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偃旗息鼓(第二更)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记忆之场、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奉君天上客(短篇合集)、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缠枝(贵族学院文 np)、小梨花(校园h1V1)、长江绝恋(骨科NP)、[秦时+天九]忘机(H)、季节性症状(1v1)、
“真的要撤退?将军,其实末将觉得或许还可以尝试一下。”尉缭看上去显然有些不甘心,道:“将军刚刚派出去的只不过是万余人的先头部队,这支先头部队即便失败了,也并不能够说明什么。”
尉缭的头发已经再一次的被束了起来,能够看得出来,如果有机会的话,这位秦军的副将还希望自己能够再度上阵,从赵国人那里讨回一些面子。
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失败,对于尉缭这么一个自视甚高的家伙来说更是如此。
王翦摇了摇头,叹道:“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没有再继续打下去的必要了——至少今天不需要继续打下去了。”
作为秦国之中的老牌军功贵族家族王氏的一员,王翦可是完整的参加了从长平之战到现在以来的几乎每一次秦赵战争,对于秦国在这些年来的实力衰退有着十分直观的理解。
在长平之战之中,秦军损失了大量的有生部队,这是世人所共知的事情。
但更加重要的是,那些受到损失最为严重的部队往往都是秦军的主力部队,也就是秦军的常备军。
而在之后的每一次失败,都会有大量的秦军常备军、尤其是常备军的精锐部队在战争之中大量的损耗。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精锐部队通常情况下都会投入到最为激烈的战场之中去对抗敌军的精锐,所以死亡率自然也是最高的。
如果是在之前那些能够打胜仗的年份里,虽然秦军会战损一定的常备军精锐,但是胜利一方的战损是肯定比失败一方要少的,加上打胜仗必然会导致一些普通的士兵像精英老兵进化,所以一仗仗打下来之后秦军的精锐部队不但没有越打越少,反而会越打越多。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的秦国明明年年出征年年大战,但是却越来越强直至横扫六国的奥秘所在。
但这种模式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失败。
一次失败其实没有什么,毕竟所有的精锐老兵不可能被一次大战就消耗完毕,只要拥有着足够的精锐老兵作为底子,那么过几年之后就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论起底子来说,秦国当时的底子无疑是非常雄厚的,即便是在输掉了长平之战后,仍旧足以和赵国并列为当时两大超级强国之一。
但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失败仍旧不断的接踵而至。
在不停的失败之中,秦军的精锐部队和老兵们逐渐的损失殆尽,而新一代的新兵们由于缺乏胜利的磨砺,又完全无法成长起来。
一个重来没有打过胜仗的士兵,又怎么可能知道如何去争取和获得胜利呢?
这就是失败所带来的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秦军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
在接连不断的吃到败仗之后,关中的兵源已经非常告急了。
众所周知,秦军之所以能够在先前的历次战争之中威震天下,靠的就是坚韧不拔的老秦人。
老秦人就是关中人。
在长平之战时,六十万秦军之中足足有四十五万关中男儿。
而现在,王翦麾下所率领的二十万秦军之中,只有十万不到的关中男子了!
这绝对是一个让任何有识之士都感到触目惊心的下降比例。
所以看上去秦军的数量这几年来似乎一直都没有太大的减少,但是王翦的心中却非常的清楚,自己所率领的这支二十万秦国大军,和七年前的二十万秦军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了,战斗力也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上的了。
缺少足够数量的精锐老兵作为骨架,缺少足够数量的关中老秦人作为底子,现在的这支秦军,已经不再是那支能够打大仗、打硬仗的铁血之师了!
所以无论王翦愿意还是不愿意,只要他还想要胜利,那么就得暂时的收兵,先稳住自己的阵脚和士气。
随着前锋军的接连失败,秦军的士气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很危险的地步。
如果这个时候王翦还执意继续出击的话,那么一旦再吃到一场败仗,李牧很有可能就会挟胜利之威,对秦军发动全面进攻了。
那个时候,秦军就会遭到一场极为可怕的大败,什么大秦崛起的理想,也就只好到梦里去做做了。
所以王翦现在必须稳住!
