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第109节
推荐阅读: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檀宫情事(1v1 现代 gl 纯百)、【海贼王】金苹果、今天也想和死去的哥哥谈恋爱、吃掉妳、不要清醒、指月、《台风镜》(校园H)、穿书之我给男主当小三、纵逢尔尔(高干骨科 np)、
冬麦便觉得,自己不行了,腿都软了,喉咙干渴得厉害,嘴唇上也干。
沈烈伸出胳膊来,顺势将她抱住:“要不我们先洗澡吧,洗澡后再吃,你不是说饭还热着,得晾晾吗?”
冬麦被有力的臂膀拦腰那么一抱,就像柳枝被轻轻折了一样,就那么顺势倒在他怀里。
也是巧了,她的唇便碰在了他肩上,滚烫的汗珠润在她唇上。
下意识地,她舌尖微动。
男人坚实健壮的身子无坚可摧,丝毫不是她所能撼动的,但是此时,她只是舌尖滑过,他却陡然一僵,之后躯体剧烈地颤了下。
沈烈低头,以一种充满滚烫渴望的眼神看着她,轻而哑地道:“冬麦,再来,我喜欢这样。”
冬麦很羞,但是他如此直白地表达,让冬麦心里生了喜欢。
她会觉得,在一些事情上,他就被自己掌控在手里,哪怕他多么强大,可他是自己的男人。
***********
阳光从狭窄的窗子照进来,新砌成的大炕上,冬麦一头黑亮的乌发散落,白色的衬衫落在炕边,唯独桃红色的裙子依然挂在腰间,凌乱地散落,也落在男人刚健的腰肌上。
她跪在他身边,修长清瘦的背凸显出美好的曲线,俯首下去,缓慢地品尝,是宽慰,是犒赏,也是品尝。
第98章 饺子馆开张
冬麦说干就干,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开饺子店了,先选定了材料,自己买了一些菜调配了饺子馅,该放多少佐料,该用什么馅料,先自己挨个地尝,咸淡如何,鲜不鲜,全都尝过,最后从自己折腾出来的十几种馅料中,选了四种,包出来饺子让大家尝,给村里,还有王书记陈亚都尝过了,大家没说不好吃的,都赞不绝口。
冬麦大受鼓舞,当即采买了一些菜和肉,准备开干。
万事俱备,她过去了一趟娘家,和胡金凤说起自己的饺子馆,说起以后可以让哥哥帮着做,这样哥哥也能挣到一些钱,又说了可以和哥哥五五分成,谁知道胡金凤一听,便道:“你大哥现在怕是不行,你二哥那里倒是可以,我回头和他商量商量,好歹把事情都谈明白了,亲兄妹一起合伙做买卖,什么事都得说到明面上,不能太急了,我和他说清楚,你们商量好了,再说合伙的事。”
冬麦一听,自然觉得靠谱,先说明白,比事后为了钱有什么矛盾强。
一时又问起来谢红妮的情况,这几天谢红妮的情况倒是好多了,出了月子,身体恢复差不多,也能下炕走动了,送过去卫生所让人家复查了,说是基本没什么大问题了。
至于江春耕,受了这一场打击,每每过去和村里的几个人一起喝酒,有时候还打牌,经常熬到半夜才回来。
提起这个,胡金凤冷笑一声:“你哥也是个混账,就为了一个没出娘胎的孩子,在那里难受,觉得自己害了自己孩子,至于你嫂嘛,别提了,我原本想着,她出了月子,该难受的也过去了,好好谈谈,结果呢,她倒是好,根本不理这个茬,我想着,那我也就不管了,这几天,我倒是给他们做饭,做了饭后我就送过去,至于他们吃不吃,怎么吃,可不关我的事,现在月子也出了,再有个啥,怎么也不至于赖上我这当婆婆的了!”
