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前程真似锦
推荐阅读:深度占有(高干1v1h)、临时夫妻(nph)、白月光是金主他哥(H)、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非法入侵 (GB)、晴日物语、【星际abo】洛希极限(H)、招蜂引蝶、玩心、小兔子乖乖(青梅竹马1V1 神话)、
此物一出,满堂变色。
冯朴第一眼就认出了这样物事,顿时眼珠子都红了,激动道:“这是告身!三品以上官员的告身!此物难道是给二郎的?那怎么可能?”
刘幽求也愣了,讷讷道:“就算是江都县令的告身也不对,崔御史没有缴纳卷轴钱,怎么可能会有吏部的告身?”
“众位有所不知啊!”
刘老四微微一笑,道:“虽然二郎兄弟没交这个钱,但是上官舍人替他交了。”
大唐武周年间,除了开国勋贵之外,朝廷对官员实在谈不上大方。
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就是官员的正式任命书,也就是官员告身,得自己出钱从吏部买。
不但要买,而且价格死贵死贵,到了后来,这甚至成了国库的一项重要收入。
当然了,宰相大将军之流,皇帝还是要笼络的。一般情况下,会特意下旨免除这项费用。
有些官员因为频繁的平级调动,每次都让人家交钱,那也太过分了。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尚书省发给的一纸录有制书文字的公文代替,统称敕牒或札。
但既不是朝廷重臣,又是升官或者初入官场,这份卷轴钱就免不了。
上次崔耕升任岭南道肃政使,是沈拓在长安帮他将这笔钱垫上的。
这次没人帮他交,按说在走马上任之前,崔耕必须亲自或者派人去长安,把这笔卷轴钱交了,才能领告身,走马上任。
万万没想到,上官婉儿竟然替他交了。
冯朴还是大为费解,摇头道:“不对不对,即便如此,这告身也该是六品告身。如今这告身以锦缎为料,以珠贝为饰,这可是三品以上官员才应有的告身啊!”
刘老四心中暗骂了一声土鳖!
不过看在崔耕的面子上,他还是耐心地向冯朴解释了这个问题。
原来按照朝廷制度,所有官员的告身都一样,简简单单普普通通,是没什么装饰的。
但是人家的官又不是买来的,一个普通卷轴就要人家出大笔的钱财,这道理上也说不过去。
最后,不知哪位吏部的天才官员想了个主意,给告身加上装饰。
表面上是按品级来区分装饰物的华丽与否,实际上呢?是按钱财的多寡来区分,谁交的钱多,装饰就越华丽。
这次上官婉儿出了大钱,得到一个珠贝为饰的告身,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崔耕暗暗猜测,上官婉儿之所以对自己如此热心和厚待,不外乎两个目的:首先是向来俊臣示威——你越要贬的人,姑奶奶越要捧。
其次是向派系林立的朝中暗示,以后崔耕崔二郎就算是我上官系的人马了,谁要是受了来俊臣的请托打击崔二郎,就是跟本舍人过不去!
想到这里,瞬间念头通达,他站起身来,对着刘老四深施一礼,道:“上官舍人如此厚爱,下官感激不尽。还请刘给事回长安之后,代崔某人谢谢上官舍人。”
“上官舍人当然是要谢的,不过有个人崔御史更应该谢。”说着话,刘老四骤然面色一肃,站起高声道,“江都县令崔耕,接旨!”
闻听此言,几乎所有人都心中暗骂了一声,我擦!
这死太监也太不是东西了吧?刚才大家跪着接圣旨的时候,你不一下子念完。
怎么这都坐好了,喝起小酒来了,你来这一招!
不过吐槽归吐槽,几人还是乱哄哄地站了起来,准备恭迎圣旨。
刘老四见状,贱笑了一番,赶紧道:“诸位不必行礼,这不是陛下的圣旨,而是一份口谕,只要崔县令跪接就行了。”
接着,他似模似样地学着武则天的口吻,传口谕道:“崔御史献药有功,朕本当封赏。但观卿之才,乃朝廷股肱之臣,日后当有大用,不应以医官之流视之。故而,你献药之事,朕就不加官给你了,特赐宫衣一件,以示褒奖。”
刘老四那个包袱还真是个百宝囊,说着话,他又拿出来了一身材质上佳的窄袖圆领袍。
这就是所谓的宫衣——后宫之人缝制的衣服。不在于这衣服有多好,而在于这件衣服表示的意思。
御赐宫衣,好吗?这可不是花钱就能买得到的,这更多的是一份荣耀。
崔耕自然是一番叩头谢恩。
直到现在,正事儿才算办完。
婢女们把残席撤下,重新摆下了一桌酒宴,招待朝廷钦使刘老四。
席间,细心的姚度发现,这位刘钦使其实挺好说话的,基本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三个人尤其客气,一为卢雄,一个郭恪,另外一个自然就是自家崔大人了。
因为上官婉儿格外看重自家大人的缘故,刘老四也跟着讨好客气,姚度觉得正常。
但这郭恪郭都尉貌似和上官婉儿没什么交集啊?
