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节
推荐阅读:从修牛蹄开始、霉运女二,胎穿70年代苟住命、张公案2、小梨花(校园h  1V1)、校服绅士、临时夫妻(nph)、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小梨花(校园h1V1)、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记忆之场、
第664章 科举变革
大明正元四年,是让后世津津乐道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对大明的崛起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先是年初传来了灭金的好消息,从而使大明的东北方不再有外患。而后又与蒙古进行了和谈,北边的情况也缓和了下来,不久后更是传来蒙古草原上诸部之间相互征伐的消息,民间有传言这也是朝廷所为,使得犯大明边境的一些部落都受到了重创。
而让百姓们更感兴趣的是大明对外态度的一次改变,以往那些来了就能得到善待,而且还能带走许多财物的各国使节这次却被弄了个灰头土脸。本来百姓对连自己都吃不饱,国家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强调天朝上国威风的行为就很不以为然了,现在朝廷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委实让百姓们又惊又喜。
当然,也有对此很看不惯心理的。那些不必为生计发愁,一心只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里的腐儒们在得知此事后连连叹息人心不古,这分明就是大明衰败之征兆。在他们看来,国家就应该在左近小国表面的感恩戴德之下拿出原来可以给百姓的钱去做一些面子工程,否则就是让人叹惋的事情。
面对着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言论,唐枫只是不屑地啐了一口,便将之丢到了一边。清谈最是误国,这些不知民间疾苦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对朝廷的政策提什么看法,因为他们不配。当然,他也不会因此而降罪于那些人,只是留上了心,不会让这些人成为官员而已。
在外部的敌人已经完全被消灭,而大明内部也安稳下来之后,唐枫的目光就落在了其他方面上了。他知道现在的大明还有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事情都是靠着自己的铁腕手段强行推动着的,若是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自己就会步许多前辈的后尘了。
历史上,改革之人多是才干之士,但真能成功,且在身后依然有人奉行不悖的却很少,或许只有商鞅等寥寥几人而已。至于大多数的,则是如王安石等一般,在他在任时一切都好说,可一旦当他们从位置上退下来,或是死后,一切就会变回原来,即便是当朝的张居正这样的猛人,最终也是落得这样的下场。
要想不出现这样的悲剧,唐枫知道自己必须要有一批坚定的支持者。现在自己还年轻,就应该趁着年轻多提拔些有新思维的人出来。其实大明后期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的,至少不会如前期和满清时那样禁锢百姓的思维,所以他要从中找出帮手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有一点却让他很是为难,那就是能当上官的在这一点上必然与他有着冲突,至少很少有人能够认同他的一些改革的方案,这样一来他就需要让一些肯支持他的人走上仕途了。
大明的官员来历只有两方面,少数是靠着祖上的功劳,因门荫而为官,不过这些人并不能担当什么重要的位置,说白了就是朝廷出钱养着的米虫而已。而大多数做事的,则是通过科举正途走上来的官员。而这些科举上来的官员都是深受儒家思想洗脑的人,讲究的是法先王之礼,今不如古,自然对唐枫这样的改革之见大不以为然了。
所以一开始,唐枫想到了改变官员进入的方式,也就是让其他方法代替科举,从而找来能够帮自己的人,可是在一番细想和其他人的对话之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他明白了,一旦自己真这么干的话,立刻就会被人推翻,即便手里握着兵权也是无法与满天下的人为敌的。
自从隋唐以来,科举制就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了,无论换了什么人做皇帝,都会将这种制度给推行下去,因为这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所在。只有这条路,才能使寒门子弟有着向上前进的希望,大家都认准了这一点,若是突然罢了它的话,其反弹就不是唐枫能承受的。
而且在细想之后,唐枫也发现科举制弊端再大,也是有其合理的一面的,至少它很公平。除了个别居心不良的人会舞弊之外,它能公平地选出最有学问的人来治理这个国家。其实真要说起来的话,他自己想到的什么公务员考试只会比它更不公平,因为公务员考试有着太强的主观性。有时候外国的,后世的经验未必就一定适合本国的,现在的国情。
不过唐枫还是打算由科举入手,只是不是全盘否定,放弃用这个方式取官,而是改变科举考试的方式。自朱元璋取下大明天下之后,为了便于统治,虽然依旧行的科举,却改变了它的方式,那就是八股取士。这显然就大大地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使他们的知识和修养无法真正得到开发。虽然短时间里看对大明的统治很是有利,可在二百年后的今天,这却已经大大地阻碍了民族的进步。所以要想国家发展,这一点是必须要改变的。
当然,大明的科举考试也不是光有八股作文而已,也是有着策论的,只是这一点相对来说很不起眼,众多的考生也只盯着八股看,只知道背那四书五经。可实际一个官员的能力却是体现在策问上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实在是让人很无奈。
通过与一些有识之士的谈论之后,唐枫终于是抓到了这一点突破口,他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这样一来,既能如自己所想的提拔出更有能力的官员来为大明的振兴尽一分心力,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原来的利益集团,使他们不至于横下一条心来与自己作对。
想到了就干,唐枫深明时不我待的说法,当即就在朝堂之上提出了这个办法。因为他知道,虽然大明现在没有了外敌,但那只是暂时的。随着西方国家的不断壮大和崛起,有朝一日,他们还是会象历史上的一般侵略到中华民族的头上来。我们想要不被欺侮,甚至是主动出击,就需要跟他们一样地发展。而有着数年千文明底蕴的中华民族,一旦真的加大了前进的步伐,就不是那些才刚刚脱离茹毛饮血的蛮夷之邦所能比的。但这一切却必须先要以改革作为前提。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唐枫在朝会上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立刻就遭到了众多官员的反对。虽然现在他已经控制了朝政,但在这件事情上,肯附和他的却还是极少的。因为这科举乃是立国之本,是读书人心目中神圣不可动摇的所在,比自己的性命更是重要,岂能说改就改?即便有那首鼠两端的人,也怕自己生后担负骂名而不敢支持唐枫了。
这下唐枫就有些为难了,他可以用强使众人不敢反对自己,可这科举考试的阅卷还是在这些官员手里的,若他们不肯合作,即便真推行了,他们也有的是手段阳奉阴违。唐枫总不能自己去改那些卷子吧,即便他真这么做了,成千上万的卷子也不是他一个人能看得过来的。但唐枫又不想放弃这个想法,只得放平了心态和这些人争论。
“各位为何一定要坚持八股取士呢?各位都是有见识的人,难道看不出来这种手段只会让读书人所知更少吗?”唐枫苦口婆心地说道。
换来的却是一片沉寂,大家其实也知道这一点弊端,可是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说什么都不想就这样改变了,这或许是一种报复心理吧。不过这个理由是无法说出口的,便有人道:“国公看到的只是八股的不足,其实八股也有其成功的一面。曾有人言,只要八股做得好,那什么文章再其手都不再困难了,那是要诗有诗,要赋有赋,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只有这八股才能从万千的读书人中选出那最适合的。”
唐枫闻得这样的理由,便是一阵苦笑:“这道理本公自然是明白的,我也曾是进士出身。但各位想过没有,这会写八股,文章做得好,与那可以当个好官可没有必然的联系哪。反倒是策论,才是为官者本事的体现,你们怎么就只看重写文章而不重为官的本事呢?”
见众人一时都不说话,唐枫便又继续说道:“各位可曾听过这么一首说那八股误人子弟的诗了:‘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了欺人技。看了半部讲章,记了三十拟题,状元塞在荷包里。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那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这说的便是八股之弊所在了,各位难道真不明白吗?”