冬麦默了一会,道:“我哥这个人,乍看性子粗,其实最重感情,好好的一个孩子,就这么没了,他还觉得是他的问题,他当然难受,一时半会走不出来也是可能,等再过一段吧,过一段,如果还这样,我和二哥一起劝劝他,总不能一直这么煎熬着,该过过,该离离,好歹有个准话。”
胡金凤叹了口气:“只是可怜了满满,你大嫂现在也不怎么理他,本来好好的一个孩子,倒是弄得跟没爹没娘一样,这两天赖我这里,似乎不愿意他亲娘跟前凑了。”
从娘家回来,冬麦便去村里找了胡翠儿和刘金燕,这两个平时和她关系最要好,也是最靠谱的,说好了让她们先帮忙干一个月,一个月给四十块钱,两个人自然高兴。
现在地里才种上了,正是农闲的时候,村里的妇女没事干,一般年纪大的纺棉花织布,年纪轻的就买了毛线自己打毛衣织围巾。
能出去帮着干活挣钱,自然求之不得。
于是这天,刘金燕和胡翠儿帮着一起,连同沈烈,包了饺子,第二天饺子馆就轰轰烈烈开业了。
饺子馆就叫冬麦饺子,开业的时候便宜,鞭炮一放,倒是引来了不少人。
饺子馆的装修好,和周围的房舍一比,看着就比较洋气,进来后,发现里面更好,没那些花里胡哨的,简单的桌椅干净整齐,等点了饺子,发现饺子也不贵,吃起来喷香,关键那腌茄子,味道真是不错,还有人打听着这腌茄子卖不卖,卖的话想买点回去。
招待客人的是刘金燕,笑着和人说:“爱吃的话,下次再来,保准管够!”
大家就都笑了,看这样子是不卖了,不过饺子味道鲜香,价格也好,下次可以继续来吃。
开业头一天,这生意就不错,王书记和陈亚也来捧场,吃得满意。
到了下午两点多,店里慢慢冷清下来,冬麦清算了一下,这一天竟然挣了四十五块钱。
当时就吓一跳,心想一天四十五,那一个月不得一千二三?就算抛去成本,一个月也有七八百的盈利,好好干,也是一个万元户了。
不过又一想,今天才开业,生意好正常的,大家吃个新鲜,以后不一定怎么着呢。
当下大家准备了准备了,重新包饺子,等着晚上的,晚上的人就换了一波,有一些过来公社看录像看电影的小青年,见到这饺子馆,倒是新鲜,从外面看着装修好,带着对象来吃挺体面的,生意也还算不错。
这么干到了大概晚上八点,其实外面还有人,继续干,还能有生意,但是冬麦想着大家还得回村里去,毕竟头一天上班,不回去的话,怕人家家里担心,便说关了门让大家回去。
说关门的时候,刘金燕和胡翠儿还有些不情愿呢,觉得还能再卖。
一个月四十元,在农村,如果能干下去,这已经是很好的收入了,那些干部工人不就是一个月六十多吗?
农村人的力气不值钱,就这么包包饺子竟然能有四十块,她们恨不得天长地久地干下去,两个人都不傻,心里门儿清,只有冬麦生意好,才能给她们开工资,所以她们两个拼劲儿也挺大的。
不过冬麦考虑着安全问题,还是八点关门。
关门后,几个人把剩下的饺子下锅煮了吃了,便骑车回去,刘金燕和胡翠儿挺兴奋的,以至于快到村里的时候,两个人还是叽叽喳喳不停地说。
冬麦回到家里后,也累得够呛,啥都不想干,就直接瘫炕上了。
“开这种店,可真是要人命啊!我要死了!”
沈烈倒是好,已经要烧水准备洗澡了,看到她这样,挑眉笑着说:“那要不我们不干了,反正我们现在不缺钱。”
可这话一出,冬麦立即坐了起来:“才不要呢,我干嘛不干!”
