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在年代文里逆袭 > 在年代文里逆袭 第228节

在年代文里逆袭 第228节

推荐阅读:救命!和顶流死对头网恋后被亲哭分手七年后,隔壁住进了前男友你好,谢教授又被腹黑影帝给盯上了我们真的只是在演戏主角简安安楚君行唐人的餐桌父可敌国女装网恋到高冷室友翻车了旭爺偏寵我

    “实事求是地讲,你儿子比你还帅。”
    顾立春一看这人如此实诚,赶紧多看了一眼,孟安城也上前给两人介绍:“这位是老何,何老师。”
    顾立春赶紧叫何老师。
    路上遇到熟人,孟安城都一一跟顾立春介绍:“这位是王老师,这位是马老师……”
    就这么一路走,一路介绍。顾立春还没到家,学校里已经传遍了,孟安城的儿子回来了,人家亲自考上了东大。
    大家对他的事迹早有耳闻,如今亲眼一看,发现那是闻名不如见面。这孩子年纪不大,但性格沉稳,应对从容。
    到了家里,于天蓝和孟青扬正在准备晚饭。一听到门响,孟青扬赶紧跑出来迎接。
    几年没见,孟青扬已经变成了一个高挑矫健的少女,她脆声叫道:“哥,你终于回来了。”
    顾立春笑道:“青扬长高了。”
    于天蓝激动地拉着顾立春的手,说道:“可把你给盼来了,过来洗洗脸,咱们先吃饭。”
    说着话她也招呼葛珲吃饭,葛珲也没客气。
    顾立春打量了一眼新家,这就是一座挺普通的院落,四间正房,两间厢房,院子不算大,但挺方正敞亮,中间还有个葡萄架,门前有几丛翠竹。
    客厅里摆设挺简单,两张方桌,几把椅子,四壁都是书架,上面摆满各种书籍。
    大家入座吃饭,孟安城打开一瓶酒,给四个大人满上,孟青扬是个未成年,只能以汤代酒。
    五只杯子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每个人都很高兴,脸上洋溢着笑容。
    孟安城今天是妙语连珠,顾立春又特别会接话,父子两人你来我往的,跟说相声似的,逗得大家笑个不停。于天蓝适应性挺好,只是抿嘴微笑。但葛珲和孟青扬见的世面少,哪里经得住这么逗,两人笑得忍不住捂着肚子。
    最后孟安城说道:“算了,别把这俩孩子逗坏了,咱说点正经的。”
    顾立春道:“我其实是个正经人。”
    大家又忍不住笑。
    顾立春就说了他们考试时发生的事,讲他跟农场那些家属们如何斗智斗勇。
    孟青扬挺关心这些女知青,问道:“哥,那最后她们都考上了吗?”
    顾立春道:“只考上了三个。”
    孟安城却说:“考上三个也非常不错了。”
    顾立春说:“是啊,她们挺厉害的。”
    等他说到进考场时的情况,特别是讲到那个要想与他互相帮助的方景时,大家再次破功。
    葛珲因为笑得太多,一下子岔了气,一直不停地打嗝。
    顾立春正色道:“我说小珲,你老打鸣干什么?你的工作时间应该是早上。”
    葛珲:“哈哈,圪喽——”
    他越打嗝大家笑得越厉害,于天蓝实在看不下去,赶紧给葛珲倒水,让他不停地喝水止嗝。
    葛珲灌了两大杯水,嗝也没止住,临走时还在不停打。
    “三叔,三婶,我回去了,圪喽——”
    于天蓝忍着笑说:“你回去吧,路上再试试深呼吸,把嗝止住。”
    顾立春道:“不好意思啊,今天把你变成名副其实的嗝珲了。”
    葛珲对他翻了个白眼,用手指指顾立春,意思是你给我等着,他骑上三轮车离开了。
    葛珲走后,于天葛嗔怪道:“你们爷俩悠着点吧,你瞧瞧把人给弄得一路打着嗝出门。”
    孟安城说:“没事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打饱嗝呢,让客人打着饱嗝出门,别人都说咱家招待得好。”
    于天蓝无奈地摇头,不理会这个老头子。
    吃完饭,四个人一齐动手收拾桌椅碗筷,收拾停当,于天蓝给顾立春端来一盆热水让他泡泡脚回房睡觉。
    顾立春的房间是四间房子最宽敞的,四个实木书架靠墙摆放,架子上的书摆放得整整齐齐,有新有旧,四个书架四个类别:历史史、文学类、农学类、哲学类。
    哲学类书架上只摆了几十本,显然是没凑齐。靠窗摆着一张原木色的又宽又长的写字台。床也挺宽敞,大约一米五宽。上面铺了一层厚厚的垫子。
    于天蓝说道:“房间摆设你要是不满意,咱就重新归置归置。”
    顾立春说道:“我很满意,谢谢妈。”