众人闻得此诗都是面上一呆,什么时候居然有如此一针见血地批判八股的诗了,自己可从不曾听说过啊。其实这也是唐枫有所不知了,此诗并不是明朝的产物,而是后来的清朝,一个名叫徐大椿医生所作,不想现在却被他拿来当作了理据了。
不过这几句诗却正正切中了八股的痛处所在,许多在场的官员也不禁想起了以前,自己尚在寒窗苦读的时候,也果然是如诗中所写的一般,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少有涉猎其他。而在做了官后,他们才发现自己所知道的知识远远不足以应付政务,那就只有边当官边学了。现在想来,若是当初能够多涉猎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或许自己的仕途就能更上层楼了。
唐枫见他们有了深思的表情,就继续道:“其实本公也没有全盘否定了八股取士的意思,只是想在此基础上增高那策论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既不会误了那些寒窗苦读的士子们的前程,也能更好地从中选拔出对我大明最为有利的人才,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呢?”
一片沉寂之后,终于有几人松了口:“国公所虑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是这科举乃是国之大事,若随意更改,对士子来说却是一场大变,对今科的举子来说可不甚公平哪。”
唐枫见他们有所松动,心里微微一喜,便道:“这一点本公也考虑到了。既然怕给举子们带来不便,我们可以暂且选一个影响不那么大的。今年我大明连连取得了胜利,正是普天同庆的时候,可以增开一个恩科,我们便先自此作出一些改变。至于秋闱,则还是照旧,若是此法选拔出来的士子比之以往更适合为官,那三年之后的科考我大明就该想着改变一下了。”
这是折中的办法,也是唐枫在遇到如此大的阻力时,不得不作出的让步。不过他也深信只要有了这一点的改变,将八股取士从科举里踢出去就不是太遥远的事情了。对于唐枫这折中的方案,那些官员们没有再多作反对,因为他们看得出来这已经是唐枫的底线了,现在大明朝还是他说了算的。
所以众人便都点头曰善,就此,在大明盛行了二百多年的八股取士之道发生了改变。直到百年之后,当大明的士子们参加新的科举时,还一直对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念念不忘,他们深深地明白,自己能从四书五经的羁绊中走出来,多亏的这一日唐枫的坚持,那时的年轻士子们对唐枫可说是感恩戴德。
可那终究是百年之后的事情,在现如今的大明,那些科考的士子们可就不这么认为了。当他们得知今年朝廷要开一恩科的时候还很是高兴,因为那象征自己有多一次的机会走上仕途了。可是当这次科考的重点公之于众后,大家就都愣了。
居然以策问为主,自己所研读多年的四书五经和时文居然只是占了一个极小的比例,这让这些读书人如何能够接受啊?许多人便开始大骂朝廷的不公,更有那性子冲动,胆子大的更是跑到了学宫和孔庙里去哭诉,大说朝廷的不是。这些人很快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唐枫随之就成了他们抨击的对象,大讲他的不是,更有人言唐枫乃是乱世之根源。
大明对言论方面还是放得很开的,那些言官更是可以风闻奏事,皇帝都不能加罪,这与后来历史上的满清大相径庭。可是在得知这些读书人的一些激烈言论之后,锦衣卫的人就忍不住了,许多人都想从唐枫这里得到允许,从而抓捕一些个太过分的人。对此唐枫却没有批准,他道:“这样的反应我早就料到了,他们一时接受不了,总是要发发牢骚的,若这一点我们都不允许,那与当初的阉党有什么分别呢?”
“可是常此下去,难保他们不会乱了这社稷啊?”有人担心地道:“他们的言辞里已经提到了国公您这么做是对祖宗的不敬,更有人说您全然否定了当初太祖时的成规,分明是别有用心哪。”
“放心吧,他们闹不出太多的花样来。”唐枫很有把握地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当初就是那些有着高官身份的人都难有所作为,更不要提这些完全是白丁身份的书生了。至于这些言论,当事情成为事实之后,自然不会再出现,他们只有顺应大局而已。”
说着这话的时候,唐枫也觉着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些巧合了,怎么都是和朱元璋对着干的呢?他要禁海,自己偏偏是开海。他禁商,自己鼓励商业。他喜欢在他国使者来时宣扬大明之富而给予对方足够的好处,自己偏偏是一毛不拔。他提倡八股取士,用以约束民智,自己却又闹出了这么一出。若是朱元璋地下有知,可能会爬出来和自己掐架吧?
其实唐枫这却是有些多虑了,但凡是改革,总是要改变原来的一切的。而大明原来定下的规则,都是朱元璋一手创立的,他自然只能与之唱反调了。虽然心里觉着古怪,但这并不影响唐枫的决定,他依然要对科举进行改革。
一切也真如唐枫所想的那样发展着,在眼看着朝廷对自己等人的反对声浪不闻不问之后,那些士子们的反对热情也就迅速地低落了下去。胳膊拧不过大腿的认识他们还是有的,也很清楚若是反对这次的恩科,吃亏的只会是自己。所以在闹了一阵之后,这些人便只得重新拿起了书本,悉心苦读,而这一次,他们也更加的务实了,开始关心起来国计民生。
五月间,恩科开考,那来自各省的举子齐集京城,又是好一阵的热闹,大家谈论更多的是怎么写那策论,而不是继续诋毁这次的变革。
到了五月底,中试的人就被一一公布了出来,一切已经成了事实之下,那些原来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们也开始更注重对国事的了解,一切都照着唐枫希望看到的发展着,大明的改变渐渐成形……
第665章 继续变革
一次加开恩科的制度改革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因为有了这一改变,使得有心入仕途的那些士子们对策论的关注不禁提高了许多。要知道在以往的时候,虽然科举考试也分为明经和策论两个方面,可决定考生成绩的却还是明经科,也就是四书五经和八股。可是有了这么一次例外,就让考生们不敢如以往般的肯定了,若是在秋闱以及今后的科考中也照着这个来的话,他们只靠着明经科未必就能出好成绩,所以许多人也随之改变了策略。
这也正是唐枫希望看到的现象,国家的强盛其实还是要靠精英分子的力量的,而在大明的这个时候,读书人就是精英分子,能在会试里名列榜上的更是精英里的精英,这些人若是真能在学识上更上层楼,眼光不被那四书五经这样的书所困住的话,大明想要更进一步地发展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这一次的秋闱所点的一百多名进士就有多半是能让唐枫满意的人才,他们除了明经科的考试成绩优异之外,于治国为官一道上也有着不弱的本事。一般来说,这些新晋的进士是不可能立刻授予实职官的,他们或将被放入翰林院中继续深造,或是回乡等待,等到哪里有了缺后,才会被任命到该处为官。可是这一次唐枫却大异于往常,将这些人和之前恩科考试中名列前茅的士子一起委派到了陕西等地为官。
这也是当下大明官场的局势所造成的,虽然已经过了好些年了,可陕西等地的衙门还没有满额。这一方面是许多人不想去那贫穷的所在,二来也是朝廷一时找不到适合的人选,只有命当地的那些官员兼任数职。现在有这么一些对治民有着理论基础的新科进士出现,唐枫自然不会任他们回去了,正好用这些很是破败的地方来验证这些人的能力。
从这几百人中,唐枫选出了五十六个成绩突出的,为他们安排了县令、县丞等各种官职,都是实职官。在任官的当天,日理万机的安国公也拨冗亲自见了他们,一者为他们打打气,二者也算是提个醒。
看到一身蟒服的国公突然出现,着实地让这些新科进士们感到受宠若惊。虽然他们中有不少人在此之前还对唐枫对科举的改变耿耿于怀,可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自己已经成了大明官员时,他们心里就只剩下感激了,自然对唐枫这样的大人物很是敬重。
看到众人见自己到来都有些紧张,唐枫便是一笑:“各位,若是仔细讲来,你们该叫我一声前辈,所以在这里就不必太过拘礼了。”他指的是自己也曾是同进士的身份,虽然这与现在的他并无多少关系,但却也很好地搞活了气氛。
众人见国公居然如此和善,脸上的紧张之色便也不见了,纷纷笑着称是,也有顺着他的话称呼唐枫为前辈的。见大家都有些放松了下来,唐枫才继续道:“不过朝廷的规制却不能因此而不顾,此番我一力主张让你们以新科进士的身份远赴他处为官,可知道是为的什么吗?”
