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开科举(第一更)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记忆之场、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奉君天上客(短篇合集)、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缠枝(贵族学院文 np)、小梨花(校园h1V1)、长江绝恋(骨科NP)、[秦时+天九]忘机(H)、季节性症状(1v1)、
“科举?”赵何话音落下,在场的众多祭酒们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这个词语对于他们来说之前是完全没有听说过的。
赵何点头道:“正是如此。寡人准备开科取士,在元旦之前于邯郸组织一次大考试,凡通过考试者,无论是何国籍有何出身,皆可为我赵国官吏。”
祭酒们这才明白过来,随后陷入震惊。
大王这下子,好大的手笔!
大祭酒邹衍忍不住道:“大王准备取多少士人?”
赵何笑道:“自然是多多益善!”
祭酒们一阵骚动,即便是素来稳重的人脸上也不由露出了激动的表情。
多多益善,这岂不是代表着只要自家底下的弟子够多,就能够在赵国之中获得足够多的官职?
要知道在这之前学宫虽然每年都会推出上百名学子,但那些都是优中选优,各种勾心斗角你来我往才能够争抢来的名额。
现在,大王居然说了不加限制?
在座的人虽然都是做学问的,但是并不代表着对官场一无所知,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这赵国之中要是有了几百上千的同门相互援手,当官自然也是更加顺遂。
当老师的更不用说了,有了上千个当官弟子是什么概念?那完全就是意见领袖了嘛。
邹衍心中也是暗自震惊,要知道一直以来学宫出仕的人数不多就是来自于赵国王室的授意,怎么现在大王一下子就改变了主意?
邹衍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弄清楚。
邹衍问道:“敢问大王,这科举将来会成为常例吗?”
赵何不假思索的说道:“当然。否则的话,若是任凭官员缺口这么扩大下去,寡人如何来治理地方?”
邹衍又问道:“不知这考试考的是什么内容呢?”
赵何笑道:“考试当然考的是知识。根据应试的科目不同,如何治理民众,如何行军作战,如何研究创造,等等。目前来说,寡人打算先开几科,大概就是进士,武举,研究三科。以进士科为主,其他两科为辅。进士科分三试。初试不限门槛,凡能书写赵国文字者皆可报名。过了初试之后便是学宫试,学宫试落榜者可录取为吏员。学宫试之后便是殿试,由寡人亲自考核,按其成绩各自授官。”
赵何一口气说了一堆,一旁众多祭酒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唯恐少听了一个字。
科举的想法,赵何心中早就有之,今天也是趁着这个机会说出来。
以科举而言,明代的科举制度无疑最为完善,但是现在赵国天下都未平定,想要实现明代那样从地方到中央层层考试的情况是很不现实的。
另外一方面来说,科举制也并非是完美无瑕的制度,赵何也需要根据赵国现在的情况进行尝试,然后看看怎么来和赵国现状进行更好的融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赵何说话之后,大堂之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众人都在消化着赵何刚刚的那番话。
赵何笑道:“你们还有什么疑问,现在都可以开口了。”
一名祭酒问道:“大王,这一次取了如此之多的官员,若是到了地方上出不了政绩,该当如何?”
赵何不以为意的说道:“寡人的中尉可不是当做摆设的,若是录取之后出不了成绩,过不了上计,那么这个官员自然是要直接撤掉的。”
另外一名祭酒道:“大王,如此一届便可取上千乃至更多的士人,长此以往大赵当真有这么多的官位吗?”
赵何笑道:“这不是正好促进了优胜劣汰吗?新人进来,旧的那些尸位素餐之辈正好可以顺势给淘汰掉,如今早就不是那个世袭官职的时候,寡人的官职也不是给那些无能之辈当的,唯有能者居之!”
赵何还有一句话埋在心里没有说出来,将来寡人的赵国还要不停的扩张再扩张,别说是每年区区上千人了,怕是到寡人死了的那一天,赵国的官位能否被科举出来的官吏们填满都是未知数呢。
又有一名祭酒道:“大王,如今大赵乃是军功爵制,和这武举是否有所冲突?”
