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与君初相识,尤如故人归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上岸(gl)、无双局(1v2 父子丼)、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被强取豪夺的恶毒女配(np强制)、皆其靡也(剧情nph)、《觊觎(女S男M,np)》、【星际abo】洛希极限(H)、两小无猜(校园1v1,高H)、
桑榆的学生大都来自本区六个乡镇,最远的乡距离学校五十公里。不通车,通船的地方也很少,学生回家大都采用步行。来回近一百公里的山路,还得背着粮食,所以回家一趟路上就得花费二十来小时。有鉴于此,学校放假不放小周,放大周。即每月放假两次,一次放假三天。
学校食堂只为学生提供蒸饭业务。学生预先将盛在盅里的自己要蒸的米、土豆、红苕、豆类淘洗干净了,按规定时间摆放在食堂规定的地方。如果错过时间,不好意思,就只好饿一顿了。上午十点半,下午四点前后,由伙食团工作人员(大多为女性、长舌)把盅子往锅炉里集中转移。每放满一层后,拿着大瓢往盅里集中注水。注完水再放一层盅,再注水……如此一来,上层的盅底就紧挨下层的水面,由于盅底先前在伙食团肮脏的不时被伙食团工人踩踏的案板上摆过,蒸熟的食物上层就常常是一层泥垢,吃在嘴里沙沙作响。这倒也罢了,关键是盅子由案板上向锅炉转移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我曾多次目睹那场景:那些食堂长舌往往一边转移、一边大声饶舌,往盅里沾点口水就不必说了,她们用黑黑的手指从上面抓下,四五个盅一起转移,一旦发生倾斜,就把学生盅里的粮食洒在了地上。学生下了课,饥肠辘辘而来,发现盅里饭的数量大打折扣,与期望值相去甚远,或是稀得可怜,便愤愤然地骂上几句,心里承受力差的或哭上一场,然后无可奈何地选择饿肚。当然,因拥挤而撞翻了人家的饭盅,或是去晚了饭盅被没素质的人误领或是偷去都是常有的事。总之,伙食团吃饭的时候,经常能在那里发现因这样那样原因吃不上饭而痛哭的学生。
按规定,食堂每餐为学生提供一样素菜,或是土豆、或是豆芽(凉拌的)。每顿一大盆,五分钱一份,一份一小勺(勺子还得按规矩抖上两抖),先来后到,来晚了卖完了,就只好吃白饭,下顿请早!至于传说中的荤菜,食堂是鲜为学生提供的,周围根本没买菜的地方,哪里荤得起来?桑榆镇三天一赶集,再说了,食堂人员也忙不过来,据他们说,就每天这蒸饭供开水业务,加上两三桌教职工用餐,已够她们忙碌了。
教职工有吃食堂者,一律实行合餐制,凭自购餐票入场,每餐三毛。八人一桌,一般每桌五菜一汤。哪五菜?先说土豆,这是每餐必有的。伙食团那阴深深的贮藏室里,一大堆严重发芽的土豆。刚到之时,我不知天高地厚,曾和刨土豆皮的人员力争,说发芽土豆有毒,不能吃,引来一阵哄笑,人家的回答分两个层面:一、不吃土豆,吃什么?二、有毒?我们这些年都这么吃过来的,怎不见毒死?结论是:傅心仪是日子过好了,娇气!伙食团那负责刨土豆皮的妇女,是一接班工人。在学校刨土豆皮多年,动作那娴熟!那发芽的发青的惨不忍睹不成个模样的土豆,一到了她手里,三下两下,那芽就没了踪影。一会儿功夫,就是一大盆。而且因为用力方面的技巧掌握得好,浪费很少。这人不仅手好使,嘴也好使,说话频率又快,在学校一帮长舌中,她算一高水平的长舌,模样在食堂工人中,也算个出类拔萃,在餐桌上,学校男老师喜欢和她开点荤玩笑。因为这些缘故,她每天刨土豆皮的时候,总能找到学校工人或是老师家属前去和她聊天。于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东家长西家短的嚼舌过程中,能上桌的土豆就这样诞生了。不但土豆皮刨得娴熟,此人另有一绝活:切土豆片土豆丝不用菜板,用掌心!闲时我常抽空去欣赏那用掌心切土豆片的场景:快速!厚薄均匀!我辈纵然是在菜板上操作,速度也不能及她一半。叹为观止!行行出状元!庖丁解牛、熟能生巧,今日始信!再后来就发现,桑榆这地方,于掌心切土豆丝,竟然算不得什么,十分普及,五岁小儿都会。你就知道这些人吃土豆吃得有多频仍。
