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药材和乡试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记忆之场、蝴蝶骸骨(骨科1v1)、演技的正确运用(非1V1注意)、木槿烟云、【崩铁乙女】总合集、独望(1v1年龄差)、如何在柯南世界成为海王nph、流光(姐弟骨科)、【西幻】在地下城ghs是否弄错了什么?(nph)、
接下来说第三项,在谷阳县城里开办惠民济医堂。
惠民济医堂由道院开办,县衙提供地方。孔县尊已经找到了县城内的一处荒置老宅,将宅子转让给了无极院。刘致广也已经开始寻找工匠进行修缮,准备将这座老宅作为惠民济医堂的开办地。
这座医堂的建立,等于道院开办的一处平价药房,同时兼做简单的上门问诊。听上去是件好事,但做任何事都没那么简单,其中同样有两个难处。
一个是药材的来源。因为医堂的售药价格很低,在收购药材一项上,肯定不如县中几家大户们开办的药铺,这些大户们随便提一提药材的收购价,就很可能导致惠民济医堂收不到药材。
如果以无极院自己药圃中所产的药材来充抵肯定是不行的,这些药材都拿去惠民济医堂平价出售,用什么来上交给华云馆的敬奉呢?
赵然想了想,道:“我在君山开辟了一片药圃,可以暂时先以那里出产的药材作为惠民济医堂的专供,同时我还要鼓励君山百姓自行开辟药园,同样由惠民济医堂收购。除此之外,我已经和黎州水合庙的兰庙祝达成了协议,他们那里适宜种植药材,君山庙将出资在水合村开辟大型药园,种植出来的药材,由君山庙全部认购。”
刘致广接着提出第二个难题:平价售卖药材的时候,如何防止大户们上门抢购,大户们以平价抢购药材,然后放到自家店铺里高价卖出,惠民济医堂不是白开了么?
赵然原本设想的办法,是按照县里的户籍册,给全县百姓发放医疗证,凭证买药,每人每年限购五百文钱的药材。但是仔细一想,这么做恐怕是行不通的。
全县九万余人,这个工作量得有多大?怎么防止那些不生病的人把医疗证卖给大户?
两人商量来商量去,不得要领,刘致广想了想,干脆道:“莫不如把陈致中叫来,问问他的主意?”
陈致中为人机敏,肚子里鬼主意比较多,赵然听后表示同意,刘致广便让人去唤陈致中。
陈致中听说方丈和监院找他出主意,顿时大喜,屁颠屁颠跑过来在两人面前巴结。
刘致广道:“陈师弟坐,有件事情,还想问问你,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于是把惠民济医堂的事情说了。
陈致中听罢,就开始苦苦思索,他还真就想出来一个主意。
“方丈、监院,我倒是想了笨办法,不知可不可行。”
赵然点头鼓励,刘致广道:“快说!”
陈致中道:“惠民济医堂的本意,是为了给县中所有百姓提供一个可以看得起病、吃得起药的所在,售药不是目的,给他们治病,这才是目的,对不对?”
“不错!”
“既然如此,那干脆就不售卖药材,从根子上斩断各家大户向惠民济医堂伸过来的手。”
“不卖药?”
“对,咱们不卖药,咱们卖药汤。哪家哪户得了病,就到惠民济医堂来,现场开药,现场熬制,愿意现场喝下去也好,愿意拿罐子把药汤带回去也罢,都随他,总之咱们给的是药汤。别家药圃想来占便宜,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赵然和刘致广眼前都是一亮,这个主意不错。
只听陈致中又道:“唯一麻烦的,就是咱们要多起一些熬药的炉灶,多配一些熬药的师父。”
赵然补充道:“还可以在惠民济医堂中设立一些病床,让病者等待的时候休息。”
三人凑在一起商议,将惠民济医堂的具体实施办法重新厘定了一番,赵然干脆道:“监院师兄事务太过繁忙,这件事情便请陈师兄负责吧,还望师兄多上心一些。”
谈完了全县大政,陈致中兴致勃勃的去接管惠民济医堂的事务了,刘致广则被赵然留了下来。
“县里那个教喻的事,查得怎么样了?”赵然问。
刘致广道:“已经查实了。县学几名生员反映的问题属实。该教喻上任以来,历次月考皆以儒学为重,道经的题目全部被缩到了一个释义题中,而且在计取名次时,道经题基本不予考量。那几名反映问题的生员,都是于道经上研读精深的,因为该教喻的评判,这几次月考都沦为二等、甚至三等。”
县学里的考试是非常重要的,年末时要按照月考、岁考的成绩综合判定,如果沦为二等或者三等,便失去了廪生资格,不仅没有了官府下发的食宿补助,而且不能被推入国子监,甚至参加乡试的机会都排在后面,想拿举人功名十分艰难。
这可不是小事,是关系生员一辈子前途的大事,难怪那几名道经优异的生员要联名举报了。
赵然问:“该教喻是出于什么目的?”
