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
推荐阅读:快穿历劫:主神大人天天宠、死而复生后他们想让我安息、团宠打工人:小少爷以为他万人嫌、驀然回首、御兽仙族、临时夫妻(nph)、魇运、学神同桌他总装穷、论女a与哨向的兼容性(nph)、我在耽美文里苟且偷生(1v3)、
看着长大的孩子,她十分清楚先太师在阿嫣心里的分量,重于世间的任何人,甚至包括阿嫣自己。
她没想到阿嫣竟如此看重谢珽,却感觉得到这温柔言语里的深情。
半晌沉默,曾媚筠终是点了点头。
“那我们就试试。”
但愿这孩子飞蛾扑火、孤注一掷般的感情不被辜负,但愿她的用心、她的期待、她的信任,全都值得。
……
药性确实极烈。
阿嫣不像谢珽那样身经百毒,在初试的那晚就十分不适。
好在曾媚筠极为谨慎,一点点循序渐进,给了她慢慢适应的时间。伸腕诊脉时,曾媚筠比阿嫣自己还要清楚身体的变化,待两日之后便摸清了底细,而后停了药,一面给谢珽解毒,一面为阿嫣调理。
夫妻俩躺在榻上,各服汤药。
曾媚筠几乎衣不解带,最初的几个日夜时时守在阿嫣身边,生怕出什么岔子。
所幸医术精湛,分寸拿捏得妙到毫巅。
而给谢珽的药亦有惊无险。
五日之后,阿嫣除了脉象仍与寻常迥异,脸上已瞧不出任何异样,气色、胃口、睡眠皆与寻常无异。谢珽则渐渐清醒,体内停留甚久的毒被一点点的拔去,慢慢开始吃饭、下地,问事,脸色也有了好转,偶尔夜间拥睡,还能将阿嫣揉在怀里调戏会儿。
阿嫣怕他担心,下了命令,不许徐曜和周老透露一星半点试药的事。
那两位岂不知谢珽的性子?
若得知王妃冒险试毒,他们却没阻拦,怕是脑袋就要搬家了。偏巧事情是姑侄俩商量好了先斩后奏的,周老和徐曜得知时阿嫣已初试药性,无从挽回,便只能依命瞒着。
言行举止间,却不自觉添了数倍敬重。
几日后,谢珽虽不能领兵,却已能下地走路,拿着剑锻炼恢复。
阿嫣的脉象亦渐趋平稳。
曾媚筠稍稍放心,却仍不敢丢下她,打算在阿嫣身边照看个一年半载,等一切无恙之后再回京城。
前线战事未停,萧烈一路横扫。
原本戍卫在许州的韩九成被谢珽遣去京畿附近,阿嫣不好在乱局中多待,打算启程回魏州。谢珽这月余间不宜太劳累,便命萧烈在诛杀梁勋之后继续南下,为将来包抄魏津做准备。而后与阿嫣一道回魏州,尽早安排裴缇与他合围京城的事。
舍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北梁国主病危,已活不过这个夏天了,事关边塞安危,也须他去定夺。
作者有话要说: 珽哥说“又做梦了”的时候鼻子有点酸呢t^t
打仗期间不方便恋爱,番外里我多写些恋爱日常以及小包子吧=w=
第104章 结局(上)
五月将尽, 小暑初至。
正是窗下风暖人倦,庭前苔绿荫浓的时候,阿嫣和谢珽踏着暮色入城, 将曾媚筠安排在客院中。
武氏虽早就拿到了阿嫣报平安的家书, 却仍为儿子悬心了许久。见谢珽虽瞧着无碍, 实则脚步微有点虚浮, 不似平素健步如飞,到底红了眼眶。
谢珽只好宽慰,“连着征战许久,许是老天爷看不下去,让我歇一阵,为京城一战养精蓄锐。”
姿仪冷硬, 语气却不无调侃。
武氏笑着抹了把眼睛, “你少说好话哄人。魏津和京城耗着,且得耗一阵儿呢。据我盘算,总得到了七月, 他们才能分个胜负,到时候咱们相机行事,有你三叔、萧老将军、裴将军在, 还用你亲自上阵?”