赵何笑道:“不冲突。武举可以看做是一次大比试,凡是二五百主以下识文断字拥有武艺者都可以参加,算是一次额外的晋升机会。”
这名祭酒这才了然点头,这年头又会武艺又能读书的人大部分都是士人,所以这个武举主要还是针对那些不想从底层士兵做起的士人。
有人说了,这不是优待士人吗?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想要成为合格的统治阶级一员,最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就是你得识字啊,以天下的现状来说百分之九十九点九识字的人都是士人和贵族,即便是赵何作为穿越者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个事实。
在解释完毕之后,赵何环视一圈在场众人,道:“科举这件事情,寡人希望将来能够成为常例。而举办科举的这个部门嘛,寡人希望学宫能够承担这样的责任。诸位觉得如何?”
邹衍大喜过望,立刻起身:“请大王放心,臣等必定尽心竭力,不让大王失望!”
众多祭酒也是精神大振,纷纷起身应诺。
赵何点了点头,道:“很好。既然没有问题了,那么寡人就回宫了。你们好好准备一下,等寡人和肥相那边交代一下之后,这两天相邦那边就会派人来和你们协商这个事情了。”
片刻之后,在邹衍和众多祭酒的欢送中,赵何的马车驶出了学宫,朝着赵国王宫而去。
马车上,苏秦几度欲言又止。
赵何察觉到了苏秦的举动,笑道:“苏大夫啊,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不然寡人看你憋这个样子也是挺难受的。”
苏秦苦笑一声,道:“大王果然慧眼如炬。臣想说的是,如此重大的事情为何大王不先和肥相等人商量,却反而在学宫之中抛出来呢?”
苏秦也是当过齐国和燕国重臣的,通过赵何今天的述说也能够了解到这个科举制对于赵国选官制度是如何重大的变革,因此才会显得如此疑惑。
赵何哈哈一笑,拍了拍苏秦的肩膀:“不可说,不可说也!”
这个词语对于他们来说之前是完全没有听说过的。
赵何点头道:“正是如此。寡人准备开科取士,在元旦之前于邯郸组织一次大考试,凡通过考试者,无论是何国籍有何出身,皆可为我赵国官吏。”
祭酒们这才明白过来,随后陷入震惊。
大王这下子,好大的手笔!
大祭酒邹衍忍不住道:“大王准备取多少士人?”
赵何笑道:“自然是多多益善!”
祭酒们一阵骚动,即便是素来稳重的人脸上也不由露出了激动的表情。
多多益善,这岂不是代表着只要自家底下的弟子够多,就能够在赵国之中获得足够多的官职?
要知道在这之前学宫虽然每年都会推出上百名学子,但那些都是优中选优,各种勾心斗角你来我往才能够争抢来的名额。
现在,大王居然说了不加限制?
在座的人虽然都是做学问的,但是并不代表着对官场一无所知,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这赵国之中要是有了几百上千的同门相互援手,当官自然也是更加顺遂。
当老师的更不用说了,有了上千个当官弟子是什么概念?那完全就是意见领袖了嘛。
邹衍心中也是暗自震惊,要知道一直以来学宫出仕的人数不多就是来自于赵国王室的授意,怎么现在大王一下子就改变了主意?
邹衍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弄清楚。
邹衍问道:“敢问大王,这科举将来会成为常例吗?”
赵何不假思索的说道:“当然。否则的话,若是任凭官员缺口这么扩大下去,寡人如何来治理地方?”
邹衍又问道:“不知这考试考的是什么内容呢?”