刘致广道:“这位李教喻说,今年出任四川按察副使的,是刑部主事项治元。这位项主事曾经说过,‘道乃修身,儒在修行,成仙在道,治世在儒’。所以李教喻认为,项治元到了四川后,明年主持乡试时,必以儒经为重。”
大明各省的提学道,向由各省按察使兼任,按察使同时也是各省提学官,举办乡试的时候,由按察使以提学官的身份为主考官,召集三司中的饱学之士为同考官,负责乡试的出题和评卷等事务,裁定乡试名次。
但刘致广话里的意思,明年四川的乡试将由这位新上任的按察副使主持,这是什么道理?于是问道:“除南北直隶外,各省乡试,向为本省按察使裁定,何时由副使来主持了?”
刘致广道:“去年冬,兵部侍郎张聪上书天子,称各省乡试由本省三司裁定,易出弊案,建言仿南北直隶的做法,由在京翰林、六科、六部中选派主考,出任各省按察副使,主持各省乡试,乡试之后再回京续任。今上纳谏,交内阁裁夺,从今年开始施行。”
赵然点了点头,乡试主考从京中指派,临时兼任地方按察副使,主持完考试后便回京复职,这的确是个防止本地官员在乡试中动手脚的办法,可是,怎么派来四川的这位主考是这个论调呢?
“先不论今岁乡试如何,只说这位李教喻,无论他是为了押题,还是本身就崇儒偏道,他在县学中主导的学风肯定是错的。你的处理意见是什么?”
“我意,知会县衙,将李教喻开革出县学。不知监院以为如何?”
“可以。另外一个,要让他写悔过书,若是不写,就报知西真武宫、玄元观,请玄元观行文按察司,摘掉他的举人功名!”
惠民济医堂由道院开办,县衙提供地方。孔县尊已经找到了县城内的一处荒置老宅,将宅子转让给了无极院。刘致广也已经开始寻找工匠进行修缮,准备将这座老宅作为惠民济医堂的开办地。
这座医堂的建立,等于道院开办的一处平价药房,同时兼做简单的上门问诊。听上去是件好事,但做任何事都没那么简单,其中同样有两个难处。
一个是药材的来源。因为医堂的售药价格很低,在收购药材一项上,肯定不如县中几家大户们开办的药铺,这些大户们随便提一提药材的收购价,就很可能导致惠民济医堂收不到药材。
如果以无极院自己药圃中所产的药材来充抵肯定是不行的,这些药材都拿去惠民济医堂平价出售,用什么来上交给华云馆的敬奉呢?
赵然想了想,道:“我在君山开辟了一片药圃,可以暂时先以那里出产的药材作为惠民济医堂的专供,同时我还要鼓励君山百姓自行开辟药园,同样由惠民济医堂收购。除此之外,我已经和黎州水合庙的兰庙祝达成了协议,他们那里适宜种植药材,君山庙将出资在水合村开辟大型药园,种植出来的药材,由君山庙全部认购。”
刘致广接着提出第二个难题:平价售卖药材的时候,如何防止大户们上门抢购,大户们以平价抢购药材,然后放到自家店铺里高价卖出,惠民济医堂不是白开了么?
赵然原本设想的办法,是按照县里的户籍册,给全县百姓发放医疗证,凭证买药,每人每年限购五百文钱的药材。但是仔细一想,这么做恐怕是行不通的。
全县九万余人,这个工作量得有多大?怎么防止那些不生病的人把医疗证卖给大户?
两人商量来商量去,不得要领,刘致广想了想,干脆道:“莫不如把陈致中叫来,问问他的主意?”
