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节
推荐阅读:一级律师、花都狂龙、极品神医、末世最强觉醒、隋炀帝、血性、无限进化(无敌宝宝猪)、鬼话、宠妻成瘾、主宰苍穹、
程六老爷如今年龄渐大,等程卿再稳两年,程六老爷也打算致仕了。
只有程六老爷退了,程卿才能掌更大的权。
在这种事上,朝臣们态度比反对开海禁还坚决。
程卿不怕暴露,是她的能力和程家的显赫,再者也因为孟怀谨的皇位越来越稳了。
因为没有子嗣,宗室反而全力拥护着孟怀谨,甚至暗搓搓盼望着他一辈子没子嗣,那自家子弟才有继承皇位的希望呀!
为此,孟怀谨喊他们各家出海,他们都很积极,一点都不和孟怀谨唱反调。
这些人都觉得自己是为了美好未来在忍,殊不知身体上跪久了,精神上很难再站起来,次次都听孟怀谨命令,时间一长他们都有了服从性。
何况不一定要出海。
在前几代帝王在位时,宗室被圈养的越来越废,到了本朝,孟怀谨允许他们入朝为官,有正事干了,谁还每天盯着皇帝的私人生活不放?
新启八年,不仅找到了土豆,孟怀谨选出来的第一批女官们经过几年的历练和蛰伏,终于露出了争权的獠牙。
她们中有人从后宫走到了前朝,从以前隐晦参与前朝正事,到现在光明正大上奏,牝鸡司晨,这大魏的天真的要变了!
第830章 :上行下效,风气之变
“朝臣们需要时间适应。”
程卿想到那些朝臣们震惊的表情,都觉得他们不去演戏太浪费了。
政客个个都是演员,十个里有八个是能拿奥斯卡的演技。
现在震惊演得太过了,从提出开海禁,女官们就一次次在彰显自己的存在感,从幕后走到台前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朝臣们倒个个一脸震惊。
演戏演过了头,完全没必要。
不过朝臣们喜欢演戏,孟怀谨也习惯了:“不必管他们,他们都是在和朕要好处讲条件。”
现在演得难受点,要好处时才不会手软。
孟怀谨已经习惯了和朝臣们斗智斗勇。
程卿近日收到西北的信,忍不住提了两句:“萧云庭的确厉害,这才四年时间,西北的变化已经挺大了。”
不是沃土,那就要另寻发展出路。
西北军无仗可打,萧云庭派军队去干基建,和草原的贸易有西北贸易司,萧云庭硬生生打通了向西的商路,西北几个大城的繁华程度不亚于江南。
萧云庭一面往西边国度搞贸易,一面又造海船,派萧云沛带队出海,水陆两条路的财富他都不放过,金银和物资流入西北,经济搞活了,西北百姓的日子自然好过些。
搞基建是大投入,但收效是天长日久的。
没银子建什么城?