沈烈无奈地笑:“我去烧水了,别睡着,好歹洗了澡再睡。”
**************
饺子店既然开张了,生意也不错,自然得努力做下去,连着几天,饺子馆的生意都不错,只不过人手实在是不够,生意太好了,而沈烈的下脚料马上就要到了,也不可能一直在这里帮忙,三个女人忙得团团转。
冬麦便再想起自己哥哥来,毕竟这里面还有一些馅料的秘方,她私心里,更希望娘家人接手,如果直接给别人做,那以后不一定怎么着。
于是她骑着车子,又跑了一趟娘家,谁知道过去的时候恰好遇上冯金月,正在那里陪着满满说话。
饺子馆的事,冯金月已经听胡金凤提过了,也谈了分成的事,她和江秋收商量过,两个人都很有兴趣,都想做,不过胡金凤的意思是,再等等,她想儿媳妇生完了再说。
胡金凤是担心儿媳妇的身子,她一个儿媳妇才出了事,这个儿媳妇还怀着,生怕再出事,不过冯金月却觉得这不算啥,她认为自己身体挺好的。
“大嫂出事,也不是在外面干什么重活,就是下一个台阶的事,可见寸劲儿上来了,在哪里说不定也要出事,咱们家也不至于那么倒霉,大嫂出事,我还能再出事?这倒霉事儿如果非要赶咱们家,咱就在天天在炕上躺着都躲不过去!”
这话说得胡金凤心里有些活动了,她知道女儿其实是好意。
虽说那个菜谱是家里出的,但是菜谱放家里也有些年头了,老大老二以前看过,都没当回事,老大那里是根本不想当什么厨子,人家就对这个不感兴趣,老二做菜倒是可以,但又太踏实本分了,没什么胆子,让去开店,也担心着本钱,生怕亏了,就这样子,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开起店来。
现在冬麦开了,让老二一家子去看着店,这倒是一个现成的好事,冬麦也是想让娘家人跟着沾光。
冬麦见冯金月要去,其实也担心,便有些犹豫。
江秋收却道:“光靠地里的庄稼不行,现在家都琢磨着做点事,我也没什么本事,想不出别的,咱家开饭馆的话,要本钱,也没那么多积蓄,咱这性子,也不是能去搞贷款的人,再说搞贷款去开餐馆,也不知道怎么做起来,现在如果去冬麦那里帮忙,好歹挣点钱,也不错了。”
至于冯金月怀着身子的事,他叹道:“其实在家里,也得干家里活啊,农村人,不就这样,谁能那么娇贵。”
冬麦听着这话,倒是觉得可以,不过认为还是应该过去和沈烈商量下,当下骑着车子回去,回去的时候,沈烈订购的下脚料到了,正在那里卸车,一麻袋一麻袋地摞在老宅西屋里。
冬麦见了,便帮着收拾,等把那些下脚料都收拾妥当了,问了问沈烈,才知道这是他从路奎豪那里收了一些,从蒙古那里运来了一批,现在弄了三吨的货,价格倒是便宜,一共花了一万四,手头还有几千块,留着给大家发工钱。
沈烈:“我们把这一批梳完,估计也得两个月了,到时候我们再考虑弄点别的。”
冬麦:“那接下来呢,咱就开始梳绒了?”
沈烈:“对,我开始寻觅着,找人帮忙梳,开始的时候我肯定得盯着,不过几天,看着梳绒工上手了,我也就能忙点别的。”
这个梳绒,最好是培养出一两个熟练工,到时候一个带着别的,管着,自己就可以省心了,去考虑新的原材料采购,再寻觅一下销路,或者趁着这时间去帮人采买梳绒机来挣钱。
当然了,沈烈现在没这心思,他看冬麦饺子馆比较忙,想帮着冬麦把饺子馆扶上正轨。
而江秋收和冯金月过来饺子馆后,冬麦一下就轻松一些了。
调馅料和腌制酱瓜,都可以交给冯金月做,自家人没什么好防备的,采买的一些事则是江秋收负责做,冬麦只需要出主意定菜谱当掌柜收钱就行了。
说好了除了成本外,江秋收和冯金月得五,冬麦得五。
江秋收和冯金月自然是高兴,等于平白得了一个店,而且自己没啥风险,店里挣了钱就能有收成,这下子干劲特别足。
冬麦也挺高兴的,她在这里忙几天,等差不多看着能上正道没什么问题,她就可以再找一个帮工,自己清闲下来了。
到时候,她这五成不是白得的吗?