    于天蓝笑着说道:“你还跟我客气,行啦,你坐了一天车,早点休息,别跟你爸聊天了,他话痨。可赶紧开学吧,让他跟学生聊去。”
    顾立春哎了一声。
    于天蓝轻轻带上门离开了。
    顾立春脱掉衣裳,扑到新床上,床单被子都是新的,闻上去还有阳光的味道,应该是刚晒过。
    他确实有些累了,躺在床上没多久就睡着了。
    次日清晨,顾立春起床时,已经是日上三竿。家里没人,桌上用纱笼扣着饭菜,桌上还用碗压着一张纸条:记得吃早饭,我和你爸去上班了。
    顾立春坐下来慢慢地吃着饭,屋里院里都很安静,没有一点声音。吃完饭,收拾完碗筷,他背上挎包出门溜达。
    他四处闲逛,文史楼,图书馆,宿舍楼都看了一遍,总体印象就是绿化极好,处处可见参天的古树。房子也真破,但破旧中又带着一丝古韵,仔细看又有点意思。
    在农场干了几年,让他养成了新的职业病,看到不满意的地方就想着搞建设和改进。
    “这条路该修了,这片法国梧桐林挺不错,以后可以来看书,那片白杨林也不行,还差点休息的地方,图书馆太破了,该重建了,宿舍楼也得盖几栋新的,食堂也不行,太小。”
    现在还没正式开学,但学校里有一部分工农兵大学生。老师和工作人员都在忙着,老师忙着备课,工作人员忙着打扫宿舍以及新生接待工作做准备。
    顾立春转悠累了,回家自己做饭,等到父母下班回来,正好一起吃饭。
    饭桌上,三人一边吃饭,一边拉家常。
    孟安城问道:“你上午出去逛了?”
    顾立春道:“我没看见你啊。”
    孟安城说:“我也没看见你,别人看见你了。”因为他长得跟孟安城和于天蓝太像了,哪怕是不认识的人,一眼也能认出他。
    顾立春故作惊恐地说道:“爸妈,我这样引人注目可不是好事,以后我干点什么,你们就立刻知道了,那我还怎么干坏事?”
    孟安城安慰道:“现在新生还没到呢,人少,等到大家一来,满校园都是人,大家就不会单单注意你了。”顾立春一想也是。
    从20号开始,新生陆续前来报到,顾立春还帮着做了几天招待工作。
    他们这一届学生年龄差距极大,最大的34岁,已婚,家有5个孩子。最小的十七岁,今年的应届生。看档案,各行各业都有。还有夫妻同学、叔侄同学、师生同学,各种稀奇古怪的现象都有。
    这届新生中,中文系人多,一共80多人,分两个班。至于顾立春所在的哲学系,人数很可怜,只有28个人。因为学校宿舍不够,新生分为住校生和走读生。
    3月6号,东大正式开学。顾立春的大学生活也随之开始。
    相比较其他同学,顾立春的大学生活过得十分舒服,毕竟他有自己的房间,他还是带薪上学,每月拿着140块的高新。
    其他同学苦兮兮地拿着十几块的助学金,住着条件简陋又拥挤的宿舍,吃着粗茶淡饭。不过对于这些同学来说,能够来上大学他们已经非常幸福了,他们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根本没人在乎条件是否艰苦,顾立春也很少听人抱怨过。
    大家每天都争分夺秒地学习,一个个贪婪地吸收着知识。因为大家都忙着学习,很少有人生幺蛾子,即便有极个别人想兴风作浪,也很快就偃旗息鼓,因为大家太忙,根本没时间理会。
    顾立春十分喜欢这种氛围,渐渐地,他变得十分安静和低调。每天按时上课,大量阅读,回到家里,跟父亲讨论的也是书和学问。星期天跟着同学们去逛逛附近的景点,爬个山,或者逛逛书店,遇到新书买几本。
    顾立春很快又成为同学中的焦点,这次不是因为他会怼人,而是因为他有钱,书多。别人买书是一本一本地买,他是一捆一捆地买。看到好书还多买两本,送给父亲一本,放在班里一本,供同学们传阅。有幸去过他家的人,无不羡慕他那满屋的书。
    真正让顾立春名声大噪的还是他的文章,他现在清闲下来,哲学系的课相对轻松,他又拾起了写作这个爱好。以前他只能写些政治框架内的文章,没有一丁点文学价值。现在时代风气在慢慢开放,禁锢虽然还有,但到少不会有生命危险。
    顾立春便开始放飞一小部自我,写了几篇小说投到刚复刊不久的《河东文学》、《东湖》、《碧野》等文学杂志上,他投稿时用的笔名是孟卓群,父母尊重他的意见没让他改名,但他觉得这个名字挺好听的,不用可惜,于是就拿来当笔名。
    顾立春没料到自己竟然一投即中,三篇小说同时出现在杂志上。最先发现的还不是他自己,而是孟安城中文系的同事。
    那天,何老师拿着三本杂志笑容满面地走进办公室,大声道:“老孟,你又换笔名了?同时刊登了三篇文章,是不是得请客?”