没银子也修不了路,挖不了水渠,这些都是有利民生的。
秦安州发展的也不错,到了新启八年,胡县丞终于升到了胡知州。胡知州的官位差不多到顶了,他会在秦安州继续反光发热直到致仕的那天。
有秦安州存在,萧云庭压力的确不小,秦安州就是标杆。
西北强大,草原那边就发展不起来,仓促上位的毕勒贡还忙着调和草原诸部的矛盾,没余力和大魏争长较短,何况西北贸易司成立后,对草原的商贸冲击很大。
大家都想着做生意,打仗就没啥趣味了。
这些都是公事,是大局,是程卿要关心的。
私事上,小磐和谷宏泰已成亲三年,小磐在西北很快活,却总惦记着程卿的身体,现在打算开阔自己的眼界,先在西北各地给人看病,下一步就是和谷宏泰一起去福建。至于小磐所教的学生,有些愿意跟着她走,有些则会留在西北,医学理论很重要,但医术的提升更离不开实践,学生们总要自己去面对病人。
到了福建,小磐可以建新的学堂,只要有人愿意学,她就会一直教下去,她还把自己这几年累积的药方,从大内典籍里抄下来的治病良方整理成册,请教了西北的数位名医,大家一起校正。
这些医书医典小磐还不打算刊印发行,只当学堂的内部教材用,倒是一些急救知识和防疫手段,已经过了检验,是值得推广的,可以公开刊印的。
普通人随便给人治病是要出问题的,但懂些急救知识和防疫手段总没有坏处,小磐整理出来的两本书送到京城就受到了嘉奖。
孟怀谨认为不仅是有文化的官员和读书人该学,没文化不识字的百姓更该学,有了这些常识,再发生自然灾害,老百姓懂得自救。
小磐整理的内容,就是程卿一直在做的,只是那时候先帝不重视,根本没有推广罢了。
小磐都能“著书”了,自然算是出师了,马老大夫年老,无法再跟着小磐奔波,留在西北和家人一起安度晚年。兰州城的医馆和学堂留给马家人照看,小磐自己也放心。
还有一个喜事是何婉和荣九。
崔俊臣在西北贸易司顶了几年,人老心不老,又把目光瞄向了日益繁盛的海贸,不想再管西北贸易司了,荣九自然要接班。
荣九磨磨蹭蹭好几年,才打动了何婉。
这两人会不会成亲不确定,反正现在是在一起了。
程卿为朋友们高兴。
爱情对程卿来说是奢侈品,她不能拥有,朋友们拥有了当然很好呀。
朝堂上有了女官,养在后宅的女眷们都蠢蠢欲动。
什么结伴踏青,进寺礼佛,开茶会,这些事干多了也没意思。
程卿三个姐姐,程慧跟着夫婿董劲秋外放山东,是自己搞试验田培育良种,最接地气的知府夫人。
程慈嫁了茂国公府的孙栩是武官,夫妻俩早从国公府搬了出来自己住,蜀王事败后,孙栩被调去了蜀地卫所,程慈平日里性子温柔,程家三姐妹她存在感最低,可关键时候她同样是说走就走,孙栩去哪里她就到哪里。
此时各地都有了女子办学的风气,只是大多不成气候,程慈心想自己干不了别的,好歹是程卿的姐姐,又有茂国公府的大旗撑腰,干脆也办学呗。
程家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程氏女不给人做妾,一般人家怕女儿被教左了性子,程慈顶着程氏女的身份,蜀地的百姓对她天然就有几分信任,愿意把家里的小姑娘送给她教。
程慈自己的学问不够,那就一边教一边学呗,更重要是她写信回南仪,要从南仪书院借两个夫子,娘家是给她撑了面子的。
南仪书院的名头着实太响亮,这学堂别说女眷们,就是蜀地的男子们也想进,就这样,程慈慢慢把自己的女子学堂撑了起来。
程慈的学堂里不学什么礼教规矩,也不学女红厨艺,程卿说过朝廷以后会开女子科考,程慈就按科考的标准去教,从南仪书院借来的夫子们要比寻常酸儒开化,而且程慈安排教授这些,没准儿是得了什么信,夫子们自然也不会反对。
女子能不能科考先不说,就算是男子科考,要教授的内容现在都有了变化,当今天子登基后举行了三次大比,每一次录取的是什么样的举子,每一次的试题变化,授课们的夫子必须跟上时事,否则他们的学生就会落榜!
四书五经要学,可现在的天子喜好懂实务的官员,上面的喜好影响着民间的风气,以前寒窗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一套老黄历行不通了。
原来给官员当师爷,是完全放弃了科考的读书人会做的事。
现在能给官员当师爷,有志科考的读书人们都想试试。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懂实务,当然要去实践呀!