恰好这个时候刘金燕家里婆婆病了,需要人做饭,刘金燕是挺舍不得饺子馆的工作,但是干这个得整天在外面,她觉得自己不管家里也不合适,冬麦便和她商量了下,让她去帮着沈烈搞梳绒机的事。
“一天八小时,给开一块三的工资,一个月干二十六天,休息四天的话,那就是大概三十四块钱,虽然比饺子馆挣得少,但是你守着家,一个月还能休息四天。”
刘金燕觉得这个活儿也不错,不过又觉得自己可以一个月干三十天,不用休息,挣钱的事,哪里嫌累,然而冬麦却坚持:“沈烈对这个挺有想法的,说不能疲劳上工,就只能一个月休四天,每天干八个小时。”
刘金燕连连点头说行。
于是冬麦便让刘金燕回去,帮着沈烈干,沈烈又招募了另外五个,都是村里做事还算利索的年轻人,大多是媳妇,年轻小伙子人家觉得这是纺织的活儿,怕自己干不了,再说沈烈这里也要细心的,大多小伙子没那耐性。
招了人后,六个人轮班倒,每个班次两个人,干八小时,梳绒机日夜不停地转起来。
唯一让人无奈的就是,村里有时候会停电,一旦停电,机器只能停着,而上工的工人也只能回家,这么一来,时间就耽误了。
沈烈为了这个,跑了两次供电局问人家,人家嘴上说着困难,答应着尽量解决,说了几次,总是好一些了。
而冬麦这里,又让江秋收从自己村里找了一个帮工,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叫富贵的,倒是个机灵的,也能干,跟着江秋收过去采买也能扛得动,真是再好不过了。
这个时候,胡翠儿也扭扭捏捏地提起来,意思是,也想回去村里,她觉得村里的梳绒机和这个饺子馆,各有好处,不过又想着梳绒机距离家里近。
可这时候梳绒机上的六个人已经齐全了,哪还有空位,便让胡翠儿等等,胡翠儿没法,只能等着,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这边不占着位置,可能人家就请别人了。
她这么干了差不多六七天,沈烈便从六个里淘汰了一个,倒不是他故意给胡翠儿腾位置,实在是那个媳妇做事有些毛躁,三次坏了他定下的规矩,事不过三,他就不让人家干了。
那媳妇因为这个,着实哭了一场,这么好的机会,谁不愿意呢?
可沈烈这个人平时好说话,这个时候原则性却很强,说不让干就是不让干,那媳妇没办法,只好不干了。
冬麦见此,赶紧把胡翠儿塞过去了,江秋收这里又招了一个小姑娘叫二英的帮忙顶着,四个人忙得团团转,把生意干得红红火火。
冬麦在饺子馆盯了这段日子,觉得差不多了,自己可以撤了,便回村里去,不再住饺子馆了。
回去后才知道,沈烈可真够严厉的,他拿来一张八开的白纸,上面用炭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了梳绒工行为规范,贴在了墙上,并要求所有的人背下来,不背下来是不能上工的。
至于上工时候,也有严格的要求,口罩怎么戴,手怎么上毛,道夫轴粘了毛应该怎么捅,停机开机需要哪些过程,甚至有些操作连姿势都规定好了。
其实那个被沈烈赶走的媳妇,也不能说多毛糙的人,只是有几次动作没做好,结果沈烈就不让人家干了。
大家都觉得沈烈这个时候简直是翻脸不认人。
甚至于才回来的胡翠儿,也有些感慨:“在他手底下干活,管得真严,平时可真看不出来。”
冬麦却是明白的;“这也是为了你们好,在机器面前,我们人类是弱小的,如果操作不规范,真出什么事,那可能就成残疾了,甚至要了人命,所以他严格管理,他这管理办法,也是参考了军中的管理,这样能更大地保障你们的生命安全。”
其实冬麦根本不知道什么军中的管理办法,她就是胡诌的。
她偶尔也听沈烈说一些,最近没事听听收音机,听了一些词,现在就这么用起来,竟然觉得还挺顺溜的。
她这番话,却把胡翠儿给镇住了,连连点头:“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人家沈烈有见识才管得严呢!”