“母亲说得是。”谢珽笑而颔首。
河东雄兵铁骑, 确乎不缺领兵之将。
萧烈、裴缇自不必说,沙场上英勇善战、谋略过人,若单拎出来主掌一方军政,未必就比剑南的周守素逊色。至于梁勋之流,更不值多提。除此而外,三叔谢巍、舅舅武怀贞虽避着嫌,不甚去握兵权, 带兵打仗时却从不含糊。
若非武氏嫁为王妃后,武怀贞有意谦让,免得家族太树大招风,这些年领兵征战下来,功勋定不弱于萧烈。
冲锋陷阵之人,更不胜数。
也是有这些将帅撑着,谢珽才能轻易拿下陇右,横扫宣武地界而无后顾之忧。
哪怕此刻他身体尚未恢复,萧烈也能与韩九成、田冲等人配合,各自披荆斩棘扫清前路,无需他多费心。
谢珽甚觉宽慰,又去看望祖母。
老太妃的身体仍旧病弱,倒像是连遭打击后一蹶不振的模样,哪怕有心肝宝贝秦念月陪着,也不甚见起色。好在多年尊荣养着,且年事不算太高,底子尚且在,纵使懒得动弹从不出门,倒也不至于卧床不起。
谢珽陪坐了会儿,与阿嫣自回住处。
春波苑里一切如旧。
成婚前栽的槭树倒是长得比前繁茂了些,细密秀丽的叶片舒展,阿嫣才想起来,嫁入王府后转眼竟已两年。
而局势心境,也已天差地别。
她陪着谢珽进屋安置,将周老开的药膳单子交给田嬷嬷,仍每日半顿不落的做着,好让谢珽早些恢复。
北梁的消息也在次日呈到谢珽案前。
国主病重,底下亦暗潮汹涌。
长子元昊居于储位,据说这阵子每日都往国主的寝宫跑,生怕储位易替。得宠的第三子元哲不愿坐以待毙,由母妃在病榻前盯着使力之余,也在暗中筹谋宫变。
其中一道铺垫,则与河东有关。
“北梁在京城安插了眼线,咱们在北梁也有点人手,这事彼此心知肚明。元哲想让咱们助他夺位,并许诺免战五年,愿与河东暗中结盟。”
陆恪将消息尽数道明,拿出元哲的信物。
谢珽端然而坐,眸色微凝。
“他想怎么结盟?”
“互换质子。”
历来两国结盟,除了联姻之外,亦以互换质子的方式换取信任。河东跟北梁之间血战累累,那片尸山血海里至今仍有恶鬼夜哭的传闻,自然不可能联姻修好。但打仗并非目的,如今这局势,河东无意图谋北梁之地,厉兵秣马加固边防,终究是为拒地于外,换取一方太平。
免战五年,是休养生息的绝佳时机。
于百姓和兵将皆有益无害。
谢珽自然不愿平白打仗。
但若要互换质子,两国每尝做这种事,多半会挑国君次子,既不影响储位接替,也有足够的分量换来脆弱易碎的暂时信任,免却兵戈战事。而质子到了对方手里,虽说起居会受优待,实则时时被监看,一旦两边翻脸,或是有了异心,质子便会落入危险之中。
——周希远就是个例子。
换到河东,就得挑谢家颇为要紧的人。
说穿了就是谢琤。
冷沉的目光落在信物上,谢珽随手拿起来,拧眉思索。好半天,才向陆恪道:“互换质子不可行,另寻个结盟的法子。”而后,商量了几条,命陆恪去探。
……
没过多久,消息传了回来。
元哲虽有夺位之心,却不至于卖国求荣,愿暗中与谢珽结盟,已是能做的极限了。国主时日无多,他也将态度摆得十分明白。
若谢家不肯结盟,他便退出夺嫡,任由元昊继位。届时,在储位筹谋多年的元昊必将趁虚而入,拿战事立威。
若谢家肯,则引为助力斩除太子。
但将外敌引入内斗,终归是引狼入室的事,无异于拱手送谢家一个大便宜。为防河东借机生事,也为安抚臣属,他须以互换质子的方式,令彼此有所忌惮,互不侵犯。
为表诚意,元哲会派最疼爱的长子为质,亦许诺会善待河东之人。
也盼河东掂量利弊,明智抉择。
武氏得知这事也颇为头疼,在碧风堂商量时,神情亦极慎重,“利弊已很清楚。咱们虽不怕打仗,但若北梁当真大军压境,想要首尾兼顾也不容易,一场仗打下来,还不知会搭进去多少人。那都是活生生的人命,若能避免,自然不宜起兵戈。这事我想了很久,觉得还是答应为好。”
“可三弟年纪还小。”
“也不小了。”武氏知他虽对谢琤严苛,实则颇疼爱幼弟,忍不住叹了口气,“十七岁了,你在这年纪,早就已独当一面。珽儿——”檐外下着雨,淅淅沥沥,武氏看着袅袅茶烟,声音忽而温和,“若换了你在琤儿的位子,愿不愿去做人质?”