有些聪明的读书人,考中了举人后甚至会缓一缓,不着急参加会试,而是先去竞聘下师爷,再考进士。
官员养不起那么多师爷,举子们甚至不要薪酬……代入后世的话,有点像读完了本科的大学生先工作两年再考研。
和程慈搬出了国公府,到了蜀地才能当家做主比,程卿的三姐程慜就爽利多了。
程慜嫁给崔彦,崔家上下都和程慜的胃口。
一开始崔老爷还管着程卿的香露生意,后来崔老爷去了西北做官,这生意也就丢下了。
崔彦倒是能管,但同样不合适。
程卿现在想的都是国家大事,早就不在乎这点小生意了,程慜就问亲娘柳氏她能不能管,柳氏哪会反对。新启八年,程慜把香露卖到到了海外,欧罗巴那边的贵族们都不洗澡,体味重,很需要香露来遮盖体味,而且欧罗巴人还很喜欢东方的丝绸和瓷器。
程卿说的太对了,大家很不必在大魏争来争去,外面的世界太大了!
至于程卿的性别秘密。
对外人还是秘密,对至亲之人早就不是了。
这也是程卿三个姐姐们努力做出一番事业的推动力。
程家的门楣,是靠程卿撑起的。
可笑她们以前还觉得男丁鼎立门户是理所应当,全家都把担子压在程卿身上,但程卿并不是男丁啊!
她们错过了太多,现在不是在弥补程卿,同为程家女儿,程卿能行,她们也不能太孬。
第831章 :新启十三年的程首辅
程卿是新启十三年当上首辅的,这一年她三十一岁。
这一年,孟怀谨从养在皇宫的宗旨子弟中,选中了淮王和梅蒹葭的长子过继,这孩子从小接受名师教导,外公是前任首辅,养父是孟怀谨,现任老师是程卿。
淮王喜爱富贵悠闲的生活,这孩子却是个爱操心的性子,能从一众宗室子弟子弟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的聪明和品行受到了孟怀谨和程卿的双重肯定。
淮王是过继给了毓章太子的,孟怀谨又选择淮王儿子过继,兜兜转转的,萧家的皇位传承又回到了毓章太子一脉,这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先帝萧毓仲机关算计,到头来还是便宜了别人。
当然,从礼法上算,淮王的长子过继给了孟怀谨,成了孟怀谨的儿子,从血缘上论两人则并无关系。
可那又如何?
孟怀谨自己就和萧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是不是孟怀谨血缘上的儿子不重要,重要是这个孩子完全继承了孟怀谨的想法和胸襟,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最佳继承人。
其实过继的人选,孟怀谨心中早有定论,只是太后还活着时,这件事一直没有对外公开。太后一直没放弃让孟怀谨立后生子,想要让顾家的血脉继承江山,孟怀谨没有退让,却也没有继续往太后心上扎刀子。
新启十三年春天,太后病重,没能挺过去。
太后病重时,贤太妃不眠不休守在太后病榻前,太后薨逝,贤太妃不饮不食,跟随太后而去。
这到底是主仆情,友情还是亲情,到现在已经说不清了。
太后死前说自己不想和先帝同陵,孟怀谨便将太后另行下葬,又将贤太妃的棺柩附葬在一旁。
太后死之前见了程卿,至于和程卿说了什么,程卿不肯告诉孟怀谨。
同年九月,淮王之长子正式过继,十月,这孩子被立为太子。
大魏有了储君,国本更稳。
新启十四年,孟怀谨首次公开宣称女子有资格科考。
有御史几乎一头撞死在金銮殿前激愤反对,孟怀谨懒得同这些看不清形势,只会用性命来要挟的御史费口舌,不问群臣意见,只问太子怎么想。
太子年已十三岁,是个翩翩小郎,有储君之风仪,更有清醒的头脑,大小朝会孟怀谨都会让太子在场,一开始只有小事才会让太子发表意见,现在却问这样的大事。
太子并不慌张,先看了站在文臣之首的程卿一眼,才朗声道:
“回禀父皇,儿臣不反对女子科考,但儿臣同样不赞同降低女子科考试题的难度,如今男子怎么应试,女子也该有同样的标准,既允许女子参考,倒不必单独开恩科,男女都一通参考吧!”