沈烈伸出胳膊来,顺势将她抱住:“要不我们先洗澡吧,洗澡后再吃,你不是说饭还热着,得晾晾吗?”
冬麦被有力的臂膀拦腰那么一抱,就像柳枝被轻轻折了一样,就那么顺势倒在他怀里。
也是巧了,她的唇便碰在了他肩上,滚烫的汗珠润在她唇上。
下意识地,她舌尖微动。
男人坚实健壮的身子无坚可摧,丝毫不是她所能撼动的,但是此时,她只是舌尖滑过,他却陡然一僵,之后躯体剧烈地颤了下。
沈烈低头,以一种充满滚烫渴望的眼神看着她,轻而哑地道:“冬麦,再来,我喜欢这样。”
冬麦很羞,但是他如此直白地表达,让冬麦心里生了喜欢。
她会觉得,在一些事情上,他就被自己掌控在手里,哪怕他多么强大,可他是自己的男人。
***********
阳光从狭窄的窗子照进来,新砌成的大炕上,冬麦一头黑亮的乌发散落,白色的衬衫落在炕边,唯独桃红色的裙子依然挂在腰间,凌乱地散落,也落在男人刚健的腰肌上。
她跪在他身边,修长清瘦的背凸显出美好的曲线,俯首下去,缓慢地品尝,是宽慰,是犒赏,也是品尝。
第98章 饺子馆开张
冬麦说干就干,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开饺子店了,先选定了材料,自己买了一些菜调配了饺子馅,该放多少佐料,该用什么馅料,先自己挨个地尝,咸淡如何,鲜不鲜,全都尝过,最后从自己折腾出来的十几种馅料中,选了四种,包出来饺子让大家尝,给村里,还有王书记陈亚都尝过了,大家没说不好吃的,都赞不绝口。
冬麦大受鼓舞,当即采买了一些菜和肉,准备开干。
万事俱备,她过去了一趟娘家,和胡金凤说起自己的饺子馆,说起以后可以让哥哥帮着做,这样哥哥也能挣到一些钱,又说了可以和哥哥五五分成,谁知道胡金凤一听,便道:“你大哥现在怕是不行,你二哥那里倒是可以,我回头和他商量商量,好歹把事情都谈明白了,亲兄妹一起合伙做买卖,什么事都得说到明面上,不能太急了,我和他说清楚,你们商量好了,再说合伙的事。”
冬麦一听,自然觉得靠谱,先说明白,比事后为了钱有什么矛盾强。
一时又问起来谢红妮的情况,这几天谢红妮的情况倒是好多了,出了月子,身体恢复差不多,也能下炕走动了,送过去卫生所让人家复查了,说是基本没什么大问题了。
至于江春耕,受了这一场打击,每每过去和村里的几个人一起喝酒,有时候还打牌,经常熬到半夜才回来。
提起这个,胡金凤冷笑一声:“你哥也是个混账,就为了一个没出娘胎的孩子,在那里难受,觉得自己害了自己孩子,至于你嫂嘛,别提了,我原本想着,她出了月子,该难受的也过去了,好好谈谈,结果呢,她倒是好,根本不理这个茬,我想着,那我也就不管了,这几天,我倒是给他们做饭,做了饭后我就送过去,至于他们吃不吃,怎么吃,可不关我的事,现在月子也出了,再有个啥,怎么也不至于赖上我这当婆婆的了!”