为何刘钦使也对他那么客气?
不止刘钦使,就连对刘钦使都能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卢雄卢司马,为何也对郭都尉这般礼待?卢司马可是上官舍人的姐夫啊!
看来这位郭都尉的跟脚,绝对比自己原来想象中还要牛逼。
好在郭都尉跟自家崔大人称兄道弟。
这么看来,今后跟着崔大人,绝对是一条通往荣华富贵的康庄大道啊!
这边姚度想入非非一阵飘然,那边崔耕三人把刘老四吃得死死的,大家谈话也就没什么顾忌了。说来说去,又扯闲篇扯到了崔耕刚才临时作了一首咏端午的诗时,纷纷称他文才出众。
听到这里,刘老四忽然心中一动,道:“二郎,你得有点眼力价。陛下赐你一身宫衣,你是不是也应该回份礼物?”
崔耕想想也是,虽然没规定受了皇帝赐予的东西,就要回礼,但礼多人不怪,送了总比不送好吧?
最关键的是,有上官婉儿帮衬,在武则天面前借机刷点印象分,百利而无一害,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他嗯了一声,说道:“我倒是想给陛下还礼。但陛下富有四海,我就是献上什么礼物,她老人家恐怕也不稀罕啊。不知四郎何以教我?要不……咱们直接送钱?”
“嗨!送钱干什么?陛下让你去扬州就是让你捞钱去了,还能在乎你这仨瓜俩枣的?”
“那四郎的意思是……”
刘老四眼中放光,道:“刚才不是说你满腹诗才吗?那你作诗啊!陛下最喜欢才子了。你写一首好诗献给陛下,她一定高兴。”
作诗?
崔耕低头沉思起来,有了!还真有这么一首应景儿的!
当即,他便徐徐朗声诵道:“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首诗乃是诗圣杜甫在唐肃宗在位的乾元元年所作,距今还有六十多年才会面世。
诗中说得就是他在端午节,被皇帝赐予了宫衣一件,非常感动。
无论从文才还是感情,乃至应情应景上,都非常合适。
当然,现在被崔某人占为己有,自然没杜甫什么事儿了。
几人听完之后,皆是交口称赞。
卢雄更是眼睛乐得眯成一条缝了,竖起拇指赞道:“好孩子,这首诗一出,你就算是简在帝心了,日后定然前途无量。”
一旁的刘幽求凑趣道:“卢老哥,你这么说就不对了。”
“嗯?”
“你刚才没听刘给事代传的圣上口谕吗?口谕中,圣上可是亲口称赞崔二郎日后必为朝廷的股肱之臣。这就说明啊,他之前就已经简在帝心了,你这句话啊……说晚了!现在这首诗交上去,充其量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而已。”
卢雄这才恍然大悟,抚额道:“说得好!此诗一出,锦上添花,二郎的前程就算稳了。”
说罢,他举起杯盏,又道:“来,大家共饮此杯,恭贺二郎前途似锦,一片光明。”
“恭喜二郎”
“恭喜崔大人!”
“恭喜崔县令!”
什么称呼都有,纷纷举杯,气氛越来越热络。
又过了一会儿,忽然,刘老四将酒盏放下,轻咳一声,道:“二郎,杂家跟你打听个事儿。”
“什么事?”
“你手下的监察御史陈三和去哪了?怎么没来赴宴?杂家还有份旨意要向他宣读呢!”
陈三和那老神棍?
崔耕暗暗寻思,当初右肃政台发下公文,可不只说了自己一人。与此同时,来俊臣的弹劾里,也包括了陈三和!
上官婉儿能救得了自己,但不一定能救得了陈三和啊!