对此,众人心里也有些不解,便都拿眼看向了唐枫,等着他的解释。唐枫呵呵一笑,这才道:“只因为在我心中,你们将成为我大明未来的栋梁之材,此次让你们去任那县令等官不过是要试上一试你们的本事而已。若是在这些官职上你们能做出了成绩来,将来回到京城之后,必然会有你们一展报复的时候。不过……”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拿眼扫过了一张张激动而怀着期盼眼神的年轻脸庞道,“若你们做了官不但没有作为,反而出了什么差错的话,本国公下手也绝不会留情,不会因为你们是我看重的人就对你们网开一面。”
“我等记下了!”一众年轻的官员连连点头道,他们都满怀着信心,相信以自己十多年的学识,一定能在任职上做出一番成绩的。
“好,那本公就拭目以待了。三年之后,本国公希望你们所有人都是做出了成绩的人。还有一点我要告诉你们,虽然当年的乱事已经过去了,可在陕西当地,百姓们对官员依旧是深怀着戒心的,你们这一去,不但要治理好地方,而且要把握一个度,万不能使当地的百姓再对朝廷不满。若不然的话,不用三年,本公就会奏请朝廷革了你们的职。”这预防针还是得打的,不然唐枫怕这些人眼高手低,使那几处地方的情况更加的不堪。
这几十人中虽然没有陕西几省的,但却也知道当初的乱事,再有唐枫的这一提醒,自然不敢再大意了,连忙说道:“我等一定不负朝廷和国公的厚望,一定能将在职的属地治理好,使那里的百姓重新知道朝廷的好处!”
“如此甚好。好了,其他的本国公也不多说了,我已经命人在旁边的厅中为你们备下了一些酒菜,就权当是为各位饯行和预祝各位能够成功吧。请!”
将一众他所看重的人都送走了之后,唐枫就继续着自己的改革。有了前面一系列的变革成功的经验之后,唐枫再对大明的原有制度进行变革就驾轻就熟得多了。有了海禁的开启和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而如此一来,原来三十税一的税率自然也就不再适合发展了。唐枫就在正元四年的秋冬之交出台了新的商业税的税率,达到了十五税一的高度。
虽然如此一来商人要交给朝廷的银子是多了,可是因为近几年来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商人赚取的利润远超过往,这让他们倒也能负担得起。另外,税收的提高也象征着商人地位的提升,原来正因为他们的卑下,朱元璋才定下的低税率,这样一来,许多的大商人对此项变革不但没有反对,反而是举双手地表达了自己的赞成。
虽然民间的一些顽固势力对此依然颇有看法和微词,但这些声音却已经无法改变这一切的发生了。而且总体来说,那些在地方上有名望的人也多是有着商人背景或是与商人有着什么瓜葛的,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自然会极力促成此事了,那些反对的者更是不可能有所作为。这正象是唐枫当初所希望的那样,当有更多的人和自己的利益绑在一处时,固有的守旧思想便不可能阻止变革的到来了。
除了商人和商业税收这一块外,唐枫对大明稳定的根本——卫所官兵也进行了察查。上百年来,因为吃空饷和抢夺官兵的土地,已经使得各省卫所官兵的数量急剧下降,即便留下的也多是些老弱,这才是李自成这样的反贼能造反成功的关键所在。若是明初时的大明军队实力,即便再是天灾人祸,也不可能让这些跳梁小丑有出头的一天。
之前唐枫虽然也知道这个问题,却因为有着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又不想两面作战,才暂时隐忍了下来。可如今朝廷里的官员已经被收服,又有不少人被派去积累经验,为今后政策的延续奠定着基础,他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处理此事了。
而在这段时间里,唐枫也并没有对这卫所里的弊病不管不顾,他早就秘密地让锦衣卫的密探对全国上百个卫所进行了暗中的调查,现在证据已经齐全,是该秋后算帐了。一道道的兵部调令,以及圣旨不断地从大明的中枢发了出去,整顿卫所的行动开始了。
唐枫知道,相比起来,北方的官军作风比之南边要强硬一些,所以这次他便先难后易,先拿南边江浙两省开刀。因为没有了嘉靖年间的倭寇之祸,所以现在这两省的兵力已经不是太多了,再加上某些将领的侵占土地,使得官军逃跑,这两个省的兵员十不足二,正是最好的开刀对象。
不过为了防止这两省的那些将领在眼看情况不妙而铤而走险,做出什么让当地混乱的事情,唐枫还命人给南京的驻军下了命令,让他们随时出兵以防不测。南京毕竟不比其他省州县,它的戍卫军队的人数还是没有人敢虚报的,所以有那里人马的镇压,江浙两省的各卫所官军即便真闹事也不可能造成太大的破坏。
果然,在看到朝廷的指令之后,那些当地的军官将领就有些慌了。虽然有那几个胆子大的想要做些什么,可是随即就被南京那边虎视眈眈的大军给威吓住了。这些人被查出了贪污数万两以上的银子,朝廷自然不会放过这些人,很快就将他们都给押解到了京城,由刑部和兵部一起对他们进行定罪。
随着南方数省的卫所得到了整顿,朝廷的重点就放到了北边。这个时候那些卫所的将领已经知道了此事,他们连忙开始征召兵马,希望能在朝廷查出确切的证据之前就掩盖一切。
他们这么做显然是有些小瞧了朝廷的能力了,早在向他们下手之前,朝廷已经通过了锦衣卫的密探掌握了他们的罪证,现在只想着随便找些人来填充军队数量,完全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朝廷奉命前来朝察的官员在一查之下就将其中的破绽给看了出来。
有了确凿的证据,这些将领自然无法再行狡辩了,而为了提防他们狗急跳墙,辽东等重镇的兵马全都陈兵于侧,那些将领别说绝大多数没有反意,即便有也只能放弃这种心思了。要知道在他们手上的人马看似众多,可实际数量却是大大的不足,还有部分是新近才招来的普通农民,如何能是久经沙场的精兵的敌手。而且这些将领的家眷还在朝廷的控制之下,唯一可以做的只有束手就擒了。
所以很快地,南北数百卫所就有近半的千户以上的将领被押送回了京城听参定罪。
不过唐枫这一次并没有真个大开杀戒,他很清楚之所以会有今日之弊,其实是百年来就一直存在的,实在怪不得那些将领们。但军纪却要严肃,必须要让后来者有一个警醒,只有这样大明军队的战力才有希望得到提高。所以他便做出了一个比较稳妥的处置手段,这一干将领,除个别最严重的人,以及在事发之后依然有着不轨心思的人外,其他人都只是被除去了一切职务,打发回了家乡当平头百姓去了。当然,人也是杀了几个的,那些是着重宣传的典型,为的就是给那些受压榨的军士一个交代。
做完了这个,朝廷又发出了明文,向民间征召兵丁,保家卫国。这一次不再行那朱元璋时的军户制度,而是改为的募兵制,不但当兵的可以随时离开军队,就连军队也能因为兵员素质的差别而遣送走士兵。当然,如今当兵的待遇已经比之以往要高了许多,除了充足的田地之外,还有不菲的军饷可用,足够让一般的人家心动了。
其实这募兵制早在嘉靖年间就悄然盛行了,那时候为了对付倭寇,戚继光等名将就从东南各省自己招募人马,这比之当时的卫所官军战力要强得多,倭寇也正是因此而被赶回了海外,得保东南的太平。不过朝廷对此是根本不会承认的,所以很快地这些被冠以“某家军”名字的军队就最终不见了。
可是这种募兵制因为所得战士的素质要远高于子承父业的军户制度,所以还是被有心人给继承了下去,比如之前的辽东军。孙承宗当初就是看通了这一层,才会在辽东招募当地青壮组成了辽东精兵,并且一守国门就是是多年的。
这一点,不论是唐枫以现代人的思维,还是之后跟随着孙承宗学习的时候所得到的指点,都是很清楚的。所以在这一次对军队进行改革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就将之给推了出来。
军中有见识的人都深明军户制度的不合时宜,所以虽然有些微词,但阻力却并不大。在到了次年的春末之后,这种新的军队制度就得到了推广,而且被所有各省的卫所所奉行。
有自由的出入军中的前提,再加上现在当兵的所得也比以往要丰厚了许多,这使得原来对军队有着看法的百姓们也放心地让自己家的男丁当上了兵。而且现在大明的外敌已经尽数被除,当兵的危险系数大大地降低了,百姓们自然更不怕自家的孩子因为当兵出什么事了。不过一些有着偏见的人还是很多的,一些富庶的地方几乎没有子弟入伍,这却也有些头疼。