冬麦默了一会,道:“我哥这个人,乍看性子粗,其实最重感情,好好的一个孩子,就这么没了,他还觉得是他的问题,他当然难受,一时半会走不出来也是可能,等再过一段吧,过一段,如果还这样,我和二哥一起劝劝他,总不能一直这么煎熬着,该过过,该离离,好歹有个准话。”
胡金凤叹了口气:“只是可怜了满满,你大嫂现在也不怎么理他,本来好好的一个孩子,倒是弄得跟没爹没娘一样,这两天赖我这里,似乎不愿意他亲娘跟前凑了。”
从娘家回来,冬麦便去村里找了胡翠儿和刘金燕,这两个平时和她关系最要好,也是最靠谱的,说好了让她们先帮忙干一个月,一个月给四十块钱,两个人自然高兴。
现在地里才种上了,正是农闲的时候,村里的妇女没事干,一般年纪大的纺棉花织布,年纪轻的就买了毛线自己打毛衣织围巾。
能出去帮着干活挣钱,自然求之不得。
于是这天,刘金燕和胡翠儿帮着一起,连同沈烈,包了饺子,第二天饺子馆就轰轰烈烈开业了。
饺子馆就叫冬麦饺子,开业的时候便宜,鞭炮一放,倒是引来了不少人。
饺子馆的装修好,和周围的房舍一比,看着就比较洋气,进来后,发现里面更好,没那些花里胡哨的,简单的桌椅干净整齐,等点了饺子,发现饺子也不贵,吃起来喷香,关键那腌茄子,味道真是不错,还有人打听着这腌茄子卖不卖,卖的话想买点回去。
招待客人的是刘金燕,笑着和人说:“爱吃的话,下次再来,保准管够!”
大家就都笑了,看这样子是不卖了,不过饺子味道鲜香,价格也好,下次可以继续来吃。
开业头一天,这生意就不错,王书记和陈亚也来捧场,吃得满意。
到了下午两点多,店里慢慢冷清下来,冬麦清算了一下,这一天竟然挣了四十五块钱。
当时就吓一跳,心想一天四十五,那一个月不得一千二三?就算抛去成本,一个月也有七八百的盈利,好好干,也是一个万元户了。
不过又一想,今天才开业,生意好正常的,大家吃个新鲜,以后不一定怎么着呢。
当下大家准备了准备了,重新包饺子,等着晚上的,晚上的人就换了一波,有一些过来公社看录像看电影的小青年,见到这饺子馆,倒是新鲜,从外面看着装修好,带着对象来吃挺体面的,生意也还算不错。
这么干到了大概晚上八点,其实外面还有人,继续干,还能有生意,但是冬麦想着大家还得回村里去,毕竟头一天上班,不回去的话,怕人家家里担心,便说关了门让大家回去。
说关门的时候,刘金燕和胡翠儿还有些不情愿呢,觉得还能再卖。
一个月四十元,在农村,如果能干下去,这已经是很好的收入了,那些干部工人不就是一个月六十多吗?
农村人的力气不值钱,就这么包包饺子竟然能有四十块,她们恨不得天长地久地干下去,两个人都不傻,心里门儿清,只有冬麦生意好,才能给她们开工资,所以她们两个拼劲儿也挺大的。
不过冬麦考虑着安全问题,还是八点关门。
关门后,几个人把剩下的饺子下锅煮了吃了,便骑车回去,刘金燕和胡翠儿挺兴奋的,以至于快到村里的时候,两个人还是叽叽喳喳不停地说。
冬麦回到家里后,也累得够呛,啥都不想干,就直接瘫炕上了。
“开这种店,可真是要人命啊!我要死了!”
沈烈倒是好,已经要烧水准备洗澡了,看到她这样,挑眉笑着说:“那要不我们不干了,反正我们现在不缺钱。”
可这话一出,冬麦立即坐了起来:“才不要呢,我干嘛不干!”