土豆之外,就是豆芽,豆芽菜由食堂工人自制,至于豆嘛!咱桑榆实在不缺这个!家家户户最多的就是这豆那豆。然后是鲊红苕丝,鲊辣椒炒腊肉。怎么个鲊法,就是将红苕切丝、辣椒剁碎,用米粉、面粉加盐和花椒面等拌制,然后盛在坛里,密封起来。至于腊肉,伙食团一年四季都有,自己喂的猪,但腊肉到了这个时节,早就哈喇了。偶尔也会在餐桌上发现野生动物,这里的人习惯打猎。附近农民缺钱了,会把猎获物拿来食堂换钱,挺便宜的。然后就是盐菜汤,这是出现频率最多的汤菜。
吃食堂是件难以忍受的事,难忍受不仅指吃食的质量,还有那八人一桌的合餐制下混杂抢食又为势所逼难免被动饶舌的局面。说荤段子,开荤玩笑这是每天都有的,一般发生在男老师和食堂女工人之间,在津津有味的说笑声中,食物的难吃也就算不得什么了。但说着说着就会把几位年轻女教师牵扯进去,她们会问“傅老师你和孙老师是不是这样?”这些话题常常让我恶心异常又发作不得。想避免那些忍无可忍的废话,就只有自己做饭。
当然食堂吃饭人员中也并不都是粗人,至少有一名雅士,名曰赵若怀,赵若怀之雅在于:此人不但长身玉立,容貌俊秀,更有甚者,他能在完全不考虑有无听众,完全不考虑受众有无接收能力的情形下,自顾自地在伙食团餐桌上大谈柏拉图、黑格尔、费尔巴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曾留意他那狂侃时的神情,竟然与大学时咱班柳咏颇为神似,再一定睛,就发现甚至长相都与柳咏有几分相同,只不过柳咏较为壮实,而赵若怀则是修长飘逸的类型。他谈论时面对的虽是教务主任老汪(这人比较忠厚、又身为教务主任,被强充了演讲对象,纵然有不情愿,也不便发作),但谈论的声音太大,所以这就等于是在演讲。对于赵的演说,老汪从来不置可否,从不进行反馈,只埋头扒他碗里的饭,老汪有没有听能不能听懂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至于伙食团工人乃至部分老师,他们知道柏拉图、黑格尔是谁呀?于是赵若怀有了绰号:狂人!神经病!疯子!我曾仔细聆听他的演说,觉得这个地方,或许就此人还有点才学,有点品味。但他何至于要在那些人面前演说呢?学魏晋名士风流吗?
学校食堂只为学生提供蒸饭业务。学生预先将盛在盅里的自己要蒸的米、土豆、红苕、豆类淘洗干净了,按规定时间摆放在食堂规定的地方。如果错过时间,不好意思,就只好饿一顿了。上午十点半,下午四点前后,由伙食团工作人员(大多为女性、长舌)把盅子往锅炉里集中转移。每放满一层后,拿着大瓢往盅里集中注水。注完水再放一层盅,再注水……如此一来,上层的盅底就紧挨下层的水面,由于盅底先前在伙食团肮脏的不时被伙食团工人踩踏的案板上摆过,蒸熟的食物上层就常常是一层泥垢,吃在嘴里沙沙作响。这倒也罢了,关键是盅子由案板上向锅炉转移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我曾多次目睹那场景:那些食堂长舌往往一边转移、一边大声饶舌,往盅里沾点口水就不必说了,她们用黑黑的手指从上面抓下,四五个盅一起转移,一旦发生倾斜,就把学生盅里的粮食洒在了地上。学生下了课,饥肠辘辘而来,发现盅里饭的数量大打折扣,与期望值相去甚远,或是稀得可怜,便愤愤然地骂上几句,心里承受力差的或哭上一场,然后无可奈何地选择饿肚。当然,因拥挤而撞翻了人家的饭盅,或是去晚了饭盅被没素质的人误领或是偷去都是常有的事。总之,伙食团吃饭的时候,经常能在那里发现因这样那样原因吃不上饭而痛哭的学生。
按规定,食堂每餐为学生提供一样素菜,或是土豆、或是豆芽(凉拌的)。每顿一大盆,五分钱一份,一份一小勺(勺子还得按规矩抖上两抖),先来后到,来晚了卖完了,就只好吃白饭,下顿请早!至于传说中的荤菜,食堂是鲜为学生提供的,周围根本没买菜的地方,哪里荤得起来?桑榆镇三天一赶集,再说了,食堂人员也忙不过来,据他们说,就每天这蒸饭供开水业务,加上两三桌教职工用餐,已够她们忙碌了。