莫非刘老四此番下来,还背着处置陈三和这老神棍的任务?那可不行,怎么说陈三和都是自己的人,不能让他丢了性命。
他的脸色微微一变,敷衍搪塞道:“唉,实在是不巧,陈御史去了振州,考察当地的风土民情去了。”
顿了顿,又小心翼翼试探道:“不知刘给事给陈御史带来了什么旨意?”
“什么?跑振洲去了?莫非这厮见二郎你歹势,怕引火烧身伤及自己,便趁机溜出去避嫌躲祸了?”
刘老四闻之,猛地一拍几案,愤愤不平道:“这个刘老四,真不是东西。枉上官舍人还为他出了大力,他竟然如此薄情寡义对待二郎你!”
啊?
崔耕这才意识到,恐怕自己是误会了,莫非这个旨意不是什么坏消息?
他赶紧替陈三和解释道:“四郎大兄息怒,小弟刚才不是说了吗?陈三和是我派去振州的,不是擅自行动。”
“那也不行!”刘老四恨恨地道:“即便如此,他自己就没点眼力,没点良心?今天是二郎你的生辰,他就算公务再繁忙,也得抽时间回来同你庆生吧?”
“呃,四郎误会他了,他不是那种……”崔耕还想解释,却听见外头一阵重重地脚步声,传入堂屋中。
咚咚咚~~
只见封常清迈着沉重地步伐走进了堂屋。
自从刘老四迎入堂屋后,封常清之前便早早起身出去了。一方面招呼人安排伙食,另一方面起个迎宾的作用。他威风凛凛甲胄齐全,总比小九儿拿得出手不是?
“大人……”封常清对着崔耕耳语了几句。
崔耕听完了不由抹了一把虚汗,暗道,陈三和算是有点运气的人,终于不用替他遮来瞒去的了。
随即,他笑道:“哈哈!四郎,看来你真是错怪陈御史了,他紧赶慢赶,今天终于赶回清源城来了!”
“哦?是吗?那还算他有点良心,快将陈御史请进来吧?”
崔耕微微一摆手,封常清很快便去而复返,从外面领进两个人来。
一人塌鼻梁缺耳朵,面如厉鬼,正是周兴。
另外一人,仙风道骨,细目长眉,手拿拂尘,正是陈三和。
二人一齐跪倒在地,道:“启禀大人,卑职幸不辱命,您要的那样东西,我们已经做成了!”
冯朴第一眼就认出了这样物事,顿时眼珠子都红了,激动道:“这是告身!三品以上官员的告身!此物难道是给二郎的?那怎么可能?”
刘幽求也愣了,讷讷道:“就算是江都县令的告身也不对,崔御史没有缴纳卷轴钱,怎么可能会有吏部的告身?”
“众位有所不知啊!”
刘老四微微一笑,道:“虽然二郎兄弟没交这个钱,但是上官舍人替他交了。”
大唐武周年间,除了开国勋贵之外,朝廷对官员实在谈不上大方。
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就是官员的正式任命书,也就是官员告身,得自己出钱从吏部买。
不但要买,而且价格死贵死贵,到了后来,这甚至成了国库的一项重要收入。
当然了,宰相大将军之流,皇帝还是要笼络的。一般情况下,会特意下旨免除这项费用。
有些官员因为频繁的平级调动,每次都让人家交钱,那也太过分了。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尚书省发给的一纸录有制书文字的公文代替,统称敕牒或札。
但既不是朝廷重臣,又是升官或者初入官场,这份卷轴钱就免不了。
上次崔耕升任岭南道肃政使,是沈拓在长安帮他将这笔钱垫上的。
这次没人帮他交,按说在走马上任之前,崔耕必须亲自或者派人去长安,把这笔卷轴钱交了,才能领告身,走马上任。
万万没想到,上官婉儿竟然替他交了。
冯朴还是大为费解,摇头道:“不对不对,即便如此,这告身也该是六品告身。如今这告身以锦缎为料,以珠贝为饰,这可是三品以上官员才应有的告身啊!”
刘老四心中暗骂了一声土鳖!