对这些情况,唐枫通过各种渠道都得到了掌握,他知道要一下子扭转百多年来大明百姓对军队的看法很不容易,能让他们不那么抵触已经很是难得了,便不再拔苗助长,只等着用时间来使这一制度完全地被天下人所接受。
解决军事方面的问题的同时,唐枫的目光还落在了更大的一件事情——农业上。中国向来以农业大国自居,而在更早的大明时,更是有八成以上的百姓是农民,没有一件事情比让农民得到实惠更重要的了。
虽然前些年由沿海地带引进的一些新的作物在东南一带的种植情况很是乐观,可是在中原地区,因为根深蒂固的思想,这些新作物并没有得到百姓们的信任。他们祖祖辈辈都靠着种五谷为生,现在突然跑出这么些从不曾见过的作物来,这让百姓们如何能够放心地种植呢?所以虽然这些作物的种子已经传到了中原各地,可实际上种植的却不过寥寥。
唐枫也明白百姓们的保守思想,但他更清楚地知道要想在粮食生产上得到突破,就必须将这些新的作物也一样大面积的种植下去。但他又不好用强硬的手段命百姓们照自己说的做,那就只有用一些委婉的办法了。
好在随着对海禁的开放,以及商业的兴旺,大明的国库已足够充盈,唐枫便借此而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让各地衙门都传下了话去,只要有那肯尝试着种植玉米和甘薯等新作物的人家,官府一律补给他们足够一年所需的银两和粮食,另外还会相应的减少部分的税赋。
如此一来,果然大大地增加了各地百姓的兴趣,既然官府能负担一切,而且少交不少的税,百姓中不少胆子大的便作了尝试。他们从官府手中拿到了玉米等作物的种子,并且签下了文书,就这样农业方面的改革也开始了。
许是老天也想促使唐枫的改革能够成功,居然在这一年里没下几场雨,但天气却很是寒冷,这导致了原来的作物都欠收了。但很是好养活的甘薯等物却不曾受影响,产量还远高于一般时候的小麦等粮食。
这一下,有着鲜明对比的两种作物自然让百姓们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次年不用官府的宣传,大部分的百姓就很是自觉地选择了新的作物,而且朝廷的保障这个时候还没有了。
几件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大明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最高速的时候,这让唐枫觉着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没有白费,很快地,原来落后的大帝国就会真正地崛起了……
第666章 海上的威胁
随着大明海禁的完全开启,商业的兴盛,一些沿海的城市发展速度也就更加的迅速了。它们或是借助着地利之便通过收船舶入港的费用,以及随之配套的青楼楚馆和酒肆客栈的生意,又或是参与到外贸生意之中,使得这些地方的百姓绝大多数都能有全新的赚钱之道。
而这样一来,一直以农耕文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中华文明就受到了冲击,不少当地有着名望的举人、士绅就多有反对之声传出。虽然在以往的时节,这些人也曾是走私的中坚力量,奈何因为庞大的家族利益,以及因循守旧的思想,还是拖住了他们前进的步伐,最终落后于那些敢于冒险的新兴的海外贸易商人之手。眼红的他们自然就对这样的变化大为不满了,许多人都想方设法地要回到过去。
可是现在沿海各城的商业意识已经起来了,又岂是他们的三言两语就能阻止的?何况还有朝廷的支持,当地官员也不敢太过偏帮,这就导致旧有势力和新兴势力之间发生了力量上的变动。或许不久之后,实力的分布也将完全倒转过来。
在原来被国人看作是蛮荒之地,多是有罪之人被流放的海南与福建两地,这种新兴势力的崛起就尤其的快速。这里原来的旧有势力因为受地理所限本身的实力就不能与他处相比,现在这些地方的发展又最没有羁绊,所以这两处的新兴势力最是强劲,短短几年间就有数大海商出现在了其中。
其中最让人为之侧目的当数一家原来只是海盗出身,后来却靠着海盗经验而成为海商中佼佼者的郑家。其家主郑芝龙曾是东南海上纵横往来,使各国闻之色变的海盗集团“十八芝”的首领,为人仗义,豪勇,在海上享有盛名。在其全盛之时,什么日本、琉球等国皆都不敢对其不恭,也算是海上一霸了。
其后,郑芝龙的船队更是将素有海上威名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队给击败了,从而完全控制了福建一带的海路,任何国家和私人的船队从其经过都要交上费用,俨然就是海上之王了。
但是后来随着他年纪的增长,郑芝龙最终还是收了山,做起了寻常的大明百姓。而朝廷也因为知道他的大名,而没有多加怪罪于他,反倒是授予了他一个官职,从而将其给看养了起来。而郑芝龙也就欣然地做了这富家翁,过上了悠闲的日子。
随着朝廷开海通商政策的出现,郑芝龙就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机会又来了。虽然如今他已经年纪不小,不能再在海上纵横往来了,可是对海上贸易的眼光却还是在的,又有这么些年在海上走私和争霸的经验,自然在这样的时候有一番好发展了。而且如今的海上贸易又都是合法的,他们不用提了脑袋来做这种事情,交给下面的孩子们他很很是放心。
在郑芝龙的筹划,以及几个弟弟和儿子郑成功的努力之下,郑家的海上船队再次有了极大的规模,郑家在福建一带也成了首屈一指的大海商,大富商。
虽然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可是对如今海外及周边局势了如指掌的郑芝龙却依然有些担心,因为他从海上归来的子弟那里已经得知了一个消息,之前被自己率军大败的红毛子们又一次有了发展,而且还通过另外一批早在嘉靖年间就占据了的一处叫蠔镜的所在得到了发展,这些人很有可能对自己将来的商业发展和大明的海岸线有着重大的影响。
当然,以郑芝龙这个时候的认识,根本不可能分辨出荷兰和葡萄牙之间的区别,在他的眼里,天下的红毛子都是一样的。不过他的判断还是有着很强依旧的,一旦让这些以血腥手段积累原始资本的外国人掌握了海权的话,对大明的海上贸易必然有着极大的破坏。
在家里沉思了一阵之后,郑芝龙却依然不能作出一个决定,自己究竟是该带了以前的兄弟们用武力去将那些红毛子个收拾服帖了呢,还是该上书朝廷呢?这两者他都有着顾虑,前者,他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可不是当初的海上霸主了,若是朝廷得知了自己的行为,从而怪罪下来的话,自己这边拖家带口的想走可不那么容易,至于后者,对朝廷他还是不那么的信任,先不说朝廷海军的能力了,就连他们会不会因此而出兵去对付那些红毛子都不好说呢。在郑芝龙的认识里,朝廷依旧很是保守,断没有为了一处小海港而轻言战事的可能。
可是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的想法却与乃父不同了,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向往的就是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他也想要为国效力,将那些来犯的敌人赶尽杀绝。所以在得知这些消息之后,他便屡次劝说父亲,希望郑芝龙能让自己带了船队和人马去将那些红毛子赶走。
但是郑芝龙终究是郑家的一家之主,在他没有拿出一个准主意前,即便是家族里年轻人中最是了得的郑成功也不能违背他按兵不动的意思,郑成功只能在家里干着急了。
大明正元四年,是让后世津津乐道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对大明的崛起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先是年初传来了灭金的好消息,从而使大明的东北方不再有外患。而后又与蒙古进行了和谈,北边的情况也缓和了下来,不久后更是传来蒙古草原上诸部之间相互征伐的消息,民间有传言这也是朝廷所为,使得犯大明边境的一些部落都受到了重创。
而让百姓们更感兴趣的是大明对外态度的一次改变,以往那些来了就能得到善待,而且还能带走许多财物的各国使节这次却被弄了个灰头土脸。本来百姓对连自己都吃不饱,国家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强调天朝上国威风的行为就很不以为然了,现在朝廷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委实让百姓们又惊又喜。