沈烈无奈地笑:“我去烧水了,别睡着,好歹洗了澡再睡。”
**************
饺子店既然开张了,生意也不错,自然得努力做下去,连着几天,饺子馆的生意都不错,只不过人手实在是不够,生意太好了,而沈烈的下脚料马上就要到了,也不可能一直在这里帮忙,三个女人忙得团团转。
冬麦便再想起自己哥哥来,毕竟这里面还有一些馅料的秘方,她私心里,更希望娘家人接手,如果直接给别人做,那以后不一定怎么着。
于是她骑着车子,又跑了一趟娘家,谁知道过去的时候恰好遇上冯金月,正在那里陪着满满说话。
饺子馆的事,冯金月已经听胡金凤提过了,也谈了分成的事,她和江秋收商量过,两个人都很有兴趣,都想做,不过胡金凤的意思是,再等等,她想儿媳妇生完了再说。
胡金凤是担心儿媳妇的身子,她一个儿媳妇才出了事,这个儿媳妇还怀着,生怕再出事,不过冯金月却觉得这不算啥,她认为自己身体挺好的。
“大嫂出事,也不是在外面干什么重活,就是下一个台阶的事,可见寸劲儿上来了,在哪里说不定也要出事,咱们家也不至于那么倒霉,大嫂出事,我还能再出事?这倒霉事儿如果非要赶咱们家,咱就在天天在炕上躺着都躲不过去!”
这话说得胡金凤心里有些活动了,她知道女儿其实是好意。
虽说那个菜谱是家里出的,但是菜谱放家里也有些年头了,老大老二以前看过,都没当回事,老大那里是根本不想当什么厨子,人家就对这个不感兴趣,老二做菜倒是可以,但又太踏实本分了,没什么胆子,让去开店,也担心着本钱,生怕亏了,就这样子,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开起店来。
现在冬麦开了,让老二一家子去看着店,这倒是一个现成的好事,冬麦也是想让娘家人跟着沾光。
冬麦见冯金月要去,其实也担心,便有些犹豫。
江秋收却道:“光靠地里的庄稼不行,现在家都琢磨着做点事,我也没什么本事,想不出别的,咱家开饭馆的话,要本钱,也没那么多积蓄,咱这性子,也不是能去搞贷款的人,再说搞贷款去开餐馆,也不知道怎么做起来,现在如果去冬麦那里帮忙,好歹挣点钱,也不错了。”
至于冯金月怀着身子的事,他叹道:“其实在家里,也得干家里活啊,农村人,不就这样,谁能那么娇贵。”
冬麦听着这话,倒是觉得可以,不过认为还是应该过去和沈烈商量下,当下骑着车子回去,回去的时候,沈烈订购的下脚料到了,正在那里卸车,一麻袋一麻袋地摞在老宅西屋里。
冬麦见了,便帮着收拾,等把那些下脚料都收拾妥当了,问了问沈烈,才知道这是他从路奎豪那里收了一些,从蒙古那里运来了一批,现在弄了三吨的货,价格倒是便宜,一共花了一万四,手头还有几千块,留着给大家发工钱。
沈烈:“我们把这一批梳完,估计也得两个月了,到时候我们再考虑弄点别的。”
冬麦:“那接下来呢,咱就开始梳绒了?”
沈烈:“对,我开始寻觅着,找人帮忙梳,开始的时候我肯定得盯着,不过几天,看着梳绒工上手了,我也就能忙点别的。”
这个梳绒,最好是培养出一两个熟练工,到时候一个带着别的,管着,自己就可以省心了,去考虑新的原材料采购,再寻觅一下销路,或者趁着这时间去帮人采买梳绒机来挣钱。
当然了,沈烈现在没这心思,他看冬麦饺子馆比较忙,想帮着冬麦把饺子馆扶上正轨。
而江秋收和冯金月过来饺子馆后,冬麦一下就轻松一些了。
调馅料和腌制酱瓜,都可以交给冯金月做,自家人没什么好防备的,采买的一些事则是江秋收负责做,冬麦只需要出主意定菜谱当掌柜收钱就行了。
说好了除了成本外,江秋收和冯金月得五,冬麦得五。
江秋收和冯金月自然是高兴,等于平白得了一个店,而且自己没啥风险,店里挣了钱就能有收成,这下子干劲特别足。
冬麦也挺高兴的,她在这里忙几天,等差不多看着能上正道没什么问题,她就可以再找一个帮工,自己清闲下来了。
到时候,她这五成不是白得的吗?
