一阵儿哀伤凄凉。
自古相传,孟婆汤又称忘情水或忘忧散,一喝便忘前世今生。一生爱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随这碗孟婆汤遗忘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形同陌路,相见不识。
哥们我大好的鬼生才开始没多久啊,怎能这么轻轻松松就随着一碗汤消散一空?早知道我就不作死跑来完成鬼婆子的任务了,还有那见鬼的仙气金点,你丫怎么今天突然掉链子?下辈子可别再跟着我了!
在我胡思乱想的片刻,一大碗孟婆汤被我咕嘟咕嘟喝了个干净。
喝完汤后,哥们我满面悲痛杵在原地十来秒,却愣是没感觉有什么特殊之处,回过神来砸吧砸吧嘴,反倒还感觉那汤涩涩的,有点苦,各种滋味,苦辣酸甜的,还有点悲伤的感觉,挺奇妙。
“我没事?”
我摸了摸脑袋,先是怔了几秒,然后纳闷望向端着空碗的孟婆。
孟婆见我生龙活虎的样子,也有些蒙圈,她轻嗅几下空荡荡的碗底,似乎以为自己这锅汤没熬好,连忙又端了另一碗,二话不说塞到我嘴前就朝里面灌。
这世上除了孟婆,估计从没人知道孟婆汤是什么滋味的,因为喝过汤的人都必会将之遗忘。
而我此时却尝出了孟婆汤的滋味,除去酸甜苦辣混杂外,倒还挺好喝的,古代有传言孟婆熬制的汤乃是世间难求的美味,而这美味,终将只有死人才得以知晓,并且无法被铭记。
连喝两碗孟婆汤后,我却毫发无损,甚至连难受的感觉都没有,此刻,我真心挺想装逼的冲孟婆竖个大拇指,来一句‘再来一碗’。
“为何……”
孟婆凄苦的老脸上终于露出了别的表情,只见她一脸惊讶的盯着我看,良久后,方才放下手中破碗,叹了口气道:“原来如此么?你走吧,此地确实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完全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的我,只知道自己是真真正正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也顾不得去问孟婆汤为何会对我无效,撒开丫子就朝黄泉路狂奔而去。
跑着跑着,我扭头看了眼,发现孟婆没追上来后,方才安心呼了口气。
为何我喝了孟婆汤却不会忘却记忆呢?我对此虽然疑惑,却没有多想,将一切都归功于自身特殊的体制上了,鬼婆子说我是半灵之体、邪面大佛则说是万仙之体,听名字就有够高大上,能抵御孟婆汤,在种种玄妙中倒也不算太令人惊奇的。
“说起来,孟婆也不知是不知晓我从三生石偷了枚小的出来,还是她压根懒得管三生石之事啊?”
我心里暗暗泛着嘀咕,不过事情顺利比什么都强,也没必要在乎这些细节。
心中一边思索,我一边漂浮着远离了忘川河与彼岸花海,来到宽阔昏暗的望乡台前,思索一下,停下步伐,走上前去。
反正现在孟婆也拿我没辙了,我不体验一把望乡台岂不是很亏?
飘到广阔的望乡台之上,先前离得远我还没瞧清楚,离近了我才看见左侧书写着三个赤红大字‘望乡台’,颇为气派,字里行间又透露着一种难言的凄苦与哀愁。
有关望乡台的传言有很多,最为广泛的一种,无疑就是判官包拯立台的典故了。
据说,包拯最初是出任的是第一殿阎罗王,因为地狱第一殿是距离阳间最近的地狱建筑,又因进入第一殿时各路鬼魂尚没有饮孟婆汤,鬼魂们对阳间的生活和亲人们还存有眷恋之心,因而常常有鬼魂登上阴间的名山,企图再回望一下阳间的情景,但他们却无法望见。
在这种思亲欲见却不得相见的煎熬中,不少的鬼魂都在深夜暗自啼哭,声音悲惨,催人泪下。作为第一殿阎罗天子的包拯心地善良,大慈大悲,听闻此事,动了恻隐之心,命鬼差建筑了望乡台,并将其迁至忘川河旁边,允准阴曹亡魂遥望自己生时的家乡与亲人。
因此,望乡台又称“思乡岭”,成为了阴间鬼魂遥望阳间的窗口和活人与死人联络感情的圣地。后来,因为包拯过于慈悲,而且怜悯屈死,执掌第一殿之时,多次放鬼魂还阳伸雪,被降调至第五殿,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地狱。
此传言也不知是真是假,还有人说,这望乡台是南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体恤众生而设立,也有人说,这望乡台是判官钟馗提议修立……
总之,众说纷纭,百口不一,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地区也流传着不同的传言。
唯一的共同点,便是这望乡台确确实实存在于忘川河边,为数以亿万计的魂魄,送上黄泉路内最后的一丝慰藉思想之情。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49939/124325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