当然,也有对此很看不惯心理的。那些不必为生计发愁,一心只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里的腐儒们在得知此事后连连叹息人心不古,这分明就是大明衰败之征兆。在他们看来,国家就应该在左近小国表面的感恩戴德之下拿出原来可以给百姓的钱去做一些面子工程,否则就是让人叹惋的事情。
面对着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言论,唐枫只是不屑地啐了一口,便将之丢到了一边。清谈最是误国,这些不知民间疾苦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对朝廷的政策提什么看法,因为他们不配。当然,他也不会因此而降罪于那些人,只是留上了心,不会让这些人成为官员而已。
在外部的敌人已经完全被消灭,而大明内部也安稳下来之后,唐枫的目光就落在了其他方面上了。他知道现在的大明还有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事情都是靠着自己的铁腕手段强行推动着的,若是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自己就会步许多前辈的后尘了。
历史上,改革之人多是才干之士,但真能成功,且在身后依然有人奉行不悖的却很少,或许只有商鞅等寥寥几人而已。至于大多数的,则是如王安石等一般,在他在任时一切都好说,可一旦当他们从位置上退下来,或是死后,一切就会变回原来,即便是当朝的张居正这样的猛人,最终也是落得这样的下场。
要想不出现这样的悲剧,唐枫知道自己必须要有一批坚定的支持者。现在自己还年轻,就应该趁着年轻多提拔些有新思维的人出来。其实大明后期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的,至少不会如前期和满清时那样禁锢百姓的思维,所以他要从中找出帮手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有一点却让他很是为难,那就是能当上官的在这一点上必然与他有着冲突,至少很少有人能够认同他的一些改革的方案,这样一来他就需要让一些肯支持他的人走上仕途了。
大明的官员来历只有两方面,少数是靠着祖上的功劳,因门荫而为官,不过这些人并不能担当什么重要的位置,说白了就是朝廷出钱养着的米虫而已。而大多数做事的,则是通过科举正途走上来的官员。而这些科举上来的官员都是深受儒家思想洗脑的人,讲究的是法先王之礼,今不如古,自然对唐枫这样的改革之见大不以为然了。
所以一开始,唐枫想到了改变官员进入的方式,也就是让其他方法代替科举,从而找来能够帮自己的人,可是在一番细想和其他人的对话之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他明白了,一旦自己真这么干的话,立刻就会被人推翻,即便手里握着兵权也是无法与满天下的人为敌的。
自从隋唐以来,科举制就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了,无论换了什么人做皇帝,都会将这种制度给推行下去,因为这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所在。只有这条路,才能使寒门子弟有着向上前进的希望,大家都认准了这一点,若是突然罢了它的话,其反弹就不是唐枫能承受的。
而且在细想之后,唐枫也发现科举制弊端再大,也是有其合理的一面的,至少它很公平。除了个别居心不良的人会舞弊之外,它能公平地选出最有学问的人来治理这个国家。其实真要说起来的话,他自己想到的什么公务员考试只会比它更不公平,因为公务员考试有着太强的主观性。有时候外国的,后世的经验未必就一定适合本国的,现在的国情。
不过唐枫还是打算由科举入手,只是不是全盘否定,放弃用这个方式取官,而是改变科举考试的方式。自朱元璋取下大明天下之后,为了便于统治,虽然依旧行的科举,却改变了它的方式,那就是八股取士。这显然就大大地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使他们的知识和修养无法真正得到开发。虽然短时间里看对大明的统治很是有利,可在二百年后的今天,这却已经大大地阻碍了民族的进步。所以要想国家发展,这一点是必须要改变的。
当然,大明的科举考试也不是光有八股作文而已,也是有着策论的,只是这一点相对来说很不起眼,众多的考生也只盯着八股看,只知道背那四书五经。可实际一个官员的能力却是体现在策问上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实在是让人很无奈。
通过与一些有识之士的谈论之后,唐枫终于是抓到了这一点突破口,他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这样一来,既能如自己所想的提拔出更有能力的官员来为大明的振兴尽一分心力,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原来的利益集团,使他们不至于横下一条心来与自己作对。
想到了就干,唐枫深明时不我待的说法,当即就在朝堂之上提出了这个办法。因为他知道,虽然大明现在没有了外敌,但那只是暂时的。随着西方国家的不断壮大和崛起,有朝一日,他们还是会象历史上的一般侵略到中华民族的头上来。我们想要不被欺侮,甚至是主动出击,就需要跟他们一样地发展。而有着数年千文明底蕴的中华民族,一旦真的加大了前进的步伐,就不是那些才刚刚脱离茹毛饮血的蛮夷之邦所能比的。但这一切却必须先要以改革作为前提。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唐枫在朝会上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立刻就遭到了众多官员的反对。虽然现在他已经控制了朝政,但在这件事情上,肯附和他的却还是极少的。因为这科举乃是立国之本,是读书人心目中神圣不可动摇的所在,比自己的性命更是重要,岂能说改就改?即便有那首鼠两端的人,也怕自己生后担负骂名而不敢支持唐枫了。
这下唐枫就有些为难了,他可以用强使众人不敢反对自己,可这科举考试的阅卷还是在这些官员手里的,若他们不肯合作,即便真推行了,他们也有的是手段阳奉阴违。唐枫总不能自己去改那些卷子吧,即便他真这么做了,成千上万的卷子也不是他一个人能看得过来的。但唐枫又不想放弃这个想法,只得放平了心态和这些人争论。
“各位为何一定要坚持八股取士呢?各位都是有见识的人,难道看不出来这种手段只会让读书人所知更少吗?”唐枫苦口婆心地说道。
换来的却是一片沉寂,大家其实也知道这一点弊端,可是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说什么都不想就这样改变了,这或许是一种报复心理吧。不过这个理由是无法说出口的,便有人道:“国公看到的只是八股的不足,其实八股也有其成功的一面。曾有人言,只要八股做得好,那什么文章再其手都不再困难了,那是要诗有诗,要赋有赋,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只有这八股才能从万千的读书人中选出那最适合的。”
唐枫闻得这样的理由,便是一阵苦笑:“这道理本公自然是明白的,我也曾是进士出身。但各位想过没有,这会写八股,文章做得好,与那可以当个好官可没有必然的联系哪。反倒是策论,才是为官者本事的体现,你们怎么就只看重写文章而不重为官的本事呢?”
见众人一时都不说话,唐枫便又继续说道:“各位可曾听过这么一首说那八股误人子弟的诗了:‘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了欺人技。看了半部讲章,记了三十拟题,状元塞在荷包里。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那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这说的便是八股之弊所在了,各位难道真不明白吗?”