不过看在崔耕的面子上,他还是耐心地向冯朴解释了这个问题。
原来按照朝廷制度,所有官员的告身都一样,简简单单普普通通,是没什么装饰的。
但是人家的官又不是买来的,一个普通卷轴就要人家出大笔的钱财,这道理上也说不过去。
最后,不知哪位吏部的天才官员想了个主意,给告身加上装饰。
表面上是按品级来区分装饰物的华丽与否,实际上呢?是按钱财的多寡来区分,谁交的钱多,装饰就越华丽。
这次上官婉儿出了大钱,得到一个珠贝为饰的告身,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崔耕暗暗猜测,上官婉儿之所以对自己如此热心和厚待,不外乎两个目的:首先是向来俊臣示威——你越要贬的人,姑奶奶越要捧。
其次是向派系林立的朝中暗示,以后崔耕崔二郎就算是我上官系的人马了,谁要是受了来俊臣的请托打击崔二郎,就是跟本舍人过不去!
想到这里,瞬间念头通达,他站起身来,对着刘老四深施一礼,道:“上官舍人如此厚爱,下官感激不尽。还请刘给事回长安之后,代崔某人谢谢上官舍人。”
“上官舍人当然是要谢的,不过有个人崔御史更应该谢。”说着话,刘老四骤然面色一肃,站起高声道,“江都县令崔耕,接旨!”
闻听此言,几乎所有人都心中暗骂了一声,我擦!
这死太监也太不是东西了吧?刚才大家跪着接圣旨的时候,你不一下子念完。
怎么这都坐好了,喝起小酒来了,你来这一招!
不过吐槽归吐槽,几人还是乱哄哄地站了起来,准备恭迎圣旨。
刘老四见状,贱笑了一番,赶紧道:“诸位不必行礼,这不是陛下的圣旨,而是一份口谕,只要崔县令跪接就行了。”
接着,他似模似样地学着武则天的口吻,传口谕道:“崔御史献药有功,朕本当封赏。但观卿之才,乃朝廷股肱之臣,日后当有大用,不应以医官之流视之。故而,你献药之事,朕就不加官给你了,特赐宫衣一件,以示褒奖。”
刘老四那个包袱还真是个百宝囊,说着话,他又拿出来了一身材质上佳的窄袖圆领袍。
这就是所谓的宫衣——后宫之人缝制的衣服。不在于这衣服有多好,而在于这件衣服表示的意思。
御赐宫衣,好吗?这可不是花钱就能买得到的,这更多的是一份荣耀。
崔耕自然是一番叩头谢恩。
直到现在,正事儿才算办完。
婢女们把残席撤下,重新摆下了一桌酒宴,招待朝廷钦使刘老四。
席间,细心的姚度发现,这位刘钦使其实挺好说话的,基本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三个人尤其客气,一为卢雄,一个郭恪,另外一个自然就是自家崔大人了。
因为上官婉儿格外看重自家大人的缘故,刘老四也跟着讨好客气,姚度觉得正常。
但这郭恪郭都尉貌似和上官婉儿没什么交集啊?
为何刘钦使也对他那么客气?
不止刘钦使,就连对刘钦使都能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卢雄卢司马,为何也对郭都尉这般礼待?卢司马可是上官舍人的姐夫啊!
看来这位郭都尉的跟脚,绝对比自己原来想象中还要牛逼。
好在郭都尉跟自家崔大人称兄道弟。
这么看来,今后跟着崔大人,绝对是一条通往荣华富贵的康庄大道啊!
这边姚度想入非非一阵飘然,那边崔耕三人把刘老四吃得死死的,大家谈话也就没什么顾忌了。说来说去,又扯闲篇扯到了崔耕刚才临时作了一首咏端午的诗时,纷纷称他文才出众。
听到这里,刘老四忽然心中一动,道:“二郎,你得有点眼力价。陛下赐你一身宫衣,你是不是也应该回份礼物?”
崔耕想想也是,虽然没规定受了皇帝赐予的东西,就要回礼,但礼多人不怪,送了总比不送好吧?
最关键的是,有上官婉儿帮衬,在武则天面前借机刷点印象分,百利而无一害,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他嗯了一声,说道:“我倒是想给陛下还礼。但陛下富有四海,我就是献上什么礼物,她老人家恐怕也不稀罕啊。不知四郎何以教我?要不……咱们直接送钱?”
“嗨!送钱干什么?陛下让你去扬州就是让你捞钱去了,还能在乎你这仨瓜俩枣的?”
“那四郎的意思是……”
刘老四眼中放光,道:“刚才不是说你满腹诗才吗?那你作诗啊!陛下最喜欢才子了。你写一首好诗献给陛下,她一定高兴。”
作诗?