只有程六老爷退了,程卿才能掌更大的权。
在这种事上,朝臣们态度比反对开海禁还坚决。
程卿不怕暴露,是她的能力和程家的显赫,再者也因为孟怀谨的皇位越来越稳了。
因为没有子嗣,宗室反而全力拥护着孟怀谨,甚至暗搓搓盼望着他一辈子没子嗣,那自家子弟才有继承皇位的希望呀!
为此,孟怀谨喊他们各家出海,他们都很积极,一点都不和孟怀谨唱反调。
这些人都觉得自己是为了美好未来在忍,殊不知身体上跪久了,精神上很难再站起来,次次都听孟怀谨命令,时间一长他们都有了服从性。
何况不一定要出海。
在前几代帝王在位时,宗室被圈养的越来越废,到了本朝,孟怀谨允许他们入朝为官,有正事干了,谁还每天盯着皇帝的私人生活不放?
新启八年,不仅找到了土豆,孟怀谨选出来的第一批女官们经过几年的历练和蛰伏,终于露出了争权的獠牙。
她们中有人从后宫走到了前朝,从以前隐晦参与前朝正事,到现在光明正大上奏,牝鸡司晨,这大魏的天真的要变了!
第830章 :上行下效,风气之变
“朝臣们需要时间适应。”
程卿想到那些朝臣们震惊的表情,都觉得他们不去演戏太浪费了。
政客个个都是演员,十个里有八个是能拿奥斯卡的演技。
现在震惊演得太过了,从提出开海禁,女官们就一次次在彰显自己的存在感,从幕后走到台前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朝臣们倒个个一脸震惊。
演戏演过了头,完全没必要。
不过朝臣们喜欢演戏,孟怀谨也习惯了:“不必管他们,他们都是在和朕要好处讲条件。”
现在演得难受点,要好处时才不会手软。
孟怀谨已经习惯了和朝臣们斗智斗勇。
程卿近日收到西北的信,忍不住提了两句:“萧云庭的确厉害,这才四年时间,西北的变化已经挺大了。”
不是沃土,那就要另寻发展出路。
西北军无仗可打,萧云庭派军队去干基建,和草原的贸易有西北贸易司,萧云庭硬生生打通了向西的商路,西北几个大城的繁华程度不亚于江南。
萧云庭一面往西边国度搞贸易,一面又造海船,派萧云沛带队出海,水陆两条路的财富他都不放过,金银和物资流入西北,经济搞活了,西北百姓的日子自然好过些。
搞基建是大投入,但收效是天长日久的。
没银子建什么城?
没银子也修不了路,挖不了水渠,这些都是有利民生的。
秦安州发展的也不错,到了新启八年,胡县丞终于升到了胡知州。胡知州的官位差不多到顶了,他会在秦安州继续反光发热直到致仕的那天。
有秦安州存在,萧云庭压力的确不小,秦安州就是标杆。
西北强大,草原那边就发展不起来,仓促上位的毕勒贡还忙着调和草原诸部的矛盾,没余力和大魏争长较短,何况西北贸易司成立后,对草原的商贸冲击很大。
大家都想着做生意,打仗就没啥趣味了。
这些都是公事,是大局,是程卿要关心的。
私事上,小磐和谷宏泰已成亲三年,小磐在西北很快活,却总惦记着程卿的身体,现在打算开阔自己的眼界,先在西北各地给人看病,下一步就是和谷宏泰一起去福建。至于小磐所教的学生,有些愿意跟着她走,有些则会留在西北,医学理论很重要,但医术的提升更离不开实践,学生们总要自己去面对病人。
到了福建,小磐可以建新的学堂,只要有人愿意学,她就会一直教下去,她还把自己这几年累积的药方,从大内典籍里抄下来的治病良方整理成册,请教了西北的数位名医,大家一起校正。