众人闻得此诗都是面上一呆,什么时候居然有如此一针见血地批判八股的诗了,自己可从不曾听说过啊。其实这也是唐枫有所不知了,此诗并不是明朝的产物,而是后来的清朝,一个名叫徐大椿医生所作,不想现在却被他拿来当作了理据了。
不过这几句诗却正正切中了八股的痛处所在,许多在场的官员也不禁想起了以前,自己尚在寒窗苦读的时候,也果然是如诗中所写的一般,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少有涉猎其他。而在做了官后,他们才发现自己所知道的知识远远不足以应付政务,那就只有边当官边学了。现在想来,若是当初能够多涉猎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或许自己的仕途就能更上层楼了。
唐枫见他们有了深思的表情,就继续道:“其实本公也没有全盘否定了八股取士的意思,只是想在此基础上增高那策论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既不会误了那些寒窗苦读的士子们的前程,也能更好地从中选拔出对我大明最为有利的人才,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呢?”
一片沉寂之后,终于有几人松了口:“国公所虑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是这科举乃是国之大事,若随意更改,对士子来说却是一场大变,对今科的举子来说可不甚公平哪。”
唐枫见他们有所松动,心里微微一喜,便道:“这一点本公也考虑到了。既然怕给举子们带来不便,我们可以暂且选一个影响不那么大的。今年我大明连连取得了胜利,正是普天同庆的时候,可以增开一个恩科,我们便先自此作出一些改变。至于秋闱,则还是照旧,若是此法选拔出来的士子比之以往更适合为官,那三年之后的科考我大明就该想着改变一下了。”
这是折中的办法,也是唐枫在遇到如此大的阻力时,不得不作出的让步。不过他也深信只要有了这一点的改变,将八股取士从科举里踢出去就不是太遥远的事情了。对于唐枫这折中的方案,那些官员们没有再多作反对,因为他们看得出来这已经是唐枫的底线了,现在大明朝还是他说了算的。
所以众人便都点头曰善,就此,在大明盛行了二百多年的八股取士之道发生了改变。直到百年之后,当大明的士子们参加新的科举时,还一直对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念念不忘,他们深深地明白,自己能从四书五经的羁绊中走出来,多亏的这一日唐枫的坚持,那时的年轻士子们对唐枫可说是感恩戴德。
可那终究是百年之后的事情,在现如今的大明,那些科考的士子们可就不这么认为了。当他们得知今年朝廷要开一恩科的时候还很是高兴,因为那象征自己有多一次的机会走上仕途了。可是当这次科考的重点公之于众后,大家就都愣了。
居然以策问为主,自己所研读多年的四书五经和时文居然只是占了一个极小的比例,这让这些读书人如何能够接受啊?许多人便开始大骂朝廷的不公,更有那性子冲动,胆子大的更是跑到了学宫和孔庙里去哭诉,大说朝廷的不是。这些人很快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唐枫随之就成了他们抨击的对象,大讲他的不是,更有人言唐枫乃是乱世之根源。
大明对言论方面还是放得很开的,那些言官更是可以风闻奏事,皇帝都不能加罪,这与后来历史上的满清大相径庭。可是在得知这些读书人的一些激烈言论之后,锦衣卫的人就忍不住了,许多人都想从唐枫这里得到允许,从而抓捕一些个太过分的人。对此唐枫却没有批准,他道:“这样的反应我早就料到了,他们一时接受不了,总是要发发牢骚的,若这一点我们都不允许,那与当初的阉党有什么分别呢?”
“可是常此下去,难保他们不会乱了这社稷啊?”有人担心地道:“他们的言辞里已经提到了国公您这么做是对祖宗的不敬,更有人说您全然否定了当初太祖时的成规,分明是别有用心哪。”
“放心吧,他们闹不出太多的花样来。”唐枫很有把握地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当初就是那些有着高官身份的人都难有所作为,更不要提这些完全是白丁身份的书生了。至于这些言论,当事情成为事实之后,自然不会再出现,他们只有顺应大局而已。”
说着这话的时候,唐枫也觉着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些巧合了,怎么都是和朱元璋对着干的呢?他要禁海,自己偏偏是开海。他禁商,自己鼓励商业。他喜欢在他国使者来时宣扬大明之富而给予对方足够的好处,自己偏偏是一毛不拔。他提倡八股取士,用以约束民智,自己却又闹出了这么一出。若是朱元璋地下有知,可能会爬出来和自己掐架吧?
其实唐枫这却是有些多虑了,但凡是改革,总是要改变原来的一切的。而大明原来定下的规则,都是朱元璋一手创立的,他自然只能与之唱反调了。虽然心里觉着古怪,但这并不影响唐枫的决定,他依然要对科举进行改革。
一切也真如唐枫所想的那样发展着,在眼看着朝廷对自己等人的反对声浪不闻不问之后,那些士子们的反对热情也就迅速地低落了下去。胳膊拧不过大腿的认识他们还是有的,也很清楚若是反对这次的恩科,吃亏的只会是自己。所以在闹了一阵之后,这些人便只得重新拿起了书本,悉心苦读,而这一次,他们也更加的务实了,开始关心起来国计民生。
五月间,恩科开考,那来自各省的举子齐集京城,又是好一阵的热闹,大家谈论更多的是怎么写那策论,而不是继续诋毁这次的变革。
到了五月底,中试的人就被一一公布了出来,一切已经成了事实之下,那些原来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们也开始更注重对国事的了解,一切都照着唐枫希望看到的发展着,大明的改变渐渐成形……
第665章 继续变革
一次加开恩科的制度改革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因为有了这一改变,使得有心入仕途的那些士子们对策论的关注不禁提高了许多。要知道在以往的时候,虽然科举考试也分为明经和策论两个方面,可决定考生成绩的却还是明经科,也就是四书五经和八股。可是有了这么一次例外,就让考生们不敢如以往般的肯定了,若是在秋闱以及今后的科考中也照着这个来的话,他们只靠着明经科未必就能出好成绩,所以许多人也随之改变了策略。
这也正是唐枫希望看到的现象,国家的强盛其实还是要靠精英分子的力量的,而在大明的这个时候,读书人就是精英分子,能在会试里名列榜上的更是精英里的精英,这些人若是真能在学识上更上层楼,眼光不被那四书五经这样的书所困住的话,大明想要更进一步地发展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这一次的秋闱所点的一百多名进士就有多半是能让唐枫满意的人才,他们除了明经科的考试成绩优异之外,于治国为官一道上也有着不弱的本事。一般来说,这些新晋的进士是不可能立刻授予实职官的,他们或将被放入翰林院中继续深造,或是回乡等待,等到哪里有了缺后,才会被任命到该处为官。可是这一次唐枫却大异于往常,将这些人和之前恩科考试中名列前茅的士子一起委派到了陕西等地为官。
这也是当下大明官场的局势所造成的,虽然已经过了好些年了,可陕西等地的衙门还没有满额。这一方面是许多人不想去那贫穷的所在,二来也是朝廷一时找不到适合的人选,只有命当地的那些官员兼任数职。现在有这么一些对治民有着理论基础的新科进士出现,唐枫自然不会任他们回去了,正好用这些很是破败的地方来验证这些人的能力。
从这几百人中,唐枫选出了五十六个成绩突出的,为他们安排了县令、县丞等各种官职,都是实职官。在任官的当天,日理万机的安国公也拨冗亲自见了他们,一者为他们打打气,二者也算是提个醒。
看到一身蟒服的国公突然出现,着实地让这些新科进士们感到受宠若惊。虽然他们中有不少人在此之前还对唐枫对科举的改变耿耿于怀,可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自己已经成了大明官员时,他们心里就只剩下感激了,自然对唐枫这样的大人物很是敬重。
看到众人见自己到来都有些紧张,唐枫便是一笑:“各位,若是仔细讲来,你们该叫我一声前辈,所以在这里就不必太过拘礼了。”他指的是自己也曾是同进士的身份,虽然这与现在的他并无多少关系,但却也很好地搞活了气氛。
众人见国公居然如此和善,脸上的紧张之色便也不见了,纷纷笑着称是,也有顺着他的话称呼唐枫为前辈的。见大家都有些放松了下来,唐枫才继续道:“不过朝廷的规制却不能因此而不顾,此番我一力主张让你们以新科进士的身份远赴他处为官,可知道是为的什么吗?”