恰好这个时候刘金燕家里婆婆病了,需要人做饭,刘金燕是挺舍不得饺子馆的工作,但是干这个得整天在外面,她觉得自己不管家里也不合适,冬麦便和她商量了下,让她去帮着沈烈搞梳绒机的事。
“一天八小时,给开一块三的工资,一个月干二十六天,休息四天的话,那就是大概三十四块钱,虽然比饺子馆挣得少,但是你守着家,一个月还能休息四天。”
刘金燕觉得这个活儿也不错,不过又觉得自己可以一个月干三十天,不用休息,挣钱的事,哪里嫌累,然而冬麦却坚持:“沈烈对这个挺有想法的,说不能疲劳上工,就只能一个月休四天,每天干八个小时。”
刘金燕连连点头说行。
于是冬麦便让刘金燕回去,帮着沈烈干,沈烈又招募了另外五个,都是村里做事还算利索的年轻人,大多是媳妇,年轻小伙子人家觉得这是纺织的活儿,怕自己干不了,再说沈烈这里也要细心的,大多小伙子没那耐性。
招了人后,六个人轮班倒,每个班次两个人,干八小时,梳绒机日夜不停地转起来。
唯一让人无奈的就是,村里有时候会停电,一旦停电,机器只能停着,而上工的工人也只能回家,这么一来,时间就耽误了。
沈烈为了这个,跑了两次供电局问人家,人家嘴上说着困难,答应着尽量解决,说了几次,总是好一些了。
而冬麦这里,又让江秋收从自己村里找了一个帮工,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叫富贵的,倒是个机灵的,也能干,跟着江秋收过去采买也能扛得动,真是再好不过了。
这个时候,胡翠儿也扭扭捏捏地提起来,意思是,也想回去村里,她觉得村里的梳绒机和这个饺子馆,各有好处,不过又想着梳绒机距离家里近。
可这时候梳绒机上的六个人已经齐全了,哪还有空位,便让胡翠儿等等,胡翠儿没法,只能等着,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这边不占着位置,可能人家就请别人了。
她这么干了差不多六七天,沈烈便从六个里淘汰了一个,倒不是他故意给胡翠儿腾位置,实在是那个媳妇做事有些毛躁,三次坏了他定下的规矩,事不过三,他就不让人家干了。
那媳妇因为这个,着实哭了一场,这么好的机会,谁不愿意呢?
可沈烈这个人平时好说话,这个时候原则性却很强,说不让干就是不让干,那媳妇没办法,只好不干了。
冬麦见此,赶紧把胡翠儿塞过去了,江秋收这里又招了一个小姑娘叫二英的帮忙顶着,四个人忙得团团转,把生意干得红红火火。
冬麦在饺子馆盯了这段日子,觉得差不多了,自己可以撤了,便回村里去,不再住饺子馆了。
回去后才知道,沈烈可真够严厉的,他拿来一张八开的白纸,上面用炭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了梳绒工行为规范,贴在了墙上,并要求所有的人背下来,不背下来是不能上工的。
至于上工时候,也有严格的要求,口罩怎么戴,手怎么上毛,道夫轴粘了毛应该怎么捅,停机开机需要哪些过程,甚至有些操作连姿势都规定好了。
其实那个被沈烈赶走的媳妇,也不能说多毛糙的人,只是有几次动作没做好,结果沈烈就不让人家干了。
大家都觉得沈烈这个时候简直是翻脸不认人。
甚至于才回来的胡翠儿,也有些感慨:“在他手底下干活,管得真严,平时可真看不出来。”
冬麦却是明白的;“这也是为了你们好,在机器面前,我们人类是弱小的,如果操作不规范,真出什么事,那可能就成残疾了,甚至要了人命,所以他严格管理,他这管理办法,也是参考了军中的管理,这样能更大地保障你们的生命安全。”
其实冬麦根本不知道什么军中的管理办法,她就是胡诌的。
她偶尔也听沈烈说一些,最近没事听听收音机,听了一些词,现在就这么用起来,竟然觉得还挺顺溜的。
她这番话,却把胡翠儿给镇住了,连连点头:“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人家沈烈有见识才管得严呢!”
本文网址:https://www.po18.work/book/65341/180534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18.work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