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东欧大草原风云之二:克里米亚的百
推荐阅读:[娱乐圈同人] 蛇果、[综英美] 提瓦特马甲拯救世界、[HP同人] HP为你而来、[HP同人] HP魔法世界观察手册、[HP同人] HP科学饲养一只小布莱克先生、[HP同人] HP我是哈利波特的小姨、[柯南同人] 我靠玄学在柯学世界当名侦探、[综漫] 我,天使,物理超度、[综漫] 传说中的乌野大魔王、[柯南同人] 三角形是最稳固的结构、
新鞍山(乌克兰梅利托波尔)。
以前流经县城的莫洛奇纳河也改成了新浑河,谁叫辽宁鞍山旁边是浑河呢。
新鞍山城是一座方圆六里的城池,由于附近铁矿、锰矿的开采,城池便成了工匠、士兵家属居住的地方。
家属?
自然还是大夏国的老套路,在那场达契亚人、哥萨克人、契丹联盟、土尔扈特人加上大夏从西往东“洗劫”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孤儿寡母,自然便宜了迁移到此的士兵、农户、工匠,这些人中的单身汉与那些克里米亚、鞑靼、诺盖、阿兰人结成了家庭。
按照大夏国的规制,农户只能住在城外,不过在城里作坊工作的工匠以及镇守士兵的家属可以住在城里,眼下新鞍山城的知府兼镇守使都是小袁营的头目袁时中,此人带领高达两万户以前跟着他在河南东部流窜作战的士兵及家属花了两年时间才迁到这里,抵达后,在临潢府接受了半年的培训,一下便成了新鞍山县的知府兼镇守使。
他这两万户人家,除了抽调出三千适合当兵的青壮,近两千以前从事过手艺活的成为工匠,剩下的全部安置在黑海以东,克里米亚地峡以北,新天津以西的广袤地区。
新鞍山说是县城,其麾下却有高达一万户农户,新天津下面有一万户,还是老规矩,每户五十亩上好的土地。
而在新天津以东,则是宫文彩一万户山东榆树贼及其家属的地盘,同样的,煤矿产区新大同(顿涅茨克)的知府兼镇守使是宫文彩。
额腾翼的一万户博格拉部牧户迁到此处后则均匀分布在整个区域上,牧户不同农户,在有些条件下,他们可以越过顿河去土尔扈特大草原。
在靠近新鞍山县城的新浑河边上就是第一乡第一村,整整一百户,村长是袁时中的堂兄,同样来自河南归德的袁时冲,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以前是村里的童生,按照他的条件,他完全可以在新县城里找到一份官府的工作,不过当他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此地,亲身体会到这里的气候、土壤条件后,便立即下定决心要在此地好好“耕读”下去。
刚来到此地时,他也是孑然一身,后来分到了一户男人战死的诺盖人家庭,那户人家给他留下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高鼻深目、皮肤白皙但粗糙的寡妇,以及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女儿。
几年下来后,这寡妇也皈依了萨满教,对于这一点,袁时冲倒是没有异议,与儒教相比,萨满教更合适像她这样的人——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来说,没有宗教信仰是不可思议的。
几年下来后,她又给袁时冲生了两个儿子,倒是让袁时冲有些意外之喜。
这一日,虽然是冬季,不过按照中原汉人的习惯,冬季正是疏通渠道、堰塘的好时机,新鞍山县附近的农田主要也是利用新浑河的河水进行灌溉的,其实,就算没有新浑河的河水,此地的降雨条件也足够种植像小麦这样的旱地作物了。
但袁时冲依然带着自己老婆出来了,五十亩土地,需要的渠道也有一两里路,夫妇俩人带着锄头、柴刀一截截地进行清理。
克里米亚附近是可以种植冬小麦的,前不久下过的小雪足以滋润刚种下不久的小麦了,不过袁时冲还是来了,他一方面利用锄头将沟渠里多余的石块、土坷垃扒掉,一方面用柴刀将田埂上的灌木丛砍掉,将田埂完全留出来,砍下来的灌木则用草绳捆好,等到来年种植土豆、番薯、番茄、玉米、豆料等物时可以烧火粪。