对此,众人心里也有些不解,便都拿眼看向了唐枫,等着他的解释。唐枫呵呵一笑,这才道:“只因为在我心中,你们将成为我大明未来的栋梁之材,此次让你们去任那县令等官不过是要试上一试你们的本事而已。若是在这些官职上你们能做出了成绩来,将来回到京城之后,必然会有你们一展报复的时候。不过……”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拿眼扫过了一张张激动而怀着期盼眼神的年轻脸庞道,“若你们做了官不但没有作为,反而出了什么差错的话,本国公下手也绝不会留情,不会因为你们是我看重的人就对你们网开一面。”
“我等记下了!”一众年轻的官员连连点头道,他们都满怀着信心,相信以自己十多年的学识,一定能在任职上做出一番成绩的。
“好,那本公就拭目以待了。三年之后,本国公希望你们所有人都是做出了成绩的人。还有一点我要告诉你们,虽然当年的乱事已经过去了,可在陕西当地,百姓们对官员依旧是深怀着戒心的,你们这一去,不但要治理好地方,而且要把握一个度,万不能使当地的百姓再对朝廷不满。若不然的话,不用三年,本公就会奏请朝廷革了你们的职。”这预防针还是得打的,不然唐枫怕这些人眼高手低,使那几处地方的情况更加的不堪。
这几十人中虽然没有陕西几省的,但却也知道当初的乱事,再有唐枫的这一提醒,自然不敢再大意了,连忙说道:“我等一定不负朝廷和国公的厚望,一定能将在职的属地治理好,使那里的百姓重新知道朝廷的好处!”
“如此甚好。好了,其他的本国公也不多说了,我已经命人在旁边的厅中为你们备下了一些酒菜,就权当是为各位饯行和预祝各位能够成功吧。请!”
将一众他所看重的人都送走了之后,唐枫就继续着自己的改革。有了前面一系列的变革成功的经验之后,唐枫再对大明的原有制度进行变革就驾轻就熟得多了。有了海禁的开启和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而如此一来,原来三十税一的税率自然也就不再适合发展了。唐枫就在正元四年的秋冬之交出台了新的商业税的税率,达到了十五税一的高度。
虽然如此一来商人要交给朝廷的银子是多了,可是因为近几年来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商人赚取的利润远超过往,这让他们倒也能负担得起。另外,税收的提高也象征着商人地位的提升,原来正因为他们的卑下,朱元璋才定下的低税率,这样一来,许多的大商人对此项变革不但没有反对,反而是举双手地表达了自己的赞成。
虽然民间的一些顽固势力对此依然颇有看法和微词,但这些声音却已经无法改变这一切的发生了。而且总体来说,那些在地方上有名望的人也多是有着商人背景或是与商人有着什么瓜葛的,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自然会极力促成此事了,那些反对的者更是不可能有所作为。这正象是唐枫当初所希望的那样,当有更多的人和自己的利益绑在一处时,固有的守旧思想便不可能阻止变革的到来了。
除了商人和商业税收这一块外,唐枫对大明稳定的根本——卫所官兵也进行了察查。上百年来,因为吃空饷和抢夺官兵的土地,已经使得各省卫所官兵的数量急剧下降,即便留下的也多是些老弱,这才是李自成这样的反贼能造反成功的关键所在。若是明初时的大明军队实力,即便再是天灾人祸,也不可能让这些跳梁小丑有出头的一天。
之前唐枫虽然也知道这个问题,却因为有着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又不想两面作战,才暂时隐忍了下来。可如今朝廷里的官员已经被收服,又有不少人被派去积累经验,为今后政策的延续奠定着基础,他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处理此事了。
而在这段时间里,唐枫也并没有对这卫所里的弊病不管不顾,他早就秘密地让锦衣卫的密探对全国上百个卫所进行了暗中的调查,现在证据已经齐全,是该秋后算帐了。一道道的兵部调令,以及圣旨不断地从大明的中枢发了出去,整顿卫所的行动开始了。
唐枫知道,相比起来,北方的官军作风比之南边要强硬一些,所以这次他便先难后易,先拿南边江浙两省开刀。因为没有了嘉靖年间的倭寇之祸,所以现在这两省的兵力已经不是太多了,再加上某些将领的侵占土地,使得官军逃跑,这两个省的兵员十不足二,正是最好的开刀对象。
不过为了防止这两省的那些将领在眼看情况不妙而铤而走险,做出什么让当地混乱的事情,唐枫还命人给南京的驻军下了命令,让他们随时出兵以防不测。南京毕竟不比其他省州县,它的戍卫军队的人数还是没有人敢虚报的,所以有那里人马的镇压,江浙两省的各卫所官军即便真闹事也不可能造成太大的破坏。
果然,在看到朝廷的指令之后,那些当地的军官将领就有些慌了。虽然有那几个胆子大的想要做些什么,可是随即就被南京那边虎视眈眈的大军给威吓住了。这些人被查出了贪污数万两以上的银子,朝廷自然不会放过这些人,很快就将他们都给押解到了京城,由刑部和兵部一起对他们进行定罪。
随着南方数省的卫所得到了整顿,朝廷的重点就放到了北边。这个时候那些卫所的将领已经知道了此事,他们连忙开始征召兵马,希望能在朝廷查出确切的证据之前就掩盖一切。
他们这么做显然是有些小瞧了朝廷的能力了,早在向他们下手之前,朝廷已经通过了锦衣卫的密探掌握了他们的罪证,现在只想着随便找些人来填充军队数量,完全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朝廷奉命前来朝察的官员在一查之下就将其中的破绽给看了出来。
有了确凿的证据,这些将领自然无法再行狡辩了,而为了提防他们狗急跳墙,辽东等重镇的兵马全都陈兵于侧,那些将领别说绝大多数没有反意,即便有也只能放弃这种心思了。要知道在他们手上的人马看似众多,可实际数量却是大大的不足,还有部分是新近才招来的普通农民,如何能是久经沙场的精兵的敌手。而且这些将领的家眷还在朝廷的控制之下,唯一可以做的只有束手就擒了。
所以很快地,南北数百卫所就有近半的千户以上的将领被押送回了京城听参定罪。
不过唐枫这一次并没有真个大开杀戒,他很清楚之所以会有今日之弊,其实是百年来就一直存在的,实在怪不得那些将领们。但军纪却要严肃,必须要让后来者有一个警醒,只有这样大明军队的战力才有希望得到提高。所以他便做出了一个比较稳妥的处置手段,这一干将领,除个别最严重的人,以及在事发之后依然有着不轨心思的人外,其他人都只是被除去了一切职务,打发回了家乡当平头百姓去了。当然,人也是杀了几个的,那些是着重宣传的典型,为的就是给那些受压榨的军士一个交代。
做完了这个,朝廷又发出了明文,向民间征召兵丁,保家卫国。这一次不再行那朱元璋时的军户制度,而是改为的募兵制,不但当兵的可以随时离开军队,就连军队也能因为兵员素质的差别而遣送走士兵。当然,如今当兵的待遇已经比之以往要高了许多,除了充足的田地之外,还有不菲的军饷可用,足够让一般的人家心动了。
其实这募兵制早在嘉靖年间就悄然盛行了,那时候为了对付倭寇,戚继光等名将就从东南各省自己招募人马,这比之当时的卫所官军战力要强得多,倭寇也正是因此而被赶回了海外,得保东南的太平。不过朝廷对此是根本不会承认的,所以很快地这些被冠以“某家军”名字的军队就最终不见了。
可是这种募兵制因为所得战士的素质要远高于子承父业的军户制度,所以还是被有心人给继承了下去,比如之前的辽东军。孙承宗当初就是看通了这一层,才会在辽东招募当地青壮组成了辽东精兵,并且一守国门就是是多年的。
这一点,不论是唐枫以现代人的思维,还是之后跟随着孙承宗学习的时候所得到的指点,都是很清楚的。所以在这一次对军队进行改革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就将之给推了出来。
军中有见识的人都深明军户制度的不合时宜,所以虽然有些微词,但阻力却并不大。在到了次年的春末之后,这种新的军队制度就得到了推广,而且被所有各省的卫所所奉行。