谢珽闻言,神色微顿。
若换了是他,谢珽会毫不犹豫。
北梁与河东之间最好是斗而不破,能保边境安宁即可。八年前那场大战固然换了来颇长久的安宁,付出的代价却实在太重。每个兵将的背后皆有家人,谢珽后来翻看抚恤的名单,想到许多人翘首期盼,却再难看到至亲身影,心中亦如刀割钝痛。
冲锋陷阵时,素来不畏生死。
但若能不起烽烟,以一己之身换得几年安宁,谁不愿一试?
武氏瞧他神色,便知道答案。
“你愿意,琤儿也愿意。咱们既领了戍卫河东的重担,这种事就责无旁贷。当初你领兵报仇是一种历练,如今为了大局,琤儿前往北梁也是种历练。以质子之身住在北梁,哪怕被时时监看,仍能窥见北梁的民风和近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于咱们而言有益无害。”
“此事名为互换质子,其实与奔赴沙场无异,史书上有不少先为质子忍辱负重,后成大器建功立业之人。琤儿到了年纪,历练一番也无妨。”
极沉稳的声音,是她身上一贯的决断。
见谢珽并未反驳,武氏续道:“我这就修书让琤儿——”
话音未落,忽听门外响起了嬷嬷的声音。
“太妃,那边的大姑娘来了,说有要紧事求见。”
府里如今就一位姑娘,长房的谢淑。
母子俩俱觉诧异,忙命请入。
仆妇应命,恭敬推门打帘,谢淑一改往常秀致衣裙的打扮,穿了身颇利落的骑马劲装,头发也拿玉簪挽在顶心,抬步进来时,神色极肃。进了侧间,见谢珽母子似在议事,她二话不说,在武氏疑惑的目光中径直跪在地上。
她说出的言语,更令母子诧异。
……
谢淑是来主动请缨的。
为着和北梁互换质子的事情。
这事虽未对外声张,因关乎长远,府里要紧的几个人都知道,连同老太妃和谢淑也听到了风声。谢淑瞧着懒怠,平素翻看话本连眼睛都瞧坏了,从不花言巧语在长辈跟前卖乖,也甚少习练弓马驰于校场,但她心里其实极有主意。
她没想到阿嫣竟如此看重谢珽,却感觉得到这温柔言语里的深情。
半晌沉默,曾媚筠终是点了点头。
“那我们就试试。”
但愿这孩子飞蛾扑火、孤注一掷般的感情不被辜负,但愿她的用心、她的期待、她的信任,全都值得。
……
药性确实极烈。
阿嫣不像谢珽那样身经百毒,在初试的那晚就十分不适。
好在曾媚筠极为谨慎,一点点循序渐进,给了她慢慢适应的时间。伸腕诊脉时,曾媚筠比阿嫣自己还要清楚身体的变化,待两日之后便摸清了底细,而后停了药,一面给谢珽解毒,一面为阿嫣调理。
夫妻俩躺在榻上,各服汤药。
曾媚筠几乎衣不解带,最初的几个日夜时时守在阿嫣身边,生怕出什么岔子。
所幸医术精湛,分寸拿捏得妙到毫巅。
而给谢珽的药亦有惊无险。
五日之后,阿嫣除了脉象仍与寻常迥异,脸上已瞧不出任何异样,气色、胃口、睡眠皆与寻常无异。谢珽则渐渐清醒,体内停留甚久的毒被一点点的拔去,慢慢开始吃饭、下地,问事,脸色也有了好转,偶尔夜间拥睡,还能将阿嫣揉在怀里调戏会儿。
阿嫣怕他担心,下了命令,不许徐曜和周老透露一星半点试药的事。
那两位岂不知谢珽的性子?