这些医书医典小磐还不打算刊印发行,只当学堂的内部教材用,倒是一些急救知识和防疫手段,已经过了检验,是值得推广的,可以公开刊印的。
普通人随便给人治病是要出问题的,但懂些急救知识和防疫手段总没有坏处,小磐整理出来的两本书送到京城就受到了嘉奖。
孟怀谨认为不仅是有文化的官员和读书人该学,没文化不识字的百姓更该学,有了这些常识,再发生自然灾害,老百姓懂得自救。
小磐整理的内容,就是程卿一直在做的,只是那时候先帝不重视,根本没有推广罢了。
小磐都能“著书”了,自然算是出师了,马老大夫年老,无法再跟着小磐奔波,留在西北和家人一起安度晚年。兰州城的医馆和学堂留给马家人照看,小磐自己也放心。
还有一个喜事是何婉和荣九。
崔俊臣在西北贸易司顶了几年,人老心不老,又把目光瞄向了日益繁盛的海贸,不想再管西北贸易司了,荣九自然要接班。
荣九磨磨蹭蹭好几年,才打动了何婉。
这两人会不会成亲不确定,反正现在是在一起了。
程卿为朋友们高兴。
爱情对程卿来说是奢侈品,她不能拥有,朋友们拥有了当然很好呀。
朝堂上有了女官,养在后宅的女眷们都蠢蠢欲动。
什么结伴踏青,进寺礼佛,开茶会,这些事干多了也没意思。
程卿三个姐姐,程慧跟着夫婿董劲秋外放山东,是自己搞试验田培育良种,最接地气的知府夫人。
程慈嫁了茂国公府的孙栩是武官,夫妻俩早从国公府搬了出来自己住,蜀王事败后,孙栩被调去了蜀地卫所,程慈平日里性子温柔,程家三姐妹她存在感最低,可关键时候她同样是说走就走,孙栩去哪里她就到哪里。
此时各地都有了女子办学的风气,只是大多不成气候,程慈心想自己干不了别的,好歹是程卿的姐姐,又有茂国公府的大旗撑腰,干脆也办学呗。
程家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程氏女不给人做妾,一般人家怕女儿被教左了性子,程慈顶着程氏女的身份,蜀地的百姓对她天然就有几分信任,愿意把家里的小姑娘送给她教。
程慈自己的学问不够,那就一边教一边学呗,更重要是她写信回南仪,要从南仪书院借两个夫子,娘家是给她撑了面子的。
南仪书院的名头着实太响亮,这学堂别说女眷们,就是蜀地的男子们也想进,就这样,程慈慢慢把自己的女子学堂撑了起来。
程慈的学堂里不学什么礼教规矩,也不学女红厨艺,程卿说过朝廷以后会开女子科考,程慈就按科考的标准去教,从南仪书院借来的夫子们要比寻常酸儒开化,而且程慈安排教授这些,没准儿是得了什么信,夫子们自然也不会反对。
女子能不能科考先不说,就算是男子科考,要教授的内容现在都有了变化,当今天子登基后举行了三次大比,每一次录取的是什么样的举子,每一次的试题变化,授课们的夫子必须跟上时事,否则他们的学生就会落榜!
四书五经要学,可现在的天子喜好懂实务的官员,上面的喜好影响着民间的风气,以前寒窗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一套老黄历行不通了。
原来给官员当师爷,是完全放弃了科考的读书人会做的事。
现在能给官员当师爷,有志科考的读书人们都想试试。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懂实务,当然要去实践呀!