教职工有吃食堂者,一律实行合餐制,凭自购餐票入场,每餐三毛。八人一桌,一般每桌五菜一汤。哪五菜?先说土豆,这是每餐必有的。伙食团那阴深深的贮藏室里,一大堆严重发芽的土豆。刚到之时,我不知天高地厚,曾和刨土豆皮的人员力争,说发芽土豆有毒,不能吃,引来一阵哄笑,人家的回答分两个层面:一、不吃土豆,吃什么?二、有毒?我们这些年都这么吃过来的,怎不见毒死?结论是:傅心仪是日子过好了,娇气!伙食团那负责刨土豆皮的妇女,是一接班工人。在学校刨土豆皮多年,动作那娴熟!那发芽的发青的惨不忍睹不成个模样的土豆,一到了她手里,三下两下,那芽就没了踪影。一会儿功夫,就是一大盆。而且因为用力方面的技巧掌握得好,浪费很少。这人不仅手好使,嘴也好使,说话频率又快,在学校一帮长舌中,她算一高水平的长舌,模样在食堂工人中,也算个出类拔萃,在餐桌上,学校男老师喜欢和她开点荤玩笑。因为这些缘故,她每天刨土豆皮的时候,总能找到学校工人或是老师家属前去和她聊天。于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东家长西家短的嚼舌过程中,能上桌的土豆就这样诞生了。不但土豆皮刨得娴熟,此人另有一绝活:切土豆片土豆丝不用菜板,用掌心!闲时我常抽空去欣赏那用掌心切土豆片的场景:快速!厚薄均匀!我辈纵然是在菜板上操作,速度也不能及她一半。叹为观止!行行出状元!庖丁解牛、熟能生巧,今日始信!再后来就发现,桑榆这地方,于掌心切土豆丝,竟然算不得什么,十分普及,五岁小儿都会。你就知道这些人吃土豆吃得有多频仍。
土豆之外,就是豆芽,豆芽菜由食堂工人自制,至于豆嘛!咱桑榆实在不缺这个!家家户户最多的就是这豆那豆。然后是鲊红苕丝,鲊辣椒炒腊肉。怎么个鲊法,就是将红苕切丝、辣椒剁碎,用米粉、面粉加盐和花椒面等拌制,然后盛在坛里,密封起来。至于腊肉,伙食团一年四季都有,自己喂的猪,但腊肉到了这个时节,早就哈喇了。偶尔也会在餐桌上发现野生动物,这里的人习惯打猎。附近农民缺钱了,会把猎获物拿来食堂换钱,挺便宜的。然后就是盐菜汤,这是出现频率最多的汤菜。
吃食堂是件难以忍受的事,难忍受不仅指吃食的质量,还有那八人一桌的合餐制下混杂抢食又为势所逼难免被动饶舌的局面。说荤段子,开荤玩笑这是每天都有的,一般发生在男老师和食堂女工人之间,在津津有味的说笑声中,食物的难吃也就算不得什么了。但说着说着就会把几位年轻女教师牵扯进去,她们会问“傅老师你和孙老师是不是这样?”这些话题常常让我恶心异常又发作不得。想避免那些忍无可忍的废话,就只有自己做饭。
当然食堂吃饭人员中也并不都是粗人,至少有一名雅士,名曰赵若怀,赵若怀之雅在于:此人不但长身玉立,容貌俊秀,更有甚者,他能在完全不考虑有无听众,完全不考虑受众有无接收能力的情形下,自顾自地在伙食团餐桌上大谈柏拉图、黑格尔、费尔巴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曾留意他那狂侃时的神情,竟然与大学时咱班柳咏颇为神似,再一定睛,就发现甚至长相都与柳咏有几分相同,只不过柳咏较为壮实,而赵若怀则是修长飘逸的类型。他谈论时面对的虽是教务主任老汪(这人比较忠厚、又身为教务主任,被强充了演讲对象,纵然有不情愿,也不便发作),但谈论的声音太大,所以这就等于是在演讲。对于赵的演说,老汪从来不置可否,从不进行反馈,只埋头扒他碗里的饭,老汪有没有听能不能听懂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至于伙食团工人乃至部分老师,他们知道柏拉图、黑格尔是谁呀?于是赵若怀有了绰号:狂人!神经病!疯子!我曾仔细聆听他的演说,觉得这个地方,或许就此人还有点才学,有点品味。但他何至于要在那些人面前演说呢?学魏晋名士风流吗?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51735/130795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