若得知王妃冒险试毒,他们却没阻拦,怕是脑袋就要搬家了。偏巧事情是姑侄俩商量好了先斩后奏的,周老和徐曜得知时阿嫣已初试药性,无从挽回,便只能依命瞒着。
言行举止间,却不自觉添了数倍敬重。
几日后,谢珽虽不能领兵,却已能下地走路,拿着剑锻炼恢复。
阿嫣的脉象亦渐趋平稳。
曾媚筠稍稍放心,却仍不敢丢下她,打算在阿嫣身边照看个一年半载,等一切无恙之后再回京城。
前线战事未停,萧烈一路横扫。
原本戍卫在许州的韩九成被谢珽遣去京畿附近,阿嫣不好在乱局中多待,打算启程回魏州。谢珽这月余间不宜太劳累,便命萧烈在诛杀梁勋之后继续南下,为将来包抄魏津做准备。而后与阿嫣一道回魏州,尽早安排裴缇与他合围京城的事。
舍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北梁国主病危,已活不过这个夏天了,事关边塞安危,也须他去定夺。
作者有话要说: 珽哥说“又做梦了”的时候鼻子有点酸呢t^t
打仗期间不方便恋爱,番外里我多写些恋爱日常以及小包子吧=w=
第104章 结局(上)
五月将尽, 小暑初至。
正是窗下风暖人倦,庭前苔绿荫浓的时候,阿嫣和谢珽踏着暮色入城, 将曾媚筠安排在客院中。
武氏虽早就拿到了阿嫣报平安的家书, 却仍为儿子悬心了许久。见谢珽虽瞧着无碍, 实则脚步微有点虚浮, 不似平素健步如飞,到底红了眼眶。
谢珽只好宽慰,“连着征战许久,许是老天爷看不下去,让我歇一阵,为京城一战养精蓄锐。”
姿仪冷硬, 语气却不无调侃。
武氏笑着抹了把眼睛, “你少说好话哄人。魏津和京城耗着,且得耗一阵儿呢。据我盘算,总得到了七月, 他们才能分个胜负,到时候咱们相机行事,有你三叔、萧老将军、裴将军在, 还用你亲自上阵?”
“母亲说得是。”谢珽笑而颔首。
河东雄兵铁骑, 确乎不缺领兵之将。
萧烈、裴缇自不必说,沙场上英勇善战、谋略过人,若单拎出来主掌一方军政,未必就比剑南的周守素逊色。至于梁勋之流,更不值多提。除此而外,三叔谢巍、舅舅武怀贞虽避着嫌,不甚去握兵权, 带兵打仗时却从不含糊。
若非武氏嫁为王妃后,武怀贞有意谦让,免得家族太树大招风,这些年领兵征战下来,功勋定不弱于萧烈。
冲锋陷阵之人,更不胜数。
也是有这些将帅撑着,谢珽才能轻易拿下陇右,横扫宣武地界而无后顾之忧。
哪怕此刻他身体尚未恢复,萧烈也能与韩九成、田冲等人配合,各自披荆斩棘扫清前路,无需他多费心。
谢珽甚觉宽慰,又去看望祖母。
老太妃的身体仍旧病弱,倒像是连遭打击后一蹶不振的模样,哪怕有心肝宝贝秦念月陪着,也不甚见起色。好在多年尊荣养着,且年事不算太高,底子尚且在,纵使懒得动弹从不出门,倒也不至于卧床不起。
谢珽陪坐了会儿,与阿嫣自回住处。
春波苑里一切如旧。
成婚前栽的槭树倒是长得比前繁茂了些,细密秀丽的叶片舒展,阿嫣才想起来,嫁入王府后转眼竟已两年。
而局势心境,也已天差地别。
她陪着谢珽进屋安置,将周老开的药膳单子交给田嬷嬷,仍每日半顿不落的做着,好让谢珽早些恢复。
北梁的消息也在次日呈到谢珽案前。
国主病重,底下亦暗潮汹涌。
长子元昊居于储位,据说这阵子每日都往国主的寝宫跑,生怕储位易替。得宠的第三子元哲不愿坐以待毙,由母妃在病榻前盯着使力之余,也在暗中筹谋宫变。
其中一道铺垫,则与河东有关。
“北梁在京城安插了眼线,咱们在北梁也有点人手,这事彼此心知肚明。元哲想让咱们助他夺位,并许诺免战五年,愿与河东暗中结盟。”
陆恪将消息尽数道明,拿出元哲的信物。
谢珽端然而坐,眸色微凝。
“他想怎么结盟?”