夫妇俩忙了半天,才完成了自家田地所属的沟渠的三成,时间正值中午,远处来了一人。
走到跟前时,袁时冲就知道自己的继女,原名阿缇雅,现名袁缇雅的来了,袁时中刚来时,这袁缇雅才八岁,如今却是十三岁的少女了。
大夏国入主后,凡是与大夏人结成家庭的子女无一例外都必须到学堂读书,幸亏这里的孩童基本上都讲突厥话,而大夏国安西总督辖区的高等师范学校培养了不少懂得突厥语的老师,故此,这些老师用突厥语向这些孩童进行汉语教育,几年过去之后,这些孩童已经能熟练掌握汉语了,连带着他们的家长也稍微懂得了一些。
眼下是放寒假的时间,十三岁的袁缇雅已经在学校里读了五年了,按照规矩,明年下半年她就要进入各种更高等级的学校读书,比如高等师范学校,高等技工学校,等等,依照袁缇雅的条件,她心灵手巧,是进入大夏高等技工学校的上好人选,不过她的母亲却不想让她再读了,但袁时中的一番话让她打消了念头。
“按照大夏国法典,家里凡是有隐匿适龄孩童不上学的,粮税增加一成”
其实以这里的土壤条件,全部是厚厚的、肥沃的、一抓一把油的黑土地,就算不施肥也能种上几十年的绝佳土地,平均每亩地的出产高达三四石,几乎是以前大明的一倍,就算粮税提高到一倍也无妨。
但袁时冲明白,大夏国既然能颁布这样的法典,目的就是让适龄的孩童,无论男女都要上学,否则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绝对不是将粮税提高一成那么简单,后来他便说服了他老婆。
袁缇雅非常乖巧,加上白皙的皮肤,秀气的面庞,在第一乡第一村颇有些名气,她得知此事后更加勤快了,放寒假后便承担了家里的做饭、带两个弟弟的任务,按照袁时中家乡的规矩,农忙时,为了节约时间,当早上出来时,一直要忙到晚上才回去,故此,在中午的时候袁缇雅做好午饭后将饭食带到田头让她父母食用。
她今日做了两张大饼,又做了袁时冲教给她的酱汤,放在一个陶罐里,陶罐放在一个袁时冲亲自利用灌木编制的篮子里,除了用白棉布包着的大饼、陶罐,还有两个瓷碗。
“大夏人能干,疼女人、孩子”
这是如今的克里米亚总督辖区的女人普遍的看法,何况以前这里的各部族基本上都是信奉天方教的,女人是不能随便抛头露面的,大夏人做了主人后便抛弃了这一套,当然了,这也与女人的丈夫、儿子战死有关系,对于信仰,女人总是比男人更容易变更一些。
袁缇雅将篮子放下了,袁时冲夫妇便丢下手里活计上了田埂。
袁时冲从田里跨上田埂时不小心脚下一滑,眼看就要跌倒,赶紧用手撑了一下,一刹那,他的双手都攒满了黑黝黝的泥土。
平常光景,他都在这样的土地里耕作,知晓自家田地的土壤肥沃,也抓起来仔细瞧过,却没有仔细捏过,这下却让他捏上了。
那是一种混合着不知多少年沉淀下来的烂草、烂花、动物粪便、极细泥土的黑土,当他握紧双手时,一种黑色的汁液便从那里面挤了出来。
同时有一种略带腥臭的味道从那汁液里散发出来。
“果然是肥的流油的土地啊”
袁时冲不禁感叹一声,他赶紧去旁边的大渠里洗手,大渠是直接从新浑河里引上来的,然后分别引入一个个的小渠道,渠道里的水自然结冰了,不过冰层很薄,用锄头敲一下便能破开。
洗完手之后,一手端着尚有余温的大饼,一手端着酱汤碗,袁时冲三下五除二便干完了,吃完后将空碗递给袁缇雅,他笑着说道:“缇雅,放心吧,你明年继续上学,家里有我们呢,你母亲也同意了”
袁缇雅听后也是大喜,她提着篮子飞快地远去了,不多时便消失在田头。
这样的情况,别说在这里了,就是在大明也很少见,让女子读书、工作,放眼全天下,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而在东欧草原地带,除了各部族的头人的男孩,全族就没有再多的读书人了,就算那些被招入耶尼切里、巴斯克的白人小孩,也是不让读书的,读书,被那些阿訇、贵族牢牢把持着,没有任何例外。
而像袁缇雅这样的少女,十三岁便到了婚嫁的年龄,小小年纪便要正式进入相夫教子的生涯,不光是大草原地带信奉天方教的女子,就连欧洲号称有着先进文明的各国的贵族家庭,女子到了十三岁也开始谈婚论嫁了,远的不说,左近的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两任沙皇的第一位夫人都是十三岁!