    大家一听这个消息,立即围拢上来。
    孟安城一脸困惑地接过杂志,迅速浏览一遍,出声赞道:“《河东文学》上这篇最好,文风犀利幽默,寓意深刻,这个作者很有想法。咦,这名字怎么看着那么眼熟?”
    何老师反问道:“老孟,你真的不是你的笔名?”
    孟安城摇头:“真不是,这名字是我儿子的。”
    “你儿子?”
    众人是一脸惊讶。
    课间休息时,孟安城叫过顾立春问个究竟。
    顾立春波澜不惊地说道:“哦,我是用这个笔名投过稿,编辑还没给我回复呢。”
    孟安城道:“你小子还挺稳。”
    没过两天,样刊和稿费就寄来了。这个时期的稿费一般是千字2块到7块,顾立春是新人,所以按最低价,三篇小说共计3万字,一共60块钱。这消息一出,整个中文系都沸腾了。他们可是中文系的,东大的王牌专业,结果让一个哲学系的抢先发表文章,实在是不太体面。于是,中文系的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哲学系的同学则是用力鼓励顾立春:“顾同学,你再接再厉,多中几篇,气气隔壁中文系的。”
    顾立春笑道:“气他们干嘛?大家各努力各的。”
    顾立春的三篇小说激发出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掀起了投稿的热潮,之后,同学们还办起了诗社和文学社团,也有了社团期刊,像中文系自办的社团杂志《原野》、诗刊《月光》。
    这天,下课后,顾立春被一个拦住,这人大约三十岁左右,生得相貌堂堂,笑容可掬。
    “顾同学,我叫顾庆山,咱俩是本家。我是《原野》杂志的编辑,想跟你约个稿。”
    顾立春愣愣地盯着顾庆山看了一会儿,事情不会那么巧吧?他的爷爷就叫顾庆山,好像也毕业于东大,眼前这个人,名字跟他爷爷一样,年纪大体符合,长相依稀有些熟悉。所以,他跟穿越前的爷爷成了同学?
    他不动声色地试探道:“你叫顾庆山,来自河西省西阳县南湖村?”
    顾庆山目光闪烁一下,笑道:“顾同学,原来你也知道我?我家不在西阳县,在东乡市,我在西阳县插过队。”
    顾立春面无表情地问道:“你在插队时娶妻生子了吧?你是不是有一个儿子叫顾兴华?”
    顾庆山的表情立即变了,他警惕地问道:“顾同学,你是从哪里得知这些的?你是不是认错人了?我根本没有娶妻生子,也没有儿子。”
    顾庆山说完,拂袖离去。
    顾立春盯着顾庆山的背影,他基本上已经确定了此人就是他前世的爷爷。他没有激动,也没有一点想认亲的意思。这个爷爷是个渣爷,他考上大学后就抛弃了奶奶和父亲。听人说,奶奶当时还怀着身孕,后来奶奶大着肚子,领着他父亲顾兴华来找爷爷,爷爷出口羞辱奶奶,奶奶受到打击回去后小产,之后便精神失常。顾立春只见过奶奶两面,一次是在精神病院的病房里,一次在她的丧礼上。
    顾立春走进杨树林里,慢慢走着,一边走一边沉思。爷爷奶奶的事发生哪一年?很多事情他只是东听一句,西听一句,具体的细节并不清楚,经过推理再加上回忆辅助,他猜测奶奶应该会在今年来找顾庆山。现在是5月份,马上就麦收,麦收期间奶奶应该不会出门,她应该会在麦收之后来。他默默记下这个时间点。
    之后,顾庆山再也没找到顾立春,顾立春也没有理会对方。
    同学中有不少人来自乡下,不少男同学拖家带口,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们一来上学,家里的重担就全放在了妻子身上。这些人到麦收前就试着向学校请假,说要回去收麦子。请假的不是一个两个,学校在考量权衡之后,采取了人性化措施,给了那些要收麦子的同学十天假,回来后再由老师补课。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63915/173699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