陈致中为人机敏,肚子里鬼主意比较多,赵然听后表示同意,刘致广便让人去唤陈致中。
陈致中听说方丈和监院找他出主意,顿时大喜,屁颠屁颠跑过来在两人面前巴结。
刘致广道:“陈师弟坐,有件事情,还想问问你,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于是把惠民济医堂的事情说了。
陈致中听罢,就开始苦苦思索,他还真就想出来一个主意。
“方丈、监院,我倒是想了笨办法,不知可不可行。”
赵然点头鼓励,刘致广道:“快说!”
陈致中道:“惠民济医堂的本意,是为了给县中所有百姓提供一个可以看得起病、吃得起药的所在,售药不是目的,给他们治病,这才是目的,对不对?”
“不错!”
“既然如此,那干脆就不售卖药材,从根子上斩断各家大户向惠民济医堂伸过来的手。”
“不卖药?”
“对,咱们不卖药,咱们卖药汤。哪家哪户得了病,就到惠民济医堂来,现场开药,现场熬制,愿意现场喝下去也好,愿意拿罐子把药汤带回去也罢,都随他,总之咱们给的是药汤。别家药圃想来占便宜,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赵然和刘致广眼前都是一亮,这个主意不错。
只听陈致中又道:“唯一麻烦的,就是咱们要多起一些熬药的炉灶,多配一些熬药的师父。”
赵然补充道:“还可以在惠民济医堂中设立一些病床,让病者等待的时候休息。”
三人凑在一起商议,将惠民济医堂的具体实施办法重新厘定了一番,赵然干脆道:“监院师兄事务太过繁忙,这件事情便请陈师兄负责吧,还望师兄多上心一些。”
谈完了全县大政,陈致中兴致勃勃的去接管惠民济医堂的事务了,刘致广则被赵然留了下来。
“县里那个教喻的事,查得怎么样了?”赵然问。
刘致广道:“已经查实了。县学几名生员反映的问题属实。该教喻上任以来,历次月考皆以儒学为重,道经的题目全部被缩到了一个释义题中,而且在计取名次时,道经题基本不予考量。那几名反映问题的生员,都是于道经上研读精深的,因为该教喻的评判,这几次月考都沦为二等、甚至三等。”
县学里的考试是非常重要的,年末时要按照月考、岁考的成绩综合判定,如果沦为二等或者三等,便失去了廪生资格,不仅没有了官府下发的食宿补助,而且不能被推入国子监,甚至参加乡试的机会都排在后面,想拿举人功名十分艰难。
这可不是小事,是关系生员一辈子前途的大事,难怪那几名道经优异的生员要联名举报了。
赵然问:“该教喻是出于什么目的?”
刘致广道:“这位李教喻说,今年出任四川按察副使的,是刑部主事项治元。这位项主事曾经说过,‘道乃修身,儒在修行,成仙在道,治世在儒’。所以李教喻认为,项治元到了四川后,明年主持乡试时,必以儒经为重。”
大明各省的提学道,向由各省按察使兼任,按察使同时也是各省提学官,举办乡试的时候,由按察使以提学官的身份为主考官,召集三司中的饱学之士为同考官,负责乡试的出题和评卷等事务,裁定乡试名次。
但刘致广话里的意思,明年四川的乡试将由这位新上任的按察副使主持,这是什么道理?于是问道:“除南北直隶外,各省乡试,向为本省按察使裁定,何时由副使来主持了?”
刘致广道:“去年冬,兵部侍郎张聪上书天子,称各省乡试由本省三司裁定,易出弊案,建言仿南北直隶的做法,由在京翰林、六科、六部中选派主考,出任各省按察副使,主持各省乡试,乡试之后再回京续任。今上纳谏,交内阁裁夺,从今年开始施行。”
赵然点了点头,乡试主考从京中指派,临时兼任地方按察副使,主持完考试后便回京复职,这的确是个防止本地官员在乡试中动手脚的办法,可是,怎么派来四川的这位主考是这个论调呢?
“先不论今岁乡试如何,只说这位李教喻,无论他是为了押题,还是本身就崇儒偏道,他在县学中主导的学风肯定是错的。你的处理意见是什么?”
“我意,知会县衙,将李教喻开革出县学。不知监院以为如何?”
“可以。另外一个,要让他写悔过书,若是不写,就报知西真武宫、玄元观,请玄元观行文按察司,摘掉他的举人功名!”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61727/164333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