坐在田埂上,他老婆破天荒地用蹩脚的汉话问道,“听说你们经过了两年才来到此地,一定经过了很多苦难吧”
在路上长达两年的迁徙,还是三万户的大队,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栗,放到任何朝代、任何国家,稍有不慎便会酿下大患,别的不说,大明的地方兵丁穿越州府去边地作战便是一件令双方都小心翼翼的大事。
特别是到了后期,凡是行程在一千里以上的军队转移,八成以上都酿成了大祸,不是兵变,便是四处劫掠,最后又让当地的兵丁镇压,弄得鸡飞狗跳,民怨四起。
三万户人家,就算平均一户只有两人,那也是六万人,何况,袁时中、宫文彩能在明末乱世里生存下来,留下来的户口无不是以青壮为主的,不过当袁时中他们北上、西去时,官府除了一直有五百骑兵跟着,便没有更多的兵力了。
这样的迁徙,还顺顺当当行程一万五千多里到了克里米亚,这在人类迁徙史上都是一个奇迹。
“老袁……”
当他老婆问了这话后,袁时中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全身颤抖起来,双眼也留出了热泪。
“这样的国家,亘古未见,我等从河南出发后……”
以前流经县城的莫洛奇纳河也改成了新浑河,谁叫辽宁鞍山旁边是浑河呢。
新鞍山城是一座方圆六里的城池,由于附近铁矿、锰矿的开采,城池便成了工匠、士兵家属居住的地方。
家属?
自然还是大夏国的老套路,在那场达契亚人、哥萨克人、契丹联盟、土尔扈特人加上大夏从西往东“洗劫”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孤儿寡母,自然便宜了迁移到此的士兵、农户、工匠,这些人中的单身汉与那些克里米亚、鞑靼、诺盖、阿兰人结成了家庭。
按照大夏国的规制,农户只能住在城外,不过在城里作坊工作的工匠以及镇守士兵的家属可以住在城里,眼下新鞍山城的知府兼镇守使都是小袁营的头目袁时中,此人带领高达两万户以前跟着他在河南东部流窜作战的士兵及家属花了两年时间才迁到这里,抵达后,在临潢府接受了半年的培训,一下便成了新鞍山县的知府兼镇守使。
他这两万户人家,除了抽调出三千适合当兵的青壮,近两千以前从事过手艺活的成为工匠,剩下的全部安置在黑海以东,克里米亚地峡以北,新天津以西的广袤地区。
新鞍山说是县城,其麾下却有高达一万户农户,新天津下面有一万户,还是老规矩,每户五十亩上好的土地。
而在新天津以东,则是宫文彩一万户山东榆树贼及其家属的地盘,同样的,煤矿产区新大同(顿涅茨克)的知府兼镇守使是宫文彩。
额腾翼的一万户博格拉部牧户迁到此处后则均匀分布在整个区域上,牧户不同农户,在有些条件下,他们可以越过顿河去土尔扈特大草原。
在靠近新鞍山县城的新浑河边上就是第一乡第一村,整整一百户,村长是袁时中的堂兄,同样来自河南归德的袁时冲,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以前是村里的童生,按照他的条件,他完全可以在新县城里找到一份官府的工作,不过当他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此地,亲身体会到这里的气候、土壤条件后,便立即下定决心要在此地好好“耕读”下去。
刚来到此地时,他也是孑然一身,后来分到了一户男人战死的诺盖人家庭,那户人家给他留下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高鼻深目、皮肤白皙但粗糙的寡妇,以及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女儿。