有些聪明的读书人,考中了举人后甚至会缓一缓,不着急参加会试,而是先去竞聘下师爷,再考进士。
官员养不起那么多师爷,举子们甚至不要薪酬……代入后世的话,有点像读完了本科的大学生先工作两年再考研。
和程慈搬出了国公府,到了蜀地才能当家做主比,程卿的三姐程慜就爽利多了。
程慜嫁给崔彦,崔家上下都和程慜的胃口。
一开始崔老爷还管着程卿的香露生意,后来崔老爷去了西北做官,这生意也就丢下了。
崔彦倒是能管,但同样不合适。
程卿现在想的都是国家大事,早就不在乎这点小生意了,程慜就问亲娘柳氏她能不能管,柳氏哪会反对。新启八年,程慜把香露卖到到了海外,欧罗巴那边的贵族们都不洗澡,体味重,很需要香露来遮盖体味,而且欧罗巴人还很喜欢东方的丝绸和瓷器。
程卿说的太对了,大家很不必在大魏争来争去,外面的世界太大了!
至于程卿的性别秘密。
对外人还是秘密,对至亲之人早就不是了。
这也是程卿三个姐姐们努力做出一番事业的推动力。
程家的门楣,是靠程卿撑起的。
可笑她们以前还觉得男丁鼎立门户是理所应当,全家都把担子压在程卿身上,但程卿并不是男丁啊!
她们错过了太多,现在不是在弥补程卿,同为程家女儿,程卿能行,她们也不能太孬。
第831章 :新启十三年的程首辅
程卿是新启十三年当上首辅的,这一年她三十一岁。
这一年,孟怀谨从养在皇宫的宗旨子弟中,选中了淮王和梅蒹葭的长子过继,这孩子从小接受名师教导,外公是前任首辅,养父是孟怀谨,现任老师是程卿。
淮王喜爱富贵悠闲的生活,这孩子却是个爱操心的性子,能从一众宗室子弟子弟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的聪明和品行受到了孟怀谨和程卿的双重肯定。
淮王是过继给了毓章太子的,孟怀谨又选择淮王儿子过继,兜兜转转的,萧家的皇位传承又回到了毓章太子一脉,这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先帝萧毓仲机关算计,到头来还是便宜了别人。
当然,从礼法上算,淮王的长子过继给了孟怀谨,成了孟怀谨的儿子,从血缘上论两人则并无关系。
可那又如何?
孟怀谨自己就和萧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是不是孟怀谨血缘上的儿子不重要,重要是这个孩子完全继承了孟怀谨的想法和胸襟,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最佳继承人。
其实过继的人选,孟怀谨心中早有定论,只是太后还活着时,这件事一直没有对外公开。太后一直没放弃让孟怀谨立后生子,想要让顾家的血脉继承江山,孟怀谨没有退让,却也没有继续往太后心上扎刀子。
新启十三年春天,太后病重,没能挺过去。
太后病重时,贤太妃不眠不休守在太后病榻前,太后薨逝,贤太妃不饮不食,跟随太后而去。
这到底是主仆情,友情还是亲情,到现在已经说不清了。
太后死前说自己不想和先帝同陵,孟怀谨便将太后另行下葬,又将贤太妃的棺柩附葬在一旁。
太后死之前见了程卿,至于和程卿说了什么,程卿不肯告诉孟怀谨。
同年九月,淮王之长子正式过继,十月,这孩子被立为太子。
大魏有了储君,国本更稳。
新启十四年,孟怀谨首次公开宣称女子有资格科考。
有御史几乎一头撞死在金銮殿前激愤反对,孟怀谨懒得同这些看不清形势,只会用性命来要挟的御史费口舌,不问群臣意见,只问太子怎么想。
太子年已十三岁,是个翩翩小郎,有储君之风仪,更有清醒的头脑,大小朝会孟怀谨都会让太子在场,一开始只有小事才会让太子发表意见,现在却问这样的大事。
太子并不慌张,先看了站在文臣之首的程卿一眼,才朗声道:
“回禀父皇,儿臣不反对女子科考,但儿臣同样不赞同降低女子科考试题的难度,如今男子怎么应试,女子也该有同样的标准,既允许女子参考,倒不必单独开恩科,男女都一通参考吧!”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53664/136268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