“互换质子。”
历来两国结盟,除了联姻之外,亦以互换质子的方式换取信任。河东跟北梁之间血战累累,那片尸山血海里至今仍有恶鬼夜哭的传闻,自然不可能联姻修好。但打仗并非目的,如今这局势,河东无意图谋北梁之地,厉兵秣马加固边防,终究是为拒地于外,换取一方太平。
免战五年,是休养生息的绝佳时机。
于百姓和兵将皆有益无害。
谢珽自然不愿平白打仗。
但若要互换质子,两国每尝做这种事,多半会挑国君次子,既不影响储位接替,也有足够的分量换来脆弱易碎的暂时信任,免却兵戈战事。而质子到了对方手里,虽说起居会受优待,实则时时被监看,一旦两边翻脸,或是有了异心,质子便会落入危险之中。
——周希远就是个例子。
换到河东,就得挑谢家颇为要紧的人。
说穿了就是谢琤。
冷沉的目光落在信物上,谢珽随手拿起来,拧眉思索。好半天,才向陆恪道:“互换质子不可行,另寻个结盟的法子。”而后,商量了几条,命陆恪去探。
……
没过多久,消息传了回来。
元哲虽有夺位之心,却不至于卖国求荣,愿暗中与谢珽结盟,已是能做的极限了。国主时日无多,他也将态度摆得十分明白。
若谢家不肯结盟,他便退出夺嫡,任由元昊继位。届时,在储位筹谋多年的元昊必将趁虚而入,拿战事立威。
若谢家肯,则引为助力斩除太子。
但将外敌引入内斗,终归是引狼入室的事,无异于拱手送谢家一个大便宜。为防河东借机生事,也为安抚臣属,他须以互换质子的方式,令彼此有所忌惮,互不侵犯。
为表诚意,元哲会派最疼爱的长子为质,亦许诺会善待河东之人。
也盼河东掂量利弊,明智抉择。
武氏得知这事也颇为头疼,在碧风堂商量时,神情亦极慎重,“利弊已很清楚。咱们虽不怕打仗,但若北梁当真大军压境,想要首尾兼顾也不容易,一场仗打下来,还不知会搭进去多少人。那都是活生生的人命,若能避免,自然不宜起兵戈。这事我想了很久,觉得还是答应为好。”
“可三弟年纪还小。”
“也不小了。”武氏知他虽对谢琤严苛,实则颇疼爱幼弟,忍不住叹了口气,“十七岁了,你在这年纪,早就已独当一面。珽儿——”檐外下着雨,淅淅沥沥,武氏看着袅袅茶烟,声音忽而温和,“若换了你在琤儿的位子,愿不愿去做人质?”
谢珽闻言,神色微顿。
若换了是他,谢珽会毫不犹豫。
北梁与河东之间最好是斗而不破,能保边境安宁即可。八年前那场大战固然换了来颇长久的安宁,付出的代价却实在太重。每个兵将的背后皆有家人,谢珽后来翻看抚恤的名单,想到许多人翘首期盼,却再难看到至亲身影,心中亦如刀割钝痛。
冲锋陷阵时,素来不畏生死。
但若能不起烽烟,以一己之身换得几年安宁,谁不愿一试?
武氏瞧他神色,便知道答案。
“你愿意,琤儿也愿意。咱们既领了戍卫河东的重担,这种事就责无旁贷。当初你领兵报仇是一种历练,如今为了大局,琤儿前往北梁也是种历练。以质子之身住在北梁,哪怕被时时监看,仍能窥见北梁的民风和近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于咱们而言有益无害。”
“此事名为互换质子,其实与奔赴沙场无异,史书上有不少先为质子忍辱负重,后成大器建功立业之人。琤儿到了年纪,历练一番也无妨。”
极沉稳的声音,是她身上一贯的决断。
见谢珽并未反驳,武氏续道:“我这就修书让琤儿——”
话音未落,忽听门外响起了嬷嬷的声音。
“太妃,那边的大姑娘来了,说有要紧事求见。”
府里如今就一位姑娘,长房的谢淑。
母子俩俱觉诧异,忙命请入。
仆妇应命,恭敬推门打帘,谢淑一改往常秀致衣裙的打扮,穿了身颇利落的骑马劲装,头发也拿玉簪挽在顶心,抬步进来时,神色极肃。进了侧间,见谢珽母子似在议事,她二话不说,在武氏疑惑的目光中径直跪在地上。
她说出的言语,更令母子诧异。
……
谢淑是来主动请缨的。
为着和北梁互换质子的事情。
这事虽未对外声张,因关乎长远,府里要紧的几个人都知道,连同老太妃和谢淑也听到了风声。谢淑瞧着懒怠,平素翻看话本连眼睛都瞧坏了,从不花言巧语在长辈跟前卖乖,也甚少习练弓马驰于校场,但她心里其实极有主意。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62663/168461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