几年下来后,这寡妇也皈依了萨满教,对于这一点,袁时冲倒是没有异议,与儒教相比,萨满教更合适像她这样的人——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来说,没有宗教信仰是不可思议的。
几年下来后,她又给袁时冲生了两个儿子,倒是让袁时冲有些意外之喜。
这一日,虽然是冬季,不过按照中原汉人的习惯,冬季正是疏通渠道、堰塘的好时机,新鞍山县附近的农田主要也是利用新浑河的河水进行灌溉的,其实,就算没有新浑河的河水,此地的降雨条件也足够种植像小麦这样的旱地作物了。
但袁时冲依然带着自己老婆出来了,五十亩土地,需要的渠道也有一两里路,夫妇俩人带着锄头、柴刀一截截地进行清理。
克里米亚附近是可以种植冬小麦的,前不久下过的小雪足以滋润刚种下不久的小麦了,不过袁时冲还是来了,他一方面利用锄头将沟渠里多余的石块、土坷垃扒掉,一方面用柴刀将田埂上的灌木丛砍掉,将田埂完全留出来,砍下来的灌木则用草绳捆好,等到来年种植土豆、番薯、番茄、玉米、豆料等物时可以烧火粪。
夫妇俩忙了半天,才完成了自家田地所属的沟渠的三成,时间正值中午,远处来了一人。
走到跟前时,袁时冲就知道自己的继女,原名阿缇雅,现名袁缇雅的来了,袁时中刚来时,这袁缇雅才八岁,如今却是十三岁的少女了。
大夏国入主后,凡是与大夏人结成家庭的子女无一例外都必须到学堂读书,幸亏这里的孩童基本上都讲突厥话,而大夏国安西总督辖区的高等师范学校培养了不少懂得突厥语的老师,故此,这些老师用突厥语向这些孩童进行汉语教育,几年过去之后,这些孩童已经能熟练掌握汉语了,连带着他们的家长也稍微懂得了一些。
眼下是放寒假的时间,十三岁的袁缇雅已经在学校里读了五年了,按照规矩,明年下半年她就要进入各种更高等级的学校读书,比如高等师范学校,高等技工学校,等等,依照袁缇雅的条件,她心灵手巧,是进入大夏高等技工学校的上好人选,不过她的母亲却不想让她再读了,但袁时中的一番话让她打消了念头。
“按照大夏国法典,家里凡是有隐匿适龄孩童不上学的,粮税增加一成”
其实以这里的土壤条件,全部是厚厚的、肥沃的、一抓一把油的黑土地,就算不施肥也能种上几十年的绝佳土地,平均每亩地的出产高达三四石,几乎是以前大明的一倍,就算粮税提高到一倍也无妨。
但袁时冲明白,大夏国既然能颁布这样的法典,目的就是让适龄的孩童,无论男女都要上学,否则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绝对不是将粮税提高一成那么简单,后来他便说服了他老婆。
袁缇雅非常乖巧,加上白皙的皮肤,秀气的面庞,在第一乡第一村颇有些名气,她得知此事后更加勤快了,放寒假后便承担了家里的做饭、带两个弟弟的任务,按照袁时中家乡的规矩,农忙时,为了节约时间,当早上出来时,一直要忙到晚上才回去,故此,在中午的时候袁缇雅做好午饭后将饭食带到田头让她父母食用。
她今日做了两张大饼,又做了袁时冲教给她的酱汤,放在一个陶罐里,陶罐放在一个袁时冲亲自利用灌木编制的篮子里,除了用白棉布包着的大饼、陶罐,还有两个瓷碗。
“大夏人能干,疼女人、孩子”
这是如今的克里米亚总督辖区的女人普遍的看法,何况以前这里的各部族基本上都是信奉天方教的,女人是不能随便抛头露面的,大夏人做了主人后便抛弃了这一套,当然了,这也与女人的丈夫、儿子战死有关系,对于信仰,女人总是比男人更容易变更一些。