有自由的出入军中的前提,再加上现在当兵的所得也比以往要丰厚了许多,这使得原来对军队有着看法的百姓们也放心地让自己家的男丁当上了兵。而且现在大明的外敌已经尽数被除,当兵的危险系数大大地降低了,百姓们自然更不怕自家的孩子因为当兵出什么事了。不过一些有着偏见的人还是很多的,一些富庶的地方几乎没有子弟入伍,这却也有些头疼。
对这些情况,唐枫通过各种渠道都得到了掌握,他知道要一下子扭转百多年来大明百姓对军队的看法很不容易,能让他们不那么抵触已经很是难得了,便不再拔苗助长,只等着用时间来使这一制度完全地被天下人所接受。
解决军事方面的问题的同时,唐枫的目光还落在了更大的一件事情——农业上。中国向来以农业大国自居,而在更早的大明时,更是有八成以上的百姓是农民,没有一件事情比让农民得到实惠更重要的了。
虽然前些年由沿海地带引进的一些新的作物在东南一带的种植情况很是乐观,可是在中原地区,因为根深蒂固的思想,这些新作物并没有得到百姓们的信任。他们祖祖辈辈都靠着种五谷为生,现在突然跑出这么些从不曾见过的作物来,这让百姓们如何能够放心地种植呢?所以虽然这些作物的种子已经传到了中原各地,可实际上种植的却不过寥寥。
唐枫也明白百姓们的保守思想,但他更清楚地知道要想在粮食生产上得到突破,就必须将这些新的作物也一样大面积的种植下去。但他又不好用强硬的手段命百姓们照自己说的做,那就只有用一些委婉的办法了。
好在随着对海禁的开放,以及商业的兴旺,大明的国库已足够充盈,唐枫便借此而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让各地衙门都传下了话去,只要有那肯尝试着种植玉米和甘薯等新作物的人家,官府一律补给他们足够一年所需的银两和粮食,另外还会相应的减少部分的税赋。
如此一来,果然大大地增加了各地百姓的兴趣,既然官府能负担一切,而且少交不少的税,百姓中不少胆子大的便作了尝试。他们从官府手中拿到了玉米等作物的种子,并且签下了文书,就这样农业方面的改革也开始了。
许是老天也想促使唐枫的改革能够成功,居然在这一年里没下几场雨,但天气却很是寒冷,这导致了原来的作物都欠收了。但很是好养活的甘薯等物却不曾受影响,产量还远高于一般时候的小麦等粮食。
这一下,有着鲜明对比的两种作物自然让百姓们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次年不用官府的宣传,大部分的百姓就很是自觉地选择了新的作物,而且朝廷的保障这个时候还没有了。
几件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大明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最高速的时候,这让唐枫觉着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没有白费,很快地,原来落后的大帝国就会真正地崛起了……
第666章 海上的威胁
随着大明海禁的完全开启,商业的兴盛,一些沿海的城市发展速度也就更加的迅速了。它们或是借助着地利之便通过收船舶入港的费用,以及随之配套的青楼楚馆和酒肆客栈的生意,又或是参与到外贸生意之中,使得这些地方的百姓绝大多数都能有全新的赚钱之道。
而这样一来,一直以农耕文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中华文明就受到了冲击,不少当地有着名望的举人、士绅就多有反对之声传出。虽然在以往的时节,这些人也曾是走私的中坚力量,奈何因为庞大的家族利益,以及因循守旧的思想,还是拖住了他们前进的步伐,最终落后于那些敢于冒险的新兴的海外贸易商人之手。眼红的他们自然就对这样的变化大为不满了,许多人都想方设法地要回到过去。
可是现在沿海各城的商业意识已经起来了,又岂是他们的三言两语就能阻止的?何况还有朝廷的支持,当地官员也不敢太过偏帮,这就导致旧有势力和新兴势力之间发生了力量上的变动。或许不久之后,实力的分布也将完全倒转过来。
在原来被国人看作是蛮荒之地,多是有罪之人被流放的海南与福建两地,这种新兴势力的崛起就尤其的快速。这里原来的旧有势力因为受地理所限本身的实力就不能与他处相比,现在这些地方的发展又最没有羁绊,所以这两处的新兴势力最是强劲,短短几年间就有数大海商出现在了其中。
其中最让人为之侧目的当数一家原来只是海盗出身,后来却靠着海盗经验而成为海商中佼佼者的郑家。其家主郑芝龙曾是东南海上纵横往来,使各国闻之色变的海盗集团“十八芝”的首领,为人仗义,豪勇,在海上享有盛名。在其全盛之时,什么日本、琉球等国皆都不敢对其不恭,也算是海上一霸了。
其后,郑芝龙的船队更是将素有海上威名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队给击败了,从而完全控制了福建一带的海路,任何国家和私人的船队从其经过都要交上费用,俨然就是海上之王了。
但是后来随着他年纪的增长,郑芝龙最终还是收了山,做起了寻常的大明百姓。而朝廷也因为知道他的大名,而没有多加怪罪于他,反倒是授予了他一个官职,从而将其给看养了起来。而郑芝龙也就欣然地做了这富家翁,过上了悠闲的日子。
随着朝廷开海通商政策的出现,郑芝龙就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机会又来了。虽然如今他已经年纪不小,不能再在海上纵横往来了,可是对海上贸易的眼光却还是在的,又有这么些年在海上走私和争霸的经验,自然在这样的时候有一番好发展了。而且如今的海上贸易又都是合法的,他们不用提了脑袋来做这种事情,交给下面的孩子们他很很是放心。
在郑芝龙的筹划,以及几个弟弟和儿子郑成功的努力之下,郑家的海上船队再次有了极大的规模,郑家在福建一带也成了首屈一指的大海商,大富商。
虽然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可是对如今海外及周边局势了如指掌的郑芝龙却依然有些担心,因为他从海上归来的子弟那里已经得知了一个消息,之前被自己率军大败的红毛子们又一次有了发展,而且还通过另外一批早在嘉靖年间就占据了的一处叫蠔镜的所在得到了发展,这些人很有可能对自己将来的商业发展和大明的海岸线有着重大的影响。
当然,以郑芝龙这个时候的认识,根本不可能分辨出荷兰和葡萄牙之间的区别,在他的眼里,天下的红毛子都是一样的。不过他的判断还是有着很强依旧的,一旦让这些以血腥手段积累原始资本的外国人掌握了海权的话,对大明的海上贸易必然有着极大的破坏。
在家里沉思了一阵之后,郑芝龙却依然不能作出一个决定,自己究竟是该带了以前的兄弟们用武力去将那些红毛子个收拾服帖了呢,还是该上书朝廷呢?这两者他都有着顾虑,前者,他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可不是当初的海上霸主了,若是朝廷得知了自己的行为,从而怪罪下来的话,自己这边拖家带口的想走可不那么容易,至于后者,对朝廷他还是不那么的信任,先不说朝廷海军的能力了,就连他们会不会因此而出兵去对付那些红毛子都不好说呢。在郑芝龙的认识里,朝廷依旧很是保守,断没有为了一处小海港而轻言战事的可能。
可是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的想法却与乃父不同了,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向往的就是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他也想要为国效力,将那些来犯的敌人赶尽杀绝。所以在得知这些消息之后,他便屡次劝说父亲,希望郑芝龙能让自己带了船队和人马去将那些红毛子赶走。
但是郑芝龙终究是郑家的一家之主,在他没有拿出一个准主意前,即便是家族里年轻人中最是了得的郑成功也不能违背他按兵不动的意思,郑成功只能在家里干着急了。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5195/6343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