赵何笑道:“考试当然考的是知识。根据应试的科目不同,如何治理民众,如何行军作战,如何研究创造,等等。目前来说,寡人打算先开几科,大概就是进士,武举,研究三科。以进士科为主,其他两科为辅。进士科分三试。初试不限门槛,凡能书写赵国文字者皆可报名。过了初试之后便是学宫试,学宫试落榜者可录取为吏员。学宫试之后便是殿试,由寡人亲自考核,按其成绩各自授官。”
赵何一口气说了一堆,一旁众多祭酒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唯恐少听了一个字。
科举的想法,赵何心中早就有之,今天也是趁着这个机会说出来。
以科举而言,明代的科举制度无疑最为完善,但是现在赵国天下都未平定,想要实现明代那样从地方到中央层层考试的情况是很不现实的。
另外一方面来说,科举制也并非是完美无瑕的制度,赵何也需要根据赵国现在的情况进行尝试,然后看看怎么来和赵国现状进行更好的融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赵何说话之后,大堂之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众人都在消化着赵何刚刚的那番话。
赵何笑道:“你们还有什么疑问,现在都可以开口了。”
一名祭酒问道:“大王,这一次取了如此之多的官员,若是到了地方上出不了政绩,该当如何?”
赵何不以为意的说道:“寡人的中尉可不是当做摆设的,若是录取之后出不了成绩,过不了上计,那么这个官员自然是要直接撤掉的。”
另外一名祭酒道:“大王,如此一届便可取上千乃至更多的士人,长此以往大赵当真有这么多的官位吗?”
赵何笑道:“这不是正好促进了优胜劣汰吗?新人进来,旧的那些尸位素餐之辈正好可以顺势给淘汰掉,如今早就不是那个世袭官职的时候,寡人的官职也不是给那些无能之辈当的,唯有能者居之!”
赵何还有一句话埋在心里没有说出来,将来寡人的赵国还要不停的扩张再扩张,别说是每年区区上千人了,怕是到寡人死了的那一天,赵国的官位能否被科举出来的官吏们填满都是未知数呢。
又有一名祭酒道:“大王,如今大赵乃是军功爵制,和这武举是否有所冲突?”
赵何笑道:“不冲突。武举可以看做是一次大比试,凡是二五百主以下识文断字拥有武艺者都可以参加,算是一次额外的晋升机会。”
这名祭酒这才了然点头,这年头又会武艺又能读书的人大部分都是士人,所以这个武举主要还是针对那些不想从底层士兵做起的士人。
有人说了,这不是优待士人吗?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想要成为合格的统治阶级一员,最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就是你得识字啊,以天下的现状来说百分之九十九点九识字的人都是士人和贵族,即便是赵何作为穿越者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个事实。
在解释完毕之后,赵何环视一圈在场众人,道:“科举这件事情,寡人希望将来能够成为常例。而举办科举的这个部门嘛,寡人希望学宫能够承担这样的责任。诸位觉得如何?”
邹衍大喜过望,立刻起身:“请大王放心,臣等必定尽心竭力,不让大王失望!”
众多祭酒也是精神大振,纷纷起身应诺。
赵何点了点头,道:“很好。既然没有问题了,那么寡人就回宫了。你们好好准备一下,等寡人和肥相那边交代一下之后,这两天相邦那边就会派人来和你们协商这个事情了。”
片刻之后,在邹衍和众多祭酒的欢送中,赵何的马车驶出了学宫,朝着赵国王宫而去。
马车上,苏秦几度欲言又止。
赵何察觉到了苏秦的举动,笑道:“苏大夫啊,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不然寡人看你憋这个样子也是挺难受的。”
苏秦苦笑一声,道:“大王果然慧眼如炬。臣想说的是,如此重大的事情为何大王不先和肥相等人商量,却反而在学宫之中抛出来呢?”
苏秦也是当过齐国和燕国重臣的,通过赵何今天的述说也能够了解到这个科举制对于赵国选官制度是如何重大的变革,因此才会显得如此疑惑。
赵何哈哈一笑,拍了拍苏秦的肩膀:“不可说,不可说也!”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58699/151039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