袁缇雅将篮子放下了,袁时冲夫妇便丢下手里活计上了田埂。
袁时冲从田里跨上田埂时不小心脚下一滑,眼看就要跌倒,赶紧用手撑了一下,一刹那,他的双手都攒满了黑黝黝的泥土。
平常光景,他都在这样的土地里耕作,知晓自家田地的土壤肥沃,也抓起来仔细瞧过,却没有仔细捏过,这下却让他捏上了。
那是一种混合着不知多少年沉淀下来的烂草、烂花、动物粪便、极细泥土的黑土,当他握紧双手时,一种黑色的汁液便从那里面挤了出来。
同时有一种略带腥臭的味道从那汁液里散发出来。
“果然是肥的流油的土地啊”
袁时冲不禁感叹一声,他赶紧去旁边的大渠里洗手,大渠是直接从新浑河里引上来的,然后分别引入一个个的小渠道,渠道里的水自然结冰了,不过冰层很薄,用锄头敲一下便能破开。
洗完手之后,一手端着尚有余温的大饼,一手端着酱汤碗,袁时冲三下五除二便干完了,吃完后将空碗递给袁缇雅,他笑着说道:“缇雅,放心吧,你明年继续上学,家里有我们呢,你母亲也同意了”
袁缇雅听后也是大喜,她提着篮子飞快地远去了,不多时便消失在田头。
这样的情况,别说在这里了,就是在大明也很少见,让女子读书、工作,放眼全天下,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而在东欧草原地带,除了各部族的头人的男孩,全族就没有再多的读书人了,就算那些被招入耶尼切里、巴斯克的白人小孩,也是不让读书的,读书,被那些阿訇、贵族牢牢把持着,没有任何例外。
而像袁缇雅这样的少女,十三岁便到了婚嫁的年龄,小小年纪便要正式进入相夫教子的生涯,不光是大草原地带信奉天方教的女子,就连欧洲号称有着先进文明的各国的贵族家庭,女子到了十三岁也开始谈婚论嫁了,远的不说,左近的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两任沙皇的第一位夫人都是十三岁!
坐在田埂上,他老婆破天荒地用蹩脚的汉话问道,“听说你们经过了两年才来到此地,一定经过了很多苦难吧”
在路上长达两年的迁徙,还是三万户的大队,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栗,放到任何朝代、任何国家,稍有不慎便会酿下大患,别的不说,大明的地方兵丁穿越州府去边地作战便是一件令双方都小心翼翼的大事。
特别是到了后期,凡是行程在一千里以上的军队转移,八成以上都酿成了大祸,不是兵变,便是四处劫掠,最后又让当地的兵丁镇压,弄得鸡飞狗跳,民怨四起。
三万户人家,就算平均一户只有两人,那也是六万人,何况,袁时中、宫文彩能在明末乱世里生存下来,留下来的户口无不是以青壮为主的,不过当袁时中他们北上、西去时,官府除了一直有五百骑兵跟着,便没有更多的兵力了。
这样的迁徙,还顺顺当当行程一万五千多里到了克里米亚,这在人类迁徙史上都是一个奇迹。
“老袁……”
当他老婆问了这话后,袁时中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全身颤抖起来,双眼也留出了热泪。
“这样的国家,亘古未见,我等从河南出发后……”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63436/171598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