崔耕低头沉思起来,有了!还真有这么一首应景儿的!
当即,他便徐徐朗声诵道:“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首诗乃是诗圣杜甫在唐肃宗在位的乾元元年所作,距今还有六十多年才会面世。
诗中说得就是他在端午节,被皇帝赐予了宫衣一件,非常感动。
无论从文才还是感情,乃至应情应景上,都非常合适。
当然,现在被崔某人占为己有,自然没杜甫什么事儿了。
几人听完之后,皆是交口称赞。
卢雄更是眼睛乐得眯成一条缝了,竖起拇指赞道:“好孩子,这首诗一出,你就算是简在帝心了,日后定然前途无量。”
一旁的刘幽求凑趣道:“卢老哥,你这么说就不对了。”
“嗯?”
“你刚才没听刘给事代传的圣上口谕吗?口谕中,圣上可是亲口称赞崔二郎日后必为朝廷的股肱之臣。这就说明啊,他之前就已经简在帝心了,你这句话啊……说晚了!现在这首诗交上去,充其量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而已。”
卢雄这才恍然大悟,抚额道:“说得好!此诗一出,锦上添花,二郎的前程就算稳了。”
说罢,他举起杯盏,又道:“来,大家共饮此杯,恭贺二郎前途似锦,一片光明。”
“恭喜二郎”
“恭喜崔大人!”
“恭喜崔县令!”
什么称呼都有,纷纷举杯,气氛越来越热络。
又过了一会儿,忽然,刘老四将酒盏放下,轻咳一声,道:“二郎,杂家跟你打听个事儿。”
“什么事?”
“你手下的监察御史陈三和去哪了?怎么没来赴宴?杂家还有份旨意要向他宣读呢!”
陈三和那老神棍?
崔耕暗暗寻思,当初右肃政台发下公文,可不只说了自己一人。与此同时,来俊臣的弹劾里,也包括了陈三和!
上官婉儿能救得了自己,但不一定能救得了陈三和啊!
莫非刘老四此番下来,还背着处置陈三和这老神棍的任务?那可不行,怎么说陈三和都是自己的人,不能让他丢了性命。
他的脸色微微一变,敷衍搪塞道:“唉,实在是不巧,陈御史去了振州,考察当地的风土民情去了。”
顿了顿,又小心翼翼试探道:“不知刘给事给陈御史带来了什么旨意?”
“什么?跑振洲去了?莫非这厮见二郎你歹势,怕引火烧身伤及自己,便趁机溜出去避嫌躲祸了?”
刘老四闻之,猛地一拍几案,愤愤不平道:“这个刘老四,真不是东西。枉上官舍人还为他出了大力,他竟然如此薄情寡义对待二郎你!”
啊?
崔耕这才意识到,恐怕自己是误会了,莫非这个旨意不是什么坏消息?
他赶紧替陈三和解释道:“四郎大兄息怒,小弟刚才不是说了吗?陈三和是我派去振州的,不是擅自行动。”
“那也不行!”刘老四恨恨地道:“即便如此,他自己就没点眼力,没点良心?今天是二郎你的生辰,他就算公务再繁忙,也得抽时间回来同你庆生吧?”
“呃,四郎误会他了,他不是那种……”崔耕还想解释,却听见外头一阵重重地脚步声,传入堂屋中。
咚咚咚~~
只见封常清迈着沉重地步伐走进了堂屋。
自从刘老四迎入堂屋后,封常清之前便早早起身出去了。一方面招呼人安排伙食,另一方面起个迎宾的作用。他威风凛凛甲胄齐全,总比小九儿拿得出手不是?
“大人……”封常清对着崔耕耳语了几句。
崔耕听完了不由抹了一把虚汗,暗道,陈三和算是有点运气的人,终于不用替他遮来瞒去的了。
随即,他笑道:“哈哈!四郎,看来你真是错怪陈御史了,他紧赶慢赶,今天终于赶回清源城来了!”
“哦?是吗?那还算他有点良心,快将陈御史请进来吧?”
崔耕微微一摆手,封常清很快便去而复返,从外面领进两个人来。
一人塌鼻梁缺耳朵,面如厉鬼,正是周兴。
另外一人,仙风道骨,细目长眉,手拿拂尘,正是陈三和。
二人一齐跪倒在地,道:“启禀大人,卑职幸不辱命,您要的那样东西,我们已经做成了!”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63278/170827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