听着远方传来的尖锐鸣金之声,李牧的脸上露出了遗憾的表情。
“这个王翦,果然是非常稳重的啊……好了,传令下去,鸣金收兵吧!”
很快的,鸣金的命令也开始从赵军的后阵之中传出。
虽然仅仅是一次前锋军之间的短暂交手,但是李牧依旧感受到了王翦用兵时候的稳重。
这是一个用兵风格和年龄全然不相符的家伙,对于这样的家伙,想要依靠一次奇袭就打垮他是很不现实的行为。
而且刚才义渠胜的遭遇也给李牧敲响了警钟,谁知道王翦这个家伙还有多少没有用出来的手段呢?
反正李牧的终极目标就是将王翦牵制在关中,能够在这样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杀伤秦军,其实就已经是可以接受的结果了。
于是这么一场大战就有些虎头蛇尾的在双方主将的同时收手下结束了。
在集合完毕之后,李牧带领着自己的骑兵部队开始缓缓北撤,在二十里之外扎下了大营。
而王翦完全没有任何的移动,就地在洛水以东的河畔扎营,在王翦看来,如果这时候继续行军的话说不定会被李牧杀一个回马枪,那就很亏了。
从结果来说,赵军无疑是胜利的一方。
在付出了一千多骑兵的伤亡下,赵军杀死杀伤了将近一万的秦军将士,取得了差不多十比一的战损比。
但是将近两百米具装甲骑兵的伤亡又给这份胜利带来了一份不小的阴影。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寸步不动,就这么隔着二十里的距离遥遥的对峙着。
无论是王翦也好李牧也罢,心中都非常的清楚自己这边其实只是分战场,真正的主战场其实还要在中原地带。
如果等待就能够等来主战场的某些改变的话,到时候说不定就会因此而成为自己这边获胜的契机!
两人可都没有什么想要放过对方的意思,他们的目标一直都没有变,那就是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重创甚至消灭自己面前的这支敌军!
只不过问题在于,有时候选择等待的话也不一定会等到什么好消息,等来自己并不希望听到的坏消息那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尉缭的头发已经再一次的被束了起来,能够看得出来,如果有机会的话,这位秦军的副将还希望自己能够再度上阵,从赵国人那里讨回一些面子。
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失败,对于尉缭这么一个自视甚高的家伙来说更是如此。
王翦摇了摇头,叹道:“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没有再继续打下去的必要了——至少今天不需要继续打下去了。”
作为秦国之中的老牌军功贵族家族王氏的一员,王翦可是完整的参加了从长平之战到现在以来的几乎每一次秦赵战争,对于秦国在这些年来的实力衰退有着十分直观的理解。
在长平之战之中,秦军损失了大量的有生部队,这是世人所共知的事情。
但更加重要的是,那些受到损失最为严重的部队往往都是秦军的主力部队,也就是秦军的常备军。
而在之后的每一次失败,都会有大量的秦军常备军、尤其是常备军的精锐部队在战争之中大量的损耗。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精锐部队通常情况下都会投入到最为激烈的战场之中去对抗敌军的精锐,所以死亡率自然也是最高的。
如果是在之前那些能够打胜仗的年份里,虽然秦军会战损一定的常备军精锐,但是胜利一方的战损是肯定比失败一方要少的,加上打胜仗必然会导致一些普通的士兵像精英老兵进化,所以一仗仗打下来之后秦军的精锐部队不但没有越打越少,反而会越打越多。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的秦国明明年年出征年年大战,但是却越来越强直至横扫六国的奥秘所在。
但这种模式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失败。
一次失败其实没有什么,毕竟所有的精锐老兵不可能被一次大战就消耗完毕,只要拥有着足够的精锐老兵作为底子,那么过几年之后就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论起底子来说,秦国当时的底子无疑是非常雄厚的,即便是在输掉了长平之战后,仍旧足以和赵国并列为当时两大超级强国之一。
但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失败仍旧不断的接踵而至。
在不停的失败之中,秦军的精锐部队和老兵们逐渐的损失殆尽,而新一代的新兵们由于缺乏胜利的磨砺,又完全无法成长起来。
一个重来没有打过胜仗的士兵,又怎么可能知道如何去争取和获得胜利呢?
这就是失败所带来的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秦军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
在接连不断的吃到败仗之后,关中的兵源已经非常告急了。
众所周知,秦军之所以能够在先前的历次战争之中威震天下,靠的就是坚韧不拔的老秦人。
老秦人就是关中人。
在长平之战时,六十万秦军之中足足有四十五万关中男儿。
而现在,王翦麾下所率领的二十万秦军之中,只有十万不到的关中男子了!
这绝对是一个让任何有识之士都感到触目惊心的下降比例。
所以看上去秦军的数量这几年来似乎一直都没有太大的减少,但是王翦的心中却非常的清楚,自己所率领的这支二十万秦国大军,和七年前的二十万秦军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了,战斗力也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上的了。
缺少足够数量的精锐老兵作为骨架,缺少足够数量的关中老秦人作为底子,现在的这支秦军,已经不再是那支能够打大仗、打硬仗的铁血之师了!
所以无论王翦愿意还是不愿意,只要他还想要胜利,那么就得暂时的收兵,先稳住自己的阵脚和士气。
随着前锋军的接连失败,秦军的士气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很危险的地步。
如果这个时候王翦还执意继续出击的话,那么一旦再吃到一场败仗,李牧很有可能就会挟胜利之威,对秦军发动全面进攻了。
那个时候,秦军就会遭到一场极为可怕的大败,什么大秦崛起的理想,也就只好到梦里去做做了。
所以王翦现在必须稳住!
听着远方传来的尖锐鸣金之声,李牧的脸上露出了遗憾的表情。
“这个王翦,果然是非常稳重的啊……好了,传令下去,鸣金收兵吧!”
很快的,鸣金的命令也开始从赵军的后阵之中传出。
虽然仅仅是一次前锋军之间的短暂交手,但是李牧依旧感受到了王翦用兵时候的稳重。
这是一个用兵风格和年龄全然不相符的家伙,对于这样的家伙,想要依靠一次奇袭就打垮他是很不现实的行为。
而且刚才义渠胜的遭遇也给李牧敲响了警钟,谁知道王翦这个家伙还有多少没有用出来的手段呢?
反正李牧的终极目标就是将王翦牵制在关中,能够在这样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杀伤秦军,其实就已经是可以接受的结果了。
于是这么一场大战就有些虎头蛇尾的在双方主将的同时收手下结束了。
在集合完毕之后,李牧带领着自己的骑兵部队开始缓缓北撤,在二十里之外扎下了大营。
而王翦完全没有任何的移动,就地在洛水以东的河畔扎营,在王翦看来,如果这时候继续行军的话说不定会被李牧杀一个回马枪,那就很亏了。
从结果来说,赵军无疑是胜利的一方。
在付出了一千多骑兵的伤亡下,赵军杀死杀伤了将近一万的秦军将士,取得了差不多十比一的战损比。
但是将近两百米具装甲骑兵的伤亡又给这份胜利带来了一份不小的阴影。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寸步不动,就这么隔着二十里的距离遥遥的对峙着。
无论是王翦也好李牧也罢,心中都非常的清楚自己这边其实只是分战场,真正的主战场其实还要在中原地带。
如果等待就能够等来主战场的某些改变的话,到时候说不定就会因此而成为自己这边获胜的契机!
两人可都没有什么想要放过对方的意思,他们的目标一直都没有变,那就是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重创甚至消灭自己面前的这支敌军!
只不过问题在于,有时候选择等待的话也不一定会等到什么好消息,等来自己并不希望听到的坏